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介質分離輥裝配機構、輥支架單元、介質輸送裝置及打印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2517901閱讀:311來源:國知局
介質分離輥裝配機構、輥支架單元、介質輸送裝置及打印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一種介質分離輥裝配機構、輥支架單元、介質輸送裝置及打印機。介質分離輥(16)的裝配機構具有輥支架單元(90)和輸送路側的單元裝配部(70)。輥支架單元(90)具備:對介質分離輥(16)進行支承的第一支架(100);以能夠繞著支架轉動中心線轉動的狀態(tài)與第一支架(100)連結的第二支架(110);將第一支架(100)相對于第二支架(110)繞著支架轉動中心線施力的施力構件(130)。能夠將介質分離輥(16)和施力構件(130)以單元化的方式向單元裝配部(70)裝拆。由此,介質分離輥(16)的更換作業(yè)變得容易。
【專利說明】!部送入時,該介質在由延遲輥的摩擦力施遲輥容易發(fā)生由磨損引起的介質分離力的態(tài)裝入打印機等設備。
;更換的方式裝入的延遲輥的片材供送裝置祖中,將延遲輥安裝構件利用螺絲固定在裝利文獻2公開的記錄裝置中,延遲輥沿著輥I!延遲輥從固定位置向解除位置滑動。
I公報I公報
[換機構中,為了更換延遲輥而需要螺絲刀生專利文獻2公開的延遲輥的更換機構中,動。因而在紙路徑內需要設置使延遲輥從夠將介質分離輥及施力構件以單元化的方注行單元化,與單體地裝拆介質分離輥的情2的部位抵碰而發(fā)生破損等弊端,即使在為變得容易。:架由施力構件繞著支架轉動中心線施力。在以支架轉動中心線為中心能夠轉動的狀力向規(guī)定的轉動方向被施力的狀態(tài)。由此,隨著規(guī)定的按壓力而成為與介質輸送棍相輸送輥按壓的按壓力的施力構件也裝入于分離輥的裝拆作業(yè)。而且,在介質分離輥的的裝拆作業(yè)。由此,能夠簡單地進行介質分選的是,所述第一支架具備卡合部,該卡合方向卡合于所述第二支架。
的狀態(tài)下,借助施力構件的作用力,能夠保夠進行將輥支架單元的第一支架向單元裝配部的第一支架裝配部安裝的作業(yè)。
[0024]這種情況下,優(yōu)選的是,所述第二支架裝配部具備裝配部側卡止部,所述第二支架具備支架側卡止部,該支架側卡止部能夠以所述支架轉動中心線為中心,從與所述轉動方向相反的方向卡止于所述裝配部側卡止部,所述支架側卡止部能夠向解除相對于所述裝配部側卡止部的卡止的方向彈性位移。
[0025]在將第一支架的支軸向第一支架支承部的軸槽插入時,第一、第二支架能夠以插入到軸槽內的支軸為中心(以支架轉動中心線為中心)轉動。在此狀態(tài)下,使第二支架轉動至該第二支架的支架側卡止部超過裝配部側卡止部的位置。由此,能夠將第二支架的支架側卡止部卡止于裝配部側卡止部。如此,通過進行將第一支架的支軸向第一支架裝配部的軸槽插入的插入操作和在將支軸向軸槽插入之后轉動第二支架的轉動操作,從而將輥支架單元裝配于單元裝配部。在將輥支架單元從單元裝配部拆卸時,只要使第二支架的支架側卡止部進行彈性位移而從裝配部側卡止部脫離,然后,從軸槽將第一支架的支軸拆卸即可。
[0026]無需使用螺絲刀等工具,通過簡單的操作,就能夠將輥支架單元相對于單元裝配部進行裝拆。而且,在裝拆操作中,只要將輥支架單元相對于單元裝配部,向與支架轉動中心線交叉的方向(例如,與支架轉動中心線正交的方向)移動第一支架的支軸,并繞著該支架轉動中心線轉動第二支架即可。由此,無需像在進行使介質分離輥沿著該介質分離輥的軸線方向滑動的操作時那樣,在配置介質分離輥的輸送路的部分將介質分離輥裝拆用的空間確保得大。由此,能夠實現(xiàn)設置空間可減小的緊湊的介質分離輥裝配機構。
[0027]在本發(fā)明的介質分離輥裝配機構中,優(yōu)選的是,所述第一支架具備支架側抵接部,所述單元裝配部具備裝配部側抵接部,該裝配部側抵接部與支承在所述第一支架裝配部上的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支架側抵接部抵接,且能夠使所述第一支架向與所述轉動方向相反的方向轉動。
[0028]在介質的輸送動作中,有時未沿著通過介質輸送輥與介質分離輥的夾緊部的路徑來輸送介質。這種情況下,優(yōu)選預先使介質分離棍從介質輸送棍分離,以免介質分離棍產(chǎn)生的傳送負載作用于介質輸送輥。通過在對介質分離輥進行支承的第一支架上配置支架側抵接部,并使第一支架從介質輸送輥側退避,由此能夠簡單地實現(xiàn)這樣的介質分離輥的退避動作。
[0029]此外,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輥支架單元,其以能夠裝拆的方式裝配于單元裝配部,該單元裝配部設置在裝置主體部的配置有輸送片狀介質的介質輸送輥的一側,所述輥支架單元的特征在于,具備:介質分離輥;施力構件,其對所述介質分離輥施加朝向所述介質輸送輥的按壓力;支架,其支承所述介質分離輥及所述施力構件,在裝配于所述單元裝配部時,所述介質分離輥伴隨著所述按壓力而與所述介質輸送輥相對。
[0030]在此,在本發(fā)明的輥支架單元中,優(yōu)選的是,具備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作為所述支架,所述第一支架支承所述介質分離輥,所述第二支架以能夠繞著與所述介質分離輥的輥旋轉中心線平行的支架轉動中心線轉動的狀態(tài)與所述第一支架連結,所述施力構件將所述第一支架相對于所述第二支架朝向以所述支架轉動中心線為中心的一方的轉動方向施力,所述第一支架由所述單元裝配部支承為能夠繞著所述支架轉動中心線轉動,且支承為能夠從與所述支架轉動中心線交叉的方向(例如正交的方向)裝拆,所述第二支架被所述單元裝配部以能夠裝拆的方式卡止在繞著所述支架轉動中心線的規(guī)定的轉動位置。
[0031]另外,優(yōu)選的是,所述第一支架具備卡合部,該卡合部借助所述施力構件的作用力,能夠從所述轉動方向卡合于所述第二支架。
[0032]此外,優(yōu)選的是,所述第一支架具備規(guī)定所述支架轉動中心線的支軸,所述支軸的軸直角截面形狀是正交方向的一方為寬幅部分且另一方為比所述寬幅部分窄的窄幅部分的形狀,所述支軸由所述單元裝配部支承為能夠從與所述支架轉動中心線交叉的方向(例如正交的方向)裝拆,且支承為能夠繞著所述支架轉動中心線轉動。
[0033]另外,優(yōu)選的是,所述第二支架具備支架側卡止部,該支架側卡止部能夠以所述支架轉動中心線為中心從與所述轉動方向相反的方向卡止于所述單元裝配部,
[0034]所述支架側卡止部能夠向解除相對于所述單元裝配部的卡止的方向彈性位移。
[0035]此外,優(yōu)選的是,所述第一支架具備支架側抵接部,該支架側抵接部能夠從與所述轉動方向相反的方向抵接于所述單元裝配部。
[0036]此外,本發(fā)明的介質輸送裝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片狀介質的輸送路;配置在所述輸送路的一側的介質輸送輥;配置在所述輸送路的另一側且伴隨著規(guī)定的按壓力而與所述介質輸送輥相對的介質分離輥;上述結構的分離輥的裝配機構。
[0037]另外,本發(fā)明的打印機的特征在于,具有:片狀介質的輸送路;配置在所述輸送路的一側的介質輸送輥;配置在所述輸送路的另一側且伴隨著規(guī)定的按壓力而與所述介質輸送輥相對的介質分離輥;上述結構的分離輥的裝配機構;對在所述輸送路上輸送的片狀介質進行印刷的印刷頭 。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8]圖1是表示適用了本發(fā)明的打印機的前側立體圖。
[0039]圖2是圖1的打印機的后側立體圖。
[0040]圖3是圖1的打印機的示意縱向剖視圖及局部剖視圖。
[0041]圖4是圖1的打印機的后側立體圖,示出將翻轉單元打開的狀態(tài)。
[0042]圖5是表示延遲輥更換用的開口部的說明圖。
[0043]圖6是表示裝配延遲輥的輥裝配部的說明圖。
[0044]圖7是表示裝配延遲輥的輥裝配部的說明圖。
[0045]圖8是表示輥支架單元的圖。
[0046]圖9是表不第一支架的圖。
[0047]圖10是表示第二支架的圖。
[0048]【符號說明】
[0049]I打印機,2打印機主體部(裝置主體部),3翻轉單元,3A關閉位置,3B打開位置,4凹部,4a內側側面,4b內側側面,5供紙盒裝配部,6供紙盒,7排紙托盤,8排紙口,9操作面,1aUOb開閉蓋,11開閉蓋,12用紙供給路,13主體側輸送路,14翻轉用輸送路,15供紙輥,16延遲輥,16a輥旋轉中心線,17輸送輥,17a輥,17b寬幅輥,18從動輥,20用紙檢測桿,21送紙輥對,22印刷頭,23第一排紙輥對,24第二排紙輥對,25壓印平板,26上側路徑,27向下路徑,28下側路徑,29向上路徑,30共用路徑,31第一輸送輥,31a輥軸,32從動輥,33第二輸送輥,33a輥軸,34從動輥,35匯合部,36路徑切換擋板,40開閉中心線,41單元殼體,42背面罩,42a開口部,43桿操作部,44鎖定片,45鎖定孔,61輸送引導板,62輸送引導板,61a肋,62a肋,63輸送引導板,64輸送引導板,65輸送引導板,65a滑軌,67a引導用突起,67b引導用突起,67c引導用突起,68開口部,70延遲輥裝配部(單元裝配部),71輸送引導板,73軸槽,73a軸槽開口部分,73b軸槽開口部分,74第二支架卡止部,75底板,76端板,77卡止槽,90輥支架單元(單元),100第一支架,IOOa支架轉動中心線,101端板,102頭部,103連續(xù)軸,104支軸,104a圓形軸部,104b扁平軸部,105卡合銷,106支腿部,107抵接軸,107a抵接面,108連結板,109后側彈簧卡掛處,110第二支架,111背板,112下側背板部分,112a開口,113水平板部分,113a開口,114上側背板部分,115頂板部分,116加強肋,117加強肋,118端板,118a卡合端面,119軸連結部,120軸槽,121彈簧裝配板,121a底面,122前側彈簧卡掛處,123卡止板,123a卡止部,130拉伸螺旋彈簧,131彈簧前端,132彈簧后端,140退避機構,141轉動片,141a抵接面,142轉動軸,143驅動機構。

【具體實施方式】
[0050]以下,參照附圖,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以下的實施方式是將本發(fā)明適用于能夠進行雙面印刷的具備翻轉單元的打印機的實施方式。本發(fā)明也能夠適用于具備翻轉單元的打印機以外的打印機、及打印機以外的掃描儀、傳真機等設備。而且,對于向打印機等設備裝入的片狀介質的輸送裝置、或者向打印機等設備供給片狀介質的介質輸送裝置,也能夠同樣地適用。
[0051][打印機的整體結構]
[0052]圖1是本實施方式的噴墨打印機(以下,簡稱為“打印機”)的從前方觀察時的外觀立體圖,圖2是打印機的從后方觀察時的外觀立體圖。而且,圖3(a)是表示打印機的內部結構的示意縱向剖視圖,圖3(b)是局部縱剖視圖。
[0053]主要參照圖1、圖2,說明打印機I的整體的形狀。打印機I具備打印機主體部2和翻轉單元3。打印機主體部2整體呈沿著打印機寬度方向X較長的長方體形狀,在其背面的中央部分形成有凹部4,在此,裝配有翻轉單元3。翻轉單元3是用于在使片狀的介質即印刷用紙(以下,簡稱為“用紙”)的表背翻轉后的狀態(tài)下使該用紙返回打印機主體部2的單元。而且,翻轉單元3如后述那樣是開閉式的翻轉單元,以其打印機上下方向的下端部分為中心,能夠向打印機如后方向Y的后方打開。
[0054]在打印機主體部2的前表面設有供紙盒裝配部5。供紙盒裝配部5在打印機主體部2的前表面的打印機上下方向Z的下側部分向打印機前后方向Y的前方開口。在供紙盒裝配部5上,從前方以能夠裝拆的方式裝配有供紙盒6。在供紙盒裝配部5的上側安裝有排紙托盤7。排紙托盤7向前方大致水平地突出。在排紙托盤7的上側形成有向打印機后方延伸的矩形的排紙口 8。
[0055]排紙口 8的上側的打印機前表面部分成為操作面9。在操作而9上排列有電源開關9a、多個狀態(tài)顯示燈9b等。在排紙托盤7及排紙口 8的兩側的打印機前表面部分安裝有矩形的開閉蓋10a、10b。當打開上述的開閉蓋10a、IOb時,墨盒裝配部(未圖示)開口,能夠進行墨盒(未圖示)的更換等。打印機上表面部分成為大致平坦的面,在其中央部分安裝有維修用的開閉蓋11。
[0056][打印機的內部結構]
[0057]參照圖3,對打印機I的內部結構尤其是用紙輸送路徑進行說明。在打印機I的內部形成有用紙供給路12、主體側輸送路13及翻轉用輸送路14。用紙供給路12及主體側輸送路13形成在打印機主體部2的內部,翻轉用輸送路14形成在翻轉單元3的內部。
[0058]用紙供給路12是將以層疊狀態(tài)收納于供紙盒6的規(guī)定尺寸的用紙P向主體側輸送路13供給的輸送路徑。用紙供給路12從供紙盒裝配部5的打印機前后方向Y的后端部分,朝著打印機后方而向斜上方延伸,并向打印機前方彎曲,而與主體側輸送路13連結。收納于供紙盒6的用紙P由供紙輥15向用紙供給路12送出。送出的用紙通過作為介質分離輥的延遲輥16與輸送輥17的夾緊部而被一張張地送出。通過延遲輥16與輸送輥17的夾緊部而被送出的用紙P通過輸送輥17與從動輥18的夾緊部,朝向主體側輸送路13輸送。
[0059]主體側輸送路13是沿著打印機前后方向Y大致水平地延伸而到達排紙口 8的輸送路徑。沿著主體側輸送路13,從其用紙輸送方向的上游側依次配置有用紙檢測桿20、送紙輥對21、印刷頭22、第一排紙輥對23及第二排紙輥對24。印刷頭22是噴墨頭,相對于其噴嘴面以一定的間隔配置有壓印平板25。
[0060]從用紙供給路12向主體側輸送路13送入的用紙借助輸送輥17,邊將用紙檢測桿20上壓,邊被送入送紙輥對21。向送紙輥對21送入的用紙借助送紙輥對21,經(jīng)由印刷頭22的印刷位置,朝向第一排紙輥對23被輸送。向第一排紙輥對23送入的用紙經(jīng)由第一排紙輥對23及第二排紙輥對24,從排紙口 8向排紙托盤7排出。
[0061]另一方面,在翻轉單元3的內部形成的翻轉用輸送路14相對于主體側輸送路13而配置在打印機上下方向Z的下側,整體為沿著打印機上下方向Z描繪環(huán)狀的輸送路徑。翻轉用輸送路14具備:與主體側輸送路13的上游端連續(xù),向打印機前后方向Y的后方大致水平地延伸的上側路徑26 ;與該上側路徑26連續(xù),向打印機上下方向Z的下方彎曲而呈直線狀地延伸的向下路徑27 ;與該向下路徑27連續(xù),向打印機前后方向Y的前方彎曲而延伸的下側路徑28 ;以及從該下側路徑28向上方彎曲而延伸的向上路徑29。
[0062]向上路徑29的上側的部分向打印機前方傾斜彎曲,且在上述的用紙供給路12的中途位置匯合。因此,向上路徑29和用紙供給路12的下游側的部分成為共用路徑30。該共用路徑30是沿著用紙輸送輥17的外周面延伸的彎曲路徑。
[0063]在上側路徑26與向下路徑27之間配置有第一輸送輥31及從動輥32,在下側路徑28與向上路徑29之間配置有第二輸送輥33及從動輥34。從主體側輸送路13向翻轉用輸送路14送入的用紙向第一輸送棍31與從動棍32的夾緊部送入,由第一輸送棍31向第二輸送輥33與從動輥34的夾緊部送入,由第二輸送輥33向輸送輥17與從動輥18的夾緊部送入。然后,用紙由輸送輥17再次向主體側輸送路13送入。
[0064]通過經(jīng)由環(huán)狀的翻轉用輸送路14,用紙以表背翻轉后的狀態(tài)向主體側輸送路13返回。因此,通過經(jīng)由翻轉用輸送路14,能夠進行用紙的雙面印刷。
[0065]在此,在主體側輸送路13的上游端、翻轉用輸送路14的上游端、及共用路徑30的下游端的匯合部35配置有路徑切換擋板36。路徑切換擋板36配置成以該打印機前后方向Y的后端部為中心,沿著打印機上下方向Z能夠轉動的狀態(tài)。路徑切換擋板36在通常的狀態(tài)下,由于其自重而保持成打印機前后方向Y的前側的擋板主體部分載置于輸送輥17的外周面的第一切換位置的狀態(tài)。
[0066]在此狀態(tài)下,從主體側輸送路13的一側反饋的用紙由路徑切換擋板36向翻轉用輸送路14側引導。用紙經(jīng)由翻轉用輸送路14,再次返回至匯合部35。路徑切換用擋板36由返回匯合部35的用紙上壓,能夠從第一切換位置移動到第二切換位置。當路徑切換用擋板36被上壓到第二切換位置時,翻轉用輸送路14的下游端側的共用路徑30與主體側輸送路13連通。因此,用紙邊將路徑切換用擋板36上壓,邊被送入主體側輸送路13。在用紙通過之后,路徑切換用擋板36再次由于自重而返回第一切換位置。
[0067]在從供紙盒6供給用紙時,也同樣地通過從用紙供給路12朝向主體側輸送路13的用紙將路徑切換擋板36上壓。在用紙通過之后,路徑切換擋板36由于自重而返回第一切換位置。因此,不會發(fā)生從主體側輸送路13反饋的用紙經(jīng)由共用路徑30而進入翻轉用輸送路14或用紙供給路12側的情況。而且,不用使用驅動源、施力構件等而能夠利用簡單的結構進行用紙的路徑的切換。
[0068][開閉式的翻轉單元]
[0069]圖4是打印機I的從后方觀察時的外觀立體圖,示出翻轉單元3處于打開位置的狀態(tài)。
[0070]從圖2及圖4可知,翻轉單元3以位于打印機上下方向Z的下端部分的開閉中心線40為中心,能夠開閉。在圖2所示的關閉位置3A,翻轉單元3成為沿著打印機上下方向Z而立起的姿態(tài),其單元殼體41的背面罩42與打印機主體部2的左右的背面部分位于大致同一面上。在圖4所示的打開位置3B,翻轉單元3成為向打印機前后方向Y的后方大致水平地放倒的姿態(tài)。在打開位置3B,從圖4可知,翻轉用輸送路14的下游側的向上路徑29及共用路徑30成為開放狀態(tài)。通過打開翻轉單元3能夠簡單地處理這些路徑中的用紙堵塞等不良情況。
[0071]如圖2所示,翻轉單元3在其背面罩42的打印機上下方向Z的上端側的部分的中央形成有開口部42a。一對桿操作部43從開口部42a露出。當將一對桿操作部43向相互接近的方向進行操作時,從翻轉單元3的左右的側面向側方突出的左右的鎖定片44(參照圖4)從形成在裝置主體部2的左右的側面上的鎖定孔45(參照圖4)脫離。由此,翻轉單元3被解除鎖定,能夠打開。
[0072][延遲輥更換用的開口部]
[0073]圖5是表示延遲輥16的更換用的開口部的說明圖。如圖5所示,當打開翻轉單元3時,翻轉用輸送路14的一部分即向上路徑29及共用路徑30成為開放狀態(tài)。對共用路徑30中的裝置主體部2的一側的輸送路面進行規(guī)定的輸送輥17的外周面部分也露出。
[0074]向上路徑29形成于在裝置主體部2側配置的輸送引導板61與在翻轉單元3側配置的輸送引導板62之間。在上述輸送引導板61、62的表面形成有與用紙輸送方向平行地延伸的多條肋61a、62a。通過上述肋61a、62a的前端面來規(guī)定向上路徑29中的裝置主體側的輸送弓I導面及翻轉單元側的輸送弓I導面。
[0075]裝置主體部2側的輸送引導板61具備位于打印機寬度方向X的兩側的輸送引導板63、64和位于輸送引導板63、64之間的輸送引導板65。如圖5所不,位于打印機寬度方向X的中央部分的輸送引導板65以向打印機上下方向Z的上方能夠拆卸的狀態(tài),配置在兩側的輸送弓I導板63、64之間。在本例中,在輸送弓I導板65的兩端面形成有滑軌65a,在兩側的輸送引導板63、64的內側的端面分別形成有對滑軌65a進行引導的多個引導用突起67a、67b、67c。
[0076]當使輸送引導板65如圖中的箭頭所示那樣向上方滑動而從兩側的輸送引導板63,64脫離時,形成在輸送引導板63、64之間的延遲輥更換用的開口部68成為開放狀態(tài)。向裝置主體部2裝入的延遲輥的裝配部即單元裝配部70從該開口部68露出。對延遲輥16 (參照圖3)進行保持的輥支架單元90以能夠裝拆的狀態(tài)裝配于單元裝配部70。輥支架單元90經(jīng)由開口部68,以能夠從開放狀態(tài)的翻轉用輸送路14的部分(向上路徑29)側裝拆的狀態(tài)裝配于單元裝配部70。需要說明的是,在以下的說明中,將輥支架單元90僅稱作“單元90”進行說明。
[0077]圖6(a)、(b)是表示從單元裝配部70將單元90拆卸的操作的說明圖。在說明單元裝配部70及單元90的具體的結構之前,參照圖4、圖5及圖6,說明從單元裝配部70將單元90拆卸的操作。
[0078]在將單元90從單元裝配部70拆卸時,首先,將翻轉單元3如圖4所示那樣打開。接著,如圖5中箭頭所示那樣,使輸送引導板65向上方滑動,從裝置主體部2拆卸。接著,如圖6 (a)中箭頭所示那樣,使單元90的卡止板123(支架側卡止部)向上方進行彈性位移,將該卡止板123從單元裝配部70側的卡止槽77 (裝配部側卡止部)向上方拆卸。當卡止板123從卡止槽77向上方脫離時,能夠使單元90以在其上端側配置的兩側的支軸104為中心,如圖6(b)所示那樣向上方轉動。當單元90向上方轉動規(guī)定量時,能夠使其兩側的支軸104從單元裝配部70側的軸槽73向后方脫離。當輥支架單元90的兩側的支軸104從單元裝配部70的兩側的軸槽73脫離時,單元90從單元裝配部70完全脫離,能夠經(jīng)由開口部68從裝置主體部2取出。
[0079][單元及單元裝配部]
[0080]參照圖7、圖8、圖9及圖10,說明單元90及單元裝配部70的結構。圖7是表示裝配有單元90的裝置主體部2側的單元裝配部70的說明圖。圖8(a)?(d)是表示單元90的前側立體圖、后側立體圖、側視圖及剖視圖。圖9(a)?(c)分別是表示單元90的結構部件即第一支架的前側立體圖、后側立體圖及側視圖。圖10(a)?(c)分別是表示單元90的結構部件即第二支架的前側立體圖、后側立體圖及側視圖。
[0081 ] 在以下的說明中,將裝配于裝置主體部2的狀態(tài)下的單元90的打印機前后方向Y、打印機寬度方向X及打印機上下方向Z分別作為前后方向、寬度方向及上下方向進行說明。而且,本例的單元90在寬度方向上呈左右對稱的形狀,由左右對稱的結構部件構成。因此,左右的對應的部位使用同一符號進行說明。
[0082]參照圖8,說明單元90的整體結構。單元90具備延遲輥16、第一支架100、第二支架I1及拉伸螺旋彈簧130。第一支架100對延遲輥16進行支承。第二支架110在以與延遲輥16的輥旋轉中心線16a平行的支架轉動中心線10a為中心能夠轉動的狀態(tài)下與第一支架100連結。拉伸螺旋彈簧130架設在第一支架100與第二支架110之間。通過拉伸螺旋彈簧130,對第一支架100相對于第二支架110朝向以支架轉動中心線10a為中心的圖中的順時針的方向即第一轉動方向A施力。而且,在第一支架100的兩端配置有卡合銷105。這些卡合銷105借助拉伸螺旋彈簧130的拉伸彈簧力,從第一轉動方向A向在第二支架110的兩端形成的卡合端面118a卡合。
[0083]參照圖8及圖9,說明第一支架100的結構。第一支架100以一定的間隔具備與支架前后方向平行地延伸的端板101。端板101具備從支架上下方向的上端朝向下方而前后擴寬的大致三角形輪廓的頭部102。在頭部102的上端的角部分之間架設有沿著與它們正交的寬度方向延伸的連續(xù)軸103。支軸104從端板101的外側的端面,以與連續(xù)軸103同軸的狀態(tài)向外方突出。支軸104的與端板101連結的部分為圓形軸部104a,前端側的部分成為一方彎曲的呈扁平的截面形狀的扁平軸部104b。即,在扁平軸部104b中,其軸直角截面形狀成為正交方向的一方為寬幅部分而另一方為窄幅部分的形狀。扁平軸部104b的兩側部分成為與圓形軸部104a相同的外徑的圓弧面。
[0084]在端板101的頭部102的向前方突出的角部分之間,沿著與它們正交的寬度方向架設有延遲輥16(參照圖8)。而且,在端板101的頭部102的后側的部位形成有與支架轉動中心線IOOa平行地延伸的卡合銷105。
[0085]矩形輪廓的支腿部106從端板101的頭部102的下端的后側部分向下方延伸。在支腿部106的外側的端面形成有與支架轉動中心線IOOa平行地延伸的支架側抵接軸107。支架側抵接軸107的前側的外周面成為圓弧狀的抵接面107a。左右的端板101的支腿部106的上端部之間由沿著與端板101正交的方向延伸的連結板108連結。在連結板108的寬度方向的中央部分形成有向下方延伸的后側彈簧卡掛處109。拉伸螺旋彈簧130的支架ill后方向的后端132從后側掛止于后側彈黃卡掛處109。
[0086]接下來,參照圖8及圖10,說明第二支架110的結構。第二支架110是能夠配置在第一支架100的左右的端板101之間的寬度的支架。第二支架110具備在上下方向的中途位置折彎的背板111。背板111具備:矩形的下側背板部分112 ;從下側背板部分112的上端緣向前方垂直地折彎而延伸的水平板部分113 ;從水平板部分113的前端緣向上方垂直地折彎而延伸的上側背板部分114。在上側背板部分114的上端緣形成有向前方垂直地折彎而延伸的頂板部分115。在下側背板部分112的寬度方向的中央部分形成有矩形的開口 112a。從水平板部分113到上側背板部分114的下側部分,在其寬度方向的中央部分形成有矩形的開口 113a。而且,上側背板部分114的上側部分比其下側部分的寬度窄。在背板111的前表面?zhèn)龋陧敯宀糠?15與上側背板部分114之間形成有沿著上下方向延伸的三角形的加強肋116。在背板111的背面?zhèn)?,在水平板部?13與上側背板部分114之間形成有沿著上下方向延伸的三角形的加強肋117。
[0087]在背板111的寬度方向的兩側形成有端板118。端板118形成為架設在上側背板部分114的下側部分和頂板部分115的兩端面的狀態(tài)。在端板118形成有從頂板部分115向上方突出的軸連結部119。軸連結部119前后分為兩叉,在其上端形成有向上方開口的圓形截面的軸槽120。第一支架100的連續(xù)軸103從上方以能夠轉動的狀態(tài)向軸槽120插入。向軸槽120插入的連續(xù)軸103借助軸連結部119的彈性復原力而保持在軸槽120內。由此,第一支架100和第二支架110維持以支架轉動軸線IOOa為中心而能夠相對轉動的連結狀態(tài)。
[0088]在端板118的與上側背板部分114的窄幅的上側部分對應的部位形成有卡合端面118a。卡合端面118a是朝向后方的端面,能夠供第一支架100的卡合銷105從后側卡合。
[0089]在背板111的下側背板部分112的前表面形成有向前方呈直線狀延伸的彈簧裝配板121。彈簧裝配板121呈向上方開口的槽形截面。在彈簧裝配板121的前端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前側彈簧卡掛處122。下側背板部分112的開口 112a位于彈簧裝配板121的后端。從圖9可知,在彈簧裝配板121上裝配拉伸螺旋彈簧130,拉伸螺旋彈簧130的前端131從前側掛止于前側彈簧卡掛處122。
[0090]在彈簧裝配板121的底面121a的前后方向的中途的部位形成有朝后方而向斜下方延伸的卡止板123。卡止板123的前端部成為兩側被切去的窄幅的卡止部123a??ㄖ拱?23向接近彈簧裝配板121的底面121a的方向能夠進行彈性位移。
[0091]參照圖8,說明第一支架100、第二支架110及拉伸螺旋彈簧130的組裝狀態(tài)。從第一支架100的后側向該第一支架100的端板101之間插入第二支架110。第一支架100的連續(xù)軸103從上側向第二支架110的軸槽120插入,第一、第二支架100、110連結成以支架轉動中心線10a為中心能夠相對轉動的狀態(tài)。第一支架100的卡合銷105位于第二支架I1的卡合端面118a的后側。在第一支架100的連結板108上形成的后側彈簧卡掛處109位于第二支架110的彈簧裝配部121的后端側的部位。
[0092]拉伸螺旋彈簧130的前端131掛止于第二支架110的前側彈簧卡掛處122,其后端132掛止于第一支架100的后側彈簧卡掛處109。拉伸螺旋彈簧130以規(guī)定的拉伸狀態(tài)架設在前后的彈簧卡掛處122、109之間。通過拉伸螺旋彈簧130的拉伸彈簧力,將第一支架100相對于第二支架110以支架轉動中心線10a為中心而朝向第一轉動方向A施力。換言之,將第二支架110從前側向第一支架100壓靠。其結果是,第一支架100的卡合銷105成為從后側與第二支架I1的卡合端面118a抵接的卡合狀態(tài)。由此,在單元90中,第一支架100與第二支架110成為以沒有松動的狀態(tài)相互組裝的狀態(tài)。
[0093]接下來,參照圖5?圖8,說明在裝置主體部2側配置的單元裝配部70的結構。從圖5、圖6可知,單元裝配部70配置在翻轉單元3側的輸送引導板61和與輸送輥17相對的裝置主體部2側的輸送引導板71之間。輸送引導板71對用紙供給路12的一方的用紙輸送面進行規(guī)定,輸送引導件61對翻轉用輸送路14的向上路徑29的一方的用紙輸送面進行規(guī)定。輸送輥17在打印機寬度方向的中央部分具備比兩側的輥17a幅寬的寬幅輥17b。與寬幅輥17b相對的輸送引導板71的部分開口。當經(jīng)由在位于輸送引導板71的背面?zhèn)鹊妮斔鸵龑О?1上形成的開口部68來向單元裝配部70裝配單元90時,延遲輥16成為與輸送輥17的寬幅輥17b相對的狀態(tài)。
[0094]從圖7可知,單元裝配部70在其上端部分的寬度方向的兩側的部位具備作為第一支架裝配部的軸槽73。軸槽73能夠將單元90的第一支架100的支軸104支承為能夠轉動且能夠裝拆。軸槽73形成在開口部68的兩側端部,向打印機后方開口。軸槽73的內徑設為將支軸104保持成能夠轉動的狀態(tài)的尺寸。軸槽73的朝向打印機后方側的開口具備:能夠供支軸104的圓形軸部104a插入的寬幅的軸槽開口部分73a ;能夠供支軸104的扁平軸部104b的窄幅部分插入的窄幅的軸槽開口部分73b。從圖8(a)可知,支軸104的扁平軸部104b在從其軸直角截面觀察時,呈越靠前方而越朝向斜上方的形狀。因此,如圖6(b)所示,在使單元90斜著傾斜而使支軸104的扁平軸部104b為大致水平時,能夠向軸槽73插入支軸104。在將支軸104向軸槽73插入之后,如圖6(a)所示,若使單元90繞著支軸104轉動而形成垂直的姿態(tài),則支軸104成為不會從軸槽73脫離的狀態(tài)。
[0095]單元裝配部70在其下端部分具備作為第二支架裝配部的第二支架卡止部74。第二支架卡止部74具備通過底板75和一對端板76形成的矩形的卡止槽77。底板75是沿著打印機前后方向延伸的水平的板,端板76從底板75的后端的兩側向上方垂直地突出??ㄖ共?7在打印機前后方向上開口,其開口寬度比第二支架110的卡止板123窄,且比形成在卡止板123的前端的卡止部123a寬。
[0096]單元裝配部70的從軸槽73到卡止槽77的上端(端板76的上端)為止的上下方向的距離比第二支架110的從軸槽120到卡止部123a為止的上下方向的距離短。當將單元90的支軸104向單元裝配部70的軸槽73插入并使單元90繞著支軸104向打印機前方轉動時,單元90的卡止板123抵碰于單元裝配部70的端板76??ㄖ拱?23能夠進行彈性位移,因此,通過使卡止板123向上方進行彈性位移,而能夠使單元90轉動至如圖7所示那樣裝配于單元裝配部70的垂直的姿態(tài)。當卡止板123進行彈性復原時,其前端的卡止部123a能夠從前側卡止于卡止槽77。
[0097]裝配后的單元90的延遲輥16成為被拉伸螺旋彈簧130的彈簧力按壓于輸送輥17的寬幅輥17b的狀態(tài)。S卩,由于在第一、第二支架100、110之間以拉伸狀態(tài)架設拉伸螺旋彈簧130,因此第一支架100被向打印機前方施力。裝配于單元裝配部70的單元90的延遲輥16形成由拉伸螺旋彈簧130的作用力朝向輸送輥17的寬幅輥17b按壓的狀態(tài)。其結果是,受到彈簧力的第二支架110因其卡止板123從前側卡止于卡止槽77而安裝成相對于單元裝配部70不能移動的狀態(tài)。相對于此,對延遲輥16進行支承的第一支架100相對于單元裝配部70能夠繞著支架轉動中心線10a克服彈簧力而轉動。
[0098]在此,本例的打印機I具備使延遲輥16向從輸送輥17離開的方向退避的退避機構140。參照圖7進行說明,退避機構140具備:在單元裝配部70的兩側配置的轉動片141 ;供轉動片141安裝的轉動軸142 ;使轉動軸142轉動的驅動機構143。轉動片141具備朝向打印機后方的抵接面141a。單元90的第一支架100在兩側具備抵接軸107。當向單元裝配部70裝配單元90時,第一支架100的抵接軸107從后側與抵接面141a相對。
[0099]當驅動退避機構140而使轉動片141向后方轉動時,其抵接面141a與第一支架100的抵接軸107的抵接面107a抵碰。然后,伴隨著轉動片141的轉動,第一支架100以支架轉動中心線10a為中心,克服拉伸螺旋彈簧130的作用力而向后方轉動。其結果是,由第一支架100支承的延遲輥16從輸送輥17向后方側退避。在進行使用紙P經(jīng)由翻轉用輸送路14向主體側輸送路13返回的輸送動作等時,為了避免延遲輥16產(chǎn)生的傳送負載作用于輸送輥17而進行延遲輥16的退避動作。
[0100]如以上說明那樣,在打印機I中,在當打開翻轉單元3時切換成開放狀態(tài)的翻轉用輸送路14的路徑部分設有延遲輥更換用的開口部68。開口部68由對輸送引導面進行規(guī)定的輸送引導板65封閉。在延遲輥16的更換時等,打開翻轉單元3,將輸送引導板65拆卸,將開口部68打開。裝配于單元裝配部70的單元90從開口部68露出(參照圖5)。
[0101]當使單元90的卡止部123a向上方彈性位移時,卡止部123a從單元裝配部70的卡止槽脫離。當把持卡止部123a而使單元90向上方轉動時,能夠使單元90的支軸104從單元裝配部70的軸槽73向后方(與支架轉動中心線正交的方向)脫離。在此狀態(tài)下,通過將單元90向后方拉出,而能夠使單元90從單元裝配部70脫離(參照圖6)。
[0102]如此,利用切換成開放狀態(tài)的輸送路部分,對配置在與該輸送路部分相鄰配置的用紙供給路12上的延遲輥16進行更換。由于利用開放狀態(tài)的輸送路部分作為延遲輥更換場所,因此更換作業(yè)容易。而且,無需在配置延遲輥16的輸送路部分上設置延遲輥更換用的空間。由此,能夠抑制配置延遲輥16的輸送路部分的設置空間的增加,有利于打印機I的小型化。而且,與在打印機I的外包裝殼體上設置延遲輥更換用的開口部的情況等相比,容易較大地獲取開口部,因此更換作業(yè)變得容易。此外,只要利用輸送引導板將開口部封閉二第一、第二支架100、110保持為無松動地里也容易。
【權利要求】
1.一種介質分離棍裝配機構,其在與輸送片狀介質的介質輸送棍相對的位置將介質分離輥裝配成能夠裝拆,所述介質分離輥裝配機構的特征在于,具有: 單元裝配部,其設置在裝置主體部的配置有所述介質輸送輥的一側; 輥支架單元,其相對于所述單元裝配部能夠裝拆, 所述輥支架單元具備: 所述介質分離輥; 施力構件,其對所述介質分離輥施加朝向所述介質輸送輥的按壓力; 支架,其支承所述介質分離輥及所述施力構件, 所述單元裝配部具備將所述支架支承為能夠裝拆的支架裝配部。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介質分離輥裝配機構,其中, 所述輥支架單元具備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作為所述支架, 所述第一支架支承所述介質分離輥, 所述第二支架以能夠繞著與所述介質分離輥的輥旋轉中心線平行的支架轉動中心線轉動的狀態(tài)與所述第一支架連結, 所述施力構件將所述第一支架相對于所述第二支架朝向以所述支架轉動中心線為中心的一方的轉動方向施力, 所述單元裝配部具備第一支架裝配部及第二支架裝配部作為所述支架裝配部, 所述第一支架裝配部將所述第一支架支承為能夠繞著所述支架轉動中心線轉動,且支承為能夠從與所述支架轉動中心線交叉的方向裝拆, 所述第二支架裝配部將所述第二支架以能夠裝拆的方式卡止在繞著所述支架轉動中心線的規(guī)定的轉動位置。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介質分離輥裝配機構,其中, 所述第一支架具備卡合部,該卡合部借助所述施力構件的作用力,能夠從所述轉動方向卡合于所述第二支架。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介質分離輥裝配機構,其中, 所述第一支架具備規(guī)定所述支架轉動中心線的支軸, 所述第一支架裝配部具備將所述支軸以能夠轉動的狀態(tài)支承的軸槽、及形成于該軸槽且向與所述支架轉動中心線交叉的方向開口的槽開口部, 所述支軸的軸直角截面形狀是正交方向的一方為寬幅部分且另一方為比所述寬幅部分窄的窄幅部分的形狀, 所述槽開口部的槽寬設定為所述支軸的所述窄幅部分能夠通過而所述寬幅部分不能通過的寬度。
5.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介質分離輥裝配機構,其中, 所述第二支架裝配部具備裝配部側卡止部, 所述第二支架具備支架側卡止部,該支架側卡止部能夠以所述支架轉動中心線為中心,從與所述轉動方向相反的方向卡止于所述裝配部側卡止部, 所述支架側卡止部能夠向解除相對于所述裝配部側卡止部的卡止的方向彈性位移。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介質分離輥裝配機構,其中, 所述第一支架具備支架側抵接部,所述單元裝配部具備裝配部側抵接部,該裝配部側抵接部與裝配在所述第一支架裝配部上的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支架側抵接部抵接,且能夠使所述第一支架向與所述轉動方向相反的方向轉動。
7.一種輥支架單元,其以能夠裝拆的方式裝配于單元裝配部,該單元裝配部設置在裝置主體部的配置有輸送片狀介質的介質輸送輥的一側,所述輥支架單元的特征在于,具備: 介質分離輥; 施力構件,其對所述介質分離輥施加朝向所 述介質輸送輥的按壓力; 支架,其支承所述介質分離輥及所述施力構件, 在裝配于所述單元裝配部時,所述介質分離輥伴隨著所述按壓力而與所述介質輸送輥相對。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輥支架單元,其中, 具備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作為所述支架, 所述第一支架支承所述介質分離輥, 所述第二支架以能夠繞著與所述介質分離輥的輥旋轉中心線平行的支架轉動中心線轉動的狀態(tài)與所述第一支架連結, 所述施力構件將所述第一支架相對于所述第二支架朝向以所述支架轉動中心線為中心的一方的轉動方向施力, 所述第一支架被所述單元裝配部支承為能夠繞著所述支架轉動中心線轉動,且支承為能夠從與所述支架轉動中心線正交的方向裝拆, 所述第二支架被所述單元裝配部以能夠裝拆的方式卡止在繞著所述支架轉動中心線的規(guī)定的轉動位置。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輥支架單元,其中, 所述第一支架具備卡合部,該卡合部借助所述施力構件的作用力,能夠從所述轉動方向卡合于所述第二支架。
10.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輥支架單元,其中, 所述第一支架具備規(guī)定所述支架轉動中心線的支軸, 所述支軸的軸直角截面形狀是正交方向的一方為寬幅部分且另一方為比所述寬幅部分窄的窄幅部分的形狀, 所述支軸被所述單元裝配部支承為能夠從與所述支架轉動中心線交叉的方向裝拆,且支承為能夠繞著所述支架轉動中心線轉動。
11.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輥支架單元,其中, 所述第二支架具備支架側卡止部,該支架側卡止部能夠以所述支架轉動中心線為中心,從與所述轉動方向相反的方向卡止于所述單元裝配部, 所述支架側卡止部能夠向解除相對于所述單元裝配部的卡止的方向彈性位移。
12.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輥支架單元,其中, 所述第一支架具備支架側抵接部,該支架側抵接部能夠從所述轉動方向抵接于所述單元裝配部。
13.一種介質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片狀介質的輸送路; 配置在所述輸送路的一側的介質輸送棍; 配置在所述輸送路的另一側且伴隨著規(guī)定的按壓力而與所述介質輸送輥相對的介質分離輥; 權利要求1所述的介質分離輥裝配機構。
14.一種打印機,其特征在于,具有: 片狀介質的輸送路; 配置在所述輸送路的一側的介質輸送棍; 配置在所述輸送路的另一側且伴隨著規(guī)定的按壓力而與所述介質輸送輥相對的介質分離輥; 權利要求1所述的介質分離輥裝配機構; 對在所述輸送路上輸送 的片狀介質進行印刷的印刷頭。
【文檔編號】B41J25/00GK104044364SQ201410064496
【公開日】2014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3月11日
【發(fā)明者】增淵浩幸, 今江俊博 申請人: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东乡族自治县| 长顺县| 长垣县| 武乡县| 乌审旗| 贡嘎县| 喀什市| 昌平区| 北宁市| 中阳县| 临西县| 开原市| 综艺| 宣威市| 大埔区| 潼南县| 晋州市| 阳曲县| 曲水县| 乌兰浩特市| 大邑县| 会理县| 扶余县| 郯城县| 高阳县| 南丹县| 拜泉县| 齐齐哈尔市| 麻城市| 怀化市| 广州市| 衢州市| 铅山县| 连江县| 舟山市| 博湖县| 公主岭市| 武冈市| 类乌齐县| 盘锦市| 杭锦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