濾油機管路連接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管路連接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應用于濾油機的管路連接頭。
【背景技術】
[0002]在變電站內,新安裝的變壓器設備需要進行真空注油并進行熱油循環(huán)。真空注油和熱油循環(huán)操作必須采用真空濾油機和壓力濾油機進行,這就需要通過管路和連接頭將變壓器和真空濾油機以及壓力濾油機連接起來。目前我們所用的真空濾油機和壓力濾油機管路連接頭都是傳承的活連接頭,由于變壓器和真空濾油機以及壓力濾油機的對接口連接比較復雜,至少需要三個接口對接在一起,因此存在連接時平衡不易掌握、容易發(fā)生錯位、組裝連接過程中費時費力、有時還需要反復連接等問題,這就導致每次組裝連接的時間都會超過20分鐘,極大的影響了工作進度。另外,由于濾油機管路連接頭型號較多,絲路不匹配,連接過程中需要纏繞大量的生料帶,從而給管路的連接帶來很大困難,導致連接過程異常繁瑣;再加上濾油機管路管節(jié)口質量差、壁薄,經長時間使用和采用管鉗裝拆后特別容易變形,因此使用過程中時常會出現由于管路連接不緊密而發(fā)生的漏油事故。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組裝方便,能夠有效防止漏油現象發(fā)生的濾油機管路連接頭。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濾油機管路連接頭,包括第一連接件至第四連接件,所述第一連接件的右端與第二連接件的左端固定連接,第二連接件的右端與第三連接件機械配裝并通過螺紋配裝在第二連接件和第三連接件外圓周面上的拉緊螺母緊固,第三連接件的右端穿過拉緊螺母的通孔后與第四連接件的左端固定連接;
[0006]所述第二連接件自左至右包括主體部和配合部,配合部包括下平臺配合部和下錐面配合部,主體部和下平臺配合部管壁厚度以及內徑相應,下錐面配合部的左端與下平臺配合部的右端相接,下錐面配合部的右端與主體部管內壁相接,所述主體部和下平臺配合部之間為外徑大于主體部管外徑且設置有外螺紋的環(huán)形凸起部;
[0007]所述第三連接件自左至右包括上平臺裝配部、上錐面裝配部和連接管部,上平臺裝配部與第二連接件的下平臺配合部上下配裝,上錐面裝配部和第二連接件的下錐面配合部上下配裝;
[0008]所述拉緊螺母包括內螺紋端部和通孔部,內螺紋端部的內圓周面設置有與第二連接件環(huán)形凸起部上的外螺紋相配裝的內螺紋,通孔部的左端卡裝在內螺紋端部右端,通孔部穿過第三連接件的連接管部并與連接管部過盈配合。
[0009]上述濾油機管路連接頭,所述第一連接件與第二連接件之間以及第三連接件與第四連接件之間通過焊接方式固定連接。
[0010]上述濾油機管路連接頭,所述第四連接件的右端部外圓周設置有濾油機鋼絲油管連接的外螺紋。
[0011]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取得技術進步如下。
[0012]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組裝方便,管路連接的時間可由采用傳統(tǒng)活接頭連接的最長28分鐘降低到6分鐘,大大縮短了濾油管路連接時間,同時還縮短了濾油時間,節(jié)省了人力、物力和財力;第二連接件和第三連接件采用竹節(jié)狀的凸凹槽連接以及錐面配合方式,使管節(jié)口和連接頭之間連接得非常牢固、緊密,避免了漏油現象的發(fā)生。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第二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第三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拉緊螺母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5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封堵頭的結構示意圖。
[0018]其中:1.第一連接件,2.第二連接件,21.主體部,22.環(huán)形凸起部,23.下平臺配合部,24.下錐面配合部,3.第三連接件,31.上平臺裝配部,32.上錐面裝配部,33.連接管部,4.拉緊螺母,41.內螺紋端部,42.通孔部,5.第四連接件,6.第一焊接區(qū),7.第二焊接區(qū),8.封堵頭,81.螺紋配裝部,82.錐面封堵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0]—種濾油機管路連接頭,其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第一連接件至第四連接件,第一連接件1的右端與第二連接件2的左端通過焊接方式固定連接,并在第一連接件1和第二連接件2的連接處形成環(huán)形的第一焊接區(qū)6 ;第二連接件2的右端與第三連接件3機械配裝并通過拉緊螺母4緊固,拉緊螺母4螺紋配裝在第二連接件和第三連接件外圓周面上,第三連接件3的右端穿過拉緊螺母的通孔后與第四連接件5的左端通過焊接方式固定連接,并在第三連接件和第四連接件的連接處形成環(huán)形的第二焊接區(qū)7 ;第四連接件5的右端部外圓周設置有外螺紋,用于連接濾油機鋼絲油管。
[0021]第二連接件2的結構如圖2所示,自左至右包括主體部21和配合部,配合部包括下平臺配合部23和下錐面配合部24,主體部和下平臺配合部管壁厚度以及內徑相應,下錐面配合部24的左端與下平臺配合部23的右端相接,下錐面配合部24的右端與主體部21管內壁相接;主體部和下平臺配合部之間為外徑大于主體部管外徑且設置有外螺紋的環(huán)形凸起部22,環(huán)形凸起部用于與拉緊螺母螺紋配裝。
[0022]第三連接件3的結構如圖3所示,自左至右包括上平臺裝配部31、上錐面裝配部32和連接管部33,上平臺裝配部31與第二連接件的下平臺配合部23上下配裝,上錐面裝配部32和第二連接件的下錐面配合部24上下配裝;使第三連接件和第二連接件之間形成斜面密封配合和平臺過度配合,便于拉緊螺母將第三連接件和第二連接件牢固地裝配在一起。
[0023]拉緊螺母4的結構如圖4所示,包括內螺紋端部41和通孔部42,內螺紋端部41的內圓周面設置有與第二連接件環(huán)形凸起部上的外螺紋相配裝的內螺紋,通孔部42的左端卡裝在內螺紋端部41右端,通孔部42穿過第三連接件的連接管部33并與連接管部過盈配入口 ο
[0024]本實用新型中,不用于連接變壓器和濾油機管路時,可在第二連接件的右端配裝封堵頭8將管路密封。封堵頭8的結構如圖5所示,包括自左至右成一體結構設置的螺紋配裝部81和錐面封堵部82 ;螺紋配裝部81的結構與拉緊螺母內螺紋端部的結構相同;錐面封堵部82配裝第二連接件的下錐面配合部。
【主權項】
1.濾油機管路連接頭,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連接件至第四連接件,所述第一連接件(1)的右端與第二連接件(2)的左端固定連接,第二連接件(2)的右端與第三連接件(3)機械配裝并通過螺紋配裝在第二連接件和第三連接件外圓周面上的拉緊螺母(4)緊固,第三連接件(3)的右端穿過拉緊螺母的通孔后與第四連接件(5)的左端固定連接; 所述第二連接件(2)自左至右包括主體部(21)和配合部,配合部包括下平臺配合部(23)和下錐面配合部(24),主體部和下平臺配合部管壁厚度以及內徑相應,下錐面配合部(24)的左端與下平臺配合部(23)的右端相接,下錐面配合部(24)的右端與主體部(21)管內壁相接,所述主體部和下平臺配合部之間為外徑大于主體部管外徑且設置有外螺紋的環(huán)形凸起部(22); 所述第三連接件(3 )自左至右包括上平臺裝配部(31)、上錐面裝配部(32 )和連接管部(33),上平臺裝配部(31)與第二連接件的下平臺配合部(23)上下配裝,上錐面裝配部(32)和第二連接件的下錐面配合部(24)上下配裝; 所述拉緊螺母(4)包括內螺紋端部(41)和通孔部(42),內螺紋端部(41)的內圓周面設置有與第二連接件環(huán)形凸起部上的外螺紋相配裝的內螺紋,通孔部(42)的左端卡裝在內螺紋端部(41)右端,通孔部(42 )穿過第三連接件的連接管部(33 )并與連接管部過盈配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濾油機管路連接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件與第二連接件之間以及第三連接件與第四連接件之間通過焊接方式固定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濾油機管路連接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連接件的右端部外圓周設置有濾油機鋼絲油管連接的外螺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濾油機管路連接頭,包括第一連接件至第四連接件,第一連接件的右端與第二連接件的左端固定連接,第二連接件的右端與第三連接件機械配裝并通過拉緊螺母緊固,第三連接件的右端穿過拉緊螺母的通孔后與第四連接件的左端固定連接;第二連接件和第三連接件之間的機械配裝包括平臺裝配部和錐面裝配部,拉緊螺母螺紋配裝在第二連接件和第三連接件的外圓周面上。本實用新型用于連接變壓器和真空濾油機,縮短了濾油管路連接時間,使接口不再漏油,減少了濾油機的停運次數,大大提高了濾油機操作的安全性,確保了電氣設備的安全運行。
【IPC分類】F16L19/025
【公開號】CN204962093
【申請?zhí)枴緾N201520739987
【發(fā)明人】張麗, 衷新平, 呂尊堂, 楊峰, 馬騰, 梁奉山, 張賢秋, 文勇, 蘇海龍, 歐陽英華
【申請人】國網電網公司, 國網山東嘉祥縣供電公司
【公開日】2016年1月13日
【申請日】2015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