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顯示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雙面顯示裝置及雙面3D顯示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隨著顯示技術的發(fā)展,人們常需要用到能夠在顯示裝置相對的兩側顯示圖像的雙面顯示裝置,這種雙面顯示裝置可應用于宣傳車、商場、銀行、火車站、水族館等公共場所場景,因此,具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
現(xiàn)有技術中,可以將兩個顯示屏組件相對設置,或將兩個投影儀組件相對投影,以實現(xiàn)雙面顯示裝置,但兩個顯示屏組件或兩個投影儀組件的成本較高。目前將兩個顯示屏組件替換為一個透明顯示屏組件來實現(xiàn)雙面顯示,可以解決成本較高的問題,但透明顯示屏組件僅呈現(xiàn)一個顯示圖像,從而從透明顯示屏組件兩側觀察得到的顯示圖像左右相反,即從顯示屏兩側得到的顯示信息不相同,進而影響雙面顯示的同步交互作用。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雙面顯示裝置,用以至少部分解決現(xiàn)有雙面顯示裝置成本較高和從雙面顯示裝置兩側得到的圖像信息不同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雙面顯示裝置,包括用于產(chǎn)生顯示圖像的顯示組件,還包括分光組件、第一成像面、第二成像面、第一成像組件和第二成像組件,所述第一成像組件和第二成像組件相同,所述分光組件用于將所述顯示組件產(chǎn)生的顯示圖像分為第一圖像和第二圖像,且所述第一圖像與第二圖像互為水平180°翻轉的圖像;
所述第一成像組件用于放大所述第一圖像,并將放大后的第一圖像成像在第一成像面上,所述第二成像組件用于放大所述第二圖像,并將放大后的第二圖像成像在第二成像面上,所述第一成像面與所述第二成像面相對或相背設置。
優(yōu)選的,所述分光組件包括一個分光鏡和奇數(shù)個反射鏡,所述分光鏡用于,將所述顯示圖像透射生成所述第一圖像,并將所述顯示圖像反射生成所述第二圖像;所述反射鏡用于,反射所述第一圖像或第二圖像。
優(yōu)選的,所述反射鏡為一個,所述反射鏡與所述分光鏡垂直設置。
優(yōu)選的,所述反射鏡為三個,其中,一個所述反射鏡與所述分光鏡平行,且位于所述分光鏡的反射面一側或透射面一側,其余兩個反射鏡軸對稱設置,所述對稱軸分別與所述第一成像面和第二成像面平行。
優(yōu)選的,當一個反射鏡與所述分光鏡平行,且位于所述分光鏡的反射面一側時,互為軸對稱的兩個反射鏡中的一個與所述分光鏡垂直,且位于所述分光鏡的透射面一側;或者,
當一個反射鏡與所述分光鏡平行,且位于所述分光鏡的透射面一側時,互為軸對稱的兩個反射鏡中的一個與所述分光鏡垂直,且位于所述分光鏡的反射面一側。
優(yōu)選的,所述雙面顯示裝置還包括殼體,所述顯示組件、第一成像組件、第二成像組件和分光組件容置于所述殼體內;
所述殼體上設置有第一出光口和第二出光口,所述第一成像組件位于所述第一出光口處,所述第二成像組件位于所述第二出光口處;
經(jīng)由所述第一成像組件放大后的第一圖像從所述第一出光口投射至所述第一成像面,經(jīng)由所述第二成像組件放大后的第二圖像從所述第二出光口投射至所述第二成像面。
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成像組件和第二成像組件包括一個或多個透鏡。
優(yōu)選的,所述雙面顯示裝置還包括第一反射鏡和第二反射鏡,所述第一反射鏡位于所述第一成像組件和第一出光口之間,所述第二反射鏡位于所述第二成像組件和第二出光口之間;
所述第一反射鏡用于,改變經(jīng)所述第一成像組件放大后的第一圖像的投射方向,所述第二反射鏡用于,改變經(jīng)所述第二成像組件放大后的第二圖像的投射方向。
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成像面與第二成像面為漫反射面。
優(yōu)選的,所述雙面顯示裝置還包括用于平行傳輸光束的光束準直組件,所述光束準直組件設置在以下位置之一或任意組合:
所述顯示組件和所述分光組件之間、所述分光組件和所述第一成像組件之間、所述分光組件和所述第二成像組件之間、所述第一成像組件和所述第一出光口之間、所述第二成像組件和所述第二出光口之間。
還提供一種雙面3D顯示系統(tǒng),包括第一雙面顯示裝置和第二雙面顯示裝置,所述第一雙面顯示裝置和第二雙面顯示裝置采用如上所述的雙面顯示裝置;
所述第一雙面顯示裝置的顯示組件用于產(chǎn)生第一顯示圖像,所述第二雙面顯示裝置的顯示組件用于產(chǎn)生第二顯示圖像;
所述第一雙面顯示裝置對應的第一成像面和第二成像面與所述第二雙面顯示裝置對應的第一成像面和第二成像面重合。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雙面顯示裝置,利用分光組件將顯示組件產(chǎn)生的顯示圖像分為互為水平翻轉180°的第一圖像和第二圖像,利用第一成像組件和第二成像組件分別將第一圖像和第二圖像放大后成像在相對或相背設置的第一成像面和第二成像面上。通過一個顯示組件完成分別在相對或相背設置的第一成像面與第二成像面上呈現(xiàn)顯示圖像,從而降低雙面顯示裝置的成本;而且,第一圖像和第二圖像互為水平翻轉180°,且分別成像在相對或相背的第一成像面和第二成像面上,使從第一成像面和第二成像面上得到的顯示圖像的信息相同,從而提高雙面顯示裝置的同步交互作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施例提供的雙面顯示裝置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施例提供的雙面顯示裝置另一種結構示意圖一;
圖3為本實施例圖2提供的分光組件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施例提供的雙面顯示裝置另一種結構示意圖二;
圖5為本實施例提供的雙面3D顯示系統(tǒng)結構示意圖。
圖例說明:
1、顯示組件 2、分光組件 3、第一成像面 4、第二成像面
5、第一成像組件 6、第二成像組件 7、顯示圖像 8、第一圖像
9、第二圖像 10、殼體 11、第一出光口 12、第二出光口
13、第四反射鏡 14、第五反射鏡 15、第一雙面顯示裝置
16、第二雙面顯示裝置 17、第一顯示圖像 18、第二顯示圖像
21、分光鏡 22、反射鏡 23、第一反射鏡 24、第二反射鏡
25、第三反射鏡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雙面顯示裝置及雙面3D顯示系統(tǒng)進行詳細描述。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雙面顯示裝置,如圖1所示,包括:用于產(chǎn)生顯示圖像的顯示組件1、分光組件2、第一成像面3、第二成像面4以及相同的第一成像組件5和第二成像組件6,分光組件2用于將顯示組件1產(chǎn)生的顯示圖像7分為第一圖像8和第二圖像9,第一圖像8和第二圖像9互為水平翻轉180°;第一成像組件5用于放大第一圖像8,放大后的第一圖像8成像在第一成像面3上,第二成像組件6用于放大第二圖像9,放大后的第二圖像9成像在第二成像面4上,第一成像面3與第二成像面4相對或相背設置。
顯示組件1可以選用高亮度、高分辨率的LCOS(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液晶附硅)顯示器實現(xiàn)。
具體的,首先,顯示組件1產(chǎn)生顯示圖像7,并將顯示圖像7投射至分光組件2,然后,分光組件2將顯示圖像7分為互為水平翻轉180°的第一圖像8和第二圖像9,并將第一圖像8投射至第一成像組件5,第二圖像9投射至第二成像組件6,最后,第一圖像8被第一成像組件5放大后成像在第一成像面3上,第二圖像9被第二成像組件6放大后成像在第二成像面4上。
本實施例提供的雙面顯示裝置,通過一個顯示組件2完成分別在相對或相背設置的第一成像面3與第二成像面4上呈現(xiàn)顯示圖像,從而降低雙面顯示裝置的成本;而且,第一圖像8和第二圖像9互為水平翻轉180°,且分別成像在相對或相背的第一成像面3和第二成像面4上,使從第一成像面3和第二成像面4上得到的顯示圖像的信息相同,從而提高雙面顯示裝置的同步交互作用。
結合圖1和圖2所示,分光組件2具體包括:一個分光鏡21和奇數(shù)個反射鏡22,分光鏡21用于將顯示圖像7透射生成第一圖像8,并將顯示圖像7反射生成第二圖像9,反射鏡22用于反射第一圖像8或第二圖像9。
以下結合圖1對雙面顯示裝置的一種結構進行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反射鏡22為一個,反射鏡22與分光鏡21垂直設置。具體的,顯示圖像7以與分光鏡21呈x角度投射至分光鏡21,經(jīng)分光鏡21透射生成第一圖像8,經(jīng)分光鏡21反射生成第二圖像9,反射鏡22用于反射透射生成的第一圖像8,透射生成的第一圖像8以與反射鏡22呈y角度投射至反射鏡22。根據(jù)光路分析可知,透射生成的第一圖像8的投射方向與分光鏡21的夾角為x,經(jīng)反射鏡22反射后的第一圖像8的投射方向與反射鏡22的夾角為y,當反射鏡22與分光鏡21垂直設置時,夾角x與夾角y的和為90°,從而反射生成第二圖像9的投射方向與經(jīng)反射鏡22反射后的第一圖像8的投射方向平行。即顯示圖像7經(jīng)分光組件2分成的互為水平翻轉180°的第一圖像8和第二圖像9分別從分光組件2的兩側平行投射至第一成像組件5和第二成像組件6,從而經(jīng)第一成像組件5和第二成像組件6放大的第一圖像8和第二圖像9平行投射至第一成像面3和第二成像面4上,使雙面顯示裝置的顯示圖像平行。
需要說明的是,反射鏡22也可以用于反射生成的第二圖像9。當反射鏡22用于反射第二圖像9時,透射生成第一圖像8的投射方向與經(jīng)反射鏡22反射后的第二圖像9的投射方向平行。
以下結合圖2和圖3對雙面顯示裝置的另一種結構進行詳細說明。圖1所示雙面顯示裝置的結構與圖2和圖3所示雙面顯示裝置的結構區(qū)別在于:圖1所示分光組件2包括一個反射鏡22,且反射鏡22與分光鏡21垂直設置,而圖2和圖3所示分光組件2包括三個反射鏡22,其中,一個反射鏡22與分光鏡21平行,且位于分光鏡21的反射面一側或透射面一側,其余兩個反射鏡22軸對稱設置,對稱軸與第一成像面3和第二成像面4平行。
以下結合圖2與圖3對三個反射鏡22的具體位置進行詳細說明。位于分光鏡21的透射面一側的反射鏡22為第一反射鏡23,位于分光鏡21的反射面一側的反射鏡22為第二反射鏡24,其余一個反射鏡22為第三反射鏡25,第一反射鏡23用于反射經(jīng)分光鏡21透射生成的第一圖像8,第二反射鏡24用于反射經(jīng)分光鏡21反射生成的第二圖像9,第三反射鏡25用于繼續(xù)反射經(jīng)第一反射鏡23反射后第一圖像8或經(jīng)第二反射鏡24反射后的第二圖像9。
如圖2所示,第一反射鏡23與分光鏡21平行設置,第二反射鏡24與第三反射鏡25軸對稱設置,且對稱軸與第一成像面3和第二成像面4平行,第三反射鏡25用于繼續(xù)反射經(jīng)第一反射鏡23反射后的第一圖像8。根據(jù)光路分析可知,第一反射鏡23與分光鏡21平行設置,從而反射生成的第二圖像9的投射方向與經(jīng)第一反射鏡23反射后的第一圖像8的投射方向平行;第二反射鏡24與第三反射鏡25軸對稱,從而經(jīng)第三反射鏡25反射后的第一圖像8的投射的方向與經(jīng)第二反射鏡24反射后的第二圖像9的投射方向軸對稱。即顯示圖像7經(jīng)分光組件2后分成的互為水平翻轉180°的第一圖像8和第二圖像9分別從分光組件2的兩側軸對稱投射至第一成像組件5和第二成像組件6,從而經(jīng)第一成像組件5和第二成像組件6放大的第一圖像8和第二圖像9軸對稱投射至第一成像面3和第二成像面4上,使雙面顯示裝置的顯示圖像軸對稱顯示,進一步提高雙面顯示裝置的同步交互作用。
以下結合圖3對分光組件2的另一種結構進行詳細說明。如圖3所示,第二反射鏡24與分光鏡21平行設置,第一反射鏡23與第三反射鏡25軸對稱設置,且對稱軸與第一成像面3和第二成像面4平行,第三反射鏡25用于繼續(xù)反射經(jīng)第二反射鏡24反射后的第二圖像9。根據(jù)光路分析可知,第二反射鏡24與分光鏡21平行設置,從而透射生成的第一像8的投射方向與經(jīng)第二反射鏡24反射后第二圖像9的投射方向平行;第一反射鏡23與第三反射鏡25軸對稱,從而經(jīng)第一反射鏡23反射后的第一圖像8的投射方向與經(jīng)第三反射鏡25反射后的第二圖像9的投射方向軸對稱。
優(yōu)選的,當一個反射鏡22與分光鏡21平行,且位于分光鏡21的透射面一側時,互為軸對稱的兩個反射鏡中的一個與分光鏡21垂直,且位于分光鏡21的反射面一側。
具體的,如圖2所示,第一反射鏡23與分光鏡21平行,互為軸對稱的兩個反射鏡中的第二反射鏡24與分光鏡21垂直,且位于分光鏡21的反射面一側。根據(jù)光路分析可知,分光鏡21與第二反射鏡24垂直,從而透射生成的第一圖像8的投射方向與經(jīng)第二反射鏡24反射后的第二圖像9的投射方向平行;第一反射鏡23與第三反射鏡25平行,從而透射生成的第一圖像8的投射方向與經(jīng)第三反射鏡25反射后的第一圖像8的投射方向平行,進而經(jīng)第三反射鏡25反射后的第一圖像8的投射方向與經(jīng)第二反射鏡24反射后的第二圖像9的投射方向平行,且在同一直線上。即互為水平翻轉180°的第一圖像8和第二圖像9分別從分光組件2的兩側平行且在同一直線上投射至相對或相背的第一成像面3和第二成像面4上,使雙面顯示圖像與雙面顯示裝置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線上,更佳的提高雙面顯示裝置的同步交互作用。
優(yōu)選的,當一個反射鏡22與分光鏡21平行,且位于分光鏡21的反射面一側時,互為軸對稱的兩個反射鏡中的一個與分光鏡21垂直,且位于分光鏡21的透射面一側。
具體的,如圖3所示,第二反射鏡24與分光鏡21平行,互為軸對稱的兩個反射鏡中的第一反射鏡23與分光鏡21垂直,且位于分光鏡21的透射面一側。根據(jù)光路分析可知,分光鏡21與第一反射鏡23垂直,從而反射生成的第二圖像9的投射方向與經(jīng)第一反射鏡23反射后的第一圖像8的投射方向平行;第二反射鏡24與第三反射鏡25平行,從而反射生成的第二圖像9的投射方向與經(jīng)第三反射鏡25反射后的第二圖像9的投射方向平行,進而經(jīng)第三反射鏡25反射后的第二圖像9的投射方向與經(jīng)第一反射鏡23反射后的第一圖像8的投射方向平行,且在同一直線上。
結合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雙面顯示裝置還包括殼體10,顯示組件1、分光組件2、第一成像組件5和第二成像組件6容置于殼體10內。殼體10上設置有第一出光口11和第二出光口12。第一成像組件5位于第一出光口11處,第二成像組件6位于第二出光口12處,經(jīng)由第一成像組件5放大后的第一圖像8從第一出光口11投射至第一成像面3,經(jīng)由第二成像組件6放大后的第二圖像9從第二出光口12投射至第二成像面4。具體的,第一出光口11和第二出光口12位于分光組件2的兩側,經(jīng)分光組件2分成的第一圖像8和第二圖像9分別從分光組件2的兩側投射,第一圖像8投射至第一成像組件5,第一圖像8被第一成像組件5放大后從第一出光口11投射至第一成像面3上,第二圖像9投射至第二成像組件6,第二圖像9被第二成像組件6放大后從第二出光口12投射至第二成像面4上。
優(yōu)選的,第一成像組件5和第二成像組件6包括:一個或多個透鏡。具體的,為了最終形成更好的成像效果,第一成像組件5和第二成像組件6可以包括一個凸透鏡,或者,包括多個凸透鏡形成的透鏡組,或者,包括由一個凸透鏡與一個凹透鏡形成的透鏡組。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知,任何可使放大第一圖像8,并成像在第一成像面3上的第一成像組件5的結構,以及任何可使放大第二圖像9,并成像在第二成像面4上的第二成像組件6的結構,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需要說明的是,當?shù)谝粓D像8的中心、第一成像組件5的中心和第一成像面3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面上時,此時,第一圖像8正投影到第一成像面3上,且當?shù)诙D像9的中心、第二成像組件6的中心和第二成像面4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面上時,此時,第二圖像9正投影到第二成像面4上,放大后的第一圖像8在第一成像面3上的顯示效果與放大后的第二圖像9在第二成像面4上的顯示效果最佳。
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雙面顯示裝置還包括:第四反射鏡13和第五反射鏡14,第四反射鏡13位于第一成像組件5和第一出光口11之間,第五反射鏡14位于第二成像組件6和第二出光口12之間。第四反射鏡13用于,改變經(jīng)第一成像組件5放大后的第一圖像8的投射方向;第五反射鏡14用于,改變經(jīng)第二成像組件6放大后的第二圖像9的投射方向。具體的,第四反射鏡13的反射面朝向第一出光口11,被第一成像組件5放大后的第一圖像8投射至第四反射鏡13,經(jīng)第四反射鏡13反射后的放大的第一圖像8再從第一出光口11投射至第一成像面3上。第五反射鏡14的反射面朝向第二出光口12,被第二成像組件6放大后的第二圖像9投射至第五反射鏡14,經(jīng)第五反射鏡14反射后的放大的第二圖像9再從第二出光口12投射至第二成像面4上。
優(yōu)選的,第一成像面3與第二成像面4為漫反射面,使雙面顯示裝置的應用場景更為廣泛。
為了提高雙面顯示裝置的光學利用率,使顯示效果更佳,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雙面顯示裝置還包括用于平行傳輸光束的光束準直組件(圖中未繪示),光束準直組件設置以下位置之一或任意組合:顯示組件1和分光組件2之間、分光組件2和第一成像組件5之間、分光組件2和第二成像組件6之間、第一成像組件5和第一出光口11之間、第二成像組件6和第二出光口12之間。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雙面3D顯示系統(tǒng),如圖5所示,所述雙面3D顯示系統(tǒng)包括:第一雙面顯示裝置15和第二雙面顯示裝置16,第一雙面顯示裝置15和第二雙面顯示裝置16采用如圖2或圖4所示的雙面顯示裝置。第一雙面顯示裝置15的顯示組件1用于產(chǎn)生第一顯示圖像17,第二雙面顯示裝置16的顯示組件1用于產(chǎn)生第二顯示圖像18,第一雙面顯示裝置15對應的第一成像面3和第二成像面4與第二雙面顯示裝置16對應的第一成像面3和第二成像面4重合。具體的,如圖5所示,第一雙面顯示裝置15和第二雙面顯示裝置16采用的分光組件2包括三個反射鏡22,其中,一個反射鏡22與分光鏡21平行,且位于分光鏡21的透射面一側,其余兩個反射鏡22軸對稱設置,對稱軸與第一成像面3和第二成像面4平行,從而第一雙面顯示裝置15產(chǎn)生的第一顯示圖像17經(jīng)分光組件2分為的兩個互為水平翻轉180°的顯示圖像從分光組件2的兩側軸對稱投射,并分別成像在相對或相背且對稱的第一成像面3與第二成像面4上;同時,第一雙面顯示裝置16產(chǎn)生的第二顯示圖像18經(jīng)分光組件2分為的兩個互為水平翻轉180°的顯示圖像從分光組件2的兩側軸對稱投射,并分別成像在相對或相背且對稱的第一成像面3與第二成像面4上。第一顯示圖像17與第二顯示圖像18的一者為左眼顯示圖像,另一者為右眼顯示圖像,從而在第一成像面3上同時得到左眼顯示圖像和右眼顯示圖像,且在第二成像面4上同時得到左眼顯示圖形和右眼顯示圖像。
通過兩個雙面顯示裝置完成分別在兩個成像面上同時呈現(xiàn)3D顯示圖像,從而降低雙面3D顯示系統(tǒng)的成本;而且,從兩個相對或相背的成像面上得到的3D顯示圖像信息相同,從而提高雙面3D顯示系統(tǒng)的同步交互作用。
需要說明的是,第一雙面顯示裝置15和第二雙面顯示裝置16采用的分光組件2的結構,也可以是,包括三個反射鏡,其中一個反射鏡22與分光鏡21平行,且位于分光鏡21的反射面一側,其余兩個反射鏡22軸對稱設置,對稱軸與第一成像面3和第二成像面4平行。只需要保證,經(jīng)分光組件2生成的兩個顯示圖像的投射方向軸對稱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實施方式僅僅是為了說明本發(fā)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然而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此。對于本領域內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實質的情況下,可以做出各種變型和改進,這些變型和改進也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