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高品質(zhì)因子的電感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是有關(guān)于高品質(zhì)因子的電感,特別是有關(guān)于半導體集成電路中的電感。
背景技術(shù):
在GHz的射頻CMOS集成電路中,電感可以用在芯片嵌入式(on-chip)的匹配電路、被動濾波器、電感負載、變壓器、壓控震蕩器。其中最重要的性能就是品質(zhì)因數(shù),也就是品質(zhì)因子,影響品質(zhì)因子的因素有,金屬線圈的歐姆損耗、基底的損耗、電感的寄生電容。在過去的發(fā)展中,已經(jīng)提出許多高品質(zhì)因子電感,例如使用高導電率的金屬層制造金屬線圈,以減少歐姆損耗。使用多層金屬以增加電感的有效厚度,以減少高頻的基底損耗。使用低損耗的基底材料,以減少高頻的基底損耗。使用厚氧化層隔絕浮接電感和基底,以減少基底損耗。
然而上述電感制造方法都不適用于標準的CMOS制程,需要額外的制造程序,造成成本增加,品質(zhì)不容易控制。
發(fā)明內(nèi)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高品質(zhì)因子的電感,適用于一半導體基底,其上方具有一介電層,并且具有一空氣隙于介電層中,包括一支撐柱,位于空氣隙之中;以及一金屬線圈,位于空氣隙中,并且借由支撐柱用以支撐。
本實用新型金屬線圈以空氣隙代替二氧化硅,可以大幅降低寄生電感。
圖1A表示習知電感和本實用新型電感的結(jié)構(gòu)平面圖;圖1B表示習知電感和本實用新型電感的結(jié)構(gòu)剖面圖;圖2表示半導體基底上電感的等效電路圖;圖3A-圖3M表示本實用新型中形成高品質(zhì)因子電感的方法的剖面流程圖;圖4表示本實用新型電感和習知電感品質(zhì)因子的量測結(jié)果。
圖號說明1-介電絕緣層; 2-空氣隙;3-場氧化層; 4-半導體基底;5-保護層;11-多晶硅; 12-接點窗插塞;13-金屬層; 14-介層窗插塞;15-金屬層; 16-介層窗插塞;17-金屬層; L1、L2-金屬線圈。
具體實施方式
圖1A表示習知電感和本實用新型電感的結(jié)構(gòu)平面圖,圖1B表示習知電感和本實用新型電感的結(jié)構(gòu)剖面圖,其包括半導體基底4、場氧化層3(fieldoxide SiO2)、介電絕緣層1(SiO2)、空氣隙2(air gap),金屬線圈L1、金屬線圈L2。習知金屬線圈L2周圍的介質(zhì)是二氧化硅(SiO2),本實用新型金屬線圈L1周圍介質(zhì)是空氣隙(air gap)。
圖2表示半導體基底上電感的等效電路。Ls表示金屬線圈的電感,和金屬線圈的磁通量有關(guān),也就是和金屬線圈的匝數(shù)、金屬線圈之間的互感有關(guān)。Rs表示金屬線圈的串聯(lián)電阻,其產(chǎn)生的來源是金屬線圈的歐姆損耗(ohmicloss),和金屬線圈的導電系數(shù)、寬度、長度、操、集膚深度(skin depth)、電流在各金屬線圈的分布有關(guān)。Cf表示金屬線圈的金屬線(metal trace)之間的寄生電容,金屬線的邊緣效應(yīng)、金屬線圈周圍介質(zhì)的介電常數(shù)有關(guān)。Csubl、Csub2表示金屬線圈在空氣隙和基底之間的等效電容,其電容和空氣隙的介電常數(shù)有關(guān),其介電常數(shù)是接近真空的介電常數(shù)。Csub3、Csub4表示金屬線圈在基底的等效電容。Rsub1、Rsub2表示金屬線圈的磁通量在基底感應(yīng)電流所造成的損耗,所以和金屬線圈所覆蓋的面積、基底的導電系數(shù)有關(guān)。
電感的品質(zhì)因子的定義是,儲存于電感中的能量和每一震蕩周期損耗能量的比,要提高電感的品質(zhì)因子,可以從減少金屬線圈的歐姆損耗、基底的損耗、電感的寄生電容得到改善,減少金屬線圈的歐姆損耗、基底損耗所需要的制程都是額外的制程,無法在一般的CMOS制程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以減少寄生電容來改善電感的品質(zhì)因子,也就是減少電容Csub1、電容Csub2、電容Csub3、電容Csub4、以及電容Cf,寄生電容和金屬線圈周圍介質(zhì)的介電常數(shù)、金屬線圈的覆蓋面積有關(guān),但是金屬線圈的覆蓋面積取決于電感,所以有效減少寄生電感的方法就是降低金屬線圈周圍介質(zhì)的介電常數(shù),如圖1所示,習知金屬線圈L2的絕緣層是二氧化硅,其介電常數(shù)大約是空氣介電常數(shù)的4倍,本實用新型金屬線圈L1以空氣隙代替二氧化硅,可以大幅降低寄生電感。
本實用新型金屬線圈L1周圍是空氣隙,沒有氧化層支撐,所以需要一支撐柱10支撐金屬線圈L1,支撐柱10可借由多層金屬聯(lián)機制程來制造,多層金屬聯(lián)機制程也是一般CMOS的標準制程,不需要額外的制程。
請參考圖3A至圖3M,此為本實用新型形成高品質(zhì)因子電感的方法的剖面流程圖,其步驟說明如下。
如圖3A所示,首先,提供一半導體基底4,如P型硅基底。半導體基底4上形成有場氧化層(field oxide)3,用以定義主動區(qū)(active region)及非主動區(qū)(non-active region)。主動區(qū)內(nèi)形成的晶體管可以是金氧半晶體管。
如圖3B所示,在場氧化層3上沉積一多晶硅,其沉積方法可以是低壓化學氣相沉積法(LPCVD),然后微影蝕刻定義出多晶硅11。
如圖3C所示,在場氧化層3上沉積一介電絕緣層1A,可以是二氧化硅,以微影制程將接點窗(contact window)圖案定義在光阻,以蝕刻去除未被光阻覆蓋的介電絕緣層1A,以型成接點窗,然后除去光阻。
如圖3D所示,以直流濺鍍制造TiW薄膜,其用作阻障層(barrier layer),接著,以化學氣相沉積法(CVD)形成鎢,接著以干式蝕刻法或是化學機械研磨法(CMP)進行鎢回蝕形成接點窗插塞12(contact plug)。
如圖3E所示,以濺鍍法依序進行TiW阻障層(未圖示)、金屬層13,通常是鋁合金,沉積在芯片表面。
如圖3F所示,以微影制程將接點窗圖案定義在光阻,由干時刻去除未被光阻覆蓋的金屬層13。
如圖3G所示,在芯片上沉積一與介電絕緣層1A相同材料的介電絕緣層,形成介電絕緣層1B,對此介電絕緣層1B進行平坦化制程,如化學機械研磨法(CMP),借以得到一平坦化的表面。以微影制程將接點窗圖案定義在光阻,以蝕刻去除未被光阻覆蓋的介電絕緣層。
如圖3H所示,以直流濺鍍制造TiW薄膜,其用作阻障層,接著,以CVD沉積鎢,接著以干式蝕刻法或是CMP進行鎢回蝕形成介層窗插塞(viaplug)14。
如圖3I所示,在芯片上沉積一與介電絕緣層1A相同材料的介電絕緣層,形成介電絕緣層1C,接著,重復上述步驟形成金屬層15、介層窗插塞16,金屬層17。
如圖3J所示,以微影制程將接點窗圖案定義在光阻,由干蝕刻去除未被光阻覆蓋的金屬層17,形成金屬線圈L1。
如圖3K所示,在芯片上沉積一與介電絕緣層1A相同材料的介電絕緣層,形成介電絕緣層1,接著以CVD沉積介電絕緣層1、保護層5,其分別可以是SiO2、Si3N4。
如圖3L所示,以形成焊墊(bonding pad)的方法,蝕刻金屬線圈L1上方的保護層5,形成電感器的區(qū)域的窗口,露出介電層絕緣層1的表面。
如圖3M所示,以定義窗口后的保護層5為罩幕,借由傾斜蝕刻液(slopeetcher)蝕刻介電絕緣層1,借以在金屬線圈L1的區(qū)域形成一空氣隙2,以及一支撐柱,其包括多晶硅11、接點窗插塞12、金屬層13、介層窗插塞14、金屬層15、介層窗插塞16。Slope etcher的成分包括去離子水(DIdeionized water)、緩沖氧化蝕刻劑(BOE buffer oxide etcher)、氫氟酸(HF)、醋酸(CH3COOH),其蝕刻選擇性良好,對于保護層、多晶硅、TiW的蝕刻率可以忽略。金屬線圈L1的內(nèi)圈半徑、寬、間距分別是100um、10um、2um,圈數(shù)是10,金屬線圈L1的底部到場氧化層3上表面的距離是3.4um,場氧化層3的厚度是0.4um,基底4的電阻是2.5K0hm/cm,金屬線圈L1的電感是2 2.3nH。
圖4表示本實用新型電感和習知電感品質(zhì)因子的量測結(jié)果。曲線A表示本實用新型電感的品質(zhì)因子,曲線B表示習知電感的品質(zhì)因子,習知電感具有本實用新型電感相同的幾何形狀、尺寸,本實用新型電感在1.5GHz的品質(zhì)因子是4.8,在2GHz的品質(zhì)因子是6.3,和習知電感比較,品質(zhì)因子提高31%,最大品質(zhì)因子的操作頻率提高33%,因此可以增加在RFIC的應(yīng)用范圍。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高品質(zhì)因子的電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底;一介電層,具有一空氣隙,位于上述半導體基底上;一支撐柱,位于上述空氣隙中;以及一金屬線圈,位于上述空氣隙中,并且借由上述支撐柱來支撐。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高品質(zhì)因子電感,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撐柱為一多層金屬內(nèi)聯(lián)機。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高品質(zhì)因子電感,其特征在于上述基底是硅基底。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高品質(zhì)因子電感,其特征在于上述介電層是一二氧化硅層。
專利摘要一種高品質(zhì)因子的電感,包括一基底;一介電層,具有一空氣隙,位于上述半導體基底上;一支撐柱,位于上述空氣隙中;以及一金屬線圈,位于上述空氣隙中,并且借由上述支撐柱來支撐。本實用新型金屬線圈以空氣隙代替二氧化硅,可以大幅降低寄生電感。
文檔編號H01F17/00GK2731652SQ20042004997
公開日2005年10月5日 申請日期2004年5月17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4年5月17日
發(fā)明者陳重輝 申請人: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