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閥板組件、重力翻板閥及使用該重力翻板閥的進料管。
背景技術:
烘干系統(tǒng)是干粉砂漿生產線干砂制備中最主要的設備之一,烘干系統(tǒng)中濕砂進料大多采用皮帶送料的方式。在烘干系統(tǒng)工作結束后,各相關設備均已停機后,燃燒爐及烘干筒內的溫度并不會立刻降下來,會有大量的高溫空氣從進砂通道向外釋放,而進砂通道的頂端處設置有進砂皮帶輸送機頭部的滾筒,此處張緊的皮帶極易被高溫空氣灼傷。
2015年6月3日公布的申請公布號為CN104676016A的發(fā)明專利公開了一種重力翻板閥,該重力翻板閥具有閥體,閥體內裝有左右相對布置的兩翻板,兩翻板端部對接呈直角結構,兩翻板的另一端設有套筒,套筒內固定裝有銷軸,銷軸 的兩端朝外伸出與閥體轉動連接,兩銷軸的端部固定裝有配重桿,配重桿上裝有配重塊。在使用時,當上部有物料落下時,物料的重力和物料向下的沖擊力會使翻板繞銷軸轉動,使物料順利落下,當無物料落下時,翻板在另一端的配重塊的作用下會自重向反方向轉動實現對閥體的密閉。
但是上述的重力翻板閥的各組成部件:翻板、配重桿、銷軸均為分體結構,使用時,需要先在閥體上開設銷孔,銷軸和套筒的連接件穿在銷孔內,在銷軸的兩端安裝配重桿才能夠實現重力翻板閥的安裝,安裝過程較為繁瑣。目前市場上的重力翻板閥均與上述的重力翻板閥類似,均需要先安裝轉軸,再在轉軸上安裝閥板和配重塊。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閥板組件、重力翻板閥及使用該重力翻板閥的進料管,以實現閥板、轉軸和配重結構組件的快速安裝。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閥板組件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閥板組件,包括轉軸、配重結構和閥板,所述轉軸、配重結構和閥板組成了以轉軸為支點的杠桿結構,所述配重結構和閥板分布在轉軸的徑向兩側,所述閥板與轉軸固定連接或轉動連接,所述配重結構與轉軸或閥板固定連接,所述轉軸上具有用于與凹槽配合安裝的凹槽配合段。
本實用新型重力翻板閥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重力翻板閥,包括閥體,還包括閥板組件,所述閥板組件包括轉軸、配重結構和用于封閉閥體閥口的閥板,所述轉軸、配重結構和閥板組成了以轉軸為支點的杠桿結構,所述配重結構和閥板分布在轉軸的徑向兩側,所述閥板與轉軸固定連接或轉動連接,所述配重結構與轉軸或閥板固定連接,所述轉軸上具有用于與凹槽配合安裝的凹槽配合段,所述閥體的閥口處開設有用于安裝轉軸的轉軸安裝槽,所述轉軸安裝槽具有供轉軸徑向裝入的槽口,所述轉軸的凹槽配合段和閥體的轉軸安裝槽轉動配合。
本實用新型進料管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進料管,包括進料管管體,還包括與進料管管體連接的重力閥板閥,所述重力翻板閥包括閥體和閥板組件,所述閥板組件包括轉軸、配重結構和用于封閉閥體閥口的閥板,所述轉軸、配重結構和閥板組成了以轉軸為支點的杠桿結構,所述配重結構和閥板分布在轉軸的徑向兩側,所述閥板與轉軸固定連接或轉動連接,所述配重結構與轉軸或閥板固定連接,所述轉軸上具有用于與凹槽配合安裝的凹槽配合段,所述閥體的閥口處開設有用于安裝轉軸的轉軸安裝槽,所述轉軸安裝槽具有供轉軸徑向裝入的槽口,所述轉軸的凹槽配合段和閥體的轉軸安裝槽轉動配合。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閥體閥口處開設轉軸安裝槽,轉軸安裝槽具有供轉軸徑向裝入的槽口,在安裝時,將由轉軸、閥板和配重結構組成的閥板組件直接徑向裝入安裝槽內即可,安裝簡單,而且不需要其他的結構,在加工時,閥板組件的各部件之間可以直接焊接,組裝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閥板組件實施例1的主視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閥板組合件實施例2的主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閥板組合件實施例3的主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重力翻板閥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6為圖5的左視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進料管實施例中未進料時的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進料管實施例中進料時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閥板組件的具體實施例1,如圖1至圖2所示,其中1為閥板,2為轉軸,轉軸2包括閥板安裝段21、配重桿安裝段22和凹槽配合段23,3為配重桿,4為配重塊。
閥板1安裝在轉軸2的閥板安裝段21上,配重桿3安裝在配重桿安裝段22上,配重桿3的數量為兩個,對應的,轉軸也有兩個配重桿安裝段22,配重桿安裝段22位于轉軸的軸向兩端,閥板安裝段21位于轉軸的軸向中間段,處于配重桿安裝段22和閥板安裝段21之間的為凹槽配合段23。配重桿3上開設有螺紋孔,安裝有配重塊4,配重塊4在配重桿3上的位置可調。配重桿3對稱設置在轉軸的中心位置的兩側,配重桿3與轉軸2的連接方式可以是焊接,或者在配重桿3上安裝卡環(huán),用螺栓等緊固件將卡環(huán)固定在轉軸2的兩端,或者配重桿3可以為轉軸2的兩端折彎而成。配重桿3和配重塊4共同構成了配重結構,配重結構和閥板1分設在轉軸2的徑向兩側,與轉軸一起構成了以轉軸為支點的杠桿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閥板組件的具體實施例2,如圖3所示,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閥板11和轉軸12轉動連接,配重桿13固定在閥板11上,同樣構成了以轉軸為支點的杠桿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閥板組件的具體實施例3,如圖4所示,與實施例1和實施例2的不同之處在于,閥板14和轉軸15固定連接,閥板14和配重桿16固定連接,同樣構成了以轉軸為支點的杠桿結構。
在本實用新型閥板組件的其他實施例中,配重結構可以只有配重桿。配重結構的安裝位置可以在轉軸的中間部位,此時轉軸的凹槽配合段為轉軸的一端或兩端。
本實用新型的重力翻板閥的具體實施例,如圖5至圖6所示,其中1為閥板,2為轉軸,轉軸2包括閥板安裝段21和配重桿安裝段22,位于閥板安裝段21和配重桿安裝段22之間的為轉軸的凹槽配合段23,3為配重桿,4為配重塊,5為閥體,6為轉軸安裝槽。
閥體5為管狀的閥體結構,在閥體5的一端端口處開設兩個沿轉軸2的軸向貫穿閥體的轉軸安裝槽6,兩個轉軸安裝槽盡可能遠離管狀閥體的中心,轉軸安裝槽槽底為弧形,使轉軸在轉軸安裝槽槽底進行轉動時更加平穩(wěn)。轉軸安裝槽的槽口能夠使轉軸徑向裝入其內。轉軸2的兩端伸出管狀閥體,轉軸的閥板安裝段21位于閥體內,配重桿安裝段22位于閥體外,轉軸的凹槽配合段23為轉軸與閥體接觸的轉軸段。
閥板安裝段21上徑向設有閥板,閥板的形狀盡可能與管狀閥體的內截面相同,使封閉的效果更好,在轉軸2的兩個配重桿安裝段22上均設有配重桿3,配重桿上活動安裝有配重塊4。本實施例中,配重桿與閥板所呈的角度為鈍角,在其他實施例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節(jié)兩者的角度,在自重下,配重塊能夠使閥板封閉管狀閥體的閥口。調試時,調節(jié)配重塊在配重桿上的位置,以使封閉效果最佳。閥板、轉軸、配重桿和配重塊共同組成了可在轉軸安裝槽槽底進行轉動的以轉軸為支點的杠桿結構,使用時,當有物料或其他的介質通過管狀閥體時,會對閥板造成沖擊,閥板向下翻轉,讓開管狀閥體的閥口,使物料或其他介質通過,當無物料或其他介質通過時,閥板在配重塊的作用下向反方向翻轉,封閉管狀閥體,
本實用新型的重力翻板閥,可以在安裝前將閥板、轉軸、配重桿和配重塊所組成的閥板組件組裝好,在閥體上開設轉軸安裝槽后直接將閥板組件放入即可使用,安裝方便。與現有的重力翻板閥在安裝時需要先在閥體上開設貫通孔,之后將轉軸穿過貫通孔,再將閥板和配重桿依次安裝的安裝方式相比,安裝方便。本實施例中,配重塊和配重桿構成了配重結構。
本實施例中的轉軸、配重結構和閥板與上述的閥板組件各實施例中的結構一致。
在本實用新型重力翻板閥的其他實施例中,可以根據需要調節(jié)各組件之間的位置關系,包括轉軸安裝槽的位置、深度等因素均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節(jié)。
在本實用新型重力翻板閥的其他實施例中,可以取消配重塊,只依靠配重桿的重量實現平衡。
在本實用新型重力翻板閥的其他實施例中,轉軸安裝槽可以不為貫通槽,只在閥體上開設不貫穿的凹槽,將轉軸的兩端卡入凹槽內,此時,配重結構不能固定在轉軸的兩側,只能固定在轉軸的中間部分,需要在閥體上開設供配重結構穿過并擺動的讓位口。而在實際使用時,可以在讓位口處開設擋風裝置,如布簾等結構來密封讓位口。
本實用新型進料管的實施例,如圖7和圖8所示,其中,1為閥板,2為轉軸,3為配重桿,4為配重塊,7為膠帶機滾筒,8為第一下砂溜管,9為第二下砂溜管,10為連接法蘭。閥板1、轉軸2、配重桿3、配重塊4的結構與上述的重力翻板閥的結構一致。
在第二下砂溜管9的上端口處開設轉軸安裝槽(圖中未畫出),轉軸安裝槽的結構與上述的重力翻板閥的結構一致,將閥板1、轉軸2、配重桿3和配重塊4的閥板組件安裝在轉軸安裝槽內,之后,將第一下砂溜管8通過連接法蘭10安裝在第二下砂溜管9上,能夠防止轉軸由轉軸安裝槽內轉出。
進砂時,濕砂由膠帶機滾筒7傾倒至第一下砂溜管8中,推開閥板1繼續(xù)向第二下砂溜管9傾倒,當進砂結束后,閥板1在配重塊4的作用下向上翻轉,封閉進砂通道,同時也防止了烘干筒內的熱量對膠帶機滾筒7的灼傷。
在本實施例中,將第二下砂溜管作為閥體來安裝閥板等結構,在其他實施例中,可以單獨設計閥體結構,將閥體結構與下砂溜管進行連接,閥體與閥板組件的連接關系和結構與上述的結構一致,其內容在此不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