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機械自動化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多種部件組裝和自動翻轉的設備。
背景技術:
評判一個國家是否發(fā)達的一個方面就是去看這個國家機械行業(yè)的發(fā)展程度,機械是國家發(fā)展的核心競爭力,目前來看,越來越多的國家尤其重視機械行業(yè)的發(fā)展。
機械是涉及各種部件和設備的組裝的行業(yè),組裝時常常需要將工件翻轉180度,并且各個組裝件之間需要精密的配合如果單靠人工組裝,效率和精度勢必受到影響,目前市場上的翻轉裝備的結構都相對復雜,體積較大,翻轉過程時間較長,操作步驟繁瑣。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翻轉設備操作繁瑣的缺陷。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用于多種部件組裝和自動翻轉的設備,包括底座和設置在底座上方的翻轉機構,
翻轉機構的兩側與底座之間分別設有支架;
翻轉機構與支架通過旋轉軸連接,其中一個旋轉軸上連接有驅動裝置。
作為優(yōu)選,所述翻轉機構包括翻轉板,翻轉板的兩側設有連接板,連接板與旋轉軸之間通過齒輪連接。
作為優(yōu)選,所述翻轉機構上設有兩個第一壓緊器和兩個第二壓緊器,第一壓緊器和第二壓緊器分別設置在翻轉板的兩端。
作為優(yōu)選,所述第一壓緊器垂直于翻轉板設置,第一壓緊器的頂端設有橫梁,橫梁的一端與第一壓緊器的頂端連接,橫梁的另一端連接有壓緊桿。
作為優(yōu)選,所述第二壓緊器平行于翻轉板設置,第二壓緊器的頂端連接有壓緊塊。
作為優(yōu)選,所述驅動裝置為減速電機。
作為優(yōu)選,所述底座的底面連接有滑輪,滑輪均勻分布在底面的四角。
作為優(yōu)選,所述底座的底面還連接有起升器,起升器均勻分布在底面的四角。
作為優(yōu)選,所述起升器為液壓缸。
作為優(yōu)選,所述底座的側面連接有推動架,推動架上設有儲物層。
本發(fā)明方案,具有如下優(yōu)點: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用于多種部件組裝和自動翻轉的設備,通過驅動裝置帶動兩個支架之間的翻轉機構轉動,使翻轉設備操作簡便,克服現有技術中翻轉設備操作繁瑣的缺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中翻轉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用于多種部件組裝和自動翻轉的設備,包括底座10和設置在底座10上方的翻轉機構20,翻轉機構20的兩側與底座10之間分別設有支架11,支架11用于支撐翻轉機構20;翻轉機構20與支架11通過旋轉軸連接,其中一個旋轉軸上連接有驅動裝置12,驅動裝置12與電源連接,驅動裝置12為減速電機,減速電機帶動與其連接的旋轉軸轉動,進而帶動翻轉機構20轉動,另一個旋轉軸輔助翻轉機構20轉動,使翻轉機構20轉動更加平穩(wěn)。
底座10的底面連接有滑輪13和起升器14,滑輪13均勻分布在底面的四角,通過滑輪13方便了翻轉設備的移動;起升器14均勻分布在底面的四角,起升器14為液壓缸,液壓缸與液壓泵站連接,在使用翻轉設備時,將起升器14升起,使翻轉設備不會隨意移動,增加了翻轉設備的穩(wěn)定性;底座10的側面連接有推動架30,推動架30上設有儲物層31,在移動翻轉設備時,推動架30方便使用者推動設備,推動架30上的儲物層31便于安裝時零件41的存放。
如圖2所示,翻轉機構20包括翻轉板21,翻轉板21的兩側設有連接板22,連接板22與旋轉軸之間通過齒輪連接;翻轉機構20上設有兩個第一壓緊器23和兩個第二壓緊器24,第一壓緊器23和第二壓緊器24分別設置在翻轉板21的兩端,第一壓緊器23垂直于翻轉板21設置,第一壓緊器23的頂端設有橫梁25,橫梁25的一端與第一壓緊器23的頂端連接,橫梁25的另一端連接有壓緊桿26,通過第一壓緊器23收縮,帶動橫梁25和壓緊桿26向下壓,將工裝板40壓緊;第二壓緊器24平行于翻轉板21設置,第二壓緊器24的頂端連接有壓緊塊27,通過第二壓緊器24伸出,兩側的第二壓緊器24將零件41夾緊,第一壓緊器23和第二壓緊器24為氣缸,氣缸與氣泵連接。
在使用過程中,首先將起升器14升起,使翻轉設備固定,將零件41固定在工裝板40上,通過兩個第一壓緊器23向下壓工裝板40,兩個第二壓緊器24夾緊零件41,將零件41固定在翻轉機構20上;通過驅動裝置12帶動翻轉機構20轉動,使工裝板40上的零件41翻轉,并且不會脫落,方便了使用者操作,使用完畢后,將起升器14落下,推走翻轉設備,翻轉設備通過滑輪13移走。
以上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發(fā)明不同實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術特征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沖突就可以相互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