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電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這種電連接器101包括多個接觸片110,以及容納這些接觸片110的絕緣殼體120。
其中,每一接觸片110都只通過沖壓金屬板形成,其具有一板狀基體111;一彈性接觸臂112,其水平地從基體111右側(cè)(圖5(B)中的右側(cè))延伸出,并在其自由端具有與電路板(未示出)相接觸的接觸部分113;一連接部分114,其從基體111左側(cè)延伸出并焊接在和上述電路板隔開的另一電路板(未示出)上。在基體111上端彈性接觸臂112的起始點(diǎn)和連接部分114的起始點(diǎn)之間向上延伸出一壓配部分115。
另外,在殼體120內(nèi)設(shè)有多個用于容納接觸片110的通道121,其相互平行并在橫向方向(圖5(A)中的垂直方向)上以預(yù)定距離隔開。每一通道121的下側(cè)開口,而上側(cè)具有上壁。在上壁上設(shè)有用于壓入配合壓配部分115的壓配開口122,以及接觸部分113從中伸出的狹縫123。壓配部分122和狹縫123在殼體120的橫向方向上交錯設(shè)置。
當(dāng)每一接觸片110的壓配部分115從下方依次壓配到殼體120的壓配開口122中使得接觸部分113穿過狹縫123時(shí),多個接觸片110就固定在殼體120中并形成了一個電連接器101。當(dāng)所形成的電連接器101的連接部分114焊接在所述隔開的另一電路板上時(shí),電連接器101就固定在此隔開的另一電路板上。然后,連接器上的電路板從電連接器101的上方和接觸部分113接觸,兩個電路板通過例如螺釘?shù)墓潭嗷ス潭?,兩個電路板就相互電連接在一起。
然而,這種傳統(tǒng)的電連接器101具有以下問題。
當(dāng)連接器上的電路板從連接器101的上方和接觸部分113接觸時(shí),單個彈性接觸臂112的接觸部分113和電路板相接觸,彈性接觸臂112和電路板的接觸可靠性較低。因此,如果當(dāng)兩個電路板通過例如螺釘?shù)墓潭嗷ス潭〞r(shí)連接器上的電路板發(fā)生彎曲,彈性接觸臂112和電路板間就不會有任何接觸。
另外,由于在基體111上端彈性接觸臂112的起始點(diǎn)和連接部分114的起始點(diǎn)之間向上延伸出一接觸壓配部分115,彈性接觸臂112的臂長在殼體120水平方向上無法達(dá)到足夠的長度。因此,彈性接觸臂112的彈性部分較短,即使接觸部分113的位移很小,彈性接觸臂112也會發(fā)生塑性變形。
另外,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多個接觸片的電連接器,其彈性接觸臂在沿殼體的水平方向上的長度有所增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的電連接器包括板狀基體;從基體上延伸出的彈性接觸臂,在其自由端具有和電路板相接觸的接觸部分;多個接觸片,每一接觸片具有從所述基體上延伸出的連接部分,此連接部分和與所述電路板隔開的另一電路板相連接,每一接觸片只通過沖壓金屬板形成;一絕緣殼體,其可以容納接觸片,在殼體的上壁設(shè)有狹縫,所述接觸部分即從狹縫中伸出。其中,所述彈性接觸臂包括第一和第二彈性接觸臂,其各自的自由端上具有接觸部分,兩彈性接觸臂相互平行地沿所述基體的水平方向傾斜地從基體近端向基體另一端的上方延伸,所述第一和第二彈性接觸臂的起始位置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不同。
在這種電連接器中,所述彈性接觸臂包括在其各自的自由端上具有接觸部分的第一和第二彈性接觸臂,它們相互平行地沿所述基體的水平方向傾斜地從基體近端向基體另一端的上方延伸,因此,電路板和位于電連接器上方獨(dú)立可彎曲的第一和第二彈性接觸臂的接觸部分相接觸,提高了彈性接觸臂和電路板的接觸可靠性。
而且,第一和第二彈性接觸臂相互平行地沿所述基體的水平方向傾斜地從基體近端向基體另一端的上方延伸,第一和第二彈性接觸臂的起始位置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不同,這樣便增加了兩個彈性接觸臂在沿殼體的水平方向上的長度。
另外,如果殼體的水平長度一定而第一和第二彈性接觸臂的起始點(diǎn)位置只是在水平方向上有所不同時(shí),那么兩個彈性接觸臂之間的距離減短,這樣在金屬板的沖壓過程中兩個彈性接觸臂之間無法達(dá)到足夠的間隙。因此,通過使第一和第二彈性接觸臂的起始點(diǎn)位置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有差別,就可以在金屬板的沖壓過程中在兩個彈性接觸臂之間達(dá)到較大的間隙。
而且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彈性接觸臂中,位于水平方向上所述基體另一端側(cè)的所述第一彈性接觸臂的起始點(diǎn)位置在位于水平方向上所述基體一端側(cè)的所述第二彈性接觸臂的起始點(diǎn)位置的下方,所述第一彈性接觸臂的接觸部分的垂直長度大于所述第二彈性接觸臂的接觸部分的垂直長度。
這種電連接器保證了第一和第二彈性接觸臂的接觸部分能和電路板相接觸,而不會使殼體的水平尺寸過大。
另外,所述殼體在其側(cè)壁的上部具有第二狹縫,其與所述上壁中的狹縫相通,當(dāng)所述第一彈性接觸臂向下彎曲時(shí),第一彈性接觸臂的所述接觸部分進(jìn)入到所述第二狹縫中。
在這種電連接器中,當(dāng)具有垂直的長接觸部分的第一彈性接觸臂向下彎曲時(shí),接觸部分進(jìn)入到第二狹縫中,避免了第一彈性接觸臂的接觸部分和殼體的側(cè)壁發(fā)生任何碰撞,并能完全有效地利用殼體的水平尺寸。另外,當(dāng)?shù)谝粡椥越佑|臂向下彎曲時(shí),接觸部分由第二狹縫導(dǎo)向,避免了由于接觸部分從第二狹縫中脫離而造成的第一彈性臂的任何損壞。
在
圖1到4中,電連接器1包括多個接觸片10,以及用于容納交錯排列的這些接觸片10的絕緣殼體20。
其中,每一接觸片10只通過沖壓金屬板形成,其包括一板狀矩形基體11,一從基體11上邊緣伸出的彈性接觸臂12,以及一從基體11一邊(圖3中的左邊)水平延伸出的連接部分15。
基體11是一個矩形板,其水平長度基本等于通道21的水平長度。在基體11的水平方向上的兩相對面上設(shè)有多個與殼體20側(cè)壁相接合的配合凸臺11a。
另外,彈性接觸臂12包括第一和第二彈性接觸臂12A,12B,其相互平行地沿基體11的水平方向傾斜地從基體近端向基體另一端的上方延伸,第一和第二彈性接觸臂12A,12B的起始點(diǎn)位置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都不同,第一彈性接觸臂12A位于水平方向上的基體另一端側(cè)(圖3中的右側(cè)),而第二彈性接觸臂12B位于水平方向上的基體一端側(cè)(圖3中的左側(cè))。
下面將具體介紹第一和第二彈性接觸臂12A,12B的結(jié)構(gòu)。第一彈性接觸臂12A具有第一延伸部分13a,其位于基體11靠近水平方向上的一端附近的上邊,并從位于第二彈性接觸臂12B的起始點(diǎn)位置下方的起始點(diǎn)位置向上延伸;第二延伸部分13b,其從第一延伸部分13a的末端傾斜地向上延伸到另一端,并形成錐度;接觸部分13c,其從第二延伸部分13b的末端向上延伸,其寬度大于第二延伸部分13b的寬度。同樣地,第二彈性接觸臂12B具有第一延伸部分14a,其位于基體11靠近水平方向上的一端附近的上邊,并從相對第一彈性接觸臂12A的起始點(diǎn)位置在水平方向上的一端側(cè)的起始點(diǎn)位置向上延伸;第二延伸部分14b,其從第一延伸部分14a的末端傾斜地向上延伸到另一端,并形成錐度;接觸部分14c,其從第二延伸部分13b的末端向上延伸,其寬度大于第二延伸部分14b的寬度。這些第一延伸部分13a,14a,第二延伸部分13b,14b和接觸部分13c,14c相互平行地延伸,其中心線之間以設(shè)定的間距隔開。
第一彈性接觸臂12A的接觸部分13c的垂直長度大于第二彈性接觸臂12B的接觸部分14c的垂直長度,在自由狀態(tài)下接觸部分13c,14c的末端在垂直方向上處于相同的位置。如圖4所示,這些接觸部分13c,14c的上端部和安裝在電連接器1上方的電路板A的下表面相接觸。
然后,如圖4所示,從基體11的一邊水平伸出的連接部分15焊接在與電路板A相隔開的另一電路板B上。
另一方面,在殼體20的橫向方向(圖1所示的垂直方向)上設(shè)置了多個用于容納接觸片10的通道21,其相互平行且以預(yù)定距離間隔開。如圖3所示,每一通道21的下側(cè)開口,而上側(cè)由上壁封閉,水平方向上的兩個相對側(cè)面由側(cè)壁封閉。在殼體20的上壁上設(shè)有第一狹縫22,第一和第二彈性接觸臂12A和12B的接觸部分13c,14c即從中穿過。如圖1所示,第一狹縫22以交錯排列的方式設(shè)置在殼體20橫向方向上。
另外,在殼體20側(cè)壁的上部設(shè)有第二狹縫23,其與上壁上的第一狹縫22相通。當(dāng)?shù)谝粡椥越佑|臂12A向下彎曲時(shí),第一彈性接觸臂12A的接觸部分13c進(jìn)入到第二狹縫23中。
為了裝配電連接器1,每一接觸片10的基體11從下方依次壓入配合到通道21中,這樣接觸部分13c,14c從第一狹縫22中伸出。因此,多個接觸片10可以固定在殼體20中,從而完成了電連接器1。
然后如圖4所示,將所完成的電連接器1的接觸片10的連接部分15焊接在電路板B上,這樣電連接器1就可固定在電路板B上。在此狀態(tài)下,電路板A從電連接器1的上方與第一和第二彈性接觸臂12A,12B的接觸部分13c,14c相接觸,將電路板A向下推并通過例如螺釘?shù)墓潭蓧K電路板A,B固定在一起,這樣,兩塊電路板A,B就電連接在一起。
當(dāng)電路板A從電連接器1的上方與第一和第二彈性接觸臂12A,12B的接觸部分13c,14c相接觸并將電路板A向下推時(shí),第一和第二彈性接觸臂12A,12B向下彎曲且基本上繞它們的起始點(diǎn)位置旋轉(zhuǎn),第一彈性接觸臂12A的接觸部分13c進(jìn)入到殼體20側(cè)壁上部的第二狹縫23中。這就避免了第一彈性接觸臂12A的接觸部分13c和殼體20側(cè)壁之間發(fā)生任何碰撞,并能完全有效地利用殼體20的水平尺寸。另外,當(dāng)?shù)谝粡椥越佑|臂12A向下彎曲時(shí),接觸部分13c由第二狹縫23導(dǎo)向,避免了由于接觸部分13c從第二狹縫23中脫離而導(dǎo)致的第一彈性接觸臂12A的任何損壞。
在電路板A和第一和第二彈性接觸臂12A,12B的接觸部分13c,14c的接觸中,電路板A和位于電連接器1的上方獨(dú)立可彎曲的第一和第二彈性接觸臂12A,12B的接觸部分13c,14c相接觸,與傳統(tǒng)的單臂接觸相比,這種接觸提高了彈性接觸臂12和電路板A之間的接觸可靠性。因此,即使當(dāng)兩塊電路板A,B通過例如螺釘?shù)墓潭潭ㄔ谝黄饡r(shí)連接器上的電路板A發(fā)生彎曲,也能防止彈性接觸臂12和電路板A不發(fā)生接觸的任何可能性。另外,第一和第二彈性接觸臂12A,12B的接觸部分13c,14c從殼體20的頂面上伸出的總長增加,也防止了彈性接觸臂12和電路板A不發(fā)生接觸的任何可能性。
另外,第一和第二彈性接觸臂12A,12B相互平行地沿所述基體的水平方向傾斜地從基體一端向基體另一端上方延伸,它們的起始點(diǎn)位置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都不同。因此,和壓配部分位于基體中間的傳統(tǒng)接觸相比,彈性接觸臂12A,12B在沿殼體20水平方向上的臂長更長。
另外,如果殼體20的水平長度一定而第一和第二彈性接觸臂12A,12B的起始點(diǎn)位置只在水平方向有不同,那么兩個彈性接觸臂12A,12B之間的距離縮短,這樣,在沖壓金屬板過程中無法在兩個彈性接觸臂12A,12B之間有足夠的間隙。因此,通過使第一和第二彈性接觸臂12A,12B的起始點(diǎn)位置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都不同,可以在沖壓金屬板過程中在兩個彈性接觸臂12A,12B之間有足夠的間隙。
而且,在第一和第二彈性接觸臂12A,12B中,第一彈性接觸臂12A的起始點(diǎn)位置位于第二彈性接觸臂12B的起始點(diǎn)位置的下方,第一彈性接觸臂12A的接觸部分13c的垂直長度大于第二彈性接觸臂12B的接觸部分14c的垂直長度。這樣,在自由狀態(tài)下接觸部分13c,14c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相同。這就保證了第一和第二彈性接觸臂12A,12B的接觸部分13c,14c和電路板A相接觸,而不會使殼體20的水平尺寸過大。
而且,由于接觸片10只通過沖壓金屬板形成,在接觸片10的橫向方向(圖1中的垂直方向)上的連接距離可以做得較小。
雖然這里介紹的是本發(fā)明的實(shí)施例,但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可以進(jìn)行必要的修改。例如在第一和第二彈性接觸臂12A,12B中,第一彈性接觸臂12A的起始點(diǎn)位置可以位于第二彈性接觸臂12B的起始點(diǎn)位置的上方。
如上所述,在本發(fā)明所述電連接器中,彈性接觸臂包括第一和第二彈性接觸臂,其在各自自由端處具有接觸部分,并相互平行地沿基體的水平方向傾斜地從基體一端向基體另一端上方延伸。這樣,電路板和位于電連接器上方獨(dú)立可彎曲的第一和第二彈性接觸臂的接觸部分相接觸,和傳統(tǒng)的單個接觸臂相比,彈性接觸臂和電路板的接觸可靠性得到提高。另外,第一和第二彈性接觸臂相互平行地沿基體的水平方向傾斜地從基體一端向基體另一端上方延伸,所述第一和第二彈性接觸臂的起始點(diǎn)位置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都不同。因此,和壓配部分位于基體中間的傳統(tǒng)接觸相比,彈性接觸臂沿殼體水平方向上的臂長更長。
另外在第一和第二彈性接觸臂中,第一彈性接觸臂的起始點(diǎn)位置位于第二彈性接觸臂的起始點(diǎn)位置的下方,第一彈性接觸臂的接觸部分的垂直長度大于第二彈性接觸臂的接觸部分的垂直長度。這就保證了第一和第二彈性接觸臂的接觸部分和電路板相接觸,而不會使殼體的水平尺寸過長。
另外,在殼體側(cè)壁的上部設(shè)有第二狹縫,其與上壁上的第一狹縫相通。當(dāng)?shù)谝粡椥越佑|臂向下彎曲時(shí),第一彈性接觸臂的接觸部分進(jìn)入到第二狹縫中,這就避免了第一彈性接觸臂的接觸部分和殼體側(cè)壁之間的任何碰撞,并能完全有效地利用殼體20的水平尺寸。同樣地,當(dāng)?shù)谝粡椥越佑|臂向下彎曲時(shí),接觸部分由第二狹縫導(dǎo)向,避免了由于接觸部分從第二狹縫中脫離出來而導(dǎo)致的第一彈性接觸臂的任何損壞。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電連接器,包括板狀基體;彈性接觸臂,其從所述基體上延伸出,在其自由端具有和電路板相接觸的接觸部分;多個接觸片,每一所述接觸片具有從所述基體上延伸出的連接部分,所述連接部分和與所述電路板隔開的另一電路板相連接,每一所述接觸片只通過沖壓金屬板形成;絕緣殼體,其可容納所述接觸片,在所述殼體的上壁設(shè)有狹縫,所述接觸部分即從所述狹縫中伸出;其中,所述彈性接觸臂包括第一和第二彈性接觸臂,其相互平行地沿所述基體的水平方向傾斜地從基體近端向基體另一端上方延伸,所述第一和第二彈性接觸臂在其各自的自由端處具有所述接觸部分,所述第一和第二彈性接觸臂的起始點(diǎn)位置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不同。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彈性接觸臂中,位于水平方向上所述基體另一端側(cè)的所述第一彈性接觸臂的起始點(diǎn)位置在位于水平方向上所述基體一端側(cè)的所述第二彈性接觸臂的起始點(diǎn)位置的下方,所述第一彈性接觸臂的所述接觸部分的垂直長度大于所述第二彈性接觸臂的所述接觸部分的垂直長度。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的側(cè)壁上部設(shè)有第二狹縫,其與所述上壁的所述狹縫相通,當(dāng)所述第一彈性接觸臂向下彎曲時(shí),所述第一彈性接觸臂的所述接觸部分進(jìn)入到所述第二狹縫中。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具有多個接觸片的電連接器,可提高彈性接觸臂和電路板的接觸可靠性,彈性接觸臂在沿殼體水平方向上的臂長可以比較長。此電連接器1包括:板狀基體11;從基體11上延伸出的彈性接觸臂12;多個接觸片10,每一接觸片具有從基體11上延伸出的連接部分15,并只通過沖壓金屬板形成。彈性接觸臂12包括第一和第二彈性接觸臂12A,12B,其相互平行地從基體11的水平方向傾斜地從近端向另一端上方延伸,并在各自的自由端處具有接觸部分13c,14c。第一和第二彈性接觸臂12A,12B的起始點(diǎn)位置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不同。
文檔編號H01R13/24GK1360367SQ0114378
公開日2002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01年12月21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0年12月22日
發(fā)明者戶田晉作 申請人:安普泰科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