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立器件的dc-dc恒流驅(qū)動電路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基于分立器件的DC-DC恒流驅(qū)動電路。它包括電源輸入端P1、第一電容C1~第八電容C8、壓敏電阻ZNR1、第一二極管D1、第二二極管D2、第一電阻R1~第八電阻R8、第一三極管Q1~第四三極管Q4、電感L1、發(fā)光二極管LED1;本實用新型采用分立器件來構(gòu)建恒流驅(qū)動電路,代替了現(xiàn)有技術(shù)中的恒流控制芯片,本實用新型不僅實現(xiàn)了通過恒定電流驅(qū)動LED,還可以有效節(jié)約很大的成本,易于推廣和實用。
【專利說明】基于分立器件的DC-DC恒流驅(qū)動電路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恒流電路,特別是公開一種基于分立器件的DC-DC恒流驅(qū)動電路。
【背景技術(shù)】
[0002]LED的應(yīng)用越來越廣泛,而LED它本身是可以發(fā)光的二極管,它的許多電氣特性基本與二極管相似,只不過它的門檻電壓及正向?qū)妷?br>
Vp比普通的二極管要大。LED正向?qū)〞r,與普通的二極管的阻抗特性非常類似,動態(tài)阻抗
比較小,也就是說微小的電壓變化會使電流變化較大。所以LED需要一個能恒定電流的電路來驅(qū)動。而目前市場上的LED DC-DC驅(qū)動電路都需要半導(dǎo)體廠家的設(shè)計的專用芯片來控制,這些芯片的價格有較高,不利于推廣。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shù)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不僅能實現(xiàn)通過恒定電流驅(qū)動LED,還可以有效節(jié)約成本、易于推廣和實用的基于分立器件的DC-DC恒流驅(qū)動電路。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基于分立器件的DC-DC恒流驅(qū)動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帶有2個引腳的電源輸入端P1、第一電容Cl、第二電容C2、第三電容C3、第四電容C4、第五電容C5、第六電容C6、第七電容C7、第八電容C8、壓敏電阻ZNR1、第一二極管D1、第二二極管D2、第一電阻R1、第二電阻R2、第三電阻R3、第四電阻R4、第五電阻R5、第六電阻R6、第七電阻R7、第八電阻R8、第一三極管Q1、第二三極管Q2、第三三極管Q3、第四三極管Q4、電感L1、發(fā)光二極管LEDl ;
[0005]所述電源輸入端Pl的一個引腳分別與所述第一電容Cl的一端、壓敏電阻ZNRl的一端、第一二極管Dl的正極相連;所述第一電容Cl的另一端與所述電源輸入端Pl的另一個引腳相連后接地;所述壓敏電阻ZNRl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二極管Dl的負(fù)極分別與所述第二電容C2的一端、第三電容C3的一端、第一電阻Rl的一端、第一三極管Ql的發(fā)射極、第二三極管Q3的發(fā)射極、第三三極管Q3的集電極相連,
[0006]所述第二電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電容C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電阻Rl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第一三極管Ql的基極、第四電容C4的一端、第五電阻R5的一端相連;
[0007]所述第一三極管Ql的集電極分別與所述第二電阻R2的一端、第二三極管Q2的基極相連,所述第二三極管Q2的集電極與所述第三三極管Q3的基極相連,所述第二電阻R2的另一端接地;
[0008]所述第四電容C4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三電阻R3的一端相連,所述第三三極管Q3的發(fā)射極分別與所述第三電阻R3的另一端、第二二極管D2的負(fù)極、第四電阻R4的一端、電感LI的一端相連;所述第四電阻R4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七電容C7的一端相連,所述第七電容C7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二極管D2的正極相連后接地;
[0009]所述電感L1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第五電容C5的一端、第六電容C6的一端、第八電容C8的一端、發(fā)光二極管LED1的負(fù)極相連;所述第五電容C5的另一端與所述第六電容C6的另一端相連后接地,所述發(fā)光二極管LED1的負(fù)極分別與所述第八電容C8的另一端、第八電阻R8的一端、第七電阻R7的一端、第六電阻R6的一端相連;所述第八電阻R8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七電阻R7的另一端相連后接地;所述第六電阻R6的另一端與所述第四三極管Q4的基極相連,所述第四三極管Q4的發(fā)射極接地,所述第四三極管Q4的集電極與所述第五電阻R5的另一端相連。
[0010]所述第一二極管D1為防反接的二極管。
[0011]所述第二電容C2、第三電容C3、第五電容C5、第六電容C6為濾波電容。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分立器件來構(gòu)建本實用新型,不僅實現(xiàn)了通過恒定電流驅(qū)動LED,還可以有效節(jié)約很大的成本,易于推廣和實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電路結(jié)構(gòu)連接關(guān)系不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根據(jù)圖1,本實用新型包括帶有2個引腳的電源輸入端P1、第一電容C1、第二電容C2、第三電容C3、第四電容C4、第五電容C5、第六電容C6、第七電容C7、第八電容C8、壓敏電阻ZNR1、第一二極管D1、第二二極管D2、第一電阻R1、第二電阻R2、第三電阻R3、第四電阻R4、第五電阻R5、第六電阻R6、第七電阻R7、第八電阻R8、第一三極管Q1、第二三極管Q2、第三三極管Q3、第四三極管Q4、電感L1、發(fā)光二極管LED1。
[0015]所述電源輸入端P1的一個引腳分別與所述第一電容C1的一端、壓敏電阻ZNR1的一端、第一二極管D1的正極相連;所述第一電容C1的另一端與所述電源輸入端P1的另一個引腳相連后接地;所述壓敏電阻ZNR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二極管D1的負(fù)極分別與所述第二電容C2的一端、第三電容C3的一端、第一電阻R1的一端、第一三極管Q1的發(fā)射極、第二三極管Q3的發(fā)射極、第三三極管Q3的集電極相連。
[0016]所述第二電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電容C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電阻R1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第一三極管Q1的基極、第四電容C4的一端、第五電阻R5的一端相連。
[0017]所述第一三極管Q1的集電極分別與所述第二電阻R2的一端、第二三極管Q2的基極相連,所述第二三極管Q2的集電極與所述第三三極管Q3的基極相連,所述第二電阻R2的另一端接地。
[0018]所述第四電容C4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三電阻R3的一端相連,所述第三三極管Q3的發(fā)射極分別與所述第三電阻R3的另一端、第二二極管D2的負(fù)極、第四電阻R4的一端、電感L1的一端相連;所述第四電阻R4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七電容C7的一端相連,所述第七電容C7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二極管D2的正極相連后接地。
[0019]所述電感L1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第五電容C5的一端、第六電容C6的一端、第八電容C8的一端、發(fā)光二極管LED1的負(fù)極相連;所述第五電容C5的另一端與所述第六電容C6的另一端相連后接地,所述發(fā)光二極管LED1的負(fù)極分別與所述第八電容C8的另一端、第八電阻R8的一端、第七電阻R7的一端、第六電阻R6的一端相連;所述第八電阻R8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七電阻R7的另一端相連后接地;所述第六電阻R6的另一端與所述第四三極管Q4的基極相連,所述第四三極管Q4的發(fā)射極接地,所述第四三極管Q4的集電極與所述第五電阻R5的另一端相連。
[0020]本實用新型工作過程如下:通電時第二三極管Q2的基極電壓被第二電阻R2拉低,第二三極管Q2導(dǎo)通,去第二三極管Q2導(dǎo)通,驅(qū)動第三三極管Q3導(dǎo)通。電流由以下回路經(jīng)過,電源輸入端Pl —第一二極管Dl —第三三極管Q3 —電感LI —發(fā)光二極管LEDl —第七電阻R7 //第八電阻R8—接地。由于回路中有串聯(lián)電感LI,所以流過該回路的電流是逐漸增大的,根據(jù)歐姆定律U=I*R,那么第七電阻R7 //第八電阻R8的電壓也是逐漸增大的,當(dāng)該電壓增大,可以使第四三極管Q4導(dǎo)通,第四三極管Q4導(dǎo)通會拉低第一三極管Ql的基極電壓,此時第一三極管Ql導(dǎo)通,第一三極管Ql導(dǎo)通將拉高第二三極管Q2的基極電壓,此時第二三極管Q2截止,第二三極管Q2截止后第三三極管Q3基極無電流驅(qū)動,那么第三三極管Q3也將截止。第三三極管Q3截止后電感LI存在電荷,電感LI通過以下回路放電,電感LI —發(fā)光二極管LEDl —第七電阻R7 //第八電阻R8 —第二二極管D2 —電感LI,電感LI放電過程回路的電流逐漸減小,根據(jù)歐姆定律第七電阻R7 //第八電阻R8的電壓也逐漸減小,當(dāng)電壓減小到第四三極管Q4的截止電壓時,第四三極管Q4截止,第四三極管Q4截止后第一三極管Ql的基極電壓將被第一電阻Rl拉高,第一三極管Ql截止,第一三極管Ql截止后第二三極管Q2的基極又被第二電阻R2拉低,第二三極管Q2重新導(dǎo)通,第二三極管Q2導(dǎo)通后驅(qū)動第三三極管Q3導(dǎo)通,電流又重新由以下回路經(jīng)過,電源輸入端Pl —第一二極管Dl —第三三極管Q3 —電感LI —發(fā)光二極管LEDl —第七電阻R7 //第八電阻R8 —接地,如此開關(guān)可以控制流經(jīng)發(fā)光二極管LEDl的電流值,起到恒流作用,電路中第一二極管Dl是一個防反接的二極管,防止輸入端被反接時保護電路不損壞,壓敏電阻ZNRl吸收電源輸入端的高壓脈沖信號或靜電,保護電路的器件不受這些干擾信號損壞,第二電容C2、第三電容C3是輸入端的濾波電容,濾除輸入端的紋波,第五電容C5、第六電容C6是輸出端的濾波電容,由于電感LI充放電過程電流紋波很大,輸出端需要很大容值電容來濾除電流紋波,使發(fā)光二極管LEDl免受沖擊。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基于分立器件的DC-DC恒流驅(qū)動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帶有2個引腳的電源輸入端P1、第一電容C1、第二電容C2、第三電容C3、第四電容C4、第五電容C5、第六電容C6、第七電容C7、第八電容C8、壓敏電阻ZNR1、第一二極管D1、第二二極管D2、第一電阻R1、第二電阻R2、第三電阻R3、第四電阻R4、第五電阻R5、第六電阻R6、第七電阻R7、第八電阻R8、第一三極管Q1、第二三極管Q2、第三三極管Q3、第四三極管Q4、電感L1、發(fā)光二極管LED1 ;所述電源輸入端P1的一個引腳分別與所述第一電容C1的一端、壓敏電阻ZNR1的一端、第一二極管D1的正極相連;所述第一電容C1的另一端與所述電源輸入端P1的另一個引腳相連后接地;所述壓敏電阻ZNR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二極管D1的負(fù)極分別與所述第二電容C2的一端、第三電容C3的一端、第一電阻R1的一端、第一三極管Q1的發(fā)射極、第二三極管Q3的發(fā)射極、第三三極管Q3的集電極相連,所述第二電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電容C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電阻R1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第一三極管Q1的基極、第四電容C4的一端、第五電阻R5的一端相連;所述第一三極管Q1的集電極分別與所述第二電阻R2的一端、第二三極管Q2的基極相連,所述第二三極管Q2的集電極與所述第三三極管Q3的基極相連,所述第二電阻R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電容C4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三電阻R3的一端相連,所述第三三極管Q3的發(fā)射極分別與所述第三電阻R3的另一端、第二二極管D2的負(fù)極、第四電阻R4的一端、電感L1的一端相連;所述第四電阻R4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七電容C7的一端相連,所述第七電容C7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二極管D2的正極相連后接地;所述電感L1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第五電容C5的一端、第六電容C6的一端、第八電容C8的一端、發(fā)光二極管LED1的負(fù)極相連;所述第五電容C5的另一端與所述第六電容C6的另一端相連后接地,所述發(fā)光二極管LED1的負(fù)極分別與所述第八電容C8的另一端、第八電阻R8的一端、第七電阻R7的一端、第六電阻R6的一端相連;所述第八電阻R8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七電阻R7的另一端相連后接地;所述第六電阻R6的另一端與所述第四三極管Q4的基極相連,所述第四三極管Q4的發(fā)射極接地,所述第四三極管Q4的集電極與所述第五電阻R5的另一端相連。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立器件的DC-DC恒流驅(qū)動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極管D1為防反接的二極管。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立器件的DC-DC恒流驅(qū)動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電容C2、第三電容C3、第五電容C5、第六電容C6為濾波電容。
【文檔編號】H05B37/02GK203492248SQ201320660673
【公開日】2014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5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3年10月25日
【發(fā)明者】錢建斌 申請人:上海晨闌光電器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