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膜式燃氣表電子控制電路,具體涉及膜式燃氣表控制電路的電機閥門驅動單元。
背景技術:
常用膜式燃氣表控制電機的電機閥門驅動單元如圖3所示,其工作原理如下:電阻R18和R19的一端分別接于單片機的I/O口,當電阻R18連接的單片機I/O口輸出高電平、電阻R18連接的單片機I/O口輸出低電平時,接于X1的電機閥正轉開啟,反之當電阻R18連接的單片機I/O口輸出低電平、電阻R18連接的單片機I/O口輸出時接于X1的電機閥反轉關閉。該電路由六只三極管,八只電阻,四只二極管和一只電容組成,結構較復雜,所用器件較多,成本較高,故障率較高。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在于:現(xiàn)有的產品結構較復雜,所用器件較多,成本較高,故障率較高。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燃氣表控制電路的電機閥閥門驅動電路,該電路結構簡單,能降低成本和失效率,并可偵測電機閥是否開關閥到位。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燃氣表控制電路的電機閥閥門驅動電路,包括單片機以及與單片機連接的電機閥閥門驅動電路,其特征在于:單片機通過多路I/O接口與電機閥閥門驅動電路連接,其中兩路I/O接口分別經電阻R1、電阻R3連接到三極管Q2以及三極管Q3的基極,三極管Q2的發(fā)射極以及三極管Q3的發(fā)射極均分別接地,三極管Q2的集電極經電阻R2連接到三極管Q1的基極,三極管Q3的集電極經電阻R4連接到三極管Q4的基極,三極管Q1的發(fā)射極和三極管Q4的發(fā)射極均分別與電源連接,三極管Q1的集電極與三極管Q6的集電極連接后通過電阻R5與三極管Q5的基極連接,三極管Q4的集電極與三極管Q5的集電極連接后通過電阻R6與三極管Q6的基極連接,三極管Q5的發(fā)射極以及三極管Q6的發(fā)射極均分別接地,三極管Q5的集電極分別與電機閥以及電容C1的輸入端連接,三極管Q6的集電極分別與電機閥以及電容C1的輸出端連接,電容C1的輸出端與電阻R7連接后接地。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所述單片機還包括一路與電機閥閥門驅動電路連接的I/O接口,該I/O接口連接在電阻R7的輸入端。
本實用新型中,當與電阻R1連接的單片機的I/O接口輸出高電平、與電阻R3連接的單片機的I/O接口輸出低電平時,電機閥正轉開啟;當與電阻R1連接的單片機的I/O接口輸出低電平、與電阻R3連接的單片機的I/O接口輸出高電平時,電機閥反轉關閉;當電機閥正轉開啟和反轉關閉時,與電阻R7的輸入端連接的單片機的I/O接口檢測到相應電平時,說明電機閥已開或關到位。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中所述三極管Q1和三極管Q4為PNP型三極管。所述三極管Q2、三極管Q3、三極管Q5和三極管Q6為NPN型三極管。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
經本實用新型改進后的電機閥驅動單元比常用的電機閥驅動單元減少了一只電阻和四只二極管,產品的生成成本降低了約10%,電路結構簡單,失效率降低,并可以偵測電機閥是否開關到位。
附圖說明
圖1是膜式燃氣表控制電路的原理方框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電路圖;
圖3是現(xiàn)有電機閥門驅動單元的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所示的膜式燃氣表控制電路,一般包括用于處理由計數采樣單元傳感器采集到的脈沖信號、控制電機閥的開啟/關閉、讀取/擦寫IC卡片上的數據及液晶顯示內容的單片機、計數采樣單元、用于單片機與IC卡之間數據交換的IC卡控制單元、用于顯示燃氣表狀態(tài)的顯示單元、用于提供各種電源的電源單元、用于檢測電池報警電壓/關閥電壓的電池電壓檢測單元、用于電機閥閥的開啟/關閉的閥門驅動單元。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燃氣表控制電路的電機閥閥門驅動電路,包括單片機以及與單片機連接的電機閥閥門驅動電路。電機閥閥門驅動電路包括三極管Q1、三極管Q2、三極管Q3、三極管Q4、三極管Q5、三極管Q6、電阻R1、電阻R2、電阻R3、電阻R4、電阻R5、電阻R6、電阻R7和電容C1。其中:三極管Q1和三極管Q4為PNP型三極管,三極管Q2、三極管Q3、三極管Q5和三極管Q6為NPN型三極管。
參照圖2,本實施例的電路連接結構為:單片機通過多路I/O接口與電機閥閥門驅動電路連接,其中兩路I/O接口分別經電阻R1、電阻R3連接到三極管Q2以及三極管Q3的基極,三極管Q2的發(fā)射極以及三極管Q3的發(fā)射極均分別接地,三極管Q2的集電極經電阻R2連接到三極管Q1的基極,三極管Q3的集電極經電阻R4連接到三極管Q4的基極,三極管Q1的發(fā)射極和三極管Q4的發(fā)射極均分別與電源連接,三極管Q1的集電極與三極管Q6的集電極連接后通過電阻R5與三極管Q5的基極連接,三極管Q4的集電極與三極管Q5的集電極連接后通過電阻R6與三極管Q6的基極連接,三極管Q5的發(fā)射極以及三極管Q6的發(fā)射極均分別接地,三極管Q5的集電極分別與電機閥以及電容C1的輸入端連接,三極管Q6的集電極分別與電機閥以及電容C1的輸出端連接,電容C1的輸出端與電阻R7連接后接地。
本實施例中,當與電阻R1連接的單片機的I/O接口輸出高電平、與電阻R3連接的單片機的I/O接口輸出低電平時,電機閥正轉開啟;當與電阻R1連接的單片機的I/O接口輸出低電平、與電阻R3連接的單片機的I/O接口輸出高電平時,電機閥反轉關閉;當電機閥正轉開啟和反轉關閉時,與電阻R7的輸入端連接的單片機的I/O接口檢測到相應電平時,說明電機閥已開或關到位。
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的情況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做出許多可能的變動和修飾,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因此,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及修飾,均應落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保護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