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碳纖維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機械設備的定位支架及傳動部件領域,尤其是一種碳纖維管。
背景技術:
目前,機械設備的定位支架及各種機械使用的傳動軸,一般都采用鋁合金或者鋼質材料,其定位方式采用一個鍵槽和鍵配合,這種定位管的定位不牢固,另外,其作為傳動部件使用時,其抗彎剛度及強度低,重量大,耐磨損性及耐腐蝕、耐高溫、抗老化較差。
發(fā)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碳纖維管,該碳纖維管結構簡單、重量輕、定位較果好,具有很強的抗彎剛度,并且強度高、重量輕、耐磨損、耐腐蝕、耐高溫、抗老化。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設有圓柱形碳纖維管體,碳纖維管體內側縱向均勻分布有多個與碳纖維管體內側壁為一體的圓環(huán)形碳纖維凸筋,碳纖維管體的內側壁沿軸線方向對稱分布有多個與碳纖維管體內側壁為一體的碳纖維凸鍵。
本發(fā)明還可通過如下措施來實現凸鍵中部徑向方向的厚度比凸鍵兩端部徑向方向的厚度大,并且其徑向厚度從中間向兩端呈漸進式縮小。凸鍵與圓環(huán)形凸筋交叉接觸的部位為弧面形凹槽,表面為弧面形的凸鍵正卡合在該弧面形凹槽內。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采用碳纖維材料重量輕、耐磨損、耐腐蝕、耐高溫、抗老化,碳纖維管內側壁均勻分布的多條凸鍵與被定位體的鍵槽配合,定位牢固,另外軸向及縱向均勻分布的碳纖維凸鍵及圓環(huán)形碳纖維凸筋,增加了管件的慣性矩,從而提高了其抗彎剛度,并具有強度高的特性。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C-C向剖視圖。
圖3是圖1的D-D向剖視圖。
圖4是圖3的E-E向剖視圖。
圖5是圖3中F部位的局部放大圖。
圖6是本發(fā)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管體,2.凸鍵,3.凸筋。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在圖1、圖2、圖3、圖4、圖5、圖6中,本發(fā)明管體1、凸鍵2、凸筋3為一次成型的一體式結構,采用碳纖維材料制造,碳纖維管體1為圓柱形管,碳纖維管體1內側縱向均勻分布有多個(不少于兩個)與碳纖維管體1內側壁為一體的圓環(huán)形碳纖維凸筋3,碳纖維管體1的內側壁沿軸線方向對稱分布有六條與碳纖維管體內側壁為一體的碳纖維凸鍵2,六條凸鍵2沿管體1的軸線方向排列,并且相對應的兩個凸鍵2以管體1的軸線為中心線對稱設置。
本發(fā)明凸鍵2中部徑向方向的厚度比凸鍵兩端部徑向方向的厚度大,并且其徑向厚度從中間向兩端呈漸進式縮小,凸鍵2與圓環(huán)形凸筋3交叉接觸的部位為弧面形凹槽,表面為弧面形的凸鍵2正卡合在該弧面形凹槽內。
本發(fā)明凸鍵2的數量還可以為兩個、四個、八個、十個......。
本發(fā)明加工時,首先根據需要,開出模具,并在模具表面卷好一層碳纖維布,用壓模槽機將凸鍵槽(對應凸鍵)、凸筋槽(對應凸筋)內的碳布壓實,再用碳布條將凸鍵槽及凸筋槽填滿平,并壓實,最后將其它碳布卷好,然后進行成型加工即可。本發(fā)明凸鍵2中部徑向方向的厚度比凸鍵兩端部徑向方向的厚度大,并且其徑向厚度從中間向兩端呈漸進式縮小,從而可以保證在加工時模具能很順利從管體1內拔出,方便制作。本發(fā)明可替代各種鋁合金式的定位支架,還可以替代各種機械方面的定位式的鋼質輥軸等。
權利要求
1.一種碳纖維管,設有圓柱形碳纖維管體,其特征是碳纖維管體內側縱向均勻分布有多個與碳纖維管體內側壁為一體的圓環(huán)形碳纖維凸筋,碳纖維管體的內側壁沿軸線方向對稱分布有多個與碳纖維管體內側壁為一體的碳纖維凸鍵。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碳纖維管,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凸鍵中部徑向方向的厚度比凸鍵兩端部徑向方向的厚度大,并且其徑向厚度從中間向兩端呈漸進式縮小。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碳纖維管,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凸鍵與圓環(huán)形凸筋交叉接觸的部位為弧面形凹槽,表面為弧面形的凸鍵正卡合在該弧面形凹槽內。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碳纖維管,屬于機械設備的定位及傳動部件領域,其目的就在于解決現有的定位管及傳動部件重量大、易磨損、定位效果差的技術問題。其技術特點是設有圓柱形碳纖維管體,碳纖維管體內側縱向均勻分布有多個與碳纖維管體內側壁為一體的圓環(huán)形碳纖維凸筋,碳纖維管體的內側壁沿軸線方向對稱分布有多個與碳纖維管體內側壁為一體的碳纖維凸鍵。凸鍵中部徑向方向的厚度比凸鍵兩端部徑向方向的厚度大,并且其徑向厚度從中間向兩端呈漸進式縮小,凸鍵與圓環(huán)形凸筋交叉接觸的部位為弧面形凹槽,表面為弧面形的凸鍵正卡合在該弧面形凹槽內。
文檔編號F16S3/00GK1815077SQ200610042270
公開日2006年8月9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1月17日
發(fā)明者陳光威 申請人:陳光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