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分線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6960434閱讀:18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分線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分線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通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各種利用線纜尤其通信線纜進行數據交互的電子設備 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總配線架(Main Distribution Frame,MDF)的便是一種利用通信線纜(例如圖4 和圖5所示雙絞線31)實現不同通信設備之間數據交互的裝置?,F有的總配線架上設置有多個接口,每個接口包括兩個端口,兩個端口可分別稱 為第一端口以及第二端口,同時,根據接口在總配線架上的位置以及功能可以將接口劃分 為內線側接口以及外線側接口,其中外線側接口的第一端口與一條線纜(通常為連接市話的通信線纜)相連,內線側 接口的第一端口與另一線纜(通常為接入用戶設備的通信線纜)相連。外線側接口的第二 端口與內線側接口的第二端口通過如圖4和圖5所示雙絞線31相連。雙絞線31可以實現 與外線側接口相連的線纜以及與內線側接口相連的線纜兩者之間的數據交互。雙絞線31 由兩條線纜分支30呈雙螺旋狀纏繞而成。與雙絞線31相連的內線側接口或外線側接口的端口處設置有如圖1、圖2和圖3 所示模條5,模條5上開設有若干凹槽6,每個凹槽6內位置相對的側壁上固設有卡接簧片 7,兩個凹槽6對應與一條線纜相連接,每個凹槽6內的卡接簧片7對應與一條線纜分支30 相連接,一條線纜分支30嵌入凹槽6內之后會經過卡接簧片7,經過卡接簧片7的線纜分 支30的絕緣表皮(通常為橡膠材料制成)會被卡接簧片7割破,線纜分支30的絕緣表皮 被割破之后,線纜分支30內部的導線便會與卡接簧片7相接觸形成電連接,這樣,線纜便可 以通過卡接簧片7與總配線架上的外線側接口或內線側接口形成電連接?,F有技術中,如圖4和圖5所示雙絞線31與總配線架上外線側接口、內線側接口 的連接均是通過操作人員手動進行的,通常包括以下步驟Si、分線將雙絞線31其中一端的兩條線纜分支30通過手動分開,使兩條線纜分 支30有一段保持平行或近似平行;S2、打線使用打線刀把雙絞線31其中一端兩條分開的線纜分支30分別插入到內 線側接口或外線側接口上如圖1和圖2所示模條5的凹槽6上位置相對的兩個卡接簧片7 內;S3、再次分線;再將雙絞線31的其中另一端的兩條線纜分支30通過手動分開,使 兩條線纜分支30有一段保持平行或近似平行;S4、再次打線;使用打線刀把雙絞線31其中另一端的兩條線纜分支30分別插入到 外線側接口或內線側接口上如圖1和圖2所示的模條5的凹槽6上位置相對的兩個卡接簧 片7內;S5、剪線使用剪刀剪斷不必要的雙絞線31。
現有技術中,實現如圖4和圖5所示的雙絞線31與總配線架上外線側接口、內線 側接口的連接的操作中的分線的步驟是由操作人員手工親自進行的,手工操作不僅操作麻 煩、耗費人力,而且費時、費力,分線效率也較低。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分線裝置,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操作麻煩、費時、費力的 技術問題。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該分線裝置,包括分線機構以及動力機構,其中所述分線機構,用于在所述動力機構的帶動下沿由兩條線纜分支纏繞而成的線纜 的軸向方向將所述線纜輸送至預定位置;所述分線機構,還用于在所述動力機構的帶動下沿位于預定位置的所述線纜的徑 向方向對兩條所述線纜分支施加拆分力,將所述線纜拆分為兩條所述線纜分支;所述動力機構,包括機械傳動機構以及馬達,所述馬達通過所述機械傳動機構帶 動所述分線機構。本發(fā)明所提供上述技術方案能在動力機構的帶動下沿由兩條線纜分支纏繞而成 的線纜(例如雙絞線)的軸向方向將線纜輸送至預定位置,還能在動力機構的帶動下沿位 于預定位置的線纜的徑向方向對兩條線纜分支施加拆分力,將線纜拆分為兩條線纜分支, 同時,動力機構包括機械傳動機構(例如齒輪傳動、繩帶傳動和鏈傳動)以及馬達,馬達通 過機械傳動機構帶動分線機構,從而為分線機構提供動力,由此可見,使用本發(fā)明實施例分 線裝置進行分線操作時,無需操作人員手工親自來進行,也無需操作人員為分線機構施加 動力,操作人員僅需要控制(例如啟動、關閉)分線裝置即可,故而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操 作麻煩、費時費力的技術問題。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 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 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 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現有技術中總配線架上模條的立體結構的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總配線架上模條的一張平面示意圖;圖3為圖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圖;圖4為圖1所示總配線架上模條與線纜之間的連接關系的示意圖;圖5為圖4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圖;圖6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分線裝置進行分線操作的過程中送線機構與線纜 以及線纜與分線針之間的位置關系的示意圖;圖7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分線裝置的一張立體結構的示意圖;圖8為圖7所示本發(fā)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分線裝置中拆線機構的主要部件之間連接 關系的立體結構示意圖9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分線裝置的組裝過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10為圖9所示本發(fā)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分線裝置中拆線機構的主要部件之間連 接關系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11為圖9所示本發(fā)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分線裝置中拆線機構的主要部件之間連 接關系的平面示意圖;圖12為應用本發(fā)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分線裝置進行分線操作的過程的一張平面示 意圖;圖13為應用本發(fā)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分線裝置進行分線操作的過程的另一張平面 示意圖;圖14為應用本發(fā)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分線裝置進行分線操作的過程的又一張平面 示意圖;圖15為應用本發(fā)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分線裝置進行分線操作的過程的再一張平面 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本發(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 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操作簡單、省時、省力且便于實現遠程分線操作的分線
直ο如圖6、圖7和圖8所示,本發(fā)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分線裝置,包括分線機構1以及動 力機構2,其中分線機構1,用于在動力機構2的帶動下沿由兩條線纜分支30纏繞而成的線纜3 的軸向方向將線纜3輸送至預定位置;分線機構1,還用于在動力機構2的帶動下沿位于預定位置的線纜3的徑向方向對 兩條線纜分支30施加拆分力,將線纜3拆分為兩條線纜分支30 ;動力機構2,包括機械傳動機構以及馬達,馬達通過機械傳動機構帶動分線機構 1。本發(fā)明所提供上述技術方案能在動力機構2的帶動下沿由兩條線纜分支30纏繞 而成的線纜3 (例如雙絞線)的軸向方向將線纜3輸送至預定位置,還能在動力機構2的帶 動下沿位于預定位置的線纜3線纜3的徑向方向對兩條線纜分支30施加拆分力,將線纜3 拆分為兩條線纜分支30,同時,動力機構2包括機械傳動機構(例如齒輪傳動、繩帶傳動和 鏈傳動)以及馬達,馬達通過機械傳動機構帶動分線機構1,從而為分線機構1提供動力, 由此可見,使用本發(fā)明實施例分線裝置進行分線操作時,無需操作人員手工親自來進行,也 無需操作人員為分線機構1施加動力,操作人員僅需要控制(例如啟動、關閉)分線裝置即 可,故而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操作麻煩、費時費力的技術問題;除此之外,由于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分開線纜3(例如雙絞線)的操作是由分線裝置 完成,無需操作人員手工參與,不僅出錯的概率較低,而且可以避免環(huán)境不利因素(例如雨
7天、沙塵天氣等)的影響,另外,還可以采用對分線裝置進行遠程控制的方法實現線纜3的 遠程安裝操作。本實施例中如圖6所示線纜3為兩條線纜分支30呈雙螺旋狀纏繞而成,如圖7所 示分線機構1包括拆線機構11以及如圖6所示送線機構12,其中拆線機構11,包括限位塊111、分線針112以及開設有限位凹槽113的壓板114 ;限位塊111,用于在動力機構2的帶動下將位于預定位置的線纜3沿線纜3的徑向 方向推動至限位凹槽113內,并將線纜3壓靠于限位凹槽113內;分線針112,用于在動力機構2的帶動下從線纜3的結點處4插入于兩條線纜分支 30之間;送線機構12,用于沿線纜3的軸向方向將線纜3輸送至預定位置,或者,送線機構12,用于拉動插入有分線針112的線纜3,使線纜3的兩條線纜分支30 互相平行。對由兩條線纜分支30呈雙螺旋狀纏繞而成的線纜3 (例如雙絞線)進行分線操作 時,首先,需要送線機構12沿線纜3的軸向方向將線纜3輸送至預定位置,然后,限位塊111 沿線纜3的徑向方向將線纜3推動至限位凹槽113內,線纜3被推動至限位凹槽113內之 后,可以避免線纜3沿其徑向方向偏移,從而使得線纜3結點處(線纜3結點是指由兩條線 纜分支30呈雙螺旋狀纏繞而成的線纜3的兩條線纜分支30之間緊密貼合的縫隙)停留在 一個比較穩(wěn)定的位置,此時,通過分線針112可以從線纜3結點處4順利的插入于兩條線纜 分支30之間,分線針112插入于兩條線纜分支30之間時,分線針112與兩條線纜分支30 相抵靠的外表面會對兩條線纜分支30施加拆分力,送線機構12拉動插入有分線針112的 線纜3,分線針112便可以使線纜3的兩條線纜分支30互相平行。當然,使用本實施例拆線機構11時,限位塊111與壓板114兩者之一可以是靜止 的,也可以是運動的,限位塊111與壓板114也可以均是運動的,只要能將線纜3限定在一 個穩(wěn)定的、靜止的位置即可。本實施例中分開兩條線纜分支30的操作,既可以采用分線針112插入于線纜3結 點處4,從而將線纜3分開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使用兩個位置相對的鉗子將兩條線纜分支30 拉開的方法。由于線纜分支30的表皮通常均包覆有光滑的絕緣層,不易用鉗子牢固夾住, 所以優(yōu)選為使用分線針112插入于線纜3結點處4從而將線纜3分開。如圖10、圖11所示,本實施例中限位塊111沿與如圖12所示線纜3的徑向方向相 平行的橫截面的外輪廓呈朝接近線纜3的方向逐漸減小的形狀。和/或,限位凹槽113的側壁包括位置相對的限位平面130以及位置相對的滑動 平面131,其中限位平面130與滑動平面131相連接;限位平面130與限位塊131以及分線針112的移動方向相平行的;滑動平面131朝接近線纜3的方向與限位塊111之間的距離逐漸增大。這種結構中位置相對的如圖11所示限位平面130、位置相對的滑動平面131以及 限位凹槽113的底面所構成的限位凹槽113是以線纜分支30的纏繞軸線軸對稱的,由于線 纜3通常由粗細相同的線纜分支30纏繞而成,所以這種結構不僅便于將線纜3嵌入限位凹 槽113,也便于線纜3被壓靠于限位凹槽113內,進而容易達到將線纜3歸中的目的,同時,限位塊111推動線纜3,并將線纜3推動至限位凹槽113內之后也便于退出。本實施例中限位凹槽113以及限位塊111沿與線纜3的徑向方向相平行的橫截面 的外輪廓的形狀近似等腰梯形,當然,限位凹槽113以及限位塊111沿與線纜3的徑向方向 相平行的橫截面的外輪廓的形狀也可以為其他形狀,例如矩形、其他梯形。本實施例中限位塊111沿與如圖12所示線纜3的徑向方向相平行的橫截面的外 輪廓呈凸字形形狀。呈凸字形的限位塊111推動線纜3時,一方面沿線纜3的徑向方向對 線纜3所施加的推力分布在兩條線纜分支30上時比較平均,不易從限位塊111上松脫,另 一方面,便于將線纜3推動至限位凹槽113內后順利從限位凹槽113內脫出。如圖7、圖8和圖9所示,本實施例中拆線機構11,還包括定位板115、第一滑塊 116、第二滑塊117以及如圖8所示彈力結構118,其中第一滑塊116、第二滑塊117均位于定位板115上;第一滑塊116以及第二滑塊117均能在動力機構2的作用下沿分線針112的軸心 線朝相接近或相遠離的方向在定位板115上滑動;定位板115上開設有如圖9所示走線通孔119,線纜3穿過走線通孔119,并能沿 線纜3的軸向方向在走線通孔119內移動;第一滑塊116上開設有滑動槽120,限位塊111位于滑動槽120內;彈力結構118設置于第一滑塊116與滑動槽120之間;第一滑塊116能通過彈力結構118在滑動槽120內沿分線針112的軸心線朝接近 或遠離線纜3的方向滑動;第二滑塊117上開設有與滑動槽120以及限位塊111位置相對的內凹槽121,分線 針112固定于內凹槽121內;限位塊111固設于定位板115上,且限位塊111上開設有推動通孔;分線針112貫穿推動通孔且能在推動通孔內朝接近或遠離線纜3的方向滑動。第一滑塊116上的滑動槽120對壓板114起到了導向的作用,內凹槽121周圍的 第二滑塊117可以在分線針112插于限位塊111上的推動通孔之后,抵靠于滑動槽120周 圍的第一滑塊116上,這樣,內凹槽121以及限位凹槽113可以在第一滑塊116以及第二滑 塊117之間沿線纜3的徑向方向形成一定的環(huán)形區(qū)域,使得如圖6所示送線機構12可以沿 線纜3的軸向方向順利的拉動線纜3,從而將線纜3分開為兩條平行的線纜分支30。如圖10和圖11所示,本實施例中內凹槽121周圍的第二滑塊117上接近第一滑 塊116的一側還固設有呈外凸形的凸臺171,凸臺171與位置相對,在分線針112插于限位 塊111上的推動通孔之后,凸臺171正好抵靠于限位凹槽113周邊的壓板114上。這種結構中凸臺171與限位凹槽113周邊的壓板114相抵靠時,可以使得內凹槽 121以及限位凹槽113在第一滑塊116以及第二滑塊117之間沿線纜3的徑向方向形成較 大的環(huán)形區(qū)域,故而能夠進一步使得送線機構12沿線纜3的軸向方向順利的拉動線纜3。如圖8、圖9、圖10和圖11所示,本實施例中彈力結構118包括滑動柱122以及彈 性部件123,其中滑動柱122的一端插入并穿過開設在第一滑塊116上的如圖9所示滑動通孔124, 且滑動柱122穿過滑動通孔IM的一端的端部沿滑動通孔IM的徑向方向的尺寸大于滑動 通孔124的內徑尺寸;
滑動柱122能沿滑動柱122的軸向方向在滑動通孔124內滑動;滑動柱122的另一端與限位塊111相固連或螺紋連接;彈性部件123套接于滑動柱122上,且彈性部件123能夠在滑動柱122上滑動;推動件朝遠離線纜3的方向移動時會壓縮彈性部件123發(fā)生彈性變形。彈性部件123對限位塊111直接對第一滑塊116或通過線纜3對第一滑塊116 或第一滑塊116、線纜3對限位塊111所施加的推力具有一定緩沖作用,進而可以將限位塊 111對線纜3所施加的推力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避免限位塊111所施加的推力較大,而將線 纜3壓壞?;瑒又?22 —方面可以對彈性部件123起到一定導向作用,另一方面可避免限 位塊111從滑動柱122上脫落。本實施例中滑動柱122為螺栓或螺釘,螺栓或螺釘的頭部沿滑動通孔1 徑向方 向的尺寸大于滑動通孔124的內徑尺寸,螺栓或螺釘的螺紋部分與限位塊111之間螺紋連 接,彈性部件123為貫穿滑動柱122的彈簧。螺栓與螺釘為比較常見的緊固件,具有成本低廉,取材方便的優(yōu)點。而且由于螺紋 連接是一種可以沿螺栓或螺釘的軸向方向調整螺栓或螺釘與螺孔之間配合深度的連接,故 而還可以通過扭轉螺釘或螺栓來調整第一滑塊116與壓板114之間的距離,擴大本發(fā)明所 提供的分線裝置所能適用的線纜的種類。如圖7所示,本實施例中機械傳動機構包括齒輪傳動機構,馬達包括第一電機21, 其中齒輪傳動機構,用于帶動限位塊111和/或分線針112,使限位塊111與分線針112 沿分線針112的軸心線朝相接近或相遠離的方向移動;第一電機21,用于為齒輪傳動機構提供動力。齒輪傳動機構具有傳動穩(wěn)定、可靠、精確度高的優(yōu)點,適宜應用于本發(fā)明實施例 中。當然,本實施例中齒輪傳動機構也可以使用皮帶傳動機構或鏈條傳動機構來替代。馬 達也稱為機械動力源,馬達包括汽油發(fā)動機、電動機(簡稱電機)等。如圖9所示,本實施例中齒輪傳動機構包括蝸桿200、傳動齒輪212、第一齒輪201、 第二齒輪202、第一帶動件203以及第二帶動件204,其中電機的主軸與蝸桿200相連接,且電機的主軸轉動時能帶動蝸桿200繞其主軸的 軸心線轉動;蝸桿200與傳動齒輪212相嚙合;傳動齒輪212與第一齒輪201或第二齒輪202相嚙合;第一齒輪201與第二齒輪202相嚙合;第一齒輪201上開設有第一軌跡槽205,第二齒輪202上開設有第二軌跡槽206 ;第一帶動件203的其中一端插接于第一軌跡槽205內,且第一帶動件203的其中 另一端與第一滑塊116相固連;第二帶動件204的其中一端插接于第二軌跡槽206內,第二帶動件204的其中另 一端與第二滑塊117相固連;第一齒輪201轉動時會通過第一軌跡槽205帶動第一帶動件203朝接近或遠離第 二滑塊117的方向移動;第二齒輪202轉動時會通過第二軌跡槽206帶動第二帶動件204朝接近或遠離第
10一滑塊116的方向移動。本實施例中傳動齒輪212優(yōu)選為與第二齒輪202相嚙合,此時,啟動第一電機21 后,第一電機21的主軸帶動蝸桿200繞其主軸的軸心線轉動,而轉動的蝸桿200帶動傳動 齒輪212,并通過傳動齒輪212帶動第二齒輪202轉動(轉動的方向可以是朝順時針方向轉 動,也可以為逆時針方向,本實施例中優(yōu)選為順時針),轉動的第二齒輪202通過第二軌跡 槽206帶動第二帶動件204并通過第二帶動件204帶動第二滑塊117朝接近或遠離第一滑 塊116的方向移動;傳動齒輪212帶動第二齒輪202轉動的同時,轉動的第二齒輪202還會帶動與其 相嚙合的第一齒輪201轉動(本實施例中第一齒輪201轉動的方向與第二齒輪202相反), 轉動第一齒輪201通過第一軌跡槽205帶動第一帶動件203并通過第一帶動件203帶動第 一滑塊116朝接近或遠離第二滑塊117的方向移動。第一滑塊116與第二滑塊117彼此相 向移動,即沿分線針112的軸心線朝相接近的方向移動時,分線針112便可以插入于線纜3 如圖6所示的結點處4,從而將兩條線纜分支30分開。本實施例中也可以不設置傳動齒輪212,蝸桿200直接與第一齒輪201或第二齒輪 202相嚙合,蝸桿200繞其自身的軸心線轉動時,直接帶動第一齒輪201或第二齒輪202轉動。如圖9所示,本實施例中定位板115上還開設有第一傳動槽51以及第二傳動槽 52,其中第一帶動件203穿過第一傳動槽51之后插接于第一軌跡槽205內;第一帶動件203能在第一傳動槽51內朝接近或遠離線纜3的方向滑動;第二帶動件204穿過第二傳動槽52之后插接于第二軌跡槽206內;第二帶動件204能在第一傳動槽55內朝接近或遠離線纜3的方向滑動。定位板115—方面可以承載拆線機構11以及齒輪傳動機構,另一方面可以將拆線 機構11與齒輪傳動機構主要部分隔離開,避免兩者之間互相影響,由于拆線機構11與齒輪 傳動機構主要部分被隔離開了,故而兩者的拆裝操作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如圖6所示,本實施例中送線機構12包括轉動輪231,馬達還包括第二電機22,其 中線纜3繞轉動輪231的軸心線纏繞于轉動輪231上;第二電機22的主軸與轉動輪231相連接;第二電機22的主軸轉動時能帶動轉動輪231繞其主軸的軸心線轉動。第二電機22的主軸與轉動輪231通過皮帶傳動機構相連接,第二電機22的主軸 轉動時可以通過皮帶輪傳動機構帶動轉動輪231轉動并通過轉動輪231控制線纜3沿其軸 心線方向運動。當然,皮帶傳動機構也可以使用齒輪傳動機構、鏈條傳動機構等類似傳動機 構來替代。當分線針112插入于線纜3的結點處4時,啟動第二電機22,第二電機22的主軸 便可以通過轉動輪231拉動線纜3,在分線針112以及拉動線纜3的力的共同作用下,線纜 3便會被分開為兩條平行的線纜分支30。第一電機21以及第二電機22均優(yōu)選為電動機,當然,第一電機21也可以使用其 他機械動力源,例如汽油發(fā)動機。電動機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清潔干凈的優(yōu)點,所以便于應用于中小型電子設備上。如圖6所示,本實施例中送線機構12,還包括測試器232以及電機控制器233,其 中測試器232,用于探測線纜3上結點處4所在的位置;電機控制器233,用于根據線纜3上結點處4所在的位置,通過控制第二電機22主 軸轉動的圖數的方法來調整線纜3在線纜3軸向方向的位置以及在線纜3的軸向方向移動 的距離。初始狀態(tài)時,電機控制器233需要通過控制第二電機22主軸轉動的圖數的方法來 調整線纜3在線纜3軸向方向的位置以及線纜3在線纜3的軸向方向移動的距離,以保證 線纜3的結點處4與分線針112是正對的,否則分線針112無法準確的插入于線纜3的結 點處4,而將兩條互相平行的線纜分支30分開;當分線針112插入于線纜3的結點處4,將 線纜3分開為兩條線纜分支30時,電機控制器233需要通過控制第二電機22主軸轉動的 圖數的方法來調整線纜3在線纜3軸向方向上移動的距離,從而控制分線針112將多長的 線纜3分開為兩條平行的線纜分支30。本實施例中測試器232為顏色傳感器。通常雙絞線的兩條線纜分支30的顏色是 不一致的,所以顏色傳感器通過顏色和/或對比度可以準確的判斷出線纜3的結點處4的 位置。當然,本實施例中測試器232也可以使用顏色傳感器之外的其他傳感器。下面結合以上所提及的附圖以及附12、圖13、圖14、圖15更為詳細的闡述如 何利用本發(fā)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分線裝置將如圖6所示線纜(例如雙絞線)3分開為兩條平 行的線纜分支30。如圖12所示,初始狀態(tài),第一滑塊116處于最上端,第二滑塊117處于最下端,如 圖6所示第二電機22通過轉動輪231帶動線纜3 (例如雙絞線)通過定位板115的走線通 孔119,并通過如圖6所示測試器232使線纜3的結點處4停止于分線針112的軸心線上, 在第一電機21的帶動下,第一齒輪201和第二齒輪202相向轉動,第一齒輪201通過第一 軌跡槽205推動第一滑塊116上的第一帶動件203,從而通過第一帶動件203推動第一滑塊 116下移,此時,第二滑塊117上的第二帶動件204處于第二齒輪202的第二軌跡槽206的 圓弧段,第二齒輪202雖然轉動,但第二滑塊117不動;如圖13所示,第一齒輪201和第二齒輪202繼續(xù)相向轉動,壓板114上限位凹槽 113壓緊線纜3于限位塊111接近線纜3的端面上,在壓板114下移過程中,壓板114沿線 纜3的限位凹槽113使線纜3自動歸中,然后,限位塊111接近線纜3的端面將線纜3壓平 于限位凹槽113的底面上;如圖14所示,第一滑塊116上的第一帶動件203運動到第一齒輪201的第一軌跡 槽205的圓弧段起始端,第二滑塊117上的第二帶動件204運動到第二齒輪202的第二軌 跡槽206的圓弧段的末端。第一齒輪201和第二齒輪202繼續(xù)相向轉動,此時第一滑塊116 保持不動,第二齒輪202的第二軌跡槽206推動第二滑塊117的第二帶動件204,從而推動 第二滑塊117上移,第二滑塊117上的分線針112開始插入于線纜3的結點處4從而將兩 條線纜分支30分開。當第二滑塊117上移至分線針112開始插入于線纜3的結點處4的 位置時,第二滑塊117上內凹槽121周圍的凸臺171和第一滑塊116的限位凹槽113周圍 的部分相抵靠。
如圖15所示,第一齒輪201和第二齒輪202繼續(xù)相向轉動時,第一滑塊116繼續(xù)保 持不動,第二滑塊117繼續(xù)上移,第二滑塊117上內凹槽121周圍的凸臺171會推動第一滑 塊116上移,并壓縮彈簧,此時限位塊111的內凹槽121以及限位凹槽113在第一滑塊116 以及第二滑塊117之間沿線纜3的徑向方向形成較大的環(huán)形區(qū)域以供線纜3沿其軸向方向 移動,這樣,線纜3在如圖6所示送線機構12的作用下可以沿其軸向方向移動,從而便可以 把兩條線纜分支30分開,形成互相平行或近似平行的兩條線纜分支30。完成上述分線動作后,如圖15所示的第一齒輪201和第二齒輪202在第一電機21 的帶動下反轉,最終恢復至本發(fā)明實施例分線裝置復位至如圖12所示初始位置。本發(fā)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分線裝置優(yōu)選為應用于拆分雙絞線。由于雙絞線是由兩條 粗細相同的如圖6所示線纜分支30呈規(guī)則的雙螺旋狀纏繞而成,故而適宜于適用本發(fā)明實 施例所提供的分線裝置進行自動分線,從而提高雙絞線分線的效率,減輕雙絞線分線操作 手工勞動的強度。當然,本發(fā)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分線裝置也可以應用于拆分雙絞線之外的 其他線纜或類似線纜的繩子或繩索。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 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 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分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線機構以及動力機構,其中所述分線機構,用于在所述動力機構的帶動下沿由兩條線纜分支纏繞而成的線纜的軸 向方向將所述線纜輸送至預定位置;所述分線機構,還用于在所述動力機構的帶動下沿位于預定位置的所述線纜的徑向方 向對兩條所述線纜分支施加拆分力,將所述線纜拆分為兩條所述線纜分支;所述動力機構,包括機械傳動機構以及馬達,所述馬達通過所述機械傳動機構帶動所 述分線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線纜為兩條線纜分支呈雙螺旋 狀纏繞而成,所述分線機構包括拆線機構以及送線機構,其中所述拆線機構,包括限位塊、分線針以及開設有限位凹槽的壓板; 所述限位塊,用于在所述動力機構的帶動下將位于預定位置的所述線纜沿所述線纜的 徑向方向推動至所述限位凹槽內,并將所述線纜壓靠于所述限位凹槽內;所述分線針,用于在所述動力機構的帶動下從所述線纜的結點處插入于兩條所述線纜 分支之間;所述送線機構,用于沿所述線纜的軸向方向將所述線纜輸送至所述預定位置,和/或, 所述送線機構,用于拉動插入有所述分線針的所述線纜,使所述線纜的兩條所述線纜 分支互相平行。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分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塊沿與所述線纜的徑向方 向相平行的橫截面的外輪廓呈朝接近所述線纜的方向逐漸減小的形狀;和/或,所述限位凹槽的側壁包括位置相對的限位平面以及位置相對的滑動平面,其中所述限位平面與所述滑動平面相連接;所述限位平面與所述限位塊以及所述分線針的移動方向相平行; 所述滑動平面朝接近所述線纜的方向與所述限位塊之間的距離逐漸增大。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分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塊沿與所述線纜的徑向方 向相平行的橫截面的外輪廓呈凸字形形狀。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分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線機構,還包括定位板、第一 滑塊、第二滑塊以及彈力結構,其中所述第一滑塊、所述第二滑塊均位于所述定位板上;所述第一滑塊以及所述第二滑塊均能在所述動力機構的作用下沿所述分線針的軸心 線朝相接近或相遠離的方向在所述定位板上滑動;所述定位板上開設有走線通孔,所述線纜穿過所述走線通孔,并能沿所述線纜的軸向 方向在所述走線通孔內移動;所述第一滑塊上開設有滑動槽,所述限位塊位于所述滑動槽內; 所述彈力結構設置于所述第一滑塊與所述滑動槽之間;所述第一滑塊能通過所述彈力結構沿所述分線針的軸心線在所述滑動槽內朝接近或 遠離所述線纜的方向滑動;所述第二滑塊上開設有與所述滑動槽以及所述限位塊位置相對的內凹槽,所述分線針 固定于所述內凹槽內;所述限位塊固設于所述定位板上,且所述限位塊上開設有推動通孔;所述分線針貫穿所述推動通孔且能在所述推動通孔內朝接近或遠離所述線纜的方向滑動。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分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力結構包括滑動柱以及彈性 部件,其中所述滑動柱的一端插入并穿過開設在所述第一滑塊上的滑動通孔,且所述滑動柱穿過 所述滑動通孔的一端的端部沿所述滑動通孔的徑向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滑動通孔的內徑 尺寸;所述滑動柱能沿所述滑動柱的軸向方向在所述滑動通孔內滑動; 所述滑動柱的另一端與所述限位塊相固連或螺紋連接; 所述彈性部件套接于所述滑動柱上,且所述彈性部件能夠在所述滑動柱上滑動; 所述推動件朝遠離所述線纜的方向移動時會壓縮所述彈性部件發(fā)生彈性變形。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分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柱為螺栓或螺釘,所述螺栓 或螺釘的頭部沿所述滑動通孔的徑向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滑動通孔的內徑尺寸,所述螺栓 或所述螺釘的螺紋部分與所述限位塊之間螺紋連接,所述彈性部件為貫穿所述滑動柱的彈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分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械傳動機構包括齒輪傳動機 構,所述馬達包括第一電機,其中所述齒輪傳動機構,用于帶動所述限位塊和/或所述分線針,使所述限位塊與所述分 線針沿所述分線針的軸心線朝相接近或相遠離的方向移動; 所述第一電機,用于為所述齒輪傳動機構提供動力。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分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傳動機構包括蝸桿、傳動齒 輪、第一齒輪、第二齒輪、第一帶動件以及第二帶動件,其中所述電機的主軸與所述蝸桿相連接,且所述電機的主軸轉動時能帶動所述蝸桿繞其主 軸的軸心線轉動;所述蝸桿與所述傳動齒輪相嚙合;所述傳動齒輪與所述第一齒輪或所述第二齒輪相嚙合;所述第一齒輪與所述第二齒輪相嚙合;所述第一齒輪上開設有第一軌跡槽,所述第二齒輪上開設有第二軌跡槽; 所述第一帶動件的其中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一軌跡槽內,且所述第一帶動件的其中另一 端與所述第一滑塊相固連;所述第二帶動件的其中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二軌跡槽內,所述第二帶動件的其中另一端 與所述第二滑塊相固連;所述第一齒輪轉動時會通過所述第一軌跡槽帶動所述第一帶動件朝接近或遠離所述 第二滑塊的方向移動;所述第二齒輪轉動時會通過所述第二軌跡槽帶動所述第二帶動件朝接近或遠離所述 第一滑塊的方向移動。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分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上還開設有第一傳動槽 以及第二傳動槽,其中所述第一帶動件穿過所述第一傳動槽之后插接于所述第一軌跡槽內; 所述第一帶動件能在所述第一傳動槽內朝接近或遠離所述線纜的方向滑動; 所述第二帶動件穿過所述第二傳動槽之后插接于所述第二軌跡槽內; 所述第二帶動件能在所述第二傳動槽內朝接近或遠離所述線纜的方向滑動。
11.根據權利要求2-10任一所述的分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線機構,包括轉動 輪,所述馬達還包括第二電機,其中所述線纜繞所述轉動輪的軸心線纏繞于所述轉動輪上; 所述第二電機的主軸與所述轉動輪相連接; 所述第二電機的主軸轉動時能帶動所述轉動輪繞其軸心線轉動。
12.根據權利要求2-10任一所述的分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線機構,還包括測試 器以及電機控制器,其中所述測試器,用于探測所述線纜上所述結點處所在的位置;所述電機控制器,用于根據所述線纜上所述結點處所在的位置,通過控制所述第二電 機的主軸轉動的圖數的方法來調整所述線纜在所述線纜的軸向方向的位置以及在所述線 纜的軸向方向移動的距離。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分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測試器為顏色傳感器。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分線裝置,涉及機械技術領域。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操作麻煩、費時、費力的技術問題。該分線裝置,包括分線機構以及動力機構,其中分線機構,用于在動力機構的帶動下沿由兩條線纜分支纏繞而成的線纜的軸向方向將線纜輸送至預定位置;分線機構,還用于在動力機構的帶動下沿位于預定位置的線纜的徑向方向對兩條線纜分支施加拆分力,將線纜拆分為兩條線纜分支;動力機構,包括機械傳動機構以及馬達,馬達通過機械傳動機構帶動分線機構。本發(fā)明應用于將線纜分支纏繞而成的線纜分開為線纜分支。
文檔編號H01R43/28GK102097735SQ20101061176
公開日2011年6月15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2月28日
發(fā)明者樂立東, 郭亞莉 申請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郸城县| 太仓市| 东安县| 苍梧县| 谢通门县| 浦东新区| 若羌县| 上高县| 关岭| 南木林县| 司法| 水富县| 资中县| 临桂县| 涿鹿县| 连山| 鄢陵县| 图们市| 特克斯县| 蓬安县| 舟山市| 定西市| 临西县| 莎车县| 定结县| 太原市| 安阳县| 内乡县| 本溪| 南丰县| 普兰县| 瑞安市| 白河县| 罗山县| 阳朔县| 顺昌县| 新民市| 皮山县| 三台县| 泗阳县| 同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