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脫落的避雷針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防脫落的避雷針。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避雷針無加強措施,容易形成旋渦脫落使得避雷針晃動,導致避雷針斷裂掉落的問題。避雷針安裝在塔體頂部,在避雷針的外壁上設置有繞絲,繞絲的兩端部分沿相反的旋轉方向螺旋交叉纏繞在避雷針的外壁上,在避雷針的內腔下部固定有法蘭盤,在法蘭盤上設置有安全繩,安全繩穿出避雷針的底部然后固定在塔體上。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避雷針外壁上螺旋纏繞有繞絲,避免了在避雷針圓管后部形成規(guī)律的旋渦脫落,避免旋渦脫落帶來的橫向振動,從而減小避雷針的搖晃幅度,提高了避雷針的抗疲勞度,防止斷裂脫落。連接安全繩,防止避雷針在長久使用后由于疲勞破壞導致的突然斷裂掉落砸到人或物。
【專利說明】
一種防脫落的避雷針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避雷針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消除旋渦脫離、帶安全繩的防脫落的避雷針。
【背景技術】
[0002]單管類通信塔避雷針通通常采用普通焊接的方式做在頂部,并沒有采取加強措施,當頂部直徑比較大時,避雷針直徑與塔身直徑會相差很大,因而在避雷針處結構剛度會突然降低很多。由于普通避雷針采用圓形鋼管,其截面很小,所以風荷載通過截面后會纏繞在一起形成旋渦,旋渦在風作用下會形成脫落,不斷的旋渦脫落會使得避雷針晃動起來,由于小風就會導致避雷針晃動,所以在該單管塔使用生命周期內其晃動頻率遠超出鋼材可承受疲勞荷載作用的往返次數(shù),極其容易導致突然的斷裂掉落傷人,存在安全隱患。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主要是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避雷針無加強措施,容易形成旋渦脫落使得避雷針晃動,導致避雷針斷裂掉落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消除旋渦脫離、帶安全繩的防脫落的避雷針。
[0004]本發(fā)明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一種防脫落的避雷針,避雷針安裝在塔體頂部,在避雷針的外壁上設置有繞絲,所述繞絲中部固定在避雷針頂部,繞絲的兩端部分沿相反的旋轉方向螺旋交叉纏繞在避雷針的外壁上,在避雷針的內腔下部固定有法蘭盤,在法蘭盤上設置有安全繩,所述安全繩穿出避雷針的底部然后固定在塔體上。本發(fā)明在避雷針外壁上設置正反螺旋交叉雙股繞絲,當風沿正面吹到避雷針上時,風會沿著螺旋繞絲向下傳動,繞絲使得兩側的風在通過避雷針后形成交叉向下的風向,避免了在避雷針圓管后部形成規(guī)律的旋渦脫落,進一步可避免旋渦脫落帶來的橫向振動,從而大幅度減小避雷針的搖晃幅度,提高了避雷針的抗疲勞度度,防止避雷針斷裂脫落。另外本發(fā)明在避雷針底部增加安全繩,安全繩將避雷針與塔體相連接,既滿足避雷針安裝時分開安裝,又能防止避雷針在長久使用后由于疲勞破壞導致的突然斷裂掉落。
[0005]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在避雷針的上部設置有穿孔,所述繞絲穿過穿孔。繞絲穿過穿孔,繞絲兩端再以螺旋結構纏繞在避雷針外壁上,這使得繞絲無需焊接就能方便的固定在避雷針上。
[0006]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在避雷針外表面上設置有對應的交叉雙螺旋槽,所述繞絲緊貼交叉雙螺旋槽進行纏繞。本方案使得繞絲與避雷針表面相貼更加緊密,減少縫隙,這樣使得正面吹過來的風不會穿過繞絲與避雷針表面間的空隙在避雷針后部形成旋渦脫落。
[0007]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在避雷針下部外表面兩側設置有一對固定耳,所述繞絲的兩端纏繞至避雷針下部后固定在固定耳上。繞絲端頭綁定在固定耳上,使得繞絲無需進行焊接操作,安裝拆卸更加方便。
[0008]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在塔體頂部與避雷針下部表面之間連接有若干支撐肋,支撐肋均勻間隔環(huán)繞避雷針設置,支撐肋為長條板狀,支撐肋一端與避雷針表面相貼固定,另一端與塔體頂部相貼固定,在避雷針與塔體頂部相交之處形成有空隙。本方案支撐肋對避雷針安裝起到加強緊固作用,使得避雷針更不易歪斜或倒下,同時支撐肋與塔體表面、避雷針之間留出空隙,使得風能更順暢的通過支撐肋。
[0009]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在所述法蘭盤上設置有第一錐形卡件,法蘭盤表面上設置有對應的錐形槽,且在錐形槽中設置有通孔,所述安全繩一端固定在錐形卡件上,安全繩向下通過通孔穿出法蘭盤,在所述塔體內壁上固定有安裝平板,在安裝平板上設置有第二錐形卡件,在安裝平板表面上設置有對應錐形槽,在錐形槽中設置有通孔,所述安全繩由下至上穿過通孔并固定在第二錐形卡件上。本方案安全繩兩端分別固定在第一錐形卡件和第二錐形卡件上,第一錐形卡件卡在法蘭盤上,第二錐形卡件卡在安裝平板上,第一錐形卡件和第二錐形卡件并非固定死,更方便安裝和拆卸。
[0010]因此,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避雷針外壁上螺旋纏繞有繞絲,當風沿正面吹到避雷針上時,風會沿著螺旋繞絲向下傳動,繞絲使得兩側的風在通過避雷針后形成交叉向下的風向,避免了在避雷針圓管后部形成規(guī)律的旋渦脫落,進一步可避免旋渦脫落帶來的橫向振動,從而大幅度減小避雷針的搖晃幅度,提高了避雷針的抗疲勞度,防止避雷針斷裂脫落。在避雷針與塔體之間連接安全繩,防止避雷針在長久使用后由于疲勞破壞導致的突然斷裂掉落砸傷人或砸壞物品。
【附圖說明】
[0011]附圖1是本發(fā)明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本發(fā)明的一種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3是本發(fā)明中繞絲與避雷針連接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附圖4是附圖1中A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附圖5是附圖1中B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0012]1-避雷針2-塔體3-繞絲4-安全繩5-交叉雙螺旋槽6_穿孔7_法蘭盤8_支撐肋9-第一錐形卡件I O-錐形槽11-第二錐形卡件12-安裝平板13-固定耳14-空隙。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0014]實施例:
本實施例一種防脫落的避雷針,如圖1所示,避雷針I(yè)安裝在塔體2頂部,在避雷針的外壁上設置有繞絲3,繞絲采用一整條金屬絲,如圖3所示,在避雷針的上部設置有穿孔6,繞絲穿過穿孔,繞絲的中部固定在穿孔處,繞絲的兩端部分沿相反的旋轉方向螺旋交叉纏繞在避雷針的外壁上,繞絲的纏繞方式還可以采用兩端部分沿相同的旋轉方向雙螺旋無交叉纏繞在避雷針外壁上。
[0015]為了進一步防止產生旋渦脫落,如圖2所示,在避雷針外表面上設置有對應的交叉雙螺旋槽5,繞絲緊貼交叉雙螺旋槽進行纏繞。
[0016]如圖1所示,在避雷針下部外表面兩側設置有一對固定耳13,繞絲3的兩端纏繞至避雷針下部后固定在固定耳上。
[0017]在塔體2頂部與避雷針下部表面之間連接有若干支撐肋8,支撐肋均勻間隔環(huán)繞避雷針設置,支撐肋為長條板狀,支撐肋一端與避雷針表面相貼固定,另一端與塔體頂部相貼固定,在避雷針與塔體頂部相交之處形成有空隙14。
[0018]為防止避雷針斷裂掉落,在避雷針與塔體之間設計了防掉落結構。如圖1、圖4和圖5所示,在避雷針的內腔下部固定有法蘭盤7,在法蘭盤上設置有安全繩4,安全繩穿出避雷針的底部然后固定在塔體2上。具體的安裝結構為,法蘭盤上設置有第一錐形卡件9,法蘭盤表面上設置有對應的錐形槽10,且在錐形槽中設置有通孔,安全繩4 一端固定在錐形卡件上,安全繩向下通過通孔穿出法蘭盤,在塔體內壁上固定有安裝平板12,在安裝平板上設置有第二錐形卡件11,在安裝平板表面上設置有對應錐形槽10,在錐形槽中設置有通孔,安全繩由下至上穿過通孔并固定在第二錐形卡件上。
[0019]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fā)明精神作舉例說明。本發(fā)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發(fā)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0020]盡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避雷針、塔體、繞絲、安全繩、交叉雙螺旋槽等術語,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發(fā)明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發(fā)明精神相違背的。
【主權項】
1.一種防脫落的避雷針,避雷針安裝在塔體頂部,其特征在于:在避雷針(I)的外壁上設置有繞絲(3),所述繞絲中部固定在避雷針頂部,繞絲的兩端部分沿相反的旋轉方向螺旋交叉纏繞在避雷針的外壁上,在避雷針的內腔下部固定有法蘭盤(7),在法蘭盤上設置有安全繩(4),所述安全繩穿出避雷針的底部然后固定在塔體(2)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脫落的避雷針,其特征是在避雷針(I)的上部設置有穿孔(6),所述繞絲(3)穿過穿孔。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脫落的避雷針,其特征是在避雷針(I)外表面上設置有對應的交叉雙螺旋槽(5),所述繞絲緊貼交叉雙螺旋槽進行纏繞。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脫落的避雷針,其特征是在避雷針(I)下部外表面兩側設置有一對固定耳(13),所述繞絲(3)的兩端纏繞至避雷針下部后固定在固定耳上。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一種防脫落的避雷針,其特征是在塔體(2)頂部與避雷針下部表面之間連接有若干支撐肋(8),支撐肋均勻間隔環(huán)繞避雷針設置,支撐肋為長條板狀,支撐肋一端與避雷針表面相貼固定,另一端與塔體頂部相貼固定,在避雷針與塔體頂部相交之處形成有空隙(14)。6.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一種防脫落的避雷針,其特征是在所述法蘭盤(7)上設置有第一錐形卡件(9),法蘭盤表面上設置有對應的錐形槽(10),且在錐形槽中設置有通孔,所述安全繩(4) 一端固定在錐形卡件上,安全繩向下通過通孔穿出法蘭盤,在所述塔體(2)內壁上固定有安裝平板(12),在安裝平板上設置有第二錐形卡件(11),在安裝平板表面上設置有對應錐形槽,在錐形槽中設置有通孔,所述安全繩由下至上穿過通孔并固定在第二錐形卡件上。
【文檔編號】H01T19/04GK105896317SQ201610257912
【公開日】2016年8月24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1日
【發(fā)明人】姚云龍, 田大年, 任高杰, 張珩, 秦闊, 姚如勝, 顧嘯辰, 過夙, 王可雯, 李愛通
【申請人】華信咨詢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