專利名稱:傾斜組件及具有該傾斜組件的傾斜致動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的是傾斜組件以及具有該傾斜組件的傾斜致動器,它們用在大尺寸顯示裝置中,對使圖像傾斜的反射鏡的平度進行精確地調整,從而獲得高畫面質量,并能夠更方便地進行平度調整工藝。
背景技術:
最近,大尺寸的顯示裝置已成為最重要的事情之一。現(xiàn)在,投影電視和投影儀已經(jīng)被開發(fā)成大尺寸的顯示裝置并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投影電視和投影儀都包括稱為“光學引擎”的設備。在這種光學引擎中使用陰極射線管(CRT)、液晶顯示裝置(LCD)、硅基液晶(LCoS)以及數(shù)字微鏡器件(DMD)等顯示裝置,來顯示信號處理后的圖像信息。
使用最普遍的CRT通過小而亮的陰極射線管來形成所需圖像,然后經(jīng)透鏡對這些圖像進行投影。但是,CRT有幾個問題,包括亮度低、基于頻率的偏轉調整困難、聚焦調整困難,因此,變得越來越不受歡迎。
進來,隨著這些顯示裝置尺寸變得更加緊湊、重量變得更輕,在準備投放市場的大尺寸顯示裝置中,采用了LCD而不是又重又厚的CRT。另外,在準備開發(fā)和推向市場的顯示裝置中使用了LCoS和DMD。
盡管迄今為止LCD已成為主流,但是,由于與LCoS相比,DMD在實現(xiàn)高對比度方面是很優(yōu)秀的,而且發(fā)展速度很快;而LCoS在實現(xiàn)高分辨率方面具有優(yōu)勢,但發(fā)展速度慢,所以,現(xiàn)在,主要是使用DMD的數(shù)字光處理(DLP)顯示裝置正在開發(fā)中或正推向市場。
CRT和LCD是用模擬信號驅動的顯示裝置,在最后的信號處理結束時將數(shù)字信號轉換成模擬信號并進行顯示。與此相反,DMD是通過脈沖寬度調制(PWM)來驅動數(shù)字信號,不需要數(shù)模轉換,使數(shù)模轉換過程中產(chǎn)生的誤差最小。因此,DMD作為大尺寸顯示裝置的部件近來越來越受歡迎。
圖11所示的這種大尺寸顯示裝置包括照明光學系統(tǒng)1a、反射式顯示裝置1b和投影光學系統(tǒng)1c。
照明光學系統(tǒng)1a包括光源10和用光源發(fā)出的光照射反射式顯示裝置1b的光學透鏡20。
光源10包括發(fā)光的燈和對發(fā)出的光進行反射而引向光路的反射器。光學透鏡20包括用于對從光源10發(fā)出的白光進行會聚的會聚透鏡21和通過將光變成均勻光來對光進行整形的整形透鏡23。在會聚透鏡21和整形透鏡23之間設置有色輪22,在色輪22的周邊上按相同間隔相互隔開地設有多個濾色器。色輪22由驅動源(未示出)沿著一個方向轉動,在轉動時遮擋、透射特定顏色的光。
由照明光學系統(tǒng)1a發(fā)出的光所照射的顯示裝置1b包括DMD30,DMD30安裝在具有處理器31和存儲器32的板33上。DMD30是使用由美國的TexasInstrument(TI)開發(fā)出來的光控制半導體的投影式顯示器。
顯示裝置1b包括在硅晶片上按二維形式布置的多個尺寸微小的微鏡,每一個微鏡用來負責象素結構,與每一個象素相對應,從而控制每個象素的反射光來顯示圖像。
結果,DMD30中顯示的圖像經(jīng)投影光學系統(tǒng)1c的投影透鏡被放大,因而作為大尺寸圖像顯示在屏幕50上。
但是,由于使用DMD30的這種顯示系統(tǒng)主要是將原來小尺寸的圖像放大投影成大尺寸畫面,所以,存在一個主要問題是大尺寸畫面的畫面質量不如原來圖像的質量。
為了解決這個缺點,開發(fā)出了位于DMD30和投影透鏡40之間的傾斜致動器,用來精確地調整光線角度,將投射在屏幕上的多個圖像重疊在一起,從而利用光學錯覺以機械方法提高分辨率。
在傳統(tǒng)的傾斜致動器中,反射鏡應當可傾斜地進行設置,并在±10°內按60Hz的間隔進行傾斜,將在反射鏡上反射的圖像在屏幕上重疊在一起顯示。這時,設置在傾斜致動器中的反射鏡的平度應保持在1.2μm以下。
然而,一旦將傾斜致動器裝配到最終產(chǎn)品中,就難以精確地將平度調整為1.2μm以下,而且調整的過程復雜。另外,在調平工藝中,外力會影響到反射鏡的驅動裝置,改變了預設缺省值,使得對于各個產(chǎn)品來說反射鏡的角度不同,因此造成了產(chǎn)品的可靠性低。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提出是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的前述問題,因此,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傾斜組件,能夠對反復傾斜從而產(chǎn)生光學錯覺來提高分辨率的反射鏡的平度進行精確、方便的調整。
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傾斜致動器,能夠精確地調整圖像角度來提高分辨率,還能夠防止預置缺省值在外部施加的外力作用下發(fā)生改變,提高產(chǎn)品的可靠性。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為了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傾斜組件,包括支座,具有通過彈性連接部分連接到板形橫向部分的固定部分,所述橫向部分能夠在外力作用下相對于所述彈性連接部分傾斜;鏡支撐部分,裝在所述橫向部分中,將部分反射鏡支撐在所述橫向部分上;調平部分,用來改變所述橫向部分和所述反射鏡之間的間隔,以調整所述反射鏡的平度。
優(yōu)選地,所述彈性連接部分可以是板形彈簧,其厚度小于所述固定部分的厚度,所述彈性連接部分從所述固定部分的上部延伸預定長度,并一體連接到所述橫向部分的下側。
更優(yōu)選地,所述彈性連接部分可具有至少一個彈性調整孔,用來改變彈性力。
優(yōu)選地,所述反射鏡可以為板形結構,在其相對側面中的至少一個上涂有反射材料。
優(yōu)選地,所述傾斜組件還可包括位于所述橫向部分和所述反射鏡之間的彈性體,其中,所述彈性體可包括至少一個螺旋彈簧,所述至少一個螺旋彈簧位于所述橫向部分上,向上地彈性支撐所述反射鏡。
優(yōu)選地,所述傾斜組件還可包括位于所述橫向部分和所述反射鏡之間的彈性體,其中,所述彈性體可包括至少一個橡膠件,所述橡膠件位于所述橫向部分上,向上地彈性支撐所述反射鏡。
優(yōu)選地,所述鏡支撐部分可為矩形框形的蓋件,所述蓋件固定在所述橫向部分的外周,在所述反射鏡的下側和所述橫向部分之間形成預定間隔。
優(yōu)選地,所述鏡支撐部分還可包括鏡止擋,所述鏡止擋環(huán)繞著所述反射鏡的外周,并與所述橫向部分形成預定間隔。
優(yōu)選地,所述調平部分可包括至少一個在所述鏡支撐部分上穿透形成的調整孔,暴露出所述反射鏡的上表面;至少一個調整螺釘,緊固在所述調整孔中,所述調整螺釘?shù)南露伺c所述反射鏡接觸。
更優(yōu)選地,所述調整螺釘可與所述反射鏡的上表面點接觸。
優(yōu)選地,所述調平部分可包括至少一個在所述鏡支撐部分上穿透形成的調整孔,暴露出位于所述鏡支撐部分和所述橫向部分之間的所述鏡止擋的外上表面;至少一個調整螺釘,緊固在所述調整孔中,所述調整螺釘?shù)南露伺c所述反射鏡接觸。
更優(yōu)選地,所述調整螺釘可與所述鏡止擋的上表面點接觸。
更優(yōu)選地,所述調整孔可設置在所述鏡支撐部分的各邊線的中間。
更優(yōu)選地,所述調整孔可設置在所述鏡支撐部分的各角處。
優(yōu)選地,所述支座可以是用具有彈性回復力的金屬制成的模制件。
優(yōu)選地,所述支座可以是用具有彈性回復力的樹脂制成的模制件。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傾斜致動器,包括不動構件,具有內部空間;支座,具有通過彈性連接部分連接到固定于所述不動構件上的固定部分的板形橫向部分,所述橫向部分能夠在外力作用下相對于所述彈性連接部分傾斜;鏡支撐部分,裝在所述橫向部分中,將部分反射鏡支撐在所述橫向部分上;傾斜單元,用來向所述橫向部分施加外力來使所述橫向部分傾斜;調平部分,用來改變所述橫向部分和所述反射鏡之間的間隔,以調整所述反射鏡的平度。
優(yōu)選地,所述彈性連接部分可以是板形彈性體,其厚度小于所述固定部分的厚度,所述彈性連接部分從所述固定部分的上部延伸預定長度,并一體連接到所述橫向部分的下側。
更優(yōu)選地,所述彈性連接部分可具有至少一個彈性調整孔,用來改變彈性力。
優(yōu)選地,所述橫向部分可包括通過在角上切掉一部分本體而形成的切口部分。
更優(yōu)選地,所述切口部分可相對于所述橫向部分上表面的中心按照兩例對稱的布局進行設置。
優(yōu)選地,所述橫向部分可具有安放部分,所述安放部分與所述反射鏡具有相同的形狀,并下凹預定深度。
優(yōu)選地,反射鏡可為板形結構,在其相對側面中的至少一個上涂有反射材料。
優(yōu)選地,所述傾斜致動器還可以是位于所述橫向部分和所述反射鏡之間的彈性體,其中,所述彈性體可包括至少一個螺旋彈簧,所述至少一個螺旋彈簧位于所述橫向部分上,向上地彈性支撐所述反射鏡。
優(yōu)選地,所述傾斜致動器還可包括位于所述橫向部分和所述反射鏡之間的彈性體,其中,所述彈性體可以是至少一個橡膠件,所述至少一個橡膠件位于所述橫向部分上,向上地彈性支撐所述反射鏡。
優(yōu)選地,所述鏡支撐部分可以為矩形框形的蓋件,所述蓋件固定在所述橫向部分的外周,在所述反射鏡的下側和所述橫向部分之間形成預定間隔。
優(yōu)選地,所述鏡支撐部分還可包括鏡止擋,所述鏡止擋環(huán)繞著所述反射鏡的外周,與所述橫向部分形成預定間隔。
優(yōu)選地,所述支座可以是用具有彈性回復力的金屬制成的模制件。
優(yōu)選地,所述支座可以是用具有彈性回復力的樹脂制成的模制件。
優(yōu)選地,所述傾斜單元可包括至少一個壓電材料件,所述壓電材料件能夠將電能轉換成機械能,并經(jīng)過上部與所述橫向部分的下側接觸來反復地傳遞豎向外力。
更優(yōu)選地,所述壓電材料件可包括左部分和右部分,所述的左、右部分在所述橫向部分下側的左、右兩側形成兩側對稱的結構。
更優(yōu)選地,所述壓電材料件的下端可擰進在所述不動構件的底部表面上穿透形成的第一安裝孔中。
更優(yōu)選地,所述壓電材料件可包括具有弧形截面的帽和在所述橫向部分的下側上對應于所述帽的槽。
更優(yōu)選地,所述傾斜單元還可包括傾斜止擋,所述傾斜止擋的上部設置成可與所述橫向部分的下側接觸,限制所述橫向部分向下傾斜。
更優(yōu)選地,所述傾斜止擋的下端可擰進在所述不動構件的底部表面上穿透形成的第二安裝孔中。
更優(yōu)選地,在所述橫向部分的下側上可形成有槽,用來與所述傾斜止擋的上端接觸。
更優(yōu)選地,在所述橫向部分的下側上可設有接觸件,用來與所述傾斜止擋的上端接觸,在在所述接觸件的下側上可形成有與所述傾斜止擋的上端對應的槽。
更優(yōu)選地,所述傾斜止擋的上端可具有弧形截面。
優(yōu)選地,所述傾斜單元可包括至少一個電磁驅動器,所述電磁驅動器通過電場和磁場的相互作用,經(jīng)過與所述橫向部分的下側接觸的上端反復地傳遞外力。
更優(yōu)選地,所述電磁驅動器可包括固定就位的磁軛;磁體部分,具有放置在所述磁軛里的磁性件;線圈軸,插入所述磁體部分中,所述線圈軸的上端連接到所述橫向部分;線圈部分,具有繞在所述線圈軸上能夠被施加外部功率的線圈。
更優(yōu)選地,所述磁軛還可包括安放在所述磁性件上表面的上磁軛。
更優(yōu)選地,所述電磁驅動器可包括左部分和右部分,所述左、右部分在所述橫向部分下側的左、右兩側形成兩側對稱的布局。
更優(yōu)選地,所述磁體部分的下端可擰進在所述不動構件的底部表面上穿透形成的第一安裝孔中。
優(yōu)選地,所述調平部分可包括至少一個在所述鏡支撐部分上穿透形成的調整孔,暴露出所述反射鏡的上表面;至少一個調整螺釘,緊固在所述調整孔中,所述調整螺釘?shù)南露伺c所述反射鏡接觸。
更優(yōu)選地,所述調整螺釘可與所述反射鏡點接觸。
優(yōu)選地,所述調平部分可包括至少一個在所述鏡支撐部分上穿透形成的調整孔,暴露出位于所述鏡支撐部分和所述橫向部分之間的所述鏡止擋的外上表面;至少一個調整螺釘,緊固在所述調整孔中,所述調整螺釘?shù)南露伺c所述反射鏡接觸。
更優(yōu)選地,所述調整螺釘與所述鏡止擋的上表面點接觸。
更優(yōu)選地,所述調整孔設置在所述鏡支撐部分的各邊線的中間。
更優(yōu)選地,所述調整孔設置在所述鏡支撐部分的各角處。
通過下面結合附圖進行的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以及其他的優(yōu)點將更加容易理解。附圖中,圖1是透視圖,表示的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傾斜致動器;圖2a到圖2c表示的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傾斜致動器,其中,圖2a是俯視圖,圖2b是沿著圖2a的線A-A截取的剖視圖,圖2c是沿著圖2a的線B-B截取的剖視圖;
圖3a到圖3c表示的是設置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傾斜致動器中的不動構件,其中,圖3a是俯視圖,圖3b是沿著圖3a的線C-C截取的剖視圖,圖3c是沿著圖3a的線D-D截取的剖視圖;圖4是表示設置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傾斜致動器中的支座的透視圖;圖5a到圖5c表示的是圖4的支座,其中,圖5a是俯視圖,圖5b是沿著圖5a的線E-E截取的剖視圖,圖5c是沿著圖5b的線F-F截取的剖視圖;圖6是表示設置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傾斜致動器中的另一種支座的透視圖;圖7a到圖7c表示的是設置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傾斜致動器中的蓋件,其中,圖7a是俯視圖,圖7b是沿著圖7a的線G-G截取的剖視圖,圖7c是沿著圖7a的線H-H截取的剖視圖;圖8a到圖8b表示的是設置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傾斜致動器中的鏡止擋,其中,圖8a是俯視圖,圖8b是沿著圖8a的線I-I截取的剖視圖;圖9是一透視圖,表示的是設置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傾斜致動器中的支座和電磁驅動器;圖10a、10b、10c是一整體示意圖,表示的是利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傾斜致動器顯示在屏幕上的圖像;圖11是表示采用DMD的大尺寸顯示裝置的方框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詳細地描述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
傾斜組件包括支座120、鏡支撐部分130和橫向部分150,用來精確而且方便地調整反射鏡M的平度。另外,傾斜致動器100位于DMD30和投影透鏡40之間,以很短的間隔沿橫向和豎向反復地在屏幕上形成圖像傾斜,利用光學錯覺來提高分辨率。該傾斜致動器100包括傾斜組件、不動構件110和傾斜單元140。
即,如圖1到圖3a、3b、3c所示,里面裝有傾斜組件的不動構件110具有形成了矩形框形的開口119的上部和封閉的下部,構成了一個內部空間。
在這種不動構件110的底部表面上,有多個圓形突起112a和112b向上突出預定高度,用來將支座120固定就位。在不動構件110底部表面的中部,穿透地形成有第一安裝孔114a和第二安裝孔114b,用來安裝下面將要描述的傾斜單元140和傾斜止擋142。
這里優(yōu)選的是,第一、二安裝孔114a、114b設置成內螺紋的形式,便于傾斜單元140和傾斜止擋142的緊固和高度調整。
此外,如圖1、2a、2b、2c、4、5a、5b和5c所示,構成傾斜組件的支座120是一體形成的,固定部分121、彈性連接部分122和橫向部分123具有大致“H”形的截面。支座120可以用鋁或者含鋁的重量輕的金屬模制,但不限于上述材料。也可以用塑料等具有優(yōu)良可塑性的樹脂模制。
固定部分121包括多個穿透形成的圓形孔124a和124b,用來與在不動構件110里面的底部表面突起的圓形突起112a和112b進行裝配。固定部分121還包括多個穿透形成的安裝孔125a和125b,對應并與安裝孔114a和114b相同。
彈性連接部分122位于固定部分121的上端和橫向部分123的下側之間的邊界處,用于當橫向部分123相對于固定在不動構件110上的固定部分121傾斜預定角度之后,產(chǎn)生使橫向部分123回到其橫向狀態(tài)所需的彈性回復力。這時,彈性連接部分122的厚度t應遠小于固定部分121上端的厚度T。
這里優(yōu)選的是,在彈性連接部分122中以預定大小穿透地形成至少一個彈性調節(jié)孔,用來改變使橫向部分123來回反復傾斜所需的彈性力。
橫向部分123的上表面上設有彈性體126,用于向上地彈性支撐反射鏡M。彈性體126可以是至少一個螺旋彈簧,其上端與反射鏡M的下側接觸,其下端與橫向部分123的上表面接觸。
另外,還優(yōu)選的是,彈性體126可以是至少一個橡膠件,其上表面與反射鏡M的下側接觸,其下表面與橫向部分123的上表面接觸,從而向上地彈性支撐反射鏡M。
這里,當將彈性體126設置為螺旋彈簧時,優(yōu)選的是,為了使螺旋彈簧穩(wěn)定就位,螺旋彈簧的下端位于橫向部分123的上表面的螺釘孔127a和128a或者凹下去的凹槽中。
在橫向部分123的上表面,按照與反射鏡M相同的矩形框形狀形成有安放部分129。安放部分129下凹預定的深度。在橫向部分123的各角上形成有多個固定孔131b,用來緊固經(jīng)下文描述的蓋件裝配的固定螺釘139。
同時,如圖6所示,構成支座120a的橫向部分123a具有通過切割至少一個角而形成的矩形截面的切口部分C,使傾斜過程中所需動力和從傾斜返回所需時間不變。
這時,優(yōu)選的是,以多個切口部分相對于橫向部分123a上表面兩側對稱地布置多個切口部分C。
因此,由于支座120a的重量變得更輕了,在支座傾斜后使橫向部分123a回到橫向狀態(tài)的時間少了,于是,當橫向部分123a由傾斜單元140傾斜時,傾斜單元140返回其初始位置所需的時間大致與橫向部分123a返回其初始位置所需的時間一致。所以,由于傾斜單元140和橫向部分123a的返回時間長度不同造成傾斜單元140和橫向部分123a接觸而產(chǎn)生的噪聲,能被減到最小,并能被盡可能地止出現(xiàn)。
另一方面,為了提供中空的引導件127以引導傾斜單元140豎向往復運動,在橫向部分123和123a下側穿透地形成有多個螺釘孔127b,引導件安裝用螺紋件127a緊固在螺釘孔127b中。另外,為了提供下側與傾斜止擋142的上端接觸的接觸件128,還穿透地形成有另外多個螺釘孔128b,接觸件安裝用螺紋件128緊固在螺釘孔128b中。
另外,在中空的引導件127和接觸件128中還形成有多個螺釘孔,螺紋件127a和128a緊固在這些螺釘孔中。
還有如圖1、2、7、8所示,鏡支撐部分130包括矩形框形的蓋件131,用來直接或者間接地支撐反射鏡M。蓋件131與橫向部分123的上周具有大致相同的尺寸,并在反射鏡M的下側和橫向部分123之間形成了間隙G。
蓋件131形成有矩形開口131a,反射鏡M的上表面經(jīng)該開口131a露出。在開口131a的內側形成有內臺階133a,內臺階133a與環(huán)繞著反射鏡M的外側或者外周的鏡止擋132外側接觸,將反射鏡止擋132固定就位。
在蓋件131的各個角上形成有固定孔131b,對應著設置在橫向部分123的角上的螺釘孔123b。當與橫向部分123進行組裝時,固定螺釘139穿過蓋件131的固定孔131b緊固在橫向部分123的螺釘孔123b中。當緊固固定螺釘時,蓋件131的外下側與橫向部分123的外上表面面接觸。
另一方面,如圖6所示,在橫向部分123a的角上形成切口部分C時,可將多個“C”形安裝件(未示出)從外面彈性地插入豎向放置在一起的橫向部分123a和蓋件131中,使橫向部分123a的外上表面與蓋件131的外下表面面接觸并固定就位。
如圖8a和8b所示,鏡止擋132形成了一個矩形開口132a。反射鏡M的上表面經(jīng)該開口132a露出。在開口132a的內側形成有內臺階134a。內臺階134a與反射鏡M的外側接觸,防止反射鏡M脫開。在鏡止擋132的外側形成有外臺階134b,外臺階134b與蓋件131的內臺階133a面接觸。
鏡止擋132放置在支座120的橫向部分123和鏡支撐部分130之間中,與橫向部分123的底部表面平行。鏡止擋132外側受到彈性體126向上的彈性支撐,與橫向部分123的上表面之間形成預定尺寸的間隙G,使鏡止擋132能夠隨著放置在開口132a中的反射鏡M豎向運動。
另外,傾斜單元140可有選擇地采用壓電材料件或者電磁驅動器,將電能轉換成機械能,反復地將豎向的外力施加到橫向部分的下側,因此,安裝有反射鏡M的橫向部分123和123a就能夠相對于不動構件110的上表面即橫向基準面以預定角度來回傾斜。
在傾斜單元140包括壓電材料件141的情況下,如圖1所示,壓電材料件141固定就位,其下端擰進第一安裝孔114a中。于是,當施加功率時,上端工作,與橫向部分123的下側接觸,而反復地傳遞外力。
優(yōu)選的是,壓電材料件141的上端經(jīng)引導件127與橫向部分123的下側接觸,并且在壓電材料件上端一體地形成弧形截面的帽143。也優(yōu)選的是,在橫向部分123的下側形成槽143a,用來盡可能地擴大同帽143的接觸表面。
這時,壓電材料件141可圍繞著彈性連接件122獨立地設置在橫向部分123下側的一部分上,但也可以按左、右部分形成兩側對稱的結構進行設置,以能夠沿著相反的方向同時地傳遞豎向往復運動。
在壓電材料件141的相對側,設置預定長度的傾斜止擋142而不是另一壓電材料件,通過傾斜止擋142和橫向部分123之間的接觸來限制橫向部分123的傾斜角度。傾斜止擋142的下端擰進不動構件110的第二安裝孔114b中。
傾斜止擋142的上端可以直接接觸橫向部分123的下側,也可以接觸裝配在橫向部分123下側中的接觸件128的上端,但并限于上述情形。
這里優(yōu)選的是,在橫向部分123下側或者接觸件128下側形成槽143b,用來吸收同傾斜止擋142接觸而產(chǎn)生的沖擊。也優(yōu)選的是,傾斜止擋142與槽143b相對應的上端為弧形截面。
另外,如圖9所示,傾斜單元140可包括至少一個電磁驅動器145,通過電場和磁場的相互作用,電磁驅動器145經(jīng)其上端反復地將外力傳遞到橫向部分123的下側。
電磁驅動器145包括產(chǎn)生磁場的磁體部分146和產(chǎn)生電場的線圈部分147。磁體部分146固定在不動構件110的第一安裝孔114a上,包括磁軛146a和磁性件146b。磁軛146a具有開口的頂部和封閉的底部。磁性件146b為中空柱狀,插入到磁軛中,產(chǎn)生預定強度的磁場。這時,優(yōu)選的是,在磁性件146b的上端還設有上磁軛146c,以有利于磁通流動。
線圈部分147包括線圈軸147a和線圈147b。線圈軸147a的上端插進形成在橫向部分123上的連接孔123c中,線圈147b在插進磁體部分146中的線圈軸147a的外表面上纏繞預定數(shù)量的次數(shù),被施以外部功率。這時,優(yōu)選的是,線圈軸147a的上端和連接孔123c具有圓形的接觸表面。
電磁驅動器145可獨立地設在橫向部分123下側的一部分上,但也可以左、右部分形成雙側對稱結構地設置,沿著相反方向同時傳遞豎向往復作用。
此外,如上所述,優(yōu)選的是,在電磁驅動器145的相對側設置傾斜止擋142,限制橫向部分123的傾斜。
另一方面,如圖1所示,調平部分150從至少一個位置開始調整橫向部分123和反射鏡M之間的間隙G或者橫向部分123和鏡止擋132之間的間隙G,以調整反射鏡M的平度。
為了進行上述過程,蓋件131包括至少一個穿透地形成的調整孔151。調整孔151暴露出圍繞著反射鏡M外周的鏡止擋132的上表面,或者在沒有鏡止擋132時直接暴露出反射鏡M的外周處的上表面。
預定長度的調整螺釘152擰進調整孔151中,調整螺釘152的下端接觸反射鏡M或者鏡止擋132的上表面。
這里,調整孔151可設置在構成蓋件131矩形框的各邊線的中間,或者設置在不與形成于各角上螺釘孔131b重疊的角部分上。
這時,優(yōu)選的是,形成在蓋131上的多個調整孔151以兩側對稱布局的形式設置。
因此,當擰進調整孔151中的調整螺釘152被擰緊或者擰松時,能夠在調整孔151的位置處增大或者減小橫向部分123和反射鏡M之間的間隙G或者橫向部分123和鏡止擋132之間的間隙G,這樣,就能夠按照不動構件110最上端處的橫向基準面來適當?shù)卣{整反射鏡M的平度。
在根據(jù)本發(fā)明如上構成的傾斜致動器100中,在反射鏡M的相對側面中的至少一個側面上涂覆有反射材料以改變光路,如圖1和2b所示,反射鏡M由設置支座120的橫向部分123上的彈性體126向上彈性地支撐,并組裝成能夠沿豎向在作為鏡支撐部分的蓋件131和橫向部分123之間運動。
因此,如果反射鏡M的平度高于參考值1.2μm,那么在調整橫向部分123的過程中不可能部分地使圖像重合來產(chǎn)生光學錯覺并獲得更柔和、更高的分辨率。所以,在傾斜致動器100全部組裝之后,反射鏡M的平度應該精確地保持在參考值以下。
反射鏡M的平度的這種調整是由調整螺釘152來實現(xiàn)的。調整螺釘152經(jīng)過形成在蓋件131上表面上的多個調整孔151擰進并緊固在蓋件131的上表面中,其下端接觸反射鏡M的上表面或者鏡止擋132的上表面。
換言之,當操作人員沿著擰緊方向對設置蓋件131上的多個調整螺釘中的任何一個進行操作時,反射鏡M由彈性體126向上彈性支撐,與橫向部分123形成了預定間隙G,于是,對應于調整螺釘152的部分反射鏡M或者部分鏡止擋132向下運動與調整螺釘152的擰緊量對應的距離。這樣,部分反射鏡M直接或者間接地向下運動。
另外,當沿著擰松方向操作調整螺釘152時,反射鏡M或者鏡止擋132向上運動與調整螺釘152的擰松量相對應的距離,于是,反射鏡M也向上運動。
所以,在設有調整螺釘152的蓋件131的各角處或者各邊線中間,反射鏡M的豎向運動能夠從至少一個位置單獨地進行,而將反射鏡M的平度調整到參考值以下。
這時,由調整螺釘152所調整的反射鏡M的平度用振動計等測量裝置(未示出)進行測量。然后,將這個測量值與調整之前的平度進行比較,并繼續(xù)進行調整過程。
當平度調整過程完成時,在最后的組裝過程中用粘合劑將調整螺釘牢固地固定在其位置上。
如上所述,由于反射鏡M的平度調整過程是在傾斜致動器100的上部進行的,能夠保證足夠的工作空間,所以,能夠更方便地進行平度調整過程。
另外,當對緊固在調整孔151中的調整螺釘152擰緊或者擰松以調整反射鏡M的平度時,擰緊力或者擰松力根本不會傳遞到壓電材料件141、電磁驅動器145或者傾斜止擋142,于是,傾斜單元140和傾斜止擋142能夠維持它們的初始位置。
因此,如果傾斜單元140或者傾斜止擋142發(fā)生了位移,則能夠預先防止施加到橫向部分123上的豎向外力大小的變化或者橫向部分123上接觸位置的變化,從而維持傾斜致動器100的傾斜特征不變。
如圖11所示,光源10產(chǎn)生的白光在通過色輪22時變成了在DMD30顯示的圖像中具有相同顏色的光,在DMD30顯示的圖像在傾斜致動器100的反射鏡M上受到反射,然后由投影透鏡40放大,作為大尺寸圖像顯示在屏幕50上。
在圖10a的圖像中,用實線表示當傾斜致動器100處于初始位置時投影到屏幕50上的圖像a。
在該狀態(tài)下,當壓電材料件141或者電磁驅動器145由施加到傾斜致動器100上的外部功率驅動來操作上端連接到支座120橫向部分123的電磁驅動器145的線圈部分或者壓電材料件141上端的線圈部分時,橫向部分123傾斜預定到傾斜角度,反射鏡M也傾斜一個小角度。于是,如圖10b所示,顯示在屏幕50上的圖像在屏幕微小位移,顯示為虛線形式的圖像b。
當圖10的圖像a和圖像b根據(jù)傾斜單元140周期性的反復運動以小于等于0.02秒的短間隔反復、連續(xù)地顯示時,人眼會將它們看成一個合成圖像,即圖10c的圖像c。其中,圖像a和圖像b重疊在一起。
假定根據(jù)傾斜致動器100的圖像位移量是初始象素尺寸豎向高度的一半,即p/2,則圖像a和圖像b重疊半個象素。于是,由于光學錯覺,人眼感覺到的圖像是圖10c中為初始尺寸一半的合成圖像c,因此,提高了視覺分辨率。
根據(jù)如上構成的本發(fā)明,調整螺釘?shù)南露私佑|豎向可動地裝在蓋件和橫向部分之間的反射鏡,或者接觸圍繞著反射鏡的鏡止擋,調整螺釘能夠在調整孔中按螺距運動。于是,通過對調整螺釘進行擰緊或者擰松的操作,能夠改變反射鏡M和橫向部分之間的間隙G,以從致動器的上部精細地調整反射鏡的平度,從而能夠更容易更快地從具有足夠工作空間的上部進行平度調整過程。
而且,施加外力使反射鏡傾斜到預定角度的傾斜單元和調平部分按照互不影響的方式進行組裝。于是,能夠防止在傾斜單元上產(chǎn)生過大的預置壓力,或者在平度調整過程中防止傾斜止擋的位置發(fā)生變化,從而,使反射鏡按照一致的傾斜角度傾斜并使反射鏡停止在一致的停止位置,增加產(chǎn)品的可靠性。
盡管本發(fā)明參照優(yōu)選實施方式進行了圖示和描述,但是,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清楚的是,可以做出多種變型和修改,而不會脫離由權利要求所限定的本發(fā)明精神和范圍。
本申請要求在韓國知識產(chǎn)權局于2004年12月16日提交的韓國專利申請第2004-0107087和于2005年5月31日提交的韓國專利申請第2005-0046356的權益,這兩篇文獻公開的內容通過引用包含于此。
權利要求
1.一種傾斜組件,包括支座,具有通過彈性連接部分連接到板形橫向部分的固定部分,所述橫向部分能夠在外力作用下相對于所述彈性連接部分傾斜;鏡支撐部分,裝在所述橫向部分中,將部分反射鏡支撐在所述橫向部分上;調平部分,用來改變所述橫向部分和所述反射鏡之間的間隔,以調整所述反射鏡的平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傾斜組件,其中,所述彈性連接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固定部分的厚度,所述彈性連接部分從所述固定部分的上部延伸預定長度,并一體連接到所述橫向部分的下側。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傾斜組件,其中,所述彈性連接部分具有至少一個彈性調整孔,用來改變彈性力。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傾斜組件,其中,所述反射鏡為板形結構,在其相對側面中的至少一個上涂有反射材料。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傾斜組件,還包括位于所述橫向部分和所述反射鏡之間的彈性體,其中,所述彈性體包括至少一個螺旋彈簧,所述至少一個螺旋彈簧位于所述橫向部分上,向上地彈性支撐所述反射鏡。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傾斜組件,還包括位于所述橫向部分和所述反射鏡之間的彈性體,其中,所述彈性體包括至少一個橡膠件,所述至少一個橡膠件位于所述橫向部分上,向上地彈性支撐所述反射鏡。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傾斜組件,其中,所述鏡支撐部分為矩形框形的蓋件,所述蓋件固定在所述橫向部分的外周,在所述反射鏡的下側和所述橫向部分之間形成預定間隔。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傾斜組件,其中,所述鏡支撐部分還包括鏡止擋,所述鏡止擋環(huán)繞著所述反射鏡的外周,并與所述橫向部分形成預定間隔。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傾斜組件,其中,所述調平部分包括至少一個在所述鏡支撐部分上穿透形成的調整孔,暴露出所述反射鏡的上表面;至少一個調整螺釘,擰進所述調整孔中,所述調整螺釘?shù)纳喜颗c所述反射鏡接觸。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傾斜組件,其中,所述調整螺釘與所述反射鏡的上表面點接觸。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傾斜組件,其中,所述調平部分包括至少一個在所述鏡支撐部分上穿透形成的調整孔,暴露出位于所述鏡支撐部分和所述橫向部分之間的所述鏡止擋的外上表面;至少一個調整螺釘,擰進所述調整孔中,所述調整螺釘?shù)纳喜颗c所述反射鏡接觸。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傾斜組件,其中,所述調整螺釘與所述鏡止擋的上表面點接觸。
13.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傾斜組件,其中,所述調整孔設置在所述鏡支撐部分的各邊線的中間。
14.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傾斜組件,其中,所述調整孔設置在所述鏡支撐部分的各角處。
1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傾斜組件,其中,所述支座是用具有彈性回復力的金屬制成的模制件。
1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傾斜組件,其中,所述支座是用具有彈性回復力的樹脂制成的模制件。
17.一種傾斜致動器,包括不動構件,具有預定尺寸的內部空間;支座,具有通過彈性連接部分連接到固定于所述不動構件上的固定部分的板形橫向部分,所述橫向部分能夠在外力作用下相對于所述彈性連接部分傾斜;鏡支撐部分,裝在所述橫向部分中,將部分反射鏡支撐在所述橫向部分上;傾斜單元,用來向所述橫向部分施加外力來使所述橫向部分傾斜;調平部分,用來改變所述橫向部分和所述反射鏡之間的間隔,以調整所述反射鏡的平度。
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傾斜致動器,其中,所述彈性連接部分是板形彈性體,其厚度小于所述固定部分的厚度,所述彈性連接部分從所述固定部分的上部延伸預定長度,并一體連接到所述橫向部分的下側。
19.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傾斜致動器,其中,所述彈性連接部分具有至少一個彈性調整孔,用來改變彈性力。
20.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傾斜致動器,其中,所述橫向部分包括通過在角上切掉一部分本體而形成的切口部分。
21.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傾斜致動器,其中,所述切口部分相對于所述橫向部分上表面的中心按照兩側對稱的布局進行設置。
22.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傾斜致動器,其中,所述橫向部分具有安放部分,所述安放部分與所述反射鏡具有相同的形狀,并下凹預定深度。
23.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傾斜致動器,其中,所述反射鏡為板形結構,在其相對側面中的至少一個上涂有反射材料。
24.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傾斜致動器,還包括位于所述橫向部分和所述反射鏡之間的彈性體,其中,所述彈性體包括至少一個螺旋彈簧,所述至少一個螺旋彈簧位于所述橫向部分上,向上地彈性支撐所述反射鏡。
25.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傾斜致動器,還包括位于所述橫向部分和所述反射鏡之間的彈性體,其中,所述彈性體包括至少一個橡膠件,所述至少一個橡膠件位于所述橫向部分上,向上地彈性支撐所述反射鏡。
26.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傾斜致動器,其中,所述鏡支撐部分為矩形框形的蓋件,所述蓋件固定在所述橫向部分的外周,在所述反射鏡的下側和所述橫向部分之間形成預定間隔。
27.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傾斜致動器,其中,所述鏡支撐部分還包括鏡止擋,所述鏡止擋環(huán)繞著所述反射鏡的外周,與所述橫向部分形成預定間隔。
2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傾斜致動器,其中,所述支座是用具有彈性回復力的金屬制成的模制件。
29.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傾斜致動器,其中,所述支座是用具有彈性回復力的樹脂制成的模制件。
29.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傾斜致動器,其中,所述傾斜單元包括至少一個壓電材料件,所述壓電材料件能夠將電能轉換成機械能,并經(jīng)過上部與所述橫向部分的下側接觸來反復地傳遞豎向外力。
31.如權利要求30所述的傾斜致動器,其中,所述壓電材料件包括左部分和右部分,所述的左、右部分在所述橫向部分下側的左、右兩側形成兩側對稱的結構。
32.如權利要求30所述的傾斜致動器,其中,所述壓電材料件的下端擰進在所述不動構件的底部表面上穿透形成的第一安裝孔中。
33.如權利要求30所述的傾斜致動器,其中,所述壓電材料件包括具有弧形截面的帽和在所述橫向部分的下側上對應于所述帽的槽。
34.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傾斜致動器,其中,所述傾斜單元還包括傾斜止擋,所述傾斜止擋的上部設置成可與所述橫向部分的下側接觸,限制所述橫向部分向下傾斜。
35.如權利要求34所述的傾斜致動器,其中,所述傾斜止擋的下端擰進在所述不動構件的底部表面上穿透形成的第二安裝孔中。
36.如權利要求34所述的傾斜致動器,還包括形成在所述橫向部分的下側上的槽,用來與所述傾斜止擋的上端接觸。
37.如權利要求34所述的傾斜致動器,還包括位于所述橫向部分的下側上的接觸件,用來與所述傾斜止擋的上端接觸;與所述傾斜止擋的上端對應的槽,形成在所述接觸件的下側上。
38.如權利要求34所述的傾斜致動器,其中,所述傾斜止擋包括具有弧形截面的上端。
39.如權利要求34所述的傾斜致動器,其中,所述傾斜單元包括至少一個電磁驅動器,所述電磁驅動器通過電場和磁場的相互作用,經(jīng)過與所述橫向部分的下側接觸的上端反復地傳遞外力。
40.如權利要求39所述的傾斜致動器,其中,所述電磁驅動器包括固定就位的磁軛;磁體部分,具有放置在所述磁軛里的磁性件;線圈軸,插入所述磁體部分中,所述線圈軸的上端連接到所述橫向部分;線圈部分,具有繞在所述線圈軸上能夠被施加外部功率的線圈。
41.如權利要求40所述的傾斜致動器,其中,所述磁軛具有安放在所述磁性件上表面的上磁軛。
42.如權利要求39所述的傾斜致動器,其中,所述電磁驅動器包括左部分和右部分,所述左、右部分在所述橫向部分下側的左、右兩側形成兩側對稱的布局。
43.如權利要求39所述的傾斜致動器,其中,所述磁體部分的下端擰進在所述不動構件的底部表面上穿透形成的第一安裝孔中。
44.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傾斜致動器,其中,所述調平部分包括至少一個在所述鏡支撐部分上穿透形成的調整孔,暴露出所述反射鏡的上表面;至少一個調整螺釘,擰進所述調整孔中,所述調整螺釘?shù)南露伺c所述反射鏡接觸。
45.如權利要求44所述的傾斜致動器,其中,所述調整螺釘與所述反射鏡的上表面點接觸。
46.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傾斜致動器,其中,所述調平部分包括至少一個在所述鏡支撐部分上穿透形成的調整孔,暴露出位于所述鏡支撐部分和所述橫向部分之間的所述鏡止擋的外上表面;至少一個調整螺釘,擰進所述調整孔中,所述調整螺釘?shù)南露伺c所述反射鏡接觸。
47.如權利要求46所述的傾斜致動器,其中,所述調整螺釘與所述鏡止擋的上表面點接觸。
48.如權利要求44所述的傾斜致動器,其中,所述調整孔設置在所述鏡支撐部分的各邊線的中間。
49.如權利要求44所述的傾斜致動器,其中,所述調整孔設置在所述鏡支撐部分的各角處。
50.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傾斜致動器,其中,所述調整孔設置在所述鏡支撐部分的各邊線的中間。
51.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傾斜致動器,其中,所述調整孔設置在所述鏡支撐部分的各角處。
52.如權利要求46所述的傾斜致動器,其中,所述調整孔設置在所述鏡支撐部分的各邊線的中間。
53.如權利要求46所述的傾斜致動器,其中,所述調整孔設置在所述鏡支撐部分的各角處。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傾斜組件和具有該傾斜組件的一種傾斜致動器。該傾斜致動器包括具有內部空間的不動構件。本發(fā)明還包括支座,該支座具有橫向部分,該橫向部分通過彈性連接部分連接到位于不動構件上的固定部分,并能夠相對于彈性連接部分在外力作用下傾斜。本發(fā)明還包括鏡支撐部分,將部分反射鏡支撐在橫向部分上;傾斜單元,將外力施加在橫向部分上;調平部分,用來改變橫向部分和反射鏡之間的間隔。本發(fā)明能夠對反復傾斜以產(chǎn)生光學錯覺從而提高分辨率的反射鏡進行精確、方便地調整,還能夠防止預置的缺省值在外力作用下發(fā)生改變,從而提高了產(chǎn)品的可靠性。
文檔編號G03B21/14GK1790101SQ200510124200
公開日2006年6月21日 申請日期2005年11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12月16日
發(fā)明者金在冏, 李七星, 崔洞原 申請人:三星電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