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失真自動輸入衰減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輸入衰減器,尤其涉及一種低失真自動輸入衰減器。
【背景技術(shù)】
[0002]隨著現(xiàn)代電子技術(shù)的發(fā)展,在許多場合要用到快速調(diào)整衰減器,衰減器是在指定的頻率范圍內(nèi),一種用以引入一預(yù)定衰減的電路,一般以所引入衰減的分貝數(shù)及其特性阻抗的歐姆數(shù)來標(biāo)明,構(gòu)成衰減器的基本材料是電阻性材料,通常的電阻是衰減器的一種基本形式,由此形成的電阻衰減器網(wǎng)絡(luò)就是集總參數(shù)衰減器,這種衰減器通常有兩種實現(xiàn)方式,一是半導(dǎo)體小功率快調(diào)衰減器,如PIN管或FET單片集成衰減器;二是開關(guān)控制的電阻衰減網(wǎng)絡(luò);現(xiàn)在大多數(shù)輸入衰減器的失真率較高,影響其正常的使用。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低失真自動輸入衰減器。
[0004]本發(fā)明通過以下技術(shù)方案來實現(xiàn)上述目的:
[0005]一種低失真自動輸入衰減器,包括第一電阻至第十三電阻、第一電容至第十一電容、第一二極管至第五二極管、第一三極管至第四三極管、第一射頻扼流圈和第二射頻扼流圈,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一端為信號輸入端,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一二極管的正極、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射頻扼流圈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一二極管的負(fù)極分別與所述第十電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二極管的正極連接,所述第二二極管的負(fù)極分別與所述第三二極管的正極和所述第十一電容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三二極管的負(fù)極分別與所述第九電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電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射頻扼流圈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九電容的第二端為信號輸出端,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一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十電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二極管的負(fù)極連接,所述第二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五二極管的正極、所述第十一電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三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三電容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一射頻扼流圈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四電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四二極管的正極、所述第四電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六電阻的第一端連接并接正電壓,所述第五二極管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五電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三極管的集電極連接,所述第五電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射頻扼流圈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七電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三極管的集電極連接,所述第六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八電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七電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三極管的基極和所述第三三極管的集電極連接,所述第七電容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八電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七電阻的第二端連接并接地,所述第四電容的第二端與所述第四三極管的發(fā)射極連接并接地,所述第四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四三極管的基極連接,所述第五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六電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八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三極管的基極連接,所述第四三極管的集電極分別與所述第九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九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一三極管的發(fā)射極連接,所述第十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三極管的發(fā)射極連接,所述第六電容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八電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一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三電阻的第一端連接并接地,所述第三三極管的發(fā)射極與所述第十一電阻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三三極管的基極分別與所述第十二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三電阻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十二電阻的第二端為輸出端。
[0006]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7]本發(fā)明低失真自動輸入衰減器在輸入信號電平高于一定值時才開始起效,在電容、電阻與二極管的處理下,使輸入的信號頻率衰減,本發(fā)明結(jié)構(gòu)簡單,失真率低,具有推廣使用的價值。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本發(fā)明低失真自動輸入衰減器的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結(jié)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jìn)一步說明:
[0010]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低失真自動輸入衰減器,包括第一電阻Rl至第十三電阻R13、第一電容Cl至第十一電容C11、第一二極管Dl至第五二極管D5、第一三極管Tl至第四三極管T4、第一射頻扼流圈RFCl和第二射頻扼流圈RFC2,第一電容Cl的第一端為信號輸入端,第一電容Cl的第二端分別與第一二極管Dl的正極、第二電容C2的第一端和第一射頻扼流圈RFCl的第一端連接,第一二極管Dl的負(fù)極分別與第十電容ClO的第一端和第二二極管Dl的正極連接,第二二極管Dl的負(fù)極分別與第三二極管D3的正極和第十一電容Cll的第一端連接,第三二極管D3的負(fù)極分別與第九電容C9的第一端、第三電容C3的第一端和第二射頻扼流圈RFC2的第一端連接,第九電容C9的第二端為信號輸出端,第二電容C2的第二端與第一電阻Rl的第一端連接,第一電阻Rl的第二端分別與第十電容ClO的第二端、第二電阻R2的第一端和第四二極管D4的負(fù)極連接,第二電阻R2的第二端分別與第五二極管D5的正極、第i^一電容Cll的第二端和第三電阻R3的第一端連接,第三電阻R3的第二端與第三電容C3的第二端連接,第一射頻扼流圈RFCl的第二端分別與第四電容C4的第一端、第四二極管D4的正極、第四電阻R4的第一端、第五電阻R5的第一端和第六電阻R6的第一端連接并接正電壓,第五二極管D5的第二端分別與第五電容C5的第一端和第一三極管Tl的集電極連接,第五電容C5的第二端接地,第二射頻扼流圈RFC2的第二端分別與第七電容C7的第一端和第二三極管T2的集電極連接,第六電阻R6的第二端分別與第八電容CS的第一端、第七電阻R7的第一端、第二三極管T2的基極和第三三極管T3的集電極連接,第七電容C7的第二端分別與第八電容CS的第二端和第七電阻R7的第二端連接并接地,第四電容C4的第二端與第四三極管T4的發(fā)射極連接并接地,第四電阻R4的第二端與第四三極管T4的基極連接,第五電阻R5的第二端分別與第六電容C6的第一端、第八電阻R8的第一端和第一三極管Tl的基極連接,第四三極管T4的集電極分別與第九電阻R9的第一端和第十電阻RlO的第一端連接,第九電阻R9的第二端與第一三極管Tl的發(fā)射極連接,第十電阻RlO的第二端與第二三極管T2的發(fā)射極連接,第六電容C6的第二端分別與第八電阻R8的第二端、第十一電阻Rll的第一端和第十三電阻R13的第一端連接并接地,第三三極管T3的發(fā)射極與第十一電阻Rll的第二端連接,第三三極管T3的基極分別與第十二電阻R12的第一端和第十三電阻R13的第二端連接,第十二電阻R12的第二端為輸出端。
【主權(quán)項】
1.一種低失真自動輸入衰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電阻至第十三電阻、第一電容至第十一電容、第一二極管至第五二極管、第一三極管至第四三極管、第一射頻扼流圈和第二射頻扼流圈,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一端為信號輸入端,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一二極管的正極、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射頻扼流圈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一二極管的負(fù)極分別與所述第十電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二極管的正極連接,所述第二二極管的負(fù)極分別與所述第三二極管的正極和所述第十一電容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三二極管的負(fù)極分別與所述第九電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電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射頻扼流圈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九電容的第二端為信號輸出端,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一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十電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二極管的負(fù)極連接,所述第二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五二極管的正極、所述第十一電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三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三電容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一射頻扼流圈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四電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四二極管的正極、所述第四電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六電阻的第一端連接并接正電壓,所述第五二極管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五電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三極管的集電極連接,所述第五電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射頻扼流圈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七電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三極管的集電極連接,所述第六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八電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七電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三極管的基極和所述第三三極管的集電極連接,所述第七電容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八電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七電阻的第二端連接并接地,所述第四電容的第二端與所述第四三極管的發(fā)射極連接并接地,所述第四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四三極管的基極連接,所述第五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六電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八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三極管的基極連接,所述第四三極管的集電極分別與所述第九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九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一三極管的發(fā)射極連接,所述第十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三極管的發(fā)射極連接,所述第六電容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八電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一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三電阻的第一端連接并接地,所述第三三極管的發(fā)射極與所述第十一電阻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三三極管的基極分別與所述第十二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三電阻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十二電阻的第二端為輸出端。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低失真自動輸入衰減器,包括第一電阻至第十三電阻、第一電容至第十一電容、第一二極管至第五二極管、第一三極管至第四三極管、第一射頻扼流圈和第二射頻扼流圈,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一端為信號輸入端,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一二極管的正極、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射頻扼流圈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一二極管的負(fù)極分別與所述第十電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二極管的正極連接。本發(fā)明低失真自動輸入衰減器在輸入信號電平高于一定值時才開始起效,在電容、電阻與二極管的處理下,使輸入的信號頻率衰減,本發(fā)明結(jié)構(gòu)簡單,失真率低,具有推廣使用的價值。
【IPC分類】H03H11-24
【公開號】CN104682916
【申請?zhí)枴緾N201310642358
【發(fā)明人】李華
【申請人】成都優(yōu)百沃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6月3日
【申請日】2013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