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健脾利濕化痰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中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燥濕化痰、化濕醒脾的^-種健脾利濕、止咳化痰湯。
【背景技術】
[0002]現(xiàn)代人工作壓力大,生活節(jié)奏快,平時除了坐在電腦前就是坐在車里,缺少運動,飲食無節(jié)制,喜歡吃甜和肥膩的食物,常吃肥膩或過甜的食物會導致脾虛,因而生濕,所謂“助濕生痰”,濕重便容易生痰,痰多自然會咳個不停,此外,少運動,血液循環(huán)和新陳代謝減慢,亦會間接令痰,濕等毒素難以排出,以致痰濕困肺,咳嗽久久未愈,這類人的痰液通常黏稠,并于早上或餐后咳得較密,當將痰咳出后,咳嗽便緩和,進甘甜油膩食物加重,胸悶,脘痞,嘔惡,食少,體倦,所以痰濕體質者要想化痰祛濕,就必須遠離肥甘厚味,堅持適度運動,以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除了運動外,還可選擇健脾利濕、止咳化痰的湯水進行調理,現(xiàn)有健脾利濕、止咳化痰湯療效不佳。
【發(fā)明內容】
[0003]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上述缺點,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藥源廣泛,價格低廉、具有燥濕化痰、化濕醒脾功效的健脾利濕、止咳化痰湯。
[0004]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健脾利濕、止咳化痰湯,采用的配方及其重量配比是:陳半夏10克,陳皮4克,茯苓12克,甘草6克,蒼術10克,厚樸10克,白芥子10克,萊菔子10克,砂仁3克。
[0005]本發(fā)明配方中各中藥的功效是:
陳半夏:燥濕化痰,和胃止嘔燥。
[0006]陳皮:健脾和胃,行氣寬中,降逆化痰。
[0007]茯苓:能健脾,又能滲濕。
[0008]甘草:補脾益氣、潤肺止咳、緩急止痛、緩和藥性、清熱解毒。
[0009]蒼術:健脾燥濕。
[0010]厚樸:燥濕化痰,降逆平喘。
[0011]萊菔子、白芥子、:萊菔子:順氣開郁,下氣定喘,消食化痰;白芥子利氣豁痰,溫中散寒,二藥伍用,相互促進,利氣消食,祛痰止咳,降氣平喘之力增強。
[0012]砂仁:化濕開胃,溫脾止瀉。
[0013]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藥源廣泛,價格低廉、陳半夏和陳皮都是治痰的重要中藥,有燥濕化痰的功效,茯苓和砂仁又能化濕醒脾,即有助化痰止咳,又能減輕因此病引起的胸腹脹悶,促進脾胃運化,在止咳之余,對脾胃亦有益處,可減輕胸腹脹悶和嘔吐頭暈等癥狀。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
[0015]一種秋冬潤燥湯,采用的配方及其重量是:一種健脾利濕、止咳化痰湯,采用的配方及其重量配比是:陳半夏10克,陳皮4克,茯苓12克,甘草6克,蒼術10克,厚樸10克,白芥子10克,萊菔子10克,砂仁3克。
[0016]服用方法:水煎內服,清水4碗加材料煎至I碗,即可飲用,每日一劑,3天為一療程。
[0017]本發(fā)明具有燥濕化痰、化濕醒脾的功效,在止咳之余,對脾胃亦有益處,可減輕胸腹脹悶和嘔吐頭暈等癥狀。
【主權項】
1.一種健脾利濕、止咳化痰湯:其特征在于采用的配方及其重量配比是:陳半夏10克,陳皮4克,茯苓12克,甘草6克,蒼術10克,厚樸10克,白芥子10克,萊菔子10克,砂仁3克。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健脾利濕、止咳化痰湯,采用的配方及其重量配比是:陳半夏10克,陳皮4克,茯苓12克,甘草6克,蒼術10克,厚樸10克,白芥子10克,萊菔子10克,砂仁3克,本發(fā)明具有燥濕化痰、化濕醒脾的功效,在止咳之余,對脾胃亦有益處,可減輕胸腹脹悶和嘔吐頭暈等癥狀。
【IPC分類】A61K36/9064, A61P1/14, A61P1/08, A61P11/10, A61P11/14
【公開號】CN105288431
【申請?zhí)枴緾N201510871404
【發(fā)明人】肖燕萍
【申請人】肖燕萍
【公開日】2016年2月3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