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雙感應介面的觸控板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觸控板,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雙感應介面的觸控板裝置。
背景技術:
電阻式及電容式觸控板因各有其優(yōu)缺點,而各有其應用的范圍與市場需求。然而當可攜式電子產(chǎn)品越做越小,功能要求卻越來越多時,單單使用電阻式觸控板或電容式觸控板已不能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因為電阻式觸控板只具有傳統(tǒng)單點觸控的指標功能,無法應用在需要使用多手指手勢觸發(fā)的功能上,而且只適用于個人非常態(tài)使用或使用壽命不長的電子產(chǎn)品上,并且容易受到溫度影響而產(chǎn)生位置飄移現(xiàn)象。而電容式觸控板雖可執(zhí)行多手指手勢觸發(fā)的功能,卻沒有電阻式觸控板可使用筆形物尖端操作的解析度,也容易受人體狀況、環(huán)境濕度及周遭電磁波強度的影響。因此揭示于中國臺灣新型第M321553號專利的一種雙感應介面的觸控板,將一電阻式觸控板與一電容式觸控板上下疊合成一復合式觸控板體,讓使用者可同時或交替使用電阻式或電容式觸控板的功能。然而該專利只是將傳統(tǒng)電阻式觸控板與傳統(tǒng)電容式觸控板疊加而成,只節(jié)省了電阻式觸控板與電容式觸控板共同使用的一頂板(絕緣層),而且仍需要電阻式與電容式兩種觸控板的工藝與成本,并且還要增加將兩塊觸控板疊合的工藝;此外,直接將電阻式與電容式觸控板相疊加,不但降低觸控板的透光率,并使觸控板整體厚度及重量加乘,讓采用該觸控板的電子產(chǎn)品變得更厚重,違反該項產(chǎn)品設計的本質。由此可見,上述現(xiàn)有的雙感應介面的觸控板裝置在結構與使用上,顯然仍存在有不便與缺陷,而亟待加以進一步改進。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相關廠商莫不費盡心思來謀求解決之道,但長久以來一直未見適用的設計被發(fā)展完成,而一般產(chǎn)品又沒有適切的結構能夠解決上述問題,此顯然是相關業(yè)者急欲解決的問題。因此如何能創(chuàng)設一種新型的具有雙感應介面的觸控板裝置,實屬當前重要研發(fā)課題之一,亦成為當前業(yè)界極需改進的目標。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阻式與電容式觸控功能、厚度薄、透光率佳且工藝簡單的具有雙感應介面的觸控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的。依據(jù)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具有雙感應介面的觸控板裝置,包括一電阻式觸控板,其根據(jù)在其上的一觸壓應力產(chǎn)生一觸壓感應信號;該具有雙感應介面的觸控板裝置還包括一電容式觸控感應層,其設置于該電阻式觸控板的上表面,其根據(jù)與至少一感測物接觸的至少一觸碰點產(chǎn)生對應的一觸碰感應信號,其中該電容式觸控感應層包括多個彼此絕緣的感應電極,且該觸碰感應信號是根據(jù)該至少一觸碰點上的感應電極的電容變化而產(chǎn)生。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以采用以下的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現(xiàn)。[0008]較佳地,前述的具有雙感應介面的觸控板裝置,其中該電容式觸控感應層借由該多個感應電極的圖案分布偵測出該感測物的觸碰點。較佳地,前述的具有雙感應介面的觸控板裝置,其中該電阻式觸控板包含依序層疊的一基板、一第一導電層、一間隔球層、一第二導電層及一絕緣層,且該電容式觸控感應層與該絕緣層相疊合。較佳地,前述的具有雙感應介面的觸控板裝置,其中該具有雙感應介面的觸控板還包括一保護層及一基板,其中該保護層疊合于該電容式觸控感應層之上,且該基板設置于該電容式觸控感應層與該電阻式觸控板之間。較佳地,前述的具有雙感應介面的觸控板裝置,其中該具有雙感應介面的觸控板裝置還包括一保護層及一抗氧化層,其中該保護層疊合于該電容式觸控感應層之上,且該抗氧化層位于該電容式觸控感應層與該電阻式觸控板之間。較佳地,前述的具有雙感應介面的觸控板裝置,其中該具有雙感應介面的觸控板裝置還包括一控制器,其與該電阻式觸控板及該電容式觸控感應層電性耦接,并根據(jù)該觸壓感應信號及該觸碰感應信號至少其中之一產(chǎn)生一控制信號。較佳地,前述的具有雙感應介面的觸控板裝置,其中該保護層的材質是玻璃、PMMA 或PET塑膠薄膜。較佳地,前述的具有雙感應介面的觸控板裝置,其中所述多個感應電極沿一第一方向兩兩形成多個形狀對稱的電極對,所述多個感應電極沿一第二方向以導線與控制器電性連接,其中該第一方向與該第二方向垂直。較佳地,前述的具有雙感應介面的觸控板裝置,其中該控制器根據(jù)偵測該至少一觸碰點上的感應電極于該第一方向上的電容變化而產(chǎn)生該觸碰感應信號的一第一分量,及偵測于該至少一觸碰點鄰近的電極對于第二方向上的電容變化,并加以計算得到該觸碰感
應信號的一第二分量。較佳地,前述的具有雙感應介面的觸控板裝置,其中所述多個感應電極沿一第一方向依序排列,且所述多個感應電極沿一第二方向具有不同的寬度,其中該第一方向與該
第二方向垂直。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yōu)點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雙感應介面的觸控板裝置至少具有下列優(yōu)點及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借由在現(xiàn)成的電阻式觸控板表面貼合一鍍有二維感應電極的基板,形成一具有雙感應介面的觸控板裝置,不但兼具電阻式與電容式觸控板的優(yōu)點,并且簡化觸控板結構層數(shù),使透光率提高,并簡化工藝,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可達到兼具電阻式與電容式觸控板的優(yōu)點,減少觸控板厚度,使透光率提高,并簡化工藝等目的。本實用新型在技術上有顯著的進步,并具有明顯的積極效果,誠為一新穎、進步、實用的新設計。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0020]圖1是本實用新型具有雙感應介面的觸控板裝置的一較佳實施例的電阻式觸控板與電容式觸控板層疊示意圖。圖2是本實施例的電阻式觸控板與電容式觸控板的層狀結構示意圖。圖3顯示本實施例的電容式觸控感應層的多個透明感應電極圖案,其中感應電極為直角三角形且成對對稱排列。圖4顯示本實施例的電容式觸控感應層的多個透明感應電極圖案,其中包含縱向交錯分布的多個長條形電極及多個直角三角形電極,且兩兩直角三角形電極對稱設置,而形成一細長形電極對。圖5顯示本實施例的電容式觸控感應層的多個透明感應電極圖案,其中感應電極是一梳齒形電極。圖6是本實施例的電容式觸控感應層的多個透明感應電極圖案,其中顯示兩個電極以共用一導線相并聯(lián)且中間間隔兩個電極。圖7顯示本實施例的電容式觸控感應層的多個透明感應電極圖案,其中在X軸方向是由三個感應電極彼此絕緣排列。圖8顯示本實施例的電容式觸控感應層的多個透明感應電極圖案,其中在X軸方向是由四個感應電極彼此絕緣排列。圖9顯示本實施例的電容式觸控感應層的多個透明感應電極圖案,其中感應電極
呈一波浪形。
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為達成預定發(fā)明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
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jù)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具有雙感應介面的觸控板裝置其具體實施方式
、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參閱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具有雙感應介面的觸控板裝置(以下簡稱觸控板裝置 100)主要包括一電阻式觸控板1及一電容式觸控感應層22,且在一較佳實施例中,觸控板裝置100還包含一疊合于電容式觸控感應層22之上的保護層21,及一設置于電容式觸控感應層22與電阻式觸控板1之間的基板23。且保護層21的材質可以是玻璃、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或透明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塑膠薄膜。 此外,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基板23也可以一抗氧化層取代。電阻式觸控板1在本實施例中是采用現(xiàn)成的觸控板產(chǎn)品,例如現(xiàn)有的四線、五線或六線電阻式觸控板,其層狀結構如圖2所示,主要包括由下而上依序層疊的一基板10、第一導電層11、間隔球層12、第二導電層13及絕緣層14,其中基板10為一透明板材,第一導電層11與第二導電層13用以感測在其上的一觸壓應力以產(chǎn)生對應的一觸壓感應信號。保護層21、電容式觸控感應層22和基板23共同構成一電容式觸控板2,且電容式觸控感應層22被通電時,其根據(jù)與至少一感測物接觸的至少一觸碰點,產(chǎn)生對應的一觸碰感應信號,且電容式觸控感應層22是一個一維觸控感應層,其包括多個彼此絕緣的感應電極,且該觸碰感應信號是根據(jù)該至少一觸碰點上的感應電極的電容變化而產(chǎn)生。且電容式觸控感應層22可借由該等感應電極的圖案分布偵測出感測物的觸碰點。此外,如圖2所示,觸控板裝置100還包括一控制器3,其與電阻式觸控板1及電容式觸控感應層22電性耦接,并根據(jù)該觸壓感應信號及該觸碰感應信號至少其中的一產(chǎn)生一控制信號。在本實施例中,電容式觸控感應層22是一鍍在基板23表面的透明ITO (銦錫氧化物)導電圖案。如圖3所示,電容式觸控感應層22的該等感應電極40沿一第一方向,例如 Y軸方向依序排列,使該等感應電極40形成多個形狀對稱的電極對,且該等感應電極40沿一與該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例如X軸方向以導線Xl X16與控制器3電性連接。且每一感應電極40是由對應的兩個直角三角形組成,兩者沿該第二方向的寬度呈現(xiàn)遞增及遞減交錯,因此,控制器3根據(jù)偵測一觸碰點P上的感應電極于該第一方向上的電容變化, 可獲得該觸碰感應信號的一第一分量(Y軸坐標),并偵測于該觸碰點P鄰近的電極對于第二方向上的電容變化,并以例如內差法加以計算,可得到該觸碰感應信號的一第二分量(X 軸坐標)。再參見圖4所示,是電容式觸控感應層22的多個感應電極的另一種導電圖案,其中包含縱向交錯分布的多個長條形的電極221及多個三角形的電極222,且兩兩電極222對稱設置,而形成一細長形電極對,并平行于X軸,且該等電極221和電極222借由導線X1-X9 與控制器3導接,借此,控制器3可借由偵測在觸碰點P處的電極221產(chǎn)生的電容變化,求得觸碰點P的Y軸坐標,并偵測在觸碰點P處的電極對于X軸方向的電容變化,再透過計算 (例如內差法)即可得到觸碰點P的X軸坐標。此外,電容式觸控感應層22的感應電極也可以是圖5所示的梳齒形電極50,其工作原理與圖4的感應電極類似?;蛘呷鐖D6所示,電極Pl與P4并聯(lián)且共用一導線Y1,電極P3與P6并聯(lián)且共用一導線Y2,電極P5與P8并聯(lián)且共用一導線Y3,電極P7與PlO并聯(lián)且共用一導線Y4,電極P9與P12并聯(lián)且共用一導線Y5,電極Pll與P14并聯(lián)且共用一導線 Y6,電極P13與P16并聯(lián)且共用一導線Y7,而電極P2與P15各自使用一導線Y8、Y9。當觸碰點P出現(xiàn)在感應電極P2 P6上時,感應電極P2 P6的電容會發(fā)生變化, 且借由偵測感應電極P2 P6在Y軸方向及X軸方向的電容變化,并以內差法分別計算,即可得到觸碰點的Y軸坐標及X軸坐標。再者,電容式觸控感應層22的感應電極也可以如圖7所示,在X軸方向由三個感應電極22、24J6彼此絕緣排列,且感應電極22、對一端彼此交錯排列且絕緣,感應電極M、 沈一端彼此交錯排列且絕緣,則可在X軸方向同時偵測到兩個觸碰位置S1、S2?;蛘?,如圖 8所示,在X軸方向由四個感應電極42、44、46、48彼此交錯排列且絕緣,則可在X軸方向同時偵測到三個觸碰位置Si、S2、S3。此外,如圖9所示,感應電極52、54、56、58也可以做成波浪形。因此,如圖2所示,當本實施例的觸控板裝置100被設置在一電子產(chǎn)品(圖未示) 時,電阻式觸控板1產(chǎn)生的觸壓感應信號及電容式觸控板2產(chǎn)生的觸碰感應信號會被同時輸入電子產(chǎn)品的一控制器3中,使根據(jù)觸壓感應信號及觸碰感應信號至少其中之一辨識出手指的移動手勢或位置。當然電子產(chǎn)品亦可被設計成由使用者自行選擇以電阻式觸控板1或電容式觸控板2進行觸控輸入。由上述說明可知,本實用新型借由在現(xiàn)成的電阻式觸控板1表面貼合一鍍有電容式觸控感應層22的基板23而形成一具有雙感應介面的觸控板裝置100,不但兼具電阻式與電容式觸控板的優(yōu)點,并且簡化觸控板結構層數(shù),使透光率提高,而且由于不需要制作電阻式觸控板的工藝與成本,使本實用新型具有雙感應介面的觸控板裝置的工藝相對簡單,確實能達成本實用新型的功效和目的。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業(yè)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具有雙感應介面的觸控板裝置,包括一電阻式觸控板,其根據(jù)在其上的一觸壓應力產(chǎn)生一觸壓感應信號;其特征在于該具有雙感應介面的觸控板裝置還包括一電容式觸控感應層,其設置于該電阻式觸控板的上表面,其根據(jù)與至少一感測物接觸的至少一觸碰點產(chǎn)生對應的一觸碰感應信號,其中該電容式觸控感應層包括多個彼此絕緣的感應電極,且該觸碰感應信號是根據(jù)該至少一觸碰點上的感應電極的電容變化而產(chǎn)生。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雙感應介面的觸控板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電容式觸控感應層借由該多個感應電極的圖案分布偵測出該感測物的觸碰點。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雙感應介面的觸控板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電阻式觸控板包含依序層疊的一基板、一第一導電層、一間隔球層、一第二導電層及一絕緣層,且該電容式觸控感應層與該絕緣層相疊合。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雙感應介面的觸控板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具有雙感應介面的觸控板還包括一保護層及一基板,其中該保護層疊合于該電容式觸控感應層之上,且該基板設置于該電容式觸控感應層與該電阻式觸控板之間。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雙感應介面的觸控板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具有雙感應介面的觸控板裝置還包括一保護層及一抗氧化層,其中該保護層疊合于該電容式觸控感應層之上,且該抗氧化層位于該電容式觸控感應層與該電阻式觸控板之間。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雙感應介面的觸控板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具有雙感應介面的觸控板裝置還包括一控制器,其與該電阻式觸控板及該電容式觸控感應層電性耦接, 并根據(jù)該觸壓感應信號及該觸碰感應信號至少其中之一產(chǎn)生一控制信號。
7.如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具有雙感應介面的觸控板裝置,其特征在于該保護層的材質是玻璃、PMMA或PET塑膠薄膜。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雙感應介面的觸控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感應電極沿一第一方向兩兩形成多個形狀對稱的電極對,所述多個感應電極沿一第二方向以導線與控制器電性連接,其中該第一方向與該第二方向垂直。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雙感應介面的觸控板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控制器根據(jù)偵測該至少一觸碰點上的感應電極于該第一方向上的電容變化而產(chǎn)生該觸碰感應信號的一第一分量,及偵測于該至少一觸碰點鄰近的電極對于第二方向上的電容變化,并加以計算得到該觸碰感應信號的一第二分量。
10.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雙感應介面的觸控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感應電極沿一第一方向依序排列,且所述多個感應電極沿一第二方向具有不同的寬度,其中該第一方向與該第二方向垂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于一種具有雙感應介面的觸控板裝置,包括一電阻式觸控板及一電容式觸控感應層,該電阻式觸控板用以根據(jù)在其上的一觸壓應力產(chǎn)生一觸壓感應信號,該電容式觸控感應層設置于該電阻式觸控板的上表面,其根據(jù)與至少一感測物接觸的至少一觸碰點產(chǎn)生對應的一觸碰感應信號,其中該電容式觸控感應層是包括多個彼此絕緣的感應電極,且該觸碰感應信號是根據(jù)該至少一觸碰點上的感應電極的電容變化而產(chǎn)生。借此達到兼具電阻式與電容式觸控板的優(yōu)點,減少觸控板厚度,使透光率提高,并簡化工藝等目的。
文檔編號G06F3/045GK202049468SQ20112005586
公開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3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3月3日
發(fā)明者李文定, 林招慶, 沈宗毅, 祝林 申請人:禾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