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襯體結構加固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建材材料的處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種襯體結構加固方法。
背景技術:
由于經濟、歷史等原因,我國大量砌體結構的抗拉、抗剪強度偏低,并且部分結構 未作抗震設計要求,或是不滿足現(xiàn)行抗震規(guī)范條文,或是已達到或超過設計基準期。若要將 如此量大面廣的結構形式清除歷史舞臺,全部推倒重建又不現(xiàn)實,尤其對一些砌體結構的 文物。因此,為了使這些砌體結構保持正常的使用狀態(tài)和提高抗震能力,只能在科學鑒定的 基礎上,綜合考慮經濟和安全因素,對其進行有效的補強加固,從而提高現(xiàn)有結構的使用壽 命和抗震能力,保證人民生命安全和國家財產免受損失。目前,加固砌體的方法較多,其中最為普遍的是鋼筋網(wǎng)水泥砂漿加層加固法和外 貼FRP加固法。對于鋼筋網(wǎng)水泥砂漿加層加固法,砌體加固后承載力顯著提高、適應面廣、 價格低廉,但是,其施工為濕業(yè)性質,施工周期長,一定程度上會侵占原有空間,增加結構自 重,作業(yè)期間影響建筑物發(fā)揮正常的使用功能,另外,由于加固層砂漿較薄,外界環(huán)境和荷 載耦合作用下不可避免會引起鋼筋網(wǎng)銹蝕。外貼FRP加固砌體施工方便、外觀影響小,不增 加砌體自重,耐腐蝕性好,能顯著提高砌體的平面內水平抗剪強度、增強變形能力、改善結 構的延性。但是,F(xiàn)RP加固法幾乎不能提高砌體的承載力,受力裂縫需要單獨作灌漿處理。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通過簡單的施工操作便可以得到高承 載力和抗震性能的襯體結構加固方法。本發(fā)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它包括如下步驟第一步、鏟除砌體外表面裝飾層,對砌體表面進行洗刷處理;第 二步、對砌體進行鉆孔,將鋼板網(wǎng)通過對穿螺栓錨固于襯體表面;第三步、在噴槍裝置中填 入纖維聚合物,通過噴槍涂噴纖維聚合物于砌體表面。上述的纖維為短纖維,其包括碳纖維、玻璃纖維、玄武巖纖維。上述的鋼板網(wǎng)通過縱、橫向鋼板條焊接而成。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取得了以下的技術效果1、該發(fā)明適用范圍廣,把鋼板網(wǎng)加固和纖維聚合物加固的優(yōu)點有機的結合起來, 提高了砌體的承載力和抗震性能,加固效果較好,加固可靠性高,對中小學砌體結構校舍加 固以及砌體結構的文物修繕較為理想;2、該方法高壓噴槍可使聚合物基體灌入墻體的裂縫淺層中,進一步增強結構整體 性能;3、該方法加固時操作簡單、施工方便、幾乎不占用空間,作業(yè)期間不影響建筑物發(fā) 揮正常的使用功能;4、該方法噴涂的纖維聚合物可兼作外墻裝飾。
圖1鏟除砌體表面裝飾層的襯體示意圖;圖2經過鏟除裝飾層、洗刷后的砌體示意圖;圖3錨固鋼板網(wǎng)后襯體示意圖;圖4部分襯體表面涂噴纖維聚合物襯體示意圖;圖5襯體表面全部涂噴纖維聚合物襯體示意圖。其中1-砌體、2-裝飾層、3-鋼板網(wǎng)、4-螺栓、5-纖維聚合物。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實施例1參見圖1-5,一種襯體結構加固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驟第一步、鏟除砌體1外表面 裝飾層2,對砌體表面進行洗刷處理;第二步、對砌體進行鉆孔,將鋼板網(wǎng)3通過對穿螺栓4 錨固于襯體表面,鋼板網(wǎng)通過縱、橫向鋼板條焊接而成;第三步、在噴槍裝置中填入纖維聚 合物5,通過噴槍涂噴纖維聚合物于砌體表面,涂噴的纖維為短纖維,其包括碳纖維、玻璃纖 維、玄武巖纖維等。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限于上述的實施例,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fā) 明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形而不脫離本發(fā)明的范圍和精神。倘若這些改動和變形屬于本發(fā)明權 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內,則本發(fā)明的意圖也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形在內。
權利要求
一種襯體結構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驟第一步、鏟除砌體(1)外表面裝飾層(2),對砌體表面進行洗刷處理;第二步、對砌體進行鉆孔,將鋼板網(wǎng)(3)通過對穿螺栓(4)錨固于襯體表面;第三步、在噴槍裝置中填入纖維聚合物(5),通過噴槍涂噴纖維聚合物于砌體表面。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襯體結構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纖維聚合物為短纖維, 其包括碳纖維、玻璃纖維、玄武巖纖維。
3.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襯體結構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鋼板網(wǎng)通過縱、橫 向鋼板條焊接而成。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襯體結構加固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驟第一步、鏟除砌體外表面裝飾層,對砌體表面進行洗刷處理;第二步、對砌體進行鉆孔,將鋼板網(wǎng)通過對穿螺栓錨固于襯體表面;第三步、在噴槍裝置中填入纖維聚合物,通過噴槍涂噴纖維聚合物于砌體表面。本發(fā)明的方法操作簡單、施工方便、幾乎不占用空間,作業(yè)期間不影響建筑物發(fā)揮正常的使用功能。
文檔編號E04C1/00GK101852021SQ20101016220
公開日2010年10月6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4月27日
發(fā)明者劉飛宇, 盧亦焱, 張學朋, 李杉, 殷曉三 申請人:武漢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