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面料的制備方法,屬于紡織技術(shù)領(lǐng)域,尤其涉及一種錦綸歐根紗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歐亙紗,也叫柯根紗,也有叫歐根紗,歐跟紗。英文名為:organza。質(zhì)地透明或半透明的輕紗,多覆蓋于緞布或絲綢(silk)上面。法國人設(shè)計的婚紗多用歐根紗為主要原料。
錦綸是聚酰胺纖維的商品名稱,又稱耐綸(nylon)。英文名稱polyamide(簡稱pa),其基本組成物質(zhì)是通過酰胺鍵—[nhco]—連接起來的脂肪族聚酰胺。聚酰胺主要用于合成纖維,其最突出的優(yōu)點是耐磨性高于其他所有纖維,比棉花耐磨性高10倍,比羊毛高20倍,在混紡織物中稍加入一些聚酰胺纖維,可大大提高其耐磨性;當(dāng)拉伸至3-6%時,彈性回復(fù)率可達100%;能經(jīng)受上萬次折撓而不斷裂。
聚酰胺纖維的強度比棉花高1-2倍、比羊毛高4-5倍,是粘膠纖維的3倍。但聚酰胺纖維的耐熱性和耐光性較差,保持性也不佳,做成的衣服不如滌綸挺括。另外,用于衣著的錦綸-66和錦綸-6都存在吸濕性和染色性差的缺點,為此開發(fā)了聚酰胺纖維的新品種——錦綸-3和錦綸-4的新型聚酰胺纖維,具有質(zhì)輕、防皺性優(yōu)良、透氣性好以及良好的耐久性、染色性和熱定型等特點,因此被認為是很有發(fā)展前途的。
但是這些傳統(tǒng)的錦綸纖維作為夏季的時裝面料其挺括性、抗紫外線性能以及固色性能仍有待提高,故有必要研究一種錦綸歐根紗的制備方法。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基于背景技術(shù)存在的技術(shù)問題,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錦綸歐根紗的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方案如下:
一種錦綸歐根紗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凹凸棒石和石墨烯在高速球磨機中高速研磨,得到納米級混合粉末;
b、將抗菌植物磨成粉狀后,采用萃取法進行提取,得到抗菌植物提取液;
c、在抗菌植物提取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劑,攪拌均勻;
d、將步驟a中的納米級混合粉末加入步驟c的溶液中,攪拌均勻,并冷凍干燥,得到錦綸改性粉末;
e、將聚酰胺6切片磨成粉后與步驟d中的錦綸改性粉末共混造粒得到改性錦綸纖維切片;
f、將改性錦綸纖維切片干燥后,熔融紡絲得到改性錦綸纖維;
g、將改性錦綸纖維制成錦綸歐根紗面料,即可。
優(yōu)選的,所述的步驟a中,所述的納米級混合粉末的粒徑控制在80-500nm。
優(yōu)選的,所述的步驟a中,凹凸棒石和石墨烯的質(zhì)量比為(800-5000):1。
優(yōu)選的,所述的步驟b中,抗菌植物包含龍利草和金鐘藤,可以是龍利草和金鐘藤兩組植物的混合物,也可以是多種植物的混合物,其中包含龍利草和金鐘藤。
優(yōu)選的,所述的步驟e中的改性錦綸纖維切片中,錦綸改性粉末的含量為2-5%。
優(yōu)選的,所述的步驟f中,熔融紡絲時,用納米級重質(zhì)碳酸鈣噴灑在錦綸纖維表面,對錦綸纖維表面進行改性,效果更佳。
本發(fā)明的有益之處在于:本發(fā)明的錦綸歐根紗的制備方法,在錦綸纖維切片中加入凹凸棒石、石墨烯和抗菌植物提取物,其中加入石墨烯和凹凸棒石有利于增加纖維的挺括性和固色性能;加入抗菌植物提取物有利于增加纖維的抗菌效果;對纖維的抗紫外線性能也有一定增強;而用納米級重質(zhì)碳酸鈣噴灑在錦綸纖維表面,對錦綸纖維表面進行改性后,錦綸纖維的抗紫外線性能進一步增強。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錦綸歐根紗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凹凸棒石和石墨烯在高速球磨機中高速研磨,得到納米級混合粉末;
b、將抗菌植物磨成粉狀后,采用萃取法進行提取,得到抗菌植物提取液;
c、在抗菌植物提取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劑,攪拌均勻;
d、將步驟a中的納米級混合粉末加入步驟c的溶液中,攪拌均勻,并冷凍干燥,得到錦綸改性粉末;
e、將聚酰胺6切片磨成粉后與步驟d中的錦綸改性粉末共混造粒得到改性錦綸纖維切片;
f、將改性錦綸纖維切片干燥后,熔融紡絲得到改性錦綸纖維;
g、將改性錦綸纖維制成錦綸歐根紗面料,即可。
所述的步驟a中,所述的納米級混合粉末的粒徑控制在80-500nm。
所述的步驟a中,凹凸棒石和石墨烯的質(zhì)量比為2000:1。
所述的步驟b中,抗菌植物包含龍利草和金鐘藤,可以是龍利草和金鐘藤兩組植物的混合物,也可以是多種植物的混合物,其中包含龍利草和金鐘藤。
所述的步驟e中的改性錦綸纖維切片中,錦綸改性粉末的含量為4%。
所述的步驟f中,熔融紡絲時,用納米級重質(zhì)碳酸鈣噴灑在錦綸纖維表面。
實施例2:
一種錦綸歐根紗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凹凸棒石和石墨烯在高速球磨機中高速研磨,得到納米級混合粉末;
b、將抗菌植物磨成粉狀后,采用萃取法進行提取,得到抗菌植物提取液;
c、在抗菌植物提取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劑,攪拌均勻;
d、將步驟a中的納米級混合粉末加入步驟c的溶液中,攪拌均勻,并冷凍干燥,得到錦綸改性粉末;
e、將聚酰胺6切片磨成粉后與步驟d中的錦綸改性粉末共混造粒得到改性錦綸纖維切片;
f、將改性錦綸纖維切片干燥后,熔融紡絲得到改性錦綸纖維;
g、將改性錦綸纖維制成錦綸歐根紗面料,即可。
所述的步驟a中,所述的納米級混合粉末的粒徑控制在80-500nm。
所述的步驟a中,凹凸棒石和石墨烯的質(zhì)量比為800:1。
所述的步驟b中,抗菌植物包含龍利草和金鐘藤,可以是龍利草和金鐘藤兩組植物的混合物,也可以是多種植物的混合物,其中包含龍利草和金鐘藤。
所述的步驟e中的改性錦綸纖維切片中,錦綸改性粉末的含量為5%。
所述的步驟f中,熔融紡絲時,用納米級重質(zhì)碳酸鈣噴灑在錦綸纖維表面。
實施例3:
一種錦綸歐根紗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凹凸棒石和石墨烯在高速球磨機中高速研磨,得到納米級混合粉末;
b、將抗菌植物磨成粉狀后,采用萃取法進行提取,得到抗菌植物提取液;
c、在抗菌植物提取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劑,攪拌均勻;
d、將步驟a中的納米級混合粉末加入步驟c的溶液中,攪拌均勻,并冷凍干燥,得到錦綸改性粉末;
e、將聚酰胺6切片磨成粉后與步驟d中的錦綸改性粉末共混造粒得到改性錦綸纖維切片;
f、將改性錦綸纖維切片干燥后,熔融紡絲得到改性錦綸纖維;
g、將改性錦綸纖維制成錦綸歐根紗面料,即可。
所述的步驟a中,所述的納米級混合粉末的粒徑控制在80-500nm。
所述的步驟a中,凹凸棒石和石墨烯的質(zhì)量比為5000:1。
所述的步驟b中,抗菌植物包含龍利草和金鐘藤,可以是龍利草和金鐘藤兩組植物的混合物,也可以是多種植物的混合物,其中包含龍利草和金鐘藤。
所述的步驟e中的改性錦綸纖維切片中,錦綸改性粉末的含量為2%。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shù)領(lǐng)域的技術(shù)人員在本發(fā)明揭露的技術(shù)范圍內(nèi),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方案及其發(fā)明構(gòu)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yīng)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