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腳部按摩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與按摩器材有關,特別是指一種放置在地面上、能選擇用不同形態(tài)按摩腳
部不同部位的腳部按摩裝置。
背景技術:
早期的按摩椅大多僅能按摩使用者的背部,近來則發(fā)展出能額外按摩手部、腳部、 臀部等身體其他部位的功能,以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使用感受及治療效果。其中,在腳部的 部份, 一般都是在按摩椅的座部前端樞設一可上下偏擺的腳座,腳座具有供雙腳容置的凹 槽,并在凹槽內設有可膨縮的氣囊及/或可高頻振動的按摩板等,以對使用者的小腿兩側、 小腿背面、腳盤兩側、腳底等處施行按摩。 不可避免地,裝配有前述腳座的按摩椅會顯得十分龐大、笨重,不僅不利生產者的 制造、包裝、儲送,也造成消費者在擺放或搬移時的困擾,同時,前述腳部按摩功能并不能被 充分活用,具體而言,因為前述腳座是裝設在按摩椅上,所以使用者無法在室內其他角落使 用前述腳部按摩功能,換句話說,即使只想進行腳部按摩,使用者也必須坐在按摩椅上,以 特定的坐姿在特定的位置接受腳部按摩。 針對上述問題,市面上已推出一種功能類似上述腳座但卻與按摩椅分離的腳部按 摩裝置,它可以搭配沒有腳座的按摩椅銷售及使用,故對生產者及消費者而言都具有經濟 效益,更重要的是,使用者可以靈活地使用腳部按摩的功能,例如,僅在需要時才將前述腳 部按摩裝置安放在按摩椅前方地面搭配使用,以降低按摩椅平時的占據(jù)空間,而且,使用者 還可將前述腳部按摩裝置安放在一般座椅或沙發(fā)椅前方地面單獨使用,也就是能在室內任 何角落以各種坐姿輕松地接受腳部按摩功能。 日本特許第3624908號專利便揭示了一種較進步的腳部按摩裝置,其主要包含有 一基座及一按摩臺,基座以其底面平穩(wěn)放置在地面上,按摩臺則沿一對應于左右軸向的轉 動軸線樞設在基座上,可相對于基座原地轉動并定位在預定角度,而且,按摩臺的其中一側 設有可容納雙腳并以氣囊對腳部進行按摩的左、右二凹槽,相反一側則形成平坦開放的休 息面,由此,通過將按摩臺定位在各種角度(例如讓凹槽底面朝向上方、斜前上方、斜后上 方,或是讓休息面朝向上方等),即能選擇用凹槽內的氣囊按摩小腿、腳盤及腳底,或是以休 息面供小腿自然擱歇。 上述現(xiàn)有腳部按摩裝置的缺點在于,為了要能托撐使用者往前伸直的小腿,按摩 臺是樞設在基座的預定高度,使其凹槽底面、休息面呈水平時能大致接近于一般座椅的椅 面高度,因此,如果使用者想要進行腳盤、腳底按摩,就必須將腳部按摩裝置安放在座椅前 方稍遠的位置,并使按摩臺的凹槽底面朝向斜后上方(大致朝向使用者腰部),才能以雙腳 往前伸直、小腿略微下斜的姿勢將腳底踩在凹槽底面。使用者以上述姿勢接受腳盤、腳底按 摩時,由于雙腳幾乎打直,而且小腿背面(此時的底側)并無任何支撐,所以腿部肌肉與膝 蓋部位其實難以放松,而是呈現(xiàn)一種僵硬、使力的不自然狀態(tài)。再說,有時座椅前方沒有足 夠的距離供適當放置腳底按摩裝置(例如客廳沙發(fā)椅的前方可能會有茶幾擋住,或者是當腳部按摩裝置放在書桌下使用時),更顯出上述使用方式并不理想。 還有就是,前述腳部按摩裝置在概念上雖可搭配各種座椅使用,但實際上因為座 椅的椅面高度不一 (例如沙發(fā)椅通常會低于辦公椅),所以前述按摩臺的高度可能在配合 某張座椅時較為適當,但在配合另一張座椅時卻會顯得略高或略低。再者,因為按摩臺的高 度固定,較難同時滿足身高腿長有所差異的不同使用者。 此外,因為前述按摩臺距離地面一段高度,使用者只能以坐姿進行腳部按摩,并不 適合躺在地板上將雙腳伸入凹槽內使用,使用方式較受局限。
發(fā)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放置在地面上、能供使用者以坐 姿進行腳部按摩的腳部按摩裝置,其能呈現(xiàn)不同型態(tài)供使用者選擇按摩小腿或腳底等不同 部位,而且在各種使用狀態(tài)下,使用者的雙腳均能保持輕松自然的姿勢。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放置在地面上、能供使用者以坐姿進行腳部按摩 的腳部按摩裝置,其能呈現(xiàn)不同型態(tài)供使用者選擇按摩小腿或腳底等不同部位,而且在使 用上較不受地面空間所限制。 本發(fā)明的又一 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放置在地面上、可搭配按摩椅或一般座椅使用的 腳部按摩裝置,其能呈現(xiàn)不同型態(tài)供使用者選擇按摩小腿或腳底等不同部位,而且較能適 應高度不同的座椅或腿長不同的使用者。 本發(fā)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放置在地面上的腳部按摩裝置,其可供使用者選 擇坐在座椅上或躺在地板上進行腳部按摩。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所提供的一種腳部按摩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座, 具有左、右二側部、至少一第一置地部及至少一第二置地部;所述左、右二側部上各設有一 樞接部,所述二樞接部構成一轉動軸線;所述第一置地部構成一與所述轉動軸線平行的第 一支撐面,所述第二置地部構成一與所述轉動軸線平行的第二支撐面;所述轉動軸線與所 述第一支撐面之間的垂直距離大于所述轉動軸線與所述第二支撐面之間的垂直距離;一按 摩臺,沿所述轉動軸線樞設在所述基座的左、右二側部之間,能相對于所述基座原地轉動; 所述按摩臺具有一可托撐使用者腳部的按摩面,以及一能對被所述按摩面托撐的使用者腳 部進行按摩的按摩機構;一定位機構,設在所述基座與所述按摩臺之間,能鎖定或解放所述 按摩臺與所述基座的角度相對關系。 上述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中,所述基座具有彼此相對的第一及第三側向,以及彼此 相對的第二及第四側向;所述第一支撐面位于所述基座的第一側向,所述第二支撐面位于 所述基座的第二側向。 上述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中,所述基座在第一側向上具有一連接所述左、右二側部 的連結部;所述基座的第二、第三及第四側向,在所述左、右二側部之間呈開放狀;所述第 二置地部設在所述左、右二側部對應所述第二側向的側邊。 上述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中,在所述基座的第一側向上,所述左、右二側部之間形成 有一凹缺部,所述凹缺部的凹缺開口朝向所述第四側向;所述左、右二側部在所述凹缺部的 左、右二側分別設有所述第一置地部。 上述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中,所述按摩臺能通過所述定位機構選擇定位在一特定角度,使所述按摩面朝向所述基座的第四側向;所述凹缺部的凹缺內緣與所述第二支撐面之 間的距離,等于或小于所述按摩臺在所述特定角度時所述按摩面與所述第二支撐面之間的 距離。 上述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中,所述按摩臺能通過所述定位機構選擇定位在一特定角 度,使所述按摩面朝向所述基座的第四側向。 上述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中,所述按摩臺能通過所述定位機構選擇定位在使所述按
摩面朝向所述基座的第三側向的角度、使所述按摩面朝向所述基座的第二及第三側向之間
的角度、或是使所述按摩面朝向所述基座的第三及第四側向之間的角度。 上述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中,所述按摩臺能通過所述定位機構選擇定位在使所述按
摩面朝向所述基座的第三及第四側向之間的角度、或是使所述按摩面朝向所述基座的第一
及第四側向之間的角度。 上述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中,所述按摩臺具有一可托撐使用者腳部的休息面,所述 休息面與所述按摩面位于所述轉動軸線徑向上的相對二側;所述按摩臺能通過所述定位機 構選擇定位在使所述按摩面朝向所述基座的第三側向的角度、或是使所述休息面朝向所述 基座的第三側向的角度。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另一技術方案一種腳部按摩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座,能 選擇以其第一側向或以其第二側向朝向地面平穩(wěn)放置;一按摩臺,沿一對應于左右軸向的 轉動軸線樞接在所述基座上,能相對于所述基座原地轉動并定位在預定角度;當所述基座 以其第一側向朝向地面平穩(wěn)放置時,所述轉動軸線距離地面相對較遠;當所述基座以其第 二側向朝向地面平穩(wěn)放置時,所述轉動軸線距離地面相對較近。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所提供的按摩臺如同能夠選擇樞接在距離地面不同高 度的兩個位置,因此較能適應高度不同的座椅或腿長不同的使用者,并能以較低位置供使 用者選擇躺在地板上進行腳部按摩,而且,當按摩臺在較低位置時,使用者即可將本發(fā)明放 置在緊鄰座椅前端的地面,坐在座椅上以膝蓋彎折、小腿下垂的姿勢將雙腳踩在按摩臺上, 較為自然舒適,而且比較不受地面空間的限制。
圖1是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在一使用狀態(tài)下的俯角立體圖;
圖2是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對應圖1狀態(tài)的仰角立體圖; 圖3是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對應圖1狀態(tài)的側視圖,顯示基座以其第一側向朝向 地面放置,而按摩臺的按摩面朝向上方; 圖4是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對應圖1狀態(tài)的主視圖,并且局部剖視裝置的右側部 分; 圖5是沿圖4當中V-V剖線的剖視圖; 圖6類似圖3,但顯示按摩臺的按摩面朝向斜前上方的狀態(tài); 圖7類似圖3,但顯示按摩臺的按摩面朝向斜后上方的狀態(tài); 圖8類似圖3,但顯示按摩臺的按摩面朝向下方、休息面朝向上方的狀態(tài); 圖9是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在另一使用狀態(tài)下的側視圖,其中,基座以其第二側
向朝向地面放置,而按摩臺的按摩面朝向上方;
圖10是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對應圖9狀態(tài)的后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現(xiàn)舉以下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結構及功效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顯示本發(fā)明的腳部按摩裝置一較佳實施例在一使用狀態(tài)下的立體 圖,前述腳部按摩裝置主要包含一可放置在地面上的基座io及一可對使用者的腳部進行 按摩的按摩臺30。圖1是由斜上方俯視前述腳部按摩裝置,示意腳部按摩裝置利用基座10 平穩(wěn)放置在地面上(如圖3所示),整體呈現(xiàn)左右對稱的形態(tài)。 必須先說明的是,在本發(fā)明中,依據(jù)使用形態(tài)的不同,基座IO本身相對于實際空 間的方位關系可能會改變,具體而言,基座10能選擇以圖3所示的"立放"狀態(tài)、或以圖9所 示的"橫放"狀態(tài)放置在地面上,也就是說,在圖3狀態(tài)下的基座10頂端、底端,在圖9狀態(tài) 下即成了后端、前端(注"后端"對應于使用者、座椅所在的方向)。因此,為了方便后續(xù)說 明及避免混淆,在此將圖3狀態(tài)下的基座10底側方向定義為第一側向Sl、后側方向定義為 第二側向S2、頂側方向定義為第三側向S3、前側方向定義為第四側向S4。至于基座10形狀 對稱的相對二側,由于其連接軸向在不同使用形態(tài)下均維持于左右軸向,因此直接稱為左 側、右側。 如圖1、圖2所示,基座10大致上是由左、右二側部11以及連接前述二側部的一連 結部12所構成,連結部12概呈長形板狀,各側部11又包含相互連接的一壁狀部13及一桿 狀部14,在立放狀態(tài)下,連結部12的板面平行于地面且長軸向對應于左右軸向,左、右二側 部11的桿狀部14分別連接于連結部12的長軸二端,各沿前后方向水平延伸,壁狀部13則 由桿狀部14往上豎立延伸,而且左、右二壁狀部13的壁面平行相對。基座10的第二、第三 及第四側向(即立放狀態(tài)下的后方、上方及前方)S2、S3、S4,在左、右二側部11之間呈開放 狀。 如圖2所示,各桿狀部14背對壁狀部13的側面(即立放狀態(tài)下的底面),在對應 第二、第四側向S2、 S4的相對二端,分別設有一往第一側向Sl略微凸出的扁平狀橡膠墊塊 15,各墊塊15對應第一側向Sl的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各前述端面形成一第一置地部,各 第一置地部分別作為矩形的四個頂點共同構成一矩形的第一支撐面F1。在立放狀態(tài)下,基 座10就是以第一支撐面F1平穩(wěn)支撐在地面上(如圖3、圖4所示)。本發(fā)明并不限定以四 個(或至少三個)頂點構成一個支撐面,例如,本發(fā)明可能不設腳墊15,直接以基座10對 應第一側向Sl的整個側面(指連結部12及左、右二桿狀部14平整相連的"工字形"底面) 作為第一支撐面,或者,讓左、右二桿狀部14的底面略微凸超連結部12的底面,分別作為矩 形的相對二側邊而構成前述支撐面。 如圖1、圖2所示,基座10的左、右二桿狀部14對應第二側向S2的一端,分別設 有一橡膠墊套16。同時,基座10的左、右二壁狀部13遠離桿狀部14的側邊(即立放狀態(tài) 下的頂側),各具有一往第二側向S2凸出的部位,并在該部位另外設一橡膠墊套17。各墊 套16、17對應第二側向S2的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各前述端面形成一第二支撐部,各第二 支撐部分別作為矩形的四個頂點而共同構成一矩形的第二支撐面F2。在立放狀態(tài)下,第二 支撐面F2垂直于地面(如圖3所示),換言之,第一支撐面Fl與第二支撐面F2相互垂直, 分別位于基座10的第一側向Sl及第二側向S2。
基座10除了能如圖3、圖4所示,以第一置地部所構成的第一支撐面Fl平穩(wěn)支撐 在地面上,也能選擇如圖9、圖IO所示,以第二置地部所構成的第二支撐面F2平穩(wěn)支撐在地 面上。簡言之,本發(fā)明中的基座10能選擇以其第一側向Sl或以其第二側向S2朝向地面平 穩(wěn)放置。 如圖4所示,基座10的左、右二壁狀部13上的相對位置各設有一樞接部18,左、右 二樞接部18構成一對應于左右軸向的轉動軸線A,按摩臺30利用一對應于轉動軸線A的軸 桿31樞接在基座10的左、右二側部11之間,能以轉動軸線A為軸原地轉動。
如圖2、圖3所示,轉動軸線A同時平行于第一支撐面Fl及第二支撐面F2,而且, 轉動軸線A與第一支撐面Fl之間的垂直距離(以下稱第一距離)Dl相對較長,轉動軸線A 與第二支撐面F2之間的垂直距離(以下稱第二距離)D2相對較短。換句話說,當基座10 以其第一側向Sl的第一支撐面Fl支撐在地面上時(即立放狀態(tài)),轉動軸線A距離地面 相對較遠,也就是按摩臺30位于較高位置,反之,當基座10以其第二側向S2的第二支撐面 F2支撐在地面上時(即橫放狀態(tài)),轉動軸線A距離地面相對較近,也就是按摩臺30位于 較低位置。 按摩臺30的基本外形與習知同類裝置(例如前述日本特許第3624908號專利) 大致相同,即,按摩臺30具有用于容納使用者雙腳的左、右二凹槽32,各凹槽32沿垂直于 左右軸向的方向貫通,各凹槽32的底面形成一按摩面33,用于托撐使用者的腳部以進行按 摩。在本實施例中,凹槽32的底面上設有一按摩板34,凹槽32的左、右壁面上各設有一組 氣囊35,通過按摩臺30內藏的振動機構及充放氣機構(圖中未示)運作,按摩板34可產生 高頻振動,氣囊35可產生膨脹、扁縮動作,以按摩使用者受按摩面33托撐的腳部。按摩臺 30的相反一側形成一平坦開放的休息面36,休息面36與按摩面33面向相反方向并位于轉 動軸線A徑向上的相對二側。左、右二凹槽32之間設有一操作面板37,可供使用者控制前 述按摩機構(指按摩板、振動機構、氣囊、充放氣機構等)。基座10上設有一電源線21及一 電源開關22 (如圖5所示),用于供應及控制前述按摩機構所需的電源。前述按摩機構及其 工作方式為習知技藝,與本案發(fā)明重點無關,在此不多作描述。 實際上,按摩臺30通常設有覆蓋按摩板34及氣囊35的包布,但圖中未畫出前述 包布。此外,休息面36通常是一 內含泡棉之類的軟質層表面,圖中也未畫出前述軟質層。一 般來說,實際上會使休息面36至轉動軸線A的距離大致等于按摩面33至轉動軸線A的距 離。 按摩臺30與基座10之間設有一定位機構40,可鎖定或解放按摩臺30與基座10 的角度相對關系。如圖4、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定位機構40主要包含一解掣拉把41、 一定位銷42、一壓縮彈簧43、以及一具有復數(shù)個定位孔45的定位板44。其中,解掣拉把41 設在基座10的右側壁狀部13大致對應于轉動軸線A的位置,其中一端(基座10立放狀態(tài) 下的底端)樞接于基座IO,另一端可內外偏轉,而且右半部露在壁狀部13的外側面供使用 者操作。定位銷42位于解掣拉把41的內側,其長軸向對應于左右軸向,并且可在基座10上 沿自身軸向左右滑移,且其右端樞接在解掣拉把41的頂端。壓縮彈簧43環(huán)套在定位銷42 上,右端抵于基座10、左端抵于定位銷42,提供彈力將定位銷42往按摩臺30所在方向(即 左方)推抵。定位板44固設在按摩臺30右側面,具有以轉動軸線A為圓心呈環(huán)狀排列的 若干定位孔45。平時,定位銷42受到壓縮彈簧43往內推抵而穿卡在定位板44的其中一定
8位孔45中,使得按摩臺30相對于基座10固定在對應角度,無法旋轉。當要改變按摩臺30 的角度時,使用者可將解掣拉把41頂端往外扳拉,使定位銷42內端抽離定位板44,在此狀 態(tài)下翻轉按摩臺30,至適當角度附近再放松解掣拉把41,使定位銷42重新插入另一定位孔 45,將按摩臺30鎖定在所需角度。 如圖5所示,定位板44上共設有六個定位孔45 ,若以圖5所示狀態(tài)來說,各定位孔 45相對于軸桿31是分別位于135度、90度、60度、0度、-45度及-90度的位置(注依照 順時針次序描述;例如,圖中的定位銷42是穿插在90度的定位孔45中),由此,按摩臺30 可選擇定位在使按摩面33朝向基座的第二及第三側向S2、S3之間、第三側向S3、第三及第 四側向S3、 S4之間、第四側向S4、第四及第一側向S4、 Sl之間、以及第一側向Sl等六個角 度。 通過上述結構,使用者即可依據(jù)需求來變換基座10的立放、橫放狀態(tài),以及調整 按摩臺30的角度,搭配出多種使用形態(tài)。舉例而言,使用者可使腳部按摩裝置呈現(xiàn)圖1至 圖5所示的狀態(tài),也就是基座10立放、按摩臺30的按摩面33朝向上方,然后坐在按摩椅或 一般座椅上,將雙腳往前伸直穿過按摩臺30的左、右二凹槽32,利用凹槽32內的按摩板34 及氣囊35分別按摩小腿背面及小腿兩側?;蛘?,如圖6所示,僅轉動按摩臺30,使按摩臺 30的按摩面33朝向斜前上方,使膝蓋適度彎曲、小腿下斜地擱放在凹槽32內接受按摩?;?者,如圖7所示,使按摩臺30的按摩面33朝向斜后上方,使腳底傾斜踩在按摩面33上,利 用按摩板34及氣囊35分別按摩腳底及腳盤兩側?;蛘?,如圖8所示,使按摩臺30的休息 面36朝向上方,供雙腳伸直自然擱歇。其中,當按摩面33定位在朝向基座10的第三及第 四側向S3、S4之間時(如圖6所示),與按摩面33定位在朝向第二及第三側向S2、S3之間 時(如圖7所示),傾斜角度并不對稱(注前者為30度仰角,后者為45度仰角),利用這 個特征,如果將腳部按摩裝置前后反轉180度,即選擇以基座10的第二側向S2或第四側向 S4朝向座椅,即可獲得傾斜程度不同的按摩面33,供使用者選擇最佳使用形態(tài)。
此外,如果將基座10翻轉成如圖9、圖10所示的橫放狀態(tài),因為此時轉動軸線A與 地面之間的距離(即第二距離D2),短于基座10呈立放狀態(tài)時轉動軸線A與地面之間的距 離(即第一距離Dl),所以按摩臺30的軸桿31會位于較低的位置,換言之,按摩面33及休 息面36也會相對降低至較低位置,由此可增加腳部按摩裝置在使用上的選擇性及靈活度。 例如圖9、圖IO所示,若使基座10橫放、按摩臺30的按摩面33朝向上方,因為按摩面33 較靠近地面(程度與一般附有按摩腳座的按摩椅相近),所以使用者可將腳部按摩裝置安 放在緊鄰座椅前端的地面,坐在座椅上以膝蓋彎折、小腿下垂的姿勢將雙腳踩在凹槽32底 面,輕松自然地接受腳底、腳盤按摩,而且還能根據(jù)需要放在客廳沙發(fā)椅或書桌下方等處使 用,較不受地面空間所限制。當然,在基座10橫放時,同樣可將按摩臺30定位在各種不同 的角度,例如使按摩面33朝向斜前上方或斜后上方,以適應不同的使用環(huán)境及使用需求。
如圖2、圖IO所示,基座10的左、右二桿狀部14對應第四側向S4的一端適度超出 連結部12的對應側緣,使得在基座10的第一側向Sl上,形成有一介于左、右二桿狀部14 之間的矩形凹缺部24,其凹缺開口朝向第四側向S4。如圖10所示,凹缺部24的凹缺內緣 與第二支撐面F2之間的距離,等于或小于圖中朝向上方的按摩面33與第二支撐面F2之間 的距離,簡言之,形成凹缺部24的目的在于不讓基座10橫放時擋到按摩臺30的凹槽32貫 通方向,以便使用者的腳部穿過或進出凹槽32?;?0的左、右二桿狀部14上的四個橡膠
9墊塊15,其中兩個分別位于凹缺部24的左、右二側,如此可兼顧上述目的以及基座10立放 時的穩(wěn)定性。 基座10的左、右二壁狀部13的外側面上分別設有一 L形的捉握溝槽23,溝槽23 沿著基座10第三側向S3及第四側向S4的側緣延伸,便于使用者(無論基座10立放或橫 放時)搬抬腳部按摩裝置以及將基座10翻動方向。 在本發(fā)明中,只要第一距離D1及第二距離D2長度不同即可,并不限定第一置地面 Fl及第二置地面F2要相互垂直,換言之,二置地面F1、F2之間的夾角可能為適當?shù)拟g角或 銳角,或者二置地面Fl、 F2分別設在基座的相對二側,均可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目的。
通過以上說明可知,由于本發(fā)明中的按摩臺30可以位于較高及較低兩種高度,所 以能變化出更多的使用形態(tài)以配合使用環(huán)境及使用需求,包含不同的椅面高度、使用者腿 長或姿勢習慣等,讓使用者在各種使用狀態(tài)下都能以輕松自然的姿勢接受腳部按摩。甚至 于,如果第二距離D2設定適當,還可使得按摩臺30的按摩面33在基座10橫放時盡量接近 地面,供使用者躺在地板上將雙腳伸入按摩臺30的凹槽32內接受按摩。
權利要求
一種腳部按摩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座,具有左、右二側部、至少一第一置地部及至少一第二置地部;所述左、右二側部上各設有一樞接部,所述二樞接部構成一轉動軸線;所述第一置地部構成一與所述轉動軸線平行的第一支撐面,所述第二置地部構成一與所述轉動軸線平行的第二支撐面;所述轉動軸線與所述第一支撐面之間的垂直距離大于所述轉動軸線與所述第二支撐面之間的垂直距離;一按摩臺,沿所述轉動軸線樞設在所述基座的左、右二側部之間,能相對于所述基座原地轉動;所述按摩臺具有一可托撐使用者腳部的按摩面,以及一能對被所述按摩面托撐的使用者腳部進行按摩的按摩機構;一定位機構,設在所述基座與所述按摩臺之間,能鎖定或解放所述按摩臺與所述基座的角度相對關系。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腳部按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具有彼此相對的第一及第三側向,以及彼此相對的第二及第四側向;所述第一支撐面位于所述基座的第一側向,所述第二支撐面位于所述基座的第二側向。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腳部按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在第一側向上具有一連接所述左、右二側部的連結部;所述基座的第二、第三及第四側向,在所述左、右二側部之間呈開放狀;所述第二置地部設在所述左、右二側部對應所述第二側向的側邊。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腳部按摩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座的第一側向上,所述左、右二側部之間形成有一凹缺部,所述凹缺部的凹缺開口朝向所述第四側向;所述左、右二側部在所述凹缺部的左、右二側分別設有所述第一置地部。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腳部按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臺能通過所述定位機構選擇定位在一特定角度,使所述按摩面朝向所述基座的第四側向;所述凹缺部的凹缺內緣與所述第二支撐面之間的距離,等于或小于所述按摩臺在所述特定角度時所述按摩面與所述第二支撐面之間的距離。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腳部按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臺能通過所述定位機構選擇定位在一特定角度,使所述按摩面朝向所述基座的第四側向。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腳部按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臺能通過所述定位機構選擇定位在使所述按摩面朝向所述基座的第三側向的角度、使所述按摩面朝向所述基座的第二及第三側向之間的角度、或是使所述按摩面朝向所述基座的第三及第四側向之間的角度。
8.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腳部按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臺能通過所述定位機構選擇定位在使所述按摩面朝向所述基座的第三及第四側向之間的角度、或是使所述按摩面朝向所述基座的第一及第四側向之間的角度。
9.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腳部按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臺具有一可托撐使用者腳部的休息面,所述休息面與所述按摩面位于所述轉動軸線徑向上的相對二側;所述按摩臺能通過所述定位機構選擇定位在使所述按摩面朝向所述基座的第三側向的角度、或是使所述休息面朝向所述基座的第三側向的角度。
10. —種腳部按摩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座,能選擇以其第一側向或以其第二側向朝向地面平穩(wěn)放置;一按摩臺,沿一對應于左右軸向的轉動軸線樞接在所述基座上,能相對于所述基座原地轉動并定位在預定角度;當所述基座以其第一側向朝向地面平穩(wěn)放置時,所述轉動軸線距離地面相對較遠;當所述基座以其第二側向朝向地面平穩(wěn)放置時,所述轉動軸線距離地面相對較近。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腳部按摩裝置,其包括一基座,具有左、右二側部、至少一第一置地部及至少一第二置地部;左、右二側部上各設有一樞接部,二樞接部構成一轉動軸線;第一置地部構成一與轉動軸線平行的第一支撐面,第二置地部構成一與轉動軸線平行的第二支撐面;轉動軸線與第一支撐面之間的垂直距離大于轉動軸線與第二支撐面之間的垂直距離;一按摩臺,沿轉動軸線樞設在基座的左、右二側部之間,能相對于基座原地轉動;一定位機構,設在基座與按摩臺之間,能鎖定或解放按摩臺與基座的角度相對關系。本發(fā)明放置在地面上,能選擇以不同形態(tài)按摩腳部不同部位,可搭配出多種使用形態(tài)供使用者選擇使用。
文檔編號A61H39/04GK101773446SQ200910001929
公開日2010年7月14日 申請日期2009年1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1月14日
發(fā)明者小西真 申請人:喬山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