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縫紉機的制作方法
人們已從文獻特別是EP337,952等文獻中獲悉,縫紉機含有一機座,機座至少具有兩條大致是平行的臂,至少有一與一條臂連接的桿-針及其操縱機構(gòu),至少有一與另一條臂連接的縫紉材料傳動機構(gòu)和/或線圈發(fā)送裝置,這些臂在連接支柱的一側(cè)是凸出的。
這種類型的縫紉機的機座,一方面,包含由合成材料(例如塑料)結(jié)構(gòu)形成的縫紉機支承底座,底座上至少安置著一凸緣座;另一方面,含有由此凸緣座支撐的一般呈現(xiàn)U形的堅固骨架,骨架的分支分別形成所述第一和第二臂的一部分,其底部至少構(gòu)成支柱的一部分。
在所述歐洲文獻中的實施形式之一,合成材料的結(jié)構(gòu)具有許多布置在結(jié)構(gòu)上的骨架定位腔,由于卡箍將骨架包圍在不同部位而使第一定位腔固定在第二定位腔上,卡箍是通過螺釘而可拆換地固定在機構(gòu)上。
雖然,上述解決方法從純粹機械觀點上看能夠提供所有保證,但是,在有關(guān)安裝的合理化方面出現(xiàn)了主要的缺陷事實上,即使將卡箍固定在合成材料結(jié)構(gòu)上的方式,既經(jīng)濟又便于操作,由于考慮到其實施,特別是在縫紉機的成批制造和安裝的情況下,牽涉到操作慢的問題,因為,問題在于要將卡箍放在預(yù)先準(zhǔn)備好的位置,繼而要將固定螺釘定位于預(yù)先在卡箍中準(zhǔn)備好的空間(通道)內(nèi),最后,還要將這些螺釘擰進合成材料結(jié)構(gòu)體中。
還需指出,如果由于例如如此固定的骨架上支撐的第一機械元件或兩個元件之一的缺點,需要替換同類型的另一骨架,而將已固定的骨架從結(jié)構(gòu)中取出,在眾多的情況下,新骨架的固定,主要要因為必須將螺釘重新擰進框架的同一孔中,其質(zhì)量比原有的骨架差。但是,人們知道在這種情況下,實際上是不可能正確地將螺釘重新放置在螺施形槽中,這些螺釘在安裝原有骨架時已留下凹陷。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缺陷。
附圖作為一實施方式和兩變體的示意圖實例。
圖1是局部剖切正視圖;
圖1A是按圖1的A-A線剖面圖,圖1B是按圖1的B-B線剖面圖;
圖2是圖1部分Ⅱ的放大比例圖;
圖3是按圖2的Ⅲ-Ⅲ線的部面圖,圖3A是圖3中出現(xiàn)的一元件視圖;
圖4類似于圖2的視圖,表示按照本發(fā)明的縫紉機一部分的第一變體實施方案;
圖5是按圖4的Ⅴ-Ⅴ線剖面圖,圖5A是圖5中出現(xiàn)的一機構(gòu)視圖;
圖6是類似于圖2的視圖,表示第二變體實施方案;
圖7是圖6的Ⅶ-Ⅶ線的截面圖,圖7A表示圖7中出現(xiàn)的處于另一工位的機構(gòu)。
圖1中看到的縫紉機具有由兩外殼(例如外殼1a)組裝成的匣1,而且,外殼1a如上述文獻EP337952等所描述和圖示那樣形成機座的兩元件之一。
事實上,不論是文獻還是本發(fā)明中所泄露的主要特性,這樣的機座是由外殼1a和堅固的U形骨架2構(gòu)成,在這種情況下,骨架具有呈六邊形截面的空心體形狀,且借助于由標(biāo)記3表示的三種裝置(其構(gòu)造特性將在后文中加以敘述)而可拆換地固定在此外殼上。骨架2在框架1a上的定位是由于加強肋在框架的底部適當(dāng)?shù)仫@示出其凸出的輪廓而實現(xiàn),其構(gòu)造細(xì)節(jié)將在后文中特別是參照圖1、1A、1B和2加以介紹。
首先要注意到,上述的現(xiàn)有歐洲專利文獻所涉及的縫紉機,如圖1所示,含有桿-針4,桿-針操縱機構(gòu)5,縫紉材料的傳動機構(gòu)和線圈發(fā)送裝置,后兩者用標(biāo)記6表示之,這些不同元件在圖中僅以方框示出其梗概。
按照傳統(tǒng)方法,這些機構(gòu)的總成從電動機7開始,通過由標(biāo)記8以統(tǒng)稱方式表示的一組皮帶輪和傳動皮帶被驅(qū)動,從而傳動兩根主動軸9和10,主動軸9和10分別地橫穿骨架2的上臂和下臂。軸承(圖中未示出)用于確保繞軸旋轉(zhuǎn)和保持骨架的各個臂內(nèi)的軸9和10的定中心位置和水平位置。在圖中所示軸9和10的左端按縫紉機領(lǐng)域的傳統(tǒng)的方法分別地與構(gòu)機5和6連接。
要注意到,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縫紉機,骨架2、軸9和10,它們的軸承和分別固定在各軸右端的皮帶輪構(gòu)成了一種獨立和可拆換的組合件,此組合件較佳地是成批生產(chǎn),甚至可在遠離縫紉機最終組裝地點處進行生產(chǎn)。另一方面,此組合件構(gòu)成了特別是用于“售后服務(wù)”的組裝備用件,此組裝備用件可適用修理按照本發(fā)明的縫紉機,例如,支承軸9和10的任一軸承出現(xiàn)的功能上缺陷。
將骨架2置在構(gòu)成縫紉機匣的外殼1a的框架上的固定方式,允許精確地和方便地將此骨架以及所述功能組合件的總成加以裝配和拆卸。為此,每一固定裝置3基本上含有下文所述的元件。
如上述的根據(jù)本發(fā)明,在外殼1a上的骨架2的定位是通過一組適當(dāng)?shù)匦纬奢喞募訌娎叨_保的。在這種情況下,加強肋的數(shù)目為7條,也就是說,外殼1a(圖1和圖2)的頂部含有的兩對垂直和相同的加強肋分別是11a和11b、12a和12b,一條與由骨架2形成的U形底座(圖1A)協(xié)作的水平肋13,以及構(gòu)成匣外殼下部的凸出部(圖1B)的一對補充加強肋14a和14b。
每對加強肋的肋條是彼此平行的,且分別地通過兩根撐桿11c和11d;12c和12d;14c和14d而一對一對地與加強肋11a,11b;12a,12b;14a,14b連接。這些撐桿的橫截面呈梯形。
從圖3中可看到,加強肋11a具有一凹口11e,用于劃定肋11a邊緣的兩支承面11f和11g的界限,各支承面的傾斜度和間距大致是與骨架2的頂部分支的外側(cè)面部分對應(yīng)的。加強肋11b、12a和12b含有同樣形狀和尺寸的對應(yīng)凹口,這樣,一旦放置骨架2(如圖示),與加強肋11a、11b、12a和12b總成的支承面接觸時,此骨架相對于外殼1a而言,就完全占有圖1所示的按垂直方向所規(guī)定的位置。
骨架2按水平方向的定位是通過前述加強肋13而確保的,從圖1A中看到,加強肋13的凹口形狀和尺寸與加強肋11a、11b、12a和12b的相同。
對于加強肋14a和14b來說(圖1B),要注意到,與加強肋11a和11b相反,形成骨架下部分支底座的加強肋14c和14b部分具有無任何凹口而完全成直線的輪廓,從而確保加強肋14a和14b僅按垂直于圖1所示平面的方向在框架上的定位(骨架2是在彈性夾15的作用下而支靠在加強肋14a和14b上)。
在按照本發(fā)明的縫紉機中,只要按上述方法定位,骨架2就通過一些彈性夾(例如,圖3A所示的彈性夾15)構(gòu)成的三個卡箍而被固定在匣外殼1a構(gòu)成的框架上。這些彈性夾通常呈現(xiàn)W形狀,各自都由例如以彈簧鋼制成的金屬帶環(huán)構(gòu)成,彈性夾在其兩自由端15a和15b處卷繞成一種鉤針狀。此外,在彈性夾未被張緊的位置,分開鉤針的間距遠超過所述撐桿11c,11d;12c,12d;14c和14d的間距。
作為圖示的實施方案中的例子,鉤針15a和15b之間的間距與分開撐桿11c和11d之間距的比率約計為1.4當(dāng)然,當(dāng)彈性夾按圖3所示方式安裝時,此比率可能根據(jù)選用的彈性夾材料的類型及所需施加在框架2上的力的大小而有所不同。
為此,只需要一方面首先將彈性夾15的分支之一嵌進包括在加強肋11a和11b之間的空間內(nèi),另一方面,通過反時針方向的旋轉(zhuǎn)運動,將彈性夾15的分支之一嵌進撐桿11c和骨架2之間的空間內(nèi),直到鉤針15b稍微處于撐桿11d之前的位置,或者是圖3所示撐桿左面的位置。
將彈性夾支靠在撐桿11c上,特別是靠在撐桿的傾斜面上,繼之,握緊彈性夾使鉤針15b更靠近鉤針15a,直到鉤針15b面對著撐桿11d和骨架2所界定的通道(空間)為止,繼之,將含有此鉤針15b的彈性夾分支嵌進此通道(空間)直到鉤針處于此撐桿外的位置,然后,松開彈性夾使其占有圖示的位置。要注意到,彈性夾的尺寸是這樣的,即在上述圖示位置,彈性夾的最凸出部分W形底部15C(圖3A)支靠在骨架2上,同時,彈性夾通過鉤針15a和15b以及與鉤針鄰接的兩個分支部分而與撐村11c和11d作緊密的接觸。
參照安裝在加強肋11a和11b之間的彈性夾,可以說其它兩個布置在加強肋12a和12b或14a和14b之間的彈性夾也是確實如前所描述的。
該彈性夾的拆卸可按相反于前述的方法而很容易地進行首先,握緊彈性夾分支直到將鉤針15b引導(dǎo)到包括在撐桿11d和骨架2之間的空間內(nèi),繼而,按順時針方向推動鉤針,且通過支靠在撐桿11c周圍的另一分支,而讓彈性夾“繞軸旋轉(zhuǎn)”,從而將彈性夾分支從此空間中拉出。
通過彈性夾(例如彈性夾15)施加在骨架2上的力F是十分定當(dāng)?shù)?,取決于彈性夾的尺寸以及制造該彈性夾材料的性質(zhì)。它應(yīng)當(dāng)足以保證,不管是縫紉機在搬運作業(yè)或是正常工作過程中,都讓骨架2固定在匣1的外殼1a上,處于為此而預(yù)先考慮在加強肋11a,11b,12a,12b,13和14a,14b上與支承面(如圖3所示的表面11f和11g)接觸的固定位置。
在這方面,要注意到在所述類型的縫紉機中,通過例如桿-針傳動機構(gòu)或線圈發(fā)送機構(gòu)而傳送給骨架2的機械力的數(shù)值是相當(dāng)?shù)販p少,以及反應(yīng)于固定彈性夾上的部分的力也減少,從而使這種彈性夾可用例如由彈簧鋼制成的厚度約4-5/10毫米,寬度約十來個毫米的帶狀截面的成型而構(gòu)成,彈性夾的總尺寸寬度為7-8厘米(鉤針的水平距離)和高度為4-5厘米。
在圖4、5和5A涉及的實施形式中,骨架2的固定也由于伸縮性彈性夾(例如,圖5A,彈性夾150)而得以保證。
這樣的彈性夾基本上還呈現(xiàn)一種通常為W的形狀,在其兩分支的自由端具有彎曲成V形,以形成鉤針的兩部分150a和150b,通過鉤針,彈性夾與所述撐桿11c和11d的側(cè)面和背面嚙合且將其包圍住。事實上,相反于上述彈性夾15(圖3A)的情況,在此實施變體中,彈性夾150由于分離其兩分支而升起,例如,首先將“鉤針”150a靠在撐桿11c上,繼之,按反時針方向以及在此撐桿的周圍通過旋轉(zhuǎn)運動而搖擺彈性夾,同時充分地分開彈性夾的兩分支,使“鉤針”150b可穿過撐桿11d的下面且位于撐桿的后面。然后,稍微放松彈性夾,使其占有圖5所示的位置。
當(dāng)然,按照本發(fā)明的縫紉機所含有的三個固定彈性夾是具有相同構(gòu)造且按相同方式組裝的。
在圖6,7和7A所示的實施變體中,縫紉機匣外殼1a上的骨架2的每個固定裝置,基本上包含兩個主要部分,即聯(lián)鎖卡箍16和控制桿17。
桿17是由一例如由金屬制成的U形絲狀框架構(gòu)成,其分支的自由端17a和17b是彎曲成90°的角,且卷繞在分支本身的中間部分以形成螺圈17c和17d(圖6)。桿17通過其兩端17a和17b分別嵌進橫穿加強肋11a和11b的孔11h和11i中,孔11h和11i形成桿17的“軸承座”。因此,該桿可通過其兩端17a和17b的旋轉(zhuǎn)而在所述孔11h和11i中擺動。
與桿17極為相似,卡箍16本身也由U形絲狀框架構(gòu)成,其兩自由端16a和16b被彎曲成90°,且分別地通過與螺圈嚙合而旋轉(zhuǎn)安裝在桿17的螺圈17c和17d內(nèi)的余隙中。因此卡箍相對于桿17而言可按照桿本身的擺動而搖擺。
從圖7中可清楚地看到,卡箍16的各個U形分支被細(xì)分成五個扇形16c、16d、16e、16f和16g。事實上,此卡箍是用于確保骨架2在縫紉機匣外殼1a上的支撐,特別在當(dāng)卡箍占有圖7所示位置,在張力下被導(dǎo)引和閉鎖,在此位置,彎曲成鉤針狀的16g部分與所述撐桿11d嚙合于是,卡箍通過其16d和16e部分與骨架2接觸,并將所需力施加于骨架上,以確保此骨架在所述支承面11f和11g上的定位,使骨架固定在縫紉機匣1的外殼1a上。
特別是在這種情況下可看到,卡箍16的位置是一穩(wěn)定位置,在假想平面范圍內(nèi),此平面同時伸出卡箍16分支的接觸區(qū),特別是伸出每一分支的16d和16e部分與骨架2的接觸區(qū),以及伸出分支的彎曲部16a和16b的縱軸,也就是說,此平面基本上通過卡箍16在控制桿17的螺圈17c和17d的旋轉(zhuǎn)軸向圖示(圖7)的桿的彎曲部分17a和17b的縱軸右側(cè)延伸,也就是說,此平面相對于加強肋11a和11b而言是通過桿17的旋轉(zhuǎn)軸而延伸。
一旦桿17按反時針方向擺動,卡箍16的部分就開始變得不穩(wěn)定,上述的假想平面伸出桿的旋轉(zhuǎn)軸,且超過旋轉(zhuǎn)軸而位于圖示(圖7A)桿的左側(cè)。由于桿17的擺動伴隨著卡箍部分16a和16b在桿17的旋轉(zhuǎn)軸周圍的圓周運動(其方向相同于擺動方向),此運動首先可表現(xiàn)為施加于卡箍16的張力增加,因此,在卡箍部分16a和16b的位移“上升”階段,使卡箍16作短暫的伸長,也就是說,只要卡箍部分移動到如圖所示的水平面超過它們占有圖6和7所示位置的水平面,卡箍就伸長??ü康纳扉L將伴隨著張力的放松,于是在所述位移的“下降”階段,即卡箍的部分16a和16b移動到一水平面低于圖6和7所示的位置的水平面,卡箍的全長就縮短。
當(dāng)卡箍16不再承受張力,以及卡箍的部分16a和16b占有的位置相對于桿17的旋轉(zhuǎn)軸而言是足夠低的,卡箍的呈鉤針形部分16g離開撐桿11d,使所述的壓緊裝置不再與骨架2嚙合。
這樣參照位于加強肋11a和11b之間的唯一的骨架固定裝置3(16、17),對其它兩個固定裝置來說也是毫無差別的,用上述類似方法,將其它兩個裝置固定在成對加強肋12a,12b和14a,14b上,且分別地用于與撐桿12d和14d嚙合(撐桿與加強肋連接,圖1)因此,只需將三個裝置3放在“打開”的位置,例如圖7A局部示意圖所示的,就足以使骨架2離開縫紉機外殼1a。
其結(jié)果是,此骨架將被正確地定位于外殼1a上,僅需通過兩水平分支和連接兩水分支的垂直部分,將骨架放置在加強肋11a和11b,12a和12b,13,14a和14b上預(yù)先準(zhǔn)備的支承面上。固定在外殼1a上的骨架2是按前述方法運用三個固定裝置而獲得的。
本發(fā)明當(dāng)然不局限于上面所敘述的和圖示的。特別是,顯而易見,使用不同于圖示的形狀和/或構(gòu)造的“彈性夾”有可能獲得骨架2在縫紉機匣的外殼1a上的定位和固定。
同樣,人們可使用彈性夾的數(shù)目與成對加強肋(例如,由標(biāo)記11a,11b;12a,12b;14a,14b所示的加強肋)的數(shù)目不同于上述縫紉機構(gòu)造所用的數(shù)目。相似地,與構(gòu)成縫紉機匣的一部分“支柱”的外殼1a部分連接的定位加強肋(例如,水平加強肋13)的數(shù)目可能超過1。
權(quán)利要求
1.縫紉機包含一機座,機座具有一支撐大致是水平的第一臂和第二臂的支柱(第一臂在第二臂之上延伸),與第一臂連接的桿一針和所述桿-針的第一操縱機構(gòu),與第二臂連接的用于傳動縫紉材料的第一裝置,發(fā)送線圈的第二裝置和所述裝置的第二操縱機構(gòu),所述機座包含如下的結(jié)構(gòu)底座和豎立在底座上的U形框架,U形框架具有第一和第二分支,第一分支在另一條分支上面平行延伸,以及連接第一和第二分支對應(yīng)端的中間部分,所述框架的第一和第二分支分別地構(gòu)成至少是所述機座的第一和第二臂的一部分;U形骨架具有第三和第四分支以及至少一個連接第三和第四分支的元件;確保分別地把骨架的第三和第四分支定位在框架的第一和第二分支上的設(shè)備;用于將骨架的第三和第四分支按所述設(shè)備規(guī)定的位置固定在框架的所述的第一和第二分支上的許多卡箍,每一卡箍包含與所述框架的第一和第二分支連成一體的且與對應(yīng)的平衡(穩(wěn)定)元件協(xié)作的抓取機構(gòu);其特征在于所述設(shè)備包含一方面,框架的第一和第二分支分別地與第一組和第二組成對加強肋連成一體,每對加強肋的肋條是彼此有間距的,且橫切框架的所述分支的縱軸而定向,而所述平衡元件是與加強肋連成一體的;另一方面,至少有一與框架的所述中間部分連成一體的補充加強肋,且按橫切成對加強肋的所述的第一和第二組加強肋的定向軸的方向而取向;各個所述加強肋在其肋條長度的一部分上具有開啟的凹口,所述第一組加強肋至少有一部分邊緣形成骨架的所述第三分支部分的座,所述第二組加強肋至少有一部分邊緣形成骨架的所述第四分支部分的座,所述補充加強肋至少有一部分邊緣形成骨架連接元件的座;各個卡箍被布置在包括于規(guī)定的一對加強肋的肋條之間的空間內(nèi),適宜于所對應(yīng)的卡箍,卡箍能通過抓取機構(gòu)與所述規(guī)定的成對加強肋的平衡元件嚙合。
2.按照權(quán)利要求1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各個卡箍由可變形的彈性材料制成的帶形元件所構(gòu)成,其兩端被彎曲成鉤針形狀而形成所述抓取機構(gòu),以及所述平衡元件是由一對撐桿所構(gòu)成的,卡箍的所述鉤針與撐桿嚙合,且通過兩加強肋的第一個肋的一端和加強肋的第二個的另一端可鉤針連成一體,而卡箍則位于加強肋之間,所述撐桿是布置在各個加強肋的凹口兩側(cè)。
3.按照權(quán)利要求1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各個卡箍由卡箍的第一閉鎖桿與操縱第一桿的第二桿所組成,所述第一桿通常呈U形,包括第五和第六分支,第五和第六分支由第二連接件連接以及第五和第六分支的兩端是彎曲的,并旋轉(zhuǎn)地嵌過布置在成對加強肋的兩個肋中的通道(孔)內(nèi),卡箍是位于成對加強肋之間,所述桿的第五和第六分支的中間部分是卷繞在其自身上以形成至少有一圈螺圈;所述第二桿也呈U形,包括第七和第八分支,第七和第八分支由第三連接元件連接,所述第七分支的第一自由端是彎曲的,且旋轉(zhuǎn)地嵌進所述第五分支的螺圈孔中,所述第八分支的第一自由端是彎曲的,且旋轉(zhuǎn)地嵌進所述第六分支的螺圈孔中,所述第二桿的第七和第八分支的第二端是折彎的以形成與所述第三連接件協(xié)作的抓取鉤針,以及各個所述成對加強肋通過一共有撐桿而彼此連接的,且在卡箍的閉鎖位置上,此撐桿構(gòu)成所述鉤針的平衡元件。
全文摘要
在該縫紉機中,機座是由形成縫紉機匣的元件之一的結(jié)構(gòu)(1a)組成的,結(jié)構(gòu)(1a)包含一堅固的骨架(2),由于許多彈性夾(3)與連接結(jié)構(gòu)(1a)所包含的成對加強肋(11a,11b;12a,12b;14a,14b)的平衡元件(11c,11d;12c,12d;14c,14d)是彈性嚙合的,使堅固骨座(2)以可拆換的方式固定在結(jié)構(gòu)1a上。成對加強肋之間布置有彈性夾(3)。
文檔編號D05B73/00GK1057303SQ9110352
公開日1991年12月25日 申請日期1991年5月22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1990年5月23日
發(fā)明者恩熱博格·博, 邁克·康比派, 安東尼爾·吉門茲 申請人:曼飛那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