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對板連接器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連接器技術(shù)領域,特別是有關(guān)于一種公母連接器可互換或者是公母連接器結(jié)構(gòu)無差別的板對板連接器組件。
【背景技術(shù)】
[0002]眾所周知,板對板(Board To Board)連接器組件是用來連接兩個平行配置的電路板,通常在主電路板和副電路板的其中一個表面上分別設置一個插座連接器和一個插頭連接器,將插座與插頭對接后,兩個電路板便組裝成一體,而且是呈相互平行的狀態(tài)。采用這種連接方式可以降低電子裝置的整體厚度,并能夠符合目前電子產(chǎn)品輕薄短小的發(fā)展趨勢。
[0003]如圖1和圖2所示的常用的板對板連接器組件9,其包括有一插座連接器90及一插頭連接器91,該插座連接器90具有一插座本體901及若干個插座端子902,該插頭連接器91具有一插頭本體910及若干個插頭端子911,該插座本體901設計成可容納插頭本體910的樣式,插座端子902設計成兩排獨立的U形構(gòu)造以提供彈性接觸部903,而插頭端子911則大致呈直的接觸端912,通過直的接觸端912與彈性接觸部903相配合,以實現(xiàn)機械連接及電性導通的功能。
[0004]但是,現(xiàn)有的板對板連接器組件9的公母連接器(即插頭連接器91與插座連接器90)結(jié)構(gòu)差異較大,不但插頭本體910與插座本體901需要不同的塑膠模具制作,而且插頭端子911與插座端子902也需要不同的沖壓模具制作,這種傳統(tǒng)的結(jié)構(gòu)設計使得制作成本一直無法有效降低。在入庫存放時也需要將二者區(qū)分開來,不得混淆,這樣會增加庫存管理成本。在使用時,還需要分清楚公母連接器,將其分別安裝于對應的主、副電路板上,不得出錯,同時在對接時也要分清楚公母才能順利將插頭插入插座中,因此給安裝及對接過程帶來一定的困難與麻煩??梢?,現(xiàn)有的板對板連接器組件9的缺點是:制作成本高、安裝與對接不易、庫存管理不易等。
[0005]因此,申請人提出一種公母連接器結(jié)構(gòu)無差別的設計構(gòu)想,具有制作成本降低、組裝簡易、原件庫存降低等特點,從而解決現(xiàn)有技術(shù)中存在的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板對板連接器組件,其具有無公母設計、公母連接器結(jié)構(gòu)無差別或者是公母連接器可互換的特點,從而使得制作成本降低、組裝簡易、原件庫存降低。
[0007]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優(yōu)點可以從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技術(shù)特征中得到進一步的了解。
[0008]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shù)方案:一種板對板連接器組件,包括兩個結(jié)構(gòu)相同的能夠相互插接的子連接器,每一子連接器均包括有一絕緣本體及若干個導電端子。該絕緣本體,包括一底壁、一第一直立壁、一第二直立壁、若干個端子收容槽道、以及一收容腔,其中該第一直立壁與該第二直立壁是自該底壁向上平行地豎直延伸;這些端子收容槽道是形成于該第一直立壁與該第二直立壁上;每一端子收容槽道均具有一形成于該第一直立壁上的第一段槽道及一形成于該第二直立壁上的第二段槽道;該收容腔位于該第一直立壁及該第二直立壁之間。每一導電端子均具有一具有第一彈性對接部的第一彈性對接段、一具有第二彈性對接部的第二彈性對接段、一位于該第一彈性對接段的一側(cè)并與該第一彈性對接段連接的第一焊接部、以及一位于該第二彈性對接段的一側(cè)并與該第二彈性對接段連接的第二焊接部;其中該第一彈性對接段組入該第一段槽道,該第二彈性對接段組入該第二段槽道。將這兩個結(jié)構(gòu)相同的子連接器相互插接,其中一子連接器的第二直立壁連同第二彈性對接段一起插入另一子連接器的收容腔內(nèi),使得該其中一子連接器的第二彈性接觸部與該另一子連接器的第一彈性接觸部相互嚙合;同時,該另一子連接器的第二直立壁與第二彈性對接段共同插入該其中一子連接器的收容腔內(nèi),使得該另一子連接器的第二彈性接觸部與該其中一子連接器的第一彈性接觸部也相互嚙合。
[0009]在其中一實施例中,該第一彈性對接段與該第二彈性對接段均大致呈倒U型結(jié)構(gòu),該第一焊接部與該第二焊接部分別形成于該第一彈性對接段與該第二彈性對接段的底端并朝相反的方向垂直折彎并水平延伸而成,該第一焊接部水平凸伸出該第一直立壁的外偵牝而該第二焊接部水平凸伸出該第二直立壁的外側(cè)。
[0010]在其中一實施例中,該第一彈性接觸部是形成于該第一彈性對接段的靠近該第二彈性對接段的一側(cè)并朝著該第二彈性對接段凸伸,該第二彈性接觸部是形成于該第二彈性對接段的遠離該第一彈性對接段的一側(cè)并朝著遠離該第一彈性對接段的方向凸伸;該第二彈性接觸部暴露于該收容腔內(nèi)。
[0011]在其中一實施例中,該導電端子還具有一連接部,該連接部位于該第一彈性對接段與該第二彈性對接段的中間,并在倒U型結(jié)構(gòu)的底端處連接該第一彈性對接段與該第二彈性對接段,從而在該第一彈性對接段與該第二彈性對接段之間形成一個U型容納部。
[0012]在其中一實施例中,在該收容腔的底部還形成有若干個貫穿該絕緣本體的底壁的定位孔,這些定位孔與這些端子收容槽道一一對應并相互連通。該導電端子的連接部位于該收容腔的底部,并且至少一部分結(jié)構(gòu)穿過該定位孔而暴露于該絕緣本體之外。
[0013]在其中一實施例中,這些導電端子是呈單排設置。
[0014]在其中一實施例中,這些端子收容槽道將該第一直立壁分隔成若干個第一窄柱,而將該第二直立壁分隔成若干個第二窄柱;在相鄰的兩個第一窄柱之間形成一高度低于該第一窄柱的第一支撐塊,用來連接兩相鄰的第一窄柱并支撐相對應的導電端子;在相鄰的兩個第二窄柱之間形成一高度低于該第二窄柱的第二支撐塊,用來連接兩相鄰的第二窄柱并支撐相對應的導電端子;該第一段槽道是圍繞著該第一支撐塊的頂面及兩側(cè),該第二段槽道是圍繞著該第二支撐塊的頂面及兩側(cè)。
[0015]在其中一實施例中,該絕緣本體還包括有兩個豎直端部,這兩個豎直端部是對稱地自該底壁向上豎直延伸,每一豎直端部的橫截面均呈L型;該豎直端部具有一縱向部及一橫向部,該縱向部與該橫向部相互垂直。
[0016]在其中一實施例中,該第一直立壁位于這兩個豎直端部的縱向部之間并與縱向部水平連接;該第二直立壁位于這兩個豎直端部的橫向部之間,并且該第二直立壁與橫向部是通過該底壁垂直連接。
[0017]相較于現(xiàn)有技術(shù),本實用新型板對板連接器組件采用了兩個相同結(jié)構(gòu)的子連接器,該子連接器的絕緣本體均設置有兩個平行的直立壁及一個收容腔,而該子連接器的導電端子則具有兩個能夠分別組裝于這兩個直立壁上的彈性對接段。當兩個相同的子連接器對接時,其中一子連接器的其中一直立壁與彈性對接段插入另一子連接器的收容腔內(nèi),并與另一子連接器的導電端子形成電性接觸;同時另一子連接器的其中一直立壁與彈性對接段則插入該其中一子連接器的收容腔內(nèi),并與該其中一子連接器的導電端子形成電性接觸。這種雙重的電性連接及機械連接使得這兩個子連接器之間的結(jié)合更加安全可靠。本實用新型板對板連接器組件的子連接器既可以充當插座連接器,又可以充當插頭連接器。該板對板連接器組件具有不區(qū)分公母的設計、公母連接器結(jié)構(gòu)無差別或者是公母連接器可互換的特點,從而使得制作成本降低、組裝簡易、原件庫存降低。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現(xiàn)有技術(shù)的板對板連接器組件的插座連接器與插頭連接器分解示意圖。
[0019]圖2為圖1所示板對板連接器組件的剖面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20]圖3為本實用新型板對板連接器組件的兩個相同的子連接器的分解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21]圖4為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板對板連接器組件沿另一方向的分解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22]圖5為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板對板連接器組件在結(jié)合之后的示意圖。
[0023]圖6為本實用新型子連接器的立體分解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24]圖7為圖6所示的該子連接器的另一方向的立體分解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25]圖8為圖6所示的該子連接器的又一方向的立體分解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26]圖9為本實用新型子連接器的剖面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27]圖10為本實用新型對板連接器組件的兩個子連接器在插接之前的剖面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28]圖11為本實用新型對板連接器組件的兩個子連接器在插接之后的模擬示意圖。
[0029]本實用新型說明書附圖中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