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新型撳動筆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ー種新型撳動筆。
背景技術:
由于使用方便,多年以來撳動型已經為廣大消費者普遍歡迎。但是,撳動型筆的結構存在ー個不足的地方,當我們使用后忘記將筆頭回縮到尖套孔內,而將筆插入口袋時,墨水就會污染衣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發(fā)明內容
為了克服這ー缺陷,本發(fā)明提供了ー種新穎結構的撳動型筆款,較好地解決了這一缺陷。通過采用臺階式筆桿,筆夾利用塑性臺階定位的結構。當將筆插入口袋時,筆夾板起后扣點脫開第二臺階,在彈簧力作用下,筆頭回縮到尖套內的第一臺階處而復原,完成一次往復。有效地防止了忘記將筆頭縮入尖套內,而污染衣物的不愉快事情發(fā)生。所以本發(fā)明的撳動筆結構是安全實用的筆款之一。為了實現(xiàn)上述發(fā)明目的,本發(fā)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是,ー種新型撳動筆,所述撳動筆由筆芯、筆桿和筆夾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筆桿沿其中心線在上部開設ー卡槽,所述卡槽兩側延伸形成第一、第二側翼,在所述第一、第二側翼內側沿所述中心線方向對稱設有第一組臺階和第二組臺階;所述筆夾包括撳頭部、連接部和筆夾部,所述撳頭部和筆夾部之間設置有一開ロ槽,并通過連接部相連,在所述筆夾部和所述連接部上相對設置有第一扣點和第二扣點;其中,所述第一組臺階和第二組臺階沿所述中心線方向的間距等于所述筆芯的出芯距離和所述第一、第二扣點沿所述中心線方向的間距之和。比較好的是,所述第一組臺階由位于第一側翼的一臺階構成,所述第二組臺階由位于第二側翼的ー個臺階構成。比較好的是,所述第一組臺階由分別位于第一、ニ側翼的兩臺階相對構成,所述第ニ組臺階由分別位于第一、ニ側翼的兩臺階相對構成。比較好的是,所述連接部由首尾相連的第一至第四連接部組成,其中,第一連接部是有一定長度的加強筋,其頂部與撳頭部的近筆桿端相連,第二連接部是ー圓形抵接面,其面對筆芯側的中心處設有ー凸起的中心定位點,固定筆芯,第三連接部平行于第一連接部,都垂直于第二連接部的圓形抵接面,第一連接部連接到第二連接部的近直徑位置處,第三連接部連接于第二連接部的近圓周位置處,第三連接部的另ー頂端設置有第四連接部,在該第四連接部的另一端連接有筆夾部。比較好的是,在筆夾部近第四連接部處設置有第一扣點,配合第三連接部在第四連接部連接處形成的凸棱,構成一導向槽,所述凸棱上面向第一扣點方向設置有第二扣點。比較好的是,所述撳頭部由在一連接面上的若干平行的加強筋組成。比較好的是,所述兩扣點的剖面大致呈三角形。比較好的是,所述第一臺階和第二臺階呈平行于所述筆桿中心線方向。
比較好的是,所述第一側翼和第二側翼呈八字形。本發(fā)明的撳動筆消除了使用者不慎插入上衣ロ袋時造成的書寫頭墨水或油墨外溢,而造成的污染衣物后果。
下面,參照附圖,對于熟悉本技術領域的人員而言,從對本發(fā)明方法的詳細描述中,本發(fā)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將顯而易見。圖1是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的筆桿部分立體示意圖;圖2是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的筆夾部分立體示意圖;圖3是圖2的正面示意圖;圖4是圖1的X方向的局部剖視圖;圖5是圖1的正面示意圖;圖6是本發(fā)明另ー較佳實施例的筆桿部分正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fā)明的撳動筆包括筆芯,筆桿和筆夾,其中筆桿的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桿體10,在桿體10的上端沿中心線方向開設有ー卡槽13,桿體10上由卡槽13兩長邊延伸形成第一側翼11和第二側翼12,第一側翼11和第二側翼12俯視圖上呈八字形。在形成該卡槽13的第一側翼11和第二側翼12的內側相對位置,分別設置有沿桿體10中心線方向的第一組臺階14和第二組臺階15,其中,二者中心線方向的間距為A,請參見圖5所示,第一組臺階14較第二組臺階15更遠離桿體10的中心線,如圖4所示,二者在X向的間距為B。再考察圖2所示的筆夾,該筆夾包括這樣幾個組成:撳頭部20,筆夾部21,以及連接部22,撳頭部20和筆夾部21并不直接相連,而是通過連接部22連接。首先介紹連接部
22的特殊結構,該連接部22包括第一連接部221、第二連接部222、第三連接部223和第四連接部224共四個連接部,該四個連接部首尾相連,其中,第一連接部221是ー個具有一定長度的加強筋,其頂部與撳頭部20的近筆桿側相連,該加強筋所起的作用類似傳統(tǒng)撳動筆中的撳輪導向支架聯(lián)接作用。第二連接部222是ー圓形抵接面,其面對筆芯側的中心處設有一呈凸起狀的中心定位點2221,第三連接部223平行于第一連接部221,均是垂直于圓形抵接面的第二連接部222,但第一連接部221連接到該第二連接部222的近直徑位置處,第三連接部223連接于第二連接部222的近圓周位置處,在第三連接部223的另一端設置有第四連接部224,筆夾部21連接在該第四連接部224的另一端。撳頭部20和筆夾部21之間設置有一開ロ槽23,仿佛是將連接的筆夾上切斷形成
一狹縫開ロ槽??紤]到節(jié)省原材料,撳頭部20在撳動接觸面的下方采用了加強筋結構,具體是由在一連接面上的若干平行的加強筋201組成。如圖3所示,該筆夾設置了配合筆桿上兩組臺階的結構,即在筆夾部21上距離與第四連接部224相連接的位置處設置有第一扣點211,第三連接部223延伸至第四連接部224上形成ー凸棱2231,該凸棱2231上與第一扣點211相対的位置設有第二扣點2241,這里,第一扣點211和第二扣點2241之間形成ー類似導向槽2242的結構。(注意:第一扣點、第二扣點以及凸棱均前后各有ー個,本實施例僅圖示出其中ー個),該兩扣點的剖面大致呈三角形,第一扣點211和第二扣點2241沿中心線方向的間距為C。安裝時,將上述結構的筆夾的連接部22自筆桿10的頂部插入,其筆夾部21順著卡槽13方向下移,首先是中心定位點2221插入并嵌設在筆桿內的筆芯中,然后第一組臺階14首先經過導向槽2242,當繼續(xù)下按撳頭部20時,第一組臺階14的下端卡設在第一扣點211上,便不能掉落,完成安裝。當使用時,下按撳頭部20,第二組臺階15繼續(xù)沿導向槽2242向上移動,當?shù)诙M臺階15經過第二扣點2241后即卡設在該扣點的上方,無法在移動,此時即完成了撳動過程,筆芯頭已經露出,可以進行書寫。當使用者不慎將本發(fā)明的撳動筆插入上衣ロ袋時,由于撳動筆的筆夾部要夾設自在上衣ロ袋布時,需要向外側扳動筆夾部21的底端,由于該中心定位點2221插設在筆芯的頂端,相對處于不動狀態(tài),使筆夾部21發(fā)生繞第二連接部222的中心定位點2221為支點轉動的動作傾向,由于筆夾部21的輕微向內側移動,造成第二組臺階15脫離開第二扣點2241,從而使第二組臺階15從導向槽2242中滑出,回復到僅有第一組臺階14卡設在第一扣點211的狀態(tài)。注意,本發(fā)明中的限制條件是:第一組臺階14與第二組臺階15之間的高度差A等于筆芯出芯的距離與設定回縮距離之和。第二,第一組臺階14和第二組臺階15之間的橫向距離等于第一扣點211、第二扣點2241之間的高度差。第一組臺階14和第二組臺階15沿所述中心線方向的間距等于設計時筆芯的出芯距離和第一扣點211和第二扣點2241沿所述中心線方向的間距之和。即,A =設計出芯距離+C。綜上所述,本發(fā)明實際上是利用了筆桿和筆夾上的兩個扣點和兩組臺階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形成卡嵌的結構,同時又利用打開筆夾時轉動有一個轉動的カ矩動作,打開其中ー組臺階和ー組扣點,實現(xiàn)筆芯的內縮。在上述思想下,本發(fā)明還有多種變型,其中可以在上述結構的基礎上去掉ー個扣點和臺階,僅保留對稱位的臺階和扣點。圖6即給出了這種結構,此時的第一組臺階14由位于第一側翼11的一臺階構成,第二組臺階15由位于第二側翼12的ー個臺階構成。兩個臺階仍然要求一定的高度差,且相對設置。前面提供了對較佳實施例的描述,以使本領域內的任何技術人員可使用或利用本發(fā)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各種修改對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是顯而易見的,可把這里所述的總的原理應用到其他實施例而不使用創(chuàng)造性。因而,本發(fā)明將不限于這里所示的實施例,而應依據(jù)符合這里所掲示的原理和新特征的最寬范圍。
權利要求
1.ー種新型撳動筆,所述撳動筆由筆芯、筆桿和筆夾組成,其特征在干, 所述筆桿沿其中心線在上部開設ー卡槽,所述卡槽兩側延伸形成第一、第二側翼,在所述第一、第二側翼內側沿所述中心線方向對稱設有第一組臺階和第二組臺階; 所述筆夾包括撳頭部、連接部和筆夾部,所述撳頭部和筆夾部之間設置有一開ロ槽,并通過連接部相連,在所述筆夾部和所述連接部上相對設置有第一扣點和第二扣點;其中, 所述第一組臺階和第二組臺階沿所述中心線方向的間距等于所述筆芯的出芯距離和所述第一、第二扣點沿所述中心線方向的間距之和。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撳動筆,其特征在干, 所述第一組臺階由位于第一側翼的一臺階構成,所述第二組臺階由位于第二側翼的一個臺階構成。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撳動筆,其特征在干, 所述第一組臺階由分別位于第一、ニ側翼的兩臺階相對構成,所述第二組臺階由分別位于第一、ニ側翼的兩臺階相對構成。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新型撳動筆,其特征在干, 所述連接部由首尾相連的第一至第四連接部組成,其中,第一連接部是有一定長度的加強筋,其頂部與撳頭部的近筆桿端相連,第二連接部是ー圓形抵接面,其面對筆芯側的中心處設有ー凸起的中心定位點,第三連接部平行于第一連接部,都垂直于第二連接部的圓形抵接面,第一連接部連接到第二連接部的近直徑位置處,第三連接部連接于第二連接部的近圓周位置處,第三連接部的另ー頂端設置有第四連接部,在該第四連接部的另一端連接有筆夾部。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撳動筆,其特征在干, 所述第一扣點設置在筆夾部近第四連接部處第一扣點,配合第三連接部在第四連接部連接處形成的凸棱,構成一導向槽,所述第二扣點設置在所述凸棱上面向第一扣點的方向。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撳動筆,其特征在干, 所述撳頭部由在一連接面上的若干平行的加強筋組成。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撳動筆,其特征在干, 所述第一、第二扣點的剖面大致呈三角形。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撳動筆,其特征在干, 所述第一組臺階和第二組臺階呈平行于所述筆桿中心線方向。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撳動筆,其特征在干, 所述第一側翼和第二側翼呈八字形。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新型撳動筆,所述撳動筆由筆芯、筆桿和筆夾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筆桿沿其中心線在上部開設一卡槽,所述卡槽兩側延伸形成第一、第二側翼,在所述第一、第二側翼內側沿所述中心線方向對稱設有第一組臺階和第二組臺階;所述筆夾包括撳頭部、連接部和筆夾部,所述撳頭部和筆夾部之間設置有一開口槽,并通過連接部相連,在所述筆夾部和所述連接部上相對設置有第一扣點和第二扣點;其中,所述第一組臺階和第二組臺階沿所述中心線方向的間距等于所述筆芯的出芯距離和所述第一、第二扣點沿所述中心線方向的間距之和。本發(fā)明的撳動筆消除了使用者不慎插入上衣口袋時造成的書寫頭墨水或油墨外溢,而造成的污染衣物后果。
文檔編號B43K25/02GK103121340SQ201110369668
公開日2013年5月29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1月18日
發(fā)明者洪耀, 黃小喜 申請人:上海樂美文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