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測量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測量地面兩點之間距離的滾輪測量尺。
背景技術:
卷尺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測量兩點之間距離的設備,卷尺具有造價低、攜帶方便等優(yōu)點,但測量較遠的兩點之間距離時需要兩人合作,且卷尺的量程有限,需要反復測試多次,多數累加才可以得出最終結果,另外最終產生的誤差也大。
另有利用齒輪計算原理制作的機械式輪式測量儀,測得兩點的距離為輪子的周長乘以輪子轉動的圈數,輪子轉動的圈數用計數器統(tǒng)計,需口頭運算。
現有技術中電子數顯輪式測量儀,利用傳感和數顯技術快捷地給出測量數值,自動給出數值,但存在的問題是輪子在滾動的時候,有時由于物體或地面的摩擦系數不同,輪子產生滑動容易引起數值的不精確。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提出的問題,提出一種在特定場合,簡易測量兩地距離滾輪測量尺。
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滾輪測量尺,包括手柄、連桿、左輪架、右輪架、左滾輪、右滾輪、左干簧管、右干簧管,左電源開關、右電源開關、左控制器、右控制器、左顯示器和右顯示器,手柄的下端裝有連桿,連桿的下端裝有左輪架和右輪架,左輪架上裝有左滾輪,右輪架上裝有右滾輪,左滾輪和右滾輪相互獨立,左滾輪和右滾輪上分別設置有均勻分布的永久磁鐵,左干簧管位于左輪架上的左側,右干簧管位于右輪架上的右側,左控制器、右控制器、左顯示器和右顯示器分別位于手柄上,左干簧管分別與左控制器、左電源開關和左顯示器相連,右干簧管分別與右控制器、右電源開關和右顯示器相連。兩滾輪之間相互獨立,左右顯示器分別顯示兩路測試結果,兩組數據通過對比,確定最終結果,如果雙滾輪數據的誤差在一定范圍內,說明滾輪的滑動在允許范圍內,測量數據達到要求。
進一步地,所述手柄為折疊式。便于保管與攜帶。
進一步地,所述連桿為可伸縮連桿。便于保管與攜帶。
進一步地,所述左顯示器和右顯示器均帶有背光源。在燈線暗或晚上使用。
本發(fā)明取得了以下技術效果:
通過本發(fā)明對測量尺的改進,簡捷方便準確地實現了單人測試兩地間較遠距離的功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準確地理解及實施本發(fā)明,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
圖1是發(fā)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一種滾輪測量尺,包括手柄1、連桿2、左輪架31、右輪架32、左滾輪41、右滾輪42、左干簧管61、右干簧管62,左電源開關71、右電源開關72、左控制器91、右控制器92、左顯示器81和右顯示器82,左滾輪41和右滾輪42相互獨立,彼此之間不產生影響,左滾輪41和右滾輪42上分別設置有均勻分布的永久磁鐵5,左控制器91控制左滾輪41,右控制器92控制左滾輪42,形成了兩路控制;手柄1為折疊式;連桿2為可伸縮連桿。
使用時,首先將折疊手柄1打開,連桿2拉伸至合適長度,然后將左滾輪41和右滾輪42同時對準被測試物體的起始端,啟動左電源開關71和右電源開關72,同時將雙控制電路的顯示值復位為零,并滾動左滾輪41和右滾輪42進行校對,確認兩對比數值無誤后重新復位至起始點,下面以左路控制電路為例進一步說明:
在測試過程中,左滾輪41上均勻分布的永久磁鐵5通過轉動與左干簧管61產生作用,每啟動左控制器91計一次數,左滾輪41上永久磁鐵5的數量通常為10個,左滾輪41旋轉一圈,左控制器91計數值為10,并通過自動計算在左顯示器81自動顯示測試的最終數值,并自動保存數據,測試完畢,分別從左顯示器81和右顯示器82讀取數據,左右顯示器分別顯示兩路測試結果,兩組數據通過對比,確定最終結果,如果雙滾輪數據的誤差在一定范圍內,說明滾輪的滑動在允許范圍內,測量數據達到要求。采用兩組數據分別對比分析的方式,可以減少測試的誤差。
通過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對測量尺的改進,簡捷方便準確地實現了單人測試兩地間較遠距離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