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集引流與加藥為一體的引流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醫(yī)療器械領域,涉及一種集引流與加藥為一體的引流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心包穿刺術是減輕心包積液患者引起的心臟壓塞和呼吸困難主要措施之一。傳統方法是采用穿刺針直接刺入心包腔抽液,但反復穿刺易增加患者的痛苦及穿刺風險,易損傷心肌,增加感染機會。近年來,采用中心靜脈導管引流成為了一種有效的替代方式,中心靜脈導管置管持續(xù)引流300-500ml,心包積液的心臟壓塞癥狀立即緩解、血壓回升、心率下降、臨床癥狀及體征明顯好轉,與傳統的心包穿刺抽液相比,運用中心靜脈導管作心包引流具有以下優(yōu)點:(I)避免了反復穿刺給患者造成的痛苦,減少了穿刺風險,引流過程中,能控制引流的速度和量,動態(tài)觀察引流液的顏色與性質;(2)中心靜脈導管柔軟富有彈性,與心血管組織相容性好,對局部的刺激性小,留置時間長,并發(fā)感染機會少;(3)中心靜脈導管置管法引流心包積液可以一次置管,緩慢持續(xù)引流;同時不妨礙患者床上活動和休息,保證了引流過程中的舒適體位,提高了生活質量。
[0003]但是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體外引流管與中心靜脈導管連接處密封性不好且連接處常發(fā)生脫落,導致包心液外溢,而且在需要向中心靜脈導管內注入藥物時,需要將引流管拆除,增加了醫(yī)護人員的工作量。因此尋找一種與中心靜脈導管連接性好且方便藥物加入的弓I流裝置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0004]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集引流與加藥為一體的引流裝置,所述引流裝置能夠與中心靜脈導管緊密連接,有效防止包心液的外溢,同時該引流裝置還設置了加藥裝置,實現了一種裝置兩種用途的效果。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0006]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集引流與加藥為一體的引流裝置,所述引流裝置包括三通管1、引流管2、引流袋3;所述三通管I由側向管道18、上管道17、下管道19組成;所述側向管道18與所述上管道17的夾角大于90度,所述側向管道18與所述下管道19的夾角小于90度,且所述上管道17與所述下管道19的夾角為180度,所述上管道17的最下端管口與所述下管道19的最上端管口的形狀大小相同;所述側向管道18的一端設有連接裝置11;所述下管道19 一端連接所述引流管2、所述引流管2的另一端連接所述引流袋3;所述側向管道18與所述上管道17的轉角處的管道壁上設有第一閥門接觸裝置14、所述側向管道18與所述下管道19的轉角處的管道壁上設有第二閥門接觸裝置15,所述第一閥門接觸裝置14和所述第二閥門接觸裝置15的位置是相對的;與所述側向管道18相對的管道壁上設有閥門控制裝置12,所述閥門控制裝置12與閥門13連接并控制所述閥門13與所述第一閥門接觸裝置14、所述第二閥門接觸裝置15的接觸連接;所述閥門控制裝置12和所述第一閥門接觸裝置14之間的距離與所述閥門控制裝置12和所述第二閥門接觸裝置15之間的距離相等;所述閥門13與所述上管道17最下端管口的形狀大小相同。
[0007]進一步,所述上管道17的一端設有封蓋16。該裝置可以防止灰塵等雜物進入所述三通管I內造成所述三通管I污染。
[0008]進一步,所述連接裝置11是螺紋絲扣裝置。中心靜脈導管伸出體外的一端設有螺紋結構,所述連接裝置11也設有螺紋結構,兩個螺紋結構相互齒合從而保證了連接處的密封性以及牢固性。
[0009]進一步,所述閥門控制裝置12上可以設有供所述閥門13移動的軌道。所述閥門13通過在軌道上移動實現與所述第一閥門接觸裝置14、所述第二閥門接觸裝置15的接觸連接。
[0010]進一步,所述第一閥門控制裝置14,所述第二閥門控制裝置15上設有固定所述閥門13的卡槽。
[0011]進一步,本實用新型的所述閥門13可以是鐵質品,此時所述第一閥門接觸裝置14、所述第二閥門接觸裝置15具有磁性。所述第一閥門接觸裝置14、所述第二閥門接觸裝置15通過磁性固定所述閥門13。
[0012]本實用新型的所述引流袋3是真空的,使用時將其連接到所述引流管2上。
[0013]本實用新型的所述三通管I可以是玻璃材質的,也可以是塑料材質的。
[0014]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將引流裝置通過側向管道18上的連接裝置11與中心靜脈導管連接,當有包心液流出時,所述閥門控制裝置12控制所述閥門13與所述第一閥門接觸裝置14連接,當無包心液流出,且需要向中心靜脈導管內注入藥物時,所述閥門控制裝置12控制所述閥門13與所述第二閥門接觸裝置15連接,此時,所述閥門13封閉了所述下管道19,使得注入的藥物不能流入所述引流管2內導致藥物的浪費。當藥物注射完畢,所述閥門控制裝置12控制所述閥門13重新與所述第一閥門接觸裝置14連接,繼續(xù)接收流出的包心液。
[0015]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和有益效果:
[0016]本實用新型的引流裝置不僅可以將包心液導出體外,而且可以在不去除引流裝置的同時實現藥物的注入,減少醫(yī)護人員的工作量。同時在注入藥物的時候,能夠有效防止藥物流入下管道內造成藥物的浪費。
[0017]本實用新型的引流裝置在三通管的一端設有螺紋絲扣連接裝置,保證引流裝置與中心靜脈導管連接處的密閉性以及連接的牢固性。
【附圖說明】
[0018]圖1顯示本實用新型的引流裝置在不注入藥物時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顯示本實用新型的引流裝置在注入藥物時的結構示意圖;
[0020]其中,1:三通管;11:連接裝置;12:閥門控制裝置;13:閥門;14:第一閥門接觸裝置;15:第二閥門接觸裝置;16:封蓋;17:上管道;18:側向管道;19:下管道;2:引流管;3:引流袋。
【具體實施方式】
[0021]通過參閱下述實施例可以更容易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這些實施例只是為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并不意味著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0022]實施例1一種集引流與加藥為一體的引流裝置
[0023]一種集引流與加藥為一體的引流裝置,引流裝置包括三通管1、引流管2、引流袋3;三通管I由側向管道18、上管道17、下管道19組成;側向管道18與上管道17的夾角大于90度,側向管道18與下管道19的夾角小于90度,且上管道17與下管道19的夾角為180度,上管道17的最下端管口與下管道19的最上端管口的形狀大小相同;側向管道18的一端設有連接裝置11;下管道19一端連接引流管2、引流管2的另一端連接引流袋3;側向管道18與上管道17的轉角處的管道壁上設有第一閥門接觸裝置14、側向管道18與下管道19的轉角處的管道壁上設有第二閥門接觸裝置15,第一閥門接觸裝置14和第二閥門接觸裝置15的位置是相對的;與側向管道18相對的管道壁上設有閥門控制裝置12,閥門控制裝置12與閥門13連接并控制閥門13與第一閥門接觸裝置14、第二閥門接觸裝置15的接觸連接;閥門控制裝置12和第一閥門接觸裝置14之間的距離與閥門控制裝置12和第二閥門接觸裝置15之間的距離相等;閥門13與上管道17最下端管口的形狀大小相同。
[0024]連接裝置11是螺紋絲扣裝置。中心靜脈導管伸出體外的一端設有螺紋結構,連接裝置11也設有螺紋結構,兩個螺紋結構相互齒合從而保證了連接處的密封性以及牢固性。
[0025]引流袋3是真空的,使用時將其連接到引流管2上。
[0026]三通管I是玻璃材質的。
[0027]閥門13是鐵質品,第一閥門接觸裝置14、第二閥門接觸裝置15具有磁性。第一閥門接觸裝置14、第二閥門接觸裝置15通過磁性固定閥門13。
[0028]該引流裝置的工作原理:將引流裝置通過側向管道18上的連接裝置11與中心靜脈導管連接,當有包心液流出時,閥門控制裝置12控制閥門13與第一閥門接觸裝置14連接,當無包心液流出,且需要向中心靜脈導管內注入藥物時,閥門控制裝置12控制閥門13與第二閥門接觸裝置15連接,此時,閥門13封閉了下管道19,使得注入的藥物不能流入引流管2內導致藥物的浪費。當藥物注射完畢,閥門控制裝置12控制閥門13重新與第一閥門接觸裝置14連接,繼續(xù)接收流出的包心液。
[0029]實施例2—種集引流與加藥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