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具有新型葉片結構的葉片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壓泵,具體是一種具有新型葉片結構的葉片泵,對葉片馬達也同樣完全適用。
背景技術:
葉片泵屬于液壓泵的一種,它通過轉子旋轉使密封工作腔容積改變達到輸送液體的目的。傳統(tǒng)葉片泵主要包括泵體、定子、轉子、葉片、傳動軸和前后兩個配流盤等部件。其中,定子安放在泵體內(nèi),在定子的空腔中安裝轉子,轉子固定安裝在傳動軸上,在轉子上沿圓周開有若干放射狀矩形槽,葉片置于矩形槽內(nèi)可以沿矩形槽徑向滑動。當轉子轉動時,葉片隨轉子一起轉動,與此同時,在離心力和油壓的作用下,葉片與定子內(nèi)表面緊密接觸,并隨定子內(nèi)表面曲線的變化而被迫在轉子的矩形槽內(nèi)作徑向往復滑動,從而使每相鄰葉片之間的密封腔容積發(fā)生變化而形成吸、排油腔。早期的葉片泵,葉片頂端直接在定子內(nèi)表面滑動,葉片與定子間為滑動摩擦,葉片的磨損較大,為減小葉片磨損,可以在葉片上設滾動裝置,使葉片與定子件的滑動摩擦變?yōu)闈L動摩擦,如專利號為ZL200920121767. 4 (公告號 CN201437774U)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所公開的一種滾動摩擦葉片泵,通過在葉片頂端設置可以轉動的滾珠,較好地減小了葉片的磨損,但是,由于葉片與定子接觸較長,葉片的寬度較薄,導致滾珠的長度較長,且滾珠的直徑很小,這種滾珠的摩擦阻力仍然較大。無論是傳統(tǒng)的采用滑動摩擦的葉片泵,還是上述這種采用滾動摩擦的葉片泵,葉片都是靠離心力與定子接觸,如果轉子轉速較低,葉片的頂端可能不再與定子的內(nèi)表面緊密接觸,導致葉片泵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影響到葉片泵的正常工作。對于葉片馬達結構,需要用彈簧將葉片壓在定子上,這無疑增加了葉片的摩擦力。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提供一種能更有效改善葉片受力狀況、工作更為高效可靠的具有新型葉片結構的葉片泵。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該具有新型葉片結構的葉片泵,包括定子、轉子、葉片及安裝在定子兩端的配流盤,所述轉子安裝在定子的空腔內(nèi),轉子沿圓周開有若干容所述葉片嵌入的葉片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配流盤上開有一條輪子沿圓周開有若干容所述葉片嵌入的葉片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配流盤上開有一條輪廓與定子內(nèi)表面曲線相一致的曲線導槽,所述葉片的兩側壁分別向外延伸有一圓形凸柱,所述圓形凸柱嵌入在所述的曲線導槽內(nèi)并隨著轉子的轉動在曲線導槽內(nèi)移動。進一步地,所述的葉片頂端始終與定子內(nèi)表面保持有一定的間隙。這樣,可避免葉片與定子內(nèi)表面的接觸摩擦。當然,也可以在葉片頂端設置一個滾動體,使該滾動體始終與定子內(nèi)表面相接觸,從而使葉片與定子間的摩擦為滾動摩擦,以減小兩者之間的磨損。優(yōu)選地,所述曲線導槽的外側壁曲線與所述的定子內(nèi)表面曲線相重合。這樣,相應的圓形凸柱便位于葉片頂端的兩側,此時曲線導槽對葉片受力狀況的改善作用更為明顯。[0007]進一步優(yōu)選,所述的圓形凸柱上套有圓環(huán)套,該圓環(huán)套嵌入在所述的曲線導槽內(nèi)并能繞著各自的圓形凸柱滾動。這樣,圓環(huán)套便相當于一個滾動體,能在曲線導槽自由滾動,圓環(huán)套進一步約束著葉片兩側的圓形凸柱,從而使曲線導槽對葉片起到良好的限位作用。為提高葉片泵的容積效率,使相鄰葉片間的密封腔的密封效果更好,作為上述任一方案的優(yōu)選,所述圓形凸柱的長度與所述曲線導槽的深度相同。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在配流盤上開設一個輪廓與定子內(nèi)表面曲線相一致的曲線導槽,從葉片兩側延伸出的圓形凸柱限位在對應的曲線導槽內(nèi)移動,進而將葉片始終被約束在配流盤上的曲線導槽內(nèi),從而使葉片的受力狀況得到了較好的改善。同時, 使相鄰葉片間的封閉腔的密閉容積固定,顯著提高了葉片泵或馬達的容積效率及額定工作壓力,增大了葉片泵的吸油能力和馬達的啟動轉矩。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去掉其中一個配流盤);圖2為圖1所示葉片泵的俯視圖;圖3為圖1所示葉片泵的立體分解圖;圖4為圖1所述葉片泵的裝配剖視圖;圖5為葉片與圓環(huán)套裝配后的側面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定子1、轉子2、葉片3和安裝在定子1兩端的配流盤4,其中本實施例中只給出了其中一塊配流盤4。轉子2固定安裝在葉片泵的傳動軸上并設置在定子1的空腔內(nèi),轉子2呈圓柱狀且沿圓周開有若干放射狀的葉片槽21,葉片3 嵌入在葉片槽21內(nèi),葉片泵工作時,轉子2帶動葉片3轉動,在油壓力、曲線導槽41的壁面對葉片3的約束力的作用下,葉片3在對應的葉片槽21內(nèi)作徑向往復運動。配流盤4呈平板狀且在安裝定子1的這一側面上開有輪廓與定子1內(nèi)表面曲線一致的曲線導槽41,且曲線導槽41外側壁曲線重合于定子1內(nèi)表面曲線,而且曲線導槽41在任意一處的寬度相同。再結合圖4和圖5所示,葉片3的頂端向兩側延伸有圓形凸柱31,圓形凸柱31的長度與曲線導槽41的深度相同,以提高葉片泵的容積效率,使相鄰葉片3間的密封腔的密封效果更好。圓形凸柱31外套有與其配套的圓環(huán)套32,圓環(huán)套32始終在曲線導槽41內(nèi)移動,從而將葉片3始終限位在曲線導槽41內(nèi)。此外,圓環(huán)套32的直徑設計要求合理,使圓環(huán)套32套在圓形凸柱31上后,圓環(huán)套32的頂端比葉片3的頂端略高,以保證葉片泵工作時,葉片3頂端中部與定子1內(nèi)表面始終保持一定間隙而不接觸,進而避免了葉片3與定子1的接觸磨損,延長葉片泵的使用壽命,同時在設計時應使該間隙盡量小,以保證液壓油不能通過該間隙而大量泄露出去。此外,圓環(huán)套32的外徑應略小于曲線導槽41的寬度,圓環(huán)套32的長度應比曲線導槽41的深度略小,以保證圓環(huán)套32在曲線導槽41內(nèi)移動的同時,圓環(huán)套32能繞著圓形凸柱31自由轉動,從而使葉片3與曲線導槽41間的摩擦為滾動摩擦,減小這兩者之間的摩擦力。另外,通過螺釘5將配流盤4與定子1相固定。
4[0018]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前提下,還可以做出多種變型和改進,如曲線導槽41 在保證其輪廓與定子1內(nèi)表面曲線相一致的情況下,縮小該曲線導槽41的尺寸,此時,把圓形凸柱31設在葉片3兩側壁的相應位置上,同時在葉片3頂端與定子1內(nèi)表面間留出一定間隙,或者葉片3頂端通過一個滾動體與定子1內(nèi)表面發(fā)生滾動摩擦,這樣的技術方案也起到限位葉片3、改善葉片3受力狀況的作用,同樣處于該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此外,本實用新型的各種技術方案還可適用于葉片馬達。
權利要求1.一種具有新型葉片結構的葉片泵,包括定子(1)、轉子O)、葉片(3)及安裝在定子 (1)兩端的配流盤G),所述轉子(2)安裝在定子(1)的空腔內(nèi),轉子(2)沿圓周開有若干容所述葉片(3)嵌入的葉片槽(2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配流盤(4)上開有一條輪廓與定子⑴內(nèi)表面曲線相一致的曲線導槽(41),所述葉片(3)的兩側壁分別向外延伸有一圓形凸柱(31),所述圓形凸柱(31)嵌入在所述的曲線導槽Gl)內(nèi)并隨著轉子O)的轉動在曲線導槽Gl)內(nèi)移動。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型葉片結構的葉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葉片(3) 頂端始終與定子(1)內(nèi)表面保持有一定的間隙。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型葉片結構的葉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線導槽 (41)的外側壁曲線與所述的定子⑴內(nèi)表面曲線相重合。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新型葉片結構的葉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圓形凸柱 (31)上套有圓環(huán)套(32),該圓環(huán)套(32)嵌入在所述的曲線導槽Gl)內(nèi)并能繞著各自的圓形凸柱(31)滾動。
5.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具有新型葉片結構的葉片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圓形凸柱(31)的長度與所述曲線導槽Gl)的深度相同。
專利摘要一種具有新型葉片結構的葉片泵,包括定子、轉子、葉片及安裝在定子兩端的配流盤,轉子沿圓周開有若干容所述葉片嵌入的葉片槽,其特征在于在配流盤上開有一條輪廓與定子內(nèi)表面曲線相一致、且外側壁曲線與其相重合的曲線導槽,葉片兩側壁分別向外延伸有一圓形凸柱,圓形凸柱嵌入在曲線導槽內(nèi)并隨著轉子的轉動在曲線導槽內(nèi)移動,葉片頂端始終與定子內(nèi)表面保持有一定的間隙。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在配流盤上加工出曲線導槽,葉片通過圓形凸柱能一直限位在該曲線導槽內(nèi)運動,避免轉子轉動過程中葉片頂端與定子內(nèi)表面的接觸摩擦,從而改善葉片的受力狀況,提高葉片泵或馬達的容積效率及額定工作壓力,增大泵的吸油能力和馬達的啟動轉矩。
文檔編號F04C2/344GK202091193SQ201120178299
公開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5月23日
發(fā)明者黃仕彪 申請人:浙江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