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療用品領域,特別是指一種口腔液體吸引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由于患者長期帶管、牙墊太硬會造成患者口腔破損,口腔潰瘍等問題。而且現(xiàn)有技術中,患者口中的口水無法方便的吸引出,增加了醫(yī)護人員的操作難度。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口腔液體吸引裝置,以便于吸出患者口腔內的口水,同時避免患者口腔破損和口腔潰瘍。
基于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口腔液體吸引裝置包括導流管和吸液本體,所述吸液本體頂部的側壁上向內凹陷形成圈狀凹槽,所述吸液本體呈圓柱狀,且所述吸液本體的直徑由頂部至底部逐漸減小,所述吸液本體用于吸收口腔液體;
所述導流管的一端從吸液本體的頂部插入至所述吸液本體內,另一端露出于所述吸液本體,所述露出于吸液本體的導流管的端部用于與負壓吸引裝置相連,所述插入在吸液本體內的導流管的側壁上開設有若干個導流孔,吸液本體中的口腔液體通過所述導流孔流入導流管,并通過所述導流管將吸液本體中的口腔液體排出;所述導流孔的邊緣設置有鉤體,所述鉤體朝向遠離導流孔的方向勾住吸液本體。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鉤體的弧長為120°的弧長。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導流管包括第一導流管和第二導流管,所述第一導流管的一端部與第二導流管的一端部連接,所述第一導流管位于吸液本體內,所述第二導流管位于吸液本體外,所述第一導流管在與第二導流管相連的端部的外壁向內凹陷形成圈狀卡槽,所述第二導流管在與第一導流管相連的端部的內壁凸起形成圈狀卡臺,所述圈狀卡臺卡入圈狀卡槽內,并能夠在圈狀卡槽內轉動。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圈狀卡臺與圈狀卡槽之間安裝有密封圈。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吸液本體由多層紗布采用螺旋方式卷繞而成,每層相鄰的紗布依次層疊。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吸液本體包括第一本體、第二本體、第三本體和第四本體,所述第一本體、第二本體、第三本體和第四本體由內圈至外圈依次層疊;同一層的吸液本體由一條紗布卷繞而成,卷繞后的紗布的接縫處齊平,且所述接縫處被相鄰層的紗布覆蓋。
從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口腔液體吸引裝置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優(yōu)點,解決了患者口水無法方便的吸引出,增加了醫(yī)護人員的操作難度的問題。該口腔液體吸引裝置不但可以快速吸出口腔液體,避免患者口腔破損,口腔潰瘍等,還可以保證患者的舒適度,同時也便于醫(yī)護人員使用該口腔液體吸引裝置,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該口腔液體吸引裝置的制作成本低,實用性強,適于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口腔液體吸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導流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插入在吸液本體內的導流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第一導流管在與第二導流管相連的端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第二導流管在與第一導流管相連的端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吸液本體的拆分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并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為了區(qū)分兩個相同名稱非相同的實體或者非相同的參量,可見“第一”“第二”僅為了表述的方便,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限定,后續(xù)實施例對此不再一一說明。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口腔液體吸引裝置包括導流管和吸液本體,所述吸液本體頂部的側壁上向內凹陷形成圈狀凹槽,所述吸液本體呈圓柱狀,且所述吸液本體的直徑由頂部至底部逐漸減小,所述吸液本體用于吸收口腔液體;所述導流管的一端從吸液本體的頂部插入至所述吸液本體內,另一端露出于所述吸液本體,所述露出于吸液本體的導流管的端部用于與負壓吸引裝置相連,所述插入在吸液本體內的導流管的側壁上開設有若干個導流孔,吸液本體中的口腔液體通過所述導流孔流入導流管,并通過所述導流管將吸液本體中的口腔液體排出;所述導流孔的邊緣設置有鉤體,所述鉤體朝向遠離導流孔的方向勾住吸液本體。
參見圖1,其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口腔液體吸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口腔液體吸引裝置包括導流管2和吸液本體1,所述吸液本體1頂部11的側壁上向內凹陷形成圈狀凹槽12,所述吸液本體1呈圓柱狀,且所述吸液本體1的直徑由頂部11至底部逐漸減小,所述吸液本體1用于吸收口腔液體。需要說明的是,具有吸收口腔液體的能力,其材質可以為紗布。所述圈狀凹槽12可以用于限制插入患者口腔的深度,也便于醫(yī)護人員觀察吸液本體1的插入深度,既可以防止過度插入,也可以防止從口腔中掉出。
進一步地,所述導流管2的一端從吸液本體1的頂部11插入至所述吸液本體1內,另一端露出于所述吸液本體1,所述露出于吸液本體1的導流管2的端部22用于與負壓吸引裝置相連。因此,當在該端部22連接負壓吸引裝置時,負壓可以將吸液本體1內的口腔液體通過導流管2排出,使醫(yī)護人員方便地排出患者口腔內的口腔液體。而且,可以每隔一段時間進行負壓吸引,不需要時時地在該端部22連接負壓吸引裝置。
如圖2所示,所述插入在吸液本體1內的導流管2的側壁上開設有若干個導流孔21,吸液本體1中的口腔液體通過所述導流孔21流入導流管2,并通過所述導流管2將吸液本體中的口腔液體排出。優(yōu)選地,可以在導流管2的側壁上均勻地分布多個導流孔21,以提高負壓吸引裝置對口腔液體的吸液速度。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較佳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所述導流孔21的邊緣設置有鉤體23,所述鉤體23朝向遠離導流孔21的方向勾住吸液本體1,以避免導流管2從吸液本體1中脫離出。優(yōu)選地,每個導流孔21沿著導流孔21的直徑方向對稱地設置有兩個鉤體23,以提高導流管2與吸液本體1的連接牢固性。可選地,所述鉤體23的弧長為120°的弧長,在這樣的弧長下,鉤體可以達到最好的掛鉤效果。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實施例,如圖4和圖5所示,所述導流管包括第一導流管24和第二導流管26,所述第一導流管24的一端部與第二導流管26的一端部連接,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第一導流管24位于吸液本體1內,所述第二導流管26位于吸液本體1外,所述第一導流管24在與第二導流管26相連的端部的外壁向內凹陷形成圈狀卡槽25,所述第二導流管26在與第一導流管24相連的端部的內壁凸起形成圈狀卡臺27,所述圈狀卡臺27卡入圈狀卡槽25內,并能夠在圈狀卡槽25內轉動,以便于調整導流管2的方向。通過圈狀卡臺27與圈狀卡槽25的轉動配合,可以通過旋轉第二導流管26改變導流管2的朝向,使其便于與負壓吸引裝置相連,降低使用限制。優(yōu)選地,所述圈狀卡臺27與圈狀卡槽25之間安裝有密封圈,以提高第一導流管24與第二導流管26的氣密性,防止負壓吸引時漏氣。
如圖6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吸液本體1由多層紗布采用螺旋方式卷繞而成,每層相鄰的紗布依次層疊,以防止多層之間紗布散開。優(yōu)選地,所述吸液本體1包括第一本體14、第二本體15、第三本體16和第四本體17,所述第一本體14、第二本體15、第三本體16和第四本體17由內圈至外圈依次層疊,進一步地,同一層的吸液本體由一條紗布卷繞而成,卷繞后的紗布的接縫處齊平,且所述接縫處被相鄰層的紗布覆蓋。因此,每層紗布各自卷繞,同時相鄰的紗布保證內層紗布的卷繞牢固性,避免吸液本體在吸液、排液時散開,從而延長了該口腔液體吸引裝置的使用壽命。而且,由于吸液本體1由多層紗布采用螺旋方式卷繞而成,可以使患者在咬住吸液本體1時更加舒適,不會對牙齒或者口腔造成損傷。
由此可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口腔液體吸引裝置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優(yōu)點,解決了患者口水無法方便的吸引出,增加了醫(yī)護人員的操作難度的問題。該口腔液體吸引裝置不但可以快速吸出口腔液體,避免患者口腔破損,口腔潰瘍等,還可以保證患者的舒適度,同時也便于醫(yī)護人員使用該口腔液體吸引裝置,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該口腔液體吸引裝置的制作成本低,實用性強,適于推廣。
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以上任何實施例的討論僅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開的范圍(包括權利要求)被限于這些例子;在本實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實施例或者不同實施例中的技術特征之間也可以進行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實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許多其它變化,為了簡明它們沒有在細節(jié)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