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防油濺鍋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鍋蓋,特別是能防止炒菜時油煙飛濺或者煮東西時蒸汽彌漫的鍋蓋。
背景技術:
中國傳統(tǒng)的烹飪技術講究煎炒烹炸,烹飪的過程中免不了會出現(xiàn)油煙飛濺的現(xiàn)象,在添加各種輔料的時候很容易導致熱油或者湯汁的濺出,在進行翻炒的時候也會由于不小心把材料翻出到鍋外。飛濺出的油汁或者湯汁會散落在灶臺上,給打掃造成不便,還有可能燙傷操作人員,在處理不當?shù)臅r候,甚至會飛濺到臉上或眼睛里,造成人身傷害。
普通的鍋蓋雖然可以在悶燒的時候擋住油煙,但是必須不時打開觀察或者翻炒,而且在煎炸的時候不能使用鍋蓋,另外,在蒸煮的時候若貿(mào)然打開鍋蓋,蒸汽會四處彌漫,甚至有可能燙傷操作人員臉部。
現(xiàn)有一種防油濺鍋蓋,如已失效專利92210194.9所述,其采用雙層結構,下層底蓋中心開有一個圓口,上層頂蓋直接扣合于該圓口。這種結構的鍋蓋,雖然可以用上蓋來觀察鍋內(nèi)情況或?qū)嵤╁亙?nèi)操作,但由于圓口設在底蓋中心位置,鍋內(nèi)煙氣仍然會向上集中刺激操作人員,并且還存在頂蓋與底蓋之間較容易滑脫和需要另外臺面擱置頂蓋等不便。
發(fā)明內(nèi)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在烹飪的時候防止油煙的飛濺,而且可以有效減輕鍋內(nèi)煙氣對操作人員刺激,方便使用的防油濺鍋蓋。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技術方案一種防油濺鍋蓋,由帶窗口的主蓋和可移動的輔蓋組成,主蓋上帶隔熱提手,所述窗口為操作窗口,開在主蓋的蓋面,輔蓋可旋轉(zhuǎn)地套接在所述隔熱提手上。
上述防油濺鍋蓋中,隔熱提手設在主蓋正中位置,所述操作窗口開設在主蓋的側(cè)蓋面。
上述防油濺鍋蓋中,輔蓋與主蓋活動連接。
上述防油濺鍋蓋中,輔蓋形狀和大小與主蓋的操作窗口形狀和大小相匹配。
上述防油濺鍋蓋中,主蓋的開口邊沿處設蓋沿。
上述防油濺鍋蓋中,主蓋的操作窗口設兩個,兩操作窗口以主蓋正中為中心對稱,同時設兩個對應的輔蓋;所述兩個輔蓋上下套接在隔熱提手上。
上述防油濺鍋蓋中,輔蓋上設輔蓋提手。
上述防油濺鍋蓋中,操作窗口和輔蓋呈球面梯形,其中兩側(cè)邊是以主蓋中心為圓心做放射狀切割,而內(nèi)邊則成同心圓狀,輔蓋尺寸略大于操作窗口尺寸。
采用上述設計的防油濺鍋蓋,由帶有一或二個開口的鍋蓋作為主蓋,在開口的部位蓋上一個輔蓋。炒菜的時候,先用主蓋蓋住炒鍋的大部分面積,同時打開輔蓋,然后從開口處加入食用油和炒菜原料。若需要翻轉(zhuǎn),則把鏟子伸入開口進行操作;若需要悶燒,則拿出鏟子,蓋上輔蓋;若需要在中途加入其他炒菜原料,則隨時打開輔蓋,從開口處加入任何東西。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設計,其具有以下優(yōu)點1、減少油煙飛濺,這樣可以減少對操作人員造成傷害的可能,也可減少的灶臺環(huán)境的污染,以便于打掃。2、減少翻炒時原料掉出鍋外的機會。3、減少經(jīng)常打開鍋蓋所造成的熱量損失。4、對比現(xiàn)有防油濺鍋蓋,輔蓋直接套接在主蓋隔熱提手上,可以防止輔蓋從主蓋上滑脫;5、輔蓋繞隔熱提手旋轉(zhuǎn)角度可以隨意調(diào)整,使操作窗口的大小在實際操作時可以調(diào)整;6、通過操作窗口進行操作時,可將輔蓋轉(zhuǎn)到主蓋未開口的位置,不必取下輔蓋而節(jié)省放置輔蓋的廚房臺面;7、操作窗口設在主蓋側(cè)蓋面上,鍋內(nèi)煙氣不會直接刺激操作人員。
圖1是防油濺鍋蓋結構示意圖。
圖2是主蓋結構示意圖,包括(a)正視圖,(b)俯視圖,(c)立體圖。
圖3是另一方式主蓋實結構圖,包括(a)正視圖,(b)立體圖。
圖4是輔蓋結構示意圖,包括(a)透視圖,(b)正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實例方式示意圖,包括(a)組裝圖,(b)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由主蓋1和輔蓋2兩個部分組成。其中,主蓋1由蓋身11,隔熱提手12,和操作窗口13組成;輔蓋2由蓋身21,輔蓋提手22,和聯(lián)接裝置23組成。隔熱提手12設在主蓋1正中位置,而操作窗口13開設在主蓋1的蓋身11側(cè)面;輔蓋2的聯(lián)接裝置23套接在隔熱提手12上,主蓋1的隔熱提手12同時也作為與輔蓋2聯(lián)接的裝置,使得輔蓋2可以掛在隔熱提手12上面呈活動連接,并以其為中心旋轉(zhuǎn)。
主蓋1上的操作窗口13的形狀可以為圓形、方形或其它形狀,圖2所示的主蓋1上的操作窗口13呈球面梯形,其中兩側(cè)邊是以鍋蓋中心為圓心,做放射狀切割,而內(nèi)邊則成同心圓狀。根據(jù)鍋的大小,主蓋窗口可以開成90度到180度不等。該形狀為本實用新型優(yōu)選形狀,可以很好地適應圓形鍋蓋,并方便操作。當然,該窗口也可以切割成圓形、方形或其它任一喜好的形狀。
當主蓋1由重材料(如鋼化玻璃或較厚的不銹鋼)制成時,其自重可以使鍋蓋固定在炒鍋上;故可以采用上述主蓋結構。但當材料比較輕(如鋁或較薄的鋼)時,炒菜時很容易把鍋蓋碰掉,故本實用新型提供另一種方式的主蓋,如圖3所示,在主蓋1的下端設計一蓋沿14,這樣使得鍋蓋通過該蓋沿14和炒鍋密合。這種設計特別適合于鋁或其他輕型材料。當然這種設計也可以用于重材料,額外保證操作的安全性。
輔蓋2的形狀和大小應當與主蓋上的操作窗口13相匹配。如圖4所示,輔蓋2也呈球面梯形,其大小剛好蓋住相應的主蓋1的操作窗口13,并留有富裕以保證密封。若主蓋操作窗口13設計為其他形狀,則輔蓋2也可以做成相應形狀,并略大一些以保證密封。輔蓋2上也設輔蓋提手22,可以使操作人員容易對輔蓋2進行操作。輔蓋2的聯(lián)接裝置23與主蓋1的隔熱提手14相連,可以自由地繞之轉(zhuǎn)動,或方便地裝上和取下。輔蓋2繞隔熱提手14轉(zhuǎn)動的角度可以隨意調(diào)節(jié),以方便各種情況下使用,當完全打開操作窗口13時,也可以將輔蓋2轉(zhuǎn)到主蓋上操作窗口13的另一側(cè)而不必取下輔蓋2。
本實用新型鍋蓋的另一種實施方式如圖5所示,該設計在是主蓋1上開設第二個操作窗口13’形成兩個對稱的操作窗口,這樣操作人員可以雙手進行操作。此種設計可以分別使用兩個輔蓋2、2’,這樣兩個操作窗口13、13’可以通過兩個輔蓋2、2’分別打開或關閉。這個設計不僅對炒菜有用,還可以用于色拉、涼菜或其它食物的攪拌。
本實用新型鍋蓋使用時,主蓋1可以蓋住炒鍋的大部分,同時留下操作窗口13以供操作。隔熱提手14則可以像普通鍋蓋的提手一樣用以蓋上或挪開主蓋1。輔蓋2通過聯(lián)接裝置23聯(lián)接在主蓋1的隔熱提手14上,并且可以圍繞該提手轉(zhuǎn)動。當需要悶燒時,握住輔蓋提手22,使輔蓋2繞主蓋1的隔熱提手14轉(zhuǎn)動,部分蓋住或全部蓋住主蓋1的操作窗口13。清洗的時候,可以把主蓋和輔蓋分開單獨清洗,使得清洗簡單方便。主蓋和輔蓋均可由鋼,鋁,鋼化玻璃或其他耐熱材料制作而成。
權利要求1.一種防油濺鍋蓋,由帶窗口的主蓋和可移動的輔蓋組成,主蓋上帶隔熱提手,其特征是,所述窗口為操作窗口,開在主蓋的蓋面,輔蓋可旋轉(zhuǎn)地套接在所述隔熱提手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油濺鍋蓋,其特征在于隔熱提手設在主蓋正中位置,所述操作窗口開設在主蓋的側(cè)蓋面。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油濺鍋蓋,其特征在于輔蓋與主蓋活動連接。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油濺鍋蓋,其特征在于輔蓋形狀和尺寸與主蓋的操作窗口形狀和尺寸相匹配。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油濺鍋蓋,其特征在于主蓋的開口邊沿處設蓋沿。
6.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油濺鍋蓋,其特征在于主蓋的操作窗口設兩個,兩操作窗口以主蓋正中為中心對稱,同時設兩個對應的輔蓋。
7.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防油濺鍋蓋,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輔蓋上下套接在隔熱提手上。
8.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油濺鍋蓋,其特征在于輔蓋上設輔蓋提手。
9.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防油濺鍋蓋,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窗口和輔蓋呈球面梯形,其中兩側(cè)邊是以主蓋中心為圓心做放射狀切割,而內(nèi)邊則成同心圓狀。
10.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防油濺鍋蓋,其特征在于所述輔蓋尺寸略大于操作窗口尺寸。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油濺鍋蓋,由帶窗口的主蓋和可移動的輔蓋組成,主蓋正中位置帶隔熱提手,所述窗口為操作窗口,一至兩個開在主蓋的蓋體側(cè)面,而輔蓋可旋轉(zhuǎn)地套接在所述隔熱提手上并蓋住操作窗口。該鍋蓋可以減少油煙飛濺,減少對操作人員造成傷害,減少翻炒時原料掉出鍋外的機會,并減少經(jīng)常打開鍋蓋所造成的熱量損失,還可以避免鍋內(nèi)煙氣對操作人員的直接刺激。
文檔編號A47J36/00GK2643798SQ0327727
公開日2004年9月29日 申請日期2003年7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7月18日
發(fā)明者張洪 申請人:洪元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