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介質層的磁記錄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改進的磁記錄頭。特別是,本發(fā)明涉及具有介質層的磁記錄頭、以及使用該層以減少磁記錄頭中的磁通泄漏的方法。
背景技術:
磁記錄頭通常用來將數據記錄在磁性數據儲存介質、諸如計算機的硬盤驅動器上。計算機硬盤驅動器使用至少一個涂有磁性材料的磁盤和懸置在磁盤表面上方的記錄頭?;旧吓c磁盤表面平行的記錄頭的表面稱為空氣承受表面。記錄頭具有一對相反的磁極,叫做頂部磁極和底部磁極,它們是用磁性材料制造的。這些磁極在靠近該空氣承受表面的區(qū)域、也叫做極尖區(qū)域內被一非磁性的間隙層隔開。記錄頭包括至少一個感應線圈,感應線圈產生經過頂部磁極和底部磁極的磁通。一磁場在空氣承受表面處橫跨間隙層形成,以便將數據記錄在磁盤上。
由感應線圈產生的磁通的一部分常常在磁極區(qū)域外側的區(qū)域里的頂部磁極和底部磁極之間傳送。在記錄頭里的磁通的泄漏將影響在空氣承受表面處的磁場,并可能降低記錄頭的性能。
圖1顯示了一種傳統(tǒng)的磁記錄頭3的剖視圖。該磁記錄頭3具有磁性材料、諸如坡莫合金形成的底部磁極層10。該底部磁極層10可作為抗磁傳感器(圖1中未畫出)的磁屏蔽層,其中,底部磁極層10被認為是共享的磁極層10。為了使磁記錄頭3的感應線圈26與底部磁極層10的磁性材料隔絕,一零喉道20形成于底部磁極層10的選定區(qū)域15上。零喉道20提供一基底25,感應線圈26可形成在基底25上。零喉道20通常由絕緣材料、諸如固化的光阻材料形成的。感應線圈26被形成于零喉道20上方的絕緣材料27、諸如固化的光阻材料環(huán)繞。
底部磁極延伸部分40、間隙層50和頂部磁極延伸部分60依次形成于底部磁極層10上。底部磁極延伸部分40是電鍍在底部磁極層10上的、未被零喉道20覆蓋的選定部分11上。由非磁性材料、諸如PdNi(鈀鎳)制造的間隙層50電鍍在底部磁極延伸部分40上。底部磁極延伸部分40和間隙層50均從空氣承受表面80延伸并覆蓋在零喉道20的區(qū)域23上。頂部磁極延伸部分60電鍍在間隙層50上,且也從空氣承受表面80延伸并覆蓋在零喉道20的區(qū)域23上。一頂部磁極層70形成于頂部磁極延伸部分60的部分63上和環(huán)繞著感應線圈26的絕緣層27上。
為了將數據寫入磁性介質,感應線圈26產生磁通,并在空氣承受表面80處的頂部磁極延伸部分60和底部磁極延伸部分40之間形成磁場。
參看圖2,為了制造圖1所示的磁記錄頭3,一可選擇的晶粒層12可沉積在底部磁極層10的未被零喉道20覆蓋的暴露區(qū)域11上及零喉道20的表面21上。晶粒層12是一薄層磁性材料,它為電鍍其它的層提供基底。在沉積晶粒層12后,底部磁極延伸部分40、間隙層50和頂部磁極層60電鍍在一極尖區(qū)域14里,及被電鍍在零喉道20的區(qū)域23上。隨后,間隙層50電鍍在底部磁極延伸部分40上,而頂部磁極延伸部分60電鍍在間隙層50上。在頂部磁極層70沉積后(圖1),可使用研磨工藝,以便形成記錄頭3的空氣承受表面80。
發(fā)明內容
參看圖1-2,由感應線圈26產生的磁通應該在在空氣承受表面80處的底部磁極延伸部分40和頂部磁極延伸部分60之間的一路徑里完整地和不受干擾地傳送。然而,由于底部磁極延伸部分40和間隙層50電鍍在零喉道20的區(qū)域23上,在底部磁極延伸部分40和頂部磁極延伸部分60之間的磁通泄漏區(qū)域16里損失一些磁通。磁通泄漏區(qū)域16位于在零喉道20的區(qū)域23上方的層40、50和60的重疊區(qū)之間的界面處。在空氣承受表面80處的磁通對于記錄頭的寫入能力是不可缺少的,而在磁通泄漏區(qū)16(圖2)里的磁通損失可降低記錄頭的性能。
一般來說,本發(fā)明涉及具有減少的磁通泄漏的改進的記錄頭,及它們的制造方法。
在一個實施例里,本發(fā)明是一種磁記錄頭,它包括形成在一底部磁極層上的零喉道,一具有底部磁極延伸部分和間隙層的極尖區(qū)域,以及使零喉道與底部磁極延伸部分及間隙層隔開的介質層。介質層減少了磁記錄頭的磁通泄漏。
在第二實施例里,本發(fā)明是一種磁記錄頭,它包括形成在一底部磁極層上的零喉道,一底部磁極延伸部分,一頂部磁極延伸部分,以及減少在零喉道上的底部磁極延伸部分和頂部磁極延伸部分之間的重疊區(qū)域的措施。
在第三實施例里,本發(fā)明是一種制造磁記錄頭的方法,包括在一底部磁極層上形成零喉道,在底部磁極層的一部分上和零喉道的一部分上形成介質層,以及在極尖區(qū)域內的底部磁極層上電鍍第一層。介質層使在極尖區(qū)域內的第一層與零喉道隔開。
在第四實施例里,本發(fā)明是一種有選擇的多層電鍍的方法,包括在一晶粒層區(qū)域上沉積介質材料,在晶粒層和介質材料上掩蔽一圖案,在晶粒層區(qū)域內電鍍至少一個電鍍的層,除去介質材料的至少一部分以形成晶粒層的暴露區(qū)域,以及在電鍍的層和晶粒層的暴露區(qū)域上電鍍。
介質層占據在磁通泄漏區(qū)域內的零喉道上方的一個區(qū)域,否則的話該區(qū)域可能被極尖區(qū)域的成分、諸如底部磁極延伸部分、間隙層和頂部磁極延伸部分占據。介質層防止底部磁極延伸部分和間隙層與零喉道接觸,這樣,在磁通泄漏區(qū)域里的磁通損失可減少或基本上消除。此外,在制造過程中,介質層可用來與光阻圖案結合,以便通過使用自對準選定電鍍工藝更精確地控制底部磁極延伸部分、間隙層和頂部磁極延伸部分的電鍍。
本發(fā)明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的細節(jié)由附圖和下面的介紹闡明。本發(fā)明的其它的特征、目的和優(yōu)點將由介紹和附圖看出。
附圖的簡要說明圖1是一種傳統(tǒng)的磁記錄頭的剖視圖;圖2是來自圖1中的傳統(tǒng)的磁記錄頭的零喉道的剖視圖;圖3A-E是制造本發(fā)明的磁記錄頭的工藝的剖視圖;圖4是本發(fā)明的磁記錄頭的零喉道的剖視圖;以及圖5是圖4中的磁記錄頭的剖視圖。
在各附圖中的相同的標號表示相同的元件。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3A-E顯示了制造本發(fā)明的記錄頭105的一部分的工藝。參看圖3A,零喉道120形成于一底部磁極層110的選定部分115上。然后,一可選擇的晶粒層112可分別沉積在底部磁極層110的暴露表面111和零喉道120的暴露表面121上。
如圖3B所示,然后在底部磁極層110和零喉道120上的晶粒層112上沉積介質層130。然后,除去一部分介質層130,以便在極尖區(qū)域114里暴露晶粒層112的區(qū)域113。介質層130可由任何介質材料構成。適當的介質材料包括(例如)金屬氧化物、諸如Al2O3或SiO2。介質層130可通過任何傳統(tǒng)的方式沉積,然后使用(例如)光限定蝕刻掩模和HF(氟化氫的)蝕刻工藝從區(qū)域113處除去。
參看圖3C,底部磁極延伸部分140電鍍在區(qū)域113上,而間隙層150和頂部磁極延伸部分160然后被電鍍在底部磁極延伸部分140上。底部磁極延伸部分140、間隙層150和頂部磁極延伸部分160較佳的是使用自對準選定電鍍工藝電鍍,其中,這些層的側壁與適當成形的光阻圖案對準。雖然光阻圖案不可覆蓋零喉道120,但由于介質層130的存在,底部磁極延伸部分140和間隙層150及頂部磁極延伸部分160不電鍍在零喉道120上。作為附加的掩蔽元件,介質層130允許在極尖區(qū)域114里的、脫離零喉道120的底部磁極延伸部分140、間隙層150和頂部磁極延伸部分160的選擇電鍍。
參看圖3D,在頂部磁極延伸部分160電鍍在間隙層150上后,將沒有被頂部磁極延伸部分160覆蓋的介質層130的部分除去以露出在零喉道120上的晶粒層112。被除去以露出表面124的介質層130的部分可通過蝕刻工藝除去,而不需要施加蝕刻掩模,因為剩余的介質層130的部分已經被頂部磁極延伸部分160掩蔽。
參看圖3E,使用前面提到的光阻圖案,頂部磁極層170電鍍在頂部磁極延伸部分160及重疊在零喉道120上的晶粒層112的露出表面124上。在頂部磁極層170形成至所需厚度后,將用來形成底部磁極延伸部分140、間隙層150、頂部磁極延伸部分160和頂部磁極層170的組成圖案的光阻移去,可在記錄頭105上形成一封裝層190(圖3E中未畫出)。
參看圖4,本發(fā)明的記錄頭105包括形成在底部磁極層110的選定部分115上的零喉道120,以提供一可形成感應線圈(圖4中未畫出)的絕緣區(qū)域。一可選擇的晶粒層112可分別沉積在底部磁極層110的露出表面111和零喉道120的露出表面121上。一層介質材料130形成在底部磁極層110的部分117及零喉道120的部分123上。介質層130的尺寸可根據具體用途所需要的底部磁極延伸部分140和間隙層150的厚度而改變,但層130的長度和厚度應該選擇,以防止在極尖區(qū)域114里的層140、150和160與零喉道120之間的接觸,由此減少在磁通泄漏區(qū)域116里的磁通損失。這樣,在本發(fā)明的這個實施例里,介質層130使零喉道20與底部磁極延伸部分140、間隙層150和頂部磁極延伸部分160隔開,這樣,底部磁極延伸部分140和間隙層150不電鍍在磁通泄漏區(qū)域116里。
參看圖4-5,頂部磁極層170在頂部磁極延伸部分160和絕緣層127上面延伸,而封裝層190可形成在頂部磁極層170上。由于介質層130減少了在零喉道120上的底部磁極延伸部分140和頂部磁極延伸部分160之間的重疊區(qū)域,所以,在磁記錄頭5里的磁通泄漏可降低至最小程度。
已經描述了本發(fā)明的許多實施例。然而,應該知道,在不超出本發(fā)明構思和范圍的情況下還可以作出各種各樣的改進。
例如,可在電鍍間隙層150后、而不是在電鍍頂部磁極延伸部分160(圖3D)后,除去一部分介質層130以露出晶粒層112的表面124。在該實施例里,底部磁極延伸部分140和間隙層150通過介質層130與零喉道120隔開,但頂部磁極延伸部分可能不是必需的。在部分介質層被除去以露出表面124后,頂部磁極層170可直接電鍍在間隙層150和重疊在零喉道120上的晶粒層112的露出表面124上。
在任何選擇的多層電鍍工藝里,介質層可作為掩蔽元件使用。例如,如果介質材料被沉積在一層的指定區(qū)域上,一圖案可掩蔽在該層和該介質材料上。至少一個電鍍層可通過除去介質材料而沉積在該層上,以形成一蝕刻的介質區(qū)域;以及在該電鍍層和該蝕刻介質區(qū)域上電鍍。
因此,其它的實施例在下述權利要求書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磁記錄頭,包括形成在底部磁極層的一區(qū)域上的零喉道,包括底部磁極延伸部分和間隙層的極尖區(qū)域,以及使零喉道與底部磁極延伸部分和間隙層隔開的介質層,其中,介質層減少了磁記錄頭的磁通泄漏。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磁記錄頭,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電鍍在間隙層上的頂部磁極延伸部分,這樣,間隙層在底部磁極延伸部分和頂部磁極延伸部分之間。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磁記錄頭,其特征在于,介質層形成于一部分零喉道上,從而減少在零喉道上的底部磁極延伸部分與頂部磁極延伸部分之間的重疊區(qū)域。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磁記錄頭,其特征在于,介質層由選自金屬氧化物和固化的光阻組成的集合的材料制成。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磁記錄頭,其特征在于,介質層是選自Al2O3和SiO2組成的集合的金屬氧化物。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磁記錄頭,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在零喉道和介質層之間的晶粒層。
7.一種磁記錄頭,包括形成于底部磁極層一區(qū)域上的零喉道,一底部磁極延伸部分,一頂部磁極延伸部分,以及減少在零喉道上的底部磁極延伸部分和頂部磁極延伸部分之間的重疊區(qū)域的措施。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磁記錄頭,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位于底部磁極延伸部分和頂部磁極延伸部分之間的間隙層。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磁記錄頭,其特征在于,減少在零喉道上的底部磁極延伸部分和頂部磁極延伸部分之間的重疊區(qū)域的措施包括形成在零喉道的一部分上的介質層,它使零喉道與底部磁極延伸部分和間隙層隔開。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磁記錄頭,其特征在于,介質層由選自金屬氧化物和固化的光阻組成的集合的材料制成的。
11.一種制造磁記錄頭的方法,包括在底部磁極層上形成一零喉道;在底部磁極層的一部分上和零喉道的一部分上形成介質層;以及在極尖區(qū)域里的底部磁極層上電鍍第一層;其中,介質層使第一層與零喉道隔開。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層是底部磁極延伸部分。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在底部磁極延伸部分上電鍍一間隙層,這樣,介質層使間隙層與零喉道隔開。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在間隙層上電鍍頂部磁極延伸部分,這樣,介質層使頂部磁極延伸部分與零喉道隔開。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介質層形成后減少了在零喉道上的底部磁極延伸部分和頂部磁極延伸部分之間的重疊區(qū)域。
16.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在形成介質層之前在零喉道和底部磁極層的露出表面上形成晶粒層。
17.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介質層是由選自金屬氧化物和固化的光阻組成的集合的材料制成的。
18.一種有選擇的多層電鍍的方法,包括在晶粒層區(qū)域上沉積介質材料;在晶粒層和介質材料上掩蔽一圖案;在晶粒層區(qū)域里電鍍至少一個電鍍層;除去至少一部分介質材料,以形成晶粒層的露出區(qū)域;以及在電鍍層和晶粒層的露出區(qū)域上電鍍。
全文摘要
一種磁記錄頭包括形成于底部磁極層上的零喉道和形成于底部磁極層一部分上及零喉道一部分上的介質層。底部磁極延伸部分、間隙層和頂部磁極延伸部分在記錄頭的極尖區(qū)域內被電鍍,這樣,介質層使在極尖區(qū)域內電鍍的層與零喉道隔開。介質層防止底部磁極延伸部分和間隙層電鍍在零喉道上,從而減少記錄頭的底部磁極延伸部分和頂部磁極延伸部分之間的磁通泄漏。
文檔編號G11B5/31GK1446353SQ01813828
公開日2003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01年6月1日 優(yōu)先權日2000年6月1日
發(fā)明者M·H·奧斯特洛夫斯基, H·肖祥 申請人:西加特技術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