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雙向跳頭式扭力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傳動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雙向跳頭式扭力器。
背景技術:
在市場上現(xiàn)有的傳動軸,在正常工作情況下,能把發(fā)動機的動力傳輸給工作部件,但是由于實際工作的復雜性,工作設備很容易被石塊卡住或者被雜草纏住,導致扭矩過大,即扭力過大時當設備在工作中遇到阻力超過額定扭力的時候,這樣的話容易導致傳動軸等設備出現(xiàn)損壞。實用新型內容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雙向跳頭式扭力器,當扭矩過大時,能保護傳動軸。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雙向跳頭式扭力器,其特征在于,該扭力器包括焊接件,扭力器體,跳頭與彈簧套件,鎖銷套件,塑料墊圈,鋼墊圈以及孔用彈性擋圈;其中焊接件通過其一端的羊角叉與動力輸入端相連,用于加注黃油的直油杯設置在焊接件一端的端面上;焊接件另一端與扭力器體相接,所述扭力器體一端的側面均勻分布有大小相同的跳頭孔,彈簧設置在跳頭孔中,跳頭在工作阻力大于設定的額定扭力時被壓入跳頭孔中;扭力器體另一端的側面上設置有鎖銷套件。進一步地,所述跳頭孔分布為I排、2排或3排。進一步地,所述扭力器體另一端套有塑料墊圈、鋼墊圈以及孔用彈性擋圈。進一步地,所述孔用彈性擋圈的直徑為80mm。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當工作阻力大于出廠設定的額定扭力時,跳頭被外力壓入跳頭孔中,此時焊接件與扭力體自轉,并停止動力傳輸,能起到保護設備及傳動軸的作用。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雙向跳頭式扭力器的分體結構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雙向跳頭式扭力器的截面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雙向跳頭式扭力器的動力傳輸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理解本實用新型,現(xiàn)結合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的說明,但本實施方式不應看做是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參見圖1-2,該雙向跳頭式扭力器適用于某些對傳動扭力有要求的農機設備,其包括焊接件2,扭力器體3,跳頭與彈簧套件5,鎖銷套件6,塑料墊圈7,鋼墊圈8以及孔用彈性擋圈9 ;其中焊接件2通過其一端的羊角叉10與動力輸入端或輸出端相連,直油杯I設置在焊接件2 —端的端面上,用于加注黃油,起到潤滑作用;焊接件2另一端與扭力器體3相接,扭力器體3—端的側面均勻分布有大小相同的跳頭孔4,分布有I排、2排或3排;根據不同扭力規(guī)格的扭力器,選擇不同的數量的跳頭與彈簧套件4,彈簧設置在跳頭孔4中,在正常情況下跳頭在跳頭孔4外,當工作阻力大于設定的額定扭力時,跳頭被外力壓入跳頭孔4中;扭力器體3另一端的側面上設置有鎖銷套件6,可以實現(xiàn)產品的快速裝卸;所述另一端還套有塑料墊圈7、鋼墊圈8以及孔用彈性擋圈9,用于增加設備的耐磨性,并減小磨損,其中孔用彈性擋圈9采用直徑為80mm的標準件。參見圖3,雙向跳頭式扭力器與動力輸入端,連接當工作阻力大于出廠設定的額定扭力時,跳頭被壓入跳頭孔中,此時焊接件與扭力體自轉,并停止動力傳輸,能起到保護設備及傳動軸的作用;該雙向跳頭式扭力器保護可雙向傳動的農機設備。對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雙向跳頭式扭力器,其特征在于,該扭力器包括焊接件(2),扭力器體(3),跳頭與彈簧套件(5),鎖銷套件(6),塑料墊圈(7),鋼墊圈(8)以及孔用彈性擋圈(9);其中焊接件(2)通過其一端的羊角叉(10)與動力輸入端相連,用于加注黃油的直油杯(I)設置在焊接件(2) —端的端面上;焊接件(2)另一端與扭力器體(3)相接,所述扭力器體(3) —端的側面均勻分布有大小相同的跳頭孔(4),彈簧設置在所述跳頭孔(4)中,跳頭在工作阻力大于設定的額定扭力時被壓入所述跳頭孔(4)中;所述扭力器體(3)另一端的側面上設置有鎖銷套件(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扭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跳頭孔分布為I排、2排或3排。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扭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器體(3)另一端套有塑料墊圈(7)、鋼墊圈(8)以及孔用彈性擋圈(9)。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扭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用彈性擋圈(9)的直徑為80_。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雙向跳頭式扭力器,其特征在于,該扭力器包括焊接件,扭力器體,跳頭與彈簧套件,鎖銷套件,塑料墊圈,鋼墊圈以及孔用彈性擋圈;其中焊接件通過其一端的羊角叉與動力輸入端或輸出端相連,用于加注黃油的直油杯設置在焊接件一端的端面上;另一端與扭力器體焊接,所述扭力器體一端的側面均勻分布有大小相同的跳頭孔,扭力器體另一端的側面上設置有鎖銷套件。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當工作阻力大于出廠設定的額定扭力時,跳頭被外力壓入跳頭孔中,此時焊接件與扭力體自轉,并停止動力傳輸,能起到保護設備及傳動軸的作用。
文檔編號F16D7/00GK202867612SQ20122047334
公開日2013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9月17日
發(fā)明者黃乃亨 申請人:黃乃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