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雙金屬片層結構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片層結構,尤其是一種金屬-聚合物-金屬片層結構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為了美觀而可以精飾的裝飾面板廣泛應用于各種工業(yè)產品中,例如,許多傳統(tǒng) 的家用電器通常具有若干個安裝后仍然可見的外表面,這些外表面中就可能包括一個裝 飾面板。具體地,洗碗碟機、垃圾搗碎機、爐子和其他各種廚房器具通常都可能具有一 個裝飾性前表面。 通常希望裝飾表面可以提供精飾的金屬外觀。除了家用電器外,具有精飾金屬 外觀的裝飾表面還可以用于表面飾有金屬的建筑面板、表面飾有金屬的型鋼水池,以及 汽車工業(yè)中表面飾有金屬的其他部件。然而,由于金屬材料,如鈦、不銹鋼、鎳、銅和 其他昂貴的金屬巻材成本較高, 一些用于為裝飾表面提供理想精飾金屬外觀的單一金屬 基底的應用受到了限制。 為了降低用于為裝飾表面提供理想精飾金屬外觀的單一金屬基底的使用成本, 現(xiàn)有技術進行了一些嘗試。例如,現(xiàn)有技術就建議減小單一面板的厚度,從而實現(xiàn)總的 材料用量的減少。但是,減小單一金屬基底的厚度可能會導致其穩(wěn)定性降低(即降低結構 或表面完整性),并可能會因為最小厚度的要求而使得一些后處理操作,如刷光、拋光、 壓紋或其他通過機械方式獲得的裝飾性精飾,無法進行。 現(xiàn)有技術的另一個做法是采用電鍍、電沉積或其他類似的工藝在一些廉價金 屬基底上涂布一層貴重和具有良好裝飾效果的金屬材料。但是,透過電鍍表面可以看到 其所涂布的金屬基底。此外,電鍍獲得的非常薄的電鍍層壽命有限、生產成本昂貴且容 易在后處理操作中受損。 現(xiàn)有技術中再一種做法是對聚合物面板的表面進行金屬化,以獲得具有理想 精飾金屬外觀的裝飾表面。但是,在處理和后處理操作中,金屬-聚合物片層結構的剝離 強度通常不足,金屬膜容易脫落。也就是說,在將金屬成型于聚合物基底和隨后的處理 工序中產生的機械應力容易引起金屬膜彎曲或變形,使得金屬起泡和/或從基底上剝落。 此外,由于具有不同的抗化學性或抗刮擦性,當發(fā)生刮擦和受污染時,各片層不能象固 體金屬一樣被修復。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金屬-聚合物-金屬片層結構及其制備方法,其 可以降低單一金屬基底(包括但不局限于不銹鋼、鈦、黃銅、鎳和紫銅)的生產成本。本 發(fā)明的制備方法可以基本消除金屬裝飾層表面上的各種表面缺陷,且不能透過裝飾金屬 層看到金屬基底。因此,本發(fā)明的金屬-聚合物-金屬片層結構的外觀與其對應的單一金 屬相同,但是價格低廉。
4
此外,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具有良好耐用性的金屬片層結構, 其可以通過軋制成型而不會出現(xiàn)邊緣分層,且適于使用現(xiàn)有技術和設備成功地進行焊 接、成形加工、沖壓、噴漆、涂刷和透明鍍等后續(xù)處理。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本發(fā)明金屬片層結構的制備方法包括在金屬基 底的界面上涂布一第一粘合劑層,以及將一裝飾金屬層的內表面壓合在金屬基底的界面 上,使裝飾金屬層的外表面上不存在表面缺陷,且不能透過裝飾金屬層看到金屬基底。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第一粘合劑層通過一個可增加第一粘合劑層潤濕 性的精飾涂布機涂布。此處所述的"潤濕性"應當理解或解釋為液體或粘合劑在其所涂 布的表面上均勻分布、密切覆蓋的自然屬性。為此,精飾涂布機上設有一個緊靠金屬基 底的涂料輥,精飾涂布機可以連續(xù)涂布第一粘合劑層。涂料輥的接觸壓力可以調整,以 增加第一粘合劑層的潤濕性。精飾涂布機還設有一個距涂料輥第一間距的拾取輥,拾取 輥可將粘合劑傳送至涂料輥上。第一間距可以適當選擇,以控制膜的厚度并增加第一粘 合劑層的潤濕性。此外,涂料輥以第一速度旋轉,拾取輥以第二速度旋轉,第一速度和 第二速度最好可以調整,以獲得理想的膜厚并改善第一粘合劑層的潤濕性。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施方式,將裝飾金屬層的內表面壓合在金屬基底的界面 上的步驟包括將金屬基底加熱至一第一溫度,將裝飾金屬層加熱至一第二溫度,以及 將裝飾金屬層壓合在金屬基底上。裝飾金屬層的加熱可以調整,以在將裝飾金屬層壓合 在金屬基底之前,獲得第一溫度和第二溫度之間的預定溫差,使得裝飾金屬層和金屬基 底可以同步收縮。在將裝飾金屬層壓合在金屬基底上之前,裝飾金屬層上最好可以涂布 一第二粘合劑層。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施方式,將裝飾金屬層壓合在金屬基底上的步驟包括 連續(xù)將裝飾金屬層和金屬基底穿過一軋輥,軋輥的壓合壓力可以調整,以消除在將裝飾 金屬層壓合至金屬基底過程中產生的裝飾金屬層的變形。軋輥的壓合壓力最好小于80磅
/平方英寸Cpsi;)。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本發(fā)明制備方法還包括在將裝飾金屬層和金屬 基底壓合前,在裝飾金屬層的內表面上涂布一第一金屬預處理材料層;以及在將第一粘 合劑層涂布于金屬基底之前,在金屬基底的界面上涂布一第二金屬預處理材料層,第一 金屬預處理層和第二金屬預處理層有助于改善內表面與界面的壓合。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金屬片層結構,其包括 一個由第一金屬材料構成的裝飾 金屬層和一個由不同于第一金屬材料的第二金屬材料構成的金屬基底,金屬基底的厚度 大于裝飾金屬層的厚度。裝飾金屬層和金屬基底之間設有一粘合劑層,粘合劑層分布于 裝飾金屬層和金屬基底的整個結合面并使其緊密粘合。裝飾金屬層設有相對的內表面和 外表面,外表面上不存在表面缺陷,且不能透過外表面看到金屬基底。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壓合前液態(tài)粘合劑的粘性小于1440厘泊(cps),以 便于表面成形。此外,裝飾金屬層的厚度最好為0.102毫米至0.305毫米,金屬基底的厚 度最好為0.203毫米至1.524毫米。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裝飾金屬層進行表面精飾,金屬基底未進行表面 精飾。此處的"精飾"應當理解或解釋為表面精制和改良,包括但不限于打磨、上光、 加彈、清漆、磨光、刷光、著色或局部處理。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及其對應的有益技術效 果,其中 圖1所示為根據(jù)本發(fā)明方法制備的雙金屬片層結構的立體示意圖。
圖2所示為實施本發(fā)明方法的巻材涂布和壓合裝置的局部示意圖。
圖3所示為實施本發(fā)明方法的巻材涂布和壓合裝置的另一局部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為了使本發(fā)明的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能更明顯易懂,現(xiàn)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說明。 請參照說明書附圖,其中,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相同的元件。圖l所示為根據(jù) 本發(fā)明方法制備的一個裝飾性雙金屬片層結構10(以下簡稱片層結構10)的立體示意圖。 以下結合圖1至圖3所示,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梢岳斫獾氖牵景l(fā)明并 不局限于圖1至圖3所示的具體實施方式
。此外,說明書附圖僅僅是為了方便說明,并 非嚴格按尺寸繪制,因此,各附圖中顯示的相對尺寸并不對本發(fā)明構成任何限制。
圖1所示的片層結構10包括 一裝飾金屬層12、 一與裝飾金屬層12相對的金 屬基底14和一置于裝飾金屬層12和金屬基底14之間的粘合劑層16,粘合劑層16分布于 裝飾金屬層12和金屬基底14的整個結合面,以將裝飾金屬層12和金屬基底14穩(wěn)定地粘 結在一起。當然,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其他實施方式,片層結構10還可以包括額外的基底、額 外的粘合劑層、至少一個抑音粘彈性層,以及電鍍層、重鉻酸鹽層和鋅鍍層等其他額外 層。 裝飾金屬層12由第一金屬材料構成,金屬基底14由不同于第一金屬材料的第二 金屬材料構成。具體來說,裝飾金屬層12可以是各種裝飾性金屬,包括但不局限于 304(L)不銹鋼合金、430不銹鋼合金、銅箔合金C11000、黃銅合金C260、鈦合金和鎳合 金。金屬基底14由具有一定硬度和結構耐久性的材料制成,以適應裝飾金屬層12的冶 金學特性并滿足片層結構10的具體使用要求。例如,金屬基底14最好由高強度、廉價 的金屬巻材制成,包括但不局限于冷軋鋼、電鍍鋼、熱鍍鋅板、無錫薄鋼板和田磨黑 鋼。 如圖1所示,裝飾金屬層12設有相對的外表面13和內表面15,裝飾金屬層12 為展示面,其外表面13需要經過表面精飾。金屬基底14為隱蔽的非展示面,無需進行 表面精飾。此處的"表面精飾"應當理解或解釋為表面改良,包括但不局限于打磨、 上光、加彈、清漆、磨光、刷光、著色、透明涂層或局部處理,在圖1中統(tǒng)一用涂刷18 表示。 粘合劑層16由天然或人工粘合劑組成,可為裝飾金屬層12提供足夠的粘合強度 和彈性、以滿足制備環(huán)境和制備片層結構10所需后處理的要求。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 方式,粘合劑層16為冷成形的丙烯酸粘合劑、聚酯型聚氨酯等干結粘合劑。但是,如下 面所詳細描述,粘合劑層16的粘性要盡可能小,以提高其在片層結構10制備過程中的潤 濕性。此處的"潤濕性"應當被理解或解釋為,液體或粘彈性粘合劑均勻分布并緊密覆
6蓋在其所涂布的表面上的自然屬性。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方式,粘合劑層16的粘 性小于1440厘泊(Centipoise, cps),最好可以為200厘泊至500厘泊。當然,根據(jù)具體 的粘結強度、綜合硬度、片層結構10的具體應用所要求的其他屬性,粘合劑層16的厚度 和成分可以適當調整。 如圖1所示,金屬基底14的厚度T3大于裝飾金屬層12的厚度T1。在圖示實 施方式中,裝飾金屬層12的厚度T1為0.102毫米至0.305毫米,金屬基底14的厚度T3 為0.203毫米至1.524毫米,粘合劑層16的厚度T2最好為0.076毫米至0.152毫米。片 層結構10的總厚度,即厚度T1、 T2和T3的總和,最好為0.305毫米至1.829毫米。
圖2和圖3所示為實施本發(fā)明方法的巻材涂布和壓合裝置的示意圖,總體分為圖 2所示的Pl和圖3所示的P2兩個部分,以下結合圖2和圖3詳細說明本發(fā)明制備方法的 實施。當然,本發(fā)明的制備方法還可以采用其他的涂布和壓合裝置。此外,本發(fā)明的制 備方法最好可以至少包括以下詳細說明的步驟。當然,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發(fā)明構思,也可以 省略步驟、增加步驟,和/或調整各個步驟的順序。 首先,請參照圖2,裝飾金屬片材22從裝飾金屬片巻20(如巻緊的430不銹鋼合 金巻材)上拉出或展開,并傳送至一系列用于清洗裝飾金屬片材22的清洗裝置C1至C5。 在圖2所示的實施方式中,Cl為一個高壓熱水噴灑器,以去除裝飾金屬片材22表面上聚 集的顆粒。C2為一個可以噴射各種堿性處理液的清洗裝置,以去除裝飾金屬片材22上 的動物油脂、油污、指印和有機碎屑。清洗裝置C3至C5由一系列熱水沖洗裝置構成, 以去除來自清洗裝置C2的堿性處理液和裝飾金屬片材22表面上的殘留碎屑。清洗裝置 Cl至C5最好不用刷洗裝置來清洗裝飾金屬片材22。 適當清洗后,裝飾金屬片材22被傳送至一個第一涂布裝置,即第一頂涂布機 24。第一頂涂布機24可以連續(xù)、均勻地在裝飾金屬片材22的內表面(即圖1所示的內表 面15)上涂布一層有機金屬預處理材料,第一頂涂布機24涂布的金屬預處理材料有助于 改善裝飾金屬層12的內表面15與金屬基底14的界面17壓合過程中的粘結效率和質量。 預處理后的裝飾金屬片材22隨后被傳送至一個加熱裝置,即第一爐26,以干燥金屬預處 理材料。隨后,插入層36自發(fā)放裝置34上被拉出并覆蓋于裝飾金屬片材22的內表面 (即圖1所示的內表面15)上,以保護有機預處理材料層。裝飾金屬片材22隨后被重新 巻繞成下巻式巻材38。 圖1所示的粘合劑層16可以在壓合工藝中單層應用或作為分層的部分應用,作 為分層的部分應用時,粘合劑層16的一部分被置于裝飾金屬層12的內表面15上,另一 部分被置于金屬基底14的界面17上。分層壓合工藝可以提高粘結質量,即提高裝飾金 屬層12和金屬基底14之間的分子結合強度。如果圖l所示的粘合劑層16采用分層壓合 工藝,在將裝飾金屬片材22重繞成下巻式巻材38之前,裝飾金屬片材22被傳送至一第 二涂布裝置,即精飾涂布機28(圖2中以虛線示出)。精飾涂布機28可以在內表面15上 涂布一層粘合劑,即圖1所示粘合劑層16的一部分,因此有機預處理材料可以在裝飾金 屬片材22上連續(xù)、均勻涂布。涂布有粘合劑的裝飾金屬片材22隨后被傳送至一個加熱 裝置,即第二爐30(圖2中以虛線示出),以干燥粘合劑層16并形成部分片層結構10。 此時,涂布有粘合劑的裝飾金屬片材22通過一個水淬冷裝置32(在圖2中以虛線示出)迅 速冷卻。
在圖3所示的巻材涂布和壓合工藝的流程示意圖P2中,基底金屬片材42(也可 以稱為金屬基底)從一個基底金屬片巻40(如旋緊的鍍鋅鋼巻)拉出或展開。與圖2所示 的裝飾金屬片材22相似,圖3所示的基底金屬片材42被傳送至一系列的清洗裝置Cl至 C5。適當清洗后,基底金屬片材42被傳送至一個第三涂布裝置,即第二頂涂布機44。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施方式,基底金屬片材42也可以被傳送至圖2所示的第一頂涂布 機24,第一頂涂布機24同時預處理裝飾金屬片材22和基底金屬片材42。第二頂涂布機 44可以連續(xù)、均以地在基底金屬片材42的界面(圖1所示的17)上涂布一層活性金屬預 處理材料。與圖2所示的第一頂涂布機24所采用的金屬預處理材料類似,通過圖3所示 的第二頂涂布機44涂布在基底金屬片材42上的金屬預處理材料,也可以改善隨后進行的 層壓壓合中裝飾金屬層12的內表面15與金屬基底14的界面17的粘結,即改善粘結的速 度和質量。預處理后的金屬基底片材42隨后被傳送至一個加熱裝置,即圖3所示的第三 爐46,以干燥活性有機預處理材料層。 請繼續(xù)參照圖3,預處理后的基底金屬片材42隨后被傳送至一個第四涂布裝 置,即圖3所示的精飾涂布機48。精飾涂布機48可以連續(xù)、均勻地在基底金屬片材42 預處理后的界面上涂布一層粘合劑。如前所述,精飾涂布機48可以在分層涂布中涂布如 圖1所示的部分粘合劑層16,也可以在單一涂布操作中涂布如圖1所示的全部粘合劑層 16。精飾涂布機48設有一個緊靠基底金屬片材42的涂料輥43,且可以在基底金屬片材 42上連續(xù)涂布一層光滑的粘合劑。精飾涂布機48還設置一個距離涂料輥43第一間距Dl 的拾取輥45,拾取輥45可將粘合劑從儲存部49傳送至涂料輥43。靠近拾取輥45設有 一個刮刀輥47 ,刮刀輥4與拾取輥45軸向平行。 精飾涂布機48用于增加粘合劑層16的潤濕性,例如,涂料輥43具有一個選定 的接觸壓力,以增加粘合劑層16的潤濕性。具體地,涂料輥43具有理想的光滑表面。 根據(jù)使用的粘合劑的粘性和切變強度,通過調整光滑的涂料輥43的接觸壓力,可以獲得 近似鏡面的粘合劑層16。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其他實施方式,涂料輥43和拾取輥45之間的第 一間距D1可以調整,以增加粘合劑層16的潤濕性。也就是說,第一間距D1可以設定 為一個預定的理想距離,以優(yōu)化拾取輥45與涂料輥43之間的壓力,并使得傳送至其上的 粘合劑具有理想的厚度。此外,涂料輥43沿圖3所示的箭頭方向以第一速度V1旋轉, 拾取輥45沿著圖3所示的箭頭方向以第二速度V2旋轉。當然,第一速度V1和第二速 度V2可以根據(jù)實際需要調整,以增加粘合劑層16的潤濕性。 涂布有粘合劑的基底金屬片材42隨后被傳送至一個加熱裝置,即第四爐50。第 四爐50可干燥粘合劑層16、將基底金屬片材42加熱至第一溫度和將鏡面粘合劑表面置于 適當位置,以方便后續(xù)基底金屬片材42和裝飾金屬片材22的壓合。通過加熱涂布有粘 合劑的基底金屬片材42,例如加熱至華氏385度(385。 F),預處理后的界面(圖1所示 界面17)和粘合劑層(圖1所示粘合劑層16)被激活并反應,以改善其相互之間的物理和 化學作用。 經清洗、預處理和涂布粘合劑后,裝飾金屬片材22和基底金屬片材42層壓壓合 在一起,使裝飾金屬層12的外表面13上不存在表面缺陷,且不能透過外表面13看到金 屬基底14。根據(jù)圖3所示的實施方式,預處理后的裝飾金屬片材22的下巻式巻材38反 巻展開,插入層36自內表面上移走并通過一系列噴火焰桿52加熱至一個第二溫度,以激活金屬預處理材料層和可能存在的粘合劑?;捉饘倨?2的加熱需嚴格控制并可調, 以在壓合裝飾金屬片材22和基底金屬片材42之前,控制第一溫度與第二溫度之間的溫差 (溫度梯度AT)。將溫度梯度AT控制在華氏100。 F可以減少或消除在冷卻過程中因片 層結構10的熱膨脹導致的褶皺或彎曲。但是,總的壓合溫度應控制在一個預定的溫度值 上,以使得粘合劑具有良好的初粘強度。 熱激活后的裝飾金屬片材22和基底金屬片材42隨后被壓合在一起,例如,可以 通過將裝飾金屬片材22和基底金屬片材42以連續(xù)方式傳送至一個由兩個相對且相互作用 的壓輥54組成的軋輥,以形成片層結構IO。壓輥54之間的壓合壓力可以調整,以消除 將裝飾金屬片材22和基底金屬片材42壓合時裝飾金屬片材22產生的變形。壓合的壓力 可以為80至120磅/平方英寸,在圖3所示的實施方式中,壓送裝置的壓合壓力可以小 于80磅/平方英寸,以消除裝飾金屬層12的外表面13上不必要的應力和壓縮力。需要 注意的是,基底金屬片巻40的巻繞方向最好可以與下巻式巻材38的巻繞方向相反,即分 別采用上巻式和下巻式,以使得最終的片層巻材62上沒有殘余應力。
壓合后的冷卻應緩慢進行,例如壓合后不進行強制冷卻,以使得圖l所示的裝 飾金屬層12和金屬基底14均勻地同步收縮。此時,涂布有粘合劑的裝飾金屬層12逐漸 冷卻,在圖3所示實施方式中,逐漸冷卻可以通過水冷卻裝置56實現(xiàn)。隨后,插入層60 自發(fā)放裝置58上被釋放并覆蓋于裝飾金屬片材22的外表面(圖1所示的外表面13)上, 以保護裝飾金屬層12。片層結構10隨后被重新巻繞成最終的片層巻材62。
盡管本發(fā)明已通過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詳細揭示,但是,根據(jù)說明書的揭示和 教導,本發(fā)明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可以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適當?shù)淖兏托薷摹R?此,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fā)明的一些修改和變更也 應當落入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此外,盡管本說明書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術
語,但這些術語只是為了方便說明,并不對本發(fā)明成任何限制。
權利要求
一種金屬片層結構的制備方法,其包括在一金屬基底的界面上涂布一第一粘合劑層;以及將一裝飾金屬層的內表面壓合在金屬基底的界面上,使裝飾金屬層的外表面上不存在表面缺陷,且不能透過裝飾金屬層看到金屬基底。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合劑層通過一個可增加所述第一粘合劑層潤濕性的精飾涂布機涂布于所述金屬基底的界面上。
3. 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飾涂布機設有一個緊靠所述金屬基底且可將所述第一粘合劑層連續(xù)涂布于所述金屬基底上的涂布輥,所述涂布輥的接觸壓力可調,以增加所述第一粘合劑層的潤濕性。
4. 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飾涂布機設有一個緊靠金屬基底且可將所述第一粘合劑層連續(xù)涂布于所述金屬基底上的涂布輥和一個距離涂布輥第一間距且可將粘合劑傳送至所述涂布輥的拾取輥,第一間距可調,以增加所述第一粘合劑層的潤濕性。
5. 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輥以第一速度旋轉,所述拾取輥以第二速度旋轉,第一速度和第二速度可調,以增加所述第一粘合劑層的潤濕性。
6.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合步驟包括將所述金屬基底加熱至第一溫度;將所述裝飾金屬層加熱至第二溫度;以及將所述裝飾金屬層和所述金屬基底壓合,其中,所述裝飾金屬層的加熱可調,以在將所述裝飾金屬層與所述金屬基底壓合前獲得第一溫度、第二溫度之間預定的溫差。
7. 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備方法進一步包括在將所述裝飾金屬層和所述金屬基底壓合之前,在所述裝飾金屬層上涂布一第二粘合劑層。
8. 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合步驟包括將所述裝飾金屬層和所述金屬基底以連續(xù)方式傳送至一軋輥,軋輥的壓合壓力可調,以消除因壓合造成的裝飾金屬層的變形。
9. 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軋輥的壓合壓力小于80磅/平方英寸。
10.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備方法進一步包括在壓合前,在所述裝飾金屬層的內表面上涂布一第一金屬預處理材料層;以及在金屬基底的界面上涂布所述第一粘合劑層前,在金屬基底的界面上涂布一第二金屬預處理材料層,第一預處理材料層和第二金屬預處理材料層有助于所述內表面與所述界面的壓合。
11.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裝飾金屬層由第一金屬材料組成,所述金屬基底由不同于第一金屬材料的第二金屬材料組成。
1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基底的厚度為0.102毫米至0.305毫米。
1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基底的厚度為0.203毫米至1.524毫米。
14.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備方法進一步包括對所述裝飾金屬層進行精飾。
15.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合劑層的粘性小于1440厘泊。
16. —種金屬片層結構的制備方法,其包括通過一個精飾涂布機在一金屬基底的界面上涂布一第一粘合劑層,精飾涂布機設有一個緊靠金屬基底且可在金屬基底上連續(xù)涂布第一粘合劑層的涂布輥,涂布輥的接觸壓力可調,以增加第一粘合劑層的潤濕性;將金屬基底加熱至一第一溫度;將裝飾金屬層加熱至一第二溫度;以及將裝飾金屬層和金屬基底連續(xù)傳送至一個軋輥壓合,使裝飾金屬層的外表面上不存在表面缺陷;其中,所述裝飾金屬層的加熱可調,以在將裝飾金屬層和金屬基底壓合前,減小第一溫度和第二溫度之間的溫差;軋輥的壓合壓力可調,以消除由壓合導致的裝飾金屬層上的各種缺陷。
17. —種金屬片層結構,其包括一由第一金屬材料構成、具有第一厚度的裝飾金屬層;一由不同于第一金屬材料的第二金屬材料構成、具有第二厚度的金屬基底;以及一置于裝飾金屬層和金屬基底之間且分布于二者整個結合面的粘合劑層,以將裝飾金屬層和金屬基底穩(wěn)定結合;其中,所述裝飾金屬層設有相對的內表面和外表面,外表面上沒有表面缺陷且不能透過外表面看到金屬基底。
18. 根據(jù)權利要求17所述的金屬層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裝飾金屬層的厚度為0.102毫米至0.305毫米。
19. 根據(jù)權利要求18所述的金屬片層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基底的厚度為0.203毫米至1.524毫米。
20. 根據(jù)權利要求19所述的金屬片層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裝飾金屬層的表面進行精飾,所述金屬基底層的表面未進行精飾。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雙金屬片層結構及其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金屬基底上涂布一層粘合劑;和將一裝飾金屬層壓合在金屬基底上,使裝飾金屬層的外表面上不存在表面缺陷,且不能透過裝飾金屬層看到金屬基底。根據(jù)本發(fā)明方法制備的雙金屬片層結構包括一由第一金屬材料構成的裝飾金屬層;一由不同于第一金屬材料的第二金屬材料構成的金屬基底,金屬基底的厚度大于裝飾金屬層的厚度;以及一設置于裝飾金屬層和金屬基底之間的粘合劑層,粘合劑層分布于裝飾金屬層和金屬基底的整個結合面,以穩(wěn)定粘合裝飾金屬層和金屬基底。
文檔編號B32B15/01GK101691081SQ20091013709
公開日2010年4月7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4月24日
發(fā)明者丹·博萊德, 布萊恩·塔利斯, 羅伯特·勒洛夫斯, 邁克·比洛斯 申請人:材料科學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