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植物保護劑及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植物保護劑,屬農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對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植物生長過程中勢必會產生病蟲害,就會用到農藥,這些農藥一般為化學類農藥,毒性強,威力大,不易分解,在殺死病蟲害的同時也會在植物上殘留,嚴重危害食用者的健康。如何發(fā)明一種綠色、 無污染、無危害的農藥來代替化學類農藥,從而生產出綠色無污染的有機食品,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利用天然的殺蟲植物開發(fā)出高效、無毒、無污染的植物性殺蟲劑,正逐漸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發(fā)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植物保護劑。同時還提供了該植物保護劑的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植物保護劑,由以下原料制備而成廢棄煙葉40-60、甘草2-7、天南星5-15、天麻2_15、黨參5_15、苦參2_7、黃柏2_7、蘆薈 1-3、北豆根2-7、蒼耳子2-9、山蒼子油O. 5-1、表面活性劑O. 1_3、增稠劑2_10。
本發(fā)明采用如下制備方法廢棄煙葉、甘草、天南星、天麻、黨參、苦參、蘆薈、北豆根、蒼耳子加入8倍、6倍量的水煎煮提取兩次,每次兩小時,過濾、合并藥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15-1. 25,加入乙醇使醇濃度為60%,沉淀過夜,取上清,旋蒸,除去乙醇 ,加入表面活性劑,山蒼子油和增粘劑充分攪拌乳化成均一溶液即得。
所述表面活性劑為十二烷基磺酸鈉或十六烷基磺酸鈉。
所述的增稠劑為羧甲基纖維素、甲基纖維素、羥基丙基甲基纖維素或羧乙基纖維素中的一種。
本發(fā)明采用純中藥制備,綠色無污染,且原料來源豐富,制備工藝簡單,成本較低。 適宜于工業(yè)化大生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廢棄煙葉40g、甘草2g、天南星5g、天麻2g、黨參5g、苦參2g、黃柏2g、蘆薈lg、北豆根 2g、蒼耳子2g、山蒼子油O. 5g、十二烷基磺酸鈉O. lg、羧甲基纖維素2g。
本發(fā)明采用如下制備方法廢棄煙葉、甘草、天南星、天麻、黨參、苦參、蘆薈、北豆根、蒼耳子加入8倍、6倍量的水煎煮提取兩次,每次兩小時,過濾、合并藥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加入乙醇使醇濃度為60%,沉淀過夜,取上清,旋蒸,除去乙醇,加入表面活性劑, 山蒼子油和增粘劑充分攪拌乳化成均一溶液即得。
應用實驗取實施例1所得植物保護劑,按照每畝用量2. 5公斤的用量,稀釋400倍,對60畝大蔥幼苗均勻噴霧施藥,施藥60天內未見病蟲害發(fā)生,解決了大蒜花葉病的危害。
實施例2廢棄煙葉50g、甘草5g、天南星10g、天麻10g、黨參10g、苦參5g、黃柏5g、蘆薈2g、北豆根5g、蒼耳子6g、山蒼子油O. 8g、十六燒基磺酸鈉2g、甲基纖維素6g。
本發(fā)明采用如下制備方法廢棄煙葉、甘草、天南星、天麻、黨參、苦參、蘆薈、北豆根、蒼耳子加入8倍、6倍量的水煎煮提取兩次,每次兩小時,過濾、合并藥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0,加入乙醇使醇濃度為60%,沉淀過夜,取上清,旋蒸,除去乙醇,加入表面活性劑, 山蒼子油和增粘劑充分攪拌乳化成均一溶液即得。
應用實驗取以上制備所得植物保護劑,按照每畝用量2公斤的用量,稀釋450倍,對10畝油菜幼苗均勻噴霧施藥,施藥45天內未見病蟲害發(fā)生。
實施例3廢棄煙葉60g、甘草7g、天南星15g、天麻15g、黨參15g、苦參7g、黃柏7g、蘆薈3g、北豆根7g、蒼耳子9g、山蒼子油lg、表面活性劑3g、增稠劑10g。
本發(fā)明采用如下制備方法廢棄煙葉、甘草、天南星、天麻、黨參、苦參、蘆薈、北豆根、蒼耳子加入8倍、6倍量的水煎煮提取兩次,每次兩小時,過濾、合并藥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5,加入乙醇使醇濃度為60%,沉淀過夜,取上清,旋蒸,除去乙醇,加入表面活性劑, 山蒼子油和增粘劑充分攪拌乳化成均一溶液即得。
應用實驗取以上制備所得植物保護劑,按照每畝用量3公斤的用量,稀釋450倍,對10畝白菜幼苗均勻噴霧施藥,施藥60天內未見病蟲害發(fā)生。解決了蚜蟲、跳師、萊蛾、萊青蟲等危害。
權利要求
1.一種植物保護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廢棄煙葉40-60、甘草2-7、天南星5-15、天麻2-15、黨參5_15、苦參2_7、黃柏2_7、蘆薈1_3、北豆根2_7、蒼耳子2-9、山蒼子油O. 5-1、表面活性劑O. 1-3、增稠劑2-10。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保護劑,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劑為十二烷基磺酸鈉或十六烷基磺酸鈉。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保護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稠劑為羧甲基纖維素、甲基纖維素、羥基丙基甲基纖維素或羧乙基纖維素中的一種。
4.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植物保護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取廢棄煙葉、甘草、天南星、天麻、黨參、苦參、蘆薈、北豆根、蒼耳子加入8倍、6倍量的水煎煮提取兩次,每次兩小時,過濾、合并藥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15-1. 25,加入乙醇使醇濃度為60%,沉淀過夜,取上清,旋蒸,除去乙醇,加入表面活性劑,山蒼子油和增粘劑充分攪拌乳化成均一溶液即得。
全文摘要
一種植物保護劑,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廢棄煙葉40-60、甘草2-7、天南星5-15、天麻2-15、黨參5-15、苦參2-7、黃柏2-7、蘆薈1-3、北豆根2-7、蒼耳子2-9、山蒼子油0.5-1、表面活性劑0.1-3、增稠劑2-10;本發(fā)明采用如下制備方法廢棄煙葉、甘草、天南星、天麻、黨參、苦參、蘆薈、北豆根、蒼耳子加入8倍、6倍量的水煎煮提取兩次,每次兩小時,過濾、合并藥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5-1.25,加入乙醇使醇濃度為60%,沉淀過夜,取上清,旋蒸,除去乙醇,加入表面活性劑,山蒼子油和增粘劑充分攪拌乳化成均一溶液即得;本發(fā)明采用純中藥制備,綠色無污染,且原料來源豐富,制備工藝簡單,成本較低。適宜于工業(yè)化大生產。
文檔編號A01N65/42GK102986749SQ20121057232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2月26日
發(fā)明者李香俠 申請人:李香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