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使用經過化學穩(wěn)定的亞氯酸鹽溶液用于抑制抗原特異性的免疫反應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的是使用經過穩(wěn)定的亞氯酸鹽(chlorite)溶液用于抑制抗原特異性的免疫反應的用途。經過穩(wěn)定的亞氯酸鹽溶液通過阻止抗原呈遞細胞對抗原的呈遞來抑制抗原特異性的免疫反應。因此,經過穩(wěn)定的亞氯酸鹽溶液在治療由不需要的或不適當的抗原特異性免疫反應造成或與其相關聯的疾病包括例如,自身免疫疾病,乙肝,丙肝,慢性肝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的治療,以及對防止器官移植患者的排斥反應(移植與宿主疾病)的過程中是有用的。穩(wěn)定的亞氯酸鹽溶液還可用于治療淋巴瘤、特別是濾泡非霍金奇淋巴瘤。
背景技術:
免疫反應的一個普通特征是對抗原(外來或自身的,但被認為是外來的)的識別,以及免疫系統(tǒng)隨后對抗原的處理。典型地,抗原在細胞(通常是巨噬細胞、樹突細胞及其它的抗原呈遞細胞(APC)的細胞質、內質網(ER)以及溶酶體中,或在血清中被酶降解。降解后的抗原由MHCⅠ類或Ⅱ類分子呈遞到APC的表面上。抗原決定部位由MHC分子呈遞并隨后結合到T細胞的T細胞受體(TCR)上的過程稱為抗原呈遞。參照,例如,Rodgers等人,CLINICAL IMMUNOLOGY,PRINCIPLES AND PRACTICE(RICH):“Antigen and antigenpresentation,”第7章,第114-131頁,Mosby,St.Louis,MO(1996);Roitt,ESSENTIAL IMMUNOLOGY,Blackwell Science,Oxford,England(1997)。
在體內循環(huán)的T細胞通過其表面上的TCR識別并結合由MHC(Ⅰ或Ⅱ類)分子呈遞的抗原決定部位(抗原)。TCR成功結合到所呈遞的抗原決定部位之后即發(fā)生一系列事件。例如,當T細胞遇到位于APC表面的結合著MHC分子的抗原時,它們即產生深刻的表形變化,其特征是基因表達、效應器功能、淋巴因子分泌、以及,在適當環(huán)境下,細胞的增殖都發(fā)生變化。然而,不適當的免疫反應也以類似的方式發(fā)生,并可導致不需要的T細胞增殖、不需要的淋巴因子分泌、以及導致自身免疫狀態(tài)。
在正常的免疫反應的過程中,TCR必須首先能夠識別并結合所呈遞的抗原。然而,據信,需要有更多的過程,而不僅僅是抗原的簡單結合,來導致上述一系列事件的發(fā)生。因此,認為存在于APC上的配體必需與T細胞上的共刺激受體反應以引發(fā)淋巴細胞的激活。具體地,位于APC表面的B7分子與其位于T細胞上的反受體CD28分子(該分子形成TCR的一部分)相互作用。Siegel等人,CLINICAL IMMUNOLOGY,PRINCIPLES AND PRACTICE(RICH):“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lymphocyte activation,”第12章,第192至216頁,Mosby,St.Louis,MO(1996)。同時參照Roitt,文獻同上,第169-170頁。
最強烈的免疫反應中有一種稱為“異源反應”,它涉及的是免疫系統(tǒng)對非自身的MHC同種抗原產生反應。這種類型的反應見于例如非自身移植物例如移植的器官的排斥,此時這明顯是不合需要的。然而,已報導的通過干擾同種識別(即通過移植物抗原的損耗,APC功能的抑制,表面受體/共受體分子的阻塞,等等)來產生作用的抑制免疫反應機制對于防止或減輕異源反應的嚴重程度是無效的,這是因為它們具毒副作用,而且活性周期短。RICH文獻同上,于“Concepts and challengesin solid organ transplantation,”第104章,第1593-1607頁。另外,還未見有能夠有效阻斷B7/CD28共刺激相互作用的治療方法的報導。
大部分哺乳動物的免疫系統(tǒng)能夠適當地識別自身及外來抗原并對其產生應答。免疫系統(tǒng)對自身抗原不產生應答的這種現象被稱為免疫耐受力。Triptett,J.Immunol.86:505-510(1962)。然而,對自身抗原的耐受力有時候失靈了,從而造成自身免疫,此時T或B細胞(或兩者),以及哺乳動物中多種不同的細胞因子,對哺乳動物自身組織中的抗原產生反應并把其破壞。另外,哺乳動物經常對外來抗原產生不適當的免疫反應,從而導致免疫系統(tǒng)的過度刺激或過度激活,最終導致對正常、健康的組織產生損害。
這些自身免疫反應及不適當的免疫反應導致了一系列全身性免疫疾病的發(fā)生,這些疾病包括重癥肌無力、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血清疾病、I型糖尿病、風濕性關節(jié)炎、青少年風濕性關節(jié)炎、風濕熱、斯耶格倫綜合癥、全身性硬化、脊椎關節(jié)病、萊姆病、結節(jié)病、自身免疫溶血、自身免疫肝炎、自身免疫中性白血球減少、自身免疫多腺疾病、自身免疫甲狀腺疾病、多發(fā)性硬化、炎癥性腸病、結腸炎、局限性回腸炎、慢性疲勞綜合癥,等等。
自身免疫疾病的一個重要因素是T細胞被呈遞給自身組織或器官。當抗原(或自身抗原)由APC呈遞時,含有這些抗自身受體的T細胞結合到被呈遞的抗原決定部位上并開始分化和增殖,從而導致把抗原(或自身抗原)破壞。Davis,Annu.Rev.Biochem.,59:475(1990)。已經提議了幾種防止抗自身T細胞分化的機制。一種機制是克隆的無反應性,這是對T細胞進行功能性滅活。Schwartz,于Rich,文獻同上,“Mechanisms of Autoimmunity,”第69章,第1053-61頁。無反應性的T細胞無法表達IL-2,后者是T細胞增殖必需的一種細胞因子。這樣,T細胞無法增殖,從而無法導致自身免疫疾病癥狀的發(fā)生。
對抗自身免疫反應的傳統(tǒng)的方法通過在抗原呈遞之后防止或抑制T細胞的增殖來減弱免疫反應。這些方法試圖在抗原呈遞及細胞因子(IL-I,IL-2,TNF,等)釋放之后抑制細胞毒素T細胞的形成和擴張。例如,已知可以用環(huán)孢菌素來在抗原呈遞之后通過阻斷IL-2的生產來防止T細胞的增殖。在抗原呈遞之后,通過調控免疫反應來試圖對經過刺激的T細胞的生產進行干擾的這一方法特征性地需要施用大量的治療劑,這會導致不合需要的毒副作用。
另外,雖然抗自身T細胞的擴張是一些自身免疫疾病所必需的,但是僅有它們存在并不足以引起所有的自身免疫反應。Schwart,文獻同上,第1055頁。例如,多克隆B細胞激活是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的一個普通特征。Klinman等人,J.Exp.Med.165:1755(1987)。另外,自身抗體的存在在器官特異性的自身免疫疾病中并不普遍。Bernard等人,Diabetes,41:40(1992)。因此,僅僅防止抗自身T細胞增殖可能并不能有效地對許多自身免疫疾病進行治療。
有不同于自身免疫疾病的其它病例,其中并不需要免疫反應,或者其中需要把免疫反應抑制到一定程度。對抗原的過敏反應以及過度炎癥就是免疫系統(tǒng)已經起動一不適當的免疫反應的例子。肝炎病毒如乙肝或丙肝病毒的慢性病毒感染是過度免疫反應炎癥導致末期肝功能障礙以及如肝硬化及肝細胞瘤等疾病的例子。另外一個例子是對移植的器官或組織產生排斥。另外,移植的器官或其它移植物有時會引出移植物對抗宿主的反應,此時移植物或器官就會介導一個對抗健康宿主細胞的免疫反應。
當進行器官或組織移植時,對所移植器官的外來抗原產生免疫反應是不利的。此時,免疫系統(tǒng)必須對外來抗原產生免疫耐受力。類似地,移植的器官或移植物的免疫系統(tǒng)也必須對宿主抗原產生耐受力。在器官移植領域,可以用可影響淋巴及造血系統(tǒng)的其它部分的細胞毒素劑來抑制器官接受者對外來移植物的細胞免疫反應。對移植物的接受情況受到器官接受者對這些細胞毒素化學物質(它們許多都與抗瘤(抗增殖)藥劑類似)的耐受力的局限。同樣,當使用細胞毒素抗微生物藥劑,特別是抗病毒藥時,或使用細胞毒素藥用于自身免疫治療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的治療時,一個嚴重的局限是其對骨髓及身體造血細胞的毒性效應。另外一個局限是細胞毒素劑無法誘導對外來抗原的免疫耐受力。
對正常組織及細胞的毒副作用也限制了許多類型的非外科手術瘤癥治療方法如外部放射或化學療法的效力,這是因為這些形式的治療對瘤細胞的特異性都是有限的。當把抗瘤抗體用以為毒性劑,如同位素,藥物、毒素尋找癌癥位置時,這一局限也十分重要,因為抗體作為一種自身性的物質,可以循環(huán)到敏感的細胞隔室如骨髓之中。在急性輻射損傷中,淋巴及造血隔室被破壞,這是發(fā)生敗血病及最終導致死亡的主要因素。
已有幾種不同的方法可以被用于保護生物體免受輻射或毒性化學試劑的副作用傷害。一種方法是在已經產生毒性后把骨髓細胞替換掉。另外一種方法是注射一種可以競爭毒性藥物作用位置的化學阻斷劑。
Neta等人(J.Immunol.136:2483-2485,1986)證實,用重組白細胞間介素-1(IL-1)進行預處理可以以依賴于劑量的形式保護小鼠免受外部光束輻射對其的致死作用,其中IL-1是在輻射前20小時施用的。其它研究已顯示用其它的細胞因子來改善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的毒副作用。然而,還沒有報導指出防止細胞因子的分泌以及/或者抑制抗原呈遞細胞(巨噬細胞,樹突細胞等)中的抗原呈遞對于改善這些副作用是有用的。
傳統(tǒng)的免疫抑制反應在治療器官移植的排斥作用上也是無效的。首先,大部分的免疫抑制劑如抗增殖劑和皮質甾類的免疫抑制效力都較低。第二,過量的免疫抑制劑如單克隆抗體OKT3會對T及B細胞產生毒性作用,從而導致淋巴細胞中出現潛隱的病毒感染,或導致淋巴細胞出現腫瘤疾病。第三,施用大劑量的免疫抑制劑,如環(huán)胞菌素,會導致對不屬于免疫系統(tǒng)的器官產生毒性作用。
抗原在APC上的呈遞還具有可以刺激輔助T細胞來“幫助”B細胞進行增殖并隨后進行分化的作用。在每次分裂之后,以更高的親和力結合抗原的B細胞可以再次分裂,而那些免疫球蛋白保持不被改變或親和力較低的B細胞則死亡。這樣,B細胞開始增殖并隨后分化為漿細胞,漿細胞分泌諸如Ig亞族的免疫球蛋白。典型地,B細胞首先分泌IgM,然后分泌IgG,IgA及IgE。如果B細胞繼續(xù)增殖,但卻未能分化,那么它們將導致淋巴增生性疾病,如淋巴瘤。Gause,于Rich,文獻同上,第113章,第1745至1767頁。
非淋巴內芽腫濾泡性淋巴瘤(non-HIV)是美國最普遍的淋巴瘤之一。每年診斷出大約四萬個淋巴細胞淋巴瘤的新病例,且每年估計有19,000人死亡。Ries等人,Cancer Statistics Review 1973-1988,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Publ 91-2789,Washington,DC,1991,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濾泡性淋巴瘤發(fā)展得相對較慢且?guī)缀醪恍柚委?,除非它使病人感到不適或導致了危及生命的并發(fā)癥。雖然濾泡性淋巴瘤屬于淋巴瘤中的低級類別,但在現有治療條件下卻無法治愈,而最終普遍都導致死亡。
在1981年首次用由患者自身的B細胞淋巴瘤制備的抗獨特型抗體對患者進行治療。Miller等人,N.Engl.J.Med.306:517(1982)。在十多年前,研究者們把單克隆抗獨特型抗體來治療濾泡性淋巴瘤。這一研究發(fā)現,淋巴瘤對抗獨特型治療的反應與在淋巴瘤中共存的T細胞的比例有直接的關系。這些發(fā)現提示,惡性B細胞不知何故與T細胞相互作用,而抗獨特型抗體則不知何故或者改變了淋巴細胞的生長條件,或者改變了T細胞對B細胞的免疫反應。然而,抗獨特型治療并沒有被采用,因為由于抗獨特型抗體是從患者自身的B細胞(此種細胞有改變它們自身結構的固有的能力)制備的,所以B細胞腫瘤也能夠自主地變異它們的抗原結合部位(即獨特型),從而使它們不受抗獨特型治療的影響。Gause,文獻同上,第113章,第1745至1767頁。
新近,與淋巴瘤獨特型(腫瘤特異性免疫球蛋白)一起保溫的樹突細胞已被用于對患者進行免疫以對抗他們自身的濾泡性淋巴瘤。其中,從患者中取出血液樹突細胞并把其與患者自身的腫瘤特異性抗體一起保溫,然后再注射回患者內。經過上述注射之后的一些患者的腫瘤收縮了,從而顯示樹突細胞誘導了T細胞對抗惡性B細胞的應答。這些觀察結果提示濾泡性淋巴瘤可以順從免疫操作。
濾泡性淋巴瘤處理過程中的一個病原性損害是巨噬細胞抗原處理及/或呈遞。雖然已經有了許多針對濾泡性淋巴瘤的治療方法而且最近在癌癥的生物治療試驗上有所進展,但是對淋巴瘤的治療仍沒有顯著的進展。文獻同前,第1763頁。另外,迄今仍不知道通過調控APC中的抗體呈遞來治療淋巴瘤。
抑制不適當的免疫反應以及抑制及/或防止抗原的呈遞雖然可以有利于改善自身免疫紊亂、過敏性反應以及移植排斥等,但卻有減弱免疫系統(tǒng)抗感染能力的缺點。因此,已知的治療免疫抑制反應的治療通常是與施用藥劑同時進行的,這些藥劑刺激吞噬細胞,如巨噬細胞、單核細胞以及多形核白細胞(PMNs)吞噬細胞活性,以便抵抗其它的感染。尚未知道有一種療法可以在抑制抗原特異性免疫反應的同時能刺激吞噬細胞活性。
最近已有人假設身體在免疫反應過程中能夠控制伴隨著巨噬細胞激活的炎癥反應的持續(xù)時間和嚴重程度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存在有被“可選地激活”的巨噬細胞。Stein等人,(J.Exp.Med.176:287(1992))。不同的是,“經典”的巨噬細胞激活是由干擾素-γ,INF-α、IL-12或細胞脂多糖誘導的??蛇x的途徑是由IL-4,IL-10 ,或IL-13誘導的,其特征在于AMAC-1基因被表達,生產MIP-4蛋白(巨噬細胞炎性蛋白-4)并減少發(fā)炎前細胞因子的分泌。見Kodelja等人,J.Immunol.160:1411(1998);Schebesch等人,Immunology 92:478(1997)。被可選地激活的巨噬細胞已表明可以活躍地抑制由分裂素介導的淋巴細胞的增殖。同樣地,巨噬細胞激活的可選途徑被認為是充當了發(fā)炎前巨噬細胞反應的一個重要的調制過程。確實,已有人假設被可選地激活的巨噬細胞在減弱過敏及自身免疫疾病中的炎癥的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可被用于靜脈給藥的經過化學穩(wěn)定的亞氯酸鹽的水溶液是已知的。已知還有其它的含氯溶液具有所報告的醫(yī)藥用途。例如,美國專利第5,019,402號公開了一種含有二氧化氯,或者一種能釋放二氧化氯的亞氯酸鹽混合物、一種微呈酸性的緩沖液以及一種熱激活的糖類的溶液,這一溶液可被用于對貯存的血液成分進行體外殺菌。然而,這一方法特別地不能適用于含有紅血球,即含有白血球,血小板,凝血因子及球蛋白的血液制品。對全血則不進行如上的消毒處理,大概是因為二氧化氯攻擊紅血球的速度比攻擊靶向微生物體還要快。
DE-OS3213389,美國專利第4,507,285號以及美國專利第4,296,103號描述了經化學穩(wěn)定的適用于外用及口服治療的亞氯酸鹽基質。以這種方式除了可以治療各種不同的細菌感染以外,還可以對病毒感染,如單純皰疹及帶狀皰疹進行外部治療。然而,這些文獻并沒有報導通過靜脈給予亞氯酸鹽基質來抑制抗原特異性的免疫反應。
歐洲專利EP0200157及美國專利第4,725,437號進一步描述了一種用于靜脈或手術前后給藥的經過化學穩(wěn)定的亞氯酸鹽溶液。這一藥劑已被證明在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治療中有效。由EP0200157中可知,可以把上述的經過穩(wěn)定的亞氯酸鹽基質在由寄生蟲、真菌、細菌、病毒及/或支原體造成的感染中進行靜脈及/或局部給藥。這一作用被認為是通過吞噬細胞的刺激來產生的,其中在感染不久后單次施用有效劑量的亞氯酸鹽復合物即可完成對吞噬細胞的刺激。在這些文獻中并沒有描述把免疫反應往下調控以及抑制抗原特異性免疫反應的方法;反之,其中所假定的通過巨噬細胞的刺激來產生作用的這一原理將導致相反的預測。
因此,急切需要一種對免疫反應進行修改的新方法。具體地,急需確定一種新的方法用以治療與不適當抗原呈遞相關聯的疾病,如自身免疫疾病,移植排斥,以及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以及用以治療因為不適當的巨噬細胞激活而產生慢性炎癥癥狀的疾病,如乙肝及丙肝,慢性肝炎,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病。同樣,顯而易見通過防止抗原呈遞來治療淋巴增生性疾病的方法也是合乎需求的。
本發(fā)明的概述需要開發(fā)一種方法,使其在通過抑制或防止抗原呈遞來抑制抗原特異性免疫反應的同時,還刺激吞噬細胞的活性。因此,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通過部分或完全阻斷抗原在抗原呈遞細胞上的呈遞來抑制免疫反應的方法。本發(fā)明的另外一個目的是通過部分或完全阻斷抗原在抗原呈遞細胞上的呈遞來抑制細胞因子的釋放和被刺激的T細胞的增殖。本發(fā)明的另外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方法,使其在抑制抗原特異性免疫反應的同時,還刺激吞噬細胞的活性。
依照本發(fā)明以上及其它的目的,提供了一種抑制免疫反應的方法,包括施用含有有效抑制劑量的經過穩(wěn)定的亞氯酸鹽溶液,上述溶液含有一ClO2-含量為5至100mMol/L的等滲溶液。這一方法可以部分地或完全地阻斷抗原在抗原呈遞細胞包括特別是樹突細胞及巨噬細胞上的呈遞。
依照本發(fā)明的另外一個目的,提供了一種抑制不適當的免疫反應的方法,包括施用含有有效抑制劑量的亞氯酸鹽溶液,上述溶液含有一ClO2-含量為5至100mMol/L的等滲溶液。另外再依據本發(fā)明的另外一個目的,提供了一種治療自身免疫疾病的方法,包括抑制抗原在抗原呈遞細胞中的呈遞。這一目的可以通過給有需要的哺乳動物施用一含有有效抑制劑量的亞氯酸鹽的溶液來實現,上述溶液含有一ClO2-含量為5至100mMol/L的等滲溶液。
具體地,提供了治療以下一組疾病的其中之一的多種方法重癥肌無力、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血清疾病、I型糖尿病、風濕性關節(jié)炎、青少年風濕性關節(jié)炎、風濕熱、斯耶格倫綜合癥、全身性硬化、脊椎關節(jié)病、萊姆病、結節(jié)病、自身免疫溶血、自身免疫肝炎、自身免疫中性白血球減少、自身免疫多腺疾病、自身免疫甲狀腺疾病、多發(fā)性硬化、炎癥性腸病、結腸炎、局限性回腸炎、慢性疲勞綜合癥。
依照本發(fā)明的另外一個目的,提供了一種抑制哺乳動物移植器官或移植物排斥作用的方法,包括抑制抗原在抗原呈遞細胞中的呈遞。這一目的可以通過給有需要的哺乳動物施用一含有有效抑制劑量的亞氯酸鹽的溶液來實現,上述溶液含有一ClO2-含量為5至100mMol/L的等滲溶液。
依照本發(fā)明的另外一個目的,提供了一種通過給患者施用治療有效劑量的經過穩(wěn)定的亞氯酸水溶液來治療以下一組疾病的其中一種疾病淋巴增生性疾病、乙肝、丙肝、慢性肝炎、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病。
從下面的詳細描述中可以顯而易見地發(fā)現本發(fā)明的其它目的、特征及優(yōu)點。然而應該理解的是,這些詳細的描述和具體的實施例只是解釋性的代表了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案,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這些詳細描述之后都可以很容易地在本發(fā)明的實質和范圍內作各種不同的變化和修改。
附圖的簡要描述
圖1所示的是抗原呈遞細胞呈遞抗原以激活T細胞并引起免疫反應或者沒能呈遞抗原從而導致無反應性反應的機制。
圖2所示的是本發(fā)明的亞氯酸鹽溶液抑制T細胞從經異源混合白血球反應刺激的樹突細胞增殖的效果。
圖3所示的是本發(fā)明的亞氯酸鹽溶液抑制T細胞從經異源混合白血球反應刺激的單核細胞增殖的效果。
圖4所示的是本發(fā)明的亞氯酸鹽溶液抑制可溶性抗原誘導的T細胞從樹突細胞增殖的效果。
圖5所示的是本發(fā)明的亞氯酸鹽溶液抑制可溶性抗原誘導的T細胞從單核細胞增殖的效果。
圖6所示的是在施用WF-10的患者中,CD14+/CD69+細胞數目/μl之間隨著時間的相互關系。
圖7所示的是在施用WF-10的患者中,CD14+/TNF細胞數目/μl隨著時間的相互關系。
圖8所示的是在施用WF-10的患者中,CD3+/CD8+/CD28-細胞數目/μl之間隨著時間的相互關系。
圖9所示的是在施用WF-10的患者中,CD3+/CD8+細胞數目/μl隨著時間的相互關系。
圖10所示的是在施用WF-10的患者中,以細胞數目/μl表示的吞噬細胞指數隨著時間的相互關系。
圖11所示的是在施用WF-10的患者中,CD14+/DR+細胞數目/μl隨著時間的相互關系。
圖12所示的是在對患有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的患者用WF-10進行治療后,抗體對應于雙鏈DNA的減少情況。
本發(fā)明的詳細描述本發(fā)明提供了抑制患有與不適當或過度的抗體呈遞相關聯的臨床疾病的患者的抗原呈遞的方法。該方法涉及給患者施用有效治療劑量的經過穩(wěn)定的亞氯酸鹽溶液,這一溶液足以抑制抗原的呈遞并減輕與臨床狀態(tài)相關聯的癥狀。具體地,本發(fā)明的方法對于防止移植排斥;治療自身免疫疾病、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淋巴增生性疾病(例如淋巴瘤)、以及與慢性炎癥相關聯的疾病是有用的。與慢性炎癥相關聯的疾病包括慢性肝炎、乙肝及丙肝、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所有粘膜疾病中的炎癥(如局限性回腸炎及結腸炎)。
施用給患者以實現想得到的治療結果的經過穩(wěn)定的亞氯酸鹽制劑的劑量取決于各種不同的因素,包括患者的體重和性別。根據體重、性別、及其它的代謝因素來調節(jié)所服用的劑量的方法在本領域中是公知的。所實現的具體的治療終點將因待治療疾病的病理學及癥狀的不同而不同,但是這些治療終在本領域中都是公知的。例如,乙肝和慢性永久性肝炎都伴隨有通過實驗室研究即可發(fā)現的轉氨酶活性水平的顯著提高。亞氯酸鹽制劑的治療效力可以通過在治療前后對轉氨酶水平進行測量來評估。類似地,患有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的患者對應于雙鏈DNA的抗體滴定度高,因此,在治療之后這一滴定度降低即顯示了治療的效力。然而,本領域技術人員很容易理解的是,通過觀察患者所報告的癥狀的整體改善,而不需對臨床反應進行定量的測量,即可容易地確定臨床上的效益。類似地,在特定的實驗室研究中未能發(fā)現有可測量的反應并不能自然而然地排除在臨床上存在著顯著的效益。
在本發(fā)明的上下文中,本領域技術人員將可理解術語“有效抑制量”表示的是當把一定量的溶液施用到患者體內時,它將抑制抗原的呈遞,從而抑制T細胞的增殖。溶液的有效治療量指的是能夠在治療上顯著地減少所治療疾病的一種或多種癥狀,或者可以在統(tǒng)計學上顯著地改善該疾病公認的臨床標志的數量。典型地,亞氯酸鹽溶液的有效抑制量介于大約0.1ml/kg至大約1.5ml/kg之間,優(yōu)選地,大約為0.5ml/kg體重,其濃度分別為含有大約40至80mMol/L ClO2-,優(yōu)選地含有大約60mMol/L的ClO2-。不受理論的約束,本發(fā)明申請者相信在治療特定疾病的過程中,上述的對抗原呈遞的影響與臨床所獲得的結果之間的關系意味著有效治療量與有效抑制量是相似的或相同的。
優(yōu)選地,本發(fā)明的亞氯酸鹽溶液每天給藥一次,持續(xù)大約3至7天,優(yōu)選地持續(xù)5天,然后休息10至20天,優(yōu)選地休息14至18天,更優(yōu)選地,休息16天,以構成一個治療周期。優(yōu)選地,對患者進行一次以上的治療,更優(yōu)選地,至少治療三個周期,最優(yōu)選地,至少治療五個療程。然而,本領域技術人員將認識到,其它的服法也是可能的,而且可能實際上是優(yōu)選的。實施這類服法的方法是本領域所公知的。
例如,一種替代的治療服法包括通過靜脈給予本發(fā)明的經過穩(wěn)定的亞氯酸鹽溶液,一天一次,給藥五天,然后休息兩天(如在周未休息),然后再給藥五天,接著休息一至四周,以構成一個周期。優(yōu)選地,給患者治療一個周期以上,更優(yōu)選地,治療三個周期以上。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所治療的疾病以及患者身材的大小,使用以下的指導原則對本發(fā)明的經過穩(wěn)定的亞氯酸鹽溶液的給藥方法進行修改。
用含有經過穩(wěn)定的亞氯酸鹽溶液的水溶液治療創(chuàng)傷和感染在本領域中是公知的。美國專利第4,507,285及4,725,437號(這兩項發(fā)明所公開的全部內容于此作為參照)以及EP0200157(該發(fā)明所公開的全部內容也于此作為參照)描述了使用經過穩(wěn)定的亞氯酸鹽溶液來刺激人傷口的愈合反應,以及用其來治療由寄生蟲、真菌、細菌、病毒及/或支原體引起的感染。Kuhne等人的歐洲專利第200156號(該發(fā)明所公開的全部內容于此作為參照)描述了在放射治療的同時使用經過穩(wěn)定的亞氯酸鹽溶液以幫助修復被輻射損傷的組織及減少副作用。
治療被損傷的及/或被感染的組織的作用模式被認為是涉及在有生物激活物如血紅素化合物參與的情況下,擴增吞噬細胞的“氧化爆發(fā)”反應。傷口的愈合以及所報導的感染的治療被認為是通過巨噬細胞的激活來實現的,巨噬細胞接著激活成纖維細胞,后者刺激創(chuàng)傷的愈合反應。經過穩(wěn)定的亞氯酸鹽溶液被認為是通過與位于巨噬細胞膜中的血紅素部分形成復合物來激活巨噬細胞的。一旦被激活,巨噬細胞刺激成纖維細胞,后者接著產生膠原蛋白及內皮細胞,后兩者對由創(chuàng)傷或感染造成的損傷組織的修復是有用的。
不受任何理論的約束,本發(fā)明者相信巨噬細胞是由經過穩(wěn)定的亞氯酸鹽溶液通過下列事件順序來刺激的。在有血紅素化合物(如血紅蛋白,肌紅蛋白,過氧化物酶,細胞色素,等等,它們存在于血清中,同時也是吞噬細胞如巨噬細胞細胞膜的一部分)存在的情況下,經過穩(wěn)定的亞氯酸鹽溶液變成一次要氧化劑,其氧化特性不同于亞氯酸鹽及過氧化氫。確切地,當把本發(fā)明的經過穩(wěn)定的亞氯酸鹽溶液與等摩爾數的亞氯酸鹽溶液進行比較時,可以發(fā)現它們存在顯著的藥物學差異。
本發(fā)明者進而相信已知的通過使用本發(fā)明的亞氯酸鹽溶液來激活巨噬細胞從而使傷口愈合的機制同時也可刺激并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活性。因此,被刺激的巨噬細胞做好了吞咽、消化及除掉外來抗原的準備。使用經過穩(wěn)定的亞氯酸鹽溶液來實施巨噬細胞的吞噬活性的方法描述于EP0200157中。
然而,在本發(fā)明之前還不知道經過穩(wěn)定的亞氯酸鹽溶液還可以抑制抗原特異性免疫反應,并可同時增強吞噬細胞的活性。不受任何理論的約束,本發(fā)明者相信當把經過穩(wěn)定的亞氯酸鹽溶液施用給對其有需要的哺乳動物時,它可以通過激活可選的巨噬細胞激活途徑來部分或完全阻止抗原呈遞細胞(APC)對抗原的呈遞。貫通全文,用語“抗原呈遞細胞”指的是可以呈遞抗原并誘發(fā)免疫反應的細胞。使用的抗原呈遞細胞包括巨噬細胞和樹突細胞。在實施例中,用體外實驗的數據說明了施用經過穩(wěn)定的亞氯酸鹽溶液對抗原呈遞的抑制作用。
一個典型的免疫反應包括刺激一巨噬細胞,被刺激的巨噬細胞把結合MHCⅠ及Ⅱ類細胞的抗原呈遞到表面,當該抗原與T細胞受體相偶合時,將刺激T細胞(典型地是T細胞亞群如CD4或CD8細胞等)進行增殖并生成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CTL),后者隨即殺死表達抗原的細胞。在抗原呈遞之后且當與T細胞受體相偶合時,被刺激的APC(巨噬細胞及等等)也分泌各種不同的細胞因子,這些細胞因子可以輔助CTLs的增殖。細胞因子,或稱生長因子,是由性質不同的細胞生產的激素樣肽類,它們能夠調控特定細胞類型的增殖、成熟及功能性激活。在此,細胞因子指的是性質不同的一系列生長因子,如造血細胞生長因子(如紅細胞生成素,集落刺激因子及白細胞介素)、神經系統(tǒng)生長因子(如神經膠質生長因子及神經生長因子)、大部分的間充質生長因子(如表皮生長因子)、源于血小板的生長因子、以及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Ⅰ、Ⅱ及Ⅲ,包括干擾素。
應該理解有好幾種細胞因子參與誘導細胞分化和成熟,而且細胞因子可以有其它的生物學功能。在IL-1的情形中,可以有多種形式,如IL-1α及IL-1β,但是它們都有類似的生物學活性特征。那些主要與誘導細胞的分化及骨髓以及可能其它造血細胞的成熟相關聯的細胞因子包括,特別是IL-1、G-CSF、M-CSF、GM-CSF、多-CSF(IL-3)、以及IL-2(T細胞生長因子,TCGF)。IL-1主要影響骨髓細胞,IL-2主要影響T細胞,IL-3影響多種淋巴細胞前體,G-CSF主要影響粒性白細胞及骨髓細胞,M-CSF主要影響巨噬細胞,GM-CSF影響粒性白細胞及巨噬細胞。其它的生長因子影響未成熟的血小板(凝血細胞)細胞、類紅細胞等。
如圖1中所示,當抗原被呈遞給一個具有正常的,或強健的免疫系統(tǒng)的患者時,一般會發(fā)生以下一系列事件。這一機制可以參考圖1左手側標有“免疫反應”的地方??乖?或異物)被包裹在巨噬細胞的囊泡中,并被其分解成較小的抗原性肽段。一個MHCⅡ類分子把其中的一個較小的抗原性肽段運輸到巨噬細胞的表面,并于此把該肽段呈遞給T細胞受體(TCR)。與細胞受體的結合觸發(fā)了激活因子及細胞因子(如IL-1,TNF等)的釋放,后者恢復巨噬細胞的自我防衛(wèi)并增強在細胞內對異物的殺滅力。如果沒有結合,激活因子沒被釋放,巨噬細胞無法把異物分解為較小的肽段。如本文描述中所使用的,用語“抗原呈遞”因而表示把一拷貝到MHCⅡ類分子上的外來抗原呈遞到一APC的表面,然后與TCR結合的過程。
如上所述,可選的巨噬細胞激活途徑被認為充當了發(fā)炎前巨噬細胞反應一個非常重要的調節(jié)因素,而且被可選地激活的巨噬細胞被認為在減輕過敏性及自身免疫疾病的炎癥的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不受任何理論的約束,本發(fā)明者相信通過施用經過穩(wěn)定的亞氯酸鹽溶液來防止及/或抑制抗原呈遞的機制之一是通過可選的巨噬細胞激活途徑的激活。確切地,值得一提的是經過穩(wěn)定的亞氯酸鹽溶液對抗原呈遞的抑制時間(大概持續(xù)幾周的時間而不用進一步用藥),與被可選地激活的巨噬細胞中MIP-4表達的持續(xù)時間接近平行,MIP-4在延長的一段時間內也保持提高的水平。MIP-4表達這一延長的時間表明巨噬細胞也保持激活狀態(tài)并可以在整個激活期間發(fā)揮消炎的作用。
預先已知的防止T細胞增殖的治療方法典型地是在細胞因子刺激之后對細胞毒性T細胞進行作用。例如,環(huán)孢菌素A被認為是作用于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上(如圖1的左下部所示)以防止T細胞的增殖。然而此時APC已經釋放了細胞因子,這些細胞因子可能會協(xié)助CTL的增殖。因此,必須施用大量的這些藥物以防止CTL的增殖。然而,尚沒有可以阻止免疫反應的公知方法,其中對APC或TCR進行某種形式的影響以使其部分或完全地中斷APC與T細胞之間抗原呈遞的相互關系。
因為免疫反應不恰當而導致患者患上自身免疫疾病及由不恰當的免疫反應造成的疾病,如重癥肌無力、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血清疾病、Ⅰ型糖尿病、風濕性關節(jié)炎、青少年風濕性關節(jié)炎、風濕熱、斯耶格倫綜合癥、全身性硬化、脊椎關節(jié)病、萊姆病、結節(jié)病、自身免疫溶血、自身免疫肝炎、自身免疫中性白血球減少、自身免疫多腺疾病、自身免疫甲狀腺疾病、多發(fā)性硬化、炎癥性腸病、結腸炎、局限性回腸炎、慢性疲勞綜合癥,等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也可能會有一些自身免疫的病因學,至少于一些患者中如此。當發(fā)生自身免疫反應時,患者的身體產生太多的CTL,或其它的細胞因子,后者反過來攻擊身體自己的健康細胞并把其毀壞。在移植后的患者中產生不恰當的免疫反應是因為免疫系統(tǒng)把被移植的器官或移植物的抗原當成外來的,從而把其毀壞。其結果就是移植物排斥作用。類似地,接受移植后的患者會發(fā)生一移植物對抗宿主的反應,此時被移植的器官或移植物的免疫系統(tǒng)把宿主的抗原識別為外來的并把其毀壞。其結果是導致移植物對抗宿主的疾病。其它的不恰當的免疫反應見于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及異位性皮炎中。
另外,出現慢性炎癥的疾病也涉及不恰當的免疫反應,其特征在于巨噬細胞的過度激活。例如,對組織損割(如物理創(chuàng)傷)或病原生物體(如細菌或病毒)感染的健康反應包括巨噬細胞的激活(通過“常規(guī)的”發(fā)炎前途徑)并導致炎癥反應。然而,這一反應可能會不恰當地過度表現,從而導致慢性炎癥(如果發(fā)炎前免疫反應未能被抑制的話)。諸如乙肝及丙肝、慢性肝炎、以及COPD表現(如阻塞性支氣管炎及肺氣腫,它們顯然是因為長時間暴露于非特異性支氣管及肺部刺激物中而導致的)這些疾病的特征是由巨噬細胞的過度激活所引起的慢性炎癥(在肝炎中是肝發(fā)炎,在COPD中是肺部組織發(fā)炎)。
自身免疫疾病,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以及移植排斥的常規(guī)治療方法使用細胞毒性劑,特別是那些影響淋巴系統(tǒng)(特別是抑制T細胞增殖的)細胞毒性劑。這些細胞毒性藥物與那些經常用于癌癥化學治療的是類似的,并且公知的對骨髓及其它的造血部位有副作用。除了這些藥物以外還有一些特定的抗淋巴細胞特別是T細胞的抗體,也已被用作免疫抑制劑。例如,Uchiyama等人(J.Immunol.126:1393至1398(1981))描述了一種抗Tac的單克隆抗體,它特異性地結合在被激活的T細胞的人IL-2受體上,并可與細胞毒性劑,如藥物、毒素、或放射性同位素相接合以便相對較有選擇性地殺滅那些與器官排斥有關的細胞。這種抗體可以與β-或α-放射性同位素相接合,并可以在器官移植之前,以及如果需要,在移植之后施用給患者??梢杂煤薪涍^穩(wěn)定的亞氯酸鹽溶液的水溶液替代上述的藥劑。可選地,也可以把經過穩(wěn)定的亞氯酸鹽溶液與常規(guī)的免疫抑制劑結合使用。
給哺乳動物施用含有經過穩(wěn)定的亞氯酸鹽溶液的水溶液可以在抑制抗原特異性免疫反應的同時完全不危害到免疫系統(tǒng),因為這一溶液也可以有效地增強吞噬細胞活性。因此,本發(fā)明包括用以治療自身免疫疾??;防止移植器官或移植物的排斥以及由此造成的膿毒性休克;以及減少不恰當免疫反應,如過度炎癥或過敏反應的方法。由于已有其它公知的治療這些失調癥的方法,所以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根據本文所提供的方針,通過施用一有效抑制量的含有經過穩(wěn)定的亞氯酸鹽溶液的水溶液來對已知的技術進行修改。例如,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設計用于治療任何一種上述失調癥的方法,通過使用本發(fā)明的經過穩(wěn)定的亞氯酸鹽溶液并改變劑量、給藥頻率、或給藥方式進行治療。
本發(fā)明治療方法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方案需要給有需要的哺乳動物施用一種稱為“四氯十氧陰離子復合物”(通常縮寫為“TCDO”)的產品的水溶液。這種物質可以使用實施例1(美國專利第4,507,285號(“285”號專利))中所描述的步驟進行制備,它是一種清澈的水溶液,易與醇類相混合,其熔點為-3℃。拉曼光譜顯示403,802的條帶(亞氯酸鹽)以及1562cm-1(被激活的氧)。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認識到任何一種經過化學穩(wěn)定的亞氯酸鹽溶液都可以被用于本發(fā)明的方法中,而且也應認識到本發(fā)明的范圍并不局限于使用“285”專利中所描述的產品。
經過上面綜合的描述之后,通過參照下列的實施例可以更容易地理解本發(fā)明。下列實施例是示范性的,并不是本發(fā)明的局限。在實施例中,“WF10”指的是經過穩(wěn)定的亞氯酸鹽水溶液。
WF10對由樹突細胞(DC)刺激的異源(allogeneic)MLR的影響樹突細胞、T細胞及單核細胞是用Fagnoni等人所描述的方法獲得的。為了評估WF10對DC依賴性T細胞激活的影響,在DC中有及沒有WF10存在的情形中用異源MLR激活新鮮分離的CD4+T細胞。在含有200μl完全培養(yǎng)基的U形底96孔板中把經過純化的靜息CD4+T細胞(5-10×10+/孔)與經過照射(25Gy)的外源DC一起培養(yǎng)。在37℃,8%CO2以及濕潤的空氣中維持5天。在收獲前19小時,用1μCi脈沖輸送[3H]胸腺嘧啶脫氧核苷(6-7Ci/mm,New EnglandNuclear,Boston MA)。將增殖細胞所結合的[3H]胸腺嘧啶脫氧核苷用閃爍計數器進行測量。把WF10加入到由DC刺激的異源MLR DC中并在4℃保溫約3分鐘,然后加入CD4+T細胞:在不使用WF10的樣品中增殖的T細胞的數目以及在使用WF10的樣品中增殖的T細胞的數目示于圖2中。圖2中所示的結果是一式四份的培養(yǎng)基的平均值±SEM,數據代表的是四次實驗的結果。
如圖2中所示,對由DC刺激的異源MLR產生反應的CD4+T細胞以依賴于劑量的形式由WF10所抑制。在時間0把劑量為25μg/ml或50μg/ml的WF10加入到培養(yǎng)基中。如圖2中所示,顯然每個孔中樹突細胞(DC)的數目增加了,CPM+SE(每分鐘的計數+標準偏差)的數目大致保持不變,其中WF10/1600達到最大程度的抑制效果。用語WF10/數目代表的是WF10的稀釋倍數,同時表示每毫升溶液中所含的WF10的數量。例如,WF10/1600代表的是每1600毫升溶液含有1毫升WF10的WF10稀釋液。
因此,實施例1及2中的結果示明WF10可以有效地抑制從由外源MLR刺激的DC及單核細胞中增殖CD4+細胞。
在自體的DC中加入鑰孔血藍蛋白(KLH)以及破傷風毒素(TT)。在不加WF10,加入WF10/200以及WF10/800 (分別代表在時間0在培養(yǎng)基中加入0、1ml/200ml以及1ml/800ml的WF10溶液)以確定在DC沒有呈遞抗原、TT、KLH25(25μg/ml)以及KLH50(50μg/ml)時CD4+T細胞的增殖情況。在沒有使用WF10以及使用了WF10的樣品中所增殖的T細胞的數目示于圖4中。圖4中所示的結果代表的是一式四份的培養(yǎng)基的平均值±SEM,數據代表的是四次實驗的結果。
如圖4中所示,當DC呈遞可溶性抗原KLH及TT時,CD4+T細胞有顯著的增殖。然而,WF10的給藥,在DC呈遞KLH或TT時,幾乎完全抑制了CD4+T細胞的增殖。
通過施用含有經過穩(wěn)定的亞氯酸鹽溶液的水溶液所獲得的結果揭示了它可以抑制抗原特異性免疫反應。已有報導指出施用含有經過穩(wěn)定的亞氯酸鹽溶液的水溶液可以有效地增強吞噬活性。因此,現在可以通過僅施用一種藥物來在抑制一種類型免疫反應(抗原呈遞及T細胞增殖)的同時增強另外一種類型的免疫反應(吞噬作用)。
在18名患者中都沒有觀察到副作用。匯總了八名患者的數據并列于下表中,并在圖6-13中進行解釋。用流式細胞儀(FACSCAN,如由Becton-Dickinson所推薦的)測得的下列與藥物施用有關的參數有急劇的增加,這些參數為CD-4,CD-8,CD14+/CD69+,CD14+/側散,CD20/DR+細胞,它們的變化通常在給藥后兩周內返回到接近基線。有幾個數值貫穿整個研究過程一直在升高,在研究終點沒有顯示下降的趨勢,它們可能代表那些由WF-10誘導的長期變化。這些變化包括巨噬細胞吞噬作用指數的升高以及T細胞CD3+/CD8+/CD28-亞群的增加。
在下列類別中有潛在的下降趨勢巨噬細胞胞內TNF-α分泌,以及循環(huán)中CD14+/DR+細胞數目的減少。已有報導指出當循環(huán)中的CD14+/DR+細胞下降到閾值時,將導致免疫癱瘓。T細胞PHA激活值或HIV負荷(由HIV bDNA化驗測得)沒有明顯變化(大部分患者在整個研究過程中測不到HIV)。RBC存活研究的結果顯示并沒有因為對治療產生反應而導致溶血。
如圖6中所示,WF10的給藥導致CD14+/CD69+細胞的增加,在輸注后立即有戲劇性的增加。圖7顯示在施用WF10之后CD14+/TNF分泌減少,從而表明經過穩(wěn)定的亞氯酸鹽溶液可以有效地減少腫瘤壞死因子細胞因子的分泌。
圖8及9顯示給患者體內施用WF10導致CD3+/CD8+數目的穩(wěn)定增加以及CD3+/CD8+/CD28-T細胞數目的穩(wěn)定增加。上述的體外實驗數據顯示用CD4+T細胞來抑制抗原的呈遞,而圖8及9則顯示循環(huán)中CD28-T細胞(CD3+T細胞)數目的增加。圖10顯示在施用WF10之后吞噬作用指數的升高。圖11顯示在施用WF10之后,因為CD4+/DR+細胞的減少而導致免疫功能的減少。這樣,本發(fā)明者相信本發(fā)明的經過穩(wěn)定的亞氯酸鹽溶液可以增強吞噬作用,而且同時可以減弱或抑制由細胞介導的及體液免疫反應。
列于下表中的結果概括了15個患者的結果并顯示了所測量的各種不同參數在治療的第8天至第47天之間的變化。第8天代表施用WF10的第一天,因為治療的前7天致力于對患者進行評估。
*單向p-值,從15個患者取樣,使用Wilcoxon秩統(tǒng)計量。
這些數據顯示在人體內施用WF10可使CD8+T細胞的CD28-亞群的產量增加。數據同時還顯示巨噬細胞激活的增加導致吞噬作用。數據進而顯示沒有RBC溶血的跡象。結合顯示抑制抗原呈遞給CD4+細胞的體外研究,可以相信在體內施用WF-10可抑制及/或防止抗原在APC中的呈遞,并且可以刺激巨噬細胞的激活,從而增強吞噬作用。
從患有低級濾泡性淋巴瘤的成年患者中根據他們接受此種治療的情況進行挑選。在治療前用CT掃描確定患者淋巴結的尺寸,選出15名淋巴結直徑大于1cm的患者進行公開標記,單臂(Singlt arm),單心(Single center)的研究?;颊咴诘?至5天(第一周)及第8至12天(第二周)定期輸注0.5ml/mgWR10。在篩選評估完成后(大約14天后)在第0周對符合條件的患者進行研究前調查以獲得基線數據。
篩選標準包括十八歲以上的男女患者;已通過組織學方法確定為濾泡性淋巴瘤的;可測量的疾病,定義為通過CT測量,其淋巴結直徑大于1cm的;足夠的腎功能,由血清肌酸酐<2倍制度上的ULN證明;足夠的肝功能,由血清肝血素≤1.5mg/gl及SGOT(AST)或SGPT(ALT)<5倍制度上的正常上限(ULN)證明;參加這一研究并愿意遵從所有步驟及預訂調查的書面允諾;女性血紅蛋白>9.0g/dl,男性血紅蛋白>10.0g/dl;血小板計數>75,000/mm2;以及嗜中性粒細胞絕對計算>750/mm2。
按照0.5ml/kg體重的劑量把WF 10稀釋到250至500ml正常的生理鹽水中,然后靜脈輸注1小時。在第0周、第15、30及45天用CT測量以確定腫瘤的尺寸。隨后持續(xù)3個月,最后在第90天用CT進行最終測量。
CT的測量結果揭示了施用WF 10可使淋巴結的尺寸減少?;颊叩腃D3+/CD8+/CD28-增加,CD14+/DR+以及CD40T細胞亞群也增加。
雖然已經參照實施例及具體的優(yōu)選實施方案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的描述,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可以對本發(fā)明進行各種不同的修改而不致脫離本發(fā)明的實質和范圍。所有上面提到的文獻都作為參照結合于本文中。于1997年10月6日提交的美國臨時專利60/060,953中說明書的全部具體內容特別地作為參照結合于本文中,上述臨時專利已經根據USC§119提出利益要求。
權利要求
1.一種抑制哺乳動物中抗原特異性免疫反應的方法,包括給所述的哺乳動物施用一有效抑制量的經過穩(wěn)定的亞氯酸鹽溶液的步驟,由此抗原呈遞細胞對抗原的呈遞被部分或完全阻斷。
2.如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中抗原呈遞細胞是樹突細胞。
3.如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中抗原呈遞細胞是巨噬細胞。
4.如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中抗原特異性免疫反應是一抗原受體誘導的T細胞反應。
5.一種治療自身免疫疾病的方法,包括給有此需要的哺乳動物施用有效治療量的含有經過穩(wěn)定的亞氯酸鹽溶液的組合物。
6.如權利要求5中所述的方法,其中施用所述經過穩(wěn)定的亞氯酸鹽溶液導致部分或完全地阻斷了抗原呈遞細胞對抗原的呈遞。
7.如權利要求6中所述的方法,其中抗原呈遞細胞是樹突細胞。
8.如權利要求6中所述的方法,其中抗原呈遞細胞是巨噬細胞。
9.如權利要求6中所述的方法,其中施用經過穩(wěn)定的亞氯酸鹽溶液導致抗原特異性免疫反應的抑制。
10.如權利要求9中所述的方法,其中抗原特異性免疫反應是一抗原受體誘導的T細胞反應。
11.如權利要求5中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疾病選自以疾病組成的組重癥肌無力、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血清疾病、Ⅰ型糖尿病、風濕性關節(jié)炎、青少年風濕性關節(jié)炎、風濕熱、斯耶格倫綜合癥、全身性硬化、脊椎關節(jié)病、萊姆病、結節(jié)病、自身免疫溶血、自身免疫肝炎、自身免疫中性白血球減少、自身免疫多腺疾病、自身免疫甲狀腺疾病、多發(fā)性硬化、炎癥性腸病、結腸炎、局限性回腸炎、慢性疲勞綜合癥。
12.如權利要求11中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的疾病是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
13.一種抑制器官移植排斥反應的方法,包括給有此需要的哺乳動物施用一有效抑制量的含有經過穩(wěn)定的亞氯酸鹽溶液的組合物的步驟。
14.如權利要求13中所述的方法,其中施用所述經過穩(wěn)定的亞氯酸鹽溶液導致部分或完全地阻斷了抗原呈遞細胞對抗原的呈遞。
15.如權利要求14中所述的方法,其中抗原呈遞細胞是樹突細胞。
16.如權利要求14中所述的方法,其中抗原呈遞細胞是巨噬細胞。
17.如權利要求13中所述的方法,其中施用經過穩(wěn)定的亞氯酸鹽溶液導致抗原特異性免疫反應的抑制。
18.如權利要求17中所述的方法,其中抗原特異性免疫反應是一抗原受體誘導的T細胞反應。
19.一種減輕伴隨著可誘導不恰當免疫反應的疾病的炎癥的方法,包括給有此需要的患者施用一有效治療量的含有經過穩(wěn)定的亞氯酸鹽溶液的組合物的步驟。
20.如權利要求19中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疾病選自以下疾病組成的組乙肝、丙肝、慢性肝炎、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病。
21.如權利要求20中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的疾病是乙肝。
22.如權利要求20中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的疾病是丙肝。
23.如權利要求20中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的疾病是慢性肝炎。
24.如權利要求20中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疾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病。
25.一種治療淋巴增生性疾病的方法,包括給患有所述疾病的患者施用一有效治療量的含有經過穩(wěn)定的亞氯酸鹽溶液的組合物的步驟。
26.如權利要求25中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淋巴增生性疾病是淋巴瘤。
全文摘要
本文公開了一種使用經過穩(wěn)定的亞氯酸溶液來抑制抗原特異性免疫反應的方法。當把經過穩(wěn)定的亞氯酸鹽溶液施用給對其有需要的哺乳動物時,它可以防止抗原呈遞細胞對抗原的呈遞。因此,經過穩(wěn)定的亞氯酸鹽溶液在治療,特別是,自身免疫疾病的過程中,在治療由不適當的免疫反應造成的疾病的過程中,在治療淋巴增生性疾病以及在抑制移植患者的排斥反應的過程中,是有用的。
文檔編號A61P37/06GK1306433SQ98811885
公開日2001年8月1日 申請日期1998年10月6日 優(yōu)先權日1997年10月6日
發(fā)明者F·W·庫尼, M·麥格拉斯, E·G·恩格萊曼 申請人:奧克索化學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