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軟軸接頭連接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車輛離合器操縱軟軸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軟軸接頭連接組件。
背景技術:
目前,在車輛的機械式離合器操縱機構中在踏板總成和離合器總成之間通常采用軟軸連接,特別是在經(jīng)濟型小車的生產(chǎn)中,軟軸憑借其安裝簡便、結構緊湊、工作適應性強等諸多優(yōu)點,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也發(fā)現(xiàn),在使用軟軸的過程中,時常會出現(xiàn)軟軸突然斷裂的情況。通過對現(xiàn)有技術進行分析,確定為是由于軟軸自調心結構失效造成軟軸在接頭尖角處產(chǎn)生應力集中,最終導致軟軸斷裂。因此,如何能夠有效的防止現(xiàn)有技術中的軟軸容易斷裂的現(xiàn)象發(fā)生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軟軸接頭連接組件,其結構簡單,且使得軟軸不容易斷裂而延長使用壽命。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軟軸接頭連接組件,該連接組件包括相互連接的軟軸和接頭,此外還包括分別具有中心孔的外碗件和內碗件,內碗件固定在接頭上,夕卜碗件套在內碗件上并與內碗件之間成球面配合,軟軸穿過外碗件和內碗件的中心孔而固定到接頭內。另外,連接組件還可以包括鎖緊環(huán),該鎖緊環(huán)可以通過過盈配合安裝在接頭上,使軟軸固定連接在接頭內。優(yōu)選地,接頭的一端為縮徑部,另一端為擴徑部,內碗件固定連接到縮徑部上,鎖緊環(huán)鎖緊在縮徑部上且位于內碗件和擴徑部之間。另外,內碗件碗底的端部可以設有內倒角。優(yōu)選地,內碗件和內管部與軟軸之間可以具有間隙,該間隙一般設為0. 5毫米 1. 5毫米。另外,內碗件的細口徑端部向外突出延伸有內管部,并且該內管部在向外突出延伸的一側端部可以設有內倒角。同樣的,外碗件的細口徑端部向外突出延伸有外管部。其中,外管部向外延伸的長度超過內管部,并且該外管部的內徑設為大于內管部的外徑且小于內碗件碗口的直徑。優(yōu)選地,內碗件通過與鎖緊環(huán)相連固定到接頭上。優(yōu)選地,內碗件、外碗件、內管部和外管部的材料為橡膠。本發(fā)明的其他特征和優(yōu)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
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發(fā)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況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
一起用于解釋本發(fā)明,但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的限制。在附圖中圖1是軟軸接頭連接組件的結構圖。附圖標記說明1:軟軸 2:外碗件 3:內碗件 4:鎖緊環(huán)5:接頭 6:內管部 7:外管部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fā)明,并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軟軸接頭連接組件,如圖1所示,該連接組件包括相互連接的軟軸1和接頭5,除此之外,連接組件還包括分別具有中心孔的外碗件2和內碗件3,內碗件3 固定在接頭5上。外碗件2套在內碗件3上并與內碗件3之間成球面配合,軟軸1穿過外碗件2和內碗件3的中心孔而固定到接頭5內。由于軟軸1固定到接頭5內,因此在軟軸1發(fā)生旋轉時可以帶動接頭5共同旋轉。 在現(xiàn)有技術中,當軟軸在旋轉的過程中出現(xiàn)擺動時,通常情況下軟軸會在接頭的端部產(chǎn)生彎曲,進而壓迫接頭的端部并在此處產(chǎn)生應力集中,在軟軸反復彎折產(chǎn)生的應力不斷作用下,最終就會導致軟軸由于疲勞產(chǎn)生斷裂。為此,在原有組件不變的基礎上,本發(fā)明還增加了一個由外碗件2和內碗件3組成的球面副,該球面副中的內碗件3與接頭5 —側相適并與接頭5固定,因此在軟軸1旋轉時, 能夠帶動球面副中的內碗件3共同旋轉。又由于在球面副中,內碗件3可以通過與外碗件 2的內圓弧表面接觸來實現(xiàn)任意方位上的轉動,因此在軟軸1發(fā)生偏轉時,與內碗件3相連的接頭5同樣也會伴隨內碗件3共同偏轉,軟軸1在接頭的端部便不會彎折,這樣就避免了發(fā)生在接頭處的應力集中。另外,為了進一步使軟軸1固定連接在接頭5內,連接組件還可以包括鎖緊環(huán)4,鎖緊環(huán)4通過過盈配合安裝在接頭5上,壓縮軟軸1與接頭5的空間,使軟軸1與接頭5緊密連接。優(yōu)選地,內碗件3通過與鎖緊環(huán)4相連固定到接頭5上。通常,接頭5還可以設計為一端為縮徑部,另一端為擴徑部的結構,內碗件3固定連接到縮徑部上。鎖緊環(huán)4鎖緊在縮徑部上且位于內碗件3和擴徑部之間。通過這種方式, 使得鎖緊環(huán)4與接頭5構成為一個整體,同時,也增大了接頭5與內碗件3的接觸面積,使內碗件3更容易受到來自接頭5的作用力從而共同偏轉。優(yōu)選地,為了在軟軸1擺動過程中對其進行保護,內碗件3碗底端部設計為設有內倒角。另外,內碗件3與軟軸1之間具有間隙。在軟軸1不發(fā)生偏轉時,內碗件3與軟軸 1不發(fā)生接觸,避免了內碗件3內表面對軟軸1造成的磨損。一般地,內碗件3與軟軸1之間的間隙為0. 5毫米 1. 5毫米。為了更有效的使軟軸1帶動內碗件3擺動,內碗件3的細口徑端部可以設計為向外突出延伸有內管部6,優(yōu)選地,為了在軟軸1擺動過程中對其進行保護,內管部6在向外突出延伸的一側端部設計為設有內倒角。此外,內管部6與軟軸1之間同樣具有間隙,一般地,內管部6與軟軸1之間的間隙為0. 5毫米 1. 5毫米。
另外,外碗件2可以設計為細口徑端部向外突出延伸有外管部7。其中,外管部7 向外延伸的長度超過內管部6,并且該外管部7的內徑設置為大于內管部6的外徑且小于內碗件3的碗口直徑,以此來最大限度的保護內管部6。本發(fā)明所使用的內碗件3、外碗件2、內管部6和外管部7的材料可以為金屬、橡膠或是其它材料,本發(fā)明中優(yōu)選地使用橡膠。以上結合附圖詳細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但是,本發(fā)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具體細節(jié),在本發(fā)明的技術構思范圍內,可以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進行多種簡單變型,這些簡單變型均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此外,本發(fā)明的各種不同的實施方式之間也可以進行任意組合,只要其不違背本發(fā)明的思想,其同樣應當視為本發(fā)明所公開的內容。
權利要求
1.一種軟軸接頭連接組件,該連接組件包括相互連接的軟軸(1)和接頭(5),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組件還包括分別具有中心孔的外碗件( 和內碗件(3),所述內碗件(3)固定在所述接頭( 上,所述外碗件( 套在所述內碗件C3)上并與所述內碗件C3)之間成球面配合,所述軟軸(1)穿過所述外碗件( 和內碗件(3)的中心孔而固定到所述接頭(5) 內。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軟軸接頭連接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組件還包括鎖緊環(huán)G),所述鎖緊環(huán)(4)通過過盈配合安裝在所述接頭( 上,使所述軟軸(1)固定連接在所述接頭(5)內。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軟軸接頭連接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頭( 的一端為縮徑部,另一端為擴徑部,所述鎖緊環(huán)(4)鎖緊在所述縮徑部上且位于所述內碗件C3)和所述擴徑部之間。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軟軸接頭連接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碗件C3)通過與鎖緊環(huán)(4)相連固定到所述接頭( 上。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軟軸接頭連接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碗件C3)與所述軟軸 (1)之間具有間隙。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軟軸接頭連接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碗件C3)與所述軟軸 (1)之間的間隙為0. 5毫米 1. 5毫米。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軟軸接頭連接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碗件C3)的細口徑端部向外突出延伸有內管部(6)。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軟軸接頭連接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管部(6)與所述軟軸 (1)之間的間隙為0. 5毫米 1. 5毫米。
9.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軟軸接頭連接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碗件( 的細口徑端部向外突出延伸有外管部(7)。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軟軸接頭連接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部(7)向外延伸的長度超過所述內管部(6)。
11.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軟軸接頭連接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部(7)的內徑大于所述內管部(6)的外徑且小于所述內碗件(3)的碗口直徑。
12.根據(jù)權利要求1 4任意一項所述的軟軸接頭連接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碗件 (3)碗底的端部設有內倒角。
13.根據(jù)權利要求7 11任意一項所述的軟軸接頭連接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管部 (6)向外突出延伸的一側的端部設有內倒角。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軟軸接頭連接組件,該連接組件包括相互連接的軟軸(1)和接頭(5)。所述連接組件還包括分別具有中心孔的外碗件(2)和內碗件(3),所述內碗件(3)固定在所述接頭(5)上,所述外碗件(2)套在所述內碗件(3)上并與所述內碗件(3)之間成球面配合,所述軟軸(1)穿過所述外碗件(2)和內碗件(3)的中心孔而固定到所述接頭(5)內。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軟軸接頭連接組件能夠避免在運動過程中軟軸接頭位置產(chǎn)生應力集中現(xiàn)象,從而提高軟軸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F16C1/08GK102454682SQ201010517988
公開日2012年5月16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0月18日
發(fā)明者呂紅志, 李達基, 肖薇, 許國興 申請人: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