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建/構筑物淺埋基礎脫空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如下:
(1)通過探地雷達在建/構筑物底層進行探測,對建/構筑物基礎脫空進行識別,確定需要處理的脫空部位具體位置、面積和深度;
(2)對步驟(1)中識別的脫空部位進行分區(qū),并在每個脫空區(qū)域內鉆設噴射孔,噴射孔孔徑為110mm,多個噴射孔呈梅花形分布,其孔距為3~5m;
(3)準備噴射設備和填充材料,所述噴射設備是包括噴砼機和空壓機,空壓機通過空壓管與噴砼機連接,在噴砼機的噴射管上安裝有S型噴射頭;所述填充材料為施工現(xiàn)場的細中砂、中粗砂、瓜米石或石粉中的任意一種或幾種混合,且填充材料的粒徑不大于15mm;
(4)將噴射設備組裝好之后直接運輸?shù)矫摽詹课唬娚涔艿腟型噴射頭插入脫空部位最邊緣的一個噴射孔內,然后將噴射材料加入噴砼機中,并同時開啟噴砼機和空壓機;直接通過噴射孔向脫空區(qū)域內噴射填充材料,當填充材料填充至噴射孔的孔口位置,便停止噴射,取出噴射頭,采用橡膠塞將該噴射孔臨時封堵,然后將S型噴射頭插入與其相鄰的下一個噴射孔內繼續(xù)噴射,依次至使該脫空部位被完全填充,停止噴射;
(5)靜置5-10d后,打開每個噴射孔的臨時封堵橡膠塞,并通過噴射孔逐個檢查每個脫空分區(qū)材料充填飽和度,對于充填不飽滿的區(qū)域進行二次噴射,二次噴射完畢后再次采用橡膠塞將噴射孔臨時封堵,靜置5-10d,再次打開檢查其充填飽和度,至使每個脫空區(qū)域內填充飽滿;
(6)待脫空區(qū)域全部填充飽滿后,用風鎬將噴射孔壁的毛糙部位鑿平,然后用高于原始地面混凝土一個強度等級的混凝土填充噴射孔,至少靜置28天后,施工防水層,恢復建/構筑物底層面板。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構筑物淺埋基礎脫空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脫空部位置于建/構筑物底層邊緣時,在噴射填充材料之前,先通過砂袋或土袋或砌磚?;蝾A埋擋板將邊緣部位進行封堵。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構筑物淺埋基礎脫空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噴射填充材料之前,通過探地雷測量出脫空區(qū)域的高度和面積,并用高度和面積相乘計算出脫空區(qū)域的容積,確定出填充材料的用量;并在噴射過程中,記錄每個區(qū)域填充材料的用量。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構筑物淺埋基礎脫空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個區(qū)域的噴射都從脫空深度底部緩慢提升噴射,每噴射一個區(qū)域,通過探地雷達或攝像頭進行檢測,對于缺陷的位置,進行補充噴射,確保每個區(qū)域噴射完整。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構筑物淺埋基礎脫空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型噴頭是由兩個弧度均為60-80度的弧形鋼管焊接而成的整體式噴頭,“S”型噴頭通過固定卡環(huán)與噴射管固定連接。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構筑物淺埋基礎脫空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脫空部位的脫空高度為1.5m以內。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構筑物淺埋基礎脫空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2)中對脫空部位的進行分區(qū)后,每個區(qū)域的面積為9-15m2,在每個區(qū)域的中心位置鉆設一個噴射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