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乘客傳送裝置及其踏板結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8010595閱讀:46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乘客傳送裝置及其踏板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按水平或傾斜方向移動,用于運載乘客的乘客傳送裝置,例如自動扶梯和電動人行道(移動人行道),同時也涉及用于這類乘客傳送裝置中的踏板結構。尤其是本發(fā)明涉及由線性電機驅動的乘客傳送裝置及這種裝置的踏板結構。
由線性電機驅動踏板的乘客傳送裝置可從例如美國專利Nos.3,731,166和4,738,346及未經審查的日本專利公告Nos.62-100395和62-136489中得知。
通過線性電機驅動諸如移動扶手之類的環(huán)形韌性皮帶,也可從已有技術,如從英國專利2096966A中得知。
上述由線性電機驅動踏板的現有技術,沒有將乘客傳送裝置的安裝尺寸考慮在內,因此,會碰到需要增加乘客傳送裝置尺寸的問題。由線性電機驅動諸如移動扶手之類的環(huán)形韌性皮帶的上述現有技術的意圖與以循環(huán)方式將為數眾多的踏板連接在一起的乘客傳送裝置的意圖不同,在使用后一種技術時沒有考慮乘客傳送裝置的安裝尺寸(尤其是高度),在上述第一種現有技術中也存在這一情況。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不需要增加乘客傳送裝置尺寸而能安裝線性電機的乘客傳送裝置。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平穩(wěn)地移動踏板,由線性電機驅動的乘客傳送裝置。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提供了一種乘客傳送裝置,該裝置的線性電機(驅動裝置)設置在踏板的向前運動通道和在此通道下面的反向運動通道之間,且共同組成線性電機的定子和移動構件被制成扁平形狀。
根據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提供了一種乘客傳送裝置,該裝置在線性電機的每一定子和每一踏板之間設有間隙保持裝置,以保持線性電機的定子和每個移動構件之間的間隙。
由于電機的定子和移動構件被制成扁平形狀,線性電機就可安裝在踏板向前運動通道和反向運動通道之間的小空間內。由于設置了間隙保持裝置,集中在踏板和導軌件上的運行阻力就分散了,這樣可實現踏板的平穩(wěn)移動。


圖1為本發(fā)明乘客傳送裝置的側面局部剖視圖;
圖2為沿圖1Ⅱ-Ⅱ線的垂直剖開截面的放大視圖;
圖3為圖1剖視部分的放大圖;
圖4為沿圖1Ⅳ-Ⅳ線的垂直剖開截面的放大視圖;
圖5為一線性電機定子的支撐構件的側視圖;
圖6為本發(fā)明乘客傳送裝置移動扶欄的驅動機構的側視示意圖;
圖7為圖6所示部分的平面圖;
圖8為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側視圖,表示了向前運動通道上的踏板和線性電機定子之間的關系;
圖9為按圖8Ⅸ-Ⅸ線的剖開截面的放大圖;
圖10與圖9相似,但表示了本發(fā)明的一種變化形式;
圖11為本發(fā)明變形踏板的側視圖;
圖12與圖8相似,但表示了踏板的連接構件;和圖13和14分別表示線性電機定子的不同排列方式的側視圖。
現參照附圖描述本發(fā)明的一個最佳實施例。這一實施例是用于在水平方向上運載乘客的電動人行道(移動人行道),現描述其結構。主框架1由例如為L型截面的角鐵件組合形成。特別是,主框架1包括一對右和左主框架構件2A和2B,與右和左主框架構件2A和2B互連的水平構件3,水平構件沿主框架2A和2B的長度方向留出較大空間。雖然附圖中沒有表示,但在主框架1中固定有引導踏板5(將在下面描述)的一對向前運動導軌4U和一對反向運動導軌4D。每一踏板5包括一乘客踏在上面的水平踏板部分6,安裝在踏板部分6的相反面上的加強構件7A和7B。踏板5具有一高度(厚度)hc。踏板5具有兩根軸8,此兩根軸穿過分別設置在踏板5側面部分的一對加強構件7A且延伸出去。一對滾輪9分別可轉動地固定于每根軸8的兩端。由于兩根軸8分別設置在踏板5的前、后部分,并在踏板5的移動方向上彼此間隔一定距離,每一踏板5的四個滾輪9沿著向前運動導軌4U或反向運動導軌4D而移動。軸8的兩端部分與一對環(huán)形鏈(環(huán)形延伸件)10相連,這樣踏板5以循環(huán)方式互相連接?;ハ噙B接的踏板5由線性電機11所驅動。線性電機11,例如線性感應電動機包括定子13和與定子13相對設置的移動構件12。雖然圖中未表示,但定子13包括一定子鐵心和一繞在定子鐵心上的定子線圈。線性電機11由工業(yè)用電源或通過換流器而被驅動。移動構件12由類似鋁和銅的非磁性導體單獨組成,或通過非磁性導體疊加在磁性材料表面的組合材料組成。一對移動構件12通過諸如螺釘和焊接的通用方法直接固定在加強構件7B上,加強構件是安裝在每一踏板5的相對兩側。一對移動構件12(12A和12B)以相互對稱的關系分別設置在每一踏板5的相對的側面部分。另一方面,定子13通過主框架1上的水平構件3而被固定,以便與移動構件12A和12B相對。更特別的是,定子13(13A和13B)分別支承在支承框架14上,每一對支承框架14都在相鄰的水平構件3之間延伸并固定(圖3)。設置在相鄰的水平構件3之間的空間L和設置在踏板5的向前運動通道和反向運動通道之間的空間X內的定子13A和13B的高度ha,在高度方向上與水平構件3的高度hb是重疊的。定子13A和13B與移動構件12A和12B間隔一短距離g。
上述結構是關于踏板5的向前運動的一側。如圖4所示,關于反向運動的一側,定子13A和13B通過支承框架14安裝在相鄰的水平構件3之間,并向下面對著固定安裝在踏板5另一側的移動構件12A和12B。
支承框架14含有一導軌邊14G,且與穿過踏板5而延伸的軸8相對,具有一小間隙δ(圖3),支承框架14的導軌邊14G限制了踏板5朝向定子13的吸引,以避免電動人行道在運行過程中由此而造成的定子13和移動構件12之間的磁性吸力M和N的產生而引起軸8的彎曲。這樣,導軌邊14G防止了上述磁性吸力成為滾輪9的負荷。定子13(13A和13B)及移動構件12(12A和12B)是如下形成和布置的,即在踏板5的移動方向和踏板5的寬度方向上制成扁平狀。固定安裝在踏板5另一側的移動構件12也可作為加強構件以減少踏板5的彎曲。
安裝件15固定安裝在一對右和左主框架構件2A和2B的上端,扶手板16固定安裝在安裝件15的下端。一移動扶手17以與踏板5相同的速度沿每一扶手板16的周緣移動。每一扶手板16的下部固定端用內蓋18和外蓋19罩住。
在上述結構的電動人行道中,通過激勵定子13,使驅動力施加于移動構件12上,這樣與移動構件12整體連接的踏板5沿向前運動導軌4U和反向運動導軌4D移動,以此來運載乘客。
定子13和移動構件12形成扁平形狀,這樣排列使它們互相垂直重疊,因此,定子13可以設置在踏板5的向前運動通道和反向運動通道之間,每對配套定子13也可設置在相鄰的水平構件3之間。結果,分別布置在向前運動通道和反向運動通道上的踏板5的踏板部分6之間形成的距離S(圖2)與普通的電動人行道相等。這樣,在本實施例的線性電機驅動人行道中,在向前運動通道上的踏板5的踏板部分6下面的高度(即主框架1的高度)沒有增加,因此,電動人行道線的尺寸沒有增加。
每對配套的移動構件12A和12B分別固定安裝在踏板5的兩側部分,因此將由于定子13A和13B產生的磁性吸力,而使踏板5(在滾輪9附近)朝向定子13A和13B的位移或變形的力矩限定到最小。這樣可降低踏板5的剛性,從而減輕其重量。
在該實施例中,由于第一組定子13A和13B(上側)和第二組定子13A和13B(下側)分別以相對的關系設置在踏板5的向前運動通道和反向運動通道上,因此在圖5中以箭頭P和Q表示的驅動力,可按循環(huán)方式均勻地施加在互相連接的踏板5上。這樣,踏板5的向前運動通道的驅動力與反向運動通道的驅動力平衡,每一踏板5可以平穩(wěn)地移動。此外,由于分別作用在向前運動通道的定子13和反向運動通道的定子13上的反作用力FP和FQ方向相反,這些反作用力FP和FQ相互抵消,這樣,這些反作用力不會作用到支承定子13的水平構件3上。另外,由于使踏板5以循環(huán)方式互相連接的一對鏈條10不需要傳遞驅動力,只需有一防止相鄰的踏板5脫開的強度。
下面參照圖6和7描述移動扶手17的驅動與踏板5的制動。通過鏈條10以循環(huán)方式互相連接的眾多踏板5,在踏板5的運動通道換向處,分別由設置在電動人行道的進口和出口處的一對鏈輪21A和21B導向。這對鏈輪21A和21B固定安裝在由主框架1支承的可轉動軸20上,且一對鏈條10分別繞在一對鏈輪21A和21B上而延伸。一對驅動鏈輪22A和22B固定安裝在兩根可轉動軸20中的至少一根上,兩根可轉動軸分別設置在電動人行道的進口和出口處(每根軸上固定安裝有一對鏈輪21A和21B)。一對傳動鏈23分別繞在傳動鏈輪22A和22B上而延伸,以分別驅動一對扶手驅動裝置24,從而分別驅動一對移動扶手17。例如,扶手驅動裝置24包括在適當位置夾持移動扶手17的從動滾輪26,和推動移動扶手17靠在從動滾輪26上的驅動滾輪25。驅動鏈23傳動用于轉動的驅動滾輪25。
一轉動盤27固定安裝在可轉動軸20上,且設置在驅動鏈輪22A的外側。一制動裝置28以相對關系設置在轉動盤27外周部分。例如,制動裝置28包括一用于夾持一與轉動盤27相對面的盤狀制動裝置。
在上述結構中,當眾多的踏板5由線性電機驅動而移動時,與踏板5連接的鏈條10移動而驅使鏈輪21A和21B轉動,從而使在可轉動軸20上的驅動鏈輪22A和22B轉動。其結果是分別地環(huán)繞驅動鏈輪22A和22B而延伸的傳動鏈23驅動相應的扶手驅動裝置24上的驅動滾輪25,這樣驅動滾輪25與從動滾輪26一起使移動扶手17移動。當需要停止電動人行道的作業(yè)時,操縱制動裝置28以制動或剎住轉動盤27。通過轉動盤27的制動,踏板5則通過可轉動軸20、鏈輪21A和21B及鏈條10而被剎住。
在上述實施例中,配有移動構件12的踏板5由線性電機的定子13所驅動,且相鄰的踏板5互相隔開一間隙而不會相互干擾。這樣,如圖8所示,當踏板5D、5F和5R按箭頭方向移動,踏板5D接受來自定子13的推動力,推動已越過該定子13的踏板5F,同時在踏板5D間有一縮減的間隙G,也通過鏈條10拉動還未到達定子13的踏板5F。每當踏板越過定子13時,這種推力和拉力都會產生,特別是當踏板5D受到推動力而推動已越過的定子13的踏板5F時,由于碰撞而產生聲音。這樣,經常會產生噪聲。
鑒于上面所述,相鄰的踏板5D、5F、5R的至少一個相對端有一間隔物29的形成,而大致地使相鄰的踏板間的間隙G保持不變,以減少間隙G的變化。如果相鄰踏板5之間間隙G的變化被消除了,撞擊就不存在了,這樣撞擊聲就不發(fā)生了。在這種情況下,間隔物29由類似橡膠或彈簧之類的彈性材料組成,間隔物29就可具有緩沖作用。在圖8中,間隔物29在相鄰踏板之一5D的頭部或前端A處形成,且面對另一踏板5D的尾部或后端B。然而,間隔物29可分別設在踏板頭端A和尾端B的相反一端,或間隔物29可設在一踏板5D的頭端和尾端,在這種情況下,分別與踏板5D前后相鄰的踏板上沒有設置間隔物29。
如圖2所示,踏板5(5D、5F、5R)通過安裝在穿過踏板延伸的軸8的兩端的滾輪9,沿著向前運動導軌4U而移動。然而,在線性電機運行過程中,當將一電磁吸引力施加在定子13上,踏板5通過移動構件12有向下位移的趨勢。為了將這種位移限制到最小程度,可以考慮將軸8加粗;然而,即使加粗了軸8,一大載荷將作用在滾輪9的軸承(圖中未畫出)上,該軸承安裝在軸8的兩端部分。另外,為減少噪聲而在每一滾輪9的外周安裝橡膠輪胎,在這種情況下,橡膠輪胎受壓縮而減小對置的移動構件12和定子13間的間隙。橡膠輪胎的過度受壓會縮短橡膠輪胎的使用壽命,且當定子13和移動構件12之間的間隙減小時,它們可能會互相接觸,此外驅動力的變化會阻止踏板的平穩(wěn)移動。
因此,如圖8和9所示,在與移動構件12相對的定子13表面上設有使13和移動構件12的相對表面之間的間隙g保持不變的間隙保持構件30A和30B。按踏板5的移動方向的間隙保持構件30A和30B,彼此間隔布置。間隙保持構件30A和30B由滑動材料構成。
使用這種結構,即使當電磁吸引力作用在移動構件12和定子13之間,它們之間的間隙g將通過間隙保持構件30A和30B而保持不變。這樣,就不需要加粗滾輪9的軸8了,且在每一滾輪9上安裝橡膠輪胎的情況下,橡膠輪胎不會過度地受壓。特別地,由于間隙g保持不變,由線性電機產生的推動力也是基本上持續(xù)不變的。順便說說,在每一滾輪9安裝有橡膠輪胎的情況下,當乘客踏上電動人行道時,最好在間隙保持構件30A和30B及移動構件12之間預先設定一與橡膠輪胎的壓縮量相對應的間隔,這樣能消除間隙保持構件30A和30B負擔踏板的全部重量的缺點。
由非磁性材料組成的間隙保持構件30A和30B為滑動構件,具有低摩擦系數和耐磨性。然而,由于間隙保持構件30A和30B與移動構件12接觸,滑動阻力和滑動噪聲的產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如圖10所示,非磁性轉動構件31從移動構件12(設在踏板5D的相反側)向定子13伸出。由于有了轉動構件31,上述的滑動阻力和滑動噪聲就被消除了。轉動構件31從移動件12處的伸出量取決于移動構件12和定子13間的間隙g。
雖然上面的描述是關于在水平方向上電動人行道的移動,當然這種結構也可應用于設置在傾斜方向上的電動人行道。
本發(fā)明也可運用于大約呈30°傾斜的自動扶梯。圖11表示了這種自動扶梯的一踏板32。踏板32包括一乘客踏在上面的踏板部分33,一對分別支承踏板部分33的側面部分,大致為三角形的加強框架34,一從踏板構件33的后端向下延伸并固定在加強框架34上的升降裝置35,一由軸旋轉固定的前滾輪36和后滾輪37,這些軸分別被支撐在加強框架34下面的前后兩端上。踏板32通過前后滾輪36和37沿著一對導軌38移動。雖然附圖中沒有表示,但和前一實施例中所描述的電動人行道一樣,踏板32通過設在滾輪36和37的軸上的環(huán)形鏈與相鄰踏板32A連接。一線性電機的移動構件39通過支撐構件40安裝在每對加強框架34的下面,移動構件39設在一對前后滾輪36和37的軸之間。移動構件39按踏板32的移動方向和寬度方向呈扁平形狀。與移動構件39相對的線性電機定子(未示)按照前述實施例中電動人行道的定子相同的方法設置。為防止在線性電機運行過程中,相鄰的踏板32和32A之間的撞擊,加強框架34的前端或頭端分別安裝有間隔物41,該間隔物41是凸出的,且與踏板32A升降裝置下端35S相對。由于加強框架34設置在升降裝置下端35S的內側,因此當間隔物41撞擊時,升降裝置下端35S不會變形。
在上述的每個實施例中,踏板5(5D、5F、5R)、33都通過鏈條10以循環(huán)方式互相連接。這樣,當驅動力作用在后面的踏板時,鏈條很容易松掉,因此后面的踏板就撞擊前面的踏板。為防止撞擊,就必須設置間隔物29、41。圖12表示了一種不需要間隔物29、41的踏板互連結構。更特別的是,相鄰的踏板5通過連接構件42而互相連接。連接構件42由剛性材料構成,并在其相對兩端通過銷43和44與相鄰踏板5的加強件7A樞軸連接。使用這種連接結構,當左面的踏板5被驅動而按圖12中箭頭所示方向移動時,右面的踏板5通過連接構件42被推動,這樣兩踏板5之間的間隙G沒有改變。因此,兩踏板5之間的撞擊就不存在了,并且由于撞擊所引起的噪聲和對踏板5的損壞也不會產生了。
然后,參見圖13和14。在圖13中,線性電機的上面一排定子13按照與踏板5的向前運動通道的相對關系而設置,而下面一排定子13則按照與踏板5的反向運動通道的相對關系而設置。當乘客傳送裝置擠滿乘客,所有的定子13都被激勵以使乘客傳送裝置運行;然而,當乘客傳送裝置上沒有乘客或只有少部分乘客時,在踏板5的向前運動通道的終點上的定子13G既可單獨被激勵,又可與在反向運動通道的起始點上的定子13R聯合一起被激勵。通過以這種方式使乘客傳送裝置運行,在向前運動通道上的所有踏板都被拉著移動,這樣可平穩(wěn)地移動。然而,當在向前運動通道的起始點上的定子和在反向運動通道的終點上的定子被激勵時,在向前運動通道上的所有踏板被推動。這樣,在踏板被通過鏈條互相連接的情況下,鏈條有可能松動,以致踏板從導軌上抬起。因此,這是不可行的。
在圖14中,線性電機的所有定子13都按照與踏板5的向前運動通道的相對關系而設置。通過激勵所有定子13,在向前運動通道上的多數踏板5總能獲得驅動力,因此踏板能穩(wěn)定地傳送乘客。
如上所述,在本發(fā)明中,共同地組成線性電機的定子和移動構件按踏板的移動方向和寬度方向呈扁平狀,且定子和移動構件被設置在踏板的向前運動通道和反向運動通道之間。采用這種結構,可安裝線性電機而不必增加乘客傳送裝置的尺寸。
另外,由于在線性電機的定子和移動構件之間設置了間隙保持裝置,及在相鄰的踏板之間設置了間隔物,踏板可平穩(wěn)地移動。
權利要求
1.一種乘客傳送裝置,包括以循環(huán)方式互連并沿著一向前運動通道和設置在所述向前運動通道下面的反向運動通道而移動的眾多踏板;和一驅動所述踏板的線性電機;其特征在于共同組成所述線性電機的定子和移動構件按所述踏板的移動方向和所述踏板的寬度方向是呈扁平狀的;所述定子設在所述向前運動通道和反向運動通道之間;所述移動構件分別安裝在所述踏板的相反側。
2.一種乘客傳送裝置,包括以循環(huán)方式互連并沿一向前運動通道和設置在所述向前運動通道下面的反向運動通道而移動的眾多的踏板;一對設在所述向前運動通道上,以便引導所述眾多踏板的右和左向前運動導軌;一對設在所述反向運動通道上,以便引導所述眾多的踏板的右和左反向運動導軌;和用于驅動所述眾多踏板的線性電機;其特征在于共同組成所述線性電機的定子和移動構件,按所述踏板的移動方向和所述踏板的寬度方向是呈扁平狀的;所述定子設在所述一對右和左向前運動導軌及一對右和左反向運動導軌之間;所述移動構件分別安裝在所述踏板的相反側。
3.一種乘客傳送裝置,包括以循環(huán)方式互連并沿著一向前運動通道和設置在所述向前運動通道下面的反向運動通道而移動的眾多踏板;一驅動所述踏板的線性電機;一支承所述踏板及所述線性電機的主框架;其特征在于共同組成所述線性電機的定子和移動構件,按所述踏板的移動方向和所述踏板的寬度方向是呈扁平狀的;所述定子設置在所述向前運動通道和反向運動通道之間,也設置在鄰近的構成所述主框架一部分的水平構件之間;所述移動構件分別安裝在所述踏板的相反側。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乘客傳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的設置是這樣的,即所述定子按照所述乘客傳送裝置的高度方向是與所述水平構件重疊的。
5.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種乘客傳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按所述有關的踏板的移動方向是平行的。
6.一種乘客傳送裝置,包括以循環(huán)方式互連并沿著一向前運動通道和設置在所述向前運動通道下面的反向運動通道而移動的眾多踏板;和一驅動所述踏板的線性電機;所述線性電機的定子設在所述向前運動通道和反向運動通道之間,且所述線性電機的移動構件分別安裝在所述踏板的相反側,以便使所述移動構件與所述定子垂直相對;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子和所述移動構件之間設有保持間隙的間隙保持裝置。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乘客傳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和所述移動構件,按所述踏板的移動方向和所述踏板的寬度方向是呈扁平形狀的。
8.如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種乘客傳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動構件上設有間隙保持裝置,并向所述定子伸出。
9.如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種乘客傳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子上設有間隙保持裝置,并向所述移動件伸出。
10.如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種乘客傳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間隙保持裝置在其伸出端有一轉動構件。
11.如權利要求8、9或10所述的一種乘客傳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間隙保持裝置由非磁性材料構成。
12.一種乘客傳送裝置,包括以循環(huán)方式互連并沿著一向前運動通道和設置在所述向前運動通道下面的反向運動通道而移動的眾多踏板;和一驅動所述踏板的線性電機;其特征在于共同組成所述線性電機的定子和移動構件,按所述踏板的移動方向和所述踏板的寬度方向而言,是呈扁平狀的;所述移動構件分別安裝在所述踏板的相反側;所述定子設置在所述向前運動通道和反向運動通道之間;和所述定子分成在所述向前運動通道上與所述移動構件相對的第一組及在所述反向運動通道上與所述移動構件相對的第二組。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一種乘客傳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組定子和所述第二組定子在所述踏板的移動方向上是交錯排列的。
14.一種乘客傳送裝置,包括以循環(huán)方式互連并沿著一向前運動通道和設置在所述向前運動通道下面的反向運動通道而移動的眾多踏板;一驅動所述踏板的線性電機;以及與所述踏板的運動作同步運動的移動裝置;其特征在于還提供一通過所述踏板的移動而轉動的轉動構件;所述被驅動的移動裝置是通過轉動件的轉動而移動的。
15.一種乘客傳送裝置,包括以循環(huán)方式互連并沿著一向前運動通道和設置在所述向前運動通道下面的反向運動通道而移動的眾多踏板;和一驅動所述踏板的線性電機;其特征在于,提供一通過所述踏板的移動而轉動的轉動構件,和一向所述轉動構件施加制動力的制動裝置。
16.一種乘客傳送裝置,包括以循環(huán)方式互連并沿著一向前運動通道和設置在所述向前運動通道下面的反向運動通道而移動的眾多踏板;一驅動所述踏板的線性電機;和一與所述踏板的運動作同步移動的移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提供了一通過所述踏板的運動而轉動的第一轉動構件;還提供通過所述第一轉動構件的旋轉而轉動的一第二轉動構件和一第三轉動構件;所述移動裝置由所述第二轉動構件的旋轉而被驅動;還提供了一向所述第三轉動構件施加制動力的制動裝置。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一種乘客傳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轉動構件為一用于控制位于所述向前運動通道和所述反向運動通道之間的所述踏板的換向的導向轉動件。
18.一種操縱乘客傳送裝置的方法,該裝置包括以循環(huán)方式互連并沿著一向前運動通道和設在所述向前運動通道下面的反向運動通道而移動的眾多踏板;和許多驅動所述踏板的線性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許多線性電機可根據所述乘客傳送裝置的運行情況有選擇地驅動。
19.一種操縱乘客傳送裝置的方法,該裝置包括以循環(huán)方式互連并沿著一向前運動通道和在所述向前運動通道下面的反向運動通道而移動的眾多踏板;和驅動所述踏板的線性電機的許多定子,所述定子設置在所述向前運動通道和所述反向運動通道之間,并按所述踏板的移動方向而排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乘客傳送裝置運動過程中設置在所述向前運動通道終點對面的所述許多定子中之一始終被激勵。
20.一種乘客傳送裝置的踏板結構,包括由一對右和左環(huán)形延伸構件支撐的眾多踏板,所述踏板由一線性電機驅動,在兩相鄰的所述踏板的至少一個相對端上設有一保持所述兩相鄰踏板之間的間隙的間隔物。
21.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一種踏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間隔物具有緩沖作用。
22.一種乘客傳送裝置的踏板結構,包括以循環(huán)方式互相連接的眾多踏板,所述踏板由一線性電機驅動,且所述踏板按所述踏板的移動方向和所述踏板的寬度方向具有呈扁平形狀的線性電機的定子。
23.一種乘客傳送裝置的踏板結構,包括以循環(huán)方式排列的眾多踏板,所述踏板由一線性電機驅動,且每一所述踏板具有一與其相鄰踏板連接的連接部分。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介紹一種乘客傳送裝置。為減小乘客傳送裝置的安裝尺寸,尤其是高度,乘客傳送裝置設計成由一線性電機驅動,線性電機的定子和移動構件是制成扁平狀的,且設置在踏板的向前運動通道和反向運動通道之間。移動構件分別安裝在踏板上。
文檔編號B66B23/14GK1054951SQ9110179
公開日1991年10月2日 申請日期1991年3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1990年3月19日
發(fā)明者齊藤忠一, 小和平, 中里真朗 申請人:株式會社日立制作所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玉山县| 襄城县| 滦南县| 弥渡县| 疏勒县| 米易县| 灵宝市| 海口市| 连南| 阜阳市| 龙山县| 汉沽区| 固镇县| 呼图壁县| 井研县| 宣城市| 贵州省| 凤山县| 平南县| 桦南县| 定边县| 蓬莱市| 绵竹市| 佛坪县| 孙吴县| 闽清县| 黑河市| 威远县| 东阿县| 普格县| 阿尔山市| 固镇县| 江孜县| 观塘区| 清远市| 浙江省| 丹棱县| 政和县| 苏尼特右旗| 云林县| 新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