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一種粘接本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534181閱讀:29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粘接本的制作方法
一種粘接本技術(shù)領(lǐng)'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作業(yè)本及書本的文化用品,特別是對傳統(tǒng)的作業(yè)本及書本的裝訂技術(shù)所進行的 改進。
背景技術(shù)
傳統(tǒng)使用的作業(yè)本和書本所采取的裝訂技術(shù)是釘裝、活頁固定、折疊三種。采取釘裝的技術(shù)來 裝訂作業(yè)本和書本的缺點是翻頁時,頁面不斷愰動,頁面很難固定,裝訂區(qū)域浪費較多紙張。采 取活頁固定的技術(shù)來裝訂作業(yè)本和書本的缺點是翻頁速度較慢,頁面分開較大,轉(zhuǎn)動頁面的轉(zhuǎn)軸 凸起,頁面的總體效果不夠美觀,轉(zhuǎn)動區(qū)域浪費較多紙張。采取折疊的技術(shù)來裝訂作業(yè)本和書本的 缺點是不利于迅速翻頁,折疊的頁面容易凸起,不夠平整,不利于多頁紙張的裝訂成冊。發(fā)明內(nèi)容本發(fā)明要解決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難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粘接裝訂的作業(yè)本和書本以及幾 種粘貼用紙,以方便讀者迅速翻頁,以利于讀者書寫和學(xué)習(xí),使書本和作業(yè)本的頁面的總體視覺效 果達到最佳。本發(fā)明的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之一是 一種對接疊折本,是用X個小粘紙或M個 大粘紙把N (N = M+l)頁紙按一一對接的方式逐頁粘接并折疊成冊,或者是,用X個小粘紙或M 個大粘紙把N (N二M+1)頁紙按一一疊放的方式逐頁粘接成冊;同一頁面的n個小粘紙或l個大 粘紙只與一個相鄰頁面粘接,不與其它頁面粘接;小粘紙或大粘紙的上面無不千膠,且顏色與N頁 紙相同;小粘紙或大粘紙的下面的中心軸線的顏色與N頁紙相同且無不干膠,其余部分有不干膠。本發(fā)明的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之二是 一種連接本,是用X個小粘紙或M個大粘 紙把按折疊長度及同一方向排列對接的N (N = M+l)頁紙粘接并折疊成冊;同一頁面的n個小粘 紙或1個大粘紙只與一個相鄰頁面粘接,不與其它頁面粘接;小粘紙或大粘紙的上面無不干膠,且 顏色與N頁紙相同;小粘紙或大粘紙的下面的中心軸線的顏色與N頁紙相同且無不干膠,其余部 分有不干膠。本發(fā)明的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之三是 一種順逆連接本,是用X個小粘紙或M個 大粘紙把按順向折疊長度、逆向折疊長度及順向排列、逆向排列對接的N (N二M+1)頁紙粘接并 折疊成冊;同一頁面的n個小粘紙或l個大粘紙只與一個相鄰頁面粘接,不與其它頁面粘接;小粘 紙或大粘紙的上面無不干膠,且顏色與N頁紙相同;小粘紙或大粘紙的下面的中心軸線的顏色與N 頁紙相同且無不干膠,其余部分有不干膠。本發(fā)明的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之四是 一種縱橫連接本,是用X個小粘紙或M個 大粘紙把橫方向和縱方向的按橫向折疊長度和縱向折疊長度排列對接的Z頁紙粘接并折疊成冊;同 一頁面的n個小粘紙或l個大粘紙只與一個相鄰頁面粘接,不與其它頁面粘接;小粘紙或大粘紙的 上面無不干膠,且顏色與N頁紙相同;小粘紙或大粘紙的下面的中心軸線的顏色與N頁紙相同且 無不干膠,其余部分有不干膠。本發(fā)明的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之五是 一種順逆縱橫連接本,是用X個小粘紙或M個大粘紙把橫方向和縱方向的按順、逆橫向折疊長度和順、逆縱向折疊長度排列對接的Y頁紙粘接 并折疊成冊;同一頁面的ri個小粘紙或l個大粘紙只與一個相鄰頁面粘接,不與其它頁面粘接;小 粘紙或大粘紙的il面.無不干膠,且顏色與N頁紙祖同;.小粘紙或大粘紙的下面的中心軸線的顏色與 Y頁紙相同且無不干膠,其余部分有不干膠。本發(fā)明的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之六是 一種紙張粘接紙,是對傳統(tǒng)的粘貼紙的改 進,是由兩個上頁和一個下頁粘貼而成,兩個上頁的底面光滑;下頁的上面兩端有不干膠并與兩個 上頁的底面相交,下頁的上面的中心軸線或中間部分無不干膠。本發(fā)明的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之七是 一種粘接本紙,是對傳統(tǒng)的粘貼用紙的改 進,它是由M頁紙組成,每頁紙的一條邊粘接一個大粘紙或m個小粘紙;大粘紙或小粘紙的上面無不干膠,且顏色與M頁紙相同;小粘紙或大粘紙的下面的中心軸線或中間部分的顏色與M頁紙相同且無不干膠,其余部分有不干膠且與底面光滑的紙粘接。本發(fā)明的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之八是 一種折疊本紙,是對傳統(tǒng)的粘貼用紙的改進,它是由M頁紙組成,每頁紙的大小符合順橫向折疊長度或逆橫向折疊長度或順縱向折疊長度 或逆縱向折疊長度的紙張標準,且每頁紙的一條邊粘接一個大粘紙或m.個小粘紙;大粘紙或小粘紙 的上面無不干膠,且顏色與M頁紙相同;小粘紙或大粘紙的下面的中心軸線或中間部分的顏色與 M頁紙相同且無不干膠,其余部分有不干膠且與底面光滑的紙粘接。本發(fā)明具有結(jié)構(gòu)簡單、功能齊全、易于生產(chǎn)、成本底廉等優(yōu)點。


圖1是傳統(tǒng)書^:的示意2是本發(fā)明的對接本使用小粘紙粘接的一一對接方式的示意圖。圖3是發(fā)明的對接本使用小粘紙粘接的第一、二頁折疊成冊的示意閣。圖4是本發(fā)明的對接本使用小粘紙粘接的第一、二頁折疊后與第三頁一一對接方式的示意圖。圖5是本發(fā)明的對接本使用大粘紙粘接的一一對接方式的示意圖。圖6是發(fā)明的對接本使用大粘紙粘接的第一、二頁折疊成冊的示意圖。圖7是本發(fā)明的對接本使用大粘紙粘接的第一、二頁折疊后與第三頁一一對接方式的示意圖。 圖8是本發(fā)明的對接本使用小粘紙疊放粘貼的示意圖。 圖9是發(fā)明的對接本的小粘紙反折示意圖。圖IO是本發(fā)明的對接本使用小粘紙疊放粘接第一、二頁的示意圖。 圖U是本發(fā)明的對接本使用大粘紙疊放粘貼的示意圖。 圖12是發(fā)明的對接本的大粘紙反折示意圖。圖13是本發(fā)明的對接本使用大粘紙疊放粘接第一、二頁的示意圖。圖14是本發(fā)吸的連接本使用小粘紙粘接第一、二、三、四頁的示意圖。圖15是本發(fā)明的連接本把小粘紙粘接的第一、二、三、四頁折疊成冊的示意圖。圖16是本發(fā)明的連接本使用大粘紙粘接的第一、二、三、四頁的示意圖。衝17是本發(fā)胡的連接本把大粘紙粘接第一、二、三、四頁折疊成冊的示意圖。圖18是本發(fā)明的順逆連接本使用大粘紙粘接第一、二、三、四頁的示意圖。圖19是本發(fā)明的順逆連接本把大粘紙粘接的第一、二、三、四頁折疊成冊的示意圖。倒20是本發(fā)明的縱橫連接本的紙張排列示意圖。圖21是本發(fā)明的縱橫連接本的紙張粘接的示意圖。圖22是本發(fā)明的縱橫連接本的紙張折疊成冊的示意圖。圖23是本發(fā)明的順逆縱橫連接本的紙張排列示意圖。圖24是本發(fā)明的順逆縱橫粘接本的紙張粘接的示意圖。圖25是本發(fā)明的順逆縱橫粘接本的紙張折疊成冊的示意圖。圖26是本發(fā)明的紙張粘接紙的正面示意圖。圖27是本發(fā)明紙的張粘接紙的反面示意屈。圖28是本發(fā)明的紙張粘接紙另一種的正面示意圖。圖29是本發(fā)明的紙張粘接紙另一種的反面示意圖。具體實施的例子在圖2中,a、 b、 c為小粘紙,d為小粘紙的中心軸線,1、 2是指第1頁紙、第2頁紙,e為 第l、 2兩頁紙的對接線。圖3是指 G圖2的第2頁紙折疊在第1頁紙的上面。圖4是指把圖2的第1、 2頁紙折疊后與第3頁紙對接粘接,2是表示把第2頁紙折疊在第1頁 紙的上面。在圖5中,a為大粘紙,b為大粘紙的中心軸線,1、 2是指第1頁紙、第2頁紙。 圖6是指把圖5的第2頁紙折疊在第1頁紙的上面。圖7是指把圖5的第1、 2頁紙折疊后與第3頁紙對接粘接,2是表示把第2頁紙折疊在第1頁 紙的上面,a為大粘紙的中心軸線。在圖8中,a為小粘紙,b為小粘紙的中心軸線,1指第1頁紙。 在圖9中,a是指把圖8的小粘紙反折且具有不干膠,1指第1頁紙。 圖10是指把第2頁紙疊放粘接在圖9的第1頁紙上。 在圖11中,a為大粘紙,b為大粘紙的中心軸線,1指第1頁紙。 在圖12中,a是指把圖11的大粘紙反折且具有不干膠,1指第1頁紙。 圖13是指把第2頁紙疊放粘接在圖12的第1頁紙上。在圖14中,圖中的9個小方框為小粘紙,如a所示;圖中的9個小方框的虛線為小粘紙的中 心軸線,如b所示;圖中的3條黑線是1、 2、 3、 4頁對接處,1、 2、 3、 4是指第1、 2、 3、 4頁紙。圖15是指把圖14的第1、 2、 3頁紙依次折疊在第4頁紙上。在圖16中,圖中的3個小方框為大粘紙,如a所示;圖中的3個小方框的虛線為大粘紙的中 心軸線,如b所示;圖中的3條虛線是1、 2、 3、 4頁對接處;1、 2、 3、 4是指第1、 2、 3、 4頁紙。圖17是指把圖16的第1、 2、 3頁紙依次折疊在第4頁紙上。在圖18中,圖中a、 b、 c的3個小方框為大粘紙;圖中的3個小方框的虛線為大粘紙的中心 軸線,如d所示;圖中的虛線是l、 2、 3、 4頁紙的對接處;1、 2、 3、 4是指第1、 2、 3、 4頁紙。 在圖18中,箭頭A、箭頭B表示折疊方向。圖19是指先把圖18的第頁折疊在第2頁上,再把圖8的第4頁折疊在第3頁上,最后把 圖18的1、 2、 3、 4頁折疊成冊。在圖20中,圖中al至d4等16個符號代表16頁紙張,a、 b、 c、 d的紙張表示縱向,1、 2、 3、 4的紙張表示橫向,箭頭A是表示al、 bl、 cl、 dl等縱向紙張是按縱向折疊長度排列的,箭頭 B是表示al、 a2、 a3、 a4等橫向紙張是按橫向折疊長度排列的,圖中相互交叉的直線為紙張對接 處。在圖21中,倒中al至d4共16個符號表示圖20的16頁紙,箭頭B方向表示橫方佝,橫方向 共用12個大粘紙把16頁紙粘接,如c所示;箭頭A方向表示縱方向,縱方向共用12個大粘紙把 16頁紙粘接,如d所示。圖22是指把圖21按B方向或A方向把16頁紙折疊,則得圖22的折疊形狀。 在圖23中,圖中al至d4等16個符號代表16頁紙張,a、 b、 c、 d的紙張表示縱向,1、 2、 3、 4的紙張表示橫向,箭頭A是表示aK a2等頁紙是按順橫向折疊長度排列的,箭頭B是表示 a4、 a3等頁紙是按逆橫向折疊長度排列的,箭頭C是表示al、 bl等頁紙是按順縱向折疊長度排列 的,箭頭D是表示dl、 cl等頁紙是按逆縱向折疊長度排列的,閣中相互交叉的直線為紙張對接 處。在圖24中,圖中al至d4共16個符號表示圖23的16頁紙,箭頭A、 B方向表示紙張按順、 逆橫向折疊長度的排列方向,共用12個大粘紙把16頁紙橫向粘接,如a所示;箭頭C、 D方向表 示紙張按順、逆縱向折疊長度的排列方向,共用12個大粘紙把16頁紙縱向粘接,如b所示;在圖 24中,虛線部分是大粘紙的中心軸線。圖25是指把圖24按A方向或B方向或C方向或D方向把16頁紙折疊成冊,則得圖25的折 疊形狀。在圖26中,1、 2是指表示指上頁的下面粘貼在下頁的上面且有不干膠的部分,3是指下頁的 上面的中心軸線無不干膠的部分。圖27是下頁的下面。在圖28中,1、 2是表示指上頁的下面粘貼在下頁的上面且有不干膠的部分,3是下頁的上面 的中間部分無不干膠的部分。圖29是下頁的下面。本發(fā)明的粘接本紙是指將圖9、圖12中有不干膠的部分粘接上底面光滑的紙。本發(fā)明的折疊本紙是指紙張符合順橫向折疊長度、逆橫向折疊長度、順縱向折疊長度、逆縱向 折疊長度的標準且紙張如圖9、圖12中有不干膠的部分粘接上底面光滑的紙。上述所表達的圖式、說明,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來限定本發(fā)明的實施范圍, 凡按照本發(fā)明權(quán)利要求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均為本發(fā)明權(quán)利要求所涵蓋。
權(quán)利要求
1. 一種對接疊折本,是對傳統(tǒng)的作業(yè)本及書本的改進,其特征是用X個小粘紙或M個大粘紙把N(N=M+1)頁紙按一一對接的方式逐頁粘接并折疊成冊,或者是,用X個小粘紙或M個大粘紙把N(N=M+1)頁紙按一一疊放的方式逐頁粘接成冊;同一頁面的n個小粘紙或1個大粘紙只與一個相鄰頁面粘接,不與其它頁面粘接;小粘紙或大粘紙的上面無不干膠,且顏色與N頁紙相同;小粘紙或大粘紙的下面的中心軸線的顏色與N頁紙相同且無不干膠,其余部分有不干膠。
2、 一種連接本,是對傳統(tǒng)的作業(yè)本及書本的改進,其特征是用X個小粘紙或M個大粘紙把按折 疊長度及同一方向排列對接的N (N-M+l)頁紙粘接并折疊成冊;同一頁面的n個小粘紙或l個大粘 紙只與一個相鄰頁面粘接,不與其它頁面粘接;小粘紙或大粘紙的上面無不干膠,且顏色與N頁紙相 同;小粘紙或大粘紙的下面的中心軸線的顏色與N頁紙相同且無不干膠,其余部分有不干膠。
3、 一種順逆連接本,是對傳統(tǒng)的作業(yè)本及書本的改進,其特征是用X個小粘紙或M個大粘紙把 按順向折疊長度、逆向折疊長度及順向排列、逆向排列對接的N (N-M+l)頁紙粘接并折疊成冊;同 一頁面的n個小粘紙或l個大粘紙只與一個相鄰頁面粘接,不與其它頁面粘接小粘紙或大粘紙的上面 無不干膠,且顏色與N頁紙相同;小粘紙或大粘紙的下面的中心軸線的顏色與N頁紙相同且無不干膠, 其余部分有不干膠。
4、 一種縱橫連接本,是對傳統(tǒng)的作業(yè)本及書本的改進,其特征是用X個小粘紙或M個大粘紙把 橫方向和縱方向的按橫向折疊長度和縱向折疊長度排列對接的Z頁紙粘接并折疊成冊;同一頁面的n個 小粘紙或1個大粘紙只與一個相鄰頁面粘接,不與其它頁面粘接;小粘紙或大粘紙的上面無不干膠,且 顏色與N頁紙相同;小粘紙或大粘紙的下面的中心軸線的顏色與N頁紙相同且無不干膠,其余部分有不千膠。
5、 一種順逆縱橫連接本,是對傳統(tǒng)的作業(yè)本及書本的改進,其特征是用X個小粘紙或M個大粘 紙把橫方向和縱方向的按順、逆橫向折疊長度和順、逆縱向折疊長度排列對接的Y頁紙粘接并折疊成 冊;同一頁面的n個小粘紙或l個大粘紙只與一個相鄰頁面粘接,不與其它頁面粘接;小粘紙或大粘紙 的上面無不干膠,且顏色與N頁紙相同;小粘紙或大粘紙的下面的中心軸線的顏色與Y頁紙相同且無不干膠,其余部分有不干膠。
6、 一種紙張粘接紙, 一種紙張粘接紙,其特征是由兩個上頁和一個下頁粘貼而成,兩個上頁的底 面光滑;下頁的上面兩端有不干膠并與兩個上頁的底面相交,下頁的上面的中心軸線或中間部分無不干膠。
7、 一種粘接本紙,是對傳統(tǒng)的粘貼用紙的改進,其特征是由M頁紙組成,每頁紙的一條邊粘接 一個大粘紙或m個小粘紙;大粘紙或小粘紙的上面無不干膠,且顏色與M頁紙相同;小粘紙或大粘紙的下面的中心軸線或中間部分的顏色與M頁紙相同且無不干膠,其余部分有不干膠且與底面光滑的紙粘接。
8、 一種折疊本紙,是對傳統(tǒng)的粘貼用紙的改進,其特征是由M頁紙組成,每頁紙的大小符合順橫向折疊長度或逆橫向折疊長度或順縱向折疊長度或逆縱向折疊長度的紙張標準,且每頁紙的一條邊粘接一個大粘紙或m個小粘紙;大粘紙或小粘紙的上面無不干膠,且顏色與M頁紙相同;小粘紙或大粘紙的下面的中心軸線或中間部分的顏色與M頁紙相同且無不干膠,其余部分有不干膠且與底面光滑的紙粘接。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作業(yè)本及書本的文化用品,特別是對傳統(tǒng)的作業(yè)本及書本的裝訂技術(shù)所進行的改進。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粘接裝訂的作業(yè)本和書本以及幾種粘貼用紙,以方便讀者迅速翻頁,以利于讀者書寫和學(xué)習(xí),使書本和作業(yè)本的頁面的總體視覺效果達到最佳。
文檔編號B42D1/06GK101269596SQ200810094320
公開日2008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08年4月28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8年4月28日
發(fā)明者黃景明 申請人:黃景明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克什克腾旗| 开鲁县| 古丈县| 杭锦后旗| 雅江县| 康平县| 曲周县| 泸溪县| 恩施市| 鄂托克旗| 富锦市| 咸阳市| 突泉县| 常宁市| 永寿县| 武隆县| 祁门县| 疏勒县| 禹州市| 石渠县| 庄浪县| 鸡西市| 景泰县| 高尔夫| 呼伦贝尔市| 永川市| 石棉县| 乐昌市| 天长市| 华阴市| 乐东| 抚顺市| 调兵山市| 景泰县| 行唐县| 枣强县| 和平县| 常宁市| 尉犁县| 东乌珠穆沁旗| 永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