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動軸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滑動軸承的技術,涉及使將圓筒沿與軸向平行的方式一分為二而成的對開部件上下配置的滑動軸承的技術。
【背景技術】
[0002]以往,作為用于支承發(fā)動機的曲軸的軸承,公知有使將圓筒形狀一分為二而成的兩個部件配合的對開式構造的滑動軸承。另外,為了減少上述軸承的滑動面積,得到減少摩擦的效果,具有使上述軸承的寬度狹窄的構造。但是,若使軸承的寬度狹窄,則流出油量增加。因此,公知有在上述軸承的軸向兩端部,在整周上形成避讓部分(細槽)的軸承(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
[0003]專利文獻1:日本特表2003-532036號公報
[0004]但是,在以往的在整周上形成細槽的軸承中,通過滑動面積減少,負載能力降低,無法確保良好的潤滑所需要的油膜厚度,并且流出油量的總和多。
【發(fā)明內容】
[0005]因此,本發(fā)明鑒于這樣的課題,提供能夠得到減少摩擦效果,并能夠抑制流出油量的總和的軸承。
[0006]本發(fā)明欲解決的課題如以上那樣,以下對用于解決該課題的方法進行說明。
[0007]S卩,在技術方案I中,一種使將圓筒沿與軸向平行的方向一分為二而成的對開部件上下配置的滑動軸承,在上述下側的對開部件的軸向端部,從旋轉方向下游側配合面沿圓周方向設置細槽直至規(guī)定的軸承角度,上述規(guī)定的軸承角度是從旋轉方向下游側配合面朝上游側在O度以上90度以下的范圍旋轉的角度。
[0008]在技術方案2中,使上述細槽的長度成為:上述細槽起始于旋轉方向下游側配合面直至上游側的最小油膜厚度的位置。
[0009]在技術方案3中,使上述細槽的長度成為:上述細槽起始于旋轉方向下游側配合面直至上游側的油膜壓力梯度成為最大的位置。
[0010]在技術方案4中,使上述細槽的長度成為:使得加工出細槽直至某個軸承角度的情況下的軸承的最小油膜厚度相對于無槽的情況下的軸承的最小油膜厚度的比例成為比80%大。
[0011]作為本發(fā)明的效果,起到以下所示那樣的效果。
[0012]S卩,通過設置不妨礙油膜壓力的產(chǎn)生的程度的細槽,能夠得到減少滑動面積、并且減少摩擦的效果,并且能夠抑制流出油量的總和。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示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滑動軸承的主視圖。
[0014]圖2(a)是示出構成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滑動軸承的對開部件的俯視圖。(b)是沿(a)的A-A線剖視圖。(C)是沿(a)的B_B線剖視圖。
[0015]圖3是示出軸承角度與油膜厚度的關系的曲線圖(計算值)。
[0016]圖4是示出軸承角度與軸承寬度方向中央部的油膜壓力的關系以及軸承角度與油膜壓力梯度的關系的曲線圖(計算值)。
[0017]圖5是示出軸承角度與最小油膜厚度比例的關系的曲線圖。
[0018]圖6(a)是示出設置了細槽的滑動軸承的油膜壓力的梯度的三維圖。(b)是示出未設置細槽的滑動軸承的油膜壓力的梯度的三維圖(計算值)。
[0019]圖7 (a)是表示相對于無槽軸承的發(fā)動機轉速與摩擦平均有效壓(FMEP)增減量的關系的曲線圖。(b)是表示相對于無槽軸承的發(fā)動機轉速與每分鐘油量增減量的關系的曲線圖(實驗值)。
【具體實施方式】
[0020]接下來,對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此外,圖1是滑動軸承I的主視圖,將圖面的上下設為上下方向,將圖面的近前方向以及進深方向設為軸向(前后方向)。
[0021]首先,利用圖1以及圖2對構成第一實施方式的滑動軸承I的對開部件2進行說明。
[0022]滑動軸承I是圓筒狀的部件,如圖1所示,應用于發(fā)動機的曲軸11的滑動軸承構造。滑動軸承I由兩個對開部件2.2構成。兩個對開部件2.2是將圓筒沿與軸向平行的方向一分為二而成的形狀,形成為剖面成為半圓狀。在本實施方式中,對開部件2.2上下配置,左右配置有配合面。在通過滑動軸承I軸支承曲軸11的情況下,形成有規(guī)定的間隙,從未圖示的油路對該間隙供給潤滑油。
[0023]圖2 (a)示出上側以及下側的對開部件2。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1的箭頭所示,將曲軸11的旋轉方向設為主視順時針方向。另外,對軸承角度ω而言,將圖2(b)的右端的位置設為0,在圖2(b)中,將逆時針方向設為正。S卩,在圖2(b)中,左端的位置的軸承角度ω定義為180度,下端的位置的軸承角度ω定義為270度。
[0024]在上側的對開部件2的內周沿圓周方向設置有槽,在中心設置有圓形的孔。另外,在上側的對開部件2的左右配置有配合面。
[0025]在下側的對開部件2的內周的滑動面,且在其軸向的端部形成有細槽3。
[0026]細槽3設置于下側的對開部件2。在本實施方式中,細槽3沿軸向并列地設置有兩條。詳細而言,細槽3從曲軸11的旋轉方向下游側配合面(軸承角度ω為180度)沿圓周方向朝向軸承角度ω為正的方向(逆時針方向)設置。即,在下側的對開部件2中,圖2(b)的右側的配合面成為旋轉方向上游側配合面,圖2(b)的左側的配合面成為旋轉方向下游側配合面。
[0027]如圖2(c)所示,細槽3形成為比軸承厚度D淺的深度d。另外,細槽的寬度形成為
Wo
[0028]以下利用圖3對細槽3的長度I進行說明。
[0029]首先,對使細槽3的長度I為從旋轉方向下游側配合面至最小油膜厚度h_的位置的長度LI的情況進行說明。
[0030]圖3是表示軸承角度ω與油膜厚度h的關系的曲線圖。圖3的油膜厚度基于發(fā)動機轉速、軸承半徑、軸承寬度、油的粘度、以及曲柄角度與軸承負載的關系來計算。油膜厚度h從旋轉方向下游側配合面開始,隨著軸承角度ω增加而減少至最小油膜厚度1!_,進一步隨著軸承角度ω增加而增加。
[0031]因此,細槽3的長度LI形成為,從旋轉方向下游側配合面(軸承角度ω為180度)直至成為最小油膜厚度11_的軸承角度ω I的長度。此外,軸承角度ω?比180度大比270度小。更詳細而言,軸承角度ω I通常存在于比225度大比270度小的區(qū)域。
[0032]接下來,對使細槽3的長度I成為從旋轉方向下游側配合面直至油膜壓力梯度△PMaxl成為最大的位置的長度L2的情況進行說明。
[0033]圖4是表示軸承角度ω與油膜壓力P的關系以及軸承角度ω與油膜壓力梯度AP的關系的曲線圖。圖4的油膜壓力P基于發(fā)動機轉速、軸承半徑、軸承寬度、油的粘度、以及曲柄角度與軸承負載的關系來計算。油膜壓力P從旋轉方向下游側配合面開始,隨著軸承角度ω增加而增加至描繪向上凸的曲線最大值PMax,進一步隨著軸承角度ω增加而減少。
[0034]油膜壓力梯度△P示出油膜壓力P的某個點的切線的斜率,如圖4所示,油膜壓力梯度AP隨著軸承角度ω增加而增加至極大值APMaxl,進一步隨著軸承角度ω增加而減少至極小值APninP油膜壓力梯度AP進一步隨著軸承角度ω增加而增加至極大值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