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甘蔗田間收割設備技術,尤其涉及一種田間甘蔗剝葉分段機。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甘蔗的收割大部分依靠人工作業(yè),采取的是人工砍甘蔗、人工剝葉(機械剝葉)、人工捆綁、人工裝車(大部分)的收獲摸式,這種模式需要的工人多,勞動強度大,且工作效率較低;每年到甘蔗收獲的時候,甘蔗收割市場都面臨著勞動力緊缺的問題,導致甘蔗無法按時收割送榨,這對蔗農的損失無疑是巨大的;另外,現在市場上物價不斷上漲,人工成本也隨之上漲,若仍采用傳統(tǒng)的人工作業(yè)模式,也就意味著白糖生產成本也不斷提高,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國白糖在國際原糖市場上的競爭力日漸下降。
目前國內也有部分蔗田使用甘蔗收割機,生產甘蔗收割機的廠家有很多,但其設備收割的模式大多是一樣的,存在以下缺點:
(1)甘蔗收割機的機體太大,進入蔗田收割甘蔗對蔗田及甘蔗根破壞很大;
(2)甘蔗收割機機的收割模式存在有較多問題,如破頭率高、掉失率高和成品含雜率高;
(3)甘蔗收割機的設備成本太高,國產甘蔗收割機的價格很昂貴,國外進口的更是達到國產甘蔗收割機的價格2~3倍之多,一般客戶是難以購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田間甘蔗剝葉分段機,根據本發(fā)明的葉分段機能夠實現集剝葉、分段和裝車三項功能,大大降低了人工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甘蔗收割的成本,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田間甘蔗剝葉分段機,包括輪式行走裝置和機架,以及安裝在所述機架上的喂甘蔗輸送裝置、甘蔗剝葉裝置、甘蔗分段裝置、駕駛室、動力啟動裝置和液壓馬達,所述動力啟動裝置通過油泵與所述液壓馬達連接,在所述輪式行走裝置上安裝所述機架,在所述機架上的前端左側設置所述駕駛室,在駕駛室后側設置所述動力啟動裝置,在該機架上的前端右側安裝所述喂甘蔗輸送裝置,該喂甘蔗輸送裝置的前后兩端設有甘蔗入料端和出料端,沿所述喂甘蔗輸送裝置的出料端輸送甘蔗的方向依次設置所述甘蔗剝葉裝置和甘蔗分段裝置,所述甘蔗剝葉裝置的出料端連通所述用于切割甘蔗的甘蔗分段裝置,在所述機架后側還安裝有提升裝置和通過所提升裝置提升翻轉的料斗,所述動力啟動裝置通過油泵與提升裝置傳動連接,所述甘蔗分段裝置的出料端連通所述料斗的入料口,所述甘蔗分段裝置與所述液壓馬達傳動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甘蔗分段裝置包括分段機架、甘蔗分段主動輥、甘蔗分段從動輥、甘蔗分段主動齒輪、甘蔗分段從動齒輪和甘蔗分段從動鏈輪,所述甘蔗分段主動輥和甘蔗分段從動輥呈上下相互對稱地安裝在所述分段機架的兩側之間,甘蔗分段主動輥的輸出軸和甘蔗分段從動輥的輸出軸向分段機架的同一側伸出,所述甘蔗分段主動輥的輸出軸通過聯(lián)軸器與所述液壓馬達傳動連接,所述甘蔗分段主動輥的輸出軸上設置所述甘蔗分段主動齒輪,所述甘蔗分段從動輥的輸出軸上設置所述甘蔗分段從動齒輪和甘蔗分段從動鏈輪,所述甘蔗分段從動齒輪和甘蔗分段從動鏈輪與所述甘蔗分段從動輥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所述甘蔗分段主動輥的輸出軸上的甘蔗分段主動齒輪與所述甘蔗分段從動輥的輸出軸上的甘蔗分段從動齒輪嚙合驅動相對轉動,從而驅動分段主動輥和甘蔗分段從動輥相向轉動;
所述甘蔗剝葉裝置包括剝葉箱體、撥甘蔗輥、剝葉輥組、齒輪傳動組和壓緊輥組,所述剝葉箱體的前端設有甘蔗入料端,所述剝葉箱體的后端設有甘蔗出料端,沿剝葉箱體的甘蔗入料端至甘蔗出料端方向,所述撥甘蔗輥、剝葉輥組和壓緊輥組以能夠轉動的方式橫跨安裝在所述剝葉箱體兩側之間,所述剝葉輥組的輸出軸伸出剝葉箱體的一側后與所述齒輪傳動組固定連接,所述撥甘蔗輥的兩端以能夠轉動的方式安裝在剝葉箱體的入料端,在所述撥甘蔗輥的輸出軸伸出剝葉箱體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一撥甘蔗輥鏈輪和第二撥甘蔗輥鏈輪,所述第一撥甘蔗輥鏈輪、第二撥甘蔗輥鏈輪和所述齒輪傳動組在葉箱體的同一側設置;
所述壓緊輥組以能夠轉動的方式安裝在剝葉箱體的出料端,所述壓緊輥組包括呈上下分布的甘蔗傳送緊壓輥和甘蔗導向輥,以形成沿葉箱體的甘蔗入料端至甘蔗出料端方向用于水平傳送甘蔗進入所述甘蔗分段裝置的通道,所述甘蔗導向輥的輸出軸上固定連接有導向齒輪和導向鏈輪;
所述剝葉輥組包括呈上下對稱分布的上剝葉輥組和下剝葉輥組,所述齒輪傳動組包括呈上下相互嚙合的上齒輪傳動組和下齒輪傳動組,所述上齒輪傳動組與所述上剝葉輥組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所述下齒輪傳動組與所述下剝葉輥組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所述相互嚙合的上齒輪傳動組和下齒輪傳動組相對轉動時,使上剝葉輥組和下剝葉輥組相對往所述剝葉箱體的出料端方向轉動,將甘蔗從剝葉箱體的出料端送至分段機架的入料端;
所述甘蔗導向輥的輸出軸上的導向齒輪通過甘蔗分段從動鏈條與所述甘蔗分段從動輥的輸出軸上的甘蔗分段從動鏈輪傳動連接,所述甘蔗導向輥的輸出軸上的導向鏈輪通過導向鏈條與所述下剝葉輥組上的下齒輪傳動組傳動連接,所述下剝葉輥組上的下齒輪傳動組與所述撥甘蔗輥的輸出軸上的第一撥甘蔗輥鏈輪傳動連接,所述撥甘蔗輥的輸出軸上的第二撥甘蔗輥鏈輪與所述喂甘蔗輸送裝置傳動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喂甘蔗輸送裝置包括輸送鏈輪、主動軸、從動軸、輸送板鏈、主軸承、從軸承、輸出鏈輪和兩條平行的支撐梁,其中,兩條平行的支撐梁安裝在所述支架上,在兩條平行的行支撐梁的兩端分別跨接有主動軸和從動軸,所述主動軸通過主軸承跨接在兩條平行的支撐梁上的一端,所述從動軸通過從軸承跨接在兩條平行的支撐梁上的另一端,所述主動軸和從動軸上分別設置所述輸送鏈輪,所述輸送鏈輪與所述輸送板鏈嚙合連接,所述主動軸通過輸送板鏈嚙合所述輸送鏈輪從而進行傳動所述從動軸,在所述主動軸伸出支架外側端頭上設置所述輸出鏈輪,該輸出鏈輪通過輸出鏈條與所述撥甘蔗輥的輸出軸上的第二撥甘蔗輥鏈輪傳動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上剝葉輥組包括第一上剝葉輥、第二上剝葉輥和第三上剝葉輥,所述下剝葉輥組包括第一下剝葉輥、第二下剝葉輥和第三下剝葉輥,沿所述每個剝葉輥外圍的軸向方向均勻安裝多根支撐桿和多根隔條,其中,支撐桿與隔條呈間隔分布設置在所述每個剝葉輥外圍的軸向方向上,在每根支撐桿上還均勻固定安裝有多個剝葉片;
所述上齒輪傳動組包括第一上齒輪、第二上齒輪、第三上齒輪、第一上鏈輪和第二上鏈輪,所述第一上齒輪安裝在第一上剝葉輥的輸出軸上,所述第二上齒輪和第一上鏈輪固定連接在所述第二上剝葉輥的輸出軸上,所述第三上齒輪和第二上鏈輪固定連接在所述第三上剝葉輥的輸出軸上,所述下齒輪傳動組包括第一下齒輪、第二下齒輪、第三下齒輪、第一下鏈輪、第二下鏈輪、第三下鏈輪和第四下鏈輪,所述第一下齒輪、第一下鏈輪和第四下鏈輪固定連接在所述第一下剝葉輥的輸出軸上,所述第二下齒輪和第二下鏈輪固定連接在所述第二下剝葉輥的輸出軸上,所述第三下齒輪和第三下鏈輪固定連接在所述第三下剝葉輥的輸出軸上;
所述第一上齒輪與所述第一下剝葉輥嚙合,所述第二上齒輪與所述第二下齒輪,所述第三上齒輪與所述第三下齒輪嚙合,所述甘蔗導向輥的輸出軸上的導向鏈輪通過導向鏈條與所述第三下剝葉輥的輸出軸上的第三下鏈輪傳動連接,所述第三上剝葉輥輸出軸上的第二上鏈輪通過第一鏈條與所述第二上剝葉輥的輸出軸上的第一上鏈輪傳動連接,所述第二下剝葉輥的輸出軸上的第二下鏈輪通過第二鏈條與所述第一下剝葉輥的輸出軸上的第一下鏈輪傳動連接;所述第一下剝葉輥的輸出軸上的第四下鏈輪通過第三鏈條與所述撥甘蔗輥的輸出軸上的第一撥甘蔗輥鏈輪傳動連接。
優(yōu)選的,沿所述甘蔗分段主動輥的外圍圓周上均勻分布固定多組主分段刀,沿所述甘蔗分段從動輥的外圍圓周上均勻分布固定多組從分段刀,甘蔗分段主動輥和甘蔗分段從動輥旋轉時帶動多組所述主分段刀與多組所述從分段刀能夠在同一縱向面相向轉動時,使主分段刀和從分段刀對甘蔗進行分段。
優(yōu)選的,沿所述甘蔗分段主動輥的外圍圓周上均勻分部固定的每一組主分段刀數量為三個,每個主分段刀之間的夾角呈120°,沿所述甘蔗分段從動輥的外圍圓周上均勻分部固定的每一組從分段刀數量為三個,每個主分段刀之間的夾角呈120°。
優(yōu)選的,沿所述撥甘蔗輥外圍的長度方向上安裝有多個橡膠傳送葉片,多個所述的橡膠傳送葉片的邊緣端面為鋸齒狀。
優(yōu)選的,沿所述緊壓輥外圍的長度方向上安裝有多個壓緊橡膠板,沿所述甘蔗導向輥的外圍圓周上還設置有多個壓緊鋼圈,每個相鄰緊鋼圈之間的距離為20mm~40mm。
優(yōu)選的,在所述支撐桿的數量為六根,所述隔條的數量為六根,每根相鄰的支撐桿上的剝葉片之間的夾角呈60°。
優(yōu)選的,所述提升裝置包括底座支架、提升滑軌、提升支架、支撐臂、翻轉油缸和提升油缸,所述翻轉油缸的入口和提升油缸的入口分別與所述動力啟動裝置連通,所述底座支架呈水平設置,所述底座支架一端的兩側固定安裝兩條呈豎直設置的提升滑軌,所述提升滑軌與所述提升支架滑動接觸,所述料斗的前端與提升支架接觸,所述料斗的底部與所述底座支架扣接,所述底座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料斗底部的后端轉動連接,在所述底座支架的兩側固定連接所述支撐臂,在該支撐臂的端部設置有第一支撐耳,該第一支撐耳與翻轉油缸鉸接,該翻轉油缸的活塞桿與所述料斗外側中央的第一旋轉軸鉸接,所述料斗底部的后端通過第二旋轉軸與所述底座支架轉動連接,在兩條所述提升滑軌的頂端之間設置有上軸承和承載軸,通過該承載軸在兩條所述提升滑軌的相對外側安裝所述軸承,在兩條所述提升滑軌的底端之間設置有下軸承,所述提升油缸與所述提升支架固定連接,所述提升油缸的活塞桿與所述承載軸中端設置的第二支撐耳連接,所述提升油缸的活塞桿伸縮動作時驅動承載軸使上軸承和下軸承在所述提升支架上滑動,從而帶動提升滑軌在提升支架上滑動。
優(yōu)選的,所述提升支架包括連接座和兩條豎直設置的立柱,所述連接座固定焊接在兩條豎直設置的立柱的底端之間,在兩條立柱的相對側開設有豎直方向的滑槽,所述提升滑軌在所述滑槽內滑動帶動從而帶動所述底座支架上下往返運動,在所述連接座的中部設置有第三支撐耳,所述第三支撐耳與所述提升油缸固定連接。
本發(fā)明采用的上述技術方案,具有如下顯著效果:
1.本發(fā)明中的甘蔗剝葉分段機,將甘蔗剝葉和切段集于機箱體內,工作時,將砍斷的帶葉甘蔗送入甘蔗入料口,經過剝葉和切段工序后,即可直接運送至糖廠進行榨糖,無需對甘蔗進行捆綁;且該設備結構簡單,相對于現有的甘蔗收割機,體積較小,也無需進入甘蔗地,因此,不會對蔗地造成破壞。
2.通過一個驅動裝置即可將剝葉和切段工序帶動,較方便高效,且運行成本低.工人僅需在操作室進行操作即可。
3.本發(fā)明集剝葉、分段和裝車三項功能為一身,工人僅需在操作室進行操作即可將處理好的甘蔗運送至車上,自動化程度高,大大降低了人工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甘蔗收割的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一種田間甘蔗剝葉分段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一種田間甘蔗剝葉分段機后視圖;
圖3是本發(fā)明的一種田間甘蔗剝葉分段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fā)明的甘蔗分段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fā)明的喂甘蔗輸送裝置、甘蔗剝葉裝置和甘蔗分段裝置之間的傳動連接圖
圖6是本發(fā)明的甘蔗剝葉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發(fā)明的剝葉輥組的正視圖;
圖8是本發(fā)明的剝葉輥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9是本發(fā)明的喂甘蔗輸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10是本發(fā)明的剝葉輥的與剝葉片的安裝的結構示意圖;
圖11是本發(fā)明的剝葉輥的與剝葉片的安裝的正視圖;
圖12是本發(fā)明的提升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13是本發(fā)明的提升裝置和料斗的連接時的軸視圖;
圖14是本發(fā)明的提升裝置和料斗連接時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1-機架,2-喂甘蔗輸送裝置,3-甘蔗剝葉裝置,4-甘蔗分段裝置,6-提升裝置,5-輪式行走裝置,6-提升裝置,7-料斗,8-駕駛室,9-動力驅動裝置,10-油泵,30-剝葉箱體,31-撥甘蔗輥,32-剝葉輥組,32a-上剝葉輥組,32b-下剝葉輥組,32c-支撐桿,32d-隔條,33-齒輪傳動組,33a-上齒輪傳動組,,33b-下齒輪傳動組33c-剝葉片,34-壓緊輥組,40-分段機架,40a-甘蔗分段主動齒,40b-甘蔗分段從動齒輪,40c-甘蔗分段從動鏈輪,41-甘蔗分段主動輥,42-甘蔗分段從動輥,43a-主分段刀,43b-從分段刀,100-聯(lián)軸器,101-液壓馬達,200-支撐梁,201-輸送鏈輪,202主動軸,203-從動軸,204-輸送板鏈,205-主軸承,205a-從軸承,206-輸出鏈輪;
320-第一上剝葉輥,321-第一下剝葉輥,322-第二上剝葉輥,323-第二下剝葉輥,324-第三上剝葉輥,325-第三下剝葉輥,326-通道,330-第一上齒,331-第一下齒輪,332-第二上齒輪,333-第二下齒輪,334-第三上齒輪,335-第三下齒輪,340-甘蔗傳送緊壓輥,341-甘蔗導向輥,340a-壓緊橡膠板,341a-壓緊鋼圈,300a-甘蔗分段從動鏈條,300b-導向鏈條,300c-第一鏈條,300d-第二鏈條,300e-第三鏈條,301a-導向齒輪,301b-導向鏈輪,301c-第三下鏈輪,301j-第四下鏈輪,301d-第二上鏈輪,301e-第一上鏈輪,301f-第二下鏈輪,301g-第一下鏈輪,301h-第一撥甘蔗輥鏈輪,301k-第二撥甘蔗輥鏈輪,310-傳送葉片;
60-底座支架,61-提升滑軌,62-提升支架,63-支撐臂,64-翻轉油缸,65-提升油缸,70-第一旋轉軸,71-第二旋轉軸,72-斗門,600-第一支撐耳,601-上軸承,602-下軸承,603-承載軸,604-第二支撐耳,620-立柱,621-滑槽,622-連接座,623-第三支撐耳。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參照附圖并舉出優(yōu)選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詳細說明。然而,需要說明的是,說明書中列出的許多細節(jié)僅僅是為了使讀者對本發(fā)明的一個或多個方面有一個透徹的理解,即便沒有這些特定的細節(jié)也可以實現本發(fā)明的這些方面。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根據本發(fā)明的一種田間甘蔗剝葉分段機,包括輪式行走裝置5和機架1,以及安裝在所述機架1上的喂甘蔗輸送裝置2、甘蔗剝葉裝置3、甘蔗分段裝置4、駕駛室8、動力啟動裝置9和液壓馬達101,所述動力啟動裝置9通過油泵10與所述液壓馬達101連接,在所述輪式行走裝置5上安裝所述機架1,在所述機架1上的前端左側設置所述駕駛室8,在駕駛室8后側設置所述動力啟動裝置9,在該機架1上的前端右側安裝所述喂甘蔗輸送裝置2,該喂甘蔗輸送裝置2的前后兩端設有甘蔗入料端和出料端,沿所述喂甘蔗輸送裝置2的出料端輸送甘蔗的方向依次設置所述甘蔗剝葉裝置3和甘蔗分段裝置4,所述甘蔗剝葉裝置3的出料端連通所述用于切割甘蔗的甘蔗分段裝置4,所述甘蔗分段裝置4與所述液壓馬達101傳動連接,在所述機架1后側還安裝有提升裝置6和通過所提升裝置6提升翻轉的料斗7,所述動力啟動裝置9通過油泵10與提升裝置6傳動連接,所述甘蔗分段裝置4的出料端連通所述料斗7的入料口,如圖3所示,該提料斗7裝載在提升裝置6上,該提升裝置6固定于機架1后側對所述料斗7進行提升翻轉,該料斗7用于收集、轉運和卸載甘蔗,其翻轉、轉運簡單方便,所述甘蔗分段裝置4的出料端連通所述料斗7的入料口,所述動力啟動裝置9采用柴油機或電動機作為動力啟動裝置,柴油機或電動機的輸出軸通過聯(lián)軸器與油泵10聯(lián)接。所述液壓馬達101的動力源由油泵10提供,使液壓馬達101通過聯(lián)軸器100與甘蔗分段裝置4聯(lián)動,所述輪式行走裝置5為安裝在機架1下的四個輪子,通過柴油機或電動機驅動四個輪子行走。
在本發(fā)明中,如圖3、圖4和圖5所示,所述甘蔗分段裝置4包括分段機架40、甘蔗分段主動輥41、甘蔗分段從動輥42、甘蔗分段主動齒輪40a、甘蔗分段從動齒輪40b和甘蔗分段從動鏈輪40c,所述甘蔗分段主動輥41和甘蔗分段從動輥42呈上下相互對稱地安裝在所述分段機架40的兩側之間,所述甘蔗分段主動輥41的輸出軸和甘蔗分段從動輥42的輸出軸向分段機架40的同一側伸出,所述甘蔗分段主動輥41的輸出軸通過聯(lián)軸器100與液壓馬達101傳動連接,所述甘蔗分段主動輥41的輸出軸上設置所述甘蔗分段主動齒輪40a,所述甘蔗分段從動輥42的輸出軸上設置所述甘蔗分段從動齒輪40b和甘蔗分段從動鏈輪40c,所述甘蔗分段從動齒輪40b和甘蔗分段從動鏈輪40c與所述甘蔗分段從動輥42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所述甘蔗分段主動輥41的輸出軸上的甘蔗分段主動齒輪40a與所述甘蔗分段從動輥42的輸出軸上的甘蔗分段從動齒輪40b嚙合驅動相對轉動,從而驅動分段主動輥41和甘蔗分段從動輥42相向轉動。因此,液壓馬達101通過聯(lián)軸器100帶動甘蔗分段主動輥41、甘蔗分段從動輥42轉動,由甘蔗分段裝置4的上下輥之間是通過兩個齒輪嚙合,齒輪嚙合轉動時帶動甘蔗分段裝置4的軸出軸相對轉動,達到切斷作用,而輸出軸安裝有鏈輪與甘蔗剝葉裝置3相連進行動力傳輸。
在本發(fā)明中,如圖6和圖7所示,所述甘蔗剝葉裝置3包括剝葉箱體30、撥甘蔗輥31、剝葉輥組32、齒輪傳動組33和壓緊輥組34,所述剝葉箱體30的前端設有甘蔗入料端,所述剝葉箱體30的后端設有甘蔗出料端,沿剝葉箱體30的甘蔗入料端至甘蔗出料端方向,所述撥甘蔗輥31、剝葉輥組32和壓緊輥組34以能夠轉動的方式橫跨安裝在所述剝葉箱體30兩側之間,所述剝葉輥組32的輸出軸伸出葉箱體30的一側后與所述齒輪傳動組33固定連接,所述撥甘蔗輥31的兩端以能夠轉動的方式安裝在剝葉箱體30的入料端;如圖5所示,在所述撥甘蔗輥31的輸出軸伸出剝葉箱體30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一撥甘蔗輥鏈輪301h和第二撥甘蔗輥鏈輪301k,所述第二撥甘蔗輥鏈輪301h、第二撥甘蔗輥鏈輪301k和所述齒輪傳動組33在葉箱體30的同一側設置;所述壓緊輥組34以能夠轉動的方式安裝在剝葉箱體30的出料端,所述壓緊輥組34包括呈上下分布的甘蔗傳送緊壓輥340和甘蔗導向輥341,以形成沿葉箱體30的甘蔗入料端至甘蔗出料端方向用于水平傳送甘蔗進入所述甘蔗分段裝置4的通道326,所述甘蔗導向輥341的輸出軸上固定連接有導向齒輪301a和導向鏈輪301b;沿所述緊壓輥340外圍的長度方向上安裝有多個壓緊橡膠板340a,沿所述甘蔗導向輥341的外圍圓周上還設置有多個壓緊鋼圈341a,每個相鄰緊鋼圈341a之間的距離為20mm~40mm,剝葉后的甘蔗通過壓緊橡膠板340a與壓緊鋼圈341a之間時,壓緊橡膠板340a將甘蔗緊壓且位于相鄰的緊鋼圈341a之間從而起到擠壓導向作用,壓緊橡膠板340a將甘蔗導向輥341上,當甘蔗導向輥341轉動時,甘蔗導向輥341和緊壓輥340之間通過緊壓的甘蔗相互作用而傳動,以實現甘蔗穩(wěn)定有序地送出,。
在本發(fā)明中,如圖6、圖7和圖8所示,所述剝葉輥組32包括呈上下對稱分布的上剝葉輥組32a和下剝葉輥組32b,所述齒輪傳動組33包括呈上下相互嚙合的上齒輪傳動組33a和下齒輪傳動組33b,所述上齒輪傳動組33a與所述上剝葉輥組32a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所述下齒輪傳動組33b與所述下剝葉輥組32b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所述相互嚙合的上齒輪傳動組33a和下齒輪傳動組33b相對轉動時,使上剝葉輥組32a和下剝葉輥組32b相對往所述剝葉箱體30的出料端方向轉動,將甘蔗從剝葉箱體30的出料端送至分段機架40的入料端;
在本發(fā)明中,如圖5和圖7所示,所述甘蔗導向輥341的輸出軸上的導向齒輪301a通過甘蔗分段從動鏈條300a與所述甘蔗分段從動輥42的輸出軸上的甘蔗分段從動鏈輪40c傳動連接,甘蔗分段從動鏈輪40c通過甘蔗分段從動鏈條300a帶動甘蔗導向輥341轉動,將擠壓在甘蔗導向輥341和緊壓輥340之間的甘蔗相互作用而傳動,使甘蔗從將甘蔗從剝葉箱體30的出料端送至分段機架40的入料端進行切割,所述甘蔗導向輥341的輸出軸上的導向鏈輪301b通過導向鏈條300b與所述下剝葉輥組32上的下齒輪傳動組33b傳動連接,所述下剝葉輥組32b上的下齒輪傳動組33b與所述撥甘蔗輥31的輸出軸上的第一撥甘蔗輥鏈輪301h傳動連接,所述撥甘蔗輥31的輸出軸上的第二撥甘蔗輥鏈輪301k與所述喂甘蔗輸送裝置2傳動連接。在本發(fā)明中,如圖9所示,所述喂甘蔗輸送裝置2包括輸送鏈輪201、主動軸202、從動軸203、輸送板鏈204、主軸承205、從軸承205a、輸出鏈輪206和兩條平行的支撐梁200,其中,其中,兩條平行的支撐梁200安裝在所述支架1上,在兩條平行的行支撐梁200的兩端分別跨接有主動軸202和從動軸203,所述主動軸202通過主軸承205跨接在兩條平行的支撐梁200上的一端,所述從動軸203通過從軸承205a跨接在兩條平行的支撐梁200上的另一端,所述主動軸202和從動軸203上分別設置所述輸送鏈輪201,所述輸送鏈輪201與所述輸送板鏈204嚙合連接,所述主動軸202通過輸送板鏈204嚙合所述輸送鏈輪201從而進行傳動所述從動軸203,在所述主動軸202伸出機架1外側端頭上設置所述輸出鏈輪206,該輸出鏈輪206通過輸出鏈條207與所述撥甘蔗輥31的輸出軸上的第二撥甘蔗輥鏈輪301k傳動連接。在安裝使用時,在支撐梁200的兩端且位于主動軸202、從動軸203之間還設有若干根相互平行的支撐軸203a用于支撐輸送板鏈204,使輸送板鏈204保持緊湊和平坦,甘蔗可通過人工或其他運輸設備拾撿到喂甘蔗輸送裝置2上的入料端,然后通過輸送板鏈204進行動力輸送至該喂甘蔗輸送裝置2的出料端,從而將甘蔗送入甘蔗剝葉裝置3的入料端(未圖示)。
在本發(fā)明中,如圖4和圖7所示,沿所述甘蔗分段主動輥41的外圍圓周上均勻分布固定多組主分段刀43a,沿所述甘蔗分段主動輥41的外圍圓周上均勻分部固定的每一組主分段刀43a數量為三個,每組上的每個主分段刀43a之間的夾角α呈120°;沿所述甘蔗分段從動輥42的外圍圓周上均勻分布固定多組從分段刀43b,沿所述甘蔗分段從動輥42的外圍圓周上均勻分部固定的每一組從分段刀43b數量為三個,每組上的每個主分段刀43b之間的夾角α呈120°,當甘蔗分段主動輥41和甘蔗分段從動輥42旋轉時帶動多組所述主分段刀43a與多組所述從分段刀43b能夠在同一縱向面相向轉動時,使主分段刀43a和從分段刀43b對甘蔗進行分段。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和圖4所示,根據切割甘蔗的長度需要,將所述主分段刀43a與從分段刀43b呈上下錯位安裝,且在水平方向上,所述主分段刀43a與從分段刀43b之間要相對保持一定的距離,通過均勻地設置分段刀使甘蔗的長度更加均勻,由于甘蔗分段裝置4的入料端與甘蔗剝葉裝置3出料端相連通,所述甘蔗分段主動輥41和甘蔗分段從動輥42朝甘蔗分段裝置4出料端的方向相向旋轉實現切割操作,在切割甘蔗時,甘蔗分段主動輥41轉動時,通甘蔗慣性帶動甘蔗分段從動輥42轉動進行分段切割,甘蔗被切斷后直接將甘蔗送至甘蔗分段裝置4的出料端,在所述甘蔗分段主動輥41和甘蔗分段從動輥42上的分段刀還可以更方便維修和更換,甘蔗被切割分段分處理后送入料斗7內,當料斗7內的甘蔗裝滿后,通過動力啟動裝置9輸出軸上設置的油泵10的驅動提升裝置6將料斗7提升到一定位置后,將使料斗7內的甘蔗卸到轉運車上。
在本發(fā)明中,如圖7和圖8所示,所述上剝葉輥組32a包括第一上剝葉輥320、第二上剝葉輥322和第三上剝葉輥324,所述下剝葉輥組32b包括第一下剝葉輥321、第二下剝葉輥323和第三下剝葉輥325,沿所述每個剝葉輥外圍的軸向方向均勻安裝多根支撐桿32c和多根隔條32d,其中,如圖10和圖11所示,所述支撐桿32c與隔條32d呈間隔分布設置在所述每個剝葉輥外圍的軸向方向上,在每根支撐桿32c上還均勻固定安裝有多個剝葉片33c,所述支撐桿32c的數量為六根,所述隔條的數量為六根,每根相鄰的支撐桿32c上的剝葉片33c之間的夾角呈60°,將所述支撐桿32c與隔條32d交錯分布設置很好限制了剝葉片擺動的弧度,從而有效限制每個剝葉片轉動的距離,剝葉完畢后的甘蔗能夠平穩(wěn)地被傳送。
在本發(fā)明中,如圖5、圖6、圖7和圖8所示,所述上齒輪傳動組33a包括第一上齒輪330、第二上齒輪332、第三上齒輪334、第一上鏈輪301e和第二上鏈輪301d,所述第一上齒輪330安裝在第一上剝葉輥320的輸出軸上,所述第二上齒輪332和第一上鏈輪301e固定連接在所述第二上剝葉輥322的輸出軸上,所述第三上齒輪334和第二上鏈輪301d固定連接在所述第三上剝葉輥324的輸出軸上,所述下齒輪傳動組33b包括第一下齒輪331、第二下齒輪333、第三下齒輪335、第一下鏈輪301g、第二下鏈輪301f和、第三下鏈輪301c和第四下鏈輪301j,所述第一下齒輪331、第一下鏈輪301g和第四下鏈輪301j固定連接在所述第一下剝葉輥321的輸出軸上,所述第二下齒輪333和第二下鏈輪301f固定連接在所述第二下剝葉輥323的輸出軸上,所述第三下齒輪335和第三下鏈輪301c固定連接在所述第三下剝葉輥325的輸出軸上;所述第一上齒輪330與所述第一下剝葉輥321嚙合,所述第二上齒輪332與所述第二下齒輪333,所述第三上齒輪334與所述第三下齒輪335嚙合,所述甘蔗導向輥341的輸出軸上的導向鏈輪301b通過導向鏈條300b與所述第三下剝葉輥325的輸出軸上的第三下鏈輪301c傳動連接,所述第三上剝葉輥324輸出軸上的第二上鏈輪301d通過第一鏈條300c與所述第二上剝葉輥322的輸出軸上的第一上鏈輪301e傳動連接,所述第二下剝葉輥323的輸出軸上的第二下鏈輪301f通過第二鏈條300d與所述第一下剝葉輥321的輸出軸上的第一下鏈輪301g傳動連接;所述第一下剝葉輥321的輸出軸上的第四下鏈輪301j通過第三鏈條300e與所述撥甘蔗輥31的輸出軸上的第一撥甘蔗輥鏈輪301h傳動連接,沿所述撥甘蔗輥31外圍的長度方向上安裝有多個橡膠傳送葉片310,多個所述的橡膠傳送葉片310的邊緣端面為鋸齒狀,每個相鄰鋸齒之間的距離為15mm至40mm(與甘蔗的直徑大小相當),當甘蔗進入時,通過呈鋸齒狀的橡膠傳送葉片進行推送,將橡膠傳送葉片310的邊緣端面設成鋸齒狀,在推送的同時還能起到一定的剝葉作用,為增加甘蔗剛進入時的傳送動力。
在本發(fā)明中,如圖12、圖13和圖14所示,所述提升裝置6包括底座支架60、提升滑軌61、提升支架62、支撐臂63、翻轉油缸64和提升油缸65,所述底座支架60呈水平設置,所述底座支架60一端的兩側固定安裝兩條呈豎直設置的提升滑軌61,所述提升滑軌61與所述提升支架62滑動接觸,所述料斗7的前端與提升支架62接觸,所述料斗7的底部與所述底座支架60扣接,所述底座支架60的另一端與所述料斗7底部的后端轉動連接,在所述底座支架60的兩側固定連接所述支撐臂63,在該支撐臂63的端部設置有第一支撐耳600,該第一支撐耳600與翻轉油缸64鉸接,該翻轉油缸64的活塞桿與所述料斗7外側中央的第一旋轉軸70鉸接,所述料斗7底部的后端通過第二旋轉軸71與所述底座支架60轉動連接,在兩條所述提升滑軌61的頂端之間設置有上軸承601和承載軸603,通過該承載軸603在兩條所述提升滑軌61的相對外側安裝所述軸承601,在兩條所述提升滑軌61的底端之間設置有下軸承602,所述提升油缸65與所述提升支架62固定連接,所述提升油缸65的活塞桿與所述承載軸603中端設置的第二支撐耳604連接,所述提升油缸65的活塞桿伸縮動作時驅動承載軸603使上軸承601和下軸承602在所述提升支架62上滑動,從而帶動提升滑軌61在提升支架62上滑動;所述提升支架62包括連接座622和兩條豎直設置的立柱620,所述連接座622固定焊接在兩條豎直設置的立柱620的底端之間,在兩條立柱620的相對側開設有豎直方向的滑槽621,所述提升滑軌61在所述滑槽621內滑動帶動從而帶動所述底座支架60上下往返運動,在所述連接座622的中部設置有第三支撐耳623,所述第三支撐耳623與所述提升油缸65固定連接。
當料斗7翻轉時以第二旋轉軸71為旋轉中心中軸提升翻轉油缸64的行程,達到料斗7內甘蔗倒出的目的,所述提升滑軌61的上下兩端各安裝有上軸承601和下軸承602,上軸承601和下軸承602承安裝在兩條立柱620之間的滑槽621內,并通過提升油缸65的活塞桿伸縮動作提升時,料斗7與底座支架60隨提升滑軌61一起提升,從而實現了所述提升滑軌61在所述滑槽621內滑動帶動帶動所述底座支架60上下往返運動。當甘蔗被分段分處理后進入料斗7內,當料斗7內的甘蔗裝滿后,通過動力驅動裝置10的驅動提升油缸65提升底座支架60,從而使料斗7提升到所要的高度位置,再起動翻轉油缸64,使料斗7沿第二旋轉軸71旋轉,料斗7內的甘蔗從斗門72倒出,從而卸到轉運車上運走,本發(fā)明中由于動力啟動裝置9的輸出軸上設置有油泵10,油泵10分別通過油管(未圖示)與所述翻轉油缸的入口64和提升油缸65的入口進行連通,從而進行控制兩個油缸的動作。
在本發(fā)明中,如圖1、圖2、圖3和圖5所示,本明的甘蔗剝葉分段機的傳動過程如下:所述動力啟動裝置9使液壓馬達101通過聯(lián)軸器100與甘蔗分段裝置4傳動,甘蔗分段裝置4依次通過甘蔗剝葉裝置3對喂甘蔗輸送裝置2進行傳動,并將甘蔗從喂甘蔗輸送裝置2依次通過甘蔗剝葉裝置3、甘蔗分段裝置4進行分段處理,分段處理后的甘蔗送入料斗7中進行轉運。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