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獼猴桃籽油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保健食品領域,涉及植物獼猴桃籽油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中國是獼猴桃的原產地,種植面積居世界第一。獼猴桃除鮮食外,大部分用于獼猴桃濃縮汁、獼猴桃果酒、獼猴桃罐頭及獼猴飲料的加工,產生大量果渣廢料。從果渣中分離出獼猴桃籽,再經超臨界(X)2萃取技術提取出的獼猴桃籽油,是一種具有生物活性成分的高級保健品原料。經研究測定,獼猴桃籽中油脂含量高達20%以上,獼猴桃籽油主要含棕櫚酸、硬脂酸、油酸、亞油酸、α-亞麻酸等。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接近90%,其中以α-亞麻酸和亞油酸為主。亞油酸和亞麻酸是兩種種對人體健康特別重要的必需脂肪酸,只能從外界攝取而不能在體內自行合成。藥理實驗證明,亞麻酸及其代謝物EPA、DHA具有調節(jié)血脂,降低血壓,增強自身免疫,延緩衰老,預防糖尿病,預防癌癥,抑制癌癥的轉移,減肥,防腦中風和心肌梗塞,清除血中有害物質和防治心臟病,緩減更年期綜合癥,強神健腦,增強注意力和記憶力,調節(jié)情緒,輔助治療多發(fā)性硬化癥,輔助治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抑制過敏性反應和抗炎,預防與治療便秘、腹瀉和胃腸綜合癥等功效。亞油酸在人體內可被轉化成Y-亞麻酸, DH- γ -亞麻酸和花生四烯酸,也可作為能量使用或貯存。亞油酸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作為某些生理調節(jié)物質(如前列腺素)的前體物質;亞油酸可使膽固醇脂化,從而降低血清和肝臟中的膽固醇水平,對糖尿病也有預防作用;亞油酸能抑制動脈血栓的形成,因而可預防心肌梗塞的發(fā)生;亞油酸對維持機體細胞膜功能和調節(jié)免疫功能也起著重要作用。中國專利授權公告號CN 101584366Α公開的一種富含α -亞麻酸的獼猴桃籽油的制備方法,借由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藝以及兩階段降壓分離技術濃縮獼猴桃籽油,并獲得比原料含量更高的α-亞麻酸油品,α-亞麻酸含量在60wt%以上,但是其亞油酸含量很低。中國專利授權公告號CN 1483795公開的一種獼猴桃果仁油及其提取方法,采用超臨界(X)2萃取技術,獲得的產品含亞油酸50. 27mg/g,亞麻酸600. 10mg/g,維生素E 838. 20mg/kg,及微量硒,鐵,鋅。其亞油酸含量很低。本領域目前需要開發(fā)一種能使獼猴桃籽油的營養(yǎng)成分更為均衡的技術。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之一是使獼猴桃籽油的營養(yǎng)成分更為均衡。解決該技術問題的方案是提供了一種營養(yǎng)成分更為均衡獼猴桃籽油,其α -亞麻酸含量為45wt% 59wt%,亞油酸含量為IOwt^ 20Wt%。該獼猴桃籽油是從獼猴桃籽中經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提取出。本發(fā)明也提供了上述獼猴桃籽油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干燥獼猴桃籽粉碎至20 50目;b、取粉碎后的獼猴桃籽進行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萃取工藝參數(shù)為萃取溫度;35 50°C ;萃取壓力30 40MPa ;萃取時間180 ^Omin ;分離釜壓力8 15MPa、溫度22 30°C ;C、將萃取所得植物油靜置18 36h,減壓抽濾。其中,上述方法步驟a中所述獼猴桃籽粉碎目數(shù)為40目。其中,上述方法步驟b中所述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的萃取溫度為45°C。其中,上述方法步驟b中所述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的萃取壓力為35MPa。其中,上述方法步驟b中所述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的萃取壓力為35MPa。其中,上述方法步驟b中所述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的萃取時間為MOmin。其中,上述方法步驟b中所述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的分離釜壓力為12MPa。其中,上述方法步驟b中所述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的分離釜溫度為25°C。其中,上述方法步驟c中所述靜置時間為Mh。具體而言,本發(fā)明獼猴桃籽油是采用以下方法制備的(1)將干燥獼猴桃籽粉碎至20 50目;粉碎優(yōu)選為40目。(2)取粉碎后的獼猴桃籽進行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萃取工藝參數(shù)為萃取溫度 35 50°C、萃取壓力30 40MPa、萃取時間180 ^Omin,分離釜壓力8 15MPa、溫度 22 30°C。(3)將萃取所得植物油靜置18 36h,減壓抽濾。其中,上述方法步驟a中所述獼猴桃籽粉碎目數(shù)優(yōu)選為40目。步驟b中所述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的萃取溫度優(yōu)選為45°C。步驟b中所述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的萃取壓力優(yōu)選為35MPa。所述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的萃取壓力優(yōu)選為35MPa。上述方法步驟b中所述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的萃取時間為MOmin。步驟b中所述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的分離釜壓力優(yōu)選為12MPa。步驟b中所述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的分離釜溫度優(yōu)選為25°C。步驟c中所述靜置時間優(yōu)選為Mh。優(yōu)選的,上述的獼猴桃籽為紅心獼猴桃籽;上述的紅心獼猴桃籽油是由紅心獼猴桃籽制備得到的。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fā)明的獼猴桃籽油含有活性成分α -亞麻酸和亞油酸等,其亞油酸的活性成分含量更高,具有顯著的增強免疫功能。在體液免疫試驗測試方面優(yōu)于現(xiàn)有的市售產品。本發(fā)明的制備方法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該方法工藝先進,大生產實用性強,成本相對較低。環(huán)境污染小。所得提取物雜質少,有效成分含量高,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1本發(fā)明獼猴桃籽油的制備(1)干燥獼猴桃籽(紅心獼猴桃,又叫紅陽獼猴桃,由四川自然資源研究院提供, 下同)IOKg粉碎至20目;(2)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萃取工藝參數(shù)為萃取溫度35°C、萃取壓力30MPa、萃取時間180min,分離釜壓力8MPa、溫度30°C ;
(3)萃取所得植物油靜置18h,減壓抽濾,得成品油2. 7Kg(批號110101)。實施例2本發(fā)明獼猴桃籽油的制備(1)干燥獼猴桃籽IOKg粉碎至50目;(2)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萃取工藝參數(shù)為萃取溫度50°C、萃取壓力40MPa、萃取時間360min,分離釜壓力15MPa、溫度22°C ;(3)萃取所得植物油靜置38h,減壓抽濾,得成品油3. Ig(批號110102)。實施例3本發(fā)明獼猴桃籽油的制備(1)干燥獼猴桃籽IOKg粉碎至40目;(2)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萃取工藝參數(shù)為萃取溫度45°C、萃取壓力35MPa、萃取時間240min,分離釜壓力12MPa、溫度25°C ;(3)萃取所得植物油靜置Mh,減壓抽濾,得成品油3. 4Kg(批號110103)。實施例4獼猴桃籽油中α -亞麻酸和亞油酸的含量測定方法為氣相色譜法,具體可參照《保健食品檢驗與評價技術規(guī)范》。(1)標準儲備液稱0. 0250g的α -亞麻酸甲酯及0. 0250mg的亞油酸甲酯標準品, 分別用正己烷溶解,并定容于25mL容量瓶中,混均,濃度分別為1.0mg/mL。(2)標準使用液分別取α-亞麻酸甲酯及亞油酸甲酯標準儲備液各5. OmL置于 IOmL的容量瓶中,混勻,α -亞麻酸甲酯和亞油酸甲酯的含量為0. 5mg/mL。(3)儀器與設備GC-2010氣相色譜儀(島津);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FID); HGA-2LB空氣發(fā)生器;KCH-500II型氫氣發(fā)生器(4)分析步驟皂化稱取0. IOOg獼猴桃籽油和磁力攪拌子一并放入50mL磨口燒瓶中,加入 4mL0. 5mol/L氫氧化鉀甲醇溶液,上部連接回流冷凝管,并固定于磁力攪拌器上,由冷凝管上口向溶液中導入氮氣;使反應瓶中始終充滿氮氣。開啟磁力攪拌器,并加熱使反應液保持 65 士 5°C,攪拌回流約15min。甲脂化從冷凝管上部加入4mL三氟化硼甲醇溶液,攪拌(65士5°C ),回流約2min,冷至室溫,從冷凝管上部加入5mL正己烷繼續(xù)攪拌5min,移去冷凝管,加入5mL飽和氯化鈉水溶液, 搖動數(shù)分鐘,轉移至25mL分液漏斗中分離水與有機相,再加3mL正己烷洗水相,分離,棄水相,合并有機相并定容至IOmL(濃度低時吹氮濃縮至1. OmL)。供測定用。(5)氣相色譜條件色譜柱安捷倫DB-FFAP (30m, 0. 32mm,0. 25 μ m)。柱箱溫度220°C。進樣口溫度250°C。檢測器溫度260°C。氮氣50mL/min,30 1 分流;氫氣45mL/min ;空氣500mL/min。(6)定性分析在上述儀器條件下,分析取標準使用液和試樣測定液1. O μ L,注入氣相色譜儀,以保留時間來確定α--亞麻酸甲酯和亞油酸甲酯。
(7)定量分析試樣中α -亞麻酸甲酯和亞油酸甲酯色譜峰面積或峰高與標準的比較定量。(8)分析結果試樣中α-亞麻酸甲酯和亞油酸甲酯測定結果計算,換算后得不同工藝三次提取所得獼猴桃籽油中α -亞麻酸和亞油酸含量如表1 表1 α -亞麻酸和亞油酸含量測定結果
批號α-亞麻酸含量亞油酸含量11010146. 5%17. 7%11010255. 2%18. 6%11010358. 2%13. 4%市售獼猴桃籽油產品65. 2%7. 8%本發(fā)明的獼猴桃籽油含有活性成分α -亞麻酸和亞油酸等,具有多種保健和藥物用途,各有效成分含量及比例與現(xiàn)有提取油有所不同。且本發(fā)明的制備方法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該方法工藝先進,大生產實用性強,成本相對較低。環(huán)境污染小。所得提取物雜質少,有效成分含量高。實施例5獼猴桃籽油體液免疫試驗將本發(fā)明所述獼猴桃籽油與市售產品進行了體液免疫試驗,以測試其在增強免疫方面的作用。實驗設5個組,即4個實驗組和1個陰性對照組,每組10只清潔級昆明種小鼠。采用灌胃法,每天以給小鼠灌胃不同劑量的受試物(批號110103)和市售的獼猴桃籽油,陰性對照組給予等量蒸餾水。每天1次,連續(xù)30天后進行各項免疫指標的測定。1、抗體生成細胞檢測(Jerne改良玻片法)。取羊血,生理鹽水洗滌3次,每只鼠經腹腔注射2% (ν/ν,用生理鹽水配制)壓積 SRBCO. 2mL。將SRBC免疫4天后的小鼠處死,取脾,制成細胞懸液,200目篩網過濾,洗滌、 離心2次。將瓊脂糖加熱溶解后,與等量雙倍Hank' s液混合,分裝小試管,每管0. 5mL,再向管內加10% (v/v,用SA液配制)壓積SRBC50y 1、脾細胞懸液20 μ 1,迅速混勻后,傾倒于已刷瓊脂糖薄層的玻片上,待瓊脂凝固后,將玻片水平扣放在片架上,放入二氧化碳培養(yǎng)箱中溫育1. 5小時,然后用SA緩沖液稀釋的補體(1 10)加入到玻片架凹槽內,繼續(xù)溫育 1.5小時后,計數(shù)溶血空斑數(shù)。2、血清溶血素測定(半數(shù)溶血值HC5tl的測定)。取羊血,生理鹽水洗滌3次,每只鼠經腹腔注射2% (ν/ν,用生理鹽水配制)壓積 SRBCO. 2mL進行免疫。5天后,摘除眼球取血于離心管內,放置約1小時,將凝固血與管壁剝離,使血清充分析出,2000rpm離心10分鐘,收集血清。用SA緩沖液將血清稀釋為400倍, 取ImL置試管內,依次加入10 % (ν/ν,用SA緩沖液配制)壓積SRBCO. 5mL,補體ImL (用SA緩沖液按1 10稀釋)。另設不加血清的對照管(以SA緩沖液代替)。置37°C恒溫水浴中保溫30分鐘后,冰浴終止反應。2000rpm離心10分鐘,取上清lmL,加都氏試劑3mL。同時取10% (v/v,用SA緩沖液配制)的壓積SRBCO. 25mL,加都氏試劑至4mL于另一試管中, 充分混勻,放置10分鐘后,于MOnm處以對照作空白,分別測定各管光密度值。溶血素的量以半數(shù)溶血值(HC5tl)表示,按下式計算樣品HC5tl =樣品光密度值/SRBC半數(shù)溶血時的光密度值X稀釋倍數(shù)。表2體液免疫試驗結果士S)
劑量組(mg/Kg.wb)動物數(shù)(η)溶血空斑數(shù) (Χ104/全脾)半數(shù)溶血值陰性對照105.14±0.1479.55±11.35100107.23±0.18'93.73±12.7Γ200108.62+0.13"97.29^0.98'400108.96±0.28"105.86±14.37"200(市售)107.95±0.1493.20±14.63*與對照組比較,*P< 0. 05,**P < 0. 01由試驗結果(表2)可以看出,本發(fā)明所述獼猴桃籽油具有顯著的增強免疫功能。 與市售產品相比,低劑量組的試驗結果接近中劑量的市售產品,因而在體液免疫試驗測試方面優(yōu)于市售產品。
權利要求
1.獼猴桃籽油,其特征在于其α-亞麻酸含量為45wt% 59wt%,亞油酸含量為 IOwt % 20wt%。
2.制備權利要求1所述的獼猴桃籽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a、獼猴桃籽干燥粉碎至20 50目;b、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萃取溫度35 50°C ;萃取壓力為30 40Mpa ;萃取時間為180 ^Omin ;分離釜壓力為8 15Mpa ;分離溫度為22 30°C ;C、萃取所得植物油靜置,靜置時間為18 36h,再減壓抽濾得獼猴桃籽油。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中,干燥獼猴桃籽粉碎至40目。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中所述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的萃取溫度為45°C。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中所述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的萃取壓力為:35MPa。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中所述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的萃取時間為MOmin。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所述中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的分離釜壓力為12MPa。
8.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中所述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的分離溫度為25°C。
9.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c中所述靜置時間為Mh。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屬于保健食品領域,涉及植物獼猴桃籽油及其制備方法。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之一是使獼猴桃籽油的營養(yǎng)成分更為均衡。解決該技術問題的方案是提供了一種營養(yǎng)成分更為均衡獼猴桃籽油,該獼猴桃籽油的α-亞麻酸含量為45wt%~59wt%,亞油酸含量為10wt%~20wt%。本發(fā)明獼猴桃籽油亞油酸的活性成分含量更高,具有顯著的增強免疫功能。在體液免疫試驗測試方面優(yōu)于現(xiàn)有的市售產品,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文檔編號C11B1/10GK102229856SQ20111015508
公開日2011年11月2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6月10日
發(fā)明者孟愛國, 李策宏, 楊楠, 熊鐵一, 王玉, 羅禹 申請人:四川省自然資源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