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觸控面板的蓋板結構及其制造方法與觸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用于觸控面板的蓋板結構,其包括:一基板;及一遮蔽層,埋設于該基板內,并且該遮蔽層的布設區(qū)域定義出該觸控面板的一非可視區(qū)。此外,本發(fā)明亦提供上述蓋板結構的制造方法及應用此蓋板結構的觸控面板。
【專利說明】用于觸控面板的蓋板結構及其制造方法與觸控面板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有關于觸控技術,且特別是有關于一種用于觸控面板的蓋板結構及其制造方法與其應用的觸控面板。
【【背景技術】】
[0002]觸控面板已被廣泛用于家庭用品、通訊裝置及電子信息裝置等電子產品,逐漸取代實體鍵盤、鼠標等來作為各類電子產品的輸入界面,提供有效率的操作界面。
[0003]觸控面板通常包含一保護蓋板,用來提供給使用者直接觸碰操作而達到保護觸控面板的觸控傳感器的效果。并且為了美觀設計,保護蓋板的表面進一步會形成一遮蔽層以遮蔽觸控面板的外圍導電線路等非透明組件。然而,由于遮蔽層的設計,導致保護蓋板的表面會形成有高度落差,這將影響觸控面板的生產良率及產品質量。
[0004]舉例而言,請參見圖1A,為習知技術觸控面板的剖面架構示意圖。圖1A的觸控面板是例如采用一保護蓋板102及一觸控傳感器103貼合的解決方案。如圖所示,保護蓋板102的貼合面設有遮蔽層104,并且保護蓋板102進一步透過光學膠106來與觸控傳感器103貼合。但由于遮蔽層104在保護蓋板102上所形成的高度H,使得貼合時所產生的貼合氣泡108不易排除。
[0005]請參見圖1B,為另一習知技術觸控面板的剖面架構示意圖。圖1B的觸控面板是采用將原本需形成于另一基板的感測電極層124直接制作于保護蓋板102的解決方案。然而,由于遮蔽層104是先形成于保護蓋板102上,使得感測電極層124是順應性形成于保護蓋板102及遮蔽層104上。如此一來,由于感測電極層124需經(jīng)過高溫制程,因此先形成的遮蔽層104容易在高溫環(huán)境下產生雜質而影響感測電極層124特性。此外,由于遮蔽層104在保護蓋板102上所形成的高度H`’,讓感測電極層124在保護蓋板102與遮蔽層104的接面處130容易破裂或中斷而形成斷路。
【
【發(fā)明內容】
】
[0006]本發(fā)明透過觸控面板的蓋板結構的改良,讓蓋板結構提供平坦的表面來貼合觸控傳感器或形成感測電極層,藉此以提高觸控面板的生產良率及產品質量。
[0007]依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觸控面板的蓋板結構,其包括:一基板;及一遮蔽層,埋設于此基板內,并且此遮蔽層的布設區(qū)域定義出此觸控面板的一非可視區(qū)。
[0008]進一步的,所述基板為一經(jīng)強化的基板。
[0009]進一步的,所述遮蔽層的材料包含油墨、碳漿、石墨的任一或組合。
[0010]依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蓋板結構的制造方法,此蓋板結構用于一觸控面板,此制造方法的步驟包括:設置一遮蔽層于一第一透明板材及一第二透明板材之間,其中此遮蔽層的布設區(qū)域定義出此觸控面板的一非可視區(qū);加熱軟化此第一透明板材及此第二透明板材,使此第一透明板材及此第二透明板材熔融成一基板;及定型此基板。
[0011]進一步的,所述制造方法的步驟包括強化所述定型后的基板。[0012]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透明板材及所述第二透明板材為相同材質的板材。
[0013]進一步的,所述加熱步驟加熱至超過所述第一透明板材及所述第二透明板材的材料轉化溫度,以軟化所述第一透明板材及所述第二透明板材。
[0014]進一步的,所述定型步驟采用模具加壓方式來塑造及固定所述基板的形狀。
[0015]依據(jù)本發(fā)明的又一實施例,亦提供一種觸控面板,包括:一基板;一遮蔽層,埋設于此基板內,并且此遮蔽層的布設區(qū)域定義出此觸控面板的一非可視區(qū);以及一感測電極層,形成于此基板的至少一表面。
[0016]進一步的,所述基板為一經(jīng)強化的基板。
[0017]進一步的,所述感測電極層包括一感測電極矩陣及一信號線路,其中所述信號線路電性連接所述感測電極矩陣,并且對應位于所述非可視區(qū)。
[0018]進一步的,所述感測電極矩陣進一步包括復數(shù)條沿一第一軸向排列的第一感應電極及復數(shù)條沿一第二軸向排列的第二感應電極,其中所述第一感應電極與所述第二感應電極彼此絕緣。
[0019]進一步的,每一所述第一感應電極包括復數(shù)個第一導電單元和復數(shù)個第一連接線,且所述第一軸向上的相鄰兩個所述第一導電單元藉由所述第一連接線相連并電性連接;每一所述第二感應電極包括復數(shù)個第二導電單元和復數(shù)個第二連接線,且所述第二軸向上的相鄰兩個所述第二導電單元藉由所述第二連接線相連并電性連接;其中所述第一連接線和所述第二連接線形成交錯。
[0020]進一步的,所述感測電極層進一步包括:一絕緣層,設置于交錯的每一所述第一連接線及每一所述第二連接線之間;及一保護層,設置于所述第一感應電極、所述第二感應電極及所述信號線路上。
[0021]依據(jù)本發(fā)明的再一實施例,更提供一種觸控面板,包括:一基板;一遮蔽層,埋設于此基板內,并且此遮蔽層的布設區(qū)域定義出此觸控面板的一非可視區(qū);以及一觸控傳感器,透過一光學膠來貼合于此基板的一表面。
[0022]進一步的,所述基板為一經(jīng)強化的基板。
[0023]進一步的,所述觸控傳感器進一步包括:一承載基板;及一感測電極層,形成于所述承載基板的至少一表面,并且包含一感測電極矩陣及一信號線路,其中所述信號線路電性連接所述感測電極矩陣,并且對應位于所述非可視區(qū)。
[0024]進一步的,所述感測電極矩陣進一步包括復數(shù)條沿一第一軸向排列的第一感應電極及復數(shù)條沿一第二軸向排列的第二感應電極,其中所述第一感應電極與所述第二感應電極彼此絕緣。
[0025]進一步的,每一所述第一感應電極包括復數(shù)個第一導電單元和復數(shù)個第一連接線,且所述第一軸向上的相鄰兩個該些第一導電單元藉由所述第一連接線相連并電性連接;每一所述第二感應電極包括復數(shù)個第二導電單元和復數(shù)個第二連接線,且所述第二軸向上的相鄰兩個所述第二導電單元藉由所述第二連接線相連并電性連接;其中所述第一連接線和所述第二連接線形成交錯。
[0026]進一步的,所述感測電極層進一步包括:一絕緣層,設置于交錯的每一所述第一連接線及每一所述第二連接線之間;及一保護層,設置于所述第一感應電極、所述第二感應電極及所述信號線路上?!尽緦@綀D】
【附圖說明】】[0027]圖1A及圖1B顯示習知技術的觸控面板的剖面架構示意圖。[0028]圖2A至圖2D圖顯示依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蓋板結構的制造方法于各制造階段的剖面示意圖。[0029]圖3A及圖3B分別顯示依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及上視示意圖。[0030]圖4A及圖4B分別顯示依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及上視示意圖。[0031]其中附圖標記說明如下:[0032]102?保護蓋板103?觸控傳感器[0033]104?遮蔽層106?光學膠[0034]108?氣泡124"感測電極層[0035]130?接面202A?第一透明板材[0036]202B?第二透明板材204?遮蔽層[0037]210?間隙220?基板[0038]324"感測電極層324S?感測電極矩陣[0039]324疒第一感應電極324VA?第一導電單元[0040]324VB?第一連接線324礦第二感應電極[0041]324H/T第二導電單元324HB?第二連接線[0042]326?絕緣層328?信號線路[0043]33(T保護層422?承載基板[0044]422,?上表面422”?下表面[0045]424"感測電極層424S?感測電極矩陣[0046]424疒第一感應電極424VA?第一導電單元[0047]424VB?第一連接線424礦第二感應電極[0048]424H/T第二導電單元424HB?第二連接線[0049]428?信號線路440"光學膠[0050]45(T觸控傳感器高度[0051]H’?高度NV?非可視區(qū)[0052]r可視區(qū)【【具體實施方式】】[0053]圖2A至圖2D顯示依照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蓋板結構于各制造階段的剖面示意圖。
本實施例的蓋板結構是用于一觸控面板,用來做為觸控面板的一保護蓋板(Cover Lens), 并且定義出觸控面板的一可視區(qū)V及一非可視區(qū)NV。參見圖2A,首先提供一第一透明板 材202A。本實施例的第一透明板材202A是例如采用一透明玻璃板的設計,其厚度可約為 0. 1 ?0. 7mm,并且其玻璃轉化溫度(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可約為 450 ?80CTC。 在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中,第一透明板材202A的材料更可采用熱塑性塑料的材質的設計,例如:壓克力,在此并非為本發(fā)明所限制。
[0054]接著,參見圖2B,形成遮蔽層204于第一透明板材202A上。遮蔽層204可由光密度值不大于7的遮光材料形成,并且遮蔽層204的材料可為油墨、碳漿、石墨片的任一或組合,在顏色方面,遮蔽層204則可例如采用黑色或其他顏色的設計。值得一提的是,本實施例的遮蔽層204是屬于高耐熱材料,可在溫度超過第一透明板材202A的材料轉化溫度時仍不產生形變及質變。
[0055]更進一步說明的是,本實施例的遮蔽層204的布設區(qū)域即是定義出觸控面板的非可視區(qū)NV,用來遮蔽觸控面板中對應位于非可視區(qū)NV中的外圍導電線路等非透明組件。在實際應用上,遮蔽層204可依設計需求而形成于第一透明板材202A的表面的外圍區(qū)域或其他區(qū)域,并形成為方框、長條形、L形、π形或其他任意圖案。如此一來,在觸控面板的結構上,相對應于遮蔽層204的布設區(qū)域所定義出的非可視區(qū)NV的其他區(qū)域即可定義為可視區(qū)V。此外,遮蔽層204的厚度可為第一透明板材202A的厚度的1/100?1/10,例如約7?10 μ m0
[0056]接著,參見圖2C,設置一第二透明板材202B于遮蔽層204上,使得遮蔽層204是形成于第一透明板材202A及第二透明板材202B之間。此外,由于遮蔽層204的厚度所致,讓現(xiàn)階段在第一透明板材202A及第二透明板材202B之間位于觸控面板的可視區(qū)V的區(qū)域是具有一間隙210。本實施例的第二透明板材202B是采用與第一透明板材202A相同的材料來設計,藉以具有相同的材料轉化溫度。此外,第二透明板材202B的厚度也可采用與第一透明板材202A相同的厚度(例如0.1?0.7mm)。
[0057]最后,參見圖2D,對第一透明板材202A及第二透明板材202B進行加熱至至少超過其材料轉化溫度,以軟化第一透明板材202A及第二透明板材202B,并進而使第一透明板材202A及第二透明板材202B相互熔融成一基板220 ;隨后再讓基板220冷卻定型以完成制品。其中,熔融過程讓軟化的第一透明板材202A及第二透明板材202B順應性地填補之間原本形成的間隙210并包覆遮蔽層204,使得遮蔽層204是埋設于基板220中。換句話說,第一透明板材202A及第二透明板材202B之間不需透過任何黏著性膠體來進行貼合,并且遮蔽層204是完全被熔融而成的基板220所包覆。
[0058]更具體來講,在本實施例的制作蓋板結構的過程中,第一透明板材202A及第二透明板材202B可以是承載于具平坦承載面的模具(圖未示)中,并且在熔融階段時,采用模具加壓方式來塑造及固定基板220的形狀,進而得以在冷卻之后定型基板220。其中,由于軟化的第一透明板材202A及第二透明板材202B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因此透過具平坦承載面的模具的加壓方式可以讓所形成的基板220在冷卻定型之后具有平坦的表面。在一實施例中,圖2A至2D圖所示的制程可進一步在真空環(huán)境中進行,以避免熔融過程中產生氣泡而更確保基板220的質量。
[0059]進一步說明的是,由于本實施例所制成的基板220是用來做為觸控面板的蓋板結構,因此在制程上更可包括強化前述定型后的基板220,以提供更堅硬的保護作用。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的強化步驟可以采用化學離子交換的強化方式來實現(xiàn)。
[0060]以下是進一步說明前述的蓋板結構應用于觸控面板的各種實施例,并且在下列的實施例中所稱的方位“上”及“下”,僅是用來表示相對的位置關系,對于本說明書的圖式而言,觸控面板的上方較接近觀看者,而下方則較遠離觀看者。[0061]參見圖3A及圖3B,分別顯示依照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及上視示意圖。本實施例的觸控面板包括基板220、埋設于基板220內的遮蔽層204及形成于基板220的至少一表面的感測電極層324。其中,本實施例遮蔽層204埋設于基板220中的位置并非為本發(fā)明所限制,可例如是前述蓋板結構的實施例的態(tài)樣而埋設于基板220內而位于外圍區(qū)域或其他區(qū)域的位置,并且遮蔽層204的圖案也并無加以限制。本實施例是屬于利用光微影制程(Photolithography Process)或印刷制程來將感測電極層324直接形成于基板220的平坦下表面的觸控面板解決方案。此外,在一實施例中,基板220更可是經(jīng)強化的基板220,用以在觸控面板的架構中同時提供承載感測電極層324以及保護感測電極層324而供使用者觸碰操作的作用。
[0062]本實施例的感測電極層324包括一感測電極矩陣324S及一信號線路328。其中,信號線路328電性連接感測電極矩陣324S,并且對應位于遮蔽層204布設區(qū)域所定義出的非可視區(qū)NV,用來傳遞感測電極矩陣324S與其他電路組件(圖未顯示)之間的信號。附帶一提的是,在觸控面板的結構上,相對應于遮蔽層204的布設區(qū)域所定義出的非可視區(qū)NV的其他區(qū)域即可定義為可視區(qū)V。
[0063]進一步的,感測電極矩陣324S包含復數(shù)條沿一第一軸向排列的第一感應電極324V及復數(shù)條沿一第二軸向排列的第二感應電極324H,其中所述的第一感應電極324V及所述的第二感應電極324H彼此絕緣。更具體來講,每一第一感應電極324V包括復數(shù)個第一導電單元324VA及復數(shù)個第一連接線324VB,其中第一軸向上的相鄰兩第一導電單元324VA由該些第一連接線324VB相連并電性連接;每一第二感應電極324H包括復數(shù)個第二導電單元324HA及復數(shù)個第二連接線324HB,其中第二軸向上的相鄰兩第二導電單元324HA由該些第二連接線324HB相連并電性連接。其中,第一連接線324VB及第二連接線324HB形成交錯。
[0064]更具體而言,感測電極層324更包括一絕緣層326及一保護層330。絕緣層326設置于交錯的每一第一連接線324VB及每一第二連接線324HB之間,用來電性隔絕第一感應電極324V及第二感應電極324H。保護層330設置于第一感應電極324V、第二感應電極324H及信號線路328上,用來保護第一感應電極324V、第二感應電極324H及信號線路328避免產生物理或化學變化。藉此,對應位于觸控面板的可視區(qū)V中的第一感應電極324V及第二感應電極324H即可提供觸控感測的功能。
[0065]本實施例所描述的感測電極層324的架構僅是將感測電極層324直接形成于基板220上的解決方案的其中之一實例,并非用來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內,作任意的修改,均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0066]承上所述,本實施例由于遮蔽層204是埋設于基板220內(如遮蔽層204未接觸至基板220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基板220可提供平坦的承載表面來形成感測電極層324,降低感測電極層324發(fā)生斷路的機會,并且不需擔心遮蔽層204在通過感測電極層324的高溫制程時產生雜質影響感測電極層324,有效地提升觸控面板的生產良率及產品質量。此夕卜,觸控面板通過遮蔽層204布設區(qū)域所定義出的非可視區(qū)NV亦可順利來遮蔽感測電極層324的信號線路328等外圍非透明組件。
[0067]參見圖4A及圖4B,分別顯示依照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及上視示意圖。本實施例的觸控面板包括基板220、埋設于基板220內的遮蔽層204及透過一光學膠440來貼合于基板220的一表面的觸控傳感器450。其中,光學膠440可例如是采用液態(tài)膠或固態(tài)膠膜的膠材。相較于圖3A及圖3B的實施例,本實施例是屬于將觸控傳感器450與具有平坦表面的基板220貼合的觸控面板解決方案,并且在一實施例中,基板220更可是經(jīng)強化的基板220,用以在觸控面板的架構中提供保護觸控傳感器450以供使用者觸碰操作的作用。
[0068]觸控傳感器450包含承載基板422及感測電極層424。其中,承載基板422可為玻璃或聚酯薄膜的材質。感測電極層424形成于承載基板422的至少一表面,并且包含一感測電極矩陣424S及一信號線路428。其中,信號線路428電性連接感測電極矩陣424S,并且對應位于遮蔽層204布設區(qū)域所定義出的非可視區(qū)NV,用來傳遞感測電極矩陣424S與其他電路組件(圖未示)之間的信號。
[0069]進一步的,感測電極矩陣424S包含復數(shù)條沿一第一軸向排列的第一感應電極424V及復數(shù)條沿一第二軸向排列的第二感應電極424H。其中,第一感應電極424V及第二感應電極424H彼此絕緣,讓對應位于觸控面板的可視區(qū)V中的第一感應電極424V及第二感應電極424H得以提供觸控感測的功能。
[0070]更具體來講,本實施例的感測電極層424的第一感應電極424V及第二感應電極424H是分別形成于承載基板422的上表面422’及下表面422”,使得第一感應電極424V及第二感應電極424H是透過承載基板422來形成電性隔絕。此外,每一第一感應電極424V包括復數(shù)個第一導電單元424VA及復數(shù)個第一連接線424VB,第一軸向上的相鄰兩第一導電單元424VA藉由該些第一連接線424VB相連并電性連接;每一第二感應電極424H包括復數(shù)個第二導電單元424HA及復數(shù)個第二連接線424HB,第二軸向上的相鄰兩第二導電單元424HA藉由該些第二連接線424HB相連并電性連接。其中,第一連接線424VB及第二連接線424HB形成交錯。
[0071]值得一提的是,本實施例感測電極層424的架構除了如上所述的是將不同軸向的感應電極分別形成于承載基板422的上、下表面422’、422”之外,在另外的實施例中,感測電極層424更可如圖3A及圖3B所示的感測電極層324的態(tài)樣,將不同軸向的感應電極形成于承載基板422的同一表面,并通過絕緣層來使感應電極之間彼此電性隔絕,以及通過保護層來保護感應電極、絕緣層及信號線路。本實施例所描述的感測電極層424的架構僅是方便描述及說明觸控面板的整體架構,并非用來限制本發(fā)明。
[0072]承上所述,本實施例由于遮蔽層204是埋設于基板220內(如遮蔽層204未接觸至基板220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基板220可提供平坦的承載表面來與觸控傳感器450進行貼合,減少貼合時所產生的貼合氣泡的殘留,有效地提升觸控面板的生產良率及產品質量,并且由于基板220表面不需再形成有任何外部遮蔽層,因此不需再考慮外部遮蔽層的高度而可進一步縮減觸控面板的整體厚度。此外,觸控面板通過遮蔽層204布設區(qū)域所定義出的非可視區(qū)NV亦可順利來遮蔽觸控傳感器450的感測電極層424的信號線路428等非透明外圍組件。
[0073]雖然本發(fā)明已以數(shù)個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內,當可作任意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當視權利要求所界定者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觸控面板的蓋板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板;及一遮蔽層,埋設于該基板內,并且該遮蔽層的布設區(qū)域定義出該觸控面板的一非可視區(qū)。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觸控面板的蓋板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基板為一經(jīng)強化的基板。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觸控面板的蓋板結構,其特征在于,該遮蔽層的材料包含油墨、碳漿、石墨的任一或組合。
4.一種用于觸控面板的蓋板結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制造方法的步驟包括:設置一遮蔽層于一第一透明板材及一第二透明板材之間,其中該遮蔽層的布設區(qū)域定義出該觸控面板的一非可視區(qū);加熱軟化該第一透明板材及該第二透明板材,使該第一透明板材及該第二透明板材熔融成一基板;及冷卻定型該基板。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觸控面板的蓋板結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強化該定型后的基板。
6.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觸控面板的蓋板結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透明板材及該第二透明板材為相`同材質的板材。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觸控面板的蓋板結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加熱步驟加熱至超過該第一透明板材及該第二透明板材的材料轉化溫度,以軟化該第一透明板材及該第二透明板材。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觸控面板的蓋板結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定型步驟采用模具加壓方式來塑造及固定該基板的形狀。
9.一種觸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板;一遮蔽層,埋設于該基板內,并且該遮蔽層的布設區(qū)域定義出該觸控面板的一非可視區(qū);以及一感測電極層,形成于該基板的至少一表面。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觸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該基板為一經(jīng)強化的基板。
11.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觸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該感測電極層包括一感測電極矩陣及一信號線路,其中該信號線路電性連接該感測電極矩陣,并且對應位于該非可視區(qū)。
12.根據(jù)權利要求11所述的觸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該感測電極矩陣進一步包括復數(shù)條沿一第一軸向排列的第一感應電極及復數(shù)條沿一第二軸向排列的第二感應電極,其中該些第一感應電極與該些第二感應電極彼此絕緣。
13.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觸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該些第一感應電極包括復數(shù)個第一導電單元和復數(shù)個第一連接線,且該第一軸向上的相鄰兩個該些第一導電單元藉由該些第一連接線相連并電性連接;每一該些第二感應電極包括復數(shù)個第二導電單元和復數(shù)個第二連接線,且該第二軸向上的相鄰兩個該些第二導電單元藉由該些第二連接線相連并電性連接;其中該些第一連接線和該些第二連接線形成交錯。
14.根據(jù)權利要求13所述的觸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該感測電極層進一步包括:一絕緣層,設置于交錯的每一該些第一連接線及每一該些第二連接線之間;及一保護層,設置于該些第一感應電極、該些第二感應電極及該信號線路上。
15.一種觸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板;一遮蔽層,埋設于該基板內,并且該遮蔽層的布設區(qū)域定義出該觸控面板的一非可視區(qū);以及一觸控傳感器,透過一光學膠來貼合于該基板的一表面。
16.根據(jù)權利要求15所述的觸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該基板為一經(jīng)強化的基板。
17.根據(jù)權利要求15所述的觸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該觸控傳感器進一步包括:一承載基板;及一感測電極層,形成于該承載基板的至少一表面,并且包含一感測電極矩陣及一信號線路,其中該信號線路電性連接該感測電極矩陣,并且對應位于該非可視區(qū)。
18.根據(jù)權利要求17 所述的觸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該感測電極矩陣進一步包括復數(shù)條沿一第一軸向排列的第一感應電極及復數(shù)條沿一第二軸向排列的第二感應電極,其中該些第一感應電極與該些第二感應電極彼此絕緣。
19.根據(jù)權利要求18所述的觸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該些第一感應電極包括復數(shù)個第一導電單元和復數(shù)個第一連接線,且該第一軸向上的相鄰兩個該些第一導電單元藉由該些第一連接線相連并電性連接;每一該些第二感應電極包括復數(shù)個第二導電單元和復數(shù)個第二連接線,且該第二軸向上的相鄰兩個該些第二導電單元藉由該些第二連接線相連并電性連接;其中該些第一連接線和該些第二連接線形成交錯。
20.根據(jù)權利要求19所述的觸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該感測電極層進一步包括:一絕緣層,設置于交錯的每一該些第一連接線及每一該些第二連接線之間;及一保護層,設置于該些第一感應電極、該些第二感應電極及該信號線路上。
【文檔編號】G06F3/041GK103677357SQ201210327817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6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9月6日
【發(fā)明者】江耀誠, 嚴建斌, 吳德發(fā), 陳 峰 申請人:宸鴻科技(廈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