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大功率重型薄煤層采煤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采煤機,尤其是涉及一種大功率重型薄煤層采煤機。
背景技術:
我國薄煤層的可采儲量豐富,貯存條件比較穩(wěn)定,而且煤質較好,近年來對薄煤層的開采力度在逐漸加大,較薄煤層逐漸變?yōu)橹鞑擅簩樱c此同時,采煤行業(yè)對薄煤層開采也日益重視。但是,目前較薄煤層和薄煤層開采的機械化程度還比較低,大多采用炮采的開采方式,因而實際開采過程中存在產量低、事故多、工人的工作環(huán)境惡劣、安全隱患很大等多種缺陷和不足。因而,要解決薄煤層的開采問題,從根本上把人從繁重體力勞動和惡劣危險的環(huán)境中解脫出來,根本的出路還在于采掘設備機械的高度自動化與智能化。尤其是近年來,隨著我國煤層逐步向深部開采,對薄煤層復雜地質煤田的開采日益緊迫,煤炭企業(yè)需求適應該地質條件的大功率重型薄煤層電牽引采煤機的呼聲越來越高。但是,現(xiàn)有的采煤機在薄煤層開采過程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功率較小、開采效率低、使用效果較差、嚴重影響我國薄煤層復雜地質煤田開采工作等多種實際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大功率重型薄煤層采煤機,其結構設計合理、整機功率大、開采效率高且工作性能穩(wěn)定可靠、使用效果好,能有效解決現(xiàn)有采煤機在薄煤層開采過程中存在的功率較小、開采效率低、使用效果較差等實際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大功率重型薄煤層采煤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身、分別安裝在機身內部左右兩側的左牽引部和右牽引部、分別安裝在機身外部左右兩側的左截割部和右截割部、分別安裝在機身下方左右兩側的左行走機構和右行走機構以及安裝在機身內的搖臂調高液壓系統(tǒng)和電氣控制系統(tǒng);所述電氣控制系統(tǒng)包括安裝在機身上的電控箱和安裝在電控箱內的控制器;所述左截割部包括鉸接在機身上的左搖臂、安裝在左搖臂前端的左滾筒和對左滾筒進行驅動的左截割電機,所述左截割電機安裝在左搖臂內且其與左滾筒之間進行傳動連接;所述右截割部包括鉸接在機身上的右搖臂、安裝在右搖臂前端的右滾筒和對右滾筒進行驅動的右截割電機,所述右截割電機安裝在右搖臂內且其與右滾筒之間進行傳動連接;所述搖臂調高液壓系統(tǒng)分別對左搖臂和右搖臂進行升降控制;所述左牽引部包括左牽引電機和與所述左牽引電機的電機動力輸出軸相接的左牽引傳動機構,所述左牽引電機通過所述左牽引傳動機構與所述左行走機構進行傳動連接;所述右牽引部包括右牽引電機和與所述右牽引電機的電機動力輸出軸相接的右牽引傳動機構,所述右牽引電機通過所述右牽引傳動機構與所述右行走機構進行傳動連接;所述左截割電機、右截割電機、左牽引電機、右牽引電機、左調高液壓系統(tǒng)和右調高液壓系統(tǒng)均由所述控制器進行控制;所述左截割電機和右截割電機的數(shù)量均為兩個,且兩個左截割電機組成對所述左滾筒進行驅動的左雙電機拖動系統(tǒng),兩個右截割電機組成對所述右滾筒進行驅動的右雙電機拖動系統(tǒng)。上述一種大功率重型薄煤層采煤機,其特征是所述控制器為PCC控制器。上述一種大功率重型薄煤層采煤機,其特征是所述機身上安裝有噴霧冷卻系統(tǒng), 所述噴霧冷卻系統(tǒng)包括供水裝置、與所述供水裝置相接的多個電機冷卻管道和通過供水管路與所述供水裝置相接的除塵噴霧裝置;多個所述電機冷卻管道包括多個分別布設在左截割電機、右截割電機、所述左牽引電機和所述右牽引電機的冷卻水管;所述電控箱內還安裝有供電裝置,所述左截割電機、右截割電機、左牽引電機和右牽引電機均通過電機供電電纜與所述供電裝置電連接,所述電機供電電纜的數(shù)量為多個; 且多個所述電機供電電纜自電控箱輸出后,經所述機身的煤壁側分別接至左截割電機、右截割電機、左牽引電機和右牽引電機的供電端;多個所述電機冷卻管道自所述供水裝置輸出后,經所述機身的煤壁側分別布設至左截割電機、右截割電機、左牽引電機和右牽引電機的外側。上述一種大功率重型薄煤層采煤機,其特征是所述左牽引傳動機構包括安裝在所述左牽引電機的電機動力輸出軸上的緊湊型行星減速器,且所述右牽引傳動機構包括安裝在所述右牽引電機的電機動力輸出軸上的緊湊型行星減速器;所述緊湊型行星減速器包括上下均開口的殼體、套裝在電機動力輸出軸上的一級行星減速結構和與所述一級行星減速結構配合進行傳動的二級行星減速結構;所述一級行星減速結構和二級行星減速結構均與牽引電機動力輸出軸同軸設置,且所述二級行星減速結構位于一級行星減速結構正下方;所述電機動力輸出軸從上至下裝入殼體內。上述一種大功率重型薄煤層采煤機,其特征是所述一級行星減速結構包括套裝在殼體內的一級行星內齒圈、多個均勻布設在電機動力輸出軸外側的一級行星輪軸、套裝在各一級行星輪軸上且與所述一級行星內齒圈相嚙合的一級行星輪和供多個所述一級行星輪軸安裝的一級行星架;所述一級行星輪軸和套裝在其上的一級行星輪組成一個一級行星減速機構,一級行星輪與一級行星輪軸之間通過一級行星軸承進行連接;所述二級行星減速結構包括套裝在殼體內的二級行星內齒圈、多個均勻布設在傳動軸外側的二級行星輪軸、套裝在各二級行星輪軸上且與所述二級行星輪軸相嚙合的二級行星輪和供多個所述二級行星輪軸安裝的二級行星架;所述二級行星輪軸和套裝在其上的二級行星輪組成一個二級行星減速機構;所述二級行星輪軸和二級行星輪之間通過二級行星軸承進行連接;所述傳動軸位于所述電機動力輸出軸正下方且二者呈同軸布設;所述二級行星內齒圈位于一級行星內齒圈的正下方且二者固定連接;所述二級行星架上設置有用于增大二級行星輪軸的剛度和強度的加勁支撐板。上述一種大功率重型薄煤層采煤機,其特征是所述二級行星輪由兩個行星輪組成,且兩個所述行星輪分別為上行星輪和下行星輪,所述上行星輪和下行星輪分別套裝在二級行星輪軸的上部和下部,且上行星輪和下行星輪與二級行星輪軸之間均通過二級行星軸承進行連接,加勁支撐板的數(shù)量為一道且其位于上行星輪和下行星輪之間。上述一種大功率重型薄煤層采煤機,其特征是所述二級行星軸承包括軸承內圈和滾動體,所述軸承內圈的外側壁上設置有供所述滾動體滾動的內圈滾道,所述二級行星輪的內側壁上設置有供所述滾動體滾動的外圈滾道。上述一種大功率重型薄煤層采煤機,其特征是所述搖臂調高液壓系統(tǒng)為雙調高
6液壓系統(tǒng),且所述雙調高液壓系統(tǒng)包括左調高油缸、右調高油缸、左調高泵箱、右調高泵箱以及左換向閥和右換向閥;所述左調高泵箱上接有液壓管路一和液壓管路二,且所述液壓管路一通過所述左換向閥與左調高油缸連通,所述液壓管路二通過所述右換向閥與右調高油缸連通;所述右調高泵箱上接有液壓管路三和液壓管路四,所述液壓管路三通過所述左換向閥與左調高油缸連通,所述液壓管路四通過所述右換向閥與右調高油缸連通;所述左調高油缸和右調高油缸分別通過搖臂傳動機構與左搖臂和右搖臂進行傳動連接;所述左調高泵箱和右調高泵箱均由所述控制器進行控制;所述雙調高液壓系統(tǒng)還包括左制動器、右制動器以及左截止閥和右截止閥,所述左制動器由左截止閥和右截止閥進行控制,且右制動器由左截止閥和右截止閥進行控制。上述一種大功率重型薄煤層采煤機,其特征是所述左搖臂和右搖臂與所述搖臂傳動機構之間均安裝有齒式離合器;所述齒式離合器包括心軸、同軸套裝在心軸上的從動輪和帶動從動輪進行同步轉動的主動輪,所述主動輪由所述搖臂調高液壓系統(tǒng)帶動進行轉動且其與所述搖臂調高液壓系統(tǒng)進行傳動連接,所述從動輪位于主動輪的正下方;所述心軸為空心軸,且所述空心軸內部同軸套裝有聯(lián)接桿,所述聯(lián)接桿在拉桿的上下拉動作用下能同步帶動從動輪進行上下移動,所述拉桿固定安裝在所述聯(lián)接桿的正下方,所述心軸、聯(lián)接桿與從動輪通過滑動銷組裝為一體;所述心軸與從動輪之間通過導向平鍵進行連接,所述主動輪下部與從動輪上部之間通過離合花鍵進行連接。上述一種大功率重型薄煤層采煤機,其特征是所述左行走機構為左行走箱,所述右行走機構為右行走箱,所述左行走箱和右行走箱的結構相同;所述左行走箱和右行走箱均包括一側開口的箱體和扣裝在箱體一側開口上的大端蓋組成,所述箱體內部裝有驅動輪、齒輪和齒軌輪;所述驅動輪同軸安裝在用于傳遞動力的花鍵軸上,所述花鍵軸與所述左牽引傳動機構或所述右牽引傳動機構相接,且驅動輪與箱體之間通過軸承進行連接,所述齒輪和齒軌輪一前一后固定安裝在齒軌輪軸上,所述齒輪與驅動輪相嚙合;所述箱體內部還設置有油盒,所述油盒固定在大端蓋上,所述油盒包括內部存有潤滑油的盒體以及分別與盒體相連通的注油管一和注油管二,所述注油管一的出油口位于齒輪與驅動輪之間的嚙合處且通過注油管一對齒輪與驅動輪注入潤滑油,所述注油管二的出油口位于齒軌輪的需潤滑部位上且通過注油管二對齒軌輪注入潤滑油;所述盒體上設置有透氣孔一和用于向盒體注入潤滑油的進油孔一,且所述大端蓋上對應設置有進油孔二和透氣孔二,所述進油孔一與所述進油孔二相通,且透氣孔一與所述透氣孔二相通。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1、結構設計合理、使用操作簡便、安裝布設方便且使用效果好,工作性能穩(wěn)定。2、適用面廣,適用于采高為1.; 2. 5m,煤層傾角彡40°的較薄煤層綜采工作面使用,采煤機整機的功率配置和高強度設計,使得本實用新型能順利開采夾矸、大傾角、斷層及解放層等復雜地質條件的較薄煤層工作面。3、性能優(yōu)良,與同采高范圍的機組相比具有以下特點①采用雙電機拖動系統(tǒng)使得采煤機的截割功率最大,單個搖臂的截割功率提高到2X200KW,切割能力強;②牽引力最大,單個牽引電機的功率為55Kw,整機最大牽引力達到500kN,為同檔次采煤機最大;③ 采用雙調高液壓系統(tǒng),可實現(xiàn)左、右搖臂同時升降;并且在一套液壓系統(tǒng)出現(xiàn)故障時,可簡便、即時轉換為單套調高系統(tǒng)正常運行,減少了故障停機率;④供電電壓采用3. 3kV,而國內同檔次采煤機供電電壓為1. 14kV,高電壓提高了供電效率;⑤裝機功率925kW。4、電控箱內的控制系統(tǒng)是CANopen現(xiàn)場總線結構,使電氣控制系統(tǒng)更可靠;同時控制器選用控制計算機PCC,綜合了 PLC和工業(yè)PC兩者的技術優(yōu)勢,如PLC的高可靠性和定時時鐘,PC的多任務運行、高速運算力、良好的擴展性和開放的通信等。同時,PCC控制器采用Runtime定性分時多任務的操作系統(tǒng)。如果具有可靠的傳感器,這樣使用高級語言就很方便記憶截割功能的實現(xiàn)。實際使用時,PCC控制器能夠實現(xiàn)采煤機自動化所需的強大的數(shù)據處理能力及豐富的通訊能力,系統(tǒng)具有良好的抗干擾能力,大大提高了采煤機電氣系統(tǒng)的可靠性。另外,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接觸器和隔離開關性能可靠,有效地保證采煤機無故障運行時間。5、搖臂的齒式離合器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且使用效果好,尤其適用薄煤層煤田開采的需要。實際使用過程中,由于適用于薄煤層煤田的地質條件,所采用采煤機的搖臂功率大、結構緊湊,若采用傳統(tǒng)的齒式離合器結構,由于受結構限制,滑動銷的尺寸無法放大, 在采煤機割煤過程中,當滾筒割煤受到沖擊時,滑動銷經常被慣性軸所剪斷,影響采煤機正常采煤;而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心軸與從動輪之間設置導向平鍵,當薄煤層采煤機搖臂啟?;蚴艿經_擊載荷時,由導向平鍵承受附加載荷,因此能有效避免采煤機在作業(yè)過程中因搖臂受沖擊而造成滑動銷被心軸剪斷現(xiàn)象的發(fā)生,同時還大大提高了齒式離合器的工作可靠性。6、所采用的行走箱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和使用效果好,行走箱箱體內部設置有油盒,油盒包括盒體以及與盒體相連通的注油管一和注油管二,同時盒體上設置有進油孔一和透氣孔一,進油孔一與設置在大端蓋上的進油孔二相通,透氣孔一與設置在大端蓋上的透氣孔二相通。實際使用過程中,通過注油管一中對驅動輪和齒輪進行潤滑,通過注油管二對齒軌輪進行潤滑,從而改善了輪齒之間的潤滑,能有效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油盒外置容易被煤或石頭損壞的問題,同時減少了行走機構輪齒齒面的磨損,進而延長了行走機構齒輪的使用壽命。7、電機冷卻采用水冷方式,且水冷管道上裝有水冷式變頻器,同時電機冷卻管道和電機供電電纜的布設方式非常合理。由于薄煤層煤田深入開采中所使用的采煤機要求截割功率大,但是又限于煤層工作面對采煤機高度的限制,搖臂上所裝的截割電機不能做功率太大的電機,而為了滿足采煤機截割功率的要求,大功率薄煤層采煤機采用一個搖臂安裝兩臺截割電機的方法來增大截割功率,但是這為電機供電電纜和冷卻管道的布線提出了難題。本實用新型中,所有電機供電電纜和電機冷卻管道均沿采煤機的煤壁側(即采煤機機身靠近煤壁的一側)進行布設,這樣,不僅布設好的電機供電電纜和冷卻管道方便受保護,而且大大減少了老塘側的管路數(shù)量。同時,接至截割電機的電機供電電纜可簡便將兩個截割電機串在一起,接線線路簡單且易于保護。另外,由于薄煤層采煤機的機面高度低,機身窄,以往在老塘側布線容易造成管路擠壓,不易保護,而且影響工人操作。本實用新型中, 電機供電電纜和冷卻管道都保護在護板下,大大減少了采煤機操作側的管路,易于個人操作,有效地防止了電機供電電纜和冷卻管道在采煤機運行時被煤塊或石頭砸壞。8、牽引部行星減速器的結構設計合理且使用效果好,投入成本低,尤其適宜薄煤層煤田采煤機的實際需求。由于國內薄層復雜地質煤層的開采需要,所用采煤機的結構小且功率大,因而牽引軸輸出端的行星減速器需承受的扭矩大,由于自身結構要求,行星減速器在徑向的尺寸受到了限制,要想在強度上滿足要求,就必須加大行星輪的齒寬,相應使得行星輪軸軸向尺寸加長,但是按照傳統(tǒng)的四行星輪結構,行星輪軸的剛度和強度難以保證。 而本實用新型則通過在行星架上增設一個加勁支撐板給行星輪軸增加了一道支撐,提高了行星輪軸的剛度和強度。同時,由于行星減速器的徑向尺寸受到了限制,行星輪內置的軸承負載大,因而現(xiàn)有的調心滾子軸承在尺寸和承載上已滿足不了實際需要。因而,本實用新型中將二級行星輪軸承采用特制的滿滾子軸承,該軸承自身不帶外圈,行星輪內壁為軸承外圈滾道,這樣就節(jié)省了傳動調心滾子軸承外圈所占空間,在滿足強度的前提下,大大減小了行星輪的結構尺寸。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整機功率大、開采效率高且工作性能穩(wěn)定可靠、使用效果好,能有效解決現(xiàn)有采煤機在薄煤層開采過程中存在的功率較小、開采效率低、使用效果較差、嚴重影響我國薄煤層復雜地質煤田開采工作等多種實際問題。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俯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搖臂調高液壓系統(tǒng)的工作原理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齒式離合器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行走箱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5的A-A剖視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行走箱內所裝油盒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冷卻管道和電機供電電纜的布設位置示意圖。圖9為圖8的俯視圖。圖10為本實用新型緊湊型行星減速器的結構示意圖。圖11為本實用新型緊湊型行星減速器中二級行星架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機身;4-電控箱;7-左截割電機;10-右截割電機;11-3-左調高泵箱;11-6-右手動換向閥;11-9-左截止閥;13-右行走箱;16-電機動力輸出軸;17-42- 一級行星輪軸;17-45- 一級行星軸承;
9
2-左牽引部; 5-左搖臂; 8-右搖臂; 11-1-左調高油缸; 11-4-右調高泵箱; 11-7-左制動器; 11-10-右截止閥; 14-噴霧冷卻系統(tǒng); 17-1-殼體;
17-43- 一級行星輪; 17-51-二級行星內齒
3-右牽引部; 6-左滾筒; 9-右滾筒; 11-2-右調高油缸; 11-5-左手動換向閥;
11-8-右制動器;
12-左行走箱; 15-電機冷卻管道; 17-41-—級行星內齒圈;
17-44- 一級行星架; 17-52-二級行星輪軸;[0055]圈 [0056]17--53- 二級行星輪;17--531-上行星-輪;17-532-下行星輪;[0057]17--54- 二級行星架;17--55- 二級行」量軸承;17-56-加勁支撐板[0058]18--電機供電電纜;19--ι-油盒;19-2-驅動輪;[0059]19--3-花鍵軸;19--4-齒輪;19-5-齒軌輪;[0060]19--6-齒軌輪軸;19--7-箱體;19-8-大端蓋;[0061]19--9-盒體;19-- ο-注油管-19-11-注油管二 ;[0062]19--12-進油孔一;19--13-透氣孔-19-14-卡套式鉸接[0063]接頭;[0064]19--15-卡套式端直通19-16-導向滑靴;20-1-主動輪; 管接頭;20--2-滑動銷;20--3-從動輪;20--4-心軸;[0067]20--5-聯(lián)接桿;20--6-拉桿;20--7-手柄;[0068]20--8-定位螺釘;20--9-端蓋一;20--10-~立而蓋_■;[0069]20--11.-銷子;20--12-導向平鍵;20--13--密封座;[0070]20--14.-離合花鍵;20--15-外部護殼;20--16--圓柱軸。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機身1、分別安裝在機身1內部左右兩側的左牽引部2和右牽引部3、分別安裝在機身1外部左右兩側的左截割部和右截割部、分別安裝在機身1下方左右兩側的左行走機構和右行走機構以及安裝在機身1內的搖臂調高液壓系統(tǒng)和電氣控制系統(tǒng)。所述電氣控制系統(tǒng)包括安裝在機身1上的電控箱4和安裝在電控箱4內的控制器;所述左截割部包括鉸接在機身1上的左搖臂5、安裝在左搖臂5前端的左滾筒6 和對左滾筒6進行驅動的左截割電機7,所述左截割電機7安裝在左搖臂5內且其與左滾筒6之間進行傳動連接。所述右截割部包括鉸接在機身1上的右搖臂8、安裝在右搖臂8前端的右滾筒9和對右滾筒9進行驅動的右截割電機10,所述右截割電機10安裝在右搖臂 8內且其與右滾筒9之間進行傳動連接。所述搖臂調高液壓系統(tǒng)分別對左搖臂5和右搖臂 8進行升降控制。所述左牽引部2包括左牽引電機和與所述左牽引電機的電機動力輸出軸 16相接的左牽引傳動機構,所述左牽引電機通過所述左牽引傳動機構與所述左行走機構進行傳動連接。所述右牽引部3包括右牽引電機和與所述右牽引電機的電機動力輸出軸相接的右牽引傳動機構,所述右牽引電機通過所述右牽引傳動機構與所述右行走機構進行傳動連接。所述左截割電機7、右截割電機10、左牽引電機、右牽引電機、左調高液壓系統(tǒng)和右調高液壓系統(tǒng)均由所述控制器進行控制。所述左截割電機7和右截割電機10的數(shù)量均為兩個,且兩個左截割電機7組成對所述左滾筒6進行驅動的左雙電機拖動系統(tǒng),兩個右截割電機10組成對所述右滾筒9進行驅動的右雙電機拖動系統(tǒng)。本實施例中,所述左雙電機拖動系統(tǒng)和所述右雙電機拖動系統(tǒng)均為雙電動機聯(lián)軸拖動系統(tǒng)。所述控制器為PCC控制器,并且電控箱4內的電氣控制系統(tǒng)是CANopen現(xiàn)場總線結構。[0074]本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所述搖臂調高液壓系統(tǒng)為雙調高液壓系統(tǒng),且所述雙調高液壓系統(tǒng)包括左調高油缸11-1、右調高油缸11-2、左調高泵箱11-3、右調高泵箱11-4以及左換向閥和右換向閥。所述左調高泵箱11-3上接有液壓管路一和液壓管路二,且所述液壓管路一通過所述左換向閥與左調高油缸11-1連通,所述液壓管路二通過所述右換向閥與右調高油缸11-2連通。所述右調高泵箱11-4上接有液壓管路三和液壓管路四,所述液壓管路三通過所述左換向閥與左調高油缸11-1連通,所述液壓管路四通過所述右換向閥與右調高油缸11-2連通。所述左調高油缸11-1和右調高油缸11-2分別通過搖臂傳動機構與左搖臂5和右搖臂8進行傳動連接。實際使用過程中,所述左調高泵箱11-3和右調高泵箱11-4均由所述控制器進行控制。所述雙調高液壓系統(tǒng)還包括左制動器11-7、右制動器11-8以及左截止閥11-9和右截止閥11-10,所述左制動器11-7由左截止閥11-9和右截止閥11-10進行控制,且右制動器11-8由左截止閥11-9和右截止閥11-10進行控制。本實施例中,所述左換向閥為左手動換向閥11-5,所述右換向閥為右手動換向閥11-6。實際使用過程中,所述左調高油缸11-1 和右調高油缸11-2分別對左截割部和右截割部的采高和臥底量進行調整。正常情況下,連接于左調高泵箱11-3上接有液壓管路一(即管路al和bl)與左調高油缸11-1連通,連接于右調高泵箱11-4的液壓管路三(即管路cl、dl)與右調高油缸 11-2連通,這樣由兩套調高液壓系統(tǒng)(即基于左調高泵箱11-3的左調高液壓系統(tǒng)和基于右調高泵箱11-4的右調高液壓系統(tǒng))分別獨立控制左搖臂5和右搖臂8的調高。左截止閥 11-9和右截止閥11-10中的一個截止閥開啟,則另一個截止閥關閉,相應地由其中一個調高液壓系統(tǒng)控制采煤機的制動。當左調高泵箱11-3或右調高泵箱11-4出現(xiàn)故障時,不必停機緊急處理,可簡單地通過左手動換向閥11-5和右手動換向閥11-6便可切換至處于正常工作狀態(tài)的另一個液壓調高系統(tǒng)中。例如,當左調高泵箱11-3出現(xiàn)故障時,通過左手動換向閥11-5將液壓管路四(即管路c2、d2)與左調高油缸11-1連通,同時右截止閥11-10開啟且左截止閥11-9關閉,由右調高液壓系統(tǒng)控制采煤機的制動;反之,當右調高泵箱11-4 出現(xiàn)故障時,通過右手動換向閥11-6將液壓管路二(即管路a2、M)與右調高油缸11-2連通,同時左截止閥11-9開啟且右截止閥11-10關閉,由左調高液壓系統(tǒng)控制采煤機的制動, 并相應實現(xiàn)用一個泵箱代替兩個泵箱的全部功能,而采煤機照常工作、出煤。待檢修班修復或將故障泵箱拆出到地面修理,不影響采煤機的正常使用,大大提高了采煤機的出煤量。同時,所述左搖臂5和右搖臂8與所述搖臂傳動機構之間均安裝有齒式離合器。結合圖4,本實施例中,所述齒式離合器包括心軸20-4、同軸套裝在心軸20-4上的從動輪20-3 和帶動從動輪20-3進行同步轉動的主動輪20-1,所述主動輪20-1由所述搖臂調高液壓系統(tǒng)帶動進行轉動且其與所述搖臂調高液壓系統(tǒng)進行傳動連接,所述從動輪20-3位于主動輪20-1的正下方。所述心軸20-4為空心軸,且所述空心軸內部同軸套裝有聯(lián)接桿20-5, 所述聯(lián)接桿20-5在拉桿20-6的上下拉動作用下能同步帶動從動輪20-3進行上下移動,所述拉桿20-6固定安裝在所述聯(lián)接桿20-5的正下方,所述心軸20-4、聯(lián)接桿20_5與從動輪 20-3通過滑動銷20-2組裝為一體。所述心軸20-4與從動輪20_3之間通過導向平鍵20-12 進行連接,所述主動輪20-1下部與從動輪20-3上部之間通過離合花鍵20-14進行連接。實際安裝時,所述齒式離合器安裝在外部護殼20-15內。本實施例中,所述滑動銷20-2與心軸20-4呈垂直布設,所述拉桿20-6下部設置有密封座20-13。[0079]本實施例中所述心軸20-4的外側壁上設置有供導向平鍵20-12安裝的鍵槽,所述導向平鍵20-12的數(shù)量為1個 3個。所述主動輪20-1上部設置有端蓋一 20-9,所述心軸20-4下部設置有端蓋二 20-10,所述主動輪20-1同軸套裝在圓柱軸20-16上,所述圓柱軸20-16為空心圓柱軸且聯(lián)接桿20-5由下至上伸入至所述圓柱軸內,所述空心軸的內徑與聯(lián)接桿20-5的直徑相同,所述空心圓柱軸下部設置有供聯(lián)接桿20-5上下移動的移動通道且所述移動通道的直徑與聯(lián)接桿20-5的直徑相同。所述圓柱軸20-16上部安裝在端蓋一 20-9上且主動輪20-1與圓柱軸20-16之間通過軸承進行連接。所述拉桿20_6下端設置有手柄20-7,所述手柄20-7位于密封座20-13下方,所述手柄20_7與拉桿20_6之間以及手柄20-7與端蓋二 20-10之間均固定連接。本實施例中,所述手柄20-7通過銷子20-11與拉桿20-6固定連接。所述手柄20-7通過定位螺釘20-8與端蓋二 20-10固定連接。實際使用過程中,滑動銷20-2將從動輪20-3、心軸20_4和聯(lián)接桿20_5連接起來, 使得從動輪20-3以隨聯(lián)接桿20-5 —起上下移動,且心軸20-4隨從動輪20_3同步轉動;拉桿20-6通過擋圈和軸承與聯(lián)接桿20-5連接,使得聯(lián)接桿20-5隨拉桿20_6 —并上下移動, 同時二者之間可以相互轉動。其中,滑動銷20-2不僅用于連接從動輪20-3、心軸20-4和聯(lián)接桿20-5,而且用于承受附加剪力。實際安裝時,將端蓋一 20-9和端蓋二 20-10固定在外部護殼20_15內,當左搖臂 5或右搖臂8正常工作時,所述齒式離合器處于如圖4所示的“合位”狀態(tài),所述搖臂傳動機構傳入的功率由主動輪20-1輸入,主動輪20-1通過離合花鍵20-14帶動從動輪20_3同步旋轉,功率由從動輪20-3輸出,同時心軸20-4和聯(lián)接桿20-5在滑動銷20_2的作用下隨從動輪20-3同步轉動;當左搖臂5或右搖臂8啟停或者受到沖擊載荷時,從動輪20-3和心軸20-4之間產生速度差,從而對滑動銷20-2產生沖擊,使得滑動銷20-2承受附加剪切力, 引起斷裂。由于在心軸20-4與從動輪20-3之間設置有導向平鍵20-12,且導向平鍵20-12 置于心軸20-4的鍵槽中,則導向平鍵20-12相對于心軸20-4靜止,而導向平鍵20-12相對于從動輪20-3移動,由導向平鍵20-12承受附加載荷,此時的滑動銷20-2只起聯(lián)接作用, 避免了被沖擊載荷剪斷,因此大大提高了齒式離合器的工作可靠性。當需要更換所述齒式離合器的工作狀態(tài)時,擰下定位螺釘20-8,拉出手柄20-7并使其旋轉90度,再擰上定位螺釘20-8,則齒式離合器處于“離位”狀態(tài),當手柄20-7被拉出時,從動輪20-3通過滑動銷 20-2、聯(lián)接桿20-5和拉桿20-6被拉出,這時主動輪20_1和從動輪20_3分開,如想讓齒式離合器回到“合位”狀態(tài),只需反向操作即可。本實施例中,所述左行走機構為左行走箱12,所述右行走機構為右行走箱13,所述左行走箱12和右行走箱13的結構相同。結合圖5、圖6及圖7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左行走箱12和右行走箱13均包括一側開口的箱體19-7和扣裝在箱體19-7 —側開口上的大端蓋19-8組成,所述箱體19_7內部裝有驅動輪19-2、齒輪19-4和齒軌輪19-5。所述驅動輪19_2同軸安裝在用于傳遞動力的花鍵軸19-3上,所述花鍵軸19-3與所述左牽引傳動機構或所述右牽引傳動機構相接,且驅動輪19-2與箱體19-7之間通過軸承進行連接,所述齒輪19-4和齒軌輪19_5 —前一后固定安裝在齒軌輪軸19-6上,所述齒輪19-4與驅動輪19-2相嚙合。所述箱體19_7內部還設置有油盒19-1,所述油盒19-1固定在大端蓋19-8上,所述油盒19-1包括內部存有潤滑油的盒體19-9以及分別與盒體19-9相連通的注油管一 19-10和注油管二 19-11,所述注油管一 19-10的出油口位于齒輪19-4與驅動輪19-2之間的嚙合處且通過注油管一 19-10 對齒輪19-4與驅動輪19-2注入潤滑油,所述注油管二 19-11的出油口位于齒軌輪19_5的需潤滑部位上且通過注油管二 19-11對齒軌輪5注入潤滑油。所述盒體19-9上設置有透氣孔一 19-13和用于向盒體19-9注入潤滑油的進油孔一 19-12,且所述大端蓋19_8上對應設置有進油孔二和透氣孔二,所述進油孔一 19-12與所述進油孔二相通,且透氣孔一 19-13 與所述透氣孔二相通。實際安裝時,所述箱體19-7下部設置有導向滑靴19-16,所述導向滑靴19_16上端位于箱體19-7內部,所述導向滑靴19-16與繞齒軌輪軸19-6轉動連接。本實施例中, 所述注油管一 19-10和注油管二 19-11均為鋼管,且注油管一 19-10通過卡套式鉸接管接頭19-14與盒體19-9相連通,所述注油管二 19-11通過卡套式端直通管接頭19-15與盒體 19-9相連通。所述油盒19-1與大端蓋19-8之間的連接方式為焊接。實際使用時,透氣孔一 19-13與大端蓋19-8上的透氣孔二相通,以保證油盒19-1內的油正常流出。實際使用過程中,所述左牽引傳動機構或所述右牽引傳動機構傳入的功率通過花鍵軸19-3輸入到左行走箱12或右行走箱13內,經左行走箱12或右行走箱13內部的驅動輪19-2和齒輪19-4傳遞后,由齒軌輪19-5輸出。且實際使用時,通過注油管一 19-10中流出的油潤滑驅動輪19-2和齒輪19-4,通過注油管二 19-11中流出的油潤滑齒軌輪19_5, 這樣改善了輪齒之間的潤滑,減少了輪齒之間的磨損,延長了齒輪的使用壽命。因而,通過在箱體19-7內部設置油盒19-1,不僅節(jié)省了外置占用的空間,避免現(xiàn)有技術中油盒外置容易被煤或石頭損壞的問題,且減少了行走機構輪齒齒面的磨損,延長了行走機構齒輪的使用壽命。同時,所述機身1的左側安裝有對左滾筒6內所裝煤塊進行破碎的左破碎機構和對所述左破碎機構進行驅動的左破碎油缸,所述機身1的右側安裝有對右滾筒9內所裝煤塊進行破碎的右破碎機構和對所述右破碎機構進行驅動的右破碎油缸。本實施例中,所述機身1上安裝有噴霧冷卻系統(tǒng)14,所述噴霧冷卻系統(tǒng)14包括供水裝置、與所述供水裝置相接的多個電機冷卻管道15和通過供水管路與所述供水裝置相接的除塵噴霧裝置。結合圖8和圖9,多個所述電機冷卻管道15包括多個分別布設在左截割電機7、右截割電機10、所述左牽引電機和所述右牽引電機的冷卻水管。實際進行布設安裝時,所述電控箱4內還安裝有供電裝置,所述左截割電機7、右截割電機10、左牽引電機和右牽引電機均通過電機供電電纜18與所述供電裝置電連接,所述電機供電電纜18的數(shù)量為多個。且多個所述電機供電電纜18自電控箱4輸出后,經所述機身1的煤壁側分別接至左截割電機7、右截割電機10、左牽引電機和右牽引電機的供電端。多個所述電機冷卻管道15自所述供水裝置輸出后,經所述機身1的煤壁側分別布設至左截割電機7、右截割電機10、左牽引電機和右牽引電機的外側。本實施例中,所述供水裝置與多個所述電機冷卻管道15之間接有水冷式變頻器。本實施例中,多個所述電機冷卻管道15和多個所述電機供電電纜18均罩裝在煤壁側所安裝的護板下,通過所述護板進行保護。本實施例中,所述左牽引傳動機構包括安裝在所述左牽引電機的電機動力輸出軸 16上的緊湊型行星減速器,且所述右牽引傳動機構包括安裝在所述右牽引電機的電機動力輸出軸16上的緊湊型行星減速器。結合圖10和圖11,所述緊湊型行星減速器包括上下均開口的殼體17-1、套裝在電機動力輸出軸16上的一級行星減速結構和與所述一級行星減速結構配合進行傳動的二級行星減速結構;所述一級行星減速結構和二級行星減速結構均與牽引電機動力輸出軸16 同軸設置,且所述二級行星減速結構位于一級行星減速結構正下方;所述電機動力輸出軸 16從上至下裝入殼體17-1內。本實施例中,所述一級行星減速結構包括套裝在殼體17-1內的一級行星內齒圈 17-41、多個均勻布設在電機動力輸出軸16外側的一級行星輪軸17-42、套裝在各一級行星輪軸17-42上且與所述一級行星內齒圈17-41相嚙合的一級行星輪17-43和供多個所述一級行星輪軸17-42安裝的一級行星架17-44。所述一級行星輪軸17-42和套裝在其上的一級行星輪17-43組成一個一級行星減速機構,一級行星輪17-43與一級行星輪軸17-42之間通過一級行星軸承17-45進行連接。所述二級行星減速結構包括套裝在殼體17-1內的二級行星內齒圈17-51、多個均勻布設在傳動軸外側的二級行星輪軸17-52、套裝在各二級行星輪軸17-52上且與所述二級行星輪軸17-52相嚙合的二級行星輪17-53和供多個所述二級行星輪軸17-52安裝的二級行星架17-54。所述二級行星輪軸17-52和套裝在其上的二級行星輪17-53組成一個二級行星減速機構。所述二級行星輪軸17-52和二級行星輪17-53之間通過二級行星軸承 17-55進行連接。所述傳動軸位于所述電機動力輸出軸16正下方且二者呈同軸布設。實際布設安裝時,所述二級行星內齒圈17-51位于一級行星內齒圈17-41的正下方且二者固定連接;所述二級行星架17巧4上設置有用于增大二級行星輪軸17-52的剛度和強度的加勁支撐板17-56。本實施例中,所述二級行星輪17-53由兩個行星輪組成,且兩個所述行星輪分別為上行星輪17-531和下行星輪17-532,所述上行星輪17-531和下行星輪17-532分別套裝在二級行星輪軸17-52的上部和下部,且上行星輪17-531和下行星輪17-532與二級行星輪軸17-52之間均通過二級行星軸承17-55進行連接,加勁支撐板17-56的數(shù)量為一道且其位于上行星輪17-531和下行星輪17-532之間。由于二級行星輪17-53分為上下兩個行星輪,則能簡便實現(xiàn)加大二級行星減速結構的軸向尺寸,但由于受結構限制,二級行星減速結構的徑向尺寸無法加大,為了使行星減速機構的整體強度滿足牽引力的需要,在二級行星架17巧4上設置用于增強二級行星輪軸 17-52剛度和強度的加勁支撐板17-56,增加加勁支撐板17-56后使得二級行星輪軸17-52 多了一個支撐,能簡便且有效提高二級行星輪軸17-52的剛度和強度。本實施例中,所述二級行星軸承17-55包括軸承內圈和滾動體,所述軸承內圈的外側壁上設置有供所述滾動體滾動的內圈滾道,所述二級行星輪17-53的內側壁上設置有供所述滾動體滾動的外圈滾道。實際使用時,由于二級行星減速結構的軸向尺寸加大后,其徑向尺寸無法加大,而二級行星輪軸17-52必須滿足尺寸小且承載力大的要求,因此將二級行星軸承17-55采用特制滿滾子軸承,二級行星軸承17-55自身不帶外圈,二級行星輪17-53的內壁為軸承外圈滾道,這樣就節(jié)省了傳動調心滾子軸承外圈所占空間,在滿足強度的前提下,大大減小了二級行星輪17-53的結構尺寸。
14[0100]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據本實用新型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變更以及等效結構變化,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 一種大功率重型薄煤層采煤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身(1)、分別安裝在機身(1)內部左右兩側的左牽引部( 和右牽引部(3)、分別安裝在機身(1)外部左右兩側的左截割部和右截割部、分別安裝在機身(1)下方左右兩側的左行走機構和右行走機構以及安裝在機身(1)內的搖臂調高液壓系統(tǒng)和電氣控制系統(tǒng);所述電氣控制系統(tǒng)包括安裝在機身(1) 上的電控箱(4)和安裝在電控箱內的控制器;所述左截割部包括鉸接在機身(1)上的左搖臂(5)、安裝在左搖臂(5)前端的左滾筒(6)和對左滾筒(6)進行驅動的左截割電機 (7),所述左截割電機(7)安裝在左搖臂(5)內且其與左滾筒(6)之間進行傳動連接;所述右截割部包括鉸接在機身(1)上的右搖臂(8)、安裝在右搖臂(8)前端的右滾筒(9)和對右滾筒(9)進行驅動的右截割電機(10),所述右截割電機(10)安裝在右搖臂⑶內且其與右滾筒(9)之間進行傳動連接;所述搖臂調高液壓系統(tǒng)分別對左搖臂(5)和右搖臂(8)進行升降控制;所述左牽引部⑵包括左牽引電機和與所述左牽引電機的電機動力輸出軸(16) 相接的左牽引傳動機構,所述左牽引電機通過所述左牽引傳動機構與所述左行走機構進行傳動連接;所述右牽引部C3)包括右牽引電機和與所述右牽引電機的電機動力輸出軸相接的右牽引傳動機構,所述右牽引電機通過所述右牽引傳動機構與所述右行走機構進行傳動連接;所述左截割電機(7)、右截割電機(10)、左牽引電機、右牽引電機、左調高液壓系統(tǒng)和右調高液壓系統(tǒng)均由所述控制器進行控制;所述左截割電機(7)和右截割電機(10)的數(shù)量均為兩個,且兩個左截割電機(7)組成對所述左滾筒(6)進行驅動的左雙電機拖動系統(tǒng),兩個右截割電機(10)組成對所述右滾筒(9)進行驅動的右雙電機拖動系統(tǒng)。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大功率重型薄煤層采煤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為 PCC控制器。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大功率重型薄煤層采煤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身 (1)上安裝有噴霧冷卻系統(tǒng)(14),所述噴霧冷卻系統(tǒng)(14)包括供水裝置、與所述供水裝置相接的多個電機冷卻管道(1 和通過供水管路與所述供水裝置相接的除塵噴霧裝置;多個所述電機冷卻管道(1 包括多個分別布設在左截割電機(7)、右截割電機(10)、所述左牽引電機和所述右牽引電機的冷卻水管;所述電控箱⑷內還安裝有供電裝置,所述左截割電機(7)、右截割電機(10)、左牽引電機和右牽引電機均通過電機供電電纜(18)與所述供電裝置電連接,所述電機供電電纜 (18)的數(shù)量為多個;且多個所述電機供電電纜(18)自電控箱⑷輸出后,經所述機身⑴ 的煤壁側分別接至左截割電機(7)、右截割電機(10)、左牽引電機和右牽引電機的供電端; 多個所述電機冷卻管道(1 自所述供水裝置輸出后,經所述機身(1)的煤壁側分別布設至左截割電機(7)、右截割電機(10)、左牽引電機和右牽引電機的外側。
4.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大功率重型薄煤層采煤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牽引傳動機構包括安裝在所述左牽引電機的電機動力輸出軸(16)上的緊湊型行星減速器, 且所述右牽引傳動機構包括安裝在所述右牽引電機的電機動力輸出軸(16)上的緊湊型行星減速器;所述緊湊型行星減速器包括上下均開口的殼體(17-1)、套裝在電機動力輸出軸 (16)上的一級行星減速結構和與所述一級行星減速結構配合進行傳動的二級行星減速結構;所述一級行星減速結構和二級行星減速結構均與牽引電機動力輸出軸(16)同軸設置, 且所述二級行星減速結構位于一級行星減速結構正下方;所述電機動力輸出軸(16)從上至下裝入殼體(17-1)內。
5.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大功率重型薄煤層采煤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級行星減速結構包括套裝在殼體(17-1)內的一級行星內齒圈(17-41)、多個均勻布設在電機動力輸出軸(16)外側的一級行星輪軸(17-42)、套裝在各一級行星輪軸(17-4 上且與所述一級行星內齒圈(17-41)相嚙合的一級行星輪(17-4 和供多個所述一級行星輪軸 (17-42)安裝的一級行星架(17-44);所述一級行星輪軸(17-4 和套裝在其上的一級行星輪(17-4 組成一個一級行星減速機構,一級行星輪(17-4 與一級行星輪軸(17-42)之間通過一級行星軸承(17-4 進行連接;所述二級行星減速結構包括套裝在殼體(17-1)內的二級行星內齒圈(17-51)、多個均勻布設在傳動軸外側的二級行星輪軸(17-52)、套裝在各二級行星輪軸(17-5 上且與所述二級行星輪軸(17-5 相嚙合的二級行星輪(17-5 和供多個所述二級行星輪軸 (17-52)安裝的二級行星架(17-54);所述二級行星輪軸(17-5 和套裝在其上的二級行星輪(17-5 組成一個二級行星減速機構;所述二級行星輪軸(17-5 和二級行星輪 (17-53)之間通過二級行星軸承(17-5 進行連接;所述傳動軸位于所述電機動力輸出軸 (16)正下方且二者呈同軸布設;所述二級行星內齒圈(17-51)位于一級行星內齒圈(17-41)的正下方且二者固定連接;所述二級行星架(17-54)上設置有用于增大二級行星輪軸(17-5 的剛度和強度的加勁支撐板(17-56)。
6.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大功率重型薄煤層采煤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級行星輪(17-53)由兩個行星輪組成,且兩個所述行星輪分別為上行星輪(17-531)和下行星輪 (17-532),所述上行星輪(17-531)和下行星輪(17-53 分別套裝在二級行星輪軸(17-52) 的上部和下部,且上行星輪(17-531)和下行星輪(17-53 與二級行星輪軸(17-5 之間均通過二級行星軸承(17-5 進行連接,加勁支撐板(17-56)的數(shù)量為一道且其位于上行星輪(17-531)和下行星輪(17-532)之間。
7.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大功率重型薄煤層采煤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級行星軸承(17-5 包括軸承內圈和滾動體,所述軸承內圈的外側壁上設置有供所述滾動體滾動的內圈滾道,所述二級行星輪(17-53)的內側壁上設置有供所述滾動體滾動的外圈滾道。
8.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大功率重型薄煤層采煤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搖臂調高液壓系統(tǒng)為雙調高液壓系統(tǒng),且所述雙調高液壓系統(tǒng)包括左調高油缸(11-1)、右調高油缸(11-2)、左調高泵箱(11-3)、右調高泵箱(11-4)以及左換向閥和右換向閥;所述左調高泵箱(11- 上接有液壓管路一和液壓管路二,且所述液壓管路一通過所述左換向閥與左調高油缸(11-1)連通,所述液壓管路二通過所述右換向閥與右調高油缸(11- 連通;所述右調高泵箱(11-4)上接有液壓管路三和液壓管路四,所述液壓管路三通過所述左換向閥與左調高油缸(11-1)連通,所述液壓管路四通過所述右換向閥與右調高油缸(11-2)連通;所述左調高油缸(11-1)和右調高油缸(11-2)分別通過搖臂傳動機構與左搖臂(5)和右搖臂(8)進行傳動連接;所述左調高泵箱(11- 和右調高泵箱(11-4)均由所述控制器進行控制;所述雙調高液壓系統(tǒng)還包括左制動器(11-7)、右制動器(11-8)以及左截止閥(11-9) 和右截止閥(11-10),所述左制動器(11-7)由左截止閥(11-9)和右截止閥(11-10)進行控制,且右制動器(11-8)由左截止閥(11-9)和右截止閥(11-10)進行控制。
9.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大功率重型薄煤層采煤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搖臂(5)和右搖臂(8)與所述搖臂傳動機構之間均安裝有齒式離合器;所述齒式離合器包括心軸(20-4)、同軸套裝在心軸Q0-4)上的從動輪O(KB)和帶動從動輪O(KB)進行同步轉動的主動輪(20-1),所述主動輪Q0-1)由所述搖臂調高液壓系統(tǒng)帶動進行轉動且其與所述搖臂調高液壓系統(tǒng)進行傳動連接,所述從動輪O0-3)位于主動輪Q0-1)的正下方;所述心軸O0-4)為空心軸,且所述空心軸內部同軸套裝有聯(lián)接桿(20-5),所述聯(lián)接桿 (20-5)在拉桿Q0-6)的上下拉動作用下能同步帶動從動輪O(KB)進行上下移動,所述拉桿O0-6)固定安裝在所述聯(lián)接桿00- 的正下方,所述心軸(20-4)、聯(lián)接桿00- 與從動輪通過滑動銷00- 組裝為一體;所述心軸O0-4)與從動輪之間通過導向平鍵(20-1 進行連接,所述主動輪O0-1)下部與從動輪O(KB)上部之間通過離合花鍵(20-14)進行連接。
10.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大功率重型薄煤層采煤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行走機構為左行走箱(12),所述右行走機構為右行走箱(13),所述左行走箱(1 和右行走箱(13)的結構相同;所述左行走箱(12)和右行走箱(13)均包括一側開口的箱體(19-7) 和扣裝在箱體(19-7) —側開口上的大端蓋(19-8)組成,所述箱體(19-7)內部裝有驅動輪(19-2)、齒輪(19-4)和齒軌輪(19-5);所述驅動輪(19_2)同軸安裝在用于傳遞動力的花鍵軸(19- 上,所述花鍵軸C3)與所述左牽引傳動機構或所述右牽引傳動機構相接,且驅動輪(19- 與箱體(19-7)之間通過軸承進行連接,所述齒輪(19-4)和齒軌輪(19-5) 一前一后固定安裝在齒軌輪軸(19-6)上,所述齒輪(19-4)與驅動輪(19- 相嚙合;所述箱體(19-7)內部還設置有油盒(19-1),所述油盒(19-1)固定在大端蓋(19-8)上,所述油盒(19-1)包括內部存有潤滑油的盒體(19-9)以及分別與盒體(19-9)相連通的注油管一 (19-10)和注油管二(19-11),所述注油管一(19-10)的出油口位于齒輪(19_4)與驅動輪 (19-2)之間的嚙合處且通過注油管一(19-10)對齒輪(19-4)與驅動輪(19_2)注入潤滑油,所述注油管二(19-11)的出油口位于齒軌輪(19-5)的需潤滑部位上且通過注油管二 (19-11)對齒軌輪(5)注入潤滑油;所述盒體(19-9)上設置有透氣孔一(19-13)和用于向盒體(19-9)注入潤滑油的進油孔一(19-12),且所述大端蓋(19-8)上對應設置有進油孔二和透氣孔二,所述進油孔一(19-1 與所述進油孔二相通,且透氣孔一(19-1 與所述透氣孔二相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大功率重型薄煤層采煤機,包括機身、左牽引部和右牽引部、左截割部和右截割部、搖臂調高液壓系統(tǒng)和電氣控制系統(tǒng);電氣控制系統(tǒng)包括電控箱和控制器;左截割部包括左搖臂、左滾筒和左截割電機,右截割部包括右搖臂、右滾筒和右截割電機;左牽引部包括左牽引電機和左牽引傳動機構,右牽引部包括右牽引電機和右牽引傳動機構,左截割電機、右截割電機、左牽引電機、右牽引電機和搖臂調高液壓系統(tǒng)均由控制器控制;左截割電機和右截割電機的數(shù)量均為兩個。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整機功率大、開采效率高且工作性能穩(wěn)定可靠、使用效果好,能解決現(xiàn)有采煤機在薄煤層開采過程中存在的功率較小、開采效率低、使用效果較差等問題。
文檔編號H02K7/10GK202187761SQ20112025127
公開日2012年4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16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7月16日
發(fā)明者吳海雁, 惠萬里, 白西訓, 趙友軍 申請人:西安煤礦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