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線纜連接器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域:
線纜連接器組件
技術(shù)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線纜連接器組件,尤其指一種用于傳輸高電流的電源 連接器組件。背景技術(shù):
電源插頭和板端連接器均是用于給電腦、游戲機等電子設備提供電力的連 接器。傳統(tǒng)電源插頭包括收容若干電源端子的絕緣本體、與電源端子電性連接 的線纜以及將線纜與電源端子的連接部包覆在內(nèi)的外殼。每個電源端子一對分 別相對延伸且對稱的彈性指,用于與對應的板端連接器結(jié)合,如美國專利
US7,056,158、 US6,402,571、 US6,840,824、 US D494,545等。上述專利界定的 兩個彈性指將對應的板端連接器夾持在中間并電性連接以傳送電力。顯而易 見,兩個彈性指在垂直于對接方向的豎直面上的投影產(chǎn)生一個較大的距離,因 此,該電源端子很容易自金屬板材上沖壓成型以及便于電鍍,但是電源插頭和 板端連接器之間的結(jié)合力太小會導致電源插頭自板端連接器上脫落。為了增強 電源插頭和板端連接器之間的結(jié)合力,兩個彈性指的前端分別彎曲形成一接觸 點,且兩個接觸點非常接近,如美國6,840,824B2號專利所揭示。因此,兩個 接觸點在豎直面上的距離非常小,從而產(chǎn)生更可靠的結(jié)合力。然而,兩個彈性 指距離太小而導致增加沖壓和電鍍過程的難度。
鑒于上述弊端,確有必要設計一種電源插頭以克服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一種線纜連接器組件,其便于沖壓和電鍍。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shù)方案 一種線纜連接器組件, 用于與對接連接器沿對接方向?qū)樱浒ㄔO有若干收容通道的絕緣本體以 及若干收容于收容通道的端子,所述端子均包括分別沿對接方向延伸且暴露在 絕緣本體的收容通道內(nèi)的第一彈性指和第二彈性指,所述端子均與對接連接器 的端子電性連接,所述第一彈性指和第二彈性指均包括一對傾斜的分枝以及位于分枝末端的接觸點;所述第一彈性指和第二彈性指的接觸點在垂直于對接方
向的豎直面上的投影形成第一距離,第一彈性指的接觸點到第二彈性指的分枝 的最小距離為第二距離,在對接狀態(tài)和非對接狀態(tài)下,所述第二距離均比第一
距離大。
本實用新型線纜連接器組件具有以下優(yōu)點線纜連接器組件的兩個彈性指
之間具有一較大的距離便于沖壓和電鍍,兩彈性指在垂直于對接方向的豎直面
上的投影部分重疊且產(chǎn)生可靠的結(jié)合力。
圖l是本實用新型線纜連接器組件的立體分解圖。 圖2是圖1的另一角度^L圖。 圖3是圖1中間隔裝置的立體圖。 圖4是圖1中部分元件組裝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線纜連接器組件的立體圖。 圖6-8是圖5中A-A、 B-B、 C-C線方向的剖^見圖。 圖9是圖8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2所示,其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線纜連接器組件100的立體分 解圖。在該實施方式中,線纜連接器組件100包括絕緣本體1、收容于絕緣本 體1內(nèi)的若干端子2、組裝在絕緣本體1上的間隔塊3、與端子2電性連接的 線纜5以及將絕緣本體1的尾部、端子2、間隔塊3、線纜5的前端包覆在內(nèi) 的外殼4。
絕緣本體l包括基部10、自基部10向前延伸的對接部11以及自基部10 向后延伸的支撐部12。絕緣本體1上設有兩排自基部10的后表面105向?qū)?部11的前表面104延伸的收容通道101,且所述收容通道101未貫穿對接部 11的前表面104。每個收容通道101內(nèi)表面上設有一對與端子2干涉配合的狹 縫1010,所述狹縫IOIO分別位于上面一排收容通道101的上表面的左右兩側(cè) 以及下面一排收容通道101的下表面的左右兩側(cè)。 一排狹槽102排列在沿自上 而下的方向兩排收容通道101之間,所述狹槽102具有一貫穿對接部11前表 面104的狹窄的開口 1020并且在狹槽102的內(nèi)表面形成一對階梯1021 (如圖 6)。每個狹槽102與對應的兩個收容通道101相通且自上而下排列。兩排L型切口 110分別位于對應的收容通道101的上方和下方且分別貫穿對接部11 的前表面104、頂面以及底面。所述對接部11的4個角落分別i殳有一凹陷112。 所述基部IO尾部的外表面上設有若干貫穿基部IO后表面105的凹口 103。所 述支撐部12的上下表面分別設有若干分隔肋121,因此,形成若干與對應收 容通道101相通的凹槽122。
如圖1至圖2所示,若千端子2排列成上下兩排且上下——對應。每個端 子2包括具有對接端21和固持端22的U型本體部20以及一扁平狀尾端23。 所述U型本體部20包括一第一側(cè)邊201、 一與第一側(cè)邊201相對的第二側(cè)邊 202以及位于水平面上連接第一側(cè)邊201和第二側(cè)邊202的底邊203,所述第 一側(cè)邊201和第二側(cè)邊202在垂直面上并排排列。本體部20的前端為對接端 21,所述對接端21的兩側(cè)邊上分別設有具有相同形狀且不對稱的第一、第二 彈性指210、 212。所述第一、第二彈性指210、 212是自一框體(未標號)的 前邊緣向內(nèi)延伸形成,在自前向后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彈性指210的框體要比 第二彈性指212的框體更靠近本體部20的前端邊緣。所述第一、第二彈性指 210、 212均包括一對自框體分叉向另一彈性指212、 210延伸的分枝2101 (如 圖6),所述分枝2101的前端彎曲形成一接觸點2102 (如圖8),第一彈性指 210的接觸點2102和第二彈性指212的接觸點2102自前向后排列。因此,每 個端子2包括4個與對接連接器(未圖示)電性連接的接觸點2102。
結(jié)合圖8至圖9所示,所述第一、第二彈性指210、 212的接觸點2101 自前向后的方向排列,所述第一、第二彈性指210、 212的接觸點2101在豎直 面上的投影形成一第一距離Dl,所述Dl接近于0mm,從而增加對對接連接 器的擠壓力。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第二彈性指210、 212在豎直面上 的投影部分重疊,產(chǎn)生的Dl小于0mm。第二距離D2比第一距離Dl要寬, 以便于電鍍以及沖壓。第二距離D2就是第二彈性指212的接觸點2101到第 一彈性指的分枝2101的最小垂直距離。兩對突肋220分別固定在第一側(cè)邊201 和第二側(cè)邊202上以增強本體部20的尾部與間隔裝置3之間的結(jié)合。第一側(cè) 邊201和第二側(cè)邊202的邊緣上設有若干與絕緣本體1上狹縫1010干涉配合 的倒刺222以增強端子2與絕緣本體1之間的結(jié)合。自底邊203中間位置向外 延伸的固持片224干涉收容于狹槽102內(nèi),其將端子2和絕緣本體1固定在一起。在本實施例中扁平狀尾端23為焊接部,在其他實施例中,該尾端23可以 為彎曲狀結(jié)構(gòu),可以將對應線纜5的導體末端包覆在內(nèi)。
如圖1至圖3所示,所述間隔裝置3是由絕緣材料制成的,其包括一平板 狀主體部30以及若干自主體部30前表面向前延伸且排成兩排的矩形突塊31。 一矩形通槽301貫穿主體部30。矩形通槽301的上、下表面分別向上、下凹 陷形成若干排成兩排的半圓孔303,所述半圓孔303與對應的收容通道101 — 一對應排列便于將線纜5的導體末端與端子2尾端23的焊接。若干具有不同 尺寸的引導通道302、 304分別自矩形通槽301的內(nèi)表面凹陷形成。 一對尺寸 相對較大的引導通道302分別位于矩形通槽301的相對兩側(cè)面,其他尺寸相對 較小的引導通道304分別位于矩形通槽301的上、下表面,引導通道302、 304 通過分隔肋121的引導將間隔裝置3引導組裝在絕緣本體1上。
如圖1至圖2所示,線纜5包括若干前端暴露在外絕緣層(未圖示、未標 號)外且與端子2電性連接的導體(未圖示、未標號)。
外殼4是由絕緣材料制成的且包括收容部40以及收容線纜5的應力釋放 元件41。收容部40設有一對便于插拔線纜連接器組件100的操作部42。
如圖4至圖9結(jié)合圖1至圖2所示,組裝時,通過收容通道101的狹縫 IOIO引導第一、第二側(cè)邊201、 202將端子2自纟色緣本體l的后表面105插入 到絕緣本體1的前表面104,倒刺222與狹縫1010干涉配合將端子2固定在 絕緣本體1內(nèi)。插入后,端子2的本體部20分別收容于對應的收容通道101 內(nèi),暴露在后表面105外的尾端21收容于支撐部12的凹槽122內(nèi)并被分隔肋 121分隔開。自L型切口 IIO觀察到的第一、第二側(cè)邊201、 202上的不對稱 彈性指210、 212暴露在收容通道101內(nèi)。每對背對背的端子2的底邊203收 容于同一狹槽102內(nèi),底邊203的邊緣抵觸階梯1021處且固持片224抵觸在 狹槽102的末端。
接著,將間隔裝置3組裝到絕緣本體1和端子2上。引導通道302、 304 沿分隔肋121滑行,突塊31分別插入收容通道101內(nèi)占據(jù)收容通道101的左 半部,支撐部12穿過間隔裝置3的矩形通槽301,矩形通槽301的上、下表 面抵壓著端子2的尾端23。端子2上靠后那對突肋220擠壓突塊31的相對兩 側(cè)面,以增強間隔裝置3與端子2、絕緣本體l之間的結(jié)合。然后,將線纜5的導體分別插入對應的半圓孔303內(nèi),通過間隔裝置3 以及尾端23將導體分開固定在端子2的尾端23上,并將導體和尾端23焊接 產(chǎn)生電性連接。
最后,將外殼4包覆成型在上述組裝體上,所述基部10的后半部分、支 撐部12、線纜5與端子2的連接區(qū)域以及間隔裝置3收容于外殼4的收容部 40內(nèi)。熔融的外殼4材料流入凹口 103內(nèi)以增強外殼4與絕緣本體1之間的 結(jié)合。應力釋放元件41形成在線纜5的外絕緣層上并給線纜5提供應力釋放作用。
上述組裝過程結(jié)束后,線纜連接器組件100組裝完成。通過第一、第二彈 性指210、 212的不對稱,從而產(chǎn)生的第一距離D1比第二距離D2要窄,便于 端子2的沖壓和電鍍。也就是說,不對稱的第一、第二彈性指210、 212產(chǎn)生 第一距離Dl,因此確保線纜連接器組件100與對接連接器的結(jié)合。
權(quán)利要求1. 一種線纜連接器組件,用于與對接連接器沿對接方向?qū)?,其包括設有若干收容通道的絕緣本體以及若干收容于收容通道的端子,所述端子均包括分別沿對接方向延伸且暴露在絕緣本體的收容通道內(nèi)的第一彈性指和第二彈性指,所述端子均與對接連接器的端子電性連接,所述第一彈性指和第二彈性指均包括一對傾斜的分枝以及位于分枝末端的接觸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彈性指和第二彈性指的接觸點在垂直于對接方向的豎直面上的投影形成第一距離,第一彈性指的接觸點到第二彈性指的分枝的最小距離為第二距離,在對接狀態(tài)和非對接狀態(tài)下,所述第二距離均比第一距離大。
2.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線纜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離為 0mm。
3.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線纜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彈性指 和第二彈性指部分重疊導致第一距離為負數(shù)。
4.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線纜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為U型 且包括第一側(cè)邊、與第一側(cè)邊相對的第二側(cè)邊以及連接第一側(cè)邊和第二側(cè)邊 的底邊,所述第一彈性指和第二彈性指分別自第一側(cè)邊和第二側(cè)邊向內(nèi)延伸形成。
5.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線纜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本體包 括包括對接部和支撐部,所述端子均包括收容于收容通道內(nèi)的U型主體部以 及暴露在絕緣本體的收容通道外且被支撐部所支撐的尾端。
6. 如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線纜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部上設 有若干將端子的尾端分隔開的分隔肋,且形成若干與對應收容通道相通的凹 槽。
7. 如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線纜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線纜連接器 組件進一步包括組裝到絕緣本體的支撐部上且填塞在絕緣本體的收容通道末端的間隔裝置。
8. 如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線纜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間隔裝置包 括設有矩形通槽的主體部以及若干自主體部前表面向前延伸的突塊,所述絕 緣本體的支撐部和端子的尾端貫穿矩形通槽,所述突塊分別插入收容通道內(nèi)占據(jù)收容通道的左半部,所述主體部進一步包括若干與矩形通槽相通且收容 對應的端子尾端和線纜導體的半圓孔。
9. 一種線纜連接器組件,其包括絕緣本體、若干端子以及間隔裝置, 所述絕緣本體上設有若干自前向后貫穿整個絕緣本體的收容通道,所述端子指,所述第一彈性指和第二彈性指均包括一接觸點,所述絕緣本體的尾部形 成一支撐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部設有若干分隔肋,所述分隔肋之間形 成若干對應收容通道相通的凹槽,所述端子設有暴露在收容通道外且收容于 凹槽內(nèi)的尾端,所述第一彈性指和第二彈性指的接觸點在垂直于對接方向的 豎直面上的投影形成的第一距離小于第一彈性指與第二彈性指之間形成的最 短間隔的第二距離。
10. 如權(quán)利要求9所述的線纜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間隔裝置進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線纜連接器組件,其包括設有若干收容通道的絕緣本體以及若干收容于收容通道的端子,端子均包括分別沿對接方向延伸且暴露在絕緣本體的收容通道內(nèi)的第一彈性指和第二彈性指,端子均與對接連接器的端子電性連接,第一彈性指和第二彈性指均包括一對傾斜的分枝以及位于分枝末端的接觸點;第一彈性指和第二彈性指的接觸點在垂直于對接方向的豎直面上的投影形成第一距離,第一彈性指的接觸點到第二彈性指的分枝的最小距離為第二距離,在對接狀態(tài)和非對接狀態(tài)下,第二距離均比第一距離大。線纜連接器組件的兩個彈性指之間具有一較大的距離便于沖壓和電鍍,兩彈性指在垂直于對接方向的豎直面上的投影部分重疊且產(chǎn)生可靠的結(jié)合力。
文檔編號H01R13/40GK201230014SQ20082000834
公開日2009年4月29日 申請日期2008年3月12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7年5月10日
發(fā)明者杰利·吳 申請人: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