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單相智能電能表分布式校表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電表的校表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單相智能電能表的分布式校表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我國智能電網(wǎng)建設已經(jīng)全面展開,單相智能電表在全國范圍內(nèi)廣泛應用, 2011年僅國家電網(wǎng)公司招標總量就達到7600. 88萬只智能電能表。面對如此巨大的訂單數(shù)量,很多生產(chǎn)廠家出現(xiàn)供貨不及時和個別電能表誤差超差等問題,智能電能表的校表是生產(chǎn)智能電能表中關系生產(chǎn)效率和產(chǎn)品質量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目前現(xiàn)有的智能電能表的校表采用以主控計算機為核心的集中式控制方式,即主控計算機擔負絕大部分的校表工作,這些任務包括控制校表臺、讀取表臺各表電能脈沖誤差、計算校表參數(shù)、向各電能表下裝校表參數(shù)等,具體步驟如圖I(以單相智能電能表的火線通道基本電流校準為例)所示
步驟101,開始校表,計算機啟動校表臺;
步驟102,計算機啟動誤差讀取,并等待被校電能表輸出誤差;
步驟103,計算機通過串口從校表臺讀取一臺被校表誤差;
步驟104,計算機依據(jù)讀取的被校電能表和預設表參數(shù)計算,并得到計量芯片的增益寄存器值;
步驟105,計算機通過RS485總線將計算得到的增益寄存器結果寫入被校電能表中; 步驟106,計算機如果所有被校電能表都完成校準,則繼續(xù)進行步驟107,如果仍有電能表未完成增益寄存器校準,則重復步驟103,校準下一臺電能表;
步驟107,計算機讀取I臺被校電能表的功率、電壓、電流的寄存器值;
步驟108,計算機通過公式計算被校電能表的功率、電壓、電流參數(shù);
步驟109,計算機將得到的參數(shù)結果通過RS485總線寫入被校電能表;
步驟110,計算機檢測是否所有被校電能表都完成功率、電壓、電流參數(shù)校準,如果所有電能表均完成參數(shù)校準,則校表結束,如果仍有電能表未完成參數(shù)校準,則重復步驟107校準下一臺電能表,直到所有被校電能表均完成校準?,F(xiàn)有的智能電能表的集中式校表方式,沒有利用智能電能表內(nèi)在的運算處理能力,這樣校表時間、效率及一致性都沒有到達最優(yōu),具體缺點如下
由主控計算機逐一讀取每塊被校電能表數(shù)據(jù),按照程序預設公式計算,并將結果逐一寫入被校電能表。智能電能表通信波特率2400bit/s,通信方式為問答式,每臺電能表一次通信平均O. 5秒,控制通信開關切換時間為O. 5秒,所以主控計算機與48塊被校電能表通信一次時間為48秒。在校準電能表火線計量精度過程中,主控計算機需要采集電能表輸出的脈沖,例如校準5 (60) A,脈沖常數(shù)1200規(guī)格的電能表,校準基準電流(5A)誤差等待時間為3秒, 一般情況取第3個輸出作為誤差有效值,所以基準電流校準時采集誤差時間為9秒;主控計算機每O. 5秒讀取I臺被校電能表誤差,48表位總計為24秒;讀取誤差后由主控計算機按預設公式計算,并將計算結果寫入被校電能表,累計處理時間為48秒;基準電流校準過程中誤差處理時間累計為81秒。O. 5L相位校準誤差輸出時間為基準電流校準的2倍,即18 秒;0. I倍基準電流校準時,誤差輸出時間為基準電流校準的10倍,即90秒。所以,在不考慮計算機自身處理時間的情況下,誤差校時間已經(jīng)達到5. 55分鐘。防竊電智能電能表還需要對零線計量精度校準,校準時間與火線校準時間一致,為5. 55分鐘。精度校準完成后,智能電能表還需要對電壓、火線電流、零線電流、有功功率、火線電流補償、零線電流補償、功率補償?shù)葏?shù)校準,通常做法是最少讀取5次電能表的寄存器值,再由計算機平均算法,計算得到系數(shù)值再寫入被校電能表,總處理時間通常大于10分鐘?,F(xiàn)有智能電能表校準方法所花費總時間通常大于20分鐘,包括電能表安裝及拆除等人工操作,每個表臺校表時間約為35分鐘,使用48表位校表臺8小時校表658塊智能電能表。而且現(xiàn)有技術通常功率源由于電網(wǎng)干擾出現(xiàn)波動時,標準表采集的電能與各電能表脈沖輸出由于時間不完全同步,這時計算校表參數(shù)偶然誤差會變大,導致同一批次電能表一致性差,存在個別電能表超差的問題。校表前需要連接每一臺被校電能表的脈沖輸出端子,用于檢測電能表輸出誤差,不但速度慢,工人操作也容易出現(xiàn)失誤。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單相智能電能表的分布式校表方法,該方法充分利用了智能電表的軟硬件資源實現(xiàn)了分布式校表方法,主控計算機使用廣播下發(fā)命令,所有接收到命令的電能表的MCU同時校表,這樣校表的速度得到明顯提高,并使用了粗調和精調兩步校準,把校準點的誤差控制在±0. 1%以內(nèi),這樣校表的精度和一致性得到明顯的提聞。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單相智能電能表分布式校表方法,其所述分布式校表方法包括以下過程
主控計算機使用廣播方式下發(fā)命令;所有電能表同時接收到命令,利用智能電能表的軟硬件資源,由電能表的MCU校表,包括脈沖輸出加速、捕捉脈沖間隔時間、計算計量誤差、 計算校正系數(shù)、計量芯片設置;計量精度粗調校準完成后再完成計量精度精調校準,其中粗調校準為主控計算機以廣播方式下發(fā)命令,命令包括精度校準控制字、當前功率值,電能表接收到主控計算機下發(fā)的命令,MCU通過SPI總線設置計量芯片能量閥值寄存器,并加速脈沖輸出,通過外部中斷方式采集計量芯片輸出的精度誤差脈沖,并使用一個計數(shù)器獲得兩個脈沖之間的實際累計時間,按照從命令中讀取當前功率值計算出兩個脈沖之間的理論累計時間,MCU通過實際累計時間和理論累計時間的差值,計算等到計量芯片的誤差,再由誤差計算得到計量芯片的修正參數(shù),通過SPI總線寫入計量芯片;其中精調校準為完成計量精度粗調校準后,在校準點的誤差在±0. 5%以內(nèi),MCU捕捉粗調校準后計量芯片兩個脈沖之間的實際累計時間,與理論誤差計算得到計量芯片誤差值,判斷誤差控制在±0. 1%以內(nèi),如果在范圍內(nèi)則完成校準;如果超出誤差,采用逐次逼近法,把新的修正參數(shù),寫入計量芯寄存器,通過實測,采用3次逐次逼近,消除功率源波動產(chǎn)生的對校表的影響,達到把校準點的誤差控制在±0. 1%以內(nèi)。
所述的單相智能電能表分布式校表方法,其所述的分布式校表方法的電路包括: 一個MCU,一個高精度晶體振蕩器作為MCU的基準時鐘源,一個具有軟件校表功能的計量芯片;計量芯片具有脈沖輸出功能,并與MCU的一個外部中斷相連接;計量芯片具有SPI通信總線或其它串行通信總線,并與MCU的SPI總線或其它串行通信總線連接。所述的單相智能電能表分布式校表方法,其所述的分布式校表方法的主控計算機參下發(fā)廣播命令后不參與其它工作。所述的單相智能電能表分布式校表方法,其所述的分布式校表方法的計量芯片設定16倍脈沖加速輸出,粗調加精調的時間僅為集中式校準方式1/3。本發(fā)明提供的參數(shù)校準方法是,MCU從主控計算機下發(fā)的命令中讀取當前功率、當前電壓、當前電流等參數(shù),MCU的中斷接收計量芯片數(shù)據(jù)采樣完成中斷輸出的信號后,MCU 通過SPI總線一次性讀取計量芯片內(nèi)部電流、電壓、功率數(shù)據(jù),并與當前功率、當前電壓、當前電流計量得到相應參數(shù)。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與效果是
由于本發(fā)明充分利用了智能電表的軟硬件資源實現(xiàn)了分布式校表方法,每個校準點只需要主控計算機與被校準電能表通信一次,并使用了智能電表中特有的脈沖加速技術,所以使用分布式校表方法的校表時間僅是現(xiàn)有技術所用時間的1/3 ;由于主控計算機不需要采集電能表的脈沖輸出,所以不需要連接校表臺與電能表的脈沖輸出端子,節(jié)約電能表安裝時間,降低了勞動強度;包括電能表安裝及拆除等人工操作,每個表臺校表總時間約為 17分鐘,使用48表位校表臺8小時校表總數(shù)為1355,工作效率提高一倍以上。另外,檢測誤差時使用電能表內(nèi)部高精度晶體振蕩器作為時鐘基準,可以精確捕捉計量芯片輸出脈沖間隔,經(jīng)過粗調和精調校準,可以把校準點的誤差控制在±0. 1%以內(nèi),這樣校表的精度和一致性得到明顯的提高。
圖I是現(xiàn)有技術中對電能表校準的控制流程圖2是本發(fā)明提供的電能表校準的控制流程圖3是本發(fā)明提供的智能電能表的校準原理結構圖4是主控計算機與校表臺及電能表的連接關系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以國網(wǎng)單相智能電能表的校準為例,結合圖3對分布式校準方法進一步說明。火線通道基本電流校I. O相位誤差校準步驟如下
步驟1,主控計算機通過RS232總線控制校表臺的率源輸出額定電壓、額定電流、和I. O 相位;主控計算機從標準電能表中讀取當前的電壓、電流、功率值,并以廣播的方式,通過 RS485總線下發(fā)I. O相位誤差校準命令。主控計算機進入定時等待狀態(tài),下面的步驟由各電能表MCU完成;
步驟2,脈沖加速所有被校電能表同時接收到開始校表命令,從命令中讀取當前功率值,MCU根據(jù)功率選擇適當?shù)拿}沖加速倍率,MCU執(zhí)行306操作,通過SPI總線將加速倍率寫入計量芯片的脈沖加速寄存器,MCU啟動校表流程;
步驟3,誤差粗調為被校電能表的粗調過程,電能表的MCU根據(jù)電表脈沖常數(shù)和主控計算機下發(fā)的當前功率值,MCU首先按照公式(I)計算出計量芯片的脈沖常數(shù),并執(zhí)行304操作通過SPI總線將脈沖輸出常數(shù)設置到計量芯片的能量閥值寄存器,計量芯片累計能量大于能量閥值則計量芯片輸出脈沖。設置能量閥值寄存器后,MCU按照公式(2)計算出電能表脈沖間隔的理論時間T,并開啟外部中斷和定時器捕捉計量芯片輸出的脈沖信號的時間間隔,得到兩個脈沖的時間間隔tl,按照公式(3)計算得到增益系數(shù)GAIN,MCU通過SPI寫入計量芯的增益寄存器,如302操作所示;
步驟4,誤差精調電能表MCU執(zhí)行304操作重新采集兩個連續(xù)的脈沖輸出時間,與公式(2)得到的T的誤差控制在±0. 1%以內(nèi),如果在范圍內(nèi)則完成校準;如果超出誤差,利用公式(3)計算新的修正參數(shù),寫入計量芯寄存器。采用逐次逼近法,循環(huán)3次,完成該校準點的誤差精調。對電流、電壓、有功功率等系數(shù)校準過程如下
步驟1,主控計算機控制校表臺的率源輸出額定電壓、額定電流、和I. O相位,并以廣播的方式下發(fā)參數(shù)校準命令;
步驟2,電能表MCU依次執(zhí)行307308309操作,通過SPI總線讀取計量芯片的有功功率、和電流、電壓有效值,并計算出電壓、電流、有功功率的校正系數(shù),并將系數(shù)存儲在智能電能表的非易失性存儲器中。對火線通道基本電流O. 5L相位校準過程如下
步驟1,主控計算機控制校表臺,切換到O. 5L相位;主控計算機從標準電能表中讀取當前的有功功率值,并以廣播的方式,通過RS485總線下發(fā)給所有被校電能表;
步驟2,相位粗調MCU依據(jù)公式(4)計算出O. 5L相位時兩個脈沖之間的理論間隔時間,并執(zhí)行205操作捕捉計量芯片輸出的兩個連續(xù)脈沖,得到兩個脈沖的時間間隔t2,按照公式(5)計算得到相位補償寄存器值PHA,MCU執(zhí)行301操作將結果寫入計量芯片相位寄存器。步驟3,相位精調MCU執(zhí)行305操作捕捉計量芯片輸出的兩個連續(xù)脈沖,得到兩個脈沖的時間間隔t2,以步驟2計算的PHA為基礎,進一步修正PHA值,并執(zhí)行301操作
將結果寫入計量芯片相位寄存器。HFConst= [32. 2075*Vu*Vi*10n/(EC*Un*Ib)]公式(I)
T=3600000/(PULSE*P0WER/10000)公式(2)
GAIN=|T-tl |*32768/T公式(3)
T0.5l=T/2公式(4)
PHA= I T-t2 I / (O. 0006*T)公式(5)
公式中HFConst為計量芯片脈沖常數(shù);Vu為電壓通道的電壓;Vi為電流通道的電壓; Un為額定電壓;Ib為額定電流;EC為電表常數(shù);T為I. O相位兩個脈沖之間的理論間隔時間(秒);PULSE為電能表的脈沖常數(shù);P0WER為功率源輸出的實際功率;GAIN為寫入計量芯片增益寄存器的值;tl為I. O相位計量芯片輸出兩個脈沖之間的間隔時間Jc^為O. 5L相位兩個脈沖之間的理論間隔時間(秒);t2為O. 5L相位計量芯片輸出兩個脈沖之間的間隔時間。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例,凡在本發(fā)明的范圍下進行的等同替換或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權利要求
1.單相智能電能表分布式校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校表方法包括以下過主控計算機使用廣播方式下發(fā)命令;所有電能表同時接收到命令,利用智能電能表的軟硬件資源,由電能表的MCU校表,包括脈沖輸出加速、捕捉脈沖間隔時間、計算計量誤差、 計算校正系數(shù)、計量芯片設置;計量精度粗調校準完成后再完成計量精度精調校準,其中粗調校準為主控計算機以廣播方式下發(fā)命令,命令包括精度校準控制字、當前功率值,電能表接收到主控計算機下發(fā)的命令,MCU通過SPI總線設置計量芯片能量閥值寄存器,并加速脈沖輸出,通過外部中斷方式采集計量芯片輸出的精度誤差脈沖,并使用一個計數(shù)器獲得兩個脈沖之間的實際累計時間,按照從命令中讀取當前功率值計算出兩個脈沖之間的理論累計時間,MCU通過實際累計時間和理論累計時間的差值,計算等到計量芯片的誤差,再由誤差計算得到計量芯片的修正參數(shù),通過SPI總線寫入計量芯片;其中精調校準為完成計量精度粗調校準后,在校準點的誤差在±0. 5%以內(nèi),MCU捕捉粗調校準后計量芯片兩個脈沖之間的實際累計時間,與理論誤差計算得到計量芯片誤差值,判斷誤差控制在±0. 1%以內(nèi),如果在范圍內(nèi)則完成校準;如果超出誤差,采用逐次逼近法,把新的修正參數(shù),寫入計量芯寄存器,通過實測,采用3次逐次逼近,消除功率源波動產(chǎn)生的對校表的影響,達到把校準點的誤差控制在±0. 1%以內(nèi)。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單相智能電能表分布式校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布式校表方法的電路包括一個MCU,一個高精度晶體振蕩器作為MCU的基準時鐘源,一個具有軟件校表功能的計量芯片;計量芯片具有脈沖輸出功能,并與MCU的一個外部中斷相連接;計量芯片具有SPI通信總線或其它串行通信總線,并與MCU的SPI總線或其它串行通信總線連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單相智能電能表分布式校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布式校表方法的主控計算機參下發(fā)廣播命令后不參與其它工作,所有接收到命令的電能表的 MCU同時校表。
4.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單相智能電能表分布式校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布式校表方法的計量芯片設定16倍脈沖加速輸出,粗調加精調的時間僅為集中式校準方式
全文摘要
單相智能電能表分布式校表方法,涉及一種電表的校表方法,本發(fā)明利用了智能電表的軟硬件資源實現(xiàn)了分布式校表方法,每個校準點只需要主控計算機與被校準電能表通信一次,并使用了智能電表中特有的脈沖加速技術,由于主控計算機不需要采集電能表的脈沖輸出,檢測誤差時使用電能表內(nèi)部高精度晶體振蕩器作為時鐘基準,可以精確捕捉計量芯片輸出脈沖間隔,經(jīng)過粗調和精調校準,把校準點的誤差控制在±0.1%以內(nèi),這樣校表的精度和一致性得到明顯的提高,校表過程中不需要連接誤差檢測線,節(jié)約電能表安裝時間,降低了勞動強度。
文檔編號G01R35/04GK102590784SQ201210066589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3月14日
發(fā)明者宋延林, 張俊哲, 王占元, 高新 申請人:沈陽時尚實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