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信號檢測領域,尤其是一種線路檢測夾。
背景技術:
在日常的車輛維修與保養(yǎng)過程中,往往需要讀取電路電子信號與脈沖波形,目前常用方法有插接器背插法、剪線法和線路插大頭針等方法,前兩種方法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對車輛造成損傷,第三種方法一方面操作困難,另一方面如果操作不當極易引起線路損壞。
對于汽車線路信號的讀取,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即可避免線路損傷,又能方便快捷完成線路檢測作業(yè)的線路檢測夾。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操作方便、降低線路損耗的線路檢測夾。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一下結構實現的,其特征在于:包含本體(1),所述本體(1)為管狀體,所述本體(1)一端開口端設有夾持板(2),且夾持板(2)與本體(1)鉸接,所述本體(1)內腔設有探針(6)和驅動機構,所述探針(6)與驅動機構連接,所述驅動機構驅動探針(6)在本體(1)腔體內做往復運動,即探針(6) 可刺入本體(1)與夾持板(2)所夾持的線纜內。
實際使用時,選取被檢測線路及其所需檢測位置,通過夾持板(2)與本體(1) 對線纜進行夾持,驅動裝置驅動探針(6)插入線纜中進行電路信號的檢測,檢測完成后通過控制驅動裝置可收回探針(6),所述探針(6)的另一端與檢測表連接,線纜中的電信號在檢測表上顯示數據。
進一步的,所述驅動機構的具體結構如下:包括限位裝置、推動裝置和伸縮裝置,所述探針(6)與伸縮裝置連接,所述限位裝置包括設于內腔頂端的限位槽(32)、限位塊A(31)和內腔下端的限位塊B(8),所述限位塊A(31)上設有卡槽(33),所述推動裝置和伸縮裝置設于限位裝置之間,所述推動裝置至少包含掀輪(4),所述掀輪 (4)與限位槽(32)接觸的面上設有凸臺(41),所述凸臺(41)與限位槽(32)卡合,掀輪(4)在限位槽(32)內上下滑動,所述掀輪(4)底部設有錐形齒,所述掀輪(4)下方設有伸縮裝置,所述伸縮裝置包括轉輪(5)和彈簧(7),所述轉輪(5) 與內腔接觸的面上設有導軌(51),所述導軌(51)端部為斜形齒,所述導軌(51) 可與限位槽(32)卡合,所述彈簧(7)一端與轉輪(5)連接,一端與限位塊B(8) 連接,所述掀輪(4)向下滑動推動轉輪(5)向下滑動,在限位槽(32)的最低點掀輪(4)與轉輪(5)發(fā)生相對滑動,轉輪(5)發(fā)生相對的位移,轉輪(5)隨導軌(51) 與卡槽(33)卡合或與限位槽(32)卡合實現伸展或收縮,所述探針(6)隨伸縮裝置完成伸展與收縮。
實際使用時,該檢測機構利用手指的推力作主動力,彈簧彈力作回復力,本體(1) 中掀輪(4)底部錐形齒在軸力的作用下與導軌(51)上的斜形齒接觸隨著掀輪(4) 在軸向力的作用下沿限位槽(32)的軸向向下位移直至轉輪移至限位塊A(31)的臨界點時,掀輪(4)與轉輪(5)發(fā)生相對滑動趨勢,從而轉輪(5)產生相對轉動趨勢,轉輪(5)與導軌(51)發(fā)生了實際轉動,導軌(51)與卡槽(33)卡合,將探針(6)向下頂出,實現探針(6)的外伸與電線接觸進行電信號檢測,檢測完畢后仍然按照此種運動方式,轉輪(5)轉過一個角度后,轉輪(5)上的導軌(51)又能重新回到限位槽(32)中實現探針(6)縮進,完成檢測作業(yè)。
再進一步的,所述夾持板(2)與本體(1)一端貼合的端面上設有半徑相同或不同的凹槽(21)。
再進一步的,所述掀輪(4)上設有按鈕(9),所述按鈕(9)一端延伸至本體 (1)外部,且按鈕(9)成空心管狀。
再進一步的,所述限位塊(31)為“凹”形結構。
本實用新型有效地保護了線路的損傷與消耗,針對線路信號的讀取更加方便快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A-A方向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1是本體,2是夾持板,21是凹槽,31是限位塊A,32是限位槽,33是卡槽, 4是掀輪,41是凸臺,5是轉輪,51是導軌,6是探針,7是彈簧,8是限位塊B,9 是按鈕,10是線纜。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
實施例1:參照圖1-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結構實現的,其特征在于:包含三個本體1,且三個本體1依次連接,所述三個本體1都為管狀體,所述依次連接的三個本體1一端開口端設有夾持板2,且夾持板2與本體1鉸接,所述三個本體1內腔分別設有三個探針6和三組驅動機構,所述探針6與驅動機構連接,所述驅動機構驅動探針6在本體1腔體內做往復運動,即探針6可刺入本體1與夾持板2所夾持的線纜內。
所述驅動機構的具體結構如下,包括限位裝置、推動裝置和伸縮裝置,所述探針 6與伸縮裝置連接,所述限位裝置包括設于內腔頂端的限位槽32、限位塊A31和內腔下端的限位塊B8,所述限位塊A31上設有卡槽33,所述推動裝置和伸縮裝置設于限位裝置之間,所述推動裝置至少包含掀輪4,所述掀輪4與限位槽32接觸的面上設有凸臺41,所述凸臺41與限位槽32卡合,掀輪4在限位槽32內上下滑動,所述掀輪4底部設有錐形齒,所述掀輪4下方設有伸縮裝置,所述伸縮裝置包括轉輪5和彈簧7,所述轉輪5與內腔接觸的面上設有導軌51,所述導軌51端頭為斜形齒,所述導軌51可與限位槽32卡合,所述彈簧7一端與轉輪5連接,一端與限位塊B8連接,所述掀輪4向下滑動推動轉輪5 向下滑動,在限位槽32的最低點掀輪4與轉輪5發(fā)生相對滑動,轉輪5發(fā)生相對的位移,轉輪5隨導軌51與卡槽33卡合或與限位槽32卡合實現伸展或收縮,所述探針6隨伸縮裝置完成伸展與收縮。
在具體操作時,通過夾持板2和本體1將電線加持穩(wěn)定,利用手指的推力作主動力按壓按鈕9,在力的作用下本體1中掀輪4底部錐形齒與導軌51上的斜形齒接觸,隨著掀輪4在軸向力的作用下沿限位槽32的軸向向下位移直至轉輪5移至限位塊A31的臨界點時,掀輪4于轉輪5發(fā)生相對滑動趨勢,從而使轉輪產生相對轉動趨勢,轉輪5與導軌51發(fā)生了實際轉動,導軌51與卡槽33卡合,將探針6向下頂出,實現探針6的外伸與電線接觸。檢測機構使用完畢后仍然按照此種運動方式,轉輪5轉過一個角度后,轉輪5上的導軌51又能重新回到限位槽32中實現探針6縮進,完成檢測作業(yè)。
實施例2:與實施例1相比,本實施例的區(qū)別在于:所述夾持板2與本體1一端貼合的端面上設有半徑相同的3個凹槽21。
實施例3:與實施例1和2相比,本實施例的區(qū)別在于:所述限位塊31為“凹”形結構。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chuàng)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化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