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多軸脊椎固定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穩(wěn)定脊椎的裝置,特別是指一種多軸脊椎固定桿。
背景技術:
脊椎固定術中,常用固定桿作為輔助固定裝置,但因脊椎并不是成一直線,各脊椎骨 節(jié)通常也不平行,例如腰椎為脊柱腹凸。因此若將原本成一直線的固定桿,直接和植入待 周定脊椎骨節(jié)的復數(shù)支骨釘結合固定成一體,將迫使不在一直線上的待固定脊椎骨節(jié)變成 在一直線上,并使原本不該平行的各個待固定脊椎骨節(jié)變成平行。 為了避免上述缺失,因此醫(yī)療界提出各種改良結構,諸如
1,以有角度的螺釘解決問題,諸如US-5176679、US-5196014、US-5257994、US-5466238 等例如US-5176679利用有角度的骨釘,參見該案圖4a至4c及其說明,來解決上述脊 椎骨節(jié)通常并不平行問題。但該等方法只適用于一支固定桿和兩支骨釘之閬的脊椎骨節(jié)固 定(因為兩點成一直線),但不適用于一支固定桿和三支(含)骨釘以上的脊椎骨節(jié)固定,因 為三點通常不在一直線上,此外,該等方法在手術后,患部不具有彎曲/扭轉(zhuǎn)/振動的功能。
2,以有角度的固定塊解決問題,諸如US-5257994、 US-5330474等例如US-5257994 利用有角度的固定塊(參見該案圖la、 lb及其說明),來解決上述脊椎骨節(jié)通常并不平行 問題。但該等方法只適用于一支固定桿和兩支骨釘之間的脊椎骨節(jié)固定(因為兩點成一直 線),但不適用于一支固定桿和三支(含)骨釘以上的脊椎骨節(jié)固定,因為三點通常不在一 直線上,此外,該等方法在手術后,患部不具有彎曲/扭轉(zhuǎn)/振動的功能。
3, 以萬向結合裝置解決問題,諸如US-5474551、 US-5507746、 US-5575791等例 如US-5474551利用萬向墊片固定裝置(參見該案圖la、 lb及其說明),來解決上述脊椎骨 節(jié)通常并不平行問題。但該等方法只適用于一支固定桿和兩支骨釘之間的脊椎骨節(jié)固定 (因為兩點成一直線),但不適用于一支固定桿和三支(含)骨釘以上的脊椎骨節(jié)固定,因為 三點通常不在一直線上,此外,該等方法在手術后,患部不具有彎曲/扭轉(zhuǎn)/振動的功能。
4, 以多軸螺釘解決問題,諸如美國核準專利US-5520690、US-5531746…US-71862552、US-7207992等三十九筆,及美國相關的公開專利申請案US-20010012937 、 US-20020111626、…、US-20070161995、 US-20070162006等四十二筆。這是目前的主流 技術。該等技術基本上都是利用多軸螺釘(參見圖la-—即US-6869433的圖la,細節(jié)參見 該案說明書),來解決上述脊椎骨節(jié)通常并不平行問題。
但上述該等方法只適用于一支固定桿和兩支骨釘之間的脊椎骨節(jié)固定(因為兩點成 一直線),但不適用于一支固定桿和三支(含)骨釘以上的脊椎骨節(jié)固定,因為三點通常不 在一直線上,此外,該等方法在手術后,患部不具有彎曲/扭轉(zhuǎn)/振動的功能。
5,以人工關節(jié)固定裝置解決問題,例如TW-I275380(參見圖lb---即該案的圖5,細 節(jié)參見該案說明書),來解決上述脊椎骨節(jié)通常并不平行問題。
但該等方法同樣只解決兩支骨釘之間的脊椎骨節(jié)固定問題,無法解決三支(含)骨釘 以上的脊椎骨節(jié)固定問題,而且該案連接上桿(該案標號IO)的球容體(該案標號102),和 連接下桿(該案標號ll)的球結體(該案標號lll)之間的結合,沒有限制機制,會造成連接 卜ff(該案標號10)和連接下衧(該案標號ll)之間角度的不固定,亦即固定效果較差,此 外,該等方法在手術后,患部不具有扭轉(zhuǎn)振動的功能。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軸脊椎固定桿,可以同時解決"脊椎并不是成 一直線"和"各脊椎骨節(jié)通常也不平行"所造成的困擾。 本實用新型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多軸脊椎固定桿。
本實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球弧結構,形成萬向結合的多軸脊椎固定桿。 本實用新型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同心球弧結構,形成多節(jié)萬向結合的多軸脊 椎固定桿。
本實用新型再一 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軸動態(tài)脊椎固定桿。
本實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球弧結構,形成萬向結合的多軸動態(tài)脊椎固 定桿。
本實用新型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彈性結合結構,使患部在術后具有彎曲/扭轉(zhuǎn) /振動的功能的多軸動態(tài)脊椎固定桿。本實用新型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同心球弧結構,形成多節(jié)萬向結合的多軸動 態(tài)脊椎固定桿。
本實用新型的多軸脊椎固定桿,將具有萬向旋轉(zhuǎn)和振動功能,亦即手術后,患部具 有彎曲/扭轉(zhuǎn)/振動的功能。
本實用新型的多軸脊椎固定桿,其可為單邊多軸之多軸脊椎固定桿(簡稱單邊多軸脊 椎固定桿),亦可為雙邊多軸之多軸脊椎固定桿(簡稱雙邊多軸脊椎固定桿)。
本實用新型之雙邊多軸脊椎固定桿,其包括
第一結合桿,其一端為桿端,另一端為結合端,該結合端近桿端處實質(zhì)上成球??; 第二結合桿,其一端為桿端,另一端為結合端,該結合端近桿端處實質(zhì)上成球弧; 第一結合杯,其為一杯體,該杯體底部至少部份實質(zhì)上成球弧形,該球弧曲率實質(zhì) 上和該第一結合桿的結合端的球弧曲率相同,用以和該第一結合桿的結合端的球弧成萬向 結合,該杯體球弧具有一穿孔,用以使該第一結合桿的桿端由該第一結合杯內(nèi)部穿出到外 部;及
第二結合杯,其為一杯體,該杯體底部至少部份實質(zhì)上成球弧形,該球弧曲率實質(zhì) 上和該第二結合桿的結合端的球弧曲率相同,用以和該第二結合桿&結合端的球弧成萬向 結合,該杯體球弧具有一穿孔,用以使該第二結合桿的桿端由該第二結合杯內(nèi)部穿出到外 部;
其中該第一結合桿和該第二結合桿,系以第一結合機制結合,該第一結合杯和該第 二結合杯,系以第二結合機制結合。
上述該結合桿,其桿端和結合端可為一體成形(參見圖3a),或以現(xiàn)有結合方式(例如 卡合、螺合等)結合成一體(參見圖3b)。其中該桿端類同現(xiàn)有脊椎固定桿狀,以圓桿狀為 較佳;該結合端近桿端處實質(zhì)上成球弧,另一側形狀則依第一結合機制的結合方式而定。
上述該結合杯,其穿孔形狀并無限制,但以圓孔為較佳,其圓孔半徑大于或等于該 結合桿的桿端圓桿半徑,以稍大為較佳,用以使該結合桿的桿端在未固定前可在該穿孔中 各向轉(zhuǎn)動。該杯體底部至少部份實質(zhì)上成球弧形(參見圖4a),以實質(zhì)上成球弧形(參見圖 4b)為較佳。此處底部并不代表解剖學上的上下意思。由于該結合桿和該結合杯之球弧實質(zhì)上同心,因此該結合桿和該結合杯形成萬向結合。
上述該第一結合機制,可為任意現(xiàn)有結合機制,以球弧結合機制為較佳,其球弧結
合機制可為該第一結合桿的結合端和第二結合桿的結合端直接球弧結合方式(參見圖5a、 5b),或藉由一結合部件結合的間接球弧結合方式(參見圖5c),以后者為較佳。
上述該結合部件,其可為單件式結合部件(參見圖6a),或多件式結合部件(參見圖 6b),以后者為更佳。
上述該結合部件,其主體可為任意現(xiàn)有之彈簧體,例如壓縮彈簧(compression spring)、碟形彈簧(disc spring),或任意現(xiàn)有之生物兼容性彈性物質(zhì)(例如PU),用以 使第一結合桿及第二結合桿之間有伸縮的空間。由于該結合部件的主體為彈簧體或生物兼 容性彈性物質(zhì),因此,本實用新型之多軸脊椎固定桿,將具有萬向旋轉(zhuǎn)和振動功能,亦即 手術后,患部具有彎曲/扭轉(zhuǎn)/振動的功能。
h述該結合部件和第一結合桿及第二結合桿間之結合機制,可為任意現(xiàn)有結合機制 以球弧結合機制為較佳,參見圖7a、 7b、 7c。圖7a中,該結合部件的凹球弧和該結合端 的凸球弧以實質(zhì)上為同心圓為較佳。圖7c中,該結合部件的凸球弧和該結合端的凹球弧 以實質(zhì)上為同心圓為較佳,且凹凸球弧結合時,該結合部件和二結合端間至少一者具有一 間隙為較佳,用以容許至少一結合桿的各向轉(zhuǎn)動。圖7b中,其結合方式分別類同圖7a、 7c。
上述該第一結合杯和該第二結合杯的第二結合機制,可為任意現(xiàn)有結合機制,以螺 合或卡合機制為較佳,以螺合機制為最佳,螺合機制可為外螺合方式(參見圖8a),或內(nèi) 螺合方式(參見圖8b)。
上述第一結合桿及/或第二結合桿的桿端,用以和現(xiàn)有的骨釘(其可為單軸骨釘 mono-axial screw或多軸骨釘poly-axial screw)、類似骨固定器(例如骨鉤-hook等)、 或輔助固定器(例如側塊-side block等)結合。結合方式可為現(xiàn)有固定桿和骨釘、骨鉤或 側塊等的固定方式,例如直接螺合、卡合、或間接藉由輔助固定桿或輔助固定塊等結合成 一體,以直接和骨釘結合為較佳。上述第一結合桿及/或第二結合桿的桿端,其和骨釘(其可為單軸骨釘或多軸骨釘)、 類似骨固定器、或輔助固定器的結合方式,類同上述引證案中,固定桿和骨釘(單軸骨釘 或多軸骨釘)、類似骨固定器、或輔助固定器的結合方式。
本實用新型之單邊多軸脊椎固定桿,其包括
一結合桿,其一端為桿端,另一端為結合端,該結合端近桿端處實質(zhì)上成球??; 一結合杯,其為一杯體, 一端為底部,另一端為開口部,該杯體底部至少部份實質(zhì) 上成球弧形,該球弧曲率實質(zhì)上和該結合桿的結合端的球弧曲率相同,用以和該結合桿的 結合端的球弧成萬向結合,該杯體球弧具有一穿孔,用以使該結合桿的桿端由該結合杯內(nèi) 部穿出到外部;及
一鎖合桿,其一端為桿端,另一端為鎖合端,該鎖合端用以和該結合杯的開口部結
合O
上述結合桿、結合杯、桿端、結合端、杯體類同前述雙邊多軸脊椎固定桿所述。
上述結合桿和結合杯的結合方式類同前述第一結合桿和,一結會杯的結合:^式。
上述該鎖合端和該結合桿的結合端的結合方式類同前述雙邊多軸脊椎固定桿中第一 結合機制的結合方式。
上述該鎖合端和該結合杯的結合方式,可為任意現(xiàn)有結合方式,以螺合或卡合方式 為較佳,以螺合為最佳。
由上述對本實用新型的描述可知,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多軸脊椎固定 桿可以同時解決"脊椎并不是成一直線"和"各脊椎骨節(jié)通常也不平行"所造成的困擾, 使手術后患部具有彎曲/扭轉(zhuǎn)/振動的功能,具有很髙的推廣使用價值。
圖la為現(xiàn)有技術的多軸蠊釘。
圖lb為現(xiàn)有技術的多軸固定器。
圖2a為本實用新型多軸脊椎固定桿一個較佳實施例。
圖2b為圖2a中彈簧體和第一結合桿的結合示意圖。
圖2c、 2d為本實用新型多軸脊椎固定桿較佳實施例。圖2e為本實用新型多軸脊椎固定桿用于三節(jié)固定的示意圖。
圖2f為本實用新型多軸脊椎固定桿結合骨釘用于三節(jié)脊椎骨節(jié)固定的示意圖。
圖3a、 3b為本實用新型多軸脊椎固定桿的結合桿的較佳實施例。
圖4a、 4b為本實用新型多軸脊椎固定桿的結合桿和結合杯結合方式的較佳實施例。
圖5a、 5b、 5c為本實用新型多軸脊椎固定桿的第一結合機制的較佳實施例。
圖6a、 6b為本實用新型多軸脊椎固定桿的結合部件的較佳實施例。
圖7a、 7b、 7c為本實用新型多軸脊椎固定桿的第一結合桿、第二結合桿、和結合部
件結合方式的較佳實施例。
圖8a、 8b為本實用新型多軸脊椎固定桿的第一結合杯、第二結合杯、和結合環(huán)的結
合方式的一較佳實施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下面以圖式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如下
圖la為現(xiàn)有技術的多軸螺釘(即US-6869433的圖la,細節(jié)參見該案說明書)。 圖lb為現(xiàn)有技術的多軸固定器(即TW-I275380的圖5,細節(jié)參見該案說明書)。 圖2a為本實用新型多軸脊椎固定桿一個較佳實施例,其中標號100為第一結合桿, 110為第一結合桿的桿端,150為第一結合桿的半球形結合端,151為第一結合桿的結合 端150的近桿端處,其為球弧狀,154a為半球平面部中央的凹球弧,該凹球弧小于半球 ?。?00為第二結合桿200,其中210為第二結合桿的桿端,250為第二結合桿的半球形 結合端,251為第二結合桿的結合端250近桿端處,其為球弧狀,254a為半球平面部中央 的凹球弧,該凹球弧小于半球??;300為第一結合杯,310為第一結合杯的底部,311為 該結合杯底部310的穿孔,其中該穿孔311用以使該第一結合桿的桿端110穿過,并和該 第一結合桿結合端150近桿端處的球弧部151結合,而350為第一結合杯的開口部,351 為該開口部350外側的螺牙(正螺牙);400為第二結合杯,410為第二結合杯的底部,411 為該結合杯底部410的穿孔,其中該穿孔411用以使該第二結合桿的桿端210穿過,并和 該第二結合桿結合端250近桿端處的球弧部251結合,而450為第二結合杯的開口部,451為該開口部450外側的螺牙(反螺牙)600為彈簧體,625和635分別為彈簧體600兩側 的結合部,其中結合部625有一凸球弧626,用以和第一結合桿的結合端150的凹球弧154a 結合,結合部635有一凸球弧636,用以和第二結合桿的結合端250的凹球弧254a結合, 而645為彈簧體600的彈簧部,用以使本實施例多軸脊椎固定桿具有彈性;500為結合環(huán), 510為結合環(huán)500外部的螺牙,該螺牙為正反螺牙,其中正螺牙部分,用以和該第一結合 杯開口部外側的正螺牙結合,而反螺牙部分,用以和該第二結合杯開口部外側的反螺牙結 合由于結合環(huán)500和第一結合杯300/第二結合杯400的結合,系采用正反螺牙結合, 因此可藉結合環(huán)500的正(順時針)轉(zhuǎn)/反(逆時針)轉(zhuǎn),達成調(diào)整本實施例多軸脊椎固定桿 的長短的目的。
圖2b為圖2a中,彈簧體600的凸球弧626和第一結合桿的凹球弧154a的結合示意 圖。其中標號IOO、 110、 150、 151、 154a、 600、 625、 626、 635、 636、 645定義同圖2a: 凸球弧626和凹球弧151為同心球??;凹球弧154a的球弧半徑稍大于凸球弧626的球弧 半徑;而655為凸球弧626和凹球弧151緊密結合后所形成的間隙,由于凸球弧82§和凹 球弧154a結合時具有間隙655,因此第一結合桿100可相對于第一結合杯300和彈簧體 600做萬向旋轉(zhuǎn),且術后患部具有彎曲/扭轉(zhuǎn)/振動的功能。
圖2c為本實用新型多軸脊椎固定桿又一較佳實施例,其結構類同圖2b所示。彈簧 體600的凸球弧626和第一結合桿的凹球弧154a的結合示意圖。其中標號100、 110、 150、 151、 154a、 600、 625、 626、 635、 636、 645、 655定義同圖2b;但本較佳實施例中,第 一結合桿的半球形結合端面向彈簧體結合部625的面為斜錐面153a。由于本較佳實施例 的間隙655大于圖2b所示較佳實施例的間隙,因此,本較佳實施例具有較佳的旋轉(zhuǎn)空間, 亦即手術后,患部具有較佳的彎曲/扭轉(zhuǎn)/振動功能。
圖2d為本實用新型多軸脊椎固定桿又一較佳實施例,其中標號100為第一結合桿, 110為第一結合桿的桿端,150為第一結合桿的半球形結合端,151為第一結合桿的結合 端150近桿端處,其系成球弧狀,154a為半球平面部中央的凹球弧,該凹球弧小于半球 弧200為第二結合桿200, 250為第二結合桿的結合端,255為第二結合桿結合端250 上的螺牙,256為一平面;300為第一結合杯,310為第一結合杯的底部,311為該結合杯底部310的穿孔,其中該穿孔311用以使該第一結合桿的桿端110穿過,并和該第一結合 桿結合端150近桿端處的球弧部151結合,而350為第一結合杯的開口部,351為該開口 部350內(nèi)側的螺牙,用以和第二結合桿上的螺牙255螺合;600為彈簧體,625和635分 別為彈簧體600兩側的結合部,其中結合部625有一凸球弧626,用以和第一結合桿的結 合端150的凹球弧154a結合,結合部635和第二結合桿結合端250相對的一面為平面, 用以和第二結合桿的結合端250的平面256結合,而645為彈簧體600的彈簧部,用以使 本實施例多軸脊椎固定桿具有彈性。本較佳實施例做為單邊多軸脊椎固定桿時,第二結合 桿200即為鎖合桿,第二結合桿的結合端250即為鎖合端,其余類推。
圖2e為本實用新型多軸脊椎固定桿用于三節(jié)固定的示意圖。圖中10a為雙邊多軸脊 椎固定桿,10b為單邊多軸脊椎固定桿,A、 B、 C分別表示三支骨釘和固定桿的結合處。 圖中顯示使用本實用新型之多軸脊椎固定桿,確可解決三點(三支骨釘和三個脊椎相交 處)不在一直線上的問題。
圖2f,其中10a為雙邊多軸脊椎固定桿,10b為單邊多軸脊椎固定桿,l(fe中第二結 合桿實際上與10b中的第一結合桿為同一桿,10a中第二結合桿桿端直接延伸至10b成為 單邊多軸脊椎固定桿的第一結合桿的桿端,且由于萬向結合功能,故10a之雙邊多軸脊椎 固定桿與10b之單邊多軸脊椎固定桿,可因應解決三點(三支骨釘和三個脊椎相交處)不在 一直線上的問題,再將A、 B、 C分別表示三支骨釘和固定桿的結合處固定該等植入至三節(jié) 不同位置,不同直線上之三支骨釘,將該等脊椎骨節(jié)固定,
圖3a為本實用新型多軸脊椎固定桿的第一(第二)結合桿的一個較佳實施例,其中 標號100為第一結合桿,IIO為第一結合桿的桿端,150為第一結合桿的結合端,151為 第一結合桿的結合端150近桿端處,其系成球弧狀。該圖同時代表第二結合桿200,其中 210為第二結合桿的桿端,250為第二結合桿的結合端,251為第二結合桿的結合端250 近桿端處,其系成球弧狀。
圖3b為本實用新型多軸脊椎固定桿的第一(第二)結合桿的另一個較佳實施例,用 以說明第一(第二)結合桿可藉卡合形成一體。其中標號100為第一結合桿,120為第一 結合桿的桿端,121為該桿端近結合端處的一結合凹槽160為第一結合桿的結合端,161為第一結合桿的結合端160近桿端處,其系成球弧狀,162為結合端向桿端處的結合孔, 163為該結合孔中的結合凸起部,用以和該結合凹槽161結合成一體。該圖同時代表第二 結合桿200,其中標號200為第二結合桿,220為第二結合桿的桿端,221為該桿端近結 合端處的一結合凹槽;260為第二結合桿的結合端,261為第二結合桿的結合端260近桿 端處,其系成球弧狀,262為結合端向桿端處的結合孔,263為該結合孔中的結合凸起部, 用以和該結合凹槽261結合成一體。
圖4a為本實用新型多軸脊椎固定桿的第一(第二)結合桿和第一(第二)結合杯結合 方式的一個較佳實施例,同時參照圖3a,其中標號100為第一結合桿,IIO為第一結合桿 的桿端,150為第一結合桿的結合端,151為第一結合桿的結合端150近桿端處,其系成 球弧狀;300為第一結合杯,321為該結合杯的穿孔,322為該結合杯底部的球弧部分, 323為該結合杯底部的非球弧部分其中該球弧部份用以和第一結合桿結合端150近桿端 處的球弧部151結合。該圖同時代表第二結合桿和第二結合杯結合方式,其中標號200 為第二結合桿,210為第二結合桿的桿端,250為第二結合桿的結合端,251為第—結合 桿的結合端250近桿端處,其系成球弧狀第二結合杯400,其中標號421為該結合杯的 穿孔,422為該結合杯底部的球弧部分,423為該結合杯底部的非球弧部分;其中該球弧 部份用以和第二結合桿結合端250近桿端處的球弧部251結合。
圖4b為本實用新型多軸脊椎固定桿的第一(第二)結合桿和第一(第二)結合杯結合 方式的另一個較佳實施例,其中該結合杯底部為球弧,標號311 (411)為該結合杯的穿 孔,312 (412)為該結合杯底部的球弧部分,用以和第二結合桿結合端250近桿端處的球 弧部151 (251)結合,其余類同圖4a、圖3a。
圖5a為本實用新型多軸脊椎固定桿的第一結合機制的一個較佳實施例,其中標號 IOO為第一結合桿,110為第一結合桿的桿端,150為第一結合桿的結合端,該結合端小 于半球,其中151為第一結合桿的結合端150近桿端處,其系成球弧狀,而另一端153 為一平面,中央有一凹球弧154a; 200為第二結合桿,210為第二結合桿的桿端,250為 第二結合桿的結合端,該結合端小于半球,其中251為第二結合桿的結合端250近桿端處, 其系成球弧狀,而另一端253為一平面,中央有一凸球弧254b;該凹球弧154a用以和該凸球弧254b結合;平面153和平面253之間有間隙,使第一結合桿100可相對于第一結 合杯成各向旋轉(zhuǎn)(平面153和平面253之間形成不同角度);又球弧151和球弧251系成同 圓球弧。
圖5b為本實用新型多軸脊椎固定桿的第一結合機制的一個較佳實施例,其中標號 IOO為第一結合桿,110為第一結合桿的桿端,150為第一結合桿的結合端,該結合端小 于半球,其中151為第一結合桿的結合端150近桿端處,其系成球弧狀,而另一端153a 為一斜錐面,中央有一凹球弧154a; 200為第二結合桿,210為第二結合桿的桿端,250 為第二結合桿的結合端,該結合端小于半球,其中251為第二結合桿的結合端250近桿端 處,其系成球弧狀,而另一端253a為一斜錐面,中央有一凸球弧254b;該凹球弧154a 用以和該凸球弧254b結合;斜錐面153a和斜錐面253a之間有間隙,使第一結合桿100 可相對于第一結合杯成各向旋轉(zhuǎn)(平面153和平面253之間形成不同角度);又球弧151 和球弧251系成同圓球弧。
圖5c為本實用新型多軸脊椎圓定桿的第一結合機制的又一較佳實施例,其中標號 100為第一結合桿,110為第一結合桿的桿端,150為第一結合桿的結合端,該結合端小 于半球,其中151為第一結合桿的結合端150近桿端處,其系成球弧狀,而另一端153 為一平面,中央有一凸球弧154b: 200為第二結合桿,210為第二結合桿的桿端,250為 第二結合桿的結合端,該結合端小于半球,其中251為第二結合桿的結合端250近桿端處, 其系成球弧狀,而另一端253為一平面,中央有一凸球弧254b; 600為結合部件,其兩側 中央分別有一凹球弧613和614,其中凹球弧613和614,分別用以和凸球弧154b、 254b 結合;第一結合桿100可相對于第一結合杯成各向旋轉(zhuǎn),使第二結合桿200可相對于第二 結合杯成各向旋轉(zhuǎn);又球弧151和球弧154b系成同球心球弧,球弧251和球弧254b也是 同球心球弧。
圖6a為本實用新型多軸脊椎固定桿的結合部件的一個較佳實施例,該結合部件600 類同圖5c的結合部件,但兩側中央均成凸球弧,分別標號613、 614。
圖6b為本實用新型多軸脊椎固定桿的結合部件的另一較佳實施例,該結合部件600, 系由上蓋體620、下蓋體630、彈性體640所構成,其中上蓋體620上方中央有一凸球弧621,下方周緣有凸起部622,構成圓形凸起部;下蓋體630下方中央有一凸球弧631,下 方周緣稍內(nèi)方有凸起部632,構成圓形凸起部凸起部632外圓半徑,稍小于凸起部622 內(nèi)圓半徑,用以使凸起部632可套入凸起部622中,形成一空間,以容納該彈性體640。
圖7a為本實用新型多軸脊椎固定桿的第一結合桿、第二結合桿、和結合部件結合方 式的一較佳實施例。其中標號100為第一結合桿,IIO為第一結合桿的桿端,150為第一 結合桿的結合端;200為第二結合桿,210為第二結合桿的桿端,250為第二結合桿的結 合端;600為結合部件,625和635分別為結合部件600兩側的凹球弧結合處,用以分別 和第一結合桿的結合端150、第二結合桿的結合端250結合,645為彈簧。
圖7b為本實用新型多軸脊椎固定桿的第一結合桿、第二結合桿、和結合部件結合方 式的另一較佳實施例。其中標號100為第一結合桿,IIO為第一結合桿的桿端,150為第 一結合桿的結合端;200為第二結合桿,210為第二結合桿的桿端,250為第二結合桿的 結合端;600為結合部件,626為結合部件600—側具有凸球弧結合處,而635為結合部 件600另側的凹球弧結合處,用以分別和第一結合桿的結合端150、第二結合桿的結合端 250結合,645為彈簧。
圖7c為本實用新型多軸脊椎固定桿的第一結合桿、第二結合桿、和結合部件結合方 式的另一較佳實施例。其中標號100為第一結合桿,IIO為第一結合桿的桿端,150為第 一結合桿的結合端200為第二結合桿,210為第二結合桿的桿端,250為第二結合桿的 結合端600為結合部件,626和636分別為結合部件600兩側側具有凸球弧結合處,用 以分別和第一結合桿的結合端150、第二結合桿的結合端250結合,645為彈簧。
圖8a為本實用新型多軸脊椎固定桿的第一結合杯、第二結合杯、和結合環(huán)的結合方 式的一較佳實施例。其中標號300為第一結合杯,310為第一結合杯的底部,350為第一 結合杯開口部外側的蟪牙(正螺牙)400為第一結合杯,410為第一結合杯的底部,450 為第二結合杯開口部外側的螺牙(反螺牙);500為結合環(huán),510為其內(nèi)部的螺牙(正反蠊 牙),用以分別和第二結合杯開口部外側的螺牙350(正螺牙)、第二結合杯開口部外側的 螺牙450(反螺牙)螺合。
圖8b為本實用新型多軸脊椎固定桿的第一結合杯、第二結合杯、和結合環(huán)的結合方式的另一較佳實施例。其中標號300為第一結合杯,310為第一結合杯的底部,360為第 一結合杯開口部內(nèi)側的螺牙(正螺牙);400為第一結合杯,410為第二結合杯的底部,460 為第二結合杯開口部內(nèi)側的螺牙(反螺牙);500為結合環(huán),530為一平面,520為結合環(huán) 520外側的螺牙(正反螺牙),用以分別和第一結合杯開口部內(nèi)側的螺牙360(正螺牙)、第 二結合杯開口部內(nèi)側的螺牙460(反螺牙)螺合。
上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幾個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構思并不局限于此, 凡利用此構思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非實質(zhì)性的改動,均應屬于侵犯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行 為。
權利要求1、一種多軸脊椎固定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結合桿,其一端為桿端,另一端為結合端,該結合端近桿端處成球弧形;第二結合桿,其一端為桿端,另一端為結合端,該結合端近桿端處成球弧形;第一結合杯,其為一杯體,該杯體底部至少部份成球弧形,該球弧曲率和該第一結合桿的結合端的球弧曲率相同,和該第一結合桿的結合端的球弧成萬向結合,該杯體球弧具有一穿孔,使該第一結合桿的桿端由該第一結合杯內(nèi)部穿出到外部;及第二結合杯,其為一杯體,該杯體底部成球弧形,該球弧曲率和該第二結合桿的結合端的球弧曲率相同,和該第二結合桿的結合端的球弧成萬向結合,該杯體球弧具有一穿孔,使該第二結合桿的桿端由該第二結合杯內(nèi)部穿出到外部。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軸脊椎固定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結合桿和第二結合 桿以球弧結合的方式相互結合,該球弧結合方式為通過一結合部件結合的間接球弧結 合方式,該結合部件含一主體,該主體為彈簧體或生物兼容性彈性物質(zhì),為碟形彈簧 或為壓縮彈簧。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種多軸脊椎固定桿,其特征在于所述結龠綠然和該第一結合 桿的結合端的結合方式為凹凸球弧結合;該結合部件和第二結合桿的結合端的結合方 式也為凹凸球弧結合。
4、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多軸脊椎固定桿,其特征在于所述結合部件兩側結合面中 央均有一球弧凸起部,而該第一結合桿和該第二結合桿的結合端均略小于半球體,且 中央均有一球弧凹部,分別和該結合部件兩側的球弧凸起部結合,且各該球弧凸起部 的球心和相結合的結合桿的球弧同球心。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多軸脊椎固定桿,其特征在于所述結合部件和該第一結合 桿的結合處,相對的兩面均為斜錐面或具有一間隙,該結合部件和該第二結合桿的結 合處,相對的兩面也都是斜錐面或具有一間隙。
6、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多軸脊椎固定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結合杯和該第二結 合杯的結合為外螺合或內(nèi)螺合,其中該外螺合或內(nèi)蟪合為正反牙蠊合。
7、 一種多軸脊椎固定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結合桿,其一端為桿端,另一端為結合端, 該結合端近桿端處成球弧形 一結合杯,其為一杯體, 一端為底部,另一端為開口部,該杯體底部至少部份成球弧形,該球弧曲率和該結合桿的結合端的球弧曲率相同,和 該結合桿的結合端的球弧成萬向結合,該杯體球弧具有一穿孔,使該結合桿的桿端由 該結合杯內(nèi)部穿出到外部;及一鎖合桿,其一端為桿端,另一端為鎖合端,該鎖合端 用以和該結合杯的開口部結合。
8、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多軸脊椎固定桿,其特征在于結合部件和該結合端的結合 為球弧結合;該鎖合端和該結合杯底部的另一端的機制為為螺合。
9、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多軸脊椎固定桿,其特征在于該鎖合端和該結合桿結合端 的結合方式為球弧結合,其中該球弧結合為藉由一結合部件結合的間接球弧結合方式, 該結合部件含一主體,該主體為彈簧體或生物兼容性彈性物質(zhì),為碟形彈簧或為壓縮 彈簧。
10、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多軸脊椎固定桿,其特征在于結合部件和該結合桿的 結合端的結合為凹凸球弧結合。
11、 如權利栗求9所述的一種多軸脊椎固定桿,其特征在f:該結合部件一側結合而 中央均有一球弧凸起部,而該結合桿的結合端均略小于半球體,且中央均有一球弧凹 部,用以和該結合部件的球弧凸起部結合,且該球弧凸起部的球心,實質(zhì)上和相結合 的結合桿的球弧,實質(zhì)上同球心。
12、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多軸脊椎固定桿,其特征在于該結合部件和該結合桿 的結合處,相對的兩面均為斜錐面或具有一間隙,該結合杯和該鎖合杯為外螺合。
專利摘要一種多軸脊椎固定桿,包括第一結合桿和第二結合桿,二者其一端均為桿端,另一端均為結合端,該結合端近桿端處成球弧形;第一結合杯和第二結合杯,其為一杯體,該杯體底部至少部份成球弧形,該球弧曲率和該第一結合桿/第二結合桿的結合端的球弧曲率相同,和該第一結合桿/第二結合桿的結合端的球弧成萬向結合,該杯體球弧具有一穿孔,使該第一結合桿/第二結合桿的桿端由該第一結合杯/第二結合杯內(nèi)部穿出到外部。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多軸脊椎固定桿可以同時解決“脊椎并不是成一直線”和“各脊椎骨節(jié)通常也不平行”所造成的困擾,使手術后患部具有彎曲/扭轉(zhuǎn)/振動的功能,具有很高的推廣使用價值。
文檔編號A61B17/70GK201230898SQ200820125990
公開日2009年5月6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7月21日
發(fā)明者盧士鈞, 林士斌, 林士閎, 陳敬昕 申請人:冠亞生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