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用于分解豎向負荷的膝蓋人機工程學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75686閱讀:19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用于分解豎向負荷的膝蓋人機工程學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該裝置可被用于醫(yī)學部門,作為支撐豎向負荷的膝蓋支具,豎向負荷軸向地傳遞 在軟骨上。
背景技術
膝蓋是下肢的中間關節(jié)。它的自由范圍度允許彎曲-伸展運動。關節(jié)的力學是復雜的,并且執(zhí)行的這種類型的運動直接涉及膝蓋的開度角。如果 我們使伸展的下肢做為起點,小腿執(zhí)行超過第一個25-30°的彎曲的純旋轉動作。從那個角 度開始,一直到最大彎曲(大約135° ),有旋轉和滑動雙重運動。更具體地說,在脛骨的托 盤上的股骨髁初始一般的旋轉之后,在彎曲運動進行時,滑動相對于旋轉變成漸增地前進 并占主導地位。關節(jié)的這樣滑動運動被認為是旋轉平移(roto-traslatory)。而且,在彎曲-伸展期間,膝蓋的橫向和中間區(qū)室的不同解剖構造、引導脛骨相對 股骨的自動的縱向旋轉,一些作者估計為大約20度。膝蓋支具在遭受損傷后,針對包含膝蓋的橫向運動。一般而言,普通的膝蓋支具由股骨的支撐和脛骨的支撐組成。股骨的支撐包括側 面的股骨臂和中間的股骨臂,它們通過帶子被固定到大腿,與它的縱向軸線平行。脛骨的支 撐包含側面的脛骨臂和中間的脛骨臂,它們通過帶子被固定到小腿,與它的縱向軸線平行。每個股骨臂在膝蓋水平面通過鉸合部和相應的脛骨臂聯(lián)合,施加它的運動到整個 關節(jié)。參看圖1和2,膝關節(jié)的更多完全分析示出了,按照關節(jié)面的圓形,僅僅有關節(jié)中 的兩個接觸點(覆蓋軟骨);一個在股骨髁和中間區(qū)室中的脛骨托盤之間(A點),另一個在 股骨髁和橫向區(qū)室中的脛骨托盤之間(B點)。因此,健康的膝蓋總是保持在關節(jié)面之間的兩個接觸點,它們的距離保持完美地 恒定。當損傷和/或病理學影響例如韌帶、半月板或者退化的關節(jié)軟骨的關節(jié)部件的正 常功能時,關節(jié)面之間的距離比率被折中,并且因此阻止了整個膝蓋的正常功能。對交叉韌 帶造成的傷害不允許在彎曲-伸展期間、在脛骨的托盤上的股骨髁的旋轉和滑動運動的適 當控制。因此,發(fā)生了關節(jié)面的異常摩擦,并且磨損了軟骨。所有已知裝置施加到關節(jié)的它們的軌線。如果該軌線不符合生理學的一個,傳統(tǒng) 的裝置將在它自己的軌線上拖拉關節(jié),因此在關節(jié)內部產(chǎn)生更多的拉伸,拉伸被傳遞到通 過條件和/或損傷已經(jīng)削弱的器官結構。許多專利已經(jīng)研究過這個問題,包括歐洲專利No. 0361405、專利No. W084/03433、 專利No. W092/15264和專利No. W097/38759的申請。尤其是,專利No. W097/38759描述了鉸 合部,其特征在于旋轉平移運動。鉸合部由兩個板塊組成,它們能夠一個在另一個之上地自 由旋轉,每個裝備有股骨臂和脛骨臂。第一板塊具有兩個開口,一個開口放置在中心,另一 個開口在周圍。該中心開口具有矩形形狀,具有優(yōu)選地圓形的遠端。它的近端與位于板塊本身中心的孔口一致。中心開口從這個中心孔口開始,并且沿著與脛骨臂的對稱軸線一致 的"a"軸線、開始朝向板塊的外圍。這第二開口的末端位于"b"軸線上,其從上述中心 孔口的中心隔開一定距離〃 1"垂直于〃 a〃軸線。第二開口的另一個末端以相對于引起 第一末端的軸線130-140度被放置。周圍開口具體成型為最初,在從上述產(chǎn)生第一末端的 軸線開始的第一個25-30度中,它是其中心與板塊該中心一致的圓周,它的半徑等于"1"; 隨后,在剩下的105-110度中,它是背向朝著板塊的中心的螺旋頭部。構成螺旋的縱向軸線 的點的順序從具有"1"長度的部分末端的點的順序處獲得,它的第二末端沿著中心開口 的縱向軸線從板塊中心移動到外面。
第二板塊具有兩個銷釘,設置距離等于"1",其中每個的縱向軸線垂直到板塊的 旋轉面。第一銷釘位于第二板塊上的中心位置中,并且滑入第一板塊的中心開口中。第二 銷釘位于外圍位置中,并且滑入該周圍開口中。它們兩個都是穿銷,并且安裝有阻止兩個板 塊分離的遙控約束。中心銷釘?shù)妮S線定義為"c"軸線,并且與膝蓋的初始旋轉圍繞的水平 髁間的軸線一致。導致的鉸合部執(zhí)行旋轉平移運動。如果我們假定延伸的小腿做為起點,在第一個 25-30度中,鉸合部執(zhí)行由滑入周圍開口的圓截面中的第二銷釘施加地完全的旋轉運動,類 似于膝蓋在這個弧形運動中描述的旋轉。由于發(fā)生彎曲,旋轉運動、以漸增累進的方式、伴 隨著第二板塊相對第一板塊的滑動運動,當?shù)诙N釘沿著周圍開口的螺旋形部分行進時, 類似于發(fā)生在25-30°到135°范圍內的在股骨髁和脛骨托盤之間。到目前為止描述的鉸合部的功能在于理論的膝蓋。然而,表現(xiàn)關節(jié)面的交叉韌帶 的長度、它們的尺寸以及它們的插入點、卻每個人都不相同。為了研究膝蓋的真實的關節(jié)輪 廓,將必須服從膝蓋-踝距離的X-射線或者實驗測量;因此,鉸合部跟隨的螺旋形通路將應 被調節(jié)為每個單獨的對象的膝蓋運動。專利No. WO 97/38759解決了膝蓋的典型的旋轉平移運動的問題,并且特別地指 出橫向地和前后地(antero-posteriorly)抑制膝蓋,以防一般的韌帶不足。然而,它沒有 考慮脛骨的縱向旋轉,以及提供垂直支撐到膝蓋以防半月板和關節(jié)軟骨的損傷或者退化的 可能性。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膝蓋裝置,其能夠追蹤膝蓋在彎曲_伸展期間執(zhí)行的全 部運動。本裝置還被設計成能分解通過在各個機械元件上的體重確定的負荷,其與膝蓋本 身平行,使得阻止負荷本身施加壓力在通過病理的和/或外傷的原因而削弱的器官結構。本裝置由股骨的支撐和脛骨的支撐組成。股骨的支撐包括側面的股骨臂和中間的股骨臂,它們彼此平行并且平行于大腿的 縱向軸線。它們通過剛性的或者半剛性的弧形板塊和穿過位于股骨臂上的線性開口的帶子 被連接在一起。股骨臂還可以僅僅通過帶子被連接在一起。脛骨的支撐由側面的脛骨臂和中間的脛骨臂組成,它們彼此平行并且平行于于小 腿的縱向軸線。它們通過穿過位于脛骨臂上的線性開口的帶子被連接在一起。脛骨臂還可 以通過弧形板塊和前述帶子被連接在一起。這樣的脛骨的板塊還可以通過緊固件被固定到每個脛骨臂。股骨臂的遠端和脛骨臂的近端通過至少兩個鉸合部彼此鉸接,一個鉸合部相對于膝蓋設置于側面,另一個鉸合部相對于膝蓋設置在中間。構成鉸合部的每個股骨臂的遠端 和每個脛骨臂的近端為圓板塊形狀。每個股骨臂的圓形的遠端容納四個螺紋銷釘和兩個開口。第一銷釘沿著與股骨臂 本身的縱向對稱的軸線一致的"a"軸線、在末端上被設置在中心。第二銷釘設置在股骨 臂的末端上的外圍處,并且沿著垂直于"a"軸線的"b"軸線、相對于中心銷釘隔開一定 距離"1"。軸線"a"和"b"把股骨臂的末端理想地分成四個象限第一個象限指向腳 和小腿的后部;第二個象限指向腳和小腿的前部;第三個象限指向下肢的根部和小腿的后 部;第四個象限指向下肢的根部和小腿的前部。第三銷釘相對于前述銷釘被接近地設置,并且在指向下肢的根部和小腿的后部的 象限內。它被設置相對于中心銷釘相隔距離"r"。穿過近端銷釘?shù)闹行暮椭行匿N釘?shù)闹?心的〃 d〃軸線,偏離〃 a〃軸線幾度。第三銷釘?shù)闹車吘壟c〃 a〃軸線本身相切?!?d"軸線朝向股骨臂的遠端邊緣的外圍延伸。沿著這樣的軸線,從中心銷釘隔開 一定距離"r",設有第四銷釘,相對于中心銷釘在直徑方面與近端銷釘相對立。遠端銷釘 的周圍邊緣與"a"軸線也相切。遠端銷釘位于指向腳和小腿的前部的象限內。第一開口設置在股骨臂的圓形的遠端的周圍邊緣附近,并且在指向小腿的后部的 兩個象限內被延伸。在這第一開口的起點,它的一個末端沿著"dl"軸線從中心銷釘隔開 一定距離〃 r〃,“ dl"軸線相對〃 a〃軸線與〃 d〃軸線完全對稱。第一開口的第一末 端的邊緣與"a"軸線以及遠端銷釘?shù)闹車吘壪嗲?。第一開口,在描述了初始的圓弧之 后,變成靠近股骨臂的圓形的遠端的螺旋。相對于"a"軸線在直徑方面與第一開口相對立的第二開口位于指向小腿的前部 的兩個象限中。在第二開口的起點,一個它的末端從中心銷釘隔開一定距離"r",并且從 股骨臂的縱向軸線"a"偏離幾度。第二開口的第一末端的邊緣與"a"軸線以及近端銷 釘?shù)闹車吘壪嗲?。第二開口,在描述了初始的圓弧之后,與第一開口相反,變成遠離股骨 臂的圓形的遠端的中> 的螺旋。每個脛骨臂的近端具有三個開口和兩個銷釘。第一脛骨開口具有矩形的形狀和圓 形的遠端。它的近端通過在每個脛骨臂的近端的中心產(chǎn)生孔口而獲得,然后沿著脛骨臂的 縱向的對稱的"al"軸線朝向腳進行。第二開口在每個脛骨臂的近端上被設置在外圍,并且延伸130° -140°。這個周 圍開口的第一末端位于‘‘bl”軸線上,‘‘bl”軸線垂直于‘‘a(chǎn)l”軸線,從上述中心孔口的中心 隔開一定距離“1”,第一開口從上述中心孔口開始。第二脛骨的開口的另一個末端以相對于 引起第一末端的軸線130-140度被放置。周圍開口,在描述了其中心與中心開口的近端一 致并且其半徑等于“ 1 ”的初始圓周之后,變成朝向板塊的中心返回的螺旋形?!?al 〃和〃 bl"軸線將每個脛骨臂的近端理想地分為四個象限第一個象限指 向腳和小腿的后部;第二個象限指向腳和小腿的前部;第三個象限指向下肢的根部和小腿 的后部;第四個象限指向下肢的根部和小腿的前部。中心開口位于指向腳的兩個象限內,第 二脛骨的開口位于指向下肢的根部的兩個象限內。延伸了 130° -140°的第三脛骨的開口、具有第一半圓形的末端,第一半圓形的末端被設置從在指向腳和小腿的前部的象限內的"al"和"bl"軸線的交叉點隔開一定 距離〃 r〃,并且從〃 al〃軸線偏離幾度。第三脛骨的開口的末端的邊緣與〃 al〃軸線相 切。第三脛骨的開口,在描述了初始圓弧形之后,變成靠近脛骨臂的圓形的近端螺旋形。第一脛骨銷釘位于相對于中心開口的遠側,在指向腳和小腿的后部的象限內, 從〃 al〃和〃 bl〃軸線的交叉點隔開一定距離〃 r〃。穿過銷釘?shù)闹行暮汀?al〃、“ bl" 軸線的交叉點的"d2"軸線從"al"軸線偏離幾度。第一脛骨銷釘?shù)闹車吘壟c"al" 軸線本身和第二個周圍的脛骨的開口的第一末端相切。
第二脛骨銷釘相對〃 al"軸線在直徑方面與第一脛骨銷釘相對立;因此,穿過銷 釘本身的中心和"al"、" bl"軸線的交叉點的軸線從"al"軸線偏離幾度,但是在相反 方向上。第二脛骨銷釘?shù)闹車吘壱才c"al"軸線相切。第二脛骨銷釘位于指向下肢的根 部和小腿的前部的象限中。脛骨臂的端部的周圍邊緣在指向小腿的后部的象限內延伸,并且以這種特別的方 式構形,它的初始部分在指向下肢的根部的象限內延伸,描述了圓弧形狀。周圍邊緣的連續(xù) 部分在指向腳的后面的象限中延伸,形成為趨向離開板塊的中心的螺旋形狀。在后者相對 于股骨臂的旋轉平移運動期間,股骨臂的近端銷釘?shù)闹車砻姹3峙c脛骨臂的周圍邊緣的 恒定接觸。側面的鉸合部的中心銷釘?shù)目v向軸線和中間的鉸合部的中心銷釘?shù)目v向軸線是 共軸的。這樣的軸線與"C"軸線一致,"C"軸線穿過股骨髁并且圍繞該"C"軸線發(fā)生 膝蓋的初始旋轉狀態(tài)。中間的脛骨臂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固定到脛骨的板塊)的固定的中間的脛骨臂、 以及通過第二中間的鉸合部裝樞軸于固定臂本身上的自由-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脛骨臂 是弧形的,由具有好的諧波響應的剛性材料組成,并且追蹤小腿的前部??梢苿拥闹虚g的脛 骨臂由在中間的股骨臂和固定的中間的脛骨臂之間延伸的直線板塊組成。股骨的支撐的中 間的股骨臂通過上述中間的鉸合部被固定到自由-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的近端??梢苿拥?中間臂的遠端設有孔口(沿著可移動的臂本身的對稱軸線設置),孔口接合銷釘,銷釘設置 在脛骨的板塊的對稱軸線和固定的中間的脛骨臂的對稱軸線之間的交叉點?;⌒蔚拈_口在 相對于孔口的最近位置,沿著可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的對稱軸線設置。這個開口容納第二 銷釘,第二銷釘被固定到固定的中間的脛骨臂,并且相對于在固定的中間的脛骨臂本身的 對稱軸線上的銷釘被接近地放置。這些元件形成第二中間的鉸合部。更多的弧形開口和更多的孔口可以沿著自由-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的對稱軸線 設置在自由-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上。開口的半圓形的遠端的中心沿著相同的對稱軸線設 置。側面的脛骨臂還可以分為近端的側面的脛骨臂和遠端的側面的脛骨臂。近端的側 面的脛骨臂具有細長的形狀,并且遠端的側面的脛骨臂被固定到脛骨的板塊。至少三個等 距的孔口位于近端的側面的脛骨臂的延長部分上,并且沿著它的對稱軸線。遠端的側面的 脛骨臂容納至少兩個螺紋孔,至少兩個螺紋孔與位于近端的側面的脛骨臂上的至少兩個孔 口共軸。兩個螺釘穿過近端的側面的脛骨臂的孔口,并且被固定在遠端的側面的脛骨臂的 兩個螺紋孔中。股骨臂的遠端和固定的中間的脛骨臂的銷釘通過緊固件被固定在每個鉸合部的外部的板塊上。在每個板塊上,具有與股骨臂和固定的中間的脛骨臂的銷釘共軸的孔口。銷 釘本身的自由端或者前述接合銷釘?shù)木o固件穿過每個板塊的這些孔口,因此,固定每個板 塊到每個股骨臂和固定的中間的脛骨臂,并阻止它們的分離。緊固件可以是螺釘用于接合 銷釘或者鉚釘?shù)穆菁y孔口,它們的自由端接合在銷釘或者螺母的孔口中,銷釘或者螺母的 孔口接合銷釘?shù)耐獠柯菁y。銷釘?shù)母叨却笥诿劰潜鄣暮穸?。本裝置即使在承受體重的狀況下,也可以保持較好間隔的關節(jié)表面,雖然關節(jié)表 面承受趨向于彼此壓縮的人體的體重。膝蓋的支撐在它的前后(antero-posterior)彎曲-伸展運動中追蹤膝蓋,同時, 阻止了由伴隨損傷的有缺陷的關節(jié)結構確定的膝蓋的橫向的和前后的運動。 本裝置允許膝蓋執(zhí)行人機工程學運動,與最好的已知裝置施加的運動相反,其完 全遵循生理學,特別是根據(jù)脛骨的縱向自動旋轉。


本發(fā)明的更多特征將由裝置的優(yōu)選但不是除外的示例實施方式的描述而顯現(xiàn),通 過示例而非限制的附圖所圖解,附圖中圖1是下肢的正視圖;圖2是沿著膝蓋的橫截面從脛骨的托盤的上面看的正視圖,顯示了具有股骨髁的 接觸點和"c"軸線;圖3是膝蓋的正視圖;圖4是沿著膝蓋的橫截面從脛骨的托盤的上面看的正視圖,顯示了具有股骨髁的 接觸點;圖5顯示下肢在伸展位置中,示出了縱向軸線、橫向軸線和前部平面;圖6是從膝蓋的骨骼部分上面看的正視圖,顯示了膝蓋的關節(jié)表面和該正視圖之 間的接觸點;圖7顯示了下肢在彎曲位置中,示出了大腿的前部平面和小腿的前部平面;圖8是從膝蓋在90度彎曲的骨骼部分上面看的正視圖,顯示了膝蓋的關節(jié)表面之 間的接觸點、小腿的正視圖和大腿的正視圖;圖9是本發(fā)明的第一優(yōu)選示例實施方式的側視圖,從中間透視固定到佩帶者的下 肢;圖10是圖9示出的裝置的正視圖,從前面看固定到佩帶者的下肢;圖11是裝置的股骨臂的側視圖;圖12是裝置的脛骨臂的側視圖;圖13是圖11中示出的同樣的股骨臂的側視圖,具有一些結構的示意圖;圖14是圖12中示出的同樣的脛骨臂的側視圖,具有一些結構的示意圖;圖15、16、17和18顯示了裝置的鉸合部的運動;圖19顯示了當使用本裝置時在小腿上的負荷分布;圖20是第二優(yōu)選示例實施方式中的裝置的股骨支撐的透視圖;圖21是第二優(yōu)選示例實施方式中的裝置的自由-移動的中間臂的透視圖;圖22是第二優(yōu)選示例實施方式中的裝置的脛骨支撐的透視圖23是第二優(yōu)選示例實施方式中的裝置的側視圖,從中間看固定到佩帶者的下 肢;圖24是第二優(yōu)選示例實施方式中的裝置的側視圖,從側向看固定到佩帶者的下 肢;圖25是第二優(yōu)選示例實施方式中的裝置的正視圖,從前面看固定到佩帶者的下 肢;圖26是自由_移動的脛骨臂的正視圖; 圖27顯示了第二優(yōu)選示例實施方式的裝置,沒有護板,在相應于當固定到伸展位 置中的小腿時采用的位置中;圖28顯示了相同的裝置,沒有護板,在相應于當固定到在15度彎曲處的小腿時采 用的位置中;圖29顯示了相同的裝置,沒有護板,在相應于當固定到在35度彎曲處的小腿時采 用的位置中;圖30顯示了相同的裝置,沒有護板,在相應于當固定到彎曲90度以上的小腿時采 用的位置中;圖31是改進的自由-移動的脛骨臂的正視圖;圖32是改進的近端的側面的脛骨臂的側視圖,其與遠端的側面的脛骨臂分離;圖33是改進的遠端的側面的脛骨臂的側視圖;圖34顯示了在鉸合部上的力的分布,對于軟骨病的情形;圖35顯示了在鉸合部上的力的分布,對于膝后交叉韌帶的傷害或者損傷的情形。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3到8所示,本發(fā)明的第一優(yōu)選示例實施方式由股骨的支撐1和脛骨的支撐 2組成。股骨的支撐1包含側面的股骨臂1. 1和中間的股骨臂1. 2,它們彼此平行并且平行 于大腿的縱向軸線,并且通過弧形的剛性的或者半剛性的板塊1. 3以及通過帶子3連接在一起。股骨的板塊1. 3的內表面追蹤小腿的前部。線性開口 1. 4設置在每個股骨臂1. 1、 1.2上。具有由維可牢商標的尼龍制成面部的帶子3穿過這樣的線性開口 1.4。帶子先前 地和后來地全部繞大腿纏繞,因此和板塊1. 3 一起固定股骨的支撐1. 1到大腿上。脛骨的 支撐2由側面的脛骨臂2. 1和中間的脛骨臂2. 2組成,它們彼此平行并且平行于小腿的縱 向軸線。線性開口 2. 3也設置在脛骨臂2. 1,2. 2上。具有由維可牢商標的尼龍制成面部的 帶子3穿過這樣的線性開口 2. 3,并且全部繞小腿纏繞,因此固定脛骨的支撐2到小腿本身。股骨臂1. 1,1. 2的遠端和脛骨臂2. 1,2. 2的近端通過兩個鉸合部連接在一起,一 個鉸合部相對于膝蓋設置于側面,另一個鉸合部設置在中間。每個股骨臂ι. 1、1. 2的遠端 和每個脛骨臂2. 1,2. 2的近端,構成鉸合部,形狀為板狀并且是圓的。出于清楚的目的,讓我們認為鉸合部僅僅存在于膝蓋的中間區(qū)室四個銷釘1.5、 1. 6,1. 7,1. 8被固定在中間的股骨臂1. 2的圓形的遠端;兩個開口 1. 9,1. 10也還存在于中 間的股骨臂1.2的相同的端部。
第一銷釘1. 5設置在中間的股骨臂1. 2的末端上,并且沿著與中間的股骨臂1. 2 本身的縱向對稱的軸線一致的"a"軸線、被放置在中心。第二銷釘1.6設置在中間的股骨臂1.2的末端上,并且沿著垂直于〃 a〃軸線 的〃 b〃軸線、相對于中心銷釘1.5隔開一定距離〃 1"而被放置在周圍。軸線〃 a〃和〃 b〃理想地將中間的股骨臂1.2的末端分為四個象限第一個象限 指向腳和小腿的后部;第二個象限指向腳和小腿的前部;第三個象限指向下肢的根部和小 腿的后部;第四個象限指向下肢的根部和小腿的前部。在指向下肢的根部和小腿的后部的象限內,第三銷釘1. 7相對于前述銷釘1. 5、 1.6被接近地設置。它相對于中心銷釘1.5隔開一定距離"r"設置。穿過近端銷釘1.7 的中心和中心銷釘1.5的中心的 〃 d〃軸線從〃 a〃軸線偏離幾度。近端銷釘1.7的周圍 邊緣與"a"軸線本身相切。穿過近端銷釘1. 7的中心和中心銷釘1. 5的中心的〃 d〃軸線、朝向中間的股骨 臂1. 2的周圍的遠端邊緣延伸它的路徑。沿著這樣的軸線,從中心銷釘1. 5隔開一定距 離"r",有第四銷釘1.8,相對于中心銷釘1.5在直徑方面與銷釘1.7相對立。遠端銷釘 1.8的周圍邊緣與"a"軸線也相切。遠端銷釘1.8位于指向腳和小腿的前部的象限內。第一開口 1. 9設置在中間的股骨臂1. 2的圓形的遠端的周圍邊緣附近,并且在指 向小腿的后部的兩個象限內被延伸130-140度。開口 1.9的第一半圓形的末端的中心沿 著"dl"軸線從中心銷釘1.5隔開一定距離〃 r〃,‘‘ dl"軸線相對〃 a"軸線與〃 d" 軸線完全對稱。開口 1. 9的第一半圓形的末端的邊緣與"a"軸線以及遠端銷釘1. 8的周 圍邊緣相切。開口 1.9具有特殊的形狀從第一末端開始超過第一個25-30度,它描述了圓 弧形;從其上的25-30度,一直到130-140度,它變成靠近中間的股骨臂1. 2的圓形的遠端 的螺旋形。更具體地說,構成這個螺旋形的縱向軸線的點、位于從中間的股骨臂1. 2的圓形 的遠端的中心的漸增地較低距離,同時它們靠近也是半圓的第二末端。相對于〃 a〃軸線在直徑方面與開口 1. 9相對立的第二開口 1. 10位于指向小腿 的前部的兩個象限中。開口 1.10的第一半圓形的末端的中心沿著"dl"軸線從中心銷釘 1.5隔開一定距離"r"。開口 1.10的第一半圓形的末端的邊緣與"a"軸線以及近端銷 釘1.7的周圍邊緣相切。開口 1.10也描述了從第一末端開始超過第一個25-30度的圓弧 形。然而,與開口 1.9相反,從其上的25-30度,一直到130-140度,它變成遠離中間的股骨 臂1. 2的圓形的遠端的中心的螺旋形。更具體地說,構成這個螺旋形的縱向軸線的點、位于 從圓形的遠端的中心的漸增地較大的距離,同時它們靠近第二末端。位于中間的脛骨臂2. 2的近端的板塊具有三個開口 2. 4,2. 5、2. 6和兩個銷釘2. 7、
2.8 ο第一個脛骨的開口 2. 4具有矩形的形狀和圓形的遠端。第一個脛骨的開口 2. 4通 過在中間的脛骨臂2. 2的近端的板塊的中心產(chǎn)生孔口而獲得,然后沿著中間的脛骨臂2. 2 的縱向的對稱的"al"軸線朝向腳進行。該孔口是第一脛骨的開口 2. 4的近端。第二開口 2. 5位于中間的脛骨臂2. 2的近端上的周圍,并且被延伸130° -140°。這第二開口 2. 5的 第一末端位于〃 bl 〃軸線,〃 bl〃軸線垂直于〃 al 〃軸線,從上述中心孔口的中心隔開一 定距離〃 1〃,第一開口 2. 4從上述中心孔口指向小腿的前部。周圍開口 2. 5的另一個末端 相對于〃 bl"軸線被設置在130-140度。周圍開口 2.5具有特殊的形狀從前述〃 bl"軸線開始超過第一個25-30度,它描述了圓周形,圓周形的中心與產(chǎn)生中心開口的孔口一致, 并且圓周形的半徑等于"1"。隨后,對于剩下的105-110度,它變成一個朝向板塊的中心 返回的螺旋形。這樣的螺旋形的縱向軸線做為具有長度"1"的部分端部的點的順序而被 獲得,第二端部沿著中心開口 2. 4的縱向軸線(從板塊中心到周圍)進行?!?al"和〃 bl"軸線理想地將每個中間的脛骨臂2. 2的近端分為四個象限第一 個象限指向腳和小腿的后部;第二個象限指向腳和小腿的前部;第三個象限指向下肢的根 部和小腿的后部;第四個象限指向下肢的根部 和小腿的前部。中心開口 2. 4位于指向腳的兩個象限中。第一周圍開口 2.5位于指向下肢的根部 的兩個象限中。第三開口 2. 6的第一半圓形的末端的中心,延伸130-140度,被設置從在指向腳和 小腿的前部的象限內的〃 al"、“ bl"軸線的交叉點隔開距離〃 r〃,并且從〃 al"軸線 偏離幾度。開口 2.6的末端的邊緣與〃 al 〃軸線相切。在第一個25-30度之上,開口 2.6 描述了圓弧形,然而從25-30度一直到130-140度,它變成靠近中間的脛骨臂2. 2的圓形的 近端的中心的螺旋形。更具體地說,構成這樣的螺旋形的縱向軸線的點、位于從圓形的近端 的中心的漸增地較低距離,同時它們靠近第二末端。第一脛骨銷釘2. 7位于相對于中心開口 2. 4的遠側,在指向腳和小腿的后部的 象限內,從〃 al"和〃 bl〃軸線的交叉點隔開一定距離〃 r〃。穿過銷釘2.7的中心 和〃 al"、“ bl"軸線的交叉點的"d2"軸線從"al"軸線偏離幾度。第一脛骨銷釘 2.7的周圍邊緣與〃 al"軸線和第二周圍開口 2. 6的第一末端相切。‘‘ d2〃軸線繼續(xù)朝向中間的脛骨臂2. 2的近端的周圍邊緣。第二銷釘2. 8位于 這樣的軸線,相對于"al"、“ bl"軸線的交叉點隔開一定距離"r"。銷釘2.8相對 于〃 al"軸線在直徑方面與銷釘2. 7相對立;因此,穿過銷釘2. 8的中心和〃 al"、“ bl" 軸線的交叉點的"d2"軸線從"al"軸線偏離幾度,但是在相反方向上。銷釘2.8的周圍 邊緣與"al"軸線相切。銷釘2. 8位于指向下肢的根部和小腿的前部的象限中。脛骨臂2. 1、2. 2的兩個周圍開口 2. 5的末端位于〃 bl〃軸線之上,垂直于〃 al" 軸線。兩個周圍開口 2. 5朝向膝蓋的前部延伸,相對于膝蓋本身完全對稱。類似地,脛骨臂 2. 1,2. 2的兩個周圍開口 2. 6朝向膝蓋的前部延伸,相對于膝蓋本身完全對稱。類似地,側 面的脛骨臂2. 1的銷釘2. 7、2. 8完全地對稱于中間的脛骨臂2. 2的銷釘2. 7、2. 8。類似地,側面的股骨臂1. 1的開口 1. 9,1. 10和銷釘1. 6,1. 7、1. 8完全對稱于中間 的股骨臂1.2開口 1.9、1. 10和銷釘1.6、1.7、1.8。存在于中間的股骨臂1. 2上的銷釘1. 5,1. 6,1. 7、1. 8指向中間的脛骨臂2. 2的圓 形的近端,然而,存在于中間的脛骨臂2. 2上的銷釘2. 7,2. 8指向中間的股骨臂1. 2的圓形 的遠端。中間的股骨臂1. 2的中心銷釘1. 5接合在中間的脛骨臂2. 2的中心開口 2. 4中; 中間的股骨臂1. 2的銷釘1. 6接合在中間的脛骨臂2. 2的第一周圍開口 2. 5中;中間的股 骨臂1. 2的遠端銷釘1. 8接合在中間的脛骨臂2. 2的第二周圍開口 2. 6中;中間的脛骨臂 2. 2的遠端銷釘2. 7接合在中間的股骨臂1. 2的開口 1. 9中;中間的脛骨臂2. 2的近端銷 釘2. 8接合在中間的股骨臂1.2的開口 1. 10中。中間的脛骨臂2. 2的端部的周圍邊緣,在指向小腿的后部的象限內延伸,具有一個特殊的形狀周圍邊緣2.9的初始部分,在指向下肢的根部的象限內延伸,描述了圓弧 形。周圍邊緣2. 10的連續(xù)部分,在指向腳的后面的象限內延伸,構造為趨向從板塊中心離 開的螺旋形。更具體地說,構成這樣的螺旋形的縱向軸線的點、位于從中間的脛骨臂2. 2的 圓形的近端的中心的漸增地較大的距離,同時它們靠近第二末端。中間的股骨臂1. 2的近 端銷釘1. 7的周圍的表面保持與中間的脛骨臂2. 2的周圍邊緣2. 9,2. 10的恒定接觸,在后 者相對中間的股骨臂1. 2的旋轉平移運動期間。存在于中間的股骨臂1.2的圓形的遠端上的銷釘1.5、1.6、1.7、1.8和開口 1.9、
1.10、存在于中間的脛骨臂2. 2的圓形的遠端上的開口 2. 4,2. 5,2. 6和銷釘2. 7,2. 8、構成 了裝置的中間的鉸合部。類似地,存在于側面的股骨臂1. 1的圓形的遠端上的銷釘1. 5、 1.6、1.7、1.8和開口 1.9、1. 10、存在于側面的脛骨臂2. 1的圓形的遠端上的開口 2. 4、2. 5、 2.6和銷釘2. 7,2. 8、構成了裝置的側面的鉸合部。側面的鉸合部的中心銷釘1. 5的縱向軸線和中間的鉸合部的中心銷釘1. 5的縱向 軸線是共軸的。這樣的軸線與〃 C"軸線一致,"C〃軸線穿過股骨髁并且圍繞該〃 C〃軸 線發(fā)生膝蓋的旋轉。每個銷釘1. 5, 1. 6,1. 7,1. 8都設有沿著它們的縱向軸線的螺紋孔。鉸合部的外部包括具有孔口的板塊4,孔口與中間的股骨臂1. 2的銷釘1. 5,1. 6、 1. 7,1. 8的內部縱向孔口共軸。板塊4的孔口容納螺釘,螺釘接合銷釘1. 5,1. 6,1. 7,1. 8的 螺紋孔,因此固定板塊4到中間的股骨臂1. 2并且阻止從中間的股骨臂1. 2分離中間的脛 骨臂2. 2。銷釘1. 5,1. 6,1. 7,1. 8的高度大于中間的脛骨臂2. 2的厚度,因此能夠在板塊4 和中間的股骨臂1. 2之間自由地移動??紤]到脛骨臂2. 1,2. 2的銷釘2. 7,2. 8和股骨臂1. 1,1. 2的銷釘1. 6,1. 7、1. 8是
完全對稱的,兩個鉸合部的板塊4也具有完全對稱的孔口。關于該運動,詳細地,起點是在中間的股骨臂1. 2和脛骨臂2. 2之間的對準。在這 個條件下,與中間的股骨臂1.2對稱的"a"軸線是與脛骨臂2. 2對稱的"al"軸線成一直線。在小腿在膝蓋上彎曲0°到30°的第一個階段期間-中間的股骨臂1.2的中心銷釘1. 5,在脛骨臂2. 2的中心開口 2. 4的近端內,通 過設置在中間的脛骨臂2. 2的圓形的近端的中心的孔口而旋轉;-中間的股骨臂1.2的銷釘1. 6滑入中間的脛骨臂2. 2的開口 2. 5的圓形部分中;-中間的股骨臂1.2的近端銷釘1. 7在中間的脛骨臂2. 2的圓形周圍邊緣2. 9上
滑動;-中間的股骨臂1.2的遠端銷釘1. 8滑入中間的脛骨臂2. 2的開口 2. 6的圓形部 分中;-中間的脛骨臂2.2的遠端銷釘2. 7滑入中間的股骨臂1. 2的開口 1. 9的圓形部 分中;-中間的脛骨臂2.2的近端銷釘2. 8滑入中間的股骨臂1. 2的周圍開口 1. 10的圓 形部分中。在這個運動階段中,鉸合部執(zhí)行類似于膝蓋在第一個30度彎曲期間的旋轉運動, 通常是當腳完全地在地上時的階段。
受治療者的體重,在這個階段全部地保持在下肢上,通過(固定到大腿上的)側面的1. 1和中間的1. 2股骨臂被傳遞到(固定到小腿上的)側面的2. 1和中間的2. 2脛骨臂。 尤其是,體重施加在位于股骨臂1. 1、1. 2的末端的銷釘1. 7,1. 8和位于脛骨臂2. 1,2. 2的 近端的銷釘2.7、2. 8上。正如已經(jīng)指出的那樣,膝關節(jié)僅僅具有兩個接觸點一個在股骨髁和在中間區(qū)室 的脛骨托盤之間(點A),另一個在股骨髁和在橫向區(qū)室的脛骨托盤之間(點B)。多虧了議論中的裝置,體重不但被分配到生理學的接觸點A和B,而且還被分配到 設置在膝蓋本身的兩邊上的中間的鉸合部的四個銷釘和側面的鉸合部的四個銷釘。每個鉸 合部的四個銷釘都傳遞在它們的接觸各自的開口 2. 6,1. 9,1. 10和邊緣2. 9的點上的負荷。貫穿該運動的各個階段,在銷釘和開口之間的每個單獨的接觸點的特殊位置都保 證了抑制在銷釘和鉸合部的中心之間的距離確定的任何旋轉。以防較差的穩(wěn)定性,膝蓋通常不能堅持圓形的軌線,因此更改在關節(jié)表面與特別 是垂直距離之間的關系。多虧了議論中的裝置,圓形的軌線被保存在第一個30度上,因此 避免了通過受治療者的體重產(chǎn)生的膝蓋的病理過載。在小腿在大腿上彎曲30°到135°的第二個階段中-中間的股骨臂1.2的中心銷釘1. 5沿著中間的脛骨臂2. 2的中心開口 2. 4滑動, 并且達到它的遠端末端;-中間的股骨臂1.2的銷釘1. 6滑入中間的脛骨臂2. 2的開口 2. 5的螺旋部分中;-中間的股骨臂1.2的近端銷釘1. 7在中間的脛骨臂2. 2的螺旋周圍邊緣2. 10上
滑動;-中間的股骨臂1.2的遠端銷釘1. 8滑入中間的脛骨臂2. 2的開口 2. 6的螺旋部 分中;-中間的脛骨臂2.2的遠端銷釘2. 7滑入中間的股骨臂1. 2的開口 1. 9的螺旋部 分中;-中間的脛骨臂2.2的近端銷釘2. 8滑入中間的股骨臂1. 2的周圍開口 1. 10的螺 旋部分中。在這個運動階段中,鉸合部執(zhí)行聯(lián)合漸增地遞增滑動的旋轉運動,類似于發(fā)生在 關節(jié)表面之間的,在健康的膝蓋中通過交叉韌帶保持它們的固有的關系。在這個運動的階 段通常沒有膝蓋過載。然而,以防較差的穩(wěn)定性,膝蓋通常不能堅持旋轉平移軌線,因此更改在關節(jié)表面 之間的關系。因此,對這個端部特別重要的是,通過位于股骨臂1. 1、1. 2的末端的銷釘1.7、 1. 8和位于脛骨臂2. 1,2. 2的近端的銷釘2. 7,2. 8,由裝置的兩個鉸合部施加到關節(jié)的導向 功能。以防有缺陷的前十字韌帶,在彎曲_伸展期間,引導脛骨的前面的滑動(或者股骨 髁的后面的滑動),能夠移除銷釘1. 7,2. 7,因此產(chǎn)生了滑入它們各自開口 2. 6,1. 10的前面 的銷釘1. 8,2. 8的分力,趨向分解在關節(jié)上的承重為指向鉸合部的中心的分力,因此偏移 脛骨的托盤的前面的滑動。在這種情況下,股骨的板塊1. 3的內表面追蹤小腿的后部。以防有缺陷的膝后交叉韌帶,在彎曲-伸展期間,引導脛骨的后面的滑動(或者股 骨髁的前面的滑動),能夠移除前面的銷釘1. 8、2. 8,因此產(chǎn)生了沿著邊緣2. 9,2. 10滑入開口 1. 9的后面的銷釘1. 7,2. 7的分力,趨向分解在關節(jié)上的承重為指向鉸合部的中心的分 力,因此偏移脛骨的托盤的后面的滑動。在本發(fā)明的第二示例實施方式中,中間的股骨臂1. 2比側面的股骨臂1. 1略長。脛骨的支撐2由側面的脛骨臂2. 1和中間的脛骨臂2. 2組成,它們彼此平行并且 平行于小腿的縱向軸線。然而,通過由諧波鋼制成的弧形脛骨板2. 11將它們連接在一起。 相對于脛骨的支撐2設置在中心的脛骨的板塊2. 11追蹤小腿的前部。脛骨的板塊2. 11的 對稱軸線平行于股骨的板塊1. 3的對稱軸線。中間的脛骨臂2. 2由兩個部分組成固定到脛骨的板塊2. 11的固定的中間的脛骨 臂2. 12,以及通過第二中間鉸合部連接到固定的中間的脛骨臂2. 12的自由-移動的中間的 脛骨臂2. 13。自由-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 13由在中間的股骨臂1. 2和固定的中間的脛骨臂 2. 12之間延伸的直線板塊組成。股骨的支撐1的中間的股骨臂1. 2,通過本發(fā)明的第一示 例實施方式描述的中間的鉸合部連接自由_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 13的近端。連接到第一中間的鉸合部的自由-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 13的端部具有板塊形 狀,并且容納前述開口 2. 4,2. 5,2. 6以及兩個銷釘2. 7,2. 8。存在于中間的股骨臂1. 2的 圓形的遠端上的銷釘1.5、1.6、1.7、1.8和開口 1.9、1. 10、以及存在于自由-移動的中間的 脛骨臂2. 13的圓形的近端上的開口 2. 4,2. 5,2. 6和銷釘2. 7,2. 8,構成裝置的中間的鉸合 部。也在這種情況下,自由-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 13的端部的周圍邊緣2. 9,2. 10,在指 向小腿的后部的象限內延伸,具有特殊的形狀。中間的股骨臂1. 2的近端銷釘1. 7的周圍 的表面保持與自由-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 13的周圍邊緣2.9、2. 10的恒定接觸,在后者 相對于中間的股骨臂1. 2的旋轉平移運動期間。自由-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 13的末端是圓的,并且具有在自由-移動的中間的 脛骨臂2. 13本身的對稱軸線上的孔口 2. 14,孔口 2. 14接合銷釘2. 15,銷釘2. 15位于脛骨 的板塊2. 11的對稱軸線和固定的中間的脛骨臂2. 12的對稱軸線之間的交叉點。側面的脛骨臂2. 1的近端上設置的板塊容納三個前述開口 2. 4、2. 5、2. 6。兩個銷 釘2. 7、2. 8還固定到板塊本身。存在于側面的股骨臂1. 1的圓形的遠端上的銷釘1. 5,1. 6、 1.7、1.8和開口 1.9、1. 10、以及存在于側面的脛骨臂2. 1的圓形的近端上的開口 2. 4、2. 5、 2. 6和銷釘2. 7,2. 8,構成裝置的側面的鉸合部。
然而,分別位于在脛骨的支撐2的側面的脛骨臂2. 1上和在自由-移動的中間的 脛骨臂2. 13上的兩個周圍開口 2. 5之間,有一些差異。位于自由-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 2. 13的周圍開口 2. 5的圓形部分具有大約15° -20°的寬度,然而,位于側面的脛骨臂2. 1 的開口 2.5的圓形部分具有大約25° -30°的寬度。自由-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 13的 周圍開口 2. 5的螺旋形部分延伸大約115° -120°,然而,位于側面的脛骨臂2.1的周圍開 口 2. 5的螺旋形部分延伸大約105° -110°。而且,側面的脛骨臂2. 1的周圍開口 2. 5的螺 旋形部分朝向板塊的中心、返回了比自由-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 13的周圍開口 2. 5的螺 旋形部分更大的程度。在被布置自由_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 13的周圍開口 2. 5的結構 的時候,這個返回的精確程度能夠被確認為放射線學的研究或者人體測量的估量的結果。類似地,位于自由-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 13的開口 2. 6呈現(xiàn)了不同于側面的脛 骨臂2. 1的開口的形狀。位于自由-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 13的周圍開口 2. 6的圓形部分具有大約15° -20°的寬度,然而,位于側面的脛骨臂2.1的開口 2. 6的圓形部分具有大 約25° -30°的寬度。自由-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 13的周圍開口 2.6的螺旋形部分延 伸大約115° -120°,然而,位于側面的脛骨臂2.1的周圍開口 2. 6的螺旋形部分延伸大約 105° -110°。而且,側面的脛骨臂2.1的周圍開口 2. 6的螺旋形部分朝向板塊的中心、返 回了比自由-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 13的周圍開口 2.6的螺旋形部分更大的程度。側面 的脛骨臂2. 1的開口 2. 4比自由-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 13的開口更長。自由-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 13的板塊的中心開口 2. 4接合中間的股骨臂1. 2 的中心銷釘1. 5。自由-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 13的板塊的周圍開口 2. 5接合中間 的股骨 臂1. 2的周圍銷釘1. 6。自由-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 13的板塊的周圍開口 2. 6接合中間 的股骨臂1.2的周圍銷釘1.8。設置在側面的股骨臂1. 1的開口 1. 9和1. 10不同于設置在中間的股骨臂1. 2的 開口 1.9和1. 10。位于側面的股骨臂1. 1的開口 1.9的圓形部分具有大約25° -30°的寬 度,然而,位于中間的股骨臂1.2的開口 1.9的圓形部分具有大約15° -20°的寬度。位于 側面的股骨臂1.1的開口 1.9的螺旋形部分延伸大約105° -110°,然而,位于中間的股骨 臂1. 2的開口 1. 9的螺旋形部分延伸大約115° -120°。位于中間的股骨臂1. 2的開口 1. 9的螺旋形部分相對于位于側面的股骨臂1. 1的 開口 1.9朝向板塊的中心回到更少的程度。位于中間的股骨臂1.2的開口 1.10的螺旋形 部分相對于位于側面的股骨臂1. 1的開口 1. 10朝向板塊的中心回到更大的程度。位于自 由-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 13上的弧形周圍邊緣2. 9具有大約15° -20°的寬度,然而, 位于側面的脛骨臂2.1上的弧形周圍邊緣具有大約25° -30°的寬度。位于自由-移動的 中間的脛骨臂2. 13的端部上的螺旋形周圍邊緣2. 10具有大約115° -120°的寬度,然而, 位于側面的脛骨臂2.1上的螺旋形周圍邊緣具有大約105° -110°的寬度。位于自由-移 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 13上的周圍邊緣2. 10的螺旋形部分相對于位于側面的脛骨臂2. 1上 的周圍邊緣2. 10的螺旋形部分朝向板塊本身的中心回到更大的程度。具有圓形的遠端的弧形開口 2. 16,在相對孔口 2. 14的近端的位置中,位于自 由-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 13的對稱軸線上。開口 2. 16的末端的中心位于自由-移動的 中間的脛骨臂2. 13的對稱軸線上。開口 2. 16朝前面的方向延伸。這樣的開口 2. 16接合第二銷釘2. 17,第二銷釘2. 17被固定到中間的脛骨臂 2. 12,并且相對于在固定的中間的脛骨臂2. 12本身的對稱軸線上的銷釘2. 15被接近地放 置。每個銷釘2. 15,2. 17都具有沿著它們的縱向軸線的螺紋孔。固定到固定的中間的脛骨臂2. 12的兩個適當?shù)匿N釘2. 15,2. 17、以及自由-移動 的中間的脛骨臂2. 13的孔口 2. 14和弧形開口 2. 16構成第二中間的鉸合部。第二中間的鉸合部也在外表上呈現(xiàn)具有孔口的板塊5,孔口與固定的中間的脛骨 臂2. 12的銷釘2. 15,2. 17的內部縱向孔口共軸。板塊5的孔口容納螺釘,然后螺釘接合銷 釘2. 15,2. 17的螺紋孔,固定板塊5到固定的中間的脛骨臂2. 12并且避免從固定的中間的 脛骨臂2. 12分離自由-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 13。銷釘2. 15,2. 17的高度大于自由-移 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 13的厚度,因此能夠在板塊5和固定的中間的脛骨臂2. 12之間自由 地移動。位于自由-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 13上的開口 2.4、2.5、2.6與位于側面的脛骨臂2. 1上的開口之間的形狀差異,確定了在自由_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 13和側面的脛骨 臂2. 1之間的軌線的差異。側面的脛骨臂2. 1施加它的軌線到固定的中間的脛骨臂2. 12, 側面的脛骨臂2. 1通過脛骨的板塊2. 11連接固定的中間的脛骨臂2. 12。在彎曲0到15-20度期間,自由-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 13的對稱軸線與固定的 中間的脛骨臂2. 12的對稱軸線共軸。兩者平行于側面的脛骨臂2. 1的對稱軸線。彎曲15-20°到135°,自由-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 13的對稱軸線相對于固定 的中間的脛骨臂2. 12的對稱軸線而變化它的角度。自由-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 13開始 通過它的開口 2. 5、2. 6施加旋轉平移軌線,然而當側面的脛骨臂2. 1的開口 2.5、2.6是一 直到30度的弧形時,固定中間的脛骨臂2. 12保持了圓形軌線。對稱軸線之間的這樣的角度變化的支點,在于固定的中間的脛骨臂2. 12的銷釘 2. 15上,銷釘2. 15在自由-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 13的孔口 2. 14內旋轉,并在自由-移 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 13內被接合,然而,固定中間的脛骨臂2. 12的銷釘2. 17滑入自由-移 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 13的開口 2. 16內。類似于在人的膝蓋中發(fā)生的,所述的裝置能夠追蹤脛骨的自動的縱向旋轉。生理學的運動使小腿和各自的腳在外表上旋轉,因此還改變了小腿本身的縱向軸 線的位置,總是保持彼此平行。在側面的脛骨臂2. 1和固定的中間的脛骨臂2. 12之間的相同的平行型通過裝置 被保存,然而,通過等于形成在自由-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 13的對稱軸線和固定中間 的脛骨臂2. 12的對稱軸線之間的余弦角、乘以在取決于自由-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 13 的"al"、“ bl"軸線的交叉點與孔口 2. 14的中心之間的長度構成的范圍,能夠在彎 曲-伸展期間旋轉,孔口 2. 14接合位于固定的中間的脛骨臂2. 12的銷釘2. 15,以這樣的一 種方式,固定中間的脛骨臂2. 12的對稱軸線和側面的脛骨臂2. 1的對稱軸線總是被完全地 添加到小腿的各自的縱向軸線,它們被固定到小腿上??v向旋轉角度能夠通過改變在取決于自由-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 13 的"al"、“ bl"軸線的交叉點和固定的中間的脛骨臂2. 12的銷釘2. 15的中心之間的 距離,該距離必須等于在取決于側面的脛骨臂2.1的"al"、“ bl"軸線的交叉點、與脛 骨的板塊2. 11的對稱軸線和側面的脛骨臂2. 1的對稱軸線之間的交叉點、之間的距離。為了改善裝置的調整,自由_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 13的末端容納沿著它的對稱 軸線的三個孔口 2. 18和三個弧形開口 2. 19。因此,自由-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 13的位 置能通過改變孔口 2. 18和開口 2. 19而相對于脛骨的板塊2. 11而被調整,孔口 2. 18和開 口 2. 19接合固定的中間的脛骨臂2. 12的銷釘2. 15,2. 17。為了進一步增加所述設備的調整,側面的脛骨臂2. 1也由近端的側面的脛骨臂 2. 20和遠端的側面的脛骨臂2. 21組成。近端的側面的脛骨臂2. 20具有細長的形狀,并且 遠端的側面的脛骨臂2. 21被固定到脛骨的板塊2. 11。三個等距的孔口 2. 22位于近端的側 面的脛骨臂2. 20的延長部分上,并且沿著它的對稱軸線。遠端的側面的脛骨臂2. 21容納 兩個螺紋孔2. 23,與位于近端的側面的脛骨臂2. 20上的至少兩個孔口 2. 22共軸。兩個螺 釘穿過近端的側面的脛骨臂2. 20的孔口 2. 22,并且接合遠端的側面的脛骨臂2. 21的兩個 螺紋孔2. 23。因此,遠端的側向臂2. 21的位置能通過允許螺釘每次接合在遠端的側面 的脛 骨臂2. 21的不同的孔口 2. 23上,相對于脛骨的板塊2. 11而被調整。
權利要求
一種目的在于分解豎向負荷的人機工程學膝蓋裝置,其包括股骨的支撐(1)和脛骨的支撐(2);所述股骨的支撐(1)包括側面的股骨臂(1.1)和中間的股骨臂(1.2),所述側面的股骨臂(1.1)和所述中間的股骨臂(1.2)彼此平行并且平行于大腿的縱向軸線,而且所述側面的股骨臂(1.1)和所述中間的股骨臂(1.2)由能夠將所述股骨的支撐(1)固定于大腿的長度可調整緊固件而連接在一起;所述脛骨的支撐(2)包括側面的脛骨臂(2.1)和至少一個中間的脛骨臂(2.2、2.12、2.13),所述側面的脛骨臂(2.1)和所述至少一個中間的脛骨臂(2.2、2.12、2.13)彼此平行并且平行于小腿的縱向軸線;所述股骨臂(1.1、1.2)和所述脛骨臂(2.2、2.12)通過帶子(3)和板塊(1.3、2.11)分別地固定到大腿和小腿,所述帶子(3)具有尼龍/維可牢商標尼龍搭扣的表面并且穿過在所述股骨臂(1.1、1.2)和所述脛骨臂(2.1、2.2)上制成的線性開口(1.4、2.3);由剛性的或者半剛性的材料制成并具有弧形的所述板塊(1.3)以其內表面貼著大腿的前部;所述股骨臂(1.1、1.2)的遠端和所述脛骨臂(2.1、2.2、2.13)的近端通過至少兩個鉸合部連接在一起,一個鉸合部相對于膝蓋設置于側面,另一個鉸合部相對于膝蓋設置在中間;構成所述鉸合部的每個所述股骨臂(1.1、1.2)的遠端和每個所述脛骨臂(2.1、2.2、2.13)的近端為板狀并且是圓的;所述裝置的特征在于,每個所述股骨臂(1.1、1.2)的圓形的遠端容納四個銷釘(1.5、1.6、1.7、1.8)和兩個開口(1.9、1.10);第一銷釘(1.5)沿著″a″軸線于中心位置設置在每個所述股骨臂(1.1、1.2)的末端,所述″a″軸線與所述股骨臂(1.1、1.2)本身的縱向對稱軸線一致;第二銷釘(1.6)于外圍位置設置在每個所述股骨臂(1.1、1.2)的末端上,并且沿著垂直于所述″a″軸線的″b″軸線相對于所述中心銷釘(1.5)隔開距離″l″;所述″a″軸線和所述″b″軸線把所述側面的股骨臂(1.1)的末端和所述中間的股骨臂(1.2)的末端理想地分成四個象限第一個象限指向腳和小腿的后部;第二個象限指向腳和小腿的前部;第三個象限指向下肢的根部和小腿的后部;第四個象限指向下肢的根部和小腿的前部;第三銷釘(1.7)相對于前述銷釘(1.5、1.6)靠近端設置,并且在所述的指向下肢的根部和小腿的后部的象限內;所述近端銷釘(1.7)設置成相對于所述中心銷釘(1.5)相隔距離″r″;穿過所述近端銷釘(1.7)的中心和所述中心銷釘(1.5)的中心的″d″軸線,偏離所述″a″軸線幾度,并且所述近端銷釘(1.7)的周圍邊緣與所述″a″軸線本身相切;所述第四銷釘(1.8)位于指向腳和小腿的前部的象限內,在相對于所述中心銷釘(1.5)隔開一定距離″r″的所述″d″軸線的延長部分上;所述遠端銷釘(1.8)的周圍邊緣與所述″a″軸線相切,并且在徑向上相對于所述中心銷釘(1.5)與所述近端銷釘(1.7)相對;所述第一開口(1.9)位于每個所述股骨臂(1.1、1.2)的圓形的遠端的周圍邊緣附近,并且向指向小腿的后部的兩個象限內延伸130° 140度;所述開口(1.9)的第一半圓形的末端的中心設置為沿著″d1″軸線從所述中心銷釘(1.5)隔開距離″r″,所述″d1″軸線關于所述″a″軸線與所述″d″軸線完全對稱;所述第一開口(1.9)的第一半圓形的末端的邊緣與所述″a″軸線以及所述遠端銷釘(1.8)的周圍邊緣相切;從所述第一末端開始的第一個25 30度,所述第一開口(1.9)具有圓弧形狀;從25 30度直到130 140度,所述第一開口(1.9)具有螺旋形狀,所述螺旋形狀靠近所述側面的股骨臂(1.1)的圓形的遠端的中心和所述中間的股骨臂(1.2)的圓形的遠端的中心;所述第二開口(1.10)在徑向上相對于所述″a″軸線與所述第一開口(1.9)相對,并且位于指向小腿的前部的兩個象限中;所述第二開口(1.10)的第一末端的中心設置成從所述中心銷釘(1.5)沿著所述″d1″軸線隔開距離″r″;所述第二開口(1.10)的第一半圓形的末端的邊緣與所述″a″軸線以及所述近端銷釘(1.7)的周圍邊緣相切;從所述第一半圓形的末端開始的第一個25 30度,所述第二開口(1.10)具有圓弧形狀;從25 30度直到130 140度,所述第二開口(1.10)具有螺旋形狀,與所述第一開口(1.9)不同的是,所述第二開口(1.10)具有的螺旋形狀遠離所述股骨臂(1.1、1.2)的圓形的遠端的中心;每個所述脛骨臂(2.1、2.2、2.13)的近端上存在的板塊容納三個開口(2.4、2.5、2.6)和兩個銷釘(2.7、2.8);第一個脛骨的開口(2.4)包括具有圓形的末端的矩形形狀,并且通過在所述中間的脛骨臂(2.1、2.2、2.13)的近端的板塊的中心上制成孔、以及沿著所述脛骨臂(2.1、2.2、2.13)的縱向對稱的″a1″軸線朝向腳前進而獲得;第二開口(2.5)延伸大約130 140度,并且在每個所述脛骨臂(2.1、2.2、2.13)的近端上被設置在外圍上;這樣的第二周圍開口(2.5)的第一末端位于″b1″軸線上并在開始所述第一開口(2.4)的上述中心孔口的中心隔開距離″l″,所述″b1″軸線垂直于″a1″軸線;第二脛骨的開口(2.5)的另一末端相對于所述″b1″軸線設置在130 140度;從所述″b1″軸線開始的第一個25 30度,所述第二脛骨的開口(2.5)具有圓弧形狀,所述圓弧形狀的中心與產(chǎn)生所述中心的脛骨的開口(2.4)的孔口的中心一致,并且所述圓弧形狀的半徑等于″l″;從25 30度到余下的105 110度,所述第二脛骨的開口(2.5)具有螺旋形狀,所述螺旋朝向每個所述脛骨臂(2.1、2.2、2.13)的近端的中心返回;所述螺旋的縱向軸線是具有長度″l″的部分的末端所覆蓋的點的順序的結果,所述部分的第二末端從每個所述脛骨臂(2.1、2.2、2.13)的中心沿著所述中心開口(2.4)的縱向軸線前進到外圍;前述″a1″軸線和前述″b1″軸線將每個所述脛骨臂(2.1、2.2、2.13)的近端理想地分為四個象限第一個象限指向腳和小腿的后部;第二個象限指向腳和小腿的前部;第三個象限指向下肢的根部和小腿的后部;第四個象限指向下肢的根部和小腿的前部;所述中心的脛骨的開口(2.4)位于指向腳的兩個象限內,而所述第二脛骨的開口(2.5)位于指向下肢的根部的兩個象限內;第三開口(2.6)的第一半圓形的末端的中心定位成在指向腳和小腿的前部的象限內從所述″a1″軸線與所述″b1″軸線的交叉點隔開距離″r″,并且從所述″a1″軸線偏離幾度;所述第三脛骨的開口(2.6)的末端的邊緣與所述″a1″軸線相切;所述第三脛骨的開口(2.6)延伸大約130 140度,并且在第一個25 30度具有圓弧形,而從25 30度一直到130 140度,表現(xiàn)為靠近每個所述脛骨臂(2.1、2.2、2.13)的圓形的近端的中心的螺旋形;第一脛骨銷釘(2.7)位于相對于所述中心開口(2.4)的遠側,并且在指向腳和小腿的后部的象限內,從所述″a1″軸線與″b1″軸線的交叉點隔開距離″r″;穿過銷釘(2.7)的中心和所述″a1″軸線與″b1″軸線的交叉點的″d2″軸線從所述″a1″軸線偏離幾度;所述第一脛骨銷釘(2.7)的周圍邊緣與所述″a1″軸線本身和第三脛骨開口(2.6)的第一末端相切;所述″d2″軸線朝向所述中間的脛骨臂(2.2)的近端的周圍邊緣延伸;第二脛骨銷釘(2.8)位于所述″d2″軸線上并且相對于所述″a1″軸線與″b1″軸線的交叉點隔開距離″r″;所述第二脛骨銷釘(2.8)在直徑方向上關于所述″a1″軸線與所述第一脛骨銷釘(2.7)相對,因此,穿過銷釘(2.8)的中心和所述″a1″軸線與″b1″軸線的交叉點的所述″d2″軸線從所述″a1″軸線偏離幾度,但是在相反方向上;所述第二脛骨銷釘(2.8)的周圍邊緣也與所述″a1″軸線相切;所述第二近端脛骨銷釘(2.8)位于指向下肢的根部和小腿的前部的象限中;所述脛骨臂(2.1、2.2、2.13)的兩個周圍開口(2.5)的末端位于垂直于所述″a1″軸線的所述″b1″軸線上;兩個周圍開口(2.5)朝向膝蓋的前部延伸,并且相對于膝蓋本身完全對稱;所述脛骨臂(2.1、2.2、2.13)的兩個周圍開口(2.6)朝向膝蓋的前部延伸,并且相對于膝蓋本身完全對稱;類似地,所述側面的脛骨臂(2.1)的銷釘(2.7、2.8)完全地對稱于所述中間的脛骨臂(2.2、2.13)的銷釘(2.7、2.8),并且,所述側面的股骨臂(1.1)的開口(1.9、1.10)和銷釘(1.6、1.7、1.8)完全對稱于所述中間的股骨臂(1.2)的開口(1.9、1.10)和銷釘(1.6、1.7、1.8);在每個所述股骨臂(1.1、1.2)上設置的所述銷釘(1.5、1.6、1.7、1.8)指向每個所述脛骨臂(2.1、2.2、2.13)的圓形的近端,而在每個所述脛骨臂(2.1、2.2、2.13)上設置的銷釘(2.7、2.8)指向每個所述股骨臂(1.1、1.2)圓形的遠端;在指向下肢的根部的象限內延伸的每個所述脛骨臂(2.1、2.2、2.13)的端部的周圍邊緣(2.9)的第一部分具有圓弧形狀;在它的在指向腳的后面的象限中延伸的第二部分中,周圍邊緣(2.10)具有螺旋形狀,所述螺旋相對于每個所述脛骨臂(2.1、2.2、2.13)的端部的中心趨向離開;在每個所述脛骨臂(2.1、2.2、2.13)相對于每個所述股骨臂(1.1、1.2)的旋轉平移運動期間,每個所述股骨臂(1.1、1.2)的所述近端的銷釘(1.7)的周圍的表面保持與每個所述脛骨臂(2.1、2.2、2.13)的周圍邊緣(2.9、2.10)的恒定接觸;每個所述股骨臂(1.1、1.2)的中心銷釘(1.5)接合每個所述脛骨臂(2.1、2.2、2.13)的中心開口(2.4);每個所述股骨臂(1.1、1.2)的第二銷釘(1.6)接合每個所述脛骨臂(2.1、2.2、2.13)的第一周圍開口(2.5);每個所述股骨臂(1.1、1.2)的遠端的銷釘(1.8)接合每個所述脛骨臂(2.1、2.2、2.13)的第二周圍開口(2.6);每個所述脛骨臂(2.1、2.2、2.13)的遠端的銷釘(2.7)接合每個所述股骨臂(1.1、1.2)的第一開口(1.9),并且每個所述脛骨臂(2.1、2.2、2.13)的近端的銷釘(2.8)接合每個所述股骨臂(1.1、1.2)的第二開口(1.10);存在于所述側面的股骨臂(1.1)的圓形的遠端上的銷釘(1.5、1.6、1.7、1.8)和開口(1.9、1.10)、以及存在于所述側面的脛骨臂(2.1)的圓形的近端上的開口(2.4、2.5、2.6)和銷釘(2.7、2.8),構成所述裝置的側面的鉸合部;類似地,存在于所述中間的股骨臂(1.2)的圓形的遠端上的銷釘(1.5、1.6、1.7、1.8)和開口(1.9、1.10)、以及存在于所述中間的脛骨臂(2.2、2.13)的圓形的近端上的開口(2.4、2.5、2.6)和銷釘(2.7、2.8),構成所述裝置的中間的鉸合部;所述股骨臂(1.1、1.2)的遠端的所述銷釘(1.5、1.6、1.7、1.8)固定到板塊(4)上,所述板塊(4)通過緊固件從外部設置于每個所述脛骨臂(2.1、2.2、2.13);每個所述板塊(4)具有與每個所述股骨臂(1.1、1.2)的銷釘(1.5、1.6、1.7、1.8)共軸線的孔口;所述板塊(4)的所述孔口容納銷釘(1.5、1.6、1.7、1.8)本身的自由端或者前述的與銷釘(1.5、1.6、1.7、1.8)接合的緊固件,從而固定每個所述板塊(4)到每個所述股骨臂(1.1、1.2)并避免其從相應的所述脛骨臂(2.1、2.2、2.13)的分離;前述銷釘(1.5、1.6、1.7、1.8)的高度大于每個所述脛骨臂(2.1、2.2、2.13)的厚度,使得所述脛骨臂(2.1、2.2、2.13)能夠在所述板塊(4)和所述股骨臂(1.1、1.2)之間自由地移動。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機工程學膝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側面的脛骨臂(2. 1) 和所述中間的脛骨臂通過弧形脛骨板塊(2. 11)連接在一起,所述弧形脛骨板塊(2. 11)由 具有好的諧波響應的類似諧波鋼的剛性材料制成;相對于所述脛骨的支撐(2)設置在中心 位置的所述脛骨的板塊(2. 11)貼著小腿的前部;所述脛骨的板塊(2. 11)的對稱軸線平行 于所述股骨的板塊(1. 3)的對稱軸線;所述中間的脛骨臂包括兩個部分固定到所述脛骨 的板塊(2. 11)的固定的中間的脛骨臂(2. 12),以及通過第二中間鉸合部固定到所述固定的中間的脛骨臂(2. 12)的自由_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 13);所述自由-移動的中間的脛 骨臂(2. 13)包括在所述中間的股骨臂(1. 2)和所述固定的中間的脛骨臂(2. 12)之間延伸 的直線板塊;所述股骨的支撐(1)的所述固定的中間的股骨臂(1.2)通過中間的鉸合部連 接到所述自由_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 13)的近端,所述中間的鉸合部包括存在于所述中 間的股骨臂(1.2)的圓形的遠端上的銷釘(1.5、1.6、1.7、1.8)和開口(1. 9、1. 10)、以及存 在于所述自由_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13)的圓形的近端上的開口(2.4、2.5、2.6)和銷 釘(2.7、2.8);所述自由-移動的中間臂(2. 13)的遠端是圓的,并且具有位于所述自由-移 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 13)本身的對稱軸線上的孔口(2. 14),其接合銷釘(2. 15),所述銷釘 (2. 15)設置在所述脛骨的板塊(2. 11)的對稱軸線與所述固定的中間的脛骨臂(2. 12)的 對稱軸線之間的交叉點;具有圓弧形并且具有圓形的末端的開口(2. 16)位于所述自由-移 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13)的對稱軸線上,并且接近孔口(2. 14);所述開口(2. 16)的末端 的中心位于所述自由-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 13)的對稱軸線上;所述開口(2. 16)在前 部延伸到膝蓋;所述開口(2. 16)容納第二銷釘(2. 17),其固定到所述固定的中間的脛骨臂 (2. 12)并且相對于在所述固定的中間的脛骨臂(2. 12)本身的對稱軸線上的銷釘(2. 15) 靠近端設置;固定到所述固定的中間的脛骨臂(2. 12)的兩個銷釘(2. 15,2. 17)、以及所述 自由-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 13)的孔口(2. 14)和弧形開口(2. 16)構成第二中間的鉸 合部;所述固定的中間的脛骨臂(2. 12)的所述銷釘(2. 15,2. 17)通過緊固件固定到外部 板塊(5);所述板塊(5)具有與銷釘(2. 15,2. 17)共軸線的孔口 ;所述板塊(5)的所述孔 口容納銷釘(2. 15,2. 17)本身的自由端或者前述接合銷釘(2. 15,2. 17)的緊固件,其固定 所述板塊(5)到所述固定的中間的脛骨臂(2. 12)并阻止所述自由-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 (2. 13)從所述固定的中間的脛骨臂(2. 12)的分離;前述銷釘(2. 15,2. 17)的高度大于所 述自由_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 13)的厚度,因此其能夠在所述板塊(5)和所述固定的中 間的脛骨臂(2. 12)之間自由地行進;所述中間的股骨臂(1. 2)比所述側面的股骨臂(1. 1) 略長。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人機工程學膝蓋裝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自由-移動的 中間的脛骨臂(2. 13)上的周圍開口(2. 5)的圓形部分具有大約15° -20°的寬度,而位于 所述側面的脛骨臂(2.1)上的開口(2.5)的圓形部分具有大約25° -30°的寬度;所述自 由-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 13)的周圍開口(2.5)的螺旋形部分延伸大約115° -120°, 而位于所述側面的脛骨臂(2.1)上的周圍開口(2. 5)延伸大約105° -110° ;所述側面的脛 骨臂(2. 1)的周圍開口(2.5)的螺旋形部分朝向所述板塊的中心返回比所述自由-移動的 中間的脛骨臂(2. 13)的周圍開口(2. 5)的螺旋形部分更大的程度;位于所述自由-移動的 中間的脛骨臂(2.13)上的周圍開口(2.6)的圓形部分具有大約15° -20°的寬度,而位于 所述側面的脛骨臂(2.1)上的開口(2.6)的圓形部分具有大約25° -30°的寬度;所述自 由-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 13)的周圍開口(2.6)的螺旋形部分延伸大約115° -120°, 而位于所述側面的脛骨臂(2. 1)上的周圍開口(2.6)延伸大約105° -110° ;所述側面的 脛骨臂(2. 1)的周圍開口(2.6)的螺旋形部分朝向所述板塊的中心返回比所述自由-移動 的中間的脛骨臂(2.13)的周圍開口(2.6)的螺旋形部分更大的程度;所述側面的脛骨臂 (2. 1)的開口(2.4)具有比所述自由-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13)的開口更長的形狀;位 于所述側面的股骨臂(1.1)上的開口(1.9)的圓形部分具有大約25° -30°的寬度,而位于所述中間的股骨臂(1.2)上的開口(1.9)的圓形部分具有大約15° -20°的寬度;位于 所述側面的股骨臂(1.1)上的開口(1.9)的螺旋形部分延伸大約105° -110°,而位于所 述中間的股骨臂(1.2)上的開口(1.9)的螺旋形部分延伸大約115° -120° ;所述側面的 股骨臂(1. 1)的周圍開口(1.9)的螺旋形部分朝向所述板塊的中心返回比所述中間的股骨 臂(1.2)的周圍開口(1.9)的螺旋形部分更大的程度;位于所述側面的股骨臂(1. 1)上的 開口(1. 10)的圓形部分具有大約25° -30°的寬度,而位于所述中間的股骨臂(1.2)上的 開口(1.10)的圓形部分具有大約15° -20°的寬度;位于所述側面的股骨臂(1. 1)上的開 口(1. 10)的螺旋形部分延伸大約105° -110°,而位于所述中間的股骨臂(1.2)上的開口 (1. 10)的螺旋形部分延伸大約115° -120° ;所述側面的股骨臂(1. 1)的周圍開口(1. 10) 的螺旋形部分朝向所述板塊的中心返回比所述中間的股骨臂(1.2)的周圍開口(1.10)的 螺旋形部分更少的程度;位于所述自由-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 13)的端部上的弧形周圍 邊緣(2.9)具有15° -20°的寬度,而位于所述側面的脛骨臂(2. 1)上的弧形周圍邊緣具 有25° -30°的寬度;位于所述自由-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 13)的端部上的螺旋形周圍 邊緣(2. 10)具有115° -120°的寬度,而位于所述側面的脛骨臂(2. 1)上的螺旋形周圍邊 緣具有105° -110°的寬度;位于所述自由-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 13)上的周圍邊緣 (2. 10)的螺旋形部分朝向所述板塊本身的中心相比位于所述側面的脛骨臂(2. 1)上的螺 旋形周圍邊緣(2. 10)返回更大的程度。
4.根據(jù)權利要求1和2所述的人機工程學膝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股骨臂(1.1、 1.2)的遠端的銷釘(1.5、1.6、1.7、1.8)和所述固定的中間的脛骨臂(2. 12)的銷釘(2. 15、 2. 17)每個都具有沿著它們的縱向軸線的螺紋孔;所述板塊(4、5)的所述孔口容納與所述 銷釘(1. 5,1. 6,1. 7,1. 8,2. 15,2. 17)的螺紋孔接合的螺釘。
5.根據(jù)權利要求1和2所述的人機工程學膝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股骨臂(1.1、 1.2)的遠端的銷釘(1.5、1.6、1.7、1.8)和所述固定的中間的脛骨臂(2. 12)的銷釘(2. 15、 2. 17)每個都具有沿著它們的縱向軸線的孔口 ;所述板塊(4、5)的孔口容納鉚釘,所述鉚釘 的自由端與所述銷釘(1.5、1.6、1.7、1.8、2. 15,2. 17)的所述孔口接合。
6.根據(jù)權利要求1和2所述的人機工程學膝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股骨臂(1.1、 1.2)的遠端的銷釘(1.5、1.6、1.7、1.8)和所述固定的中間的脛骨臂(2. 12)的銷釘(2. 15、 2. 17)每個都具有在它們的自由端上的外部螺紋;每個所述螺紋接合螺母。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機工程學膝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股骨臂(1.1、1. 2)和 所述中間的脛骨臂(2. 1,2. 2,2. 13)的銷釘(1. 5,1. 6,1. 7,1. 8,2. 15,2. 17)能夠在特殊病 狀的情況下被移除。
8.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人機工程學膝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脛骨的板塊(2.11) 能夠通過緊固件連接于每個所述脛骨臂(2. 2,2. 3)。
9.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人機工程學膝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_移動的中間的 脛骨臂(2. 13)的遠端容納沿著其對稱軸線的多個孔口(2. 18)和多個弧形開口(2. 19);所 述開口(2. 19)的半圓形的末端的中心沿著相同的對稱軸線設置。
10.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人機工程學膝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側面的脛骨臂包 括近端的側面的脛骨臂(2.20)和遠端的側面的脛骨臂(2.21);所述近端的側面的脛骨 臂(2.20)具有細長的形狀,并且所述遠端的側面的脛骨臂(2.21)固定到所述脛骨的板塊(2.11);至少三個等距的孔口(2.22)設置在所述近端的側面的脛骨臂(2.20)的延長部分 上并且沿著其對稱軸線;至少兩個螺紋孔(2. 23)設置在所述遠端的側面的脛骨臂(2.21) 上并且與位于所述近端的側面的脛骨臂(2.20)上的至少兩個所述孔口(2.22)共軸線;兩 個螺釘接合所述近端的側面的脛骨臂(2.20)的孔口(2. 22),并且固定在所述遠端的側面 的脛骨臂(2.21)的所述兩個螺紋孔(2.23)中。
全文摘要
一種裝置包括股骨的支撐(1)和脛骨的支撐(2),它們通過側面的鉸合部和一或兩個中間的鉸合部連接在一起。存在于每個股骨臂(1.1、1.2)的圓形的遠端上的銷釘(1.5、1.6、1.7、1.8)和開口(1.9、1.10)、以及存在于每個脛骨臂(2.1、2.2)的圓形的近端上的開口(2.4、2.5、2.6)和銷釘(2.7、2.8),構成側面的鉸合部和近端的中間的鉸合部。中間的脛骨臂可以分為兩個部分連接到脛骨的板塊(2.11)的固定的中間的脛骨臂(2.12),以及通過遠端的中間的鉸合部固定到固定的中間的脛骨臂(2.12)的自由-移動的中間的脛骨臂(2.13)。銷釘(1.5、1.6、1.7、1.8、2.15、2.17)固定到板塊(4、5)。本裝置能夠分解機械元件上的負荷,因此避免施加重量壓力在由于病理學或者損傷導致的有缺陷的結構上。
文檔編號A61F5/01GK101938960SQ200980104090
公開日2011年1月5日 申請日期2009年1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2月5日
發(fā)明者賈恩卡洛·佩利斯 申請人:賈恩卡洛·佩利斯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友谊县| 阳江市| 内江市| 美姑县| 大姚县| 大城县| 邳州市| 历史| 济宁市| 通州市| 衡阳市| 连山| 永清县| 邢台县| 绥化市| 孝感市| 宣武区| 河津市| 文安县| 汝南县| 达孜县| 拉孜县| 改则县| 平泉县| 樟树市| 图片| 金溪县| 九龙城区| 苍南县| 建瓯市| 深圳市| 哈密市| 合作市| 定安县| 霍山县| 钦州市| 务川| 徐水县| 阿拉善盟| 九龙县| 五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