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串聯(lián)常閉式差溫、定溫開關可恢復式線型感溫探測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火災報警裝置, 一種串聯(lián)常閉式差溫、定溫開關可恢復式線型 感溫探測器。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技術中的分立熱敏電阻并聯(lián)式模擬量線型感溫火災探測線纜,參見圖
1,在該探測線纜中,由兩條探測導體14、 15之間并聯(lián)連接多個熱敏電阻元件 R組成。當探測線纜的某一段受熱時,隨溫度的升高,該段中的熱敏電阻的電 阻值下降(或增大),導致探測器導體之間的總電阻下降(或上升),根據(jù)總電 阻的變化報警。該探測線纜的缺點是報警溫度與受熱長度、使用長度有關,受 熱長度長報警溫度就低,受熱長度短報警溫度就高。這樣就對探測器的可靠性 不利,容易發(fā)生誤報。為此,需要提出一種可靠性更高的線型感溫探測器。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串聯(lián)常閉式差溫、定溫開關可恢復式線型感溫 探測器,該探測器主要由感溫電纜兩端分別與微機調制器4和終端電阻R連接 形成閉路信號采集電路,其特征在于感溫電纜的結構由兩條或兩條以上并行
的導體,其中一條或兩條以上導體串聯(lián)多個常閉差溫、差定溫開關,另一條導
體可包覆絕緣材料或NTC、 CTR特性材料層,由于常閉式差溫、差定溫開關受 熱且升溫速率》5'C/min時發(fā)出響應,即常閉式差溫開關斷路,微機調制器判 斷輸出差溫報警信號,當溫度超過常閉式定溫開關的動作溫度時,常閉式定溫 開關斷路,微機調制器判斷輸出定溫報警信號,微機調制器根據(jù)感溫電纜阻值、 電壓變化判斷輸出短路、斷路、斷電故障報警功能,可重復使用。
與已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一種串聯(lián)常閉式差溫、定溫開關可恢復式線型感 溫探測器具有的優(yōu)點是 一、常閉式差溫、定溫開關具有可逆性,當線型感溫
探測器的常閉式差溫、定溫開關報警后,隨著常閉式差溫、定溫開關周圍溫度 的下降,常閉式差溫、定溫開關自動閉合恢復到初始狀態(tài);二、報警溫度與感 溫電纜環(huán)境溫度、使用長度無關,克服了巳有技術中差溫、差定溫報警與受熱 長、環(huán)境溫度有關的缺點。
圖1為現(xiàn)有分立熱敏電阻并聯(lián)式模擬量線型感溫探測線纜結構示意圖; 圖2 圖6為本發(fā)明的一種串聯(lián)常閉式差溫、定溫開關可恢復式線型感溫 探測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一種串聯(lián)常閉式差溫、定溫開關可恢復式線型感溫探測器,例l,見圖2, 主要由感溫電纜兩端分別與微機調制器4和終端電阻R連接形成閉路信號釆集 電路,其特征在于感溫電纜的結構是由導體1、導體2,其中一條導體2串 聯(lián)多個常閉式差溫開關3,與另一條導體1互相絕緣平行設置。
上述導體1與常閉式差溫開關3的連接方式可以是導體1與常閉式差溫 開關3的兩端導體焊接或機械配合壓接,其串聯(lián)設置的常閉式差溫開關3的間 隔可以設計成每米1 10只。
微機調制器4檢測感溫電纜的兩根導體1與2之間的阻值或電壓變化,當 感溫電纜受熱且升溫速率》5'C/min時發(fā)出響應即常閉式差溫開關3斷路,微 機調制器4判斷輸出差溫報警信號。當感溫電纜的兩根導體1與2之間的阻值 小于終端電阻R阻值,微機調制器4判斷輸出短路故障報警信號,即導體1與 導體2之間短路。常閉式差溫開關3具有可逆性,當線型感溫探測器的常閉式 差溫開關3周圍溫度的下降,常閉式差溫開關3自動閉合恢復到初始狀態(tài)。
實施例2 —種串聯(lián)常閉式差溫、定溫開關可恢復式線型感溫探測器,見圖 3,主要由感溫電纜兩端分別與微機調制器4和終端電阻R連接形成閉路信號 釆集電路,其特征在于感溫電纜的結構是由兩條導體l、 2,其中一條導體2 串聯(lián)多個常閉式差溫開關3,常閉式差溫開關3再并聯(lián)電阻R1,然后與另一條 導體1互相絕緣平行設置。
上述導體1與常閉式差溫開關3的連接方式可以是導體1與常閉式差溫 開關3的兩端導體焊接或機械配合壓接,其串聯(lián)設置的常閉式差溫開關3的間 隔可以設計成每米1 10只。
微機調制器4檢測感溫電纜的兩根導體1與2之間的阻值或電壓變化,當 感溫電纜受熱且升溫速率》5'C/min時發(fā)出響應即常閉式差溫開關3斷路,微 機調制器4判斷輸出差溫報警信號。當感溫電纜的兩根導體1與2之間的阻值 小于終端電阻R阻值,微機調制器4判斷輸出短路故障報警信號,即導體1與 導體2之間短路。當感溫電纜的兩根導體1與2之間的阻值無窮大時,微機調 制器4判斷輸出斷路故障報警信號,即導體1或導體2斷路。常閉式差溫開關 3具有可逆性,當線型感溫探測器的常閉式差溫開關3周圍溫度的下降,常閉 式差溫開關3自動閉合恢復到初始狀態(tài)。
實施例3—種串聯(lián)常閉式差溫、定溫開關可恢復式線型感溫探測器,見圖 4,主要由感溫電纜兩端分別與微機調制器4和終端電阻R連接形成閉路信號 采集電路,其特征在于感溫電纜的結構是由三條導體6、 2、 1,其中導體6、 2串聯(lián)多個常閉式差定溫開關5,與一條導體1互相絕緣平行設置。其中常閉式差定溫開關5中一路為常閉式定溫開關,串聯(lián)在導體6上;-一路為常閉式差
溫開關串聯(lián)在導體2上。
上述導體6、 2與常閉式差定溫開關5的連接方式可以是導體6、 2分別 與常閉式差定溫開關5的兩端導體焊接或機械配合壓接,其串聯(lián)設置的常閉式 差定溫開關5的間隔可以設計成每米1 10只。
微機調制器4檢測感溫電纜的導體1與2和1與6之間的阻值或電壓變化, 當感溫電纜受熱且升溫速率》5-C/min時發(fā)出響應即常閉式差定溫開關5中的 差溫開關斷路,微機調制器4判斷輸出差溫報警信號。當感溫電纜受熱溫度超 過常閉式差定溫開關5中的定溫動作溫度時,即常閉式差定溫開關5的定溫開 關斷路,微機調制器4判斷輸出定溫報警信號。當感溫電纜的兩根導體1與2、 1與6之間的阻值小于終端電阻R的阻值,微機調制器4判斷輸出短路故障報 警信號,即導體1與導體2或導體1與導體6之間短路。常閉式差溫開關5具 有可逆性,當探測器的常閉式差溫開關5周圍的溫度下降,常閉式差溫開關5
自動閉合恢復到初始狀態(tài)。
實施例4 一種串聯(lián)常閉式差溫、定溫開關可恢復式線型感溫探測器,見圖 5、圖6,主要由感溫電纜兩端分別與微機調制器4和終端電阻R連接形成閉路 信號采集電路,其特征在于感溫電纜的結構是由三條導體6、 2、 1,其中導 體6、 2串聯(lián)多個常閉式差定溫開關5,常閉式差定溫開關5的定溫、差溫的四 個接點再分別并聯(lián)電阻R1,與另一條導體1互相絕緣平行設置。其中常閉式差 定溫開關5串聯(lián)導體6的部分為常閉式定溫開關,串聯(lián)導體2的部分為常閉式 差溫開關。
上述導體6、 2與常閉式差定溫開關5的連接方式可以是導體6、 2分別 與常閉式差定溫開關5的兩端導體焊接或機械配合壓接,其串聯(lián)設置的常閉式 差定溫開關5的間隔可以設計成每米1 10只。
微機調制器4檢測感溫電纜的導體1與2、 1與6之間的阻值或電壓變化, 當感溫電纜受熱且升溫速率》5-C/min時發(fā)出響應即常閉式差定溫開關5的差 溫開關斷路,微機調制器4判斷輸出差溫報警信號。當感溫電纜受熱溫度超過 常閉式差定溫開關5的定溫動作溫度時,即常閉式差定溫開關5的定溫開關斷 路,微機調制器4判斷輸出定溫報警信號。當感溫電纜的兩根導體1與2、 1 與6之間的阻值小于終端電阻R的阻值,微機調制器判斷輸出短路故障報警信 號,即導體1與導體2、導體1與導體6其中之--短路。當感溫電纜的兩根導 體1與2、 l與6之間的阻值無窮大時,微機調制器4判斷輸出斷路故障報警 信號,即導體l、 2、 6其中之一斷路。常閉式差定溫開關5具有可逆性,當本 發(fā)明的探測器的常閉式差定溫開關5周圍的溫度下降,常閉式差定溫開關5自動閉合恢復到初始狀態(tài)。
上述實施例1 例4,連接常閉式差溫開關3或常閉式差定溫開關5的導 體6、 2、 l可以是相互平行,保持一定間距并行擠塑于NTC或CTR特性材料或 絕緣材料中。
上述實施例1 例4,導體6、 2、 1可以分別或部分包覆NTC或CTR特性 材料層或絕緣材料層。常閉式差溫開關3、常閉式差定溫開關5與連接導體6、 2、 1的串聯(lián)連接處的包覆NTC或CTR特性材料或絕緣材料層去掉后,與露出
導體連接,然后連接處用絕緣材料密封,其外還可包覆外護層或編織外護套。 導體6、 2、 1可以分別或部分包覆NTC或CTR特性材料層,可通過微機調制器
化率輸大于二設;值時,ir出定溫或差口溫報警信號: "
上述實施例1 例4,感溫電纜的結構還可以在實施例1 實施例4的基礎 上增加一組模擬量(可恢復式)或開關量線型感溫電纜與微機調制器4連接。 一種串聯(lián)常閉式差溫、定溫開關可恢復式線型感溫探測器內或外增加一組模擬 量或開關量線型感溫電纜時,可達到探測小尺寸火災的目的。
上述實施例1 例2,在導體2串聯(lián)多個常閉式差溫開關3之間可再均勻分 布串聯(lián)多個常閉式定溫開關,還可以在串聯(lián)常閉式定溫開關兩端或常閉式定溫 開關內并聯(lián)電阻或熱敏電阻Rl 。
本發(fā)明所使用的材料特性說明
1、 常閉式差溫開關升溫速率》5-C/min時發(fā)出響應。
2、 常閉式差定溫開關差溫升溫速率》5'C/min時發(fā)出響應。定溫動作溫 度可制成60。C、 70。C、 85'C、 105。C、 138°C、 180。C的任意一種。
3、 導體規(guī)格在4)0.2mm 4)3mm之間選用。材質可選用鋼線、銅線、鐵 線、鎳線、鉑線、不銹鋼線及上述材料的合金材料,導線外層或是鍍鋅、鍍錫、 鍍銅、鍍銀、鍍鉻、鍍鎳。導體可選擇上述金屬中的其中一種或多種。
4、 外護層可以是高分子聚合物塑料絕緣材料的其中一種。也可具有NTC、 CTR、 PTC特性的體積電阻系數(shù)在10—4 102°之間的材料。
5、 絕緣材料層可以是高分子聚合物塑料絕緣材料的其中一種。也可具 有NTC、 CTR、 PTC特性的體積電阻系數(shù)在108 l(f之間的材料。
6、 編織外護套可以是塑料單絲或金屬絲直徑在0.01 0.5mm之間優(yōu)選。
7、 NTC或CTR特性材料層可以是高分子聚合物塑料絕緣材料的其中--種。也可具有NTC、 CTR、特性的體積電阻系數(shù)在10—4 1016之間的材料。
8、 電阻R1:可以是電阻或熱敏電阻。阻值在50Q 10MQ優(yōu)選。
9、 電阻R:阻值在50Q 50MQ優(yōu)選。
權利要求
1、一種串聯(lián)常閉式差溫、定溫開關可恢復式線型感溫探測器,主要由感溫電纜兩端分別與微機調制器(4)和終端電阻R連接形成閉路信號采集電路,其特征在于感溫電纜的結構是由兩條導體(1)、(2)或三條導體(1)、(2)、(6)的其中一條導體(2)串聯(lián)多個常閉式差溫開關(3),與另一條導體(1)互相絕緣平行設置;或其中導體(6)、(2)串聯(lián)多個常閉式差定溫開關(5),與另一導體(1)互相絕緣平行設置。其中常閉式差定溫開關(5)中一路為常閉式定溫開關,一路為常閉式差溫開關。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 一種串聯(lián)常閉式差溫、定溫開關可恢復式線 型感溫探測器,其特征在于感溫電纜的結構串聯(lián)設置的常閉式差定溫開關(5) 的間隔可以設計成每米1 10只。常閉式差定溫開關(5)中的常閉式差溫開關 升溫速率》5。C/min時發(fā)出響應;常閉式定開關的動作溫度可在60°C 180°C 之間選用。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 一種串聯(lián)常閉式差溫、定溫幵關可恢復式線 型感溫探測器,其特征在于感溫電纜的結構還可以是連接常閉式差溫開關(3) 或常閉式差定溫開關(5)的導體(2)、 (1)或(6)、 (2)、 (l)可以是相互平行保持 —定間距并行擠塑于NTC或CTR特性材料或絕緣材料中。
4、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 一種串聯(lián)常閉式差溫、定溫開關可恢復式線 型感溫探測器,其特征在于感溫電纜的結構還可以是導體(6)、 (2)、 (l)可 以分別或部分包覆NTC或CTR特性材料層或絕緣材料層。常閉式差溫開關(3)、 常閉式差定溫開關(5)與導體(6)、 (2)、 (l)的串聯(lián)連接處的包覆NTC或CTR 特性材料或絕緣材料層去掉后,與露出導體連接,然后連接處用絕緣材料密封。 再最外包覆外護層或編織外護套層。
5、 根據(jù)權利要求1 4所述的, 一種串聯(lián)常閉式差溫、定溫開關可恢復式 線型感溫探測器,其特征在于感溫電纜的結構還可以是在感溫電纜的外護層 或編織外護套層內或外增加一組模擬量(可恢復式)或開關量線型感溫電纜與 微機調制器(4)連接。
6、 根據(jù)權利要求1 5所述的, 一種串聯(lián)常閉式差溫、定溫開關可恢復式 線型感溫探測器,其特征在于感溫電纜的結構還可以是常閉式差溫開關(3) 或常閉式差定溫開關(5)再并聯(lián)電阻或熱敏電阻Rl 。
7、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 一種串聯(lián)常閉式差溫、定溫開關可恢復式線型 感溫探測器,其特征在于感溫電纜的結構還可以是在導體(2)串聯(lián)的多個常閉 式差溫開關(3)之間再均勻分布串聯(lián)多個常閉式定溫開關。還可以再串聯(lián)常閉式 定溫開關外兩端或常閉式定溫開關內并聯(lián)電阻或熱敏電阻Rl。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一種串聯(lián)常閉式差溫、定溫開關可恢復式線型感溫探測器,主要由感溫電纜兩端分別與微機調制器和終端電阻R連接形成閉路信號采集電路,其特征在于感溫電纜的結構由兩條或兩條以上并行的導體,其中一條或兩條以上導體串聯(lián)多個常閉式差溫、差定溫開關,另一條導體可包覆絕緣材料或NTC、CTR特性材料層,由于常閉式差溫、差定溫開關受熱且升溫速率≥5℃/min時發(fā)出響應,即常閉式差溫開關斷路,微機調制器判斷輸出差溫報警信號,當溫度超過常閉式定溫開關的動作溫度時,常閉式定溫開關斷路,微機調制器判斷輸出定溫報警信號,微機調制器根據(jù)感溫電纜阻值、電壓變化判斷輸出短路、斷路、斷電故障報警功能,可重復使用。
文檔編號G01K7/16GK101685571SQ20081001039
公開日2010年3月31日 申請日期2008年2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2月15日
發(fā)明者陳 張, 王文江 申請人:陳 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