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輥單元和車用開閉體驅動裝置。
本申請基于2015年2月4日在日本提交申請的日本專利特愿2015-020267號要求優(yōu)先權,并將其內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術:
以往,已知一種驅動裝置,在貨車(日文:ワゴン車)、單廂式車(日文:ワンボック車)等車輛中,通過電動機對使設于車輛主體的側部的上下車用的開口部打開、關閉的滑動門進行驅動,以提高乘坐人員上下車時的便利性。
滑動門經由輥單元以自由滑動移動的方式支承在沿車輛主體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導軌上。在導軌的前方設有向車室內側彎曲形成的彎曲部。此外,滑動門在處于全閉狀態(tài)時因輥單元被引導至彎曲部,從而以與車輛主體的側面成為共面的方式被拉入到車輛主體的內側。
兩條電纜的一端與輥單元連接。上述兩條電纜的另一端分別連接到驅動裝置。驅動裝置構成為分別單獨對兩條電纜的另一端進行拉伸。當電纜被拉伸時,輥單元會沿導軌滑動移動,以進行滑動門的開閉動作。
在此,在輥單元被引導至導軌的彎曲部時,電纜的配線路徑長度(周長)會變長。為了抑制這種電纜的配線路徑長度的變化,較為理想的是,使各電纜的位置盡可能地靠近導軌。
因而,為了使連接到輥單元的兩條電纜的一端側接近于導軌一側,公開了一種設置電纜引導件(電纜支承體)的技術(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電纜引導件設于輥單元。由于各電纜的張力作用于電纜引導件,因此,需要用于對各電纜進行保持的剛性。在專利文獻1中,為了提高電纜引導件對電纜的保持剛性,設置用于對電纜引導件進行保持的安裝護耳(日文:取付けタブ)。安裝護耳與輥單元的主體部一體設置,并通過對該主體部的一部分進行加工而形成。藉此,確保安裝護耳的剛性,并且確保電纜引導件對電纜的保持剛性。
現(xiàn)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9-235891號公報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在上述的現(xiàn)有技術的驅動裝置中,為了提高電纜引導件對電纜的保持剛性而設置安裝護耳,進而存在為了提高該安裝護耳的剛性而在加工上花費工時的可能性。
此外,為了實施花費工時的加工,不僅會使輥單元的組裝性變差,而且存在使輥單元變得大型化的可能性。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輥單元和車用開閉體驅動裝置,能通過簡單的結構,提高電纜引導件對電纜的保持剛性,能提高組裝性,并且能抑制大型化。
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輥單元將滑動門支承成能沿設于車輛主體的導軌滑動,并且使一端與用于使上述滑動門自動打開、關閉的驅動裝置連接的、開放用電纜和封閉用電纜各自的另一端連接,上述輥單元包括:托架,該托架以跨及上述導軌和上述滑動門的方式設置,并在與上述車輛主體相反一側的端部處對上述滑動門進行支承;輥,該輥設于上述托架的上述滑動門一側的端部,并在上述導軌內滾動;電纜保持件,該電纜保持件與上述托架一體地設于上述托架的上述滑動門一側的端部,并分別對上述開放用電纜和上述封閉用電纜各自的另一端進行保持;以及電纜引導件,該電纜引導件以能裝拆的方式設于上述電纜保持件,并對上述開放用電纜和上述封閉用電纜進行引導,上述電纜引導件以使上述開放用電纜和上述封閉用電纜與上述托架分開的方式形成,上述輥單元構成為通過上述電纜保持件和上述托架來承受因上述開放用電纜和上述封閉用電纜的張力而施加于上述電纜引導件的載荷。
通過如上所述構成,由于除了底座托架、電纜保持件之外,能僅成型電纜引導件,因此,能節(jié)省各部件的加工的工時。此外,由于只要將電纜引導件安裝于電纜保持件即可,因此,無需對電纜保持件、托架實施花費工時的加工,從而能提高輥單元的組裝性。
此外,電纜引導件形成為使各電纜與托架分開,并構成為通過電纜保持件和托架來承受因各電纜的張力而施加的載荷。因而,為了提高電纜引導件對電纜的保持剛性,無需過度地提高電纜引導件自身的剛性。藉此,能通過簡單的結構來提高電纜引導件對電纜的保持剛性,并且能抑制輥單元的大型化。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二方面,在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的輥單元的基礎上,上述電纜引導件配置在安裝于上述電纜保持件的上述開放用電纜的另一端與安裝于上述電纜保持件的上述封閉用電纜的另一端之間,上述開放用電纜和上述封閉用電纜分別以在上述電纜引導件上交叉的狀態(tài)被上述電纜引導件引導。
通過如上所述構成,能將兩個電纜聚攏而與托架分開。因而,與使兩個電纜分別單獨地與托架分開的情況相比,能節(jié)省用于使兩個電纜與托架分開的空間。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三方面,在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輥單元的基礎上,上述開放用電纜和上述封閉用電纜各自的另一端能自由轉動地保持于上述電纜保持件。
通過如上所述構成,能提高各電纜的配線自由度。因而,例如,還能在將各電纜端的另一端暫時安裝于電纜保持件之后,通過繞轉托架來使兩個電纜交叉。因而,能使輥單元的組裝操作變得容易。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四方面,在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輥單元的基礎上,上述電纜引導件包括:引導件主體,該引導件主體對上述開放用電纜和上述封閉用電纜進行引導,并沿上述開放用電纜和上述封閉用電纜的配線方向形成得較長;以及兩個腳部,兩個上述腳部從上述引導件主體的長邊方向兩端向上述托架分別延伸。
如上所述,由于在電纜引導件設有兩個腳部,因此,能利用這兩個腳部來使施加于引導件主體的載荷分散。因而,無需將引導件主體的剛性提高到必要以上,其結果是,能使電纜引導件小型化。
此外,能通過腳部來抑制電纜引導件的松動。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五方面,在本發(fā)明的第四方面的輥單元的基礎上,上述電纜引導件的上述腳部包括防脫部,該防脫部被上述開放用電纜和上述封閉用電纜各自的另一端與上述電纜保持件夾持,或者是被上述開放用電纜和上述封閉用電纜各自的另一端與上述托架夾持。
通過如上所述構成,能通過防脫部來防止安裝于電纜保持件的電纜引導件的脫落。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六方面,在本發(fā)明的第四方面或第五方面的輥單元的基礎上,在上述引導件主體的長邊方向兩端設有電纜導入部,該電纜導入部將上述開放用電纜和上述封閉用電纜向上述引導件主體引導。
通過如上所述構成,能在對各電纜進行配線時,容易地將上述電纜向引導件主體引導。此外,由于通過設置電纜導入部來對各電纜的移位進行限制,因此,能防止在使輥單元動作時各電纜與電纜保持件發(fā)生刮蹭。因而,還能防止各電纜的損傷。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七方面,在本發(fā)明的第六方面的輥單元的基礎上,上述電纜導入部設于上述引導件主體的長邊方向兩端且上述引導件主體的短邊方向兩端,并且沿上述長邊方向且向上述托架傾斜地延伸。
通過如上所述構成,能使電纜導入部可靠地夾在電纜保持件與各電纜之間。因而,還能可靠地防止各電纜的損傷。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八方面,在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至第七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輥單元的基礎上,上述開放用電纜和上述封閉用電纜各自的另一端分別包括柱狀的電纜邊端,上述電纜保持件包括:電纜邊端保持部,該電纜邊端保持部配置于上述開放用電纜和上述封閉用電纜各自的另一端的施加有上述張力的一側;以及電纜鉤部,該電纜鉤部配置于與上述開放用電纜和上述封閉用電纜各自的另一端的上述電纜邊端保持部相反的一側,通過上述電纜邊端保持部和上述電纜鉤部來夾持各上述電纜邊端的外周部。
通過如上所述構成,能使將各電纜的另一端安裝于電纜保持件的操作變得容易。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九方面,在本發(fā)明的第八方面的輥單元的基礎上,上述電纜鉤部將兩個側壁沿與上述開放用電纜和上述封閉用電纜的配線方向正交的方向并排配置,兩個上述側壁間的距離設定成能供上述開放用電纜和上述封閉用電纜插通的距離,在上述兩個側壁上的、與上述開放用電纜和上述封閉用電纜各自的另一端的施加有上述張力的一側相反的一側形成有切口,該切口能供上述開放用電纜和上述封閉用電纜從上述側壁的板厚方向外側向板厚方向內側插通。
通過如上所述構成,能將各電纜的電纜邊端容易地組裝于電纜鉤部。此外,在兩個側壁的、與各電纜的施加有張力的一側相反的一側形成有供電纜插通的切口,因此,能防止因上述切口而使電纜邊端從電纜鉤部脫離。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十方面,在本發(fā)明的第九方面的輥單元的基礎上,在上述電纜引導件形成有爪部,該爪部能與上述電纜鉤部卡合。
通過如上所述構成,能將電纜引導件可靠地安裝于電纜保持件。此外,能可靠地防止電纜引導件從電纜保持件脫落。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十一方面,在本發(fā)明的第十方面的輥單元的基礎上,上述爪部形成為對上述切口和上述側壁的內表面?zhèn)鹊纳鲜銮锌诘慕遣窟M行覆蓋。
通過如上所述構成,能防止電纜在切口中發(fā)生刮擦而導致電纜損傷的情況。尤其,通過利用爪部來對電纜容易刮擦而損傷的側壁的內表面?zhèn)鹊那锌诘慕遣?邊緣)進行覆蓋,從而能可靠地防止電纜的損傷。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十二方面,在本發(fā)明的第四方面的輥單元的基礎上,上述電纜引導件的上述腳部與上述開放用電纜和上述封閉用電纜各自的另一端一起保持于上述電纜保持件,在上述腳部設有防脫防止機構,該防脫防止機構防止上述開放用電纜和上述封閉用電纜各自的另一端從上述腳部脫落。
通過如上所述構成,能防止各電纜的另一端從電纜保持件的脫落。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十三方面,在本發(fā)明的第十二方面的輥單元的基礎上,上述開放用電纜和上述封閉用電纜各自的另一端分別包括柱狀的電纜邊端,在上述電纜引導件的上述腳部形成有供上述電纜邊端插入的插入孔,使上述腳部的上述插入孔的、與上述開放用電纜和上述封閉用電纜各自的另一端的施加有上述張力的一側相反的一側起到上述防脫防止機構的作用。
通過如上所述構成,能使各電纜向電纜保持件的安裝操作變得容易,同時能可靠地防止各電纜的另一端從電纜保持件脫落。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十四方面,在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至第十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輥單元中,上述開放用電纜和上述封閉用電纜通過上述電纜引導件,以比上述開放用電纜和上述封閉用電纜各自的另一端更向上述導軌一側偏置的形態(tài)進行配線。
通過如上所述構成,能使各電纜盡可能地靠近導軌。因而,能抑制在輥單元沿導軌滑動移動時,電纜的配線路徑長度在上述滑動移動的中途發(fā)生變化的情況。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十五方面,在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至第十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輥單元的基礎上,上述輥包括:水平輥,該水平輥的轉軸沿著鉛垂方向;以及垂直輥,該垂直輥的轉軸沿著水平方向,上述電纜引導件配置于上述垂直輥與上述導軌之間。
通過如上所述構成,能將電纜引導件配置于輥單元的軌道上、即各電纜的配線路徑上。因而,能防止對各電纜施加多余的力。
此外,能使各電纜有效地靠近導軌,因此,能可靠地抑制在輥單元沿導軌滑動移動時電纜的配線路徑長度在上述滑動移動的中途發(fā)生變化的情況。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十六方面,在本發(fā)明的第十五方面的輥單元的基礎上,上述垂直輥以能自由旋轉的方式支承于與上述電纜保持件一體設置的支軸,上述電纜引導件以能裝拆的方式設于上述支軸,上述電纜引導件形成為圍繞上述垂直輥的周圍且上述裝拆方向一側開口,在上述電纜引導件的與上述托架相反的一側配線有上述開放用電纜和上述封閉用電纜。
通過如上所述構成,能可靠地防止垂直輥與各電纜發(fā)生干涉,并能防止各電纜受到損傷。
此外,能抑制異物向垂直輥的侵入。因而,能抑制因異物引起的垂直輥的異聲的產生。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十七方面,在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至第十六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車用開閉體驅動裝置中,包括:上述所記載的輥單元;以及驅動裝置,該驅動裝置與上述開放用電纜和上述封閉用電纜各自的一端連接。
通過如上所述構成,能提供一種車用開閉體驅動裝置,其能抑制在輥單元沿導軌滑動移動時電纜的配線路徑長度在上述滑動移動的中途發(fā)生變化的情況。
此外,提供一種車用開閉體驅動裝置,其能通過簡單的結構來提高電纜引導件對電纜的保持剛性,能提高組裝性,并且能抑制大型化。
發(fā)明效果
根據(jù)本發(fā)明,由于除了底座托架、電纜保持件之外,能僅成型電纜引導件,因此,能節(jié)省各部件的加工的工時。此外,由于只要將電纜引導件安裝于電纜保持件即可,因此,無需對電纜保持件、托架實施花費工時的加工,從而能提高輥單元的組裝性。
此外,電纜引導件形成為使各電纜與托架分開,并構成為通過電纜保持件和托架來承受因各電纜的張力而施加的載荷。因而,為了提高電纜引導件對電纜的保持剛性,無需過度地提高電纜引導件自身的剛性。藉此,能通過簡單的結構來提高電纜引導件對電纜的保持剛性,并且能抑制輥單元的大型化。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方式的車輛的側視圖。
圖2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的滑動門朝車輛主體的安裝結構的俯視圖。
圖3是從上側對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式的輥單元進行觀察的立體圖。
圖4是從下側對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式的輥單元進行觀察的立體圖。
圖5是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式的電纜保持件的立體圖。
圖6是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式的電纜引導件的立體圖。
圖7是表示將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式中的電纜引導件安裝于電纜保持件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
圖8是從上側對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式的輥單元進行觀察的立體圖。
圖9是從下側對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式的輥單元進行觀察的立體圖。
圖10是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式的電纜保持件的立體圖。
圖11是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式的電纜引導件的立體圖。
圖12是表示將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式中的電纜引導件安裝于電纜保持件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
圖13是從下側對本發(fā)明第三實施方式的輥單元進行觀察的立體圖。
圖14是本發(fā)明第三實施方式的電纜保持件的立體圖。
圖15是本發(fā)明第三實施方式的電纜引導件的立體圖。
圖16是圖15的a向視圖。
圖17是表示將本發(fā)明第三實施方式中的電纜引導件安裝于電纜保持件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
圖18是本發(fā)明第三實施方式的變形例的電纜引導件的俯視圖。
圖19是本發(fā)明第三實施方式的變形例的輥單元的俯視圖。
圖20是從下側對本發(fā)明第四實施方式的輥單元進行觀察的立體圖。
圖21是本發(fā)明第四實施方式的電纜保持件的立體圖。
圖22是從滑動門一側對本發(fā)明第四實施方式的電纜引導件進行觀察的立體圖。
圖23是從中心導軌一側對本發(fā)明第四實施方式的電纜引導件進行觀察的立體圖。
圖24是圖20的b向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接著,基于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車輛)
圖1是裝載有本發(fā)明的滑動門自動開閉裝置的車輛的側視圖,圖2是表示滑動門朝車輛主體的安裝結構的俯視圖。另外,在以下的說明中,為了便于說明,將車輛的地面一側僅稱為下側,將車輛的頂板一側僅稱為上側,將車輛的行進方向前方僅稱為前方,將行進方向后方僅稱為后方等來進行說明。
如圖1所示,在車輛100的車輛主體101的側部設有滑動門103,該滑動門103用于將車輛主體101的開口部102打開、關閉。該滑動門103以分別能自由滑動移動的方式支承于上軌104、下軌105和中心軌106,其中,上述上軌104配置于開口部102的上側,上述下軌105配置于開口部102的下側,上述中心軌106配置于開口部102的上下方向大致中央處且配置于開口部102的后方側。
如圖2所示,中心軌106是直線狀的直線部106a和彎曲部106b一體成型而成的構件,其中,上述直線部106a沿前后方向延伸,上述彎曲部106b相對于直線部106a向車室內側彎曲形成。中心軌106以使彎曲部106b朝向前方側的狀態(tài)固定于車輛主體101。
另外,雖然省略了圖示,但上軌104和下軌105也由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直線部和相對于該直線部向車室內側彎曲形成的彎曲部構成。
在滑動門103的后端部的、與中心軌106對應的部位處設有中心臂107。該中心臂107的前端經由輥單元1自由滑動地支承于中心軌106。
另外,雖然省略了圖示,但在滑動門103的前方的上端部設有上臂,而在滑動門103的前方的下端部設有下臂。此外,上臂的前端經由輥單元能自由滑動地支承于上軌104。另一方面,下臂的前端經由輥單元能自由滑動地支承于下軌105。作為安裝于上述上軌104及下軌105的輥單元,能采用與安裝于中心軌106的輥單元1相同結構的構件。
在此,在車輛100裝載有用于使滑動門103自動打開、關閉的滑動門自動關閉裝置110。滑動門自動開閉裝置110是所謂的電纜式的自動開閉裝置?;瑒娱T自動開閉裝置110包括:驅動單元111,該驅動單元111配置于中心軌106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處且配置于車輛主體101的內部;開放用電纜112,該開放用電纜112將驅動單元111與輥單元1的后部連接;以及封閉用電纜113,該封閉用電纜113將驅動單元111與輥單元1的前部連接。
此外,在中心軌106的后端設有開側帶輪114。另一方面,在中心軌106的前端設有關側帶輪115。此外,開放用電纜112以一端經由開側帶輪114連接于驅動單元111,另一端連接于輥單元1的方式遍及輥單元1和驅動單元111進行配線。另一方面,封閉用電纜113以一端經由關側帶輪115連接于驅動單元111,另一端連接于輥單元1的方式遍及輥單元1和驅動單元111進行配線。
驅動單元111包括電動機116、未圖示的電纜驅動機構和控制裝置117,該控制裝置117用于進行電動機116的驅動控制。此外,通過使被控制裝置117控制的電動機116正反旋轉,從而使未圖示的電纜驅動機構驅動,以牽引開放用電纜112和封閉用電纜113。藉此,滑動門103經由輥單元1沿各軌104~16滑動移動。接著,自動地進行滑動門103的開閉動作。
在此,若在滑動門103處于打開狀態(tài)時牽引封閉用電纜113,則輥單元1會被引導至中心軌106的彎曲部106b,并且輥單元(均未圖示)會被引導至上軌104和下軌105的彎曲部。此外,滑動門103被從車輛主體1的外側傾斜地拉入車室內側,然后與車輛主體101的側面成為共面而被關閉。
(第一實施方式)
(輥單元)
圖3是從上側對輥單元1進行觀察的立體圖,圖4是從下側對輥單元1進行觀察的立體圖。
如圖3、圖4所示,輥單元1具有底座托架2,該底座托架2的一端安裝于中心臂107的前端。底座托架2是對金屬板實施沖壓加工等而形成的構件,具有截面形成為大致l字狀的底座主體3。底座主體3由縱壁3a和橫壁3b構成,其中,上述縱壁3a沿上下方向延伸,上述橫壁3b從上述縱壁3a的下端沿水平方向彎曲延伸。此外,以使縱壁3a朝向車輛主體101一側、即中心軌106一側的狀態(tài)配置。
在底座主體3的橫壁3b的一側向上方彎曲延伸有立起壁4,另外,在上述立起壁4的上端以與橫壁3b平行且相對的方式彎曲延伸有舌片部5。由上述橫壁3b、立起壁4和舌片部5,構成截面呈大致コ字狀的容納部6,在此收納有從滑動門103延伸的中心臂107。
此外,在橫壁3b和舌片部5上形成有插通孔8,該插通孔8能供未圖示的軸沿上下方向插入。此外,底座托架2和中心臂107經由未圖示的軸連接。即,底座托架2采用能以軸7為中心自由旋轉的方式安裝于中心臂107。
另一方面,在縱壁3a的上端的寬度方向兩端,朝向中心軌106一側(圖3的靠近紙面?zhèn)?、即車輛主體101一側(參照圖2)彎曲延伸有輥安裝座9a、9b。在各輥安裝座9a、9b分別設有收納于中心軌106的水平輥10a、10b。各水平輥10a、10b分別以自由旋轉的方式支承于支軸20a、20b,該支軸20a、20b從輥安裝座9a、9b向上側突出設置。此外,在底座主體3的縱壁3a的輥安裝座9a、9b的下側設有電纜保持件11。
(電纜保持件)
圖5是電纜保持件11的立體圖。
如圖3~圖5所示,電纜保持件11是用于將圓柱狀的電纜邊端112a和圓柱狀的電纜邊端113a固定于輥單元1的構件,其中,上述電纜邊端112a設于開放用電纜112的另一端,上述電纜邊端113a設于封閉用電纜113的另一端。電纜保持件11是對金屬板實施沖壓加工等而形成的,并通過焊接等而與底座托架2一體化。
電纜保持件11具有保持件底座12,該保持件底座12沿底座托架2的寬度方向形成得較長。保持件底座12形成為截面呈大致コ字狀,并由底壁12a和兩個側壁12b構成,其中,上述底壁12a與底座托架2相接,兩個上述側壁12b從底壁12a的短邊方向兩側立起形成。另外,在以下的說明中,有時將電纜保持件11的底壁12a的長邊方向僅稱作長邊方向,將底壁12a的短邊方向僅稱作短邊方向來進行說明。
底壁12a的長邊方向中央部形成向上下方向稍許隆起形成的底座擴大部31。在上述底座擴大部31形成有在壁厚方向上貫穿的大致長圓形狀的通孔32。
此外,各側壁12b的、與底座擴大部31對應的位置被較大地切開,且上述側壁12b的被切開的部位和底座擴大部31設為垂直輥配置部33。
如圖3、圖4中詳細所示,在垂直輥配置部33設有垂直輥21,該垂直輥21收納于中心軌106。垂直輥21以能自由旋轉的方式支承于支軸21a。上述支軸21a以從保持件底座12的底壁12a向中心軌106一側突出的方式設置。即,支軸21a的基端經由形成于保持件底座12的底壁12a的通孔32而固定于底座托架2。
這樣,設于輥單元1的水平輥10a、10b的支軸20a、20b與垂直輥21的支軸21a設置成相互大致正交。即,水平輥10a、10b在對輥單元1的水平方向的移動進行限制的同時,在中心軌106內滾動。另一方面,垂直輥21承受施加于輥單元1的載荷,并在將該載荷傳遞至中心軌106的同時,在中心軌106內滾動。
如圖3~圖5所示,長邊方向兩端側的側壁12b的高度h1設定成與垂直輥21的中心軌106一側的端面的高度大致相同。此外,電纜保持件11的在短邊方向上相對的側壁12b間的寬度w4(參照圖5)設定為能供各電纜112、113插通的寬度。此外,長邊方向兩端側的側壁12b形成為在上下方向俯視觀察時呈大致c字狀,并由電纜邊端保持部34和電纜鉤部35構成,其中,上述電纜邊端保持部34分別位于長邊方向中央側,上述電纜鉤部35位于長邊方向兩端側。
電纜邊端保持部34和電纜鉤部35的相互在長邊方向上相對的側面形成為圓弧狀。此外,電纜邊端保持部34的前端部34a和電纜鉤部35的前端部35a呈朝向相互在長邊方向上相對的方向突出的形狀。
因而,電纜邊端保持部34和電纜鉤部35協(xié)動,以在側壁12b中央的大部分形成電纜邊端插入孔36,該電纜邊端插入孔36供各電纜邊端112a、113a插入。此外,電纜邊端保持部34的前端部與電纜鉤部35的前端部間形成有切口37。此外,在如上所述構成的電纜保持件11安裝有電纜引導件40。
(電纜引導件)
圖6是電纜引導件40的立體圖。圖7是表示將電纜引導件40安裝于電纜保持件11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
如圖3、圖4、圖6、圖7所示,電纜引導件40是用于對固定于電纜保持件11的各電纜112、113各自的電纜邊端112a、113a一側的配線方向進行引導的構件。電纜引導件40由樹脂或金屬形成,具有以沿電纜保持件11的長邊方向較長的方式形成的大致長方體形狀的引導件主體41。
引導件主體41的短邊方向(圖6的上下方向)的寬度w1設定成與電纜保持件11的短邊方向(圖5的上下方向)的寬度w2大致相同。此外,引導件主體41的長邊方向的長度l1設定成與兩個電纜邊端保持部34的前端部34a間的長度l2大致相同,其中,兩個上述電纜邊端保持部34配置于電纜保持件11的長邊方向兩側。
此外,如圖3、圖4詳細所示,以跨及配置于長邊方向兩側的兩個電纜邊端保持部34的中心軌106一側的端部間的方式載置有引導件主體41。即,引導件主體41成為從中心軌106一側覆蓋垂直輥21的狀態(tài)。
在引導件主體41的垂直輥21一側的面上形成有凹部41a,該凹部41a用于避免與該垂直輥21發(fā)生干涉。另一方面,在引導件主體41的中心軌106一側沿長邊方向形成有引導槽42。引導槽42的底面由在長邊方向上連續(xù)的、平滑的面形成,并且與在電纜保持件11的短邊方向上相對的側壁12b間的間隙連通。在這種引導槽42中布線有各電纜112、113。因而,能不對各電纜112、113施加負擔地進行配線,從而各電纜112、113在配線時不會被切割。
在引導件主體41的長邊方向兩端一體成型有分別向電纜保持件11的底壁12a一側突出的腳部43。腳部43的壁厚方向(圖6的上下方向)的寬度w3設定成與電纜保持件11的側壁12b間的寬度w4大致相同,或是比電纜保持件11的側壁12b間的寬度w4稍小。此外,各腳部43被插入到電纜保持件11的側壁12b間,且各腳部43的前端與電纜保持件11的底壁12a抵接。在各腳部43的長邊方向兩端側的側面以與電纜保持件11的電纜邊端插入孔36對應的方式形成有圓弧面43a。上述圓弧面43a也構成電纜邊端插入孔36的一部分。
如圖4所示,在將電纜引導件40安裝于電纜保持件11的狀態(tài)下,在電纜邊端插入孔36中插入有套環(huán)44。接著,各電纜邊端112a、113a隔著上述套環(huán)44被插入。換言之,隔著套環(huán)44,通過電纜邊端保持部34和電纜鉤部35來夾持電纜邊端112a、113a。
套環(huán)44是由樹脂形成為圓筒狀的構件。套環(huán)44在軸向一端形成有凸緣部44a。此外,在套環(huán)44的軸向另一端形成有未圖示的爪部。此外,從套環(huán)44的爪部一側將上述套環(huán)44插入電纜邊端插入孔36中。于是,套環(huán)44發(fā)生彈性變形,在貫穿電纜邊端插入孔36時,爪部與電纜邊端插入孔36的周緣部卡合。即,套環(huán)44通過凸緣部44a和未圖示的爪部而配合固定于電纜邊端保持部34和電纜鉤部35。
此外,在套環(huán)44的周壁沿軸向形成有切口44b。另一方面,在電纜保持件11的電纜邊端保持部34與電纜鉤部35間形成有切口37。因而,在隔著套環(huán)44將各電纜邊端112a、113a插入到電纜邊端插入孔36時,各電纜112、113不會與電纜保持件11的側壁12b及套環(huán)44碰撞而造成阻礙。
在此,在將各電纜112a、113a插入到電纜邊端插入孔36時,最初,分別將規(guī)定的電纜邊端112a、113a插入到位于與對應的電纜112、113的拉出方向相反一側的電纜邊端插入孔36中。
即,在圖4中,開放用電纜112朝左方被拉出,上述開放用電纜112的電纜邊端112a被插入到兩個電纜邊端插入孔36中的右側的電纜邊端插入孔36中。
另一方面,在圖4中,封閉用電纜113朝右方被拉出,上述封閉用電纜113的電纜邊端113a被插入到兩個電纜邊端插入孔36中的左側的電纜邊端插入孔36中。
在將電纜邊端112a、113a插入電纜邊端插入孔36中的狀態(tài)下,各電纜112、113a位于電纜保持件11的短邊方向中央處、即在電纜保持件11的短邊方向上相對的側壁12b間的間隙處。此外,從各電纜邊端112a、113a拉出的各電纜112、113以在電纜引導件40上交叉的形態(tài)收納于引導槽42中。
在此,在電纜引導件40的腳部43形成有圓弧面43a,因此,當在將電纜引導件40安裝于電纜保持件11的狀態(tài)下,將電纜邊端112a、113a插入到電纜邊端插入孔36中時,腳部43的前端處于被電纜邊端112a、113a和電纜保持件11的底壁12a夾持的狀態(tài)。藉此,能防止電纜引導件40從電纜保持件11脫落的情況。即,電纜引導件40的腳部43的前端起到防脫部43b的作用,該防脫部43b防止電纜引導件40從電纜保持件11脫落。
(輥單元的組裝方法和輥單元的作用)
接著,對輥單元1的組裝方法和輥單元1的作用進行說明。
首先,預先將水平輥10a、10b和垂直輥21組裝于底座托架2。然后,將電纜引導件40安裝于電纜保持件11,將套環(huán)44插入到電纜邊端插入孔36中。此時,使形成于套環(huán)44的切口44b的位置與電纜保持件11的切口37的位置對齊,并將套環(huán)44插入到電纜邊端插入孔36中。
接著,將各電纜112、113的電纜邊端112a、113a插入到電纜邊端插入孔36中。
此時,首先,將底座托架2設為與常規(guī)的定向上下顛倒的方向。接著,將各電纜邊端112a、113a插入到位于對應的電纜112、113的拉出方向一側的電纜邊端插入孔36中。然后,通過將底座托架2繞轉到常規(guī)的定向,從而使各電纜112、113在電纜引導件40上處于交叉的狀態(tài),并被收納于電纜引導件40的引導槽42中。
即,在圖4中,開放用電纜112朝左方被拉出,上述開放用電纜112的電纜邊端112a處于被插入到兩個電纜邊端插入孔36中的右側的電纜邊端插入孔36中的狀態(tài)。
另一方面,在圖4中,封閉用電纜113朝右方被拉出,上述封閉用電纜113的電纜邊端113a處于被插入到兩個電纜邊端插入孔36中的左側的電纜邊端插入孔36中的狀態(tài)。此外,從各電纜邊端112a、113a拉出的各電纜112、113以在電纜引導件40上交叉的形態(tài)收納于引導槽42中。
在此,在將各電纜邊端112a、113a插入到電纜邊端插入孔36中的狀態(tài)下,各電纜邊端112a、113a能相對于電纜邊端插入孔36自由轉動。因而,在將底座托架2繞轉到常規(guī)的定向時,電纜邊端112a、113a發(fā)生轉動,從而能在各電纜112、113不發(fā)生纏繞的情況下容易地交叉。
此外,各電纜112、113的長度以底座托架2在常規(guī)的定向(各電纜112、113在電纜引導件40上交叉的狀態(tài))下確定尺寸。因而,在將電纜邊端112a、113a分別插入到各電纜邊端插入孔36中時(底座托架2的定向處于上下顛倒的方向時),各電纜112、113處于松弛的狀態(tài)。因而,能在未對各電纜112、1113施加張力的狀態(tài)下,分別將電纜邊端112a、113a插入到各電纜邊端插入孔36中。藉此,能容易地進行上述電纜邊端112a、113a的插入操作。
在將電纜邊端112a、113a安裝于電纜保持件11,并將底座托架2的定向設為常規(guī)的定向之后,將輥單元1安裝于中心軌106。藉此,完成輥單元1的組裝。
在此,收納于電纜引導件40的引導槽42的部位的電纜112、113與供電纜邊端112a、113a安裝的位置相比,向與電纜保持件11的底壁12a(底座托架2)分開的方向錯開。換言之,收納于電纜引導件40的引導槽42的部位的電纜112、113以與供電纜邊端112a、113a安裝的位置相比更向中心軌106一側偏置的形態(tài)進行布線。
因而,當向各電纜112、113施加張力時,朝向電纜保持件11的底壁12a(底座托架2)一側的按壓力會作用于引導件主體41。上述按壓力分散于腳部43,接著,電纜保持件11和底座托架2承受按壓力。
此外,收納于電纜引導件40的引導槽42的部位的電纜112、113以與供電纜邊端112a、113a安裝的位置相比向中心軌106一側偏置的形態(tài)進行布線。因而,能使各電纜112、113盡可能地靠近上述中心軌106。
此外,由于各電纜112、113在電纜引導件40上交叉,因此,當向各電纜112、113施加張力時,各電纜邊端112a、113a會對電纜邊端保持部34進行按壓。即,電纜邊端保持部34通過將在長邊方向上與電纜鉤部35相對的側面形成為圓弧狀,從而承受電纜邊端112a、113a的載荷,并對上述電纜邊端112a、113a進行保持。另一方面,電纜鉤部35以防止電纜邊端112a、113a從電纜邊端保持部34脫落的方式起作用。
這樣,在上述第一實施方式中,以能裝拆的方式將電纜引導件40設于電纜保持件11。因而,除了底座托架2及電纜保持件11之外,能僅成型電纜引導件40,因此,能節(jié)省各部件的加工的工時。此外,由于僅將電纜引導件40安裝于電纜保持件11即可,因此,能無需對電纜保持件11、底座托架2實施花費工時的加工。
此外,電纜引導件40構成為使各電纜112、113的位置與供電纜邊端112a、113a安裝的位置相比,更向與電纜保持件11的底壁12a(底座托架2)分開的方向錯開。即,電纜引導件40使各電纜112、113的位置與供電纜邊端112a、113a安裝的位置相比更朝中心軌106一側偏置。因而,即使在中心軌106由直線部106a和彎曲部106b構成的情況下,也能通過輥單元1的滑動位置來抑制各電纜112、113的配線路徑長度發(fā)生變化。
此外,電纜引導件40使各電纜112、113從電纜保持件11和底座托架2分開(上推),因此,在向各電纜112、113施加張力時,因該張力而使電纜引導件40受到按壓。此外,施加于上述電纜引導件40的按壓力由電纜保持件11和底座托架2承受。
即,構成為使電纜保持件11和底座托架2承受施加于電纜引導件40的載荷。因而,為了提高電纜引導件40對各電纜112、113的保持剛性,無需過度地提高電纜引導件40自身的剛性。藉此,能通過簡單的結構來提高電纜引導件40對各電纜112、113的保持剛性,并且能抑制輥單元1的大型化。
此外,電纜引導件40由大致長方體形狀的引導件主體41和突出形成于上述引導件主體41的長邊方向兩端的腳部43構成。因而,能通過腳部43來分散因各電纜112、113的張力而施加于引導件主體41的載荷。藉此,無需將引導件主體41的剛性提高到必要以上,其結果是,能使電纜引導件40小型化。
此外,能通過腳部43來抑制電纜引導件40的松動。
此外,在電纜引導件40的腳部43形成構成電纜邊端插入孔36的一部分的圓弧面43a,并使腳部43的前端夾持在電纜邊端112a、113a與電纜保持件11的底壁12a之間。藉此,使電纜引導件40的腳部43的前端起到防脫部43b的作用,該防脫部43b防止電纜引導件40從電纜保持件11脫落。因而,能防止安裝于電纜保持件11的電纜引導件40的脫落。
此外,各電纜112、113以在電纜引導件40上交叉的方式配線。因而,能使用一個電纜引導件40,使兩個電纜112、113纏繞并與電纜保持件11的底壁12a(底座托架2)分開。藉此,與分別使兩個電纜112、113單獨地與底座托架2分開的情況相比,能節(jié)省空間。
此外,分別將圓柱狀的電纜邊端112a、113a設于各電纜112、113的另一端,并經由上述電纜邊端112a、113a使電纜保持件11與各電纜112、113連接。因而,上述電纜邊端112a、113a會相對于電纜保持件11繞電纜邊端112a、113a的軸自由轉動。
因而,在組裝輥單元1時,能暫時將底座托架2的定向設為與常規(guī)的定向上下顛倒的方向,并在將各電纜邊端112a、113a組裝于上述底座托架2之后,將底座托架2繞轉而成為常規(guī)的定向。這樣,繞轉底座托架2也能防止各電纜112、113發(fā)生纏繞。藉此,在將各電纜邊端112a、113a組裝于電纜保持件11時,能預先使各電纜112、113撓曲,并能使輥單元1的組裝操作變得容易。
此外,電纜保持件11的側壁12b由電纜邊端保持部34和電纜鉤部35構成。此外,電纜邊端保持部34承受電纜邊端112a、113a的載荷,并對上述電纜邊端112a、113a進行保持。另一方面,位于與電纜邊端112a、113a的載荷施加一側相反的一側的電纜鉤部35以防止電纜邊端112a、113a從電纜邊端保持部34脫落的方式起作用。
這樣,通過在側壁12b上按作用劃分以形成電纜邊端保持部34和電纜鉤部35,從而能使將各電纜邊端112a、113a安裝于電纜保持件11的操作變得容易。
此外,電纜引導件40形成為上述電纜引導件40的引導件主體41從中心軌106一側覆蓋垂直輥21。即,電纜引導件40的引導件主體41配置在垂直輥21與中心軌106之間。
因而,能將電纜引導件40配置于輥單元1的軌道上、即各電纜112、113的配線路徑上。其結果是,能防止多余的力施加于各電纜112、113。此外,能使各電纜112、113有效地接近于中心軌106,因此,能可靠地抑制各電纜112、113的配線路徑長度因輥單元1的滑動位置而發(fā)生變化。
(第二實施方式)
(輥單元)
接著,根據(jù)圖8~圖12,對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另外,對于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方面,標注相同符號進行說明(對于以下的實施方式亦是如此)。
圖8是從上側對輥單元201進行觀察的立體圖,其與前述的圖3對應。圖9是從下側對輥單元201進行觀察的立體圖,其與前述的圖4對應。圖10是電纜保持件211的立體圖,其與前述的圖5對應。圖11是電纜保持件240的立體圖,其與前述的圖6對應。圖12是表示將電纜引導件240安裝于電纜保持件211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其與前述的圖7對應。
如圖8~圖12所示,前述的第一實施方式與第二實施方式的不同點在于:第一實施方式的電纜保持件11的形狀與第二實施方式的電纜保持件211的形狀不同這一點;以及第一實施方式的電纜引導件40的形狀與第二實施方式的電纜引導件240的形狀不同這一點。
(電纜保持件)
如圖8~圖10所示,電纜保持件211是對金屬板實施沖壓加工等而形成的,并通過焊接等而與底座托架2一體化。
電纜保持件211具有保持件底座212,該保持件底座212沿底座托架2的寬度方向形成得較長。保持件底座212形成為截面呈大致コ字狀,并由底壁212a和兩個側壁212b構成,其中,上述底壁212a與底座托架2相接,兩個上述側壁212b從底壁212a的短邊方向兩側立起形成。
在此,側壁212b不像前述的第一實施方式那樣包括電纜鉤部35,僅包括電纜邊端保持部34。在電纜邊端保持部34形成有圓弧面34b,該圓弧面34b相當于前述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電纜邊端插入孔36的一部分。
(電纜引導件)
如圖8、圖9、圖11、圖12所示,電纜引導件240由樹脂形成,一體成型有大致長方體形狀的引導件主體241和腳部243,其中,大致長方體形狀的上述引導件主體241以沿電纜保持件211的長邊方向較長的方式形成,上述腳部243從引導件主體241的長邊方向兩端突出。引導件主體241的短邊方向(圖11的上下方向)的寬度w5設定成與電纜保持件211的短邊方向(圖10的上下方向)的寬度w2大致相同。
在此,腳部243一體成型有腳部主體251和防脫防止機構252,其中,上述腳部主體251配置于兩個腳部243相互相對的一側,上述防脫防止機構252配置于與相互相對的一側相反的一側。腳部主體251相當于前述的第一實施方式的腳部43。即,當將電纜引導件240安裝于電纜保持件211時,處于腳部主體251被插入到電纜保持件211的側壁212b之間(電纜邊端保持部34之間)的狀態(tài)。另一方面,在比電纜保持件211的側壁212b更靠長邊方向外側,配置有防脫防止機構252。
防脫防止機構252的壁厚方向的寬度w6設定成與引導件主體241的短邊方向(圖6的上下方向)的寬度w5相同。此外,防脫防止機構252比腳部主體251更向車外側(底座托架2一側)突出形成。防脫防止機構252距腳部主體251的突出高度h1設定成與保持件底座212的底壁212a的壁厚t1大致相同。即,若將電纜引導件240安裝于電纜保持件211,則防脫防止機構252的前端與底座支架2抵接。
在腳部243的中央部、即腳部主體251與防脫防止機構252的邊界部處,形成有電纜邊端插入孔236。在將電纜引導件240安裝于電纜保持件211的狀態(tài)下,電纜邊端插入孔236形成為其內周緣沿電纜邊端保持部34的圓弧面34b。
此外,在防脫防止機構252的與引導件主體241的引導槽42對應的部位處形成有輔助槽242。輔助槽242形成為與引導槽42相連,且與引導槽42相反的一側與電纜邊端插入孔236相連。此外,輔助槽242向電纜保持件211的底壁12a一側(圖11的車外側)延伸設置,并從腳部243的前端的稍微緊前向下側彎曲形成。因而,如圖9詳細所示,在腳部243下側的面形成有切口253,該切口253從電纜邊端插入孔236向斜外側延伸。
(輥單元的組裝方法和輥單元的作用)
接著,對輥單元201的組裝方法和輥單元201的作用進行說明。另外,在將水平輥10a、10b和垂直輥21預先組裝于底座托架2這一點上,與前述的第一實施方式是相同的。
首先,將電纜引導件240安裝于電纜保持件211,將套環(huán)44插入到電纜邊端插入孔236中。此時,將形成于套環(huán)44的切口44b的位置與電纜保持件211的切口253的位置對齊,并將套環(huán)44插入到電纜邊端插入孔236中。
接著,將各電纜112、113的電纜邊端112a、113a插入到電纜邊端插入孔236中。此時,從電纜保持件211的切口253一側,并且以使各電纜112、113穿過上述切口253的方式將電纜邊端112a、113a插入。
此外,在將各電纜112、113的電纜邊端112a、113a插入到電纜邊端插入孔236時,首先將底座托架2設為與常規(guī)的定向上下顛倒的方向。接著,將各電纜邊端112a、113a插入到位于對應的電纜112、113的拉出方向一側的電纜邊端插入孔236中。然后,通過將底座托架2繞轉到常規(guī)的定向,從而成為使各電纜112、113在電纜引導件240上交叉的狀態(tài),并收納于電纜引導件240的引導槽42中。
在將各電纜邊端112a、113a插入到電纜邊端插入孔236中的狀態(tài)下,各電纜邊端112a、113a能相對于電纜邊端插入孔236自由轉動。因而,在將底座托架2繞轉到常規(guī)的方向時,電纜112a、113a轉動。
此外,在電纜保持件211的防脫防止機構252形成有與引導件主體241的引導槽42連通的輔助槽242。因而,能將穿過切口253的各電纜112、113卷繞于引導槽42。藉此,能使各電纜112、113在不發(fā)生纏繞的情況下容易地交叉。
在將電纜邊端112a、113a安裝于電纜保持件211,并將底座托架2的定向設為常規(guī)的定向之后,將輥單元201安裝于中心軌106。藉此,完成輥單元1的安裝。
在此,收納于電纜引導件240的引導槽42的部位的電纜112、113與供電纜邊端112a、113a安裝的位置相比,更向與電纜保持件211的底壁12a(底座托架2)分開的方向錯開。換言之,收納于電纜引導件240的引導槽42的部位的電纜112、113以比供電纜邊端112a、113a安裝的位置更向中心軌106一側偏置的形式進行配線。
因而,當向各電纜112、113施加張力時,朝向電纜保持件11的底壁12a(底座托架2)一側的按壓力會作用于引導件主體41。上述按壓力分散于腳部243,而且電纜保持件11和底座托架2承受按壓力。
此外,收納于電纜引導件240的引導槽42的部位的電纜112、113以比供電纜邊端112a、113a安裝的位置更向中心軌106一側偏置的形式進行配線,因此,能使各電纜112、113盡可能地靠近上述中心軌106。
此外,各電纜112、113在電纜引導件40上交叉,因此,當向各電纜112、113施加張力時,各電纜邊端112a、113a會對電纜邊端保持部34進行按壓。即,電纜邊端保持部34通過將在長邊方向上與電纜鉤部35相對的側面形成為圓弧狀,從而承受電纜邊端112a、113a的載荷,并對上述電纜邊端112a、113a進行保持。
在此,電纜引導件240的腳部243由腳部主體251和防脫防止機構252形成,其中,在上述腳部243的中央部、即腳部主體251與防脫防止機構252的邊界部處,形成有電纜邊端插入孔236。此外,在上述電纜邊端插入孔236中插入有電纜邊端112a、113a,因此,腳部主體251一側成為施加于電纜邊端112a、113a的載荷的方向。上述載荷由電纜保持件211的線端部保持部34承受,因此,腳部主體251以防止電纜引導件240從電纜保持件211脫落的方式起作用。
另一方面,位于與施加于電纜邊端112a、113a的載荷的方向相反的一側的防脫防止機構252以防止電纜邊端112a、113a從腳部主體251脫落的方式起作用。這樣,通過電纜保持件211的電纜邊端保持部34、電纜引導件240的腳部主體251、防脫防止機構252和電纜邊端112a、113a分別協(xié)作,從而實現(xiàn)一體化。
如上所述,在上述的第二實施方式中,在電纜保持件211的側壁212b僅形成電纜邊端保持部34,而沒有形成電纜鉤部35。另一方面,由腳部主體251和防脫防止機構252構成電纜引導件240的腳部243,并使防脫防止機構252具有前述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電纜鉤部35的作用。
因而,根據(jù)上述第二實施方式,能起到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效果。此外,通過由腳部主體251和防脫防止機構252構成腳部243,從而能在抑制輥單元201的大型化的同時,提高電纜引導件240的剛性。
(第三實施方式)
(輥單元)
接著,根據(jù)圖13~圖17,對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圖13是從下側對輥單元301進行觀察的立體圖,其與前述的圖4對應。
如圖13所示,前述的第一實施方式與第三實施方式的不同點在于:第一實施方式的電纜保持件11的形狀與第三實施方式的電纜保持件311的形狀不同這一點;以及第一實施方式的電纜引導件40的形狀與第三實施方式的電纜引導件340的形狀不同這一點。
(電纜保持件)
圖14是電纜保持件311的立體圖,其與前述的圖5對應。
如圖13、圖14所示,電纜保持件311是對金屬板實施沖壓加工等而形成的,并通過焊接等而與底座托架2一體化。
電纜保持件311具有保持件底座312,該保持件底座312沿底座托架2的寬度方向形成得較長。保持件底座312形成為截面呈大致コ字狀,并由底壁312a和兩個側壁312b構成,其中,上述底壁312a與底座托架2相接,兩個上述側壁312b從底壁312a的短邊方向兩側立起形成。
由于底壁312a的形狀與前述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底壁12a相同,因此,標注與前述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底壁12a相同的符號,并省略其說明。
另一方面,長邊方向兩端側的側壁312b的形狀與前述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形狀不同。以下,對側壁312b的形狀進行具體說明。
側壁312b的高度h2設定成與垂直輥21的中心軌106一側的端面的高度大致相同。此外,側壁312b以在上下方向俯視觀察時長邊方向外側開口的方式形成為大致c字狀。此外,側壁312b分別由電纜邊端保持部334和電纜鉤部335構成,其中,上述電纜邊端保持部334位于長邊方向中央側,上述電纜鉤部335位于長邊方向兩端側。
在各側壁312b中的、構成電纜鉤部335的部位的車輛寬度方向大致中央處形成有切口337。藉此,電纜邊端保持部334和電纜鉤部335整體呈大致c字狀。此外,各電纜112、113經由電纜鉤部335的切口337從各側壁312b的上下方向外側插入到內側。在如上所述構成的電纜保持件311安裝有電纜引導件340。
(電纜引導件)
圖15是電纜引導件340的立體圖。圖16是圖15的a向視圖。圖17是表示將電纜引導件340安裝于電纜保持件311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其與前述的圖7對應。
如圖15、圖16所示,電纜引導件340的基本結構與前述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電纜引導件40相同。因而,對于與前述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電纜引導件40相同形狀的部位,標注與該電纜引導件40相同的符號,并省略其說明。
另外,如圖16詳細所示,在形成于引導件主體41的引導槽42的長邊方向兩端形成有一根各電纜112、113程度的電纜槽42a。上述電纜槽42a形成于引導槽42的短邊方向大致中央處。此外,電纜槽42a的短邊方向的寬度w7設定成兩根各電纜112、113程度的寬度。由于形成有電纜槽42a,因此,被引導至引導槽42的各電纜112、113不會在引導槽42上錯開。
在此,如圖15、圖16所示,在第三實施方式的電纜引導件340的引導件主體41的長邊方向兩端且引導件主體41的短邊方向兩端一體成型有電纜導入部345。這一點是與前述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電纜引導件40不同的一點。
電纜導入部345在沿引導件主體41的長邊方向,且向底座主體3的縱壁3a傾斜地彎曲的同時延伸。換言之,電纜導入部345在沿比電纜鉤部335的切口337更靠中心軌106一側的形狀傾斜地彎曲的同時延伸。此外,各電纜導入部345的前端的位置形成為與切口337的靠中心軌106一側的內側面337a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
此外,在各電纜導入部345的上下方向外側的面形成有凹部346。凹部346形成為與電纜保持件311的側壁312b的中心軌106一側的形狀對應。凹部346的上下方向的面346a形成為與腳部43的面成為共面。藉此,如圖17詳細所示,當將電纜引導件340安裝于電纜保持件311時,會成為側壁312b的中心軌106一側的一半被插入到上述電纜引導件340的凹部346中的狀態(tài)。
換言之,側壁312b的中心軌106一側的一半成為外周面與內側面分別被電纜導入部345覆蓋的狀態(tài),其中,側壁312b各自的內側面在上下方向上相對。
在此,在電纜導入部345的前端一體成型有爪部347,該爪部347能與電纜鉤部335的切口337卡合。爪部347以從電纜導入部345的前端對切口337的中心軌106一側的內側面337a進行覆蓋的方式延伸。藉此,切口337的內側面337a和切口337的電纜導入部345一側的角部(邊緣)337b成為被電纜導入部345覆蓋的狀態(tài)。
這樣,在上述的第三實施方式的電纜引導件340的引導件主體41的長邊方向兩端且引導件主體41的短邊方向兩端,一體成型有電纜導入部345。因而,在對各電纜112、113進行配線時,電纜引導部345成為引導件,從而能容易地將各電纜112、113引導至引導件主體41的引導槽42。
而且,電纜導入部345以對電纜保持件311的側壁312b的靠中心軌106一側的一半中的外周面與內側面進行覆蓋的方式延伸形成,其中,上述側壁312b各自的內側面在上下方向上相對。因而,通過設置電纜導入部345來對各電纜112、113的移位進行限制,因此,能防止在使輥單元301動作時各電纜112、113與電纜保持件311刮蹭的情況。因而,還能防止各電纜112、113的損傷。
此外,在各側壁312b中的構成電纜鉤部335的部位的車輛寬度方向大致中央處,形成有切口337。換言之,在各側壁312b的、與各電纜112、113的施加張力一側相反的一側,形成有切口337。因而,在輥單元301動作時,能防止各電纜112、113經由切口337脫開。也就是說,各電纜112、113朝與切口337相反的一側被拉伸,因此,各電纜112、113不會靠近切口337一側。因而,能防止各電纜112、113從切口337脫落的情況。
此外,在電纜導入部345的前端一體成型有爪部347,該爪部347能與電纜鉤部335的切口337卡合。因而,能將電纜引導件340可靠地安裝于電纜保持件311。此外,還能防止電纜引導件340從電纜保持件311脫落。
此外,爪部347以從電纜導入部345的前端對切口337的靠中心軌106一側的內側面337a進行覆蓋的方式延伸。藉此,切口337的內側面337a和切口337的電纜導入部345一側的角部(邊緣)337b成為被電纜導入部345覆蓋的狀態(tài)。因而,能防止各電纜112、113在切口337處發(fā)生刮擦而使各電纜112、113損傷的情況。
尤其,各電纜112、113容易與切口337的電纜導入部345一側的角部337b刮擦而損傷。通過利用爪部347對這種電纜導入部345一側的角部337b進行覆蓋,從而能可靠地防止各電纜112、113的損傷。
(第三實施方式的變形例)
接著,根據(jù)圖18、圖19,對第三實施方式的變形例進行說明。
圖18是從中心軌106一側對第三實施方式的變形例的電纜引導件340進行觀察的俯視圖,其與前述的圖16對應。圖19是從中心軌106一側對第三實施方式的變形例的輥單元301進行觀察的俯視圖。
如圖18、圖19所示,形成于變形例的電纜引導件340的引導槽42的電纜槽42a并非形成于引導槽42的短邊方向大致中央處,而是靠引導槽42的短邊方向一側形成。
因而,如圖19所示,各電纜112、113以在引導槽42內規(guī)整地排列的狀態(tài)進行配線。藉此,電纜112、113彼此不會發(fā)生纏繞或刮擦,從而能防止電纜112、113的損傷。此外,還能防止因電纜112、113彼此刮擦而產生的異聲。
(第四實施方式)
(輥單元)
接著,根據(jù)圖20~圖23,對本發(fā)明的第四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圖20是從下側對輥單元401進行觀察的立體圖。
如圖20所示,前述的第一實施方式與第四實施方式的不同點在于:第一實施方式的電纜保持件11的形狀與第四實施方式的電纜保持件411的形狀不同這一點;以及第一實施方式的電纜引導件40的形狀與第四實施方式的電纜引導件440的形狀不同這一點。
(電纜保持件)
圖21是電纜保持件411的立體圖。
如圖20、圖21所示,電纜保持件411是對金屬板實施沖壓加工等而形成的,并通過焊接等而與底座托架2一體化。電纜保持件411具有保持件底座412,該保持件底座412沿底座托架2的寬度方向形成得較長。
保持件底座412的中央的大部分并非像前述的第一實施方式的保持件底座12那樣形成為截面呈大致コ字狀,而是形成為平坦的板狀。在上述平坦的板狀的部位以向上下方向稍許隆起的方式形成有底座擴大部431。此外,在上述底座擴大部431形成有在壁厚方向上貫穿的大致長圓形狀的通孔32。
在底座擴大部431設有垂直輥21。上述垂直輥21的結構與前述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垂直輥21相同。因而,電纜保持件411和供垂直輥21樞軸支撐的支軸21a經由底座擴大部431的通孔32而一體化。此外,以底座擴大部431形成為平坦的板狀的程度,在上述底座擴大部431與垂直軸21之間形成有間隙k。
在保持件底座412的長邊方向兩端且短邊方向兩側分別立起設置有第一側壁412a、第二側壁412b。各側壁412a、412b的高度h3設定成與垂直輥21的中心軌106一側的端面的高度大致相同。此外,在電纜保持件411的短邊方向上相對的第一側壁412a與第二側壁412b間的寬度w8設定為能供各電纜112、113插通的寬度。
兩個側壁412a、412b中的配置于上側的第一側壁412a形成為在俯視觀察時呈四邊形。此外,在第一側壁412a的大致中央處形成有電纜邊端插入孔436,該電纜邊端插入孔436能供電纜邊端112a、113a插入。此外,第一側壁412a以電纜邊端插入孔436為中心,長邊方向中央側起到電纜邊端保持部434a的作用。而長邊方向兩端側起到電纜鉤部435a的作用。
兩個側壁412a、412b中的、配置于下側的第二側壁412b形成為在沿上下方向俯視觀察時呈大致c字狀。第二側壁412b由電纜邊端保持部434b和電纜鉤部435構成,其中,上述電纜邊端保持部434b位于長邊方向中央側,上述電纜鉤部335位于長邊方向兩端側。
電纜邊端保持部434b和電纜鉤部435b整體呈大致c字狀,因此,在第二側壁412b中的、構成電纜鉤部435b的部位的車輛寬度方向大致中央處形成有切口437。各電纜112、113經由上述切口437從第二側壁412b的上下方向外側插入到內側。此外,在如上所述構成的電纜保持件411安裝有電纜引導件440。
(電纜引導件)
圖22是從滑動門103一側對電纜引導件440進行觀察的立體圖。圖23是從中心軌106一側對電纜引導件440進行觀察的立體圖。圖24是圖20的b向視圖。
如圖20、圖22~圖24所示,電纜引導件440形成為圍繞垂直輥21的周圍,且形成為在下側具有開口部440a。
在電纜引導件440的滑動門103一側的壁面440b以向下側突出的方式一體成型有一對凸部450a、450b。上述一對凸部450a、450b間的寬度w9設定為與支軸21a的軸徑大致相同或是稍許大于支軸21a的軸徑的程度。此外,一對凸部450a、450b的車內外方向的厚度t2設定成比電纜保持件411的底座擴大部431與垂直輥21間的間隙k稍小的程度。
因而,電纜引導件440以一對凸部450a、450b夾持在電纜保持件411的底座擴大部431與垂直輥21之間的形態(tài)且以一對凸部450a、450b在徑向上夾住支軸21a的形態(tài)被安裝。
此外,在一對凸部450a、450b的前端分別一體成型有舌片部451a、451b。各舌片部451a、451b以向相互相對的一側且沿支軸21a的周圍的方式傾斜地延伸。各舌片部451a、451b的前端間的寬度w10設定成比支軸21a的軸徑小。
在此,各舌片部451a、451b分別以能發(fā)生彈性變形的方式形成。因而,即使各舌片部451a、451b的前端間的寬度w10設定得比支軸21a的軸徑小,在將各舌片部451a、451b按壓于支軸21a時,各舌片部451a、451b也會發(fā)生彈性變形。即,電纜引導件440能相對于支軸21a(與支軸21a一體化后的電纜保持件411)裝拆,且配合固定于支軸21a。
此外,電纜引導件440的與各凸部450a、450b相反一側的壁面440c整體向下側延伸設置。在上述延伸設置的部位的中心軌106一側的外表面,沿電纜保持件411的長邊方向形成有引導槽442。引導槽442并排配置有兩條電纜槽443a、443b,兩條上述電纜槽443a、443b以與各電纜112、113的直徑對應的方式形成。
此外,在壁面440c的長邊方向兩端側,以向底座托架2一側傾斜的方式形成有錐形部444。更詳細而言,錐形部444形成為沿將上述錐形部444的頂點444p與各電纜112、113的電纜邊端112a、113a的中心p1連接的直線tl。
此外,在電纜引導件440的開口部440a一端的、兩個壁面440b、440c之間,延伸形成有一對側壁452a、452b。藉此,垂直輥21的除了下側的一部分的大半被電纜引導件440覆蓋。
因而,根據(jù)上述的第四實施方式,能通過電纜引導件440可靠地防止垂直輥21與各電纜112、113發(fā)生干涉的情況,并能防止各電纜112、113損傷的情況。此外,能抑制異物從外部向垂直輥21的侵入。因而,能抑制因異物引起的垂直輥21的異聲的產生。
此外,在電纜引導件440的壁面440c形成有錐形部444。因而,在電纜引導件440的引導槽442平滑地配置有各電纜112、113。也就是說,能抑制各電纜112、113過度地折曲。因而,能防止各電纜112、113的損傷。
另外,本發(fā)明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其能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精神的范圍內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各種改變。
例如,也可以將各實施方式及變形例的各結構組合來構成輥單元。
此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對使各電纜112、113在電纜引導件40、240上交叉,并使這些電纜112、113聚攏到一起,通過電纜引導件40使這些電纜向中心軌106一側偏置的情況進行了說明。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針對每根電纜112、113設置電纜引導件,并使電纜112、113分別單獨地偏置。在這種情況下,也可以使各電纜112、113不交叉,而是原樣地將各電纜112、113朝向各自的拉伸方向拉出。
此外,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對電纜保持件11、211形成為截面呈大致コ字狀的情況進行了說明。然而,并不局限于此,只要至少具有保持件底座12、212的側壁12b即可。在不具有底壁12a的情況下,也可以構成為通過焊接等將側壁12b直接接合于底座托架2。此外,在這種情況下,構成為通過底座托架2和電纜邊端112a、113a來夾持電纜引導件40、240的腳部43、243(腳部主體251)的前端。
此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對將圓柱狀的電纜邊端112a設于開放用電纜112的另一端,將圓柱狀的電纜邊端113a設于封閉用電纜113的另一端,并將這些電纜邊端112a、113a安裝于電纜保持件11、211的情況進行了說明。然而,電纜邊端112a、113a的形狀并不局限于圓柱狀,只要構成為各電纜112、113的另一端能自由轉動地安裝于電纜保持件11、211即可。例如,也可以經由代替圓柱狀的球狀的電纜邊端,將各電纜112、113的另一端安裝于電纜保持件11、211。
(工業(yè)上的可利用性)
根據(jù)上述輥單元,由于除了底座托架、電纜保持件之外,能僅成型電纜引導件,因此,能節(jié)省各部件的加工的工時。此外,由于只要將電纜引導件安裝于電纜保持件即可,因此,無需對電纜保持件、托架實施花費工時的加工,從而能提高輥單元的組裝性。
此外,電纜引導件形成為使各電纜與托架分開,并構成為通過電纜保持件和托架來承受因各電纜的張力施加的載荷。因而,為了提高電纜引導件對電纜的保持剛性,無需過度地提高電纜引導件自身的剛性。藉此,能通過簡單的結構來提高電纜引導件對電纜的保持剛性,并且能抑制輥單元的大型化。
(符號說明)
1、201、301、401……輥單元;
2……底座托架(托架);
10a、10b……水平輥;
11、211、311、411……電纜保持件;
12b、212b、312b……側壁;
21……垂直輥;
34、334……電纜邊端保持部;
35、335……電纜鉤部;
236……電纜邊端插入孔(插入孔);
40、240、340、440……電纜引導件;
41……引導件主體;
43、243……腳部;
43b……防脫部;
101……車輛主體;
103……滑動門;
106……中心軌(導軌);
110……滑動門自動開閉裝置(車用開閉體驅動裝置);
111……驅動單元(驅動裝置);
112……開放用電纜;
112a、113a……電纜邊端;
113……封閉用電纜;
251……腳部主體;
252……防脫防止機構;
337、437……切口;
337b……角部;
345……電纜導入部;
347……爪部;
412a……第一側壁(側壁);
412b……第二側壁(側壁);
440a……開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