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提供一種抑制阻力的急劇變化、由此可向?qū)肟醉槙车夭迦氲臄U張器。擴張器(10)包括:隨著朝向軸向基端側(cè)而外徑增加的前端部(13);前端部的圓形截面的外周的一部分減去而成的截面減少部(15),所述截面減少部(15)至少所述前端部的最大外徑部(16),截面減少部的弦方向的寬度(W1)為在與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減少部的深度(D1)以上。
【專利說明】擴張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用于與生物體內(nèi)連通的導入孔的擴徑的擴張器。
【背景技術】
[0002]作為向血管等生物體內(nèi)經(jīng)皮地導入導管的方法,以往公知有血管穿刺法。在血管穿刺法中,利用穿刺皮膚的導入針而形成了與生物體內(nèi)連通的導入孔之后,以在可供導管穿插的管狀的插管器鞘的內(nèi)部穿入長條狀的擴張器的狀態(tài)下,將它們插入到導入孔。
[0003]擴張器利用從插管器鞘的前端突出、穿過導入孔并具有錐形形狀的前端部來將導入孔的直徑擴張。因此,在將擴張器插入導入孔時,手術操作者感到阻力,此外,手術操作者將擴張器強力插入以對抗這樣的阻力,從而對患者造成肉體的負擔。因此,提出用于降低阻力的方案。
[0004]例如在專利文獻I所公開的擴張器中,在具有錐形形狀的前端部的表面設有沿軸向延伸的槽或突起,從而謀求血管與擴張器之間或組織與擴張器之間的接觸阻力的降低。
[0005]在先技術文獻
[0006]專利文獻
[0007]專利文獻1:日本實用新型第3053402號公報
【發(fā)明內(nèi)容】
[0008]發(fā)明要解決的課題
[0009]但是,本發(fā)明人們利用該現(xiàn)有技術來嘗試降低擴張器的阻力,結果現(xiàn)實情況是依然感到很大的阻力。認為這是由于在擴張器的前端部的最大外徑部穿過導入孔時,在其穿過前后產(chǎn)生了阻力的急劇變化。即,即使如以往那樣在擴張器前端部的表面設有深度比寬度大的狹縫狀的槽或突起,在最大外徑部穿過導入孔時產(chǎn)生的阻力的急劇變化無法抑制,結果,手術操作者感到較大阻力。
[0010]本發(fā)明是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抑制阻力的急劇變化,從而可向?qū)肟醉槙巢迦氲臄U張器。
[0011]本
【發(fā)明者】們?yōu)榱私鉀Q上述問題而進行了深入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在擴張器的前端部的最大外徑部或擴張器的前端部,在外徑的增加率發(fā)生變化的部分設置圓形截面的外周的一部分減去而成的具有規(guī)定形狀的截面減少部,由此能抑制擴張器穿過導入孔時所產(chǎn)生的阻力的急劇變化,然后,完成了本發(fā)明。
[0012] 即,用于達到上述目的的本發(fā)明的擴張器,包括:隨著朝向軸向基端側(cè)而外徑增加的前端部;所述前端部的圓形截面的外周的一部分減去而成的截面減少部,所述截面減少部至少設于所述前端部的最大外徑部,所述截面減少部的弦方向的寬度為在與所述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截面減少部的深度以上。截面減少部的弦方向的寬度是表示在擴張器的前端部的最大外徑部的圓形截面上、所述圓形截面的外周與截面減少部的交點之間的直線距離的長度。即,截面減少部的弦方向的寬度是指在擴張器的前端部的最大外徑部的截面減少部的周向?qū)挾?,是圖1中的W I的長度。此外,在與截面減少部的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截面減少部的深度是指,在擴張器的前端部的最大外徑部的圓形截面中、從所述圓形截面的中心到不是截面減少部的圓弧上的外周之間的長度與從所述圓形截面的中心到截面減少部的垂線長度之差。即,在與截面減少部的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截面減少部的深度是指,在擴張器的前端部的最大外徑部的截面減少部上,在從不存在截面減少部時的圓形截面的外周朝向圓形截面的中心引垂線時,所述截面減少部的深度是從不存在截面減少部時的圓形截面的外周到截面減少部的平面的垂線長度,是圖3的Dl的長度。此外,在截面減少部如圖19所示形成凹形狀曲面的情況下,在與截面減少部的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截面減少部的深度是指,在擴張器的前端部的最大外徑部的圓形截面上,從所述圓形截面的中心到將該圓形截面的外周與截面減少部的交點彼此連結而成的直線為止的垂線長度、與該垂線的從所述圓形截面的中心到截面減少部的長度之差,是圖19的D3的長度。
[0013]此外,用于達到上述目的的本發(fā)明的擴張器,包括:隨著朝向軸向基端側(cè)而外徑增加的前端部;所述前端部的圓形截面的外周的一部分減去而成的截面減少部,所述截面減少部至少設于所述前端部的外徑的增加率發(fā)生變化的部分,所述截面減少部的弦方向的寬度為在與所述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截面減少部的深度以上。
[0014]發(fā)明效果
[0015]根據(jù)如上述構成的本發(fā)明的擴張器,在最大外徑部穿過導入孔時產(chǎn)生的阻力的急劇變化被截面減少部抑制,結果,手術操作者所感到的阻力感降低,因此能夠?qū)U張器順暢地插入。
[0016]此外,若設有多個截面減少部,則能更有效地抑制在最大外徑部穿過導入孔時產(chǎn)生的阻力的急劇變化,結果,手術操作者所感到的阻力感進一步降低,能夠?qū)U張器更順暢地插入。
[0017]此外,若所述截面減少部設于所述最大外徑部的截面中的、在徑向上相對的位置中的一方,則手術操作者對導入孔傾斜地插入擴張器時,即使在最大外徑部的未設有截面減少部的部分穿過容易產(chǎn)生急劇的阻`力變化的、在導入孔在徑向彼此相對的、與擴張器所成的角為銳角的部位及所成的角為鈍角的部位中的一方,截面減少部也能穿過這些部位的另一方。從而,容易可靠地抑制在最大外徑部穿過導入孔時產(chǎn)生的阻力的急劇變化,因此,容易發(fā)揮使手術操作者在進行插入時感到的阻力降低這一擴張器的功能。
[0018]根據(jù)如上述構成的本發(fā)明的其他擴張器,在擴張器的前端部外徑的增加率發(fā)生變化的部分穿過導入孔時產(chǎn)生的阻力的急劇變化被截面減少部抑制,結果,手術操作者所感到的阻力感降低,因此能夠?qū)U張器順暢地插入。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第I實施方式的擴張器的立體圖。
[0020]圖2是沿圖1的II — II線的剖視圖。
[0021]圖3是沿圖1的II1-1II線的剖視圖。
[0022]圖4是將擴張器及插管器鞘分離示出的概略結構圖。
[0023]圖5是將擴張器及插管器鞘組合示出的概略結構圖。[0024]圖6是表示由不具有截面減少部的比較例的擴張器將導入孔擴徑時的阻力變化的曲線圖。
[0025]圖7是表示由基于第I實施方式做出的擴張器將導入孔擴徑時的阻力變化的曲線圖。
[0026]圖8是基于現(xiàn)有技術做出的擴張器的剖視圖。
[0027]圖9是沿著圖8的IX — IX線的剖視圖。
[0028]圖10是基于現(xiàn)有技術做出的其他擴張器的剖視圖。
[0029]圖11是沿著圖10的X1- XI線的剖視圖。
[0030]圖12是表示由基于現(xiàn)有技術做出的擴張器將導入孔擴徑時的阻力變化的曲線圖。
[0031]圖13是表示由基于現(xiàn)有技術做出的其他擴張器將導入孔擴徑時的阻力變化的曲線圖。
[0032]圖14是表示將擴張器插入到形成于皮膚的導入孔的狀態(tài)的圖。
[0033]圖15是將第2實施方式的擴張器的前端部放大示出的圖。
[0034]圖16是沿著圖15的XVI — XVI線的剖視圖。
[0035]圖17是沿著圖15的XVII — XVII線的剖視圖。
[0036]圖18是表示實施方式的擴張器的變形例的剖視圖。
[0037]圖19是表示實施方式的擴張器的其他變形例的剖視圖。
[0038]圖20是表示實施方式的擴張器的其他變形例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9]以下,參照【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另外,為了便于說明,有時附圖的尺寸比例被夸張而與實際的比例不符。
[0040]〈第I實施方式〉
[0041]在圖1及圖2中簡要說明,本實施方式的擴張器10用于將與生物體內(nèi)連通的導入孔擴徑,包括:具有撓性的長條的擴張器管11和固定于擴張器管11的基端的擴張器襯套
12。此外,擴張器10具有沿軸向貫穿擴張器管11及擴張器襯套12的內(nèi)腔17。
[0042]作為擴張器管11的構成材料,例如可以使用聚烯烴(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乙烯一丙烯共聚物、乙烯一乙酸乙烯酯共聚物、離聚物、或它們兩種以上的混合物等)、聚烯烴彈性體、聚烯烴的交聯(lián)體、聚氯乙烯、聚酰胺、聚酰胺彈性體、聚酯、聚酯彈性體、聚氨酯、聚氨酯彈性體、氟樹脂、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縮醛、聚酰亞胺、聚醚酰亞胺等高分子材料或它們的混合物等。
[0043]擴張器管11包括外徑朝向軸向基端側(cè)而增加的前端部13、和設于前端部13的最大外徑部16的、圓形截面的外周的一部分減去而成的截面減少部15。此外,擴張器管11具有從前端部13向基端側(cè)延伸的、沿著軸向直徑大致恒定的軸部14。擴張器管11的外徑在前端部13隨著朝向軸向基端側(cè)而增加,在最大外徑部,其增加率發(fā)生變化。在圖1中,軸部14的外徑大致恒定,增加率大致為零。截面減少部15跨過外徑的增加率不同的部分而設置。
[0044] 前端部13具有錐形形狀的外周面。軸部14具有大致圓筒形狀的外周面。最大外徑部16是前端部13與軸部14的交界部分。截面減少部15具有在軸向上為直線狀的截面表面。如圖3所示,截面減少部15具有在圓周方向上為直線狀的截面表面。截面減少部15是細長的橢圓形的平面。截面減少部15從最大外徑部16向前端部13延伸,沿軸部14延伸。
[0045]例如,截面減少部15是通過由前端部13的錐形狀的外周面與軸部14的大致圓筒形狀的外周面相交而形成的棱的一部分被從前端部13的基端到軸部14的前端倒角而形成。
[0046]前端部13的軸向長度LI例如為20mm~25mm。擴張器管11的從最前端到截面減少部15的前端的軸向長度L2例如為8mm~15mm。此外,截面減少部15的軸向長度L3例如為5mm~25mm,優(yōu)選是8mm~15mm。
[0047]如圖1所示,截面減少部15以最大外徑部16為中心而在前端部13和軸部14均等地延伸。
[0048]如圖3所示,擴張器管11具有3個截面減少部15。3個截面減少部15繞軸心O等間隔地配置。截面減少部15的弦方向的寬度W I為在與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減少部15的深度Dl以上。 深度Dl是從軸心O到與截面減少部15不同的圓弧狀外周的長度R1、與從軸心O到截面減少部15的垂線的長度R2之差(D1 = Rl — R2)。
[0049]寬度W I例如為0.2mm~5.0mm,優(yōu)選是0.3mm~1.0mm。深度Dl例如為0.01mm~
1.0mm,優(yōu)選是 0.05mm ~0.3mm。
[0050]如圖5所示,在將擴張器10的擴張器襯套12和插管器鞘20的鞘襯套22固定了時,截面減少部15的基端部150位于比鞘前端210靠前端側(cè)的位置。
[0051]接著,以基于血管穿刺法對血管插入導管等為例,說明利用擴張器10的導入孔的擴徑方法。
[0052]首先,手術操作者將具有針尖的管狀的導入針(未圖示)穿刺入患者的腳或手臂,從而在皮膚形成與血管連通的導入孔。接著,手術操作者在維持著向血管插入導入針的狀態(tài)下,通過導入針將導絲插入到血管內(nèi)。導絲插入后,手術操作者拔去導入針。其后,手術操作者沿著導絲而將擴張器10插入導入孔,由此將導入孔擴徑。
[0053]如圖4及圖5所示,手術操作者在將擴張器10插入到作為管狀體的插管器鞘20的狀態(tài)下,將擴張器10與插管器鞘20 —起向?qū)肟撞迦搿4藭r,手術操作者通過將導絲通到內(nèi)腔17,從而沿著導絲將插管器鞘20及擴張器10向?qū)肟撞迦搿?br>
[0054]插管器鞘20具有:具有撓性的管狀的鞘管21 ;固定于鞘管21的基端的鞘襯套22 ;通過鞘襯套22與鞘管21連通的、用于注入生理鹽水等液體的注液管23。
[0055]手術操作者使整個截面減少部15從鞘管21的前端突出,并在使擴張器10和插管器鞘20由擴張器襯套12及鞘襯套22固定的狀態(tài)下,將擴張器10及插管器鞘20插入導入孔。由于擴張器襯套12固定于鞘襯套22,因此可以防止擴張器10從鞘管21的前端脫出。
[0056]擴張器10 —邊穿過導入孔一邊利用前端部13將導入孔擴徑。在截面減少部15到達導入孔之前,前端部13以其整個外周與導入孔接觸地將導入孔擴徑。另一方面,當截面減少部15到達導入孔時,截面減少部15難以與導入孔接觸,因此前端部13主要利用截面減少部15以外的圓弧狀外周部分而與導入孔接觸地將導入孔擴徑。
[0057]在截面減少部15穿過了導入孔之后,接著鞘管21的前端穿過導入孔而進入血管內(nèi)。手術操作者在將鞘管21插入血管內(nèi)所希望的長度后,在保持將鞘管21留置于血管內(nèi)的狀態(tài)下拔去擴張器10。插管器鞘20通過以基端被拉出體外的狀態(tài)留置于生物體內(nèi),由此起到使生物體的內(nèi)外連通的作用。手術操作者通過這樣留置的插管器鞘20而將導絲及導管等處理器具導入生物體內(nèi)。
[0058]說明本實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0059]根據(jù)擴張器10,在最大外徑部16穿過導入孔時產(chǎn)生的阻力的急劇變化被截面減少部15抑制,結果,手術操作者所感到的阻力感降低,因此可使擴張器10順暢地插入。
[0060]此外,本發(fā)明人在使用基于上述實施方式試做的擴張器進行的實驗中實際確認到了上述效果。以下簡單說明實驗。
[0061]本發(fā)明人做成與上述實施方式相同結構的擴張器,并做成無截面減少部、即在最大外徑部的整周具有圓弧狀的棱的擴張器作為比較對象。在這兩個擴張器中,除截面減少部以外的主要結構相同。截面減少部的寬度W I為1.050mm,截面減少部的深度Dl為
0.163_(3個截面減少部的深度Dl的平均值)。本發(fā)明人將擴張器傾斜地插入在仿制皮膚的膜上形成的導入孔,并測定此時施加于擴張器的力的變化。
[0062]如圖6所示,在使用無截面減少部的擴張器的實驗中,最大外徑部穿過導入孔時,確認到急劇的阻力增大(參照圓包圍的部分)。而如圖7所示,是使用具有截面減少部的擴張器的實驗中,未確認到上述那樣的急劇阻力增大(參照圓包圍的部分)。從該結果可知,利用截面減少部,抑制了在最大外徑部穿過導入孔時產(chǎn)生的阻力的急劇變化。此外,在使用具有截面減少部的擴張器的情況下,將擴張器插入導入孔時的阻力感也比無截面減少部時小。另外,在圖7所示的實驗結果中,在插入剛開始后出現(xiàn)的峰值是由于殘留于擴張器前端的毛刺而引起的,不是由于截面減少部引起的。`
`[0063]此外,為了與本實施方式比較,本發(fā)明人基于上述舉出的在先技術文獻所公開的現(xiàn)有技術而制作2種擴張器30、40,并通過實驗實際確認了它們的效果。
[0064]如圖8及圖9所示,擴張器30具有穿過最大外徑部36而從前端部33向軸部34延伸的狹縫狀的槽35。槽35的寬度W 2小于槽35的深度D2 (W 2 < D2)。槽35的寬度W 2為0.262mm,槽35的深度D2為0.315mm (4個槽35的深度D2的平均值)。如圖10及圖11所示,擴張器40具有穿過最大外徑部46而從前端部43向軸部44延伸的突部45。本發(fā)明人將擴張器30、40傾斜的插入在仿制皮膚的膜上形成的導入孔,并測定此時施加于擴張器30、40的力的變化。
[0065]如圖12所示,在使用擴張器30的情況下,與圖6所示的本實施方式的情況相比,在最大外徑部36穿過導入孔的前后,曲線圖的變化尖銳(參照圓包圍的部分)。即阻力較大地變化。此外,在最大外徑部36穿過導入孔所感覺到的阻力感也大。
[0066]此外,如圖13所示,在使用擴張器40的情況下,與圖6所示的本實施方式的情況相比,在最大外徑部36穿過導入孔的前后,曲線圖的變化尖銳(參照圓包圍的部分)。即阻力較大地變化。此外,在最大外徑部36穿過導入孔所感覺到的阻力感也大。
[0067]從這些結果可確認到,由于深度大于以往的寬度的狹縫狀的槽35或突部45,無法如本實施方式這樣抑制在最大外徑部穿過導入孔時產(chǎn)生的阻力的急劇變化,而且,手術操作者感覺到的阻力感也比本實施方式大。
[0068]此外,本實施方式的擴張器10具有多個截面減少部15,與具有I個截面減少部15的情況相比,更有效地抑制在最大外徑部16穿過導入孔時產(chǎn)生的阻力的急劇變化,結果,手術操作者感到的阻力感進一步降低,因此能將擴張器10更順暢地插入。
[0069]此外,截面減少部15設于最大外徑部16的截面中的、在徑向上相對的位置中的一方。因此,在如圖14所示,手術操作者對導入孔H I傾斜地插入擴張器10時,即使在最大外徑部16的未設有截面減少部15的部分(基于圖3說明是在徑向上與截面減少部15相對的部分)穿過容易產(chǎn)生急劇的阻力變化、在導入孔在徑向彼此相對的與擴張器所成的角為銳角的部位及所成的角為鈍角的部位中的一方,截面減少部也能穿過這些部位的另一方。從而,容易可靠地抑制在最大外徑部16穿過導入孔H I時產(chǎn)生的阻力的急劇變化,因此,容易發(fā)揮使手術操作者在進行插入時感到的阻力降低這一擴張器10的功能。 [0070]此外,截面減少部15具有在軸向呈直線狀的截面表面,因此在截面減少部15的前端部或基端部穿過導入孔時,與擴張器10的前端部13、軸部14的角度變化變平緩,因此能夠減小手術操作者所感到的阻力。
[0071]此外,截面減少部15具有在圓周方向呈直線狀的截面表面,截面減少部15穿過導入孔時,在手術操作者將擴張器10扭轉(zhuǎn)地插入的情況下,與前端部13、軸部14的外周之間的角度變化變平緩,因此能夠減小手術操作者所感到的阻力。
[0072]此外,由于截面減少部15是細長的橢圓形平面,因此在擴張器10的前端部13穿過導入孔時產(chǎn)生的在軸向、圓周方向上的阻力變化得到抑制。
[0073]此外,如圖所示,截面減少部15以最大外徑部16為中心而在前端部13和軸部14均等地延伸,因此能夠緩和設于擴張器10的前端部13的截面減少部15的前端部和基端部分別穿過導入孔時產(chǎn)生的阻力變化。
[0074]〈第2實施方式〉
[0075]如圖15~圖17所示,在第2實施方式的擴張器IOa中,前端部13a的形狀及截面減少部15a的位置與第I實施方式不同。關于其他結構及使用方法,第2實施方式與第I實施方式大致相同,因此省略重復說明。
[0076]在第I實施方式的前端部13,外徑的增加率為恒定,而在第2實施方式的前端部13a,外徑的增加率發(fā)生變化。前端部13a具有外徑的增加率彼此不同的第I部位130及第2部位131。設于前端側(cè)的第I部位130的外徑的增加率大于設于基端側(cè)的第2部位131的外徑的增加率。
[0077]截面減少部15a不設于最大外徑部16,而是設于第I部位130與第2部位131的交界部132、即在前端部13a外徑的增加率發(fā)生變化的部分。此外,截面減少部15a向交界部132的前端側(cè)及基端側(cè)延伸。雖然截面減少部15a設于與第I實施方式的截面減少部15不同的位置,但截面減少部15a自身的結構與截面減少部15大致相同。
[0078]根據(jù)擴張器10a,在交界部132穿過導入孔時產(chǎn)生的阻力的急劇變化被截面減少部15a抑制,結果,手術操作者所感到的阻力感降低,因此能夠?qū)U張器IOa順暢地插入。
[0079]此外,擴張器IOa具有多個截面減少部15a,與截面減少部15a為一個的情況相比,能更有效地抑制在交界部132穿過導入孔時產(chǎn)生的阻力的急劇變化,結果,手術操作者所感到的阻力感進一步降低,能夠?qū)U張器IOa更順暢地插入。
[0080]此外,截面減少部15a設于交界部132的截面上的在徑向上相對的位置中的一方。因此,即使設置截面減少部15a的部分穿過容易產(chǎn)生急劇的阻力變化的導入孔的部位H 2、H 3中的任一方,也能使截面減少部15a穿過另一方。從而,容易可靠地抑制在交界部132穿過導入孔時產(chǎn)生的阻力的急劇變化,因此,容易發(fā)揮使手術操作者在進行插入時感到的阻力降低這一擴張器IOa的功能。
[0081]此外,截面減少部15a具有在軸向呈直線狀的截面表面,因此在截面減少部15a的前端部或基端部穿過導入孔時,與擴張器IOa的第I部位130、第2部位131的角度變化變平緩,因此能夠減小手術操作者所感到的阻力。
[0082]此外,截面減少部15a具有在圓周方向呈直線狀的截面表面,截面減少部15a穿過導入孔時,在手術操作者將擴張器IOa扭轉(zhuǎn)地插入的情況下,與第I部位130、第2部位131的外周之間的角度變化變平緩,因此能夠減小手術操作者所感到的阻力。
[0083]此外,由于截面減少部15a是細長的橢圓形平面,因此在擴張器IOa的前端部13a穿過導入孔時產(chǎn)生的在軸向、圓周方向上的阻力變化得到抑制。
[0084]此外,如圖所示,截面減少部15a以交界部132為中心而在第I部位130和第2部位131均等地延伸,因此能夠緩和設于擴張器IOa的前端部13a的截面減少部15a的前端部和基端部分別穿過導入孔時產(chǎn)生的阻力變化。
[0085]本發(fā)明不限于上述的實施方式,可以在專利保護的范圍內(nèi)進行各種變更。
[0086]例如,截面減少部的數(shù)量不限于3個,可以是I個,也可以是4個以上。截面減少部的數(shù)量可以根據(jù)擴張器的強度及導入孔穿過時的阻力變化抑制方面而適當設定。此外,多個截面減少部可以不是繞軸心對稱配置。
[0087]此外,如圖18所示,截面減少部可以設置在最大外徑部的截面上或前端部中、外徑的增加率發(fā)生變化的部分的截面中的徑向上相對的兩個位置。通過這樣設置截面減少部,從而能夠使截面減少部穿過容易產(chǎn)生急劇的阻力變化的上述導入孔的部位H 2、H 3這二者。從而,更有效地抑制在最大外徑部穿過導入孔時產(chǎn)生的阻力的急劇變化。
[0088]此外,截面減少部不限于如上述實施方式那樣的平面,如圖19所示,可以是具有凹形狀的曲面65。此外,在該情況下,截面減少部的深度D3是從連結被切去圓弧(圖中的雙點劃線)的弦到曲面65的最深部分的距離。此外,凹形狀不限于圖示的圓弧狀,可以是矩形形狀。
[0089]此外,如圖20所示,擴張器可以具有設于截面減少部75的增強體79。增強體79例如是沿擴張器的軸向延伸的突部。通過增強體79,可以提高擴張器的強度同時抑制穿過導入孔時的急劇的阻力變化。
[0090]另外,本申請基于2011年8月I日申請的日本特許出愿番號2011 — 168774號,參照其公開內(nèi)容并整體組入本申請中。
[0091]附圖標記的說明
[0092]10第I實施方式的擴張器,
[0093]IOa第2實施方式的擴張器
[0094]11擴張器管,
[0095]12擴張器襯套,
[0096]13前端部,
[0097]13a 前端部,
[0098]14 軸部,[0099]15截面減少部,
[0100]15a截面減少部,
[0101]16最大外徑部,
[0102]17 內(nèi)腔,
[0103]20插管器鞘,
[0104]21 鞘管,
[0105]22鞘襯套,
[0106]30,40比較例的擴張器,
[0107]35狹縫狀的槽,
[0108]36最大外徑部,
[0109]45 突部,
[0110]46最大外徑部,
[0111]55、65、75截面減少部,
[0112]79增強體,
[0113]130 第 I 部位,
[0114]131 第 2 部位,
[0115]132交界部(外徑的增加率發(fā)生變化的部分),
[0116]H I導入孔,
[0117]W 1、W 3截面減少部的寬度,
[0118]D1、D3截面減少部的深度。
【權利要求】
1.一種擴張器,包括:隨著朝向軸向基端側(cè)而外徑增加的前端部;所述前端部的圓形截面的外周的一部分減去而成的截面減少部,所述截面減少部至少設于所述前端部的最大外徑部, 所述截面減少部的弦方向的寬度為在與所述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截面減少部的深度以上。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擴張器,其中,設有多個所述截面減少部。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擴張器,其中,所述截面減少部設置在所述最大外徑部的截面中的徑向相對的位置中的至少一方。
4.一種擴張器,包括:隨著朝向軸向基端側(cè)而外徑增加的前端部;所述前端部的圓形截面的外周的一部分減去而成的截面減少部,所述截面減少部至少設于所述前端部的外徑的增加率發(fā)生變化的部分, 所述截面減少部的弦方向的寬度為在與所述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截面減少部的深度以上。
【文檔編號】A61M25/00GK103717252SQ201280038155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8月1日
【發(fā)明者】岡村遼, 筱原聰明 申請人:泰爾茂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