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便攜式電子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聲音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便攜式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便攜式設備正在不斷的朝更小型化的方法發(fā)展,如手機、筆記本電腦、PDA、 PAD等各種便攜式設備在功能變得越來越強大的同時,體積都在不斷變小。而現(xiàn)有的帶有揚聲器的便攜式電子設備而言,由于體積不斷變小,因此留給揚聲器的空間也變得越來越小,由于留給揚聲器的空間有限,因此對揚聲器的設計有相當?shù)南拗疲@些造成便攜式電子設備雖然有揚聲器,但整體的聲音效果并不好,如低音效果不好, 高音產(chǎn)生破音等。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便攜式電子設備,提高便攜式電子設備的整體音效。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便攜式電子設備,包括殼體;設置于所述殼體內(nèi)部的主板;一揚聲器,與所述主板電連接;所述殼體內(nèi)部形成有一容納空間;所述揚聲器設置于所述容納空間內(nèi),所述容納空間被所述揚聲器分隔,形成一前聲腔和一密封的后聲腔,所述前聲腔和后聲腔之間相互隔離,且所述前聲腔通過至少一個出聲孔與外界連通;所述揚聲器的體積與所述前聲腔的體積的比值位于2到5之間,和/或所述揚聲器的體積與所述后聲腔的體積的比值位于5/6到10/9之間。上述的便攜式電子設備,其中,所述揚聲器包括一震膜,所述震膜的面積與所述至少一個出聲孔的總面積的比值位于40到45之間。上述的便攜式電子設備,其中,所述容納空間內(nèi)具有一形狀與所述揚聲器形狀相對應的揚聲器固定部,所述揚聲器通過一緩沖墊固定到所述揚聲器容納部中,分隔所述容納空間,形成所述前聲腔和后聲腔。上述的便攜式電子設備,其中,所述緩沖墊的厚度在0. 4mm到Imm之間。上述的便攜式電子設備,其中,所述便攜式電子設備的殼體由底部殼體和頂部殼體組成,底部殼體和頂部殼體相互配合形成一內(nèi)部空間,所述容納空間屬于所述內(nèi)部空間的一部分。上述的便攜式電子設備,其中,所述便攜式電子設備的殼體由底部殼體和頂部殼體組成,底部殼體和頂部殼體相互配合形成一內(nèi)部空間,所述內(nèi)部空間中設置有主板和與主板電連接的元件,所述容納空間為所述底部殼體、頂部殼體、主板和所述元件中的多個配合形成的空間。
上述的便攜式電子設備,其中,配合形成所述容納空間的部件之間的結合部位被密封。上述的便攜式電子設備,其中,所述便攜式電子設備的殼體由底部殼體和頂部殼體組成,底部殼體和頂部殼體相互配合形成一內(nèi)部空間,所述內(nèi)部空間中設置有主板和與主板電連接的元件,所述底部殼體、頂部殼體、主板和所述元件中的多個配合形成一容納體放置空間,一用于設置所述揚聲器的容納體設置于所述容納體放置空間內(nèi),所述容納空間為所述容納體限定的空間或所述容納體與形成所述容納體放置空間的部件配合形成的空間。上述的便攜式電子設備,其中,所述至少一個出聲孔形成于所述殼體上,所述殼體上形成的有所述出聲孔的部分與所述揚聲器的出聲口相對。上述的便攜式電子設備,其中,所述至少一個出聲孔位于所述容納空間上,所述殼體上開設有與所述容納空間上的出聲孔相對的開口,用于使所述揚聲器發(fā)出的聲音通過所述出聲孔和開口傳導到所述殼體外部。本發(fā)明實施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發(fā)明具體實施例中,由于所述揚聲器的體積與所述前聲腔的體積的比值位于2 到5之間,和/或所述揚聲器的體積與所述后聲腔的體積的比值位于5/6到10/9之間,相對于體積比值在該范圍之外的設計而言,固有頻率在6kHz-8kHz的頻率數(shù)量大大增加,提
高聲音效果。而進一步通過控制,使得震膜的面積與所述至少一個出聲孔的總面積的比值位于 40到45之間,以及緩沖墊的厚度在0. 4mm到Imm之間,進一步提高聲音效果。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便攜式電子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形成容納空間的一種情況的示意圖;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形成容納空間的另一種情況的示意圖;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形成容納空間的再一種情況的示意圖;圖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實際的容納空間形成于底部殼體時的示意圖;圖6為圖5所示的容納空間與揚聲器結合后的示意圖;圖7為圖5所示的容納空間與揚聲器以及頂部殼體的裝配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便攜式電子設備中,將一揚聲器設置于一位于殼體內(nèi)部的容納空間內(nèi),所述容納空間被所述揚聲器分隔形成一前聲腔和一密封的后聲腔,通過設計揚聲器的體積與前聲腔體積的比值,和/或所述揚聲器的體積與所述后聲腔的體積的比值,來提高揚聲器的聲音效果。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便攜式電子設備,如圖1所示,包括殼體(圖中未示出);設置于所述殼體內(nèi)部的主板(圖中未示出);一揚聲器11,與所述主板電連接;
所述殼體內(nèi)部形成有一容納空間12 ;所述揚聲器11設置于所述容納空間12內(nèi),所述容納空間12被所述揚聲器分隔, 形成一前聲腔121 (圖1中被菱形填充的部分)和一密封的后聲腔122 (圖1中被豎線條填充的部分),所述前聲腔121和后聲腔122之間相互隔離,且所述前聲腔121通過至少一個出聲孔(圖中未示出)與外界連通;所述揚聲器11的體積與所述前聲腔121的體積的比值位于2到5之間,和/或所述揚聲器11的體積與所述后聲腔122的體積的比值位于5/6到10/9之間。當然,應當理解是,上述的容納空間是以圓形為例進行的說明,但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中并不限定該容納空間的形狀,其可以根據(jù)設計需求進行調整。該所述前聲腔121通過至少一個出聲孔(圖中未示出)與外界連通,而所有的揚聲器中都有一振膜,在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中,所述振膜的面積與所述至少一個出聲孔的總面積的比值位于40到45之間。在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中,該容納空間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形成,分別說明如下。< 方式一 >便攜式電子設備的殼體通常由兩部分組成,底部殼體和頂部殼體,該底部殼體和頂部殼體相互配合形成一內(nèi)部空間,該容納空間屬于該內(nèi)部空間的一部分,容納空間與內(nèi)部空間除容納空間之外的部分相互隔離;所述容納空間的至少一個面(或者部分)為所述殼體的一部分,即所述容納空間的至少一個面(或者部分)由所述殼體來充當。因此,在方式一中,該容納空間為由一揚聲器容納部和所述底部殼體和頂部殼體配合形成,該揚聲器容納部兩端開口,所述容納部的兩個開口分別與所述底部殼體和頂部殼體配合,所述容納部、所述底部殼體和頂部殼體三者包圍形成所述容納空間。下面詳細說明如下。如圖2所示,該揚聲器容納部15以一體成型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底部殼體和頂部殼體中的一個殼體21的內(nèi)表面,封閉該揚聲器容納部的其中一個開口 13,而當所述底部殼體和頂部殼體扣合時,所述底部殼體和頂部殼體中的另一個殼體22就會封閉揚聲器容納部的另外一個出口 14,此時,揚聲器容納部15的兩個開口都被封閉。當揚聲器11設置于所述揚聲器容納部內(nèi),此時,揚聲器就會將揚聲器容納部分為相互隔離的兩個部分,而內(nèi)表面正對揚聲器的出聲口的殼體21上設置有所述至少一個出聲孔。< 方式二 >便攜式電子設備的殼體通常由兩部分組成,底部殼體和頂部殼體,該底部殼體和頂部殼體相互配合形成一內(nèi)部空間,該容納空間位于該內(nèi)部空間的中,與內(nèi)部空間相互隔 1 ;在方式一中,為該揚聲器設置了單獨的空間,而為了更好的節(jié)省空間,在方式二中,所述便攜式電子設備的殼體由底部殼體和頂部殼體組成,底部殼體和頂部殼體相互配合形成一內(nèi)部空間,所述內(nèi)部空間中設置有主板和與主板電連接的元件,所述容納空間為所述底部殼體、頂部殼體、主板和所述元件中的多個配合形成的空間。由于在該內(nèi)部空間中至少包括主板和各種與主板相連接的元件(如對于筆記本電腦而言,這些元件包括處理器、聲卡、顯卡、內(nèi)存、電池等),一般而言,這些元件、主板以及殼體之間相互配合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空間,如圖3所示,部件31、32、33、34與35相互配合可形成一向上開口的空間,此時可以將該揚聲器11設置于空間內(nèi),揚聲器的出聲口朝向上方然后在頂部殼體蓋上時,該頂部殼體覆蓋該向上的開口,揚聲器的出聲口朝向該頂部殼體的內(nèi)表面,此時在頂部殼體上設置出聲孔即可。當然,應當了解的是,上述的部件之間的配合可能有空隙,為了保證后音腔的密閉性以及聲音盡可能從出聲孔出去,則可以對上述部件的結合部進行密封處理,如涂抹一膠層。上述的31、32、33和34可以是各種部件,如主板、CPU、顯卡、電池等。只要其能夠形成一空間即可。<方式三>在方式二中,如圖3所示,將部件31、32、33、34與35相互配合形成的空間作為所述容納空間,將該揚聲器設置于空間內(nèi),但為了保證后音腔的密閉性以及聲音盡可能從出聲孔出去,需要對上述部件的結合部進行密封處理,如涂抹一膠層。而在方式三中,所述便攜式電子設備的殼體由底部殼體和頂部殼體組成,底部殼體和頂部殼體相互配合形成一內(nèi)部空間,所述內(nèi)部空間中設置有主板和與主板電連接的元件,所述底部殼體、頂部殼體、主板和所述元件中的多個配合形成一容納體放置空間,一用于設置所述揚聲器的容納體設置于所述容納體放置空間內(nèi),所述容納空間為所述容納體限定的空間或所述容納體與形成所述容納體放置空間的部件配合形成的空間。如圖4所示,一容納體(圖中圓柱)放置于部件31、32、33、34和35相互配合形成的空間中,該容納體可以是一端開口的容器,也可以是兩端均開口的容器,當容納體一端開口時,該開口與底部殼體和頂部殼體中的一個配合,覆蓋該開口,覆蓋開口的殼體對應于該被覆蓋的開口的部分開設所述至少一個出聲孔。而當容納體兩端開口時,兩個開口中的一個被底部殼體和頂部殼體中的一個所覆蓋,覆蓋開口的殼體對應于該被覆蓋的開口的部分開設所述至少一個出聲孔。另一個開口可以被部件31、32、33、;34和35中的任意一個覆蓋即可。當然,應當理解的是,揚聲器與容納空間配合,可以是通過形狀配合的方式來保證將容納空間分隔成相互隔離的兩部分,但是為了保證二者之間的隔離度,在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中,所述容納空間內(nèi)具有一形狀與所述揚聲器形狀相對應的揚聲器固定部,所述揚聲器通過一緩沖墊固定到所述揚聲器容納部中,分隔所述容納空間,形成所述前聲腔和后聲腔。其中,所述緩沖墊的厚度在0. 4mm到Imm之間。在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中,所述至少一個出聲孔形成于所述殼體上,所述殼體上形成有所述出聲孔的部分與所述揚聲器的出聲口相對。所述至少一個出聲孔也可以位于所述容納空間上,所述殼體上開設有與所述容納空間上的出聲孔相對的開口,用于使所述揚聲器發(fā)出的聲音通過所述出聲孔和開口傳導到所述殼體外部。出聲孔設置于形成該容納空間的部件上時,對應的殼體上開設有一個出口,該容納空間開設有出聲孔的部位朝向該開口。在覆蓋容納空間的殼體上設置的開孔時,該容納空間一端開口,該殼體上設置的開孔的部位與該開口對應。下面結合具體的結構對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電子設備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5所示,為一種容納空間的形成示意圖,如圖5所示,其中51為電子設備的殼體的第一部分51,而容納空間53以一體成型的方式形成于所述第一部分51上,其中容納空間內(nèi)部設置有一揚聲器固定部53。結合圖5和圖6所示,當揚聲器52放置到揚聲器固定部53時,將容納空間53分為相互隔離的兩個部分。如圖7所示,為揚聲器的裝配示意圖,當揚聲器52放置到揚聲器固定部53后,將容納空間53分為相互隔離的兩個部分,然后將電子設備的殼體的第一部分51和第二部分陽結合形成內(nèi)部空間,同時,該容納空間53分離出來的上方部分被殼體的第二部分52所覆蓋,形成后音腔,而前一部分形成前音腔。下面對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效果進行說明。對于各種具有揚聲器的便攜式電子設備而言,一般希望頻響曲線的高頻點在 6000Hz 8000Hz之間。因此,如何使得前聲腔頻率范圍能夠控制在6K 8K范圍內(nèi),從而達到最佳的聲音效果,是一款便攜式電子設備的揚聲器設計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志。按照本發(fā)明實施例的設計實現(xiàn)的電子設備,前聲腔中固有頻率在6kHz-8kHz的范圍的頻率數(shù)量迅速增多,大大提高了聲音效果。在本發(fā)明具體實施例中,分別以如下4組條件進行仿真分析。應當理解的是,下述的4組仿真條件下,每一組仿真所對應的其他參數(shù)均相同,如筋位高度、厚度,喇叭固定高度,密封材料的性能等。而在所有參數(shù)確定的情況下,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然后進行模態(tài)分析屬于本領域技術人員進行模擬設計的常用技術手段,因此在這里不對具體如何進行仿真進行詳細描述,而僅對仿真結果進行說明。第一組仿真條件在第一組仿真條件下,固定揚聲器體積與后聲腔體積的比值為10 10,緩沖墊厚度為0.7mm,振膜面積與出聲孔總面積的比值為40 1,而揚聲器體積與前聲腔體積比值為分別為7 1、5 1,3.5 1、2 1以及1 1,在上述數(shù)值確定后,建立每種情況下的模型上述條件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然后進行模態(tài)分析,并獲取固有頻率在6kHz-8kHz的頻
率數(shù)量,結果如下所示。
權利要求
1.一種便攜式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設置于所述殼體內(nèi)部的主板;一揚聲器,與所述主板電連接;所述殼體內(nèi)部形成有一容納空間;所述揚聲器設置于所述容納空間內(nèi),所述容納空間被所述揚聲器分隔,形成一前聲腔和一密封的后聲腔,所述前聲腔和后聲腔之間相互隔離,且所述前聲腔通過至少一個出聲孔與外界連通;所述揚聲器的體積與所述前聲腔的體積的比值位于2到5之間,和/或所述揚聲器的體積與所述后聲腔的體積的比值位于5/6到10/9之間。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揚聲器包括一震膜,所述震膜的面積與所述至少一個出聲孔的總面積的比值位于40到45之間。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納空間內(nèi)具有一形狀與所述揚聲器形狀相對應的揚聲器固定部,所述揚聲器通過一緩沖墊固定到所述揚聲器容納部中,分隔所述容納空間,形成所述前聲腔和后聲腔。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便攜式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沖墊的厚度在0.4mm到 Imm之間。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攜式電子設備的殼體由底部殼體和頂部殼體組成,底部殼體和頂部殼體相互配合形成一內(nèi)部空間,所述容納空間屬于所述內(nèi)部空間的一部分。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攜式電子設備的殼體由底部殼體和頂部殼體組成,底部殼體和頂部殼體相互配合形成一內(nèi)部空間,所述內(nèi)部空間中設置有主板和與主板電連接的元件,所述容納空間為所述底部殼體、頂部殼體、主板和所述元件中的多個配合形成的空間。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便攜式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配合形成所述容納空間的部件之間的結合部位被密封。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攜式電子設備的殼體由底部殼體和頂部殼體組成,底部殼體和頂部殼體相互配合形成一內(nèi)部空間,所述內(nèi)部空間中設置有主板和與主板電連接的元件,所述底部殼體、頂部殼體、主板和所述元件中的多個配合形成一容納體放置空間,一用于設置所述揚聲器的容納體設置于所述容納體放置空間內(nèi),所述容納空間為所述容納體限定的空間或所述容納體與形成所述容納體放置空間的部件配合形成的空間。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個出聲孔形成于所述殼體上,所述殼體上形成的有所述出聲孔的部分與所述揚聲器的出聲口相對。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個出聲孔位于所述容納空間上,所述殼體上開設有與所述容納空間上的出聲孔相對的開口,用于使所述揚聲器發(fā)出的聲音通過所述出聲孔和開口傳導到所述殼體外部。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便攜式電子設備,包括殼體;設置于所述殼體內(nèi)部的主板;一揚聲器,與所述主板電連接;所述殼體內(nèi)部形成有一容納空間;所述揚聲器設置于所述容納空間內(nèi),所述容納空間被所述揚聲器分隔,形成一前聲腔和一密封的后聲腔,所述前聲腔和后聲腔之間相互隔離,且所述前聲腔通過至少一個出聲孔與外界連通;所述揚聲器的體積與所述前聲腔的體積的比值位于2到5之間,和/或所述揚聲器的體積與所述后聲腔的體積的比值位于5/6到10/9之間。本發(fā)明提高了聲音效果。
文檔編號H04R1/02GK102413392SQ201010292598
公開日2012年4月11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9月26日
發(fā)明者甄慶娟, 辛志峰 申請人:聯(lián)想(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